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篮球教学案例

篮球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篮球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篮球教学案例

篮球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Basketball Teaching Case Analysis in Vocation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SHI Weifeng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Changzhou Railway Branch, Changzhou, Jiangsu 213011)

Abstract Basketball teaching is the bridge to connect vocational school "school sports" and "social sport", i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laid "lifetime sports". So to carry out teaching basketball career is not only the need to enhanc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 prevention needs of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decline, more students need to face employment and social life. Through a five-year vocational basketball Church teaching cases to explore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 PE curriculum.

Key words basketball; occupational physical; lifelong sports; innovation

1 篮球教学案例的背景

篮球运动不仅是社会、企业最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学生最热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教学是职业学校连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之一。所以开展篮球教学不仅是增强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的需要,也是预防学生体能素质下滑的需要,更是学生面对就业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本案例考虑到职业学校体育承担的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认真落实了新的职业体育课程教学标准,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的激情。采取合作练习的手段,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2 篮球教学案例的呈现

2.1 片段一:调动情绪、娱乐热身阶段

为更好地在安全的前提下达成教学目标,本模块采用了“慢跑”和“球操”两个活动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在慢跑之前,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有人知道索契冬奥会奥运五环的故事吗?”学生立刻沸腾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过后,大家突然一头雾水。见状我就简单介绍了一下索契冬奥五环的故事,然后跟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慢跑的方式不变,但是跑步的形式我们要变变,今天我们要进行“索契冬奥五环跑”,我们要以慢跑热身的方式来重温一下索契冬奥会那缺憾的一环,全班排成一列队形,我在排头领跑,体委在尾,大家注意保存距离、跟上节奏,先围绕篮球场慢跑一圈,然后顺时针绕圆的方式慢跑,渐渐地全班收束成一个类似于“未打开的一环”,再逆时针绕圆的方式,重演失误四环,让完美五环终绽放。”听完之后同学们异常兴奋,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同学们跑得非常认真,个个富有激情,收束时全班犹如一个整体,团结积极向上;绽放时同学们个个犹如花儿一样洋溢着青春和美丽。随后我根据学生绽放的圆形,原地进行了球操的准备活动,整个练习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着热身。

2.2 片段二:合作探究,运动参与阶段

利用CBA和NBA球星,以及“洛杉矶凌晨4点的故事”导入本节课堂。一开始学生先自由传球练习再师生一起总结技术要领,然后由老师讲解师范,同学们看完之后蠢蠢欲动,跃跃欲试。随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根据预先布置的标志物进行站位,先是一对一地进行传接球球练习,然后通过队列队形的转换,变成三角形传接球……当队形变换成四角形传接球时,同学们略显机械的传球动作使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但是一味地简单通过队形变化的传接球练习还是略显单调,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我带三年级足球时所做的“足球传围抢”的游戏。于是我中断练习,并在传球队形中加入一个“断球者”进行干扰和抢断球。瞬间,那个“断球者”犹如一颗催化剂,使得简单的传接球练习变得更具有乐趣、激情和挑战性。教师一边巡回指导帮助同学,一边强调动作的技术要领,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但不时也有同学把球传丢了,追着球跑,同学们练得非常开心。

2.3 片段三:创新拓展、培养兴趣阶段

本阶段结合刚刚学习的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特点,通过分组团体协作共同体验合作成功乐趣。我将全班分成均势的两组按照要求进行传接球接力比赛,比赛前我问:“机制专业实习的时候感觉身体什么部位最累?”“手臂和手”“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样看来上肢力量对你们来说是必须具备的,我决定比赛输的组加练40次俯卧撑,赢的组加练20次俯卧撑,来发展发展我们的上肢力量,提高一下我们的职业体能。”紧接着,我重点强调了游戏的规则和做游戏中安全事项。各组同学紧张地为本组同学加油,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忘我的投入劲着实让我感动,课要结束时,学生们依旧热情高涨……

3 篮球教学案例的评析

3.1 打开思维枷锁,让学生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体育课慢跑热身的形式是任何一所学校体育教学的常规部分,再平凡不过了,但是总有学生找出各种理由不想跑步,为跑步找托词,或者是不认真跑,学生真的不喜欢跑步吗?这个问题是体育老师困惑和迷茫的,纯粹的跑,是很枯燥,谁都会厌倦。其实我们可以打开思维的枷锁,去寻求新的动力。因此我在本案例中创新发明了“索契冬奥五环跑”。在保持跑步基本方式的同时,在跑的形式上加以了变化。这样的形式不仅仅是多了一点创意,更让学生有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简单的慢跑被注入了生命,它变成了一个工具,一个能使大家聚集在一起,形成战斗团队的工具,充满活力的工具;它变成了一个载体,一个传递班级友情、传承奥运文化的载体。此时的学生不会介意跑得累不累,只会做得更好,跑得更努力。

