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基本原理;实效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9-02

《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四门必修课之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重视知识的讲授,不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原理理论的理解不深,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实效。作为新教学手段的案例教学法与《原理》课教学相结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在《原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就是源于《原理》课程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能力之间的矛盾,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矛盾。在《原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挖掘出比较深刻的东西,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方法通过“以案说理”的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辩证思考,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实效性。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原理》课程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案例是从当今社会的实践中精选出来的,具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典型性、时代性等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学生对其分析与总结,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自觉地运用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其次,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与自主学习成为更重要和更必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通过精选案例的讲授,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思并重,相互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重在讨论过程,寓理论于讨论之中,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各种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判断的能力。

最后,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深入简出地讲解,吸引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不再是以往课堂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

二、提高“案例教学法”在《原理》课程教学中实效性的方法

1.精选案例的重要性。案例的选取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所选案例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提问题是否是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社会或人生的问题,以及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原理》课教学来说,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应具有较强时代性、明确针对性和深刻启发性。①针对性。由于一个主题的案例可能涉及多个主题的内容,这就要求在精选案例时应注意案例的目的性,以达到对相关知识点的融会贯通。②现实性。所选案例应取材于社会实践,与时俱进,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③启发性。所选案例应该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思考,增强案例的借鉴意义。④可读性。案例尽可能有故事性和可读性,以增强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比如让学生思考讨论:网络是拉近还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个案例就达到了精选案例的要求,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法中必须注重互动式教学方法。传统的“独白”式被动教学强调灌输说教,重以老师主讲为核心的单项注入式教学,轻师生双方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重教师教学积极性,轻学生学习自主性;重知识的传授,轻学生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缺少互动与交流,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取得一定的教学实效。现在大多数《原理》课的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少主动积极的交流。虽然教师课前准备较为充分,上课时理论阐述也很透彻明晰,还补充一些典型有趣的案例,但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普遍存在着学生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很少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和看法,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而老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授课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案例教学法也不能是单纯的案例讲授法,把案例教学理解为案例讲授。应该改革目前的单项式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进行交互作用和影响,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增强《原理》课的教学效果。这要求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它必须做到真正的“互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彼此交替,相互启发,才能显现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实效。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原理》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因为它可以把抽象深刻的理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理解,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用矛盾分析法,提高分析并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案例,注重教学互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仕伟.试论中的案例教学法[J].高教研究》,2011,(3).

[2]周发财.《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的辩证分析[J].重庆与世界,2011,(13).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应用型二本院校 公共管理类 案例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涛,陇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管理教学方法研究;毛粉兰,陇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教学及研究工作。

一、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特征

应用型二本院校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录取批次放在第二批的大学本科院校。应用型二本院校主要区别与综合性、研究性大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所以说应用型二本院校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逐步降低传统课堂讲授法在教学中的比重。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步骤。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学科,公共管理类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整合社会资源,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活动的总称。所以说公共管理是基于公共管理实践和管理经验所形成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公共管理学科试图通过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公共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找到公共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来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公共管理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只局限于知识传授、理论讲解“满堂灌”现象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脱离实际和缺乏科学的情景性、实战性、现场性等,不能胜任公共管理教学。公共管理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价值引导和能力提升的“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特性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应该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逐步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专题讨论法等。

二、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实施方法与步骤

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运用实际的例子、案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在这个层次上运用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案例材料加深同学们对公共管理概念、原理的理解。

三、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教学中,讲授法教学占很大比重,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很少,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但案例教学主要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所以说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案例讨论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提出关于案例问题的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解决对策。所以说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创造力。

(二)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案例,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分组动员、小组讨论,讨论汇报、小结等环节,主要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对知识的体会。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公共管理的模拟情境,训练学生能够在课堂短时间的学习中,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靠批评性思维技巧和能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③所以说案例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而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理论传授是不能实现的,而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真实的公共管理实例,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分析和案例中设置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学习了如何应用公用管理的原理解决案例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即如何通过组织、沟通、协调、激励来完成管理的目标,如何配置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组织员工的积极性等。

四、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在应用型二本院校,传统教学方式占很大的比重,案例教学没有被大面积推广,所以说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有效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适合应用性二本院校教学的高质量的案例素材较少

