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范文第1篇

(一)青少年在特殊阶段的心理特点青少年时期是人由青涩向成熟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所呈现出的思想倾向、处事方法、思维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尤其是受教育阶段,青少年们更会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反应,逆反心理便是其中比较明显的,它主要是指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在遭遇某事时出于维护自尊的目的,而对他人或者一些事物成对立和排斥状态,再加上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容易脾气急躁、心高气盛,他们往往会对一些事情产生无心过问、不信任、不赞成甚至过激的对抗行为,以此表达自己正在形成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2]。这一阶段的学生可能不服从家长、老师的管教,甚至顶撞长辈,还可能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用夸张、过激的行为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这一系列的反应在人的成长阶段中都是十分正常的,也是必须经历的。对于思政课,青少年学生呈现出逆反心理同样是可以预见的。当个性张扬、渴望被关注、被认可的青少年学生遇上形式古板、内容枯燥乏味的思想、理论时,丝毫没有共同之处甚至显示出些许对立的两个个体便会显示出排斥甚至对抗,学生不配合课程安排、不响应老师要求,甚至拒绝听课、抵抗学习的现象频繁出现,面对青少年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与成长阶段,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会困难重重。一些学生在脱离家长和老师的管束后,不仅将学习恶习与消极的心理状态在思政课堂上展露无疑,还对日常的正面思想教育宣传进行反面理解、对社会上和校园中存在的正能量进行无端的否定,严重的甚至在内心形成消极抵触的心理状态与相对畸形的人生价值观,这样的局面使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与蜕变十分担忧。

(二)个别思政课程不良教学现状思政教育与其他教育科目在教学内容既存在共性的特点,也呈现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一样是青少年受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小形成正面的思想品质,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思想意识层面的扶持与培养[3]。另一方面,思想政治领域的教育一直贯穿于青少年学习生涯的始终,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的不断健全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这一系列的教育由早期以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的说教发展到后期有较强系统性、逻辑性的理论体系,不仅良好地贴合了青少年心智成熟的过程与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还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了分类与整理,让接下来的思政教育活动更加得心应手。然而,在这样良好的铺垫下,一些学校的思政课老师仍然表现出一定的个人局限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渗透效果,甚至违背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要求,直接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涯与成长历程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现阶段院校中的思政课程很难像其他科目一样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与兴趣,大多数课堂存在着师生互动差、学生反馈弱、教学进展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应该积极查找问题的根源所在,尽最大可能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程自身魅力的展现,而不是将思政课变成“自习课”,放任学生做与本科目无关的事,省略课堂提问与课下交流等等,这样消极的做法只能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助长其逆反心理中的不良因子。个别老师所谓利用“放任”来消磨学生逆反心理的做法通过事实的证明,也被认为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违反客观规律的。因此,在教育领域想要实现改良和飞跃,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极其严谨的教学探索,这样才能让教师成为学生逆反心理与晦涩难懂的思政知识之间的调和剂,促成教育宗旨的最终达成。

(三)家庭、群体、社会等对青少年造成的客观影响人们对一种事物产生的某种态度并不是平白无故形成的,也不是仅由一种因素所决定的。青少年对思政课形成的逆反心理也同样受到青少年心理和思政课程本身之外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如今的青少年更具开放性,他们能够接受来自社会、他人等各种方向的影响,同时也乐于尝试新事物、结交新朋友。在这样一个心智迅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大多进行着缺乏选择和甄别的吸收与接纳,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悄然改变。能改变他们的包括很多,比如不同的家庭状况、小群体之中的相处以及整个社会导向等等,都会直接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冲击,从而成为其逆反行为的导火索。以学生之中最常见小团体为例,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特别是称兄道弟的男生往往能够因为一句话或者所谓的交情、哥们义气拉帮结派,这样的小团体大多有着某种大致相同的精神导向去支撑和引诱他们做一些过激行为。尽管在比较安静的课堂上不会出现师生间激烈的对峙,但他们却会用冷漠和不在乎来默默抵制老师反反复复的说教,让老师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无从下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所处环境中人与事的干扰和影响,再加上他们在这一特定时期的品格、价值观念、处世态度等的可塑性较强,使得人们更应该对他们接触的人、遭遇的事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家庭环境为例,一些家庭可能长期以来形成了比较严厉的教育环境,对子女的言行以及学习行为进行了比较严格甚至苛刻的硬性规定,但物极必反,孩子难免会在某一阶段或者遇到挫折时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从而反映在该阶段的学习状态上。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因素也能造成学生在思政教育课程中的逆反心理,比如学生对某一社会现实的过激反应、受到社会某些或不良组织的洗脑等等,都会引起他们心理与情绪的过分紧张,继而诱发逆反心理。