3.2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是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可以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内容。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颖灵活、富有创意的师生互动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积极创设学生自觉参与的活动氛围。在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潜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体育学习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并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在本案例中,老师首先很好地设计了练习队列队形,通过队形的变化:一对一、三角形、在四角形传接球的时候又根据教学现场情况及时将“足球传围抢”的游戏概念加入到篮球的教学中来,使课堂练习更加丰富,刺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队形变化的同时,老师通过观察传球线路的问题,又很好地引导学生在传球线路上进行变化,启发他们去思维,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了学生的发展。

3.3 玩中乐,乐中学,学中思,发展学生职业体能

本案例的设计,一改传统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角色,教师再根据教学进程,不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示,使学生们既能玩得开心、学到技术,又能得到启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本案例的设计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始终处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最后传接球比赛游戏设计很好地把课堂的气氛推向。游戏最后引入了“职业体能训练”的概念。通过一组上肢力量素质练习,不仅强化了机制专业学生职业体能素质练习,更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出“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宗旨。这种有针对性的素质锻炼,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健身的益处,因此学生的积极性极高,呐喊声不断。“团结协作、强身健体、拼搏争先”的精神也在一声声渐高的呐喊中慢慢地得到了升华。

篮球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主线;明暗线

在信息技术课堂当中,学生究竟有多少收获,关键要看在课堂教学之后,能提取到多少相关内容。若是零散的任务切割,如任务1、2、3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行为,所有相关的内容都是以碎片的形式进行编码(如下页图1),这样一来学生提取脑部的记忆编码就会相对困难,因为他首先要提取脑部多个零散的图像库、知识库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点,然后才能回忆起所学的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应考虑如何能够让学生形成一条记忆主线,如下页图2所示,从而能最快速度地调用自己的记忆编码库,实现真正的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在保存的过程中会随时间变化而产生量和质上的变化。例如,原来知识的内容,被扭曲或简单化,变得更合理或是更具体、更详细。这些变化会引起记忆检索的困难,所以长时记忆的提取需要一些线索,并且线索中所包含的信息与记忆的内容越匹配越易回忆。我们的课堂主线就是一种提取长时记忆的线索,如果把一节课堂比作是珍珠项链,教学内容就是珍珠,而教学主线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那根线。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堂应该具有一条严密的、整体系统性的主线,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需求有连贯性,充分保障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成为一种“立体渗透型”的课堂。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学科要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点,以学生的具体活动为明线,把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情感作用等多种因素整合为暗线,并发式地进行逐点融通,层层递进,力求明、暗线之间的有机联通与交融,实现局部教学目标与核心教学目标相契合,进而探索一种新颖的课堂主线新模式。

透析目标、明暗分层

一节信息技术课往往有多个教学目标,然而教师们往往更关注技能层面的教学目标。但是,笔者认为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待一节课要达成的目标。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各项技能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使学生具备了优秀的信息素养,才能更适应今后的信息化社会。因此,教师应正确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线。其中,正确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目标是设计明晰、合理教学主线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在综合考虑内容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知识与技能、方法、情意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目标中确定某一方面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

深入确定课堂的核心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当清晰地剥离出课堂主线所属的两类线:明线与暗线。一堂优秀的课就如一部杰出的电影巨作,既有一条鲜明的主线,又有埋藏深入的多条暗线;既让人觉得整个过程流畅无比,又让人觉得意味深远、回味无穷。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整堂课要学生付诸实际行动的各种活动就是一条清晰的明线,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各种学习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生成则组合成了多条隐含的暗线。

教学案例一:以Excel数据统计、排序、筛选为例。

教学思考:核心教学目标就是能根据具体情况学会数据的处理,并能对得出的结论加以分析,如图3所示。

基于原型、串联成线

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是不断地产生需求、满足需求,又产生新需求的过程,学生只有从内心的实际需求出发,主动投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既顾及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又兼顾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的学习环境。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从图4中可以看出,积极寻求文本教材和学生原有认知的“原型”需求点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引导他们及时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案例二:网上邮局——邮件的接收与发送。

教学思考:利用学生春游、体育课、大课间、课前现场拍的照片作为教学材料,使学生自我产生急需获取照片的强烈欲望,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探讨获取照片的各种途径,最终引出用电子邮件方式来发送与接收。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始终高涨。