由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教材都是翻译或引进国外的比较有声誉的教材。所以在大多数案例素材都来自国外发生的事件以及以此事件为基础所形成的案例。由于过别的差异、国情及文化传统不同 ,所以大学生很难从国外的案例来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很难进行角色模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见我国缺乏高质量的本土化案例素材,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

(二)典型案例陈旧,缺乏实效性

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我国的大部分教学案例较为陈旧,如在公共政策学中,课本上的教学案例较为陈旧,部分案例都是十年前发生的真实事件。国内出版的公共政策方面的案例选编,大都缺乏一定的实效性,部分案例比价陈旧,篇幅过长,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到所用案例与学习者之间的相关度。部分案例情节和知识背景过于复杂,涉及知识点较多,由于学习者知识储备不足,面对案例无处下手,逐步对案例及案例教学丧失兴趣,因此不能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部分教师长期热衷于讲授式教学,不胜任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课前要认真备课,选择、编写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又要制作相关的案例视频或动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组织课堂教学,又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对各小组的回答进行较为准确的点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应用型二本院校,大部分公共管理学科的老师比较重视讲授式教学方法,从事案例教学的能力不强。对案例的分析、讲解不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提高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尊重公共管理学科特征,树立案例教学的理念

按照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经验和惯例,以问题和案例为基本导向,展开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以及社会实习,构成了其教育和培养方式的基本特色。④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要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共管理知识,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应用性二本院校老师首先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和学科本身的规律,树立案例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不断进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建设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库的建设,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就搜集了1300多个教学案例,供学生在学习期间使用⑤。要建立案例库和数据库,作为高校老师,首先要处理好高校与地方政府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获得更多的关于政府公共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为编写高质量的案例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要把有丰富案例教学经验的老师组织起来,成立案例编写组,专门负责公共管理教学的案例编写工作;最后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典型、符合应用型二本院校实际教学需要的公共管理的案例,组织专门老师负责编写、整理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制作影像资料或视频资料。

(三)加大应用型二本院校师资培训力度,逐步推动教师队伍转型

要想逐步扩大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教学中的比重,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思考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职业和公共生活的需要的职业人。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更可能是一个导演、主持人、编剧、评论家,甚至制片人或者好观众。⑥因此首先应使教师逐步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在学生能力提升和素质形成方面的要作用。教师应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要想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应该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鼓励应用型二本院校老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进修、参加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如果条件允许,积极鼓励教师到国外学习,研究案例教学。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信息技术

学校课程体系中包含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三者组成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该项课程政策的出现是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促进了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及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及学生的高效配合,同时还需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其合理开发已成为目前教育行业的重要相关研究问题之一。

1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1.1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也可称之为学校本位课程,这一概念提出初期,人们认为校本课程基于学校人力资源基础,对校园教学所涉及的相关课程以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等人力资源主体为背景进行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随着人们对校本课程概念的完善性探究与理解[1],可将其理解为:校本课程是学校的自主行为,在课程发展基础上有利于促进国家、地方政府责任以及权力的整合及合理性分配,提升学校行政自力。

1.2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是指以学校为开发背景,以校园内部教师、学生以及社区等人员为基础共同实现对学校课程的制定及评价,完善课程内容,体现民主意识及民主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及发展性,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国家及地方课程建设要求及建设标准为指导基础,针对学生自身的特征及学校内部可利用资源为开发条件[2],以校园内部主体实施开发课程活动实现操作。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2.1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可促进教师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的改变,思想观念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也可在新形势以及新任务的发展基础上,不断促进教学思想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还可提升教师专业好感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在课程开发参与过程中,教师作为开发主体会从内心产生成就感与责任感,本着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基础实现课程开发;[3]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时,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高质量,则需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自觉意识分析与评价,批判现有课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开发意识及开发能力,促进教师协作能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随着教师对复杂问题的不断完善性解决,可不断促进教师探究意识及探究欲望的增长,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养成,提升自身专业理论素养以及专业实践素养,促进自身全面性发展。

2.2促进学校特色性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建设在差异性思维之上,不同学校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均以自身特色为基础完成建设,满足学校以及社区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可通过对学生以及教师等的独特性分析,对存在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从而实现特色课程开发,满足不同主体的个性化需求。[4]课程设置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的实质便是对课程的基础性改革,国家课程在设置与建设中注重其统一性及基础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基础性特征养成,由于国家课程的建设要求,国家无法注重学校个性及差异性特征,因此为寻求自身特色及教学不断完善,学校开始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利用,在课程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差异性建设,发展教育。