二、转变学生逆反心理、优化思政教育效果的途径

(一)注重心理疏导和隐形教育,消除学生逆反心理包括逆反心理在内的多种“青春期标志”都在或明显或隐蔽地塑造着人的性格与头脑,人之所以存在内在区别,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青少年时期心理状态与观念的影响。因此,学校和老师在强调学生知识文化层面时,还要注重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价值趋向,使他们少走弯路和错路。青少年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表现出的逆反心理同时也代表着整个学生群体在当下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学校和老师们可以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或开展其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借此来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它还具有各异的诱发因素,如特殊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离异或亡故、家长疏于管理;再如学生过去印象深刻的经历,包括被打骂、被嘲笑、被冤枉等;还有一些青少年之间的“学习”和跟风都会让他们的逆反心理不同程度的“发酵”,从而更加直接的反映在青少年过激的言语和行为之中,甚至会让老师和家长的劝导工作面临阻碍和抵抗,造成不良心理状态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强调心理疏导的同时,还要讲究方法,积极尝试隐形教育。所谓隐形教育就是要求老师采取不同于传统教学形式的其他方法,来实现其教育目的。就思政课来说,老师们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优势,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政治成果纪念展,或者组织观看有利于树立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故事片和人物传记等等,用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来消除课堂教育的框架,抵消学生存在的抵触和逆反心理,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作为与青少年接触最为频繁、能够显著影响学生内心状态的人,是塑造青少年意志品质与思想政治观念最重要的力量。想要帮助学生平稳、合理的度过逆反心理过于明显的阶段,并让他们能够与老师的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配合,需要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整体水平较高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掌握比较先进的思政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要求能够构思、策划比较完整的教学改进方案与相应的应急措施,例如如何安抚学生的逆反心理,如何调整课堂流程来适应学生的接纳与认知进度、怎样与情绪失控的学生交谈等等。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尝试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针对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的知识,以减少与学生逆反心理的“正面交锋”,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所谓的逆反、暴躁、消极,这些不成熟的心理状态都会如实的反映在他们课堂表现、课下理解以及考试成绩上,对待处于特殊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思政课教师更应该做到敏感、细致,时刻的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来获取他们更深层次的心理状态与学习进展。通过如此细节化的调整,教师将会掌握有关学生在思政课程中显示的逆反心理的不同诱因,不仅能够做到针对当前教学困境“对症下药”,还可以为其他科目的教学改良、学生青春期心理的研究等多个领域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与事实资料,可谓一举多得。

(三)利用多方合作,创设良好环境对青少年的培养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共同支撑和努力才能得以完成,在解决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逆反心理这一难题时同样如此。正是由于吸收来自多种渠道与形式的教育,青少年才能逐渐摆脱青涩,成长为具有责任感与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可用之才。思政教育想要深刻地作用于青少年除了需要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课堂教育外,还需要来自学生身边的家长、朋友以及整个社会给予更多的正能量,为他们积极的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呵护。家长们可以尝试对青少年进行比较温和的教育方式,通过适当的摆事实、讲道理来疏导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而不是用反复的唠叨和批评来进一步激化他们暴躁易怒的状态。对于由学生自发组成的小团体,思政课老师可以有目的的“区别对待”,通过对这些小团体中比较有威信、有话语权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劝导他们转变学习态度,理智冷静的对待思政课程教育,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主动投入到课堂当中。学校以及思政教育课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社会机构、公益组织等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尽最大可能为学生争取社会实践机会,与社会各界主动“搭桥”,尝试跨界合作,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拓展思政教育课堂,让更多的人或组织关注青少年的思政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够让青少年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与关怀,用事实来感化他们比较尖锐的外壳,从而让他们内心的逆反情绪得到安抚,帮助他们稳定的度过青春逆反期,减少因不成熟、不理智的思维或想法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的伤害。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范文第2篇