找到了学生的认知原型与教材的结合点之后,笔者认为应该努力尝试将各种暗线所涉及的所有相关点,非常巧妙地融入到明线的具体布置点中去,而不能使之零碎地孤立存在,应当将这些串联成为十分清晰的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一条课堂主线。

教学案例三:Photoshop图层的初步应用。

教学准备:1.拍摄学生最熟悉的教室门、窗、墙、人、制作纸模型;准备同样素材的PSD格式文件(注:人的素材图具有背景,而且尺寸较大,上下颠倒)。

明线的各个布置点如下表所示。

其中在突破关键的教学难点问题上设计了以下几处较为细致的暗线点,如图6所示。

将具有背景的“教师”抠选出,如图5所示。

将“教师”合理地出现在教室里,如图6所示。

让“教师”合理地出现在教室外,如图7所示。

明暗交融、升华推动

虽然明暗线能清晰地进行剥离,各种暗线所属的多个要素点也能有机地整合到课堂的明线中,但若不能及时将这些要素科学合理地作用于学生头脑当中,那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教师应该利用明暗这两条线交融之后所产生的巨大合力,借力使力,设计学生的活动体验点,推动学生的思维扩散与激荡,抓住契机对学生头脑中模糊的表象进行及时提炼。

1.设体验点

体验过的东西我们会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样道理,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通过自身实践,才会发现其中的奥秘所在,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要设计好精确的而又具有高价值的体验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能高精度地击中到这个点,学生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所有零碎的知识点都会迎刃而解。

教学案例四:以《图层动画》为例。

课堂主线:用动画模拟复现投球之后出现的几种情况。

明线是实现模拟投篮三种不同效果的动画,分别为:进网、网前擦过、板后擦过。

暗线是篮球、篮网、篮板这三个图层的层次关系、图层的概念和图层的操作(插入、删除、调整)、篮球各层动画制作分析、动画制作中的操作细节。

笔者对以上两条线所罗列的各种点进行了通盘的策划与认真的思考,设计了以下对于学生来说几处较为关键的体验点:

(1)为了深入理解图层的概念,以及各个图层之间的层次关系,笔者设计利用篮球、篮网、篮板三张大小不同的实物纸模型,以4人一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组合,搭配出投球之后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2)为了能使篮球各层动画制作分析得更加透彻,笔者设计了篮球运动轨迹中关键点的板画与时间轴上对应帧设置的板画(如图8),让学生自我体验一个图层是需要关键帧以及相对应的需要改变元件的位置,另两个图层是一直不变的。

2.设推动点

设计了各种体验点之后,笔者认为应趁热打铁,努力将暗线中隐藏的关键知识与技能很快地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应该努力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能深刻理解与体验点相对应的暗线布置点,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矛盾认知冲突。此时,学生会主动地去重新审视前一个体验点和与其相对应的布置点。同时在真实世界情境中,水到渠成地点燃内心需求。

教学案例五:以《图层动画》为例。

教学思考:

(1)故意设下陷阱,设计学生的认知冲突推动点,让学生在完成动画制作后发现篮球无法穿越篮网,从而回溯到原有的图层层次布置关系,能重复回顾图层的所有相关暗线所属的内容。

(2)为了能使篮球运动的轨迹更接近现实情况,引导学生去修复各种技术细节问题(如要考虑增加关键帧、元件的位置、关键帧之间的时间间隔等)。

3.设提炼点

虽然努力设计了学生的各种体验点,也助推了学生对暗线布置的各种知识点与技能的深刻理解,点燃了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相关内容的表象,但是学生在试图链接具体知识点的时候遇到了阻力,此时就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提炼出学生原本比较模糊的认知,拼接他们头脑中零乱的知识碎片,使其能形成彼此联系的网状知识体。

教学案例六: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

案例说明:此案例为公开课,听课老师都是首次来本校,通过设置好超级链接的幻灯片(有关学校各方面:历史、重大事件、社团情况等),让学生来做优秀的解说员,与在场听课老师进行现场互动,可以由听课老师自由选择想听具体哪个方面内容。

设计了学生的关键提炼点如下:

(1)想设置正确的超级链接,关键两点是什么?(为了提炼设置正确的链接源与链接目的地)

篮球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一、创建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

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老师与学生共同配合的基础之上的,不仅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将课堂活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一)设计与案例教学有关的生活化问题情境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活动课上是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断地具象化的最佳时机,在此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相关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进而带领学生一步步的解决问题。

具体举例:比如在“方程式”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举例――在奥运会期间,中国男篮顺利进入八强,在此次比赛中姚明一共夺得了115分,并且参加了7场比赛,那么每场平均得分是多少?进而老师可以引申到数学方程式的知识,加入一个人在篮球赛中2分球进了x个,3分球进了y个,总得分是80分?那么该如何列出方程式?(答案为2x+3y=80)

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具体应用数学知识,更直观地把握数学知识,并且这样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二)在课堂活动中增加探究式案例教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探究式案例是初中数学老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探究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解决了疑惑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数学规律,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具体举例:比如在学习关于“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涵盖了很多的难点,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优化案例教学效果。在下图中,ABC中,线段AB与线段BC相等,长度为12cm,已知∠ABC是80度,∠ABD与∠DBC相等,并且DE平行于BC,问题是“求DE的长度为多少”?