2.3有利于素质教育建设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建设,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已推行多年,但由于多种限制性因素影响导致我国素质教育进展缓慢,存在较多建设问题,而造成此类问题的最重要因素则多由素质教育在实行过程中的表面性所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以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具体需求为开发前提,而这一观念及学生主体性特征正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我国现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多以非学术类内容为主,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社会中更好地实现发展。[5]以评估方式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结果具有多种多样性,在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可使学生真正作为学习主体,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实现良好价值观养成,提升综合素养。

3信息技术下的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基础

3.1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条件

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具备完善的内部以及外部开发环境,首先,学校应具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及办学思想,在完善的办学思想引导下,以学校现有资源为依托,确立学校发展目标;其次,在校本课程开发前学校应建立自身独特的、具有民主性的组织结构,完善管理政策,促进人性化管理机制建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所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管理与分析,建立完善评价及管理机制;再次,学校还应具有完善的教育哲学理念,不断引导金融专业各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在金融专业各学院现有的基础系统依托下实现高效建设;最后,学校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中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为金融专业配备多媒体教室以及计算机教室,保证网络连接,各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实现信息化课程教学,促进校本课程设计。

3.2金融专业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3.2.1基础目标

金融专业校本课程目标包含态度、知识以及能力三个基本维度。态度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因素,之前我国对于基础教育中有关态度的问题并未进行合理规定,校本课程的态度目标包含因素众多,如人对社会、自然的态度等;知识是指以学科综合知识及问题内容替代分科知识,将知识贯穿于问题,将其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赋予不同含义,实现知识内涵的全面理解;能力目标主要是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知识探究以及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允许课程教学及学习过程中多样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本次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还包含信息素养基本维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可实现各主体的有效交流,其交流机制包含计算机、网络以及远程学习网络等内容[6],为学生以及教师提供更为先进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取代传统的课程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越性,适应社会发展。

3.2.2具体目标

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具体目标设计时,各学校应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信息软件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实现对繁杂知识点的合理理解,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对各年级金融专业予以不同目标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年级之下实现对不同金融知识的掌握。在现代化互联网基础之上,对金融专业开辟专题网站使学生实现金融知识与校园网的结合,增强学生现代信息认知度,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扩宽学生的视野。

4信息技术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流程中的具体应用

4.1校本课程开发准备工作

4.1.1软件信息基础的环境建设

基础环境建设主要包含人力资源环境以及网络信息环境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依托于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所谓硬件设施主要是指各高校在现有的软件资源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技术依托,结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利用数码相机、视频展台等形式连接互联网,建设多媒体教室及互联网平台,为学校金融专业校本知识开发提供信息环境基础。高校的软件建设则主要包含教师这一校本课程开发主体。首先,学校金融专业教师应注重自身理念的转变,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开发理念相融合,不断实现发展理念的革新,注重教学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认知改变;其次,各教师还应将观念实现内化更新,在教学理念转变的基础上实现行为转变,依托信息技术实现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除此之外,各教师还应注重自身信息科技应用能力的提升,学校应采取信息理论及信息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并使教师不断掌握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应用,使其自主实现网络基础操作,开发高质量校本课程。

4.1.2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素材准备

校本课程开发中,校本信息采集以及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直接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中,各金融专业教师均属课程开发的重要建设主体,因此各教师应针对自身的知识掌握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与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建设相关的内容。首先,教师可应用互联网等网络信息平台对有关货币银行、经济法、财政以及证券投资等内容及信息进行整理,结合本校金融教育特长建设与本校金融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网络;其次,各教师可对金融专业中的相关优秀课例实现整合与分析,深化内涵,使其形成优秀教学案例;[7]除以上形式之外,各教师还可组织班级开展集体活动,实施讲座及兴趣小组等班级实践,丰富资源。

4.2校本课程需求评估

对于校本课程需求的评估主要包含指导文件、学校办学理念以及学生需求评估。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体现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现阶段教学而言,各高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之下,可对部分相关课程进行改造,自行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3课程性质及任务确定