很多研究表明,心理、社会、生物、文化和环境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自杀意念和行为。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等角度对国外青少年自杀危机的风险因素研究做一具体阐述,以便研究者能够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预防和干预,不断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自杀危机的发生率。

(一)生物因素

导致青少年自杀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其中生物因素是产生自杀危机的可能因素之一。1.遗传因素Mann等研究者对100名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杀行为解释模型。该模型指出,自杀风险具有异质性,患有同种精神疾病的人,其自杀行为方面可能有很大差别。在影响患者自杀的风险因素中,除了物质滥用、情绪障碍、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因素外,遗传因素也需要引起精神科医生的关注[6]。Brent等研究者对收养子女和双胞胎的自杀研究证明了遗传对自杀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杀行为具有高度的家族性,同卵双生子的自杀风险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家族成员中有自杀死亡的,其后代自杀未遂的人数显著高于控制组;家族成员中有自杀行为的,其后代的自杀死亡率显著高于控制组。该研究控制了家族谱系中精神障碍可能造成的自杀影响后,该结论仍旧成立,这说明自杀行为的遗传并不是由于精神障碍的遗传所导致的[7][8]。尽管很多研究都说明了家族自杀史对后代自杀行为的影响,但是大都限于现象描述,对于遗传影响自杀风险的机制探讨相对较少。在遗传对自杀的影响过程中,个体的生活环境、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工作状况、父母婚姻状况、神经生物学等因素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2.神经生物学因素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出现自杀行为可能是由于其血清素系统、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传导功能或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了异常。有研究者对因精神疾病住院的75名青少年进行检查,其中23人无自杀意念,32人有自杀意念。研究将自杀未遂的20人作为实验组,35名正常的青少年作为控制组,测量其血小板无羟色胺的含量、整体血液色氨酸水平等。结果发现,对于自杀未遂的住院青少年而言,其整体血液色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控制组的青少年[9]。这些研究说明,生物因素有可能是影响个体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原因之一。

(二)心理因素

研究者主要采用心理解剖和实验组、控制组的研究方法进行自杀风险的心理因素的研究。心理解剖就是通过对自杀死亡者的亲属、朋友以及了解情况的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访谈,获得死者的相关信息,重构其生前的生活状况,了解其心理发展状态。心理解剖的方法可以清晰地呈现出自杀者患心理障碍的情况,但是并不能说明心理障碍者实施自杀的风险。因此,采用实验组、控制组的研究恰好可以弥补心理解剖法的不足。研究者通过对有自杀尝试的实验组及其人口统计学匹配的控制组进行对比,结合心理解剖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很多与自杀风险相关的心理因素,为自杀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1.心理特质很多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人格、自我价值感、冲动性、社会胜任力、认知风格等心理特质与其自杀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Claes等研究者在128名精神病患者中选择了两组被试,一组有自杀意念,另一组没有自杀意念。研究者分别测量了他们的人格特质、应对技能、自我伤害意念等。结果发现,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其适应性的人格特质和应对技能水平显著低于无自杀意念患者[10]。自尊水平也是影响自杀风险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利用“国际性教育研究项目(ISDP)”数据,调查了自尊水平不同的55个国家的自杀率。结果表明,在自尊水平较低的国家自杀现象较为普遍[11]。可见,在进行心理危机筛查、制订自杀预防及干预策略时,要考虑个体心理特质可能导致的危机问题。2.精神疾病不同文化的国家,其自杀风险因素存在着差异。有研究者曾经对欧洲和北美洲的自杀死亡案例进行了精神疾病诊断,结果发现98%的自杀死亡者至少患有一种心理障碍。其中,患有情绪障碍者占30.2%,物质滥用障碍者占17.6%,精神分裂症患者占14.1%,人格障碍者占13.0%[12]。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中指出,在欧洲和北美洲,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酒精滥用是主要的自杀风险因素;而在亚洲国家,冲动性是主要的自杀风险因素[2]。除了情绪障碍、物质滥用等因素与自杀风险显著相关外,人格障碍也是导致自杀风险的重要因素。Venta等研究者考察了美国公立医院的106名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将其分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组和非边缘性人格障碍组。结果发现,和无人格障碍的青少年相比,有人格障碍的青少年出现自杀意念的年龄更早[13]。此外,在加拿大所有的自杀死亡者中,有2%~12%的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自杀成为患精神分裂症个体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14]。由此可见,很多不同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都可能导致自杀危机。在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工作中,要特别关注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特质及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降低其自杀危机的风险。