这个时候就可以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首先分析题干中的条件,明确这是与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有关的问题;接下来老师再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出解题关键是“构建DE=・AB”的等量关系的结论;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题过程。

二、案例教学设计中的主要环节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源动力,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在案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案例教学。

(一)创设问题

比如在学习有关直线平行的条件这部分的知识时,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具体举例:问题1:对于平面中的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都有哪几种可能呢?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相交或平行这个答案。由此,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出下一个问题。问题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了,那么在这个图形中会有几个角?这几个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直线相交的情形进行思考,接着引出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问题3:两条直线的平行应该如何进行定义?与两条直线的相交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二)联系实际生活,发掘数学知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蕴含着数学知识,老师应该充分联系生活中的这些数学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篮球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一、 创造性使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只用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动力。

“乘法估算”一课中原有的两个例题“王老师带了200元钱,想买3个篮球,每个篮球58元。他带的钱够吗”“用这些钱买3 个足球,每个足球74元,够不够”教学中,我没有局限于书本,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着力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改编教材。在教这课的前一段时间,我校都在为迎接省示范校复检做各种准备,各功能室都在重新添器材,布置各室,体育组也正添置各种器材,我选择这一情况作为学习的素材,创设了以下3个情境:①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张老师带了200元钱,想买3个篮球,每个58元。她带的钱够吗②如果用这些钱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74元,够不够③如果张老师带210元够买3个足球吗带多少钱合适创设的这些情境使学生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是“张老师怎样”,都入情入境地替张老师设想。第3个情境是本人使教学内容持续生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成功之处。在这一情境中,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明白了用进一法估算的方法。学生的表现达到了本节课的。

篮球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越来越感到高校的体育课要真正上好、让每个学生都喜欢很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难度。首先随着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推行,每个上课班级的学生数越来越多,从过去的30人左右到现在的50人左右。其次,学生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发达地区的学生对篮球、足球、排球接触得多,有些还进行过专项选项课学习,但有些地区的学生却从来没有接触过。最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有些爱运动,有些却很少主动参与运动。过去常规教学步骤通常是:先集体讲解基本技术,再分组练习,再讲解后分组练习,最后分组比赛。总之教学的针对性差,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体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2运用团队比赛教学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1比赛教学法与团队比赛教学法

比赛教学法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按照比赛的相关要求以及比赛的最大强度来完成平时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很鲜明的竞争性。经常被用于演练或实践某一技术或战术,比赛双方一般都为临时分组。团队比赛教学法是按照团队理论通过比赛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相互合作、有若干成员组成的比赛共同体。作为一个共同体具备目标、人员、定位、权限、计划五个构成因素。通过每一个成员努力的结果,能够使组织的目标较好地达到。

2.2团队比赛教学法目标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性。因此团队比赛教学法的目标除了达到学校体育的目标外,还强调团队成员人文素质的提升,努力形成一个“完美的人”。成功的团队需要成员彼此相互合作、支援、扮演不同角色以完成任务。团队应该是互补性的结构,无论从身体素质、技战术掌握情况还是从个人能力来说,过于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优势非常单一,弱项也很明显。团队的力量就在于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3团队比赛教学法实施步骤

把人数较多的俱乐部教学班分组成立长期的比赛或学习团队,让有特长的同学担任队长,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团队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通过教学比赛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展开问题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具体展开方式:比赛(创建学习情境、发现问题)练习(解决问题)再比赛再练习再比赛。具体步骤为:

(1)在现有的能力基础上,进行比赛,发现面临的学习问题;

(2)明确自己的学习问题,在练习中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练习(小组或个人形式);

(3)若学习出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错误,可与老师沟通解决;

(4)在提高的基础上,进行比赛,再发现面临的新的学习问题;