金融专业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及本科院校所开设的有关金融学的相关专业,其内部校本课程包含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以及财政学等,课程设计的任务主要是使金融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金融学、金融运作以及金融市场理论知识,熟知国际金融规则及运行机制,了解现代金融业务操作,实现完善型及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建设,使学生在未来金融领域就业岗位中得以应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解决相关问题。在实现课程任务选择及制定时,学校可借助信息技术,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基础上,实现课题任务的制定及制作过程探究。在确定课题任务时,各教师可针对现有的资料库以及现代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搜集,针对金融专业内部的不同课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类整合,制定校本课题,学生可以兴趣为基础对课题进行选择,选择其中部分课程进行选修。

4.4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可发挥其特有优势,例如在企业会计学课件制作与开发过程中,可采用CAI课件,对会计学内部有关线条以及图形的变化进行相关展示,从而使学生实现直观感受,后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探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课件制作中将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动画及专题影片融入课件中,使课件更富生动性及表达性,丰富课件制作样式,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升。

4.5课程开发实施过程

开发实施过程中,在校本课程课题初步形成基础上,选择数名优秀教师对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开发,教师可结合课程开发资源,结合各种开发方式如现场观摩、议会讨论以及角色模拟等开发相关的金融专业校本课程。

4.6教学方法探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其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4.6.1信息技术在情境教学法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外在物体及环境,创建与现实环境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文章内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相关的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在相关资料的引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实现高效教学。

4.6.2信息技术在案例教学法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在案例教学法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搜集,并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实现学习,实现高效教学。

4.7评价方法开发

评价方法开发与改革过程中,可针对评价的具体内容结合相关信息技术实现评价,除考试评价方法外,学校还应注重综合评价方式的开发及应用,建立家长与校园沟通网络,使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督评,同时还可实现家长、学生、教师的三方面网络沟通交流,体现人性化评价特征,保障评价的有效性及公平性。评价主体主要包含教师及学生评价。在对学生进行校本课程学习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及态度的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指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学生采取现场观察并记录的形式予以其学习知识、技能等的评价,可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记录,对学生发展过程予以详细描述,教师还可在此基础上使各学生之间进行生生互评,采取故事、小品演绎等形式实现对学生的考核,在家长的配合下对学生的实践性作业进行合理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增长。对于教师的评价,可以多方面形式予以实现,首先将教师的工作量及校本课程相结合,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入档,针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内容及实施目标进行评价要求编写,教导处以听课及资料查阅性形式在每教学期末对教师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内容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及教学热情,不断实现金融各专业课程的高效教学。

5结论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基础性要求,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发展完善并应用于校本课程开发中,可有效提升校本课程建设效率,促进学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及掌握能力,实现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6):63-65.

[2]张春英.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3]么加利.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哲学省思[J].教育研究,2012(9):53-57.

[4]韦国.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8):60-63.

[5]吴雪婷,李英梅.浅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J].时代教育,2015(3):2.

[6]张占成.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制约性因素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5-17.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从信息时代引领下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的转变,“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课课练的提出迫在眉睫,而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是课课练高效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等方面讲述了微型课题子课题研究的背景。通过对六合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以及进行课课练干预措施,针对每年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课课练”干预措施。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课课练” 研究目标

一、微型课题子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信息时代引领下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化校园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习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先后出现了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被采纳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学习的时间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者一段时间内,而是以发展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的观念为主。如今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所提倡的主流教育理念,故要求学科教学必定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主旨,并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而微型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落实学科教学终身学习的思想,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四能”发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媒介有了新的改观,从传统的教室、黑板中解放出来,电脑,手机等一切移动设备进入课堂,出现了移动学习、微型课程等新的学习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为微课程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微型课程的出现并推广是符合信息化时代对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要求的。

(二)“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微型课程是近几年随着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理论发展而逐步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与热议,在教育教学范畴内掀起了一股对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的热潮。微课程之所以受到追捧,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微课程具有容量小、时间短、便于传播的特点,而且由于微课程时间较短,信息含量少,学生一次记忆或者学习会非常简单,不易产生疲惫感,符合学习规律。微课程和传统的课堂实录有很大的区别:传统课堂看不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微课程的出现则可以弥补这些缺憾。微型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老师的任务,让学习者学习到相关的课程,节约了教师的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课课练的提出迫在眉睫,而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是课课练高效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亟待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在这种背景下,“课课练”再次被教育部门和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通过坚持不懈的“课课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这对加深中小学体育教学“课课练”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创新“课课练”、推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当前,“课课练”内容以田径辅助项目为主,内容单一,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为此,通过本课题在中学体育课“课课练”的创新实践,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体育人的创新精神,创编出具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的微型课程,能激发学生参与“课课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积极寻求能够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方法和手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直观、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二、子课题研究目标及设计