(三)环境因素

青少年的自杀风险不仅与遗传和心理因素有关,还和环境因素有关,每个青少年的自杀原因都是遗传、心理和环境因素的独特组合[15]。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和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如青少年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家庭贫困、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等因素,都可能成为青少年自杀的风险因素[16]。Coskun等研究者对土耳其和美国的青少年在1992—2004年的自杀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土耳其年轻女性的自杀率高于男性,这和土耳其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密切相关[17]。基于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家庭贫困的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大程度地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在对自杀行为处理不当的社会环境中,尤其是具有社会影响力人物的自杀,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对自杀行为的模仿,即自杀传染。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杀传染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国际上时有发生[18],有1%~5%的人自杀是由于传染所致[19]。为了降低自杀传染的风险,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者要引导媒体正确报导自杀危机,发挥媒体的建设性作用,提升青少年对关爱生命的正确认识等。2.生活环境青少年的生活成长环境会对以后的自杀行为产生影响。有研究者考察了3178名美国拉丁裔9年级和12年级的青少年,了解其自杀意念与家庭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如果青少年生活在家庭不和谐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父母的关怀,其自杀风险是拥有父母关爱的青少年的2.6~5倍[20],其他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21]。在美国,拉丁裔青少年的自杀风险要高于非洲裔美国人和白人同伴。研究者访谈了226名拉丁裔青少年,50%的人有自杀未遂史。研究发现,父母之间的冲突通过青少年个体的自尊水平这个中介因素来影响青少年的自杀行为[22]。也就是说,家庭关系是青少年自杀危机中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通过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提升青少年的自尊水平,有效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在某个环境中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或普遍使用也会影响自杀的数量。在美国,使用枪支自杀是青少年常用的方法,枪支的可获得性是青少年重要的自杀风险因素[12]。Austin等研究者对南澳大利亚17岁以下青少年的集体上吊自杀现象进行了回顾。澳大利亚从1995年到1999年,有7人上吊自杀;从2005—2009年,有14人上吊自杀,增长率为100%。从这个年龄组自杀的人数上看,第一个五年里上吊这种自杀方式占了自杀总数的33.3%;第二个五年里,上吊占了93.3%。因此,严格控制青少年对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也是减少自杀风险的方法[23]。

二、对中国青少年危机预防及干预的启示

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普遍性。无论中小学校还是高校的学生,由于其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和稳定,情绪具有两极性等特点,都可能会发生心理危机。此外,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中,承载着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过高的期望和压力,当压力超过其生理、心理的承受阈限时,就可能出现心理困扰、心理障碍乃至自杀危机。据中国卫生部统计,自杀已经成为15岁~3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基于此,发现与识别青少年自杀危机风险,及时预防及干预自杀危机已经成为中国学校心理辅导和校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忌讳、相关部门对学生自杀信息的保密、研究者难以获得自杀方面的翔实信息等因素,中国青少年自杀风险因素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对青少年自杀风险因素的研究结果,服务于中国青少年自杀危机预防与干预实践。

(一)加强心理筛查工作

从国外的自杀风险因素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导致青少年自杀危机的风险不是一种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种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由于青少年发生心理危机时,很少会向教师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寻求帮助,这就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预防及干预心理危机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基于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门有必要对在校学生进行常规性的筛查,了解其精神疾病家族史、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性格等因素,并针对高危学生人群建立危机库,动态监控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筛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对入学新生进行普遍性筛查。针对学生及其家长可能会有的担心、疑虑等心理,有必要让学生理解筛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便于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筛查结果是保密的,但是有自杀、自伤危险的情形除外。通过筛查,对有诸如遗传、家庭变故、遭受校园欺负、性格偏执等危机风险的学生建立动态危机库,并形成危机月报告制度。班主任要随时关注有危机风险的学生,采取谈心、鼓励参与班级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辅导,并将该生的状况每月定期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门报告,及时消除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2.针对特殊时机进行筛查。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而言,家长会、考试、毕业升学、参加各项比赛、新学期开学、校园突发事件或求职等事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极易产生心理动荡或情绪波动。因此,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在事件发生的前后时机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缓解危机。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提升心理保健意识