(5)调整教学形式再联系,直至掌握所学的教学内容。

2.4篮球团队比赛教学案例

我们从最常见的篮球俱乐部初级课程任选一个班进行试点,学生不分男女跨年级自由选课组成,人数52人,经常打篮球的学生12人,偶尔玩玩的26人,从没接触过的14人(女生8人)。具体教学步骤如下:成立团队:将52名学生分成8组即8个团队,每组选派1名打得较好的同学担任队长,然后由教师按每组1名女生、4至5名男生组成实力大致均等的8个队。

3制定比赛规则及各阶段团队比赛目标

(1)比赛规则:进行6对6的全场篮球比赛,多出1人的队轮流派1人做裁判(最终每个学生都必须经过几轮的裁判练习)。女生投进一球算5分。10分钟一节,每次课交叉打4场。赢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课程结束按总积分确定比赛分值。

(2)各阶段的比赛目标:第一阶段:培养团队领导,熟悉篮球比赛基本规则,培养全体队员篮球运动兴趣。第二阶段:能积极参加课内外篮球锻炼,比赛中能运用各种技术动作。能运用简单的比赛战术。第三阶段:每个人均能进行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会进行简单的进攻和防守战术配合。

3.1篮球团队比赛教学案例分析

3.1.1团队比赛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对于有篮球特长的学生由于担任了队长,他们从过去的只注重自己的发挥或表演逐渐成长为整个球队的灵魂。当然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场比赛刚开始几乎都是这些队长在进行表演,那些女生和篮球基础不好的学生往往被冷落在一旁。这时教师及时提醒队长们的责任是照顾到每一位队员,要利用他们的能力抢球、分球到那些被冷落的学生,对队长的评价是他的队员是否都通过他的组织与照顾喜欢上了篮球运动。同时一些灵活的队长也逐渐发现规则蕴含的内涵,即帮助和保护女生投篮将获得更多的优势,政策的引导加上教师人文关怀的要求,队长们开始不再嫌弃打得不好的队员并积极主动找机会传球给女生,第一场比赛结束,女生的积极性果然被很快地调动起来了,队员之间的相互关怀、帮助使每个队员迅速融入了团队,通过比赛也帮助大家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3.1.2团队比赛教学法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探索、创新的人文精神由于比赛是全场篮球赛,靠少数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高强度的比赛成为很好的育人元素,团结拼搏、刚毅执着、顽强抗争、奉献上进的人文精神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通过比赛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被不断激发,队员们开始体会到团队配合的重要性,分工合作即战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体现,队员们开始主动探讨篮球战术,这一阶段教师对于战术的讲解将使学生得到很好的理解和贯彻,比传统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3.1.3团队比赛教学法培养更多懂规则、会裁判、传播篮球文化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比赛中去,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规则,课外也会主动学习裁判知识,课堂随时提供的大量实践平台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过去举行篮球阳光大联赛缺乏学生裁判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同时由于目前的俱乐部制选课采取了跨班级、年级的方式,因此大学篮球文化在课外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学校28片灯光篮球场每天直到晚上十点都是学生运动的身影。

3.1.4比赛有利于课内外锻炼一体化的推进要想达到真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篮球水平,光靠体育课堂是不够的,团队比赛教学法主要通过课堂的组织练习提高学生对篮球的理解并培养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他们课外主动参与篮球运动,只有课内外的大量练习才能从量变到质变,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篮球的技战术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同时由于团队的建立也扩大了学生的交友面,便于大家课后锻炼的交流与学习。

3.1.5团队比赛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主观能动性,学生始终处于老师让学生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平台。而团队比赛则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协商、合作与互动的过程。真正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融入了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因此无论是学习氛围、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根本的转变。

4团队比赛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教师以引导为主、回归学生主体地位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等于教师对课堂失去指挥。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放羊式”的学生自由活动或自主比赛的情况。团队比赛教学法要求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设计适合学生的比赛方式,比赛既要紧跟教学内容,又能产生学习兴趣、掌握篮球技能。在比赛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即要保证比赛连续性活跃课堂气氛,又不能教学内容偏离课程计划,要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4.2避免运动损伤、控制比赛强度

比赛过程中必须明确比赛规则,这是保证比赛流畅的必要因素。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很难在球场上约束自己的动作。所以要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比赛。而比赛教学又是一项高强度的训练项目,所以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也比较大。因此特别要跟学生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比赛的目的在于技术和战术的演练。

4.3注重团队建设、全员参与

成功的团队是通过把不同性格的人集合在一起的方式组成的,成功的团队必须包括担任不同角色的人。一个团队中,如果没有“组织者”,团队就像一盘散沙。如果没有“评估者”,团队成员的业绩就无法评定;如果没有“实施者”,团队就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应指导比赛团队的建设,如可以经常交换角色,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