梳理国内学者关于“课课练”专题教材编写及教师教学的相关研究,整理归纳“课课练”专题相关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制作有关课课练的系列微型课程,收集整理专题相关的练习手段并将这些素材系统化。通过对六合区中学生(13-15岁)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以及进行课课练干预措施,并将数据与省市均数比较,分析六合区中学生体质与省市平均总体水平差距的规律与取向,将影响因素的调查与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同步进行并多方面、准确、客观地进行研究、评价,针对每年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课课练”干预措施。

(一)课课练微课程中有关校本教材的研发

结合初中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把“课课练”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并整合体育学科多项体育运动知识,创编教材,通过部分运动项目作为载体,充分应用运动项目的器材、场地等开展各种身体素质练习的课课练,使“课课练”走向“校本课程”,创编成“微课程”形式呈现。本课题将从足球、武术、体操等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教材的特点、器材、场地开展相关的“课课练”练习,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足球课的“课课练”的成功经验,创新“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为体育课堂教学“课课练”提供教学理论和方法依据。

(二)“课课练”对体育器材的研发

体育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以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而场器材资源是体育课程资源中很重要的一大资源,对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对课程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构建体育新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因此其意义不言而喻。“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明确地指向有效率的身体锻炼,操作规范,锻炼效果很好,但是比较缺乏新奇性和趣味性,一味强调负荷曲线达成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讨厌和反感。因此本课题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开发体育器材,利用器械等手段提高学生“课课练”的运动兴趣。主要表现之一是在“课课练”中将栏架、弹力带、软梯等器材作为课课练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玩之乐”,最后让学生在有趣、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从而培养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主动性,促进课堂的高效。

(三)“课课练”典型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案例教学过程、实施环节及教材分析等方面,对体育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较少。且多数案例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所有地区学生对案例多样化、本土化的需要。而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他们最了解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本课题基于教学一线,所搜集的有关课课练的教学案例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反应目前课课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子课题针对初中体育教师设计有关课课练教学案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为他们提供设计课课练教学案例的思路指导。根据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内容,在体育常态教学实践中教师安排几分钟的“课课练”时间,并进行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课题组成员收集各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四)“课课练”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 师范院校雕塑课程 “七五一”模式

新课改中的高中课程与其他阶段相比,以分科教学为主,美术课程是其中重要的一科。在新课程改革中美术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工不同,既照顾了学习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其中雕塑课程隶属于“绘画・雕塑”模块,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立体空间造型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观察和表现生活。课程的设置对整合和优化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课程的现状令人沮丧,由于对雕塑课程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教学设施不全,也没有引进合格的雕塑课程教学人员,导致该课程无法得以展开,更谈不上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想要走出这个窘境,一方面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做好雕塑教学需要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要在研究高中雕塑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调整师范院校雕塑课程的设置,设计相关的可操作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雕塑课程的特点

(一)以学生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为首要任务,增强其空间美感的感悟力,养成其立体思维的习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体空间”塑造的掌握;二是对“虚体空间”的认知,表现为“空”与“间”的延续,具有时间延续性。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事物的全貌,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世界的能力。

(二)以雕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为基础,安排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多种材料的实践、各种雕塑手法的练习。雕塑立意、小稿、放大、翻制、安装等程序的实践。还应该包括对园林景观、公共艺术的了解,建立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学习“活”的知识。

(三)营造利于雕塑教学展开的情境实施教学,在“做”中学。雕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艺术,只有在具体的形体塑造和材料加工中才能感受到雕塑的内在精神。大型雕塑工序复杂,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学生通过考察可以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雕塑课堂应该延伸到美术馆、博物馆、雕塑工作基地等具体的场所情景中,让学生得到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四)以当地雕塑教学资源的利用为契机,设立校本课程。雕塑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方资源是最积极的元素。以四川地区为例,应该将安岳石刻、乐山大佛、重庆大足石刻等作为当地高中美术教学资源加以选择、整合和拓展,形成各学校独特的教学课程。