人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危机风险因素是自己无法选择和避免的,如精神疾病家族史、冲突的家庭氛围、父母关系失和或离异等。但是,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改变诸多风险因素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针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学习、适应、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困扰,设置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有效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2.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充分利用各种时机,举办丰富多彩的讲座,如对新生进行“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生活”讲座;举办家长讲座,帮助家长意识到和谐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学会如何与同学沟通与相处;亲子关系讲座,学会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并学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生命教育讲座,包括关爱生命、危机预防、自杀识别与干预等内容,出现危机时如何寻求帮助,如何帮助他人等。通过各种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未雨绸缪,将心理危机化解于无形。3.开展校园心理文化活动。心理文化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机会。如举办“师生共话人生”、“给父母的一封信”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感恩,理解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开展班级、宿舍或小组的心理素质活动,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感受彼此的帮助和支持;举办生命强者的报告会,达到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启迪心灵的效果。4.组织多种培训,提升危机预防及干预的专业素质。人在面对生死选择时是彷徨而无助的,通常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危机者如果发现自己并不是无路可走,还能找到解决困扰的方法,多半会放弃选择死亡。因此,有必要对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人员和班干部、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他们对自杀信号的识别能力,发现危机风险时的问题处理能力,以及危机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及时发现并帮助自杀危机者。

(三)关注特殊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90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日前,全球经济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迈向艰难的复苏之路。这无疑给高校经管类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今年,在各种招聘现场,“90后”们表现出的个性、自信、主见让用人单位刮目,但求职挑剔、缺乏耐性、不愿当“岗奴”的种种心态也让不少单位不敢轻易伸出橄榄枝。[1]为此,为促进“90后”经管类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他们的就业心理及其归因,重视他们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90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调查发现,86.5%的同学感受到了就业压力,并且46.6%的同学认为面对就业压力会出现心理问题,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86.9%)、悲观(52.4)、不满(47.3)、自卑(44.4%)、从众(38.5%)、依赖(38.2%)、攀比(34.5%)、自负(18.9)、懦弱(14.9)。

1.焦虑心理

毕业前,部分大学生感到“大学过得太快了,四年没学到什么,工作又难找”.因此,在就业时,一方面感觉自己没有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就业形势严峻,致使他们在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自己能否找到满意工作,甚至能否找到工作,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自己是否会被用人单位拒绝”等一系列不确定问题,表示担忧,往往产生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心浮气燥、身心疲惫;学习上注意力分散,判断力下降;生活中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2.悲观与不满心理

部分大学生对就业环境十分不自信,认为找工作靠得就是关系与金钱。因而,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关注阴暗面,而忽略了积极面,致使他们一味地退缩,最终丧失了很多就业的好机会。悲观心理导致其对学校与社会等产生了不满情绪。45.1%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表示不满,认为比较空洞,对其择业与就业没有帮助,导致他们不得不通过报纸、网络、杂志与书籍(41.1%)以及父母(24.4%)来获得相关指导;13.7%的学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够满足社会感到不满;在求职过程中,69.8%的学生对招聘单位存在性别歧视,明确提出不招聘女生不满。

3.自卑与懦弱心理

调查发现,关于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自己的因素,32.4%的学生认为是能力不足,37.1%的学生认为自己求职技巧欠缺。有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信心不足,胆小怯懦,主要表现为投简历时畏首畏尾,犹豫迟疑,面试时紧张拘束、语词表达不清、磕磕巴巴、逻辑性差,从而丧失良机;有些大学生平时以玩为主,忽视学习,致使成绩红灯高挂、综合能力素质不高、性格品质不完善、身体健康欠佳,最终造成他们在就业市场上,过于懦弱,不敢参与竞争,在遭受挫折时,更是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

4.从众与依赖心理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趋利性特点突出,盲目选择发展较好的沿海城市或省会城市、较为稳定的单位工作。调查发现,28%的大学生选择在沿海开发城市工作,27.3%的选择在省会城市,而只有3.6%的选择西部和基层地区;55.3%的大学生选择进入事业单位工作,32.4%的选择进入国有企业,而只有9.1%的选择自己创业。在就业过程中,他们随波逐流,跟从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忽略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发展、国家需要。他们独立意识与主动性较差,追求实惠,趋利性较强。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主动去做事情。在就业过程中,这种被动性表现为缺乏主动竞争意识,坐等单位上门求才,依赖学校联系工作、依托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找工作。调查发现,65.8%的大学生依赖学校、父母与其他社会关系,而只有19.3%的大学生选择主动推销自己。因此,他们丧失了很多锻炼自我竞争能力的机会,错过了许多就业良机,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5.自负与攀比心理

对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38.9%的学生认为是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有些学生在学习成绩、综合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都非常优秀,致使其自我评价过高,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有些学生傲气十足、藐视一切,致使其“这山望着那山高”,因此与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有些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深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就业目标与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致使自己的就业选择变成了个人的独角戏,从而自己的择业面大大缩小。

“90后”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过于自我、爱慕虚荣,希望自己的工作人人羡慕、高人一等,容易引发相互攀比,形成较高的心理预期。因此,就业过程中,他们往往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分析,不能够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考虑单位、岗位与自己的匹配度,而是盲目攀比,企图找到高人一等的工作岗位,从而造成很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迟迟不能签约,错失许多就业良机。

二、“90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控

1.引导大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评价越接近实际,自我产生的心理障碍就越少,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反之,过分地高估或低估自我,就会在实践中出现焦虑、紧张不安以及狂妄自大等不良心理状态。[2]34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和冲突,就必须引导大学生学会客观、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一,自我反思。针对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冷静、理智的自我思考,做出客观评价,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人格特点、突出优势与劣势等,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牢牢把握就业选择的主动权。第二,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学习中,大学生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尤其是与自己条件相仿、情况类似的人,他们为大学生提供了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机会,从而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做出类似的自我判断;分析、评价自己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各种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寻找认识自己的客观评价参照点;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作为自我评价的参照点,帮助自己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第三,心理测验。为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职业倾向等,大学生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标准化心理量表进行测验,根据测验结果,明确职业目标与方向,从而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助其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专业培养方案,学校必须给予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学校必须配备专业化、专家化的教师队伍,深入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精心开展相关活动,比如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会;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经常抓,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阶段,使大学生每时每刻均能体验到就业危机的存在,助其及时发现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助其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克服就业心理困扰

注重学生的差异与特点,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动态,把握其思想脉搏,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3]206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课程、讲座、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传授自我调适的方法,培训大学生的应聘与面试的心理技巧,不断扩充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知识,使其正确了解自己,增强心理弹性,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优化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使其逐渐走向专业化、专家化,将心理辅导工作中心下移到院系,形成以学校心理咨询为中心,以院系心理咨询为重心,以校医院和其他心理诊疗机构为重要阵地的三级网络体系。同时,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元一体的心理信息收集网络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动态,并将危机干预体系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体系中,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将就业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3]206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实习,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必须结合实践,才能成为生产力。目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与实习,大学生锻炼与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学校应该积极建立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努力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也可以为大学生成功走向职场做准备。学校应该加强教育,端正学生实习与实践的态度,引导学生实习与实践的方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实践观,使学生通过实习与实践增长专业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在人才价值方面的安全系数,增强就业的竞争优势。

5.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营造和谐的就业心理环境

国家应不断增加就业总量,完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加强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竞争环境,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创造条件。学校应加强就业心理指导与咨询,传授调适方法,并营造有利环境,帮助克服就业心理困扰。[4]73家长应该客观分析并正视子女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避免赋予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减轻子女承受的就业心理压力,同时从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小环境的不利影响、培养青少年的积极信念等方面增强其心理弹性,[5]172提高就业心理调适能力,摆脱就业心理问题的困扰。

参考文献:

[1]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EB/OL].(2011-12-20)。ec.js.edu.cn/art/2011/12/21/art_4663_63345.html.

[2]周平,沈建芬。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3]张国进,高洪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疏导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