二、师范院校雕塑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病

我国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雕塑课程,这与高中美术教学是相呼应的,为高中美术培养了很多雕塑教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大多数师范类雕塑课程复制了专业美术院校雕塑课程模式,以培养雕塑家或专业雕塑工作者为教学目标,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成熟的雕塑技巧,也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悟力和创造力。课程内容以人体泥塑写生课程作为基础,将有限的课时用于具象长期写生作业;而后进入工作室,进行雕塑某一专业方向的学习,要求在某一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如果师范院校不强调其师范性,就会失去立足之本和存在的价值。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中小学培养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其中高中美术教师是一个特别的群体,既要求有综合的知识与能力,又要有某方面的专业深度。虽然新课改在全国实行的情况不一样,但新课改的浪潮必将波及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也包括雕塑课程必将提出新的要求。所以说,师范院校雕塑课程必须要适应高中雕塑课程的特点,在强调专业性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注重课程内容的均衡性与选择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以适应新课程变革的要求。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深入地研究高中新课改的新情况,将新课改的实践案例归纳总结,反馈到师范院校的雕塑教学上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师范类雕塑课程模式。

三、师范院校雕塑课程教学“七五一”模式

(一)“七五一”模式的目标

师范类雕塑教学有着多重任务,不但要为社会输送雕塑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秀的教职人员,包括高中雕塑课程教师。课程结构应增强其师范性,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与非师范雕塑专业的教学模式有所区别,这里说的师范性指的是教学模式要满足高中雕塑课程教学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但要强调技能训练,而且要提高思考能力,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重视创造性,扩大视野,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课程丰富但又要避免大杂烩,强调课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发展整合思维。

(二)“七五一”模式的结构要素

1.七个环节。针对高中新课改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结构。分为:(1)雕塑技巧环节。让学生掌握塑、雕、刻等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圆雕、浮雕、透雕等的制作程序。(2)立体空间思维培养环节。着重提高学生自然空间和压缩空间的处理能力,以及对实体空间和虚体空间意识的培养。(3)材料运用环节。拓展学生材料加工的广度,以材料构成为基本内容,向审美和观念转化。(4)雕塑理论的储备环节。除了学习中西方美术史、艺术概论等理论以外,还要学习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国近现代雕塑史、西方雕塑史,以及其他门类艺术的理论知识。(5)地理人文感悟环节。让学生了解雕塑风格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各地的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让地域文化成为雕塑的资源。(6)艺术实践环节。不光指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更加强调课堂之外的雕塑实践,比如多参加各种雕塑展览和雕塑工程的设计与制作。(7)社会活动参与环节。是指学生将雕塑的实践延伸到社会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社会变革中人的生存意义。

2.五个层次。是指基础性、实践性、拓展性、研究性和创造性五个层次。基础性是指师范院校雕塑课程的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共同构筑的课程平台,这个平台越大,知识体系的海拔就越高、越坚固,是学生雕塑知识和技能向深度发展的必要条件;雕塑课程的实践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和艺术感觉才能统合起来。对雕塑的探索所得到的新知识,与之前的知识背景相对照,才能得到检验和修正。实践性当然也包括对高中课堂教学实践做出的有益尝试,是师范性的体现;拓展性是雕塑课程的重要方面,包括知识的拓展、技能的拓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拓展等方面;研究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区别。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都需要学会在掌握和研究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只有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对即将走向高中讲台的学生同样如此;雕塑课程需要创造性思维作为指导,创造性成果作为保证,包括雕塑创作作品、雕塑课程设计和雕塑教学案例等。

3.一条主线。是指将高中新课改的要求贯穿到师范院校雕塑课程的全过程中。有利于建立与各地高中雕塑教学的交流与联系,建立师范院校与高中课程教学研究的合作机制,收集和整理各地高中雕塑课程教学案例,进一步优化师范类美术院校雕塑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师范院校雕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七五一”模式的意义

“七五一”模式以新课改为其价值导向对师范类雕塑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由七个环节、五个层次和一条主线构成,综合安排雕塑的实践技能和立体思维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模式的设计中将雕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于一体,扩展学生的空间审美能力。在实践中加强情感交流,提升其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意义在于不仅能培养素质全面的、对雕塑有深入理解的教育人才,而且能对整个师范类美术专业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尝试。建立与高中美术教学的互动平台,使师范类雕塑教学模式的设计更符合现实意义。所以说这个模式是一个既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的运行机制,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地修改和完善,对促进师范院校雕塑教育的发展和高中美术课程的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明.高中新课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6).

[2]顾浩.高校非雕塑美术专业的雕塑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