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践性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案例教学”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开创的“问答式”教学法(又称“产婆术”)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案例教学就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与内容,以典型案例为材料,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和良性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和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内化为个人认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1]。职前教师———师范生的案例教学是指借助案例提供的教育教学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讨使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种方法。通过案例的学习,可以促进师范生更深入地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促进教育理论向师范生个人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的转化。近些年,“教师实践性知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真正主宰。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在此,遵循陈向明的看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2]。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光包括职后的积累,还包括职前作为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当前,对职前教师的培养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新教师不能适应一线的教学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师范生在大学期间更多注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得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就业后的工作实践,所以,丰富、培养实践性知识成为当前师范生教育的一大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案例”为载体,通过案例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的情境,获得相应的策略性知识,进行实践性知识的积累。
2案例教学对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意义
2.1案例教学可以为师范生提供一个“准实践”活动的空间
师范生虽然可以通过“教育实习”接触教育实践,但实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而案例教学实际上是给予师范生另一种形式的“实习”机会,是一种“准实践”活动。案例教学,首先要为学生呈现一个教学案例,这种案例一般就是一个真实教育场景的再现,在案例中,包含了有关教育理论及学生的一些信息,这就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准实践”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师范生在这个情境中通过对案例中所包含问题的分析、讨论,逐渐理解掌握与案例相联系的教育理论,丰富教育体验,不断提升实践性知识。
2.2案例教学有利于师范生更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案例的呈现,能让师范生“身临其境”于教学情境之中,之后教师要围绕案例组织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而讨论的内容必然要涉及每个人对案例中或教学内容的处理,或学生活动的组织,或几个棘手问题的解决,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在结合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正是师范生掌握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良好契机。
2.3案例教学可以提供给师范生一个反思的机会
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在讨论时,每个学生都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实现思维的碰撞,当出现与自己的观点不同的看法时,学生就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及别人的观点,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新的认识。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通常会对案例教学进行一个总结,在总结时,授课教师一般会给出正确的解决策略或表明自己的看法,师范生会在多次思考、探究、反思后,形成一定的教育经验,进一步内化形成实践性知识。
3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案例教学的实施
对于实践性知识,有学者认为一般包括四个要素: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信念[3],并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拥有者是教师本身。
3.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要选出一些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反映所包含的知识点且可以进行拓展的案例。选择案例时,首先要保证案例与所教学的内容是相关的,与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其次,案例要来源于真实的教育场景或是对真实教育事实的提炼,要让学生体验到案例的真实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次,案例需具有典型性,能围绕所讲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作为师范生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即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以,所选案例要能含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以去挖掘,对于每一节具体的内容,教师要能从已有的成熟案例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必要时,还要能根据所讲概念、原理的需要,自己编写案例。案例可以是表现普遍问题的事件,也可以是反映教育教学中优秀的、值得学习的事件;可以选择一节完整的教学实录、也可以是一个短小的教学片断;可以是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还可以是师范生自己撰写的教案;还可以让师范生根据自己撰写的教案进行试教,并把试教内容当作一个案例,充分利用。这样的案例,由于是学生自己的真实实践,讲课者和听课者在知识水平上又属于同一层次,在讨论时,更容易引起共鸣。
3.2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时,可以遵循“情境创设———对话———反思———知识建构”的模式。此过程中,通过案例提供的教学情境,师生、生生合作对案例加以研究、分析、讨论,探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充实师范生的实践体验。
3.2.1案例的提出
案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于真实教育场景的情境,如可以由教师生动形象地对所选案例加以描绘;也可以由学生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的一个学习或执教经历;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文本呈现案例等。
3.2.2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呈现出来后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采取“由例到理”或“由理到例”的模式。“由理到例”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之前要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再引导学习者运用这些概念、原理解释案例中的一些现象,通过分析、讨论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例到理”即是先给出案例,再由师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发现、理解相应的原理、概念。作为教师,指导学生案例讨论时,要注意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在学生讨论意见不能达到统一时,要引导学生搁置争议,不至于乱场,同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不要急于对于学生的结果给出肯定或否定评价。
3.2.3总结与评价
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要对案例教学的过程及学生的表现给予一个及时、科学、客观的评价。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和结论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加以整理,以进一步应用于以后的学习;讨论结束之后,针对讨论的核心问题,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样学生就能对学习中所涉及的问题有一个系统的正确的导向,结合自己的认识,更好地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科学评价,以鼓励为主,内容可涉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科学应用了所学的理论、表述方式是否恰当、所得结果是否合理等,这种评价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案例库的建立与完善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案例是否适合师范生直接影响案例的教学效果,但案例的准备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整理所用到的案例,还要经常根据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及时补充、修正、完善案例,要逐步和同行一起建立起案例库,以实现资源共享,对于所建立的案例库,也要及时进行丰富和更新。
4.2注意案例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及职责
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案例选择,理论引导以及对学生的点评。教师首先应履行自己的责任,选择恰当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同时应扮演好指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如何下手分析、思考、争辩,推动师生、生生讨论进一步加深,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生而言,要使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动的参与者,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在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受到训练。
4.3注重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顺利进行取得成效的保证,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积极思考,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反思,才能逐渐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尽可能实行小班授课,教师要注意关注所有的学生,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案例教学的活动。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以学生的参与性相对较高、教学内容体现实践性等特征深受教育者的欢迎。然而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案例教学,应该不断地去探索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融合,以更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
作者:黄玲侠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高芳.案例教学在高师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103(1):26.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中国 重庆 402167)
【摘 要】分析了现阶段普通案例教学在高职学生学习office三大软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根据学生与教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从学生兴趣角度设计教学案例方式并组织实践。教学实践证明,在办公自动化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此方法,可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学以致用的能力更深层次提高,能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兴趣案例教学;办公自动化;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高瑜,男,硕士,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工作于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教研室,助教。
0 序言
《办公自动化》是高职中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办公软件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也是将来工作岗位中应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该课程的内容之间逻辑联系性不强,实践性和实用性强,在不断寻求该课程教学的改革中案例教学法有着不错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及加强教师与学生间互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也因其本身的限制与不足在教学效率和教学进程上带来一定不利。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哈佛大学,被应用于各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医学,教育等),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广,在促进我国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团队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间的交流,触发学生的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前期的案例选择中,而且这个环节教师的主导意义很强,二学生的主体则体现在后期的学习及巩固过程。主要的特征:启发式,情景化与参与性。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实施过程:案例选择、组织安排教学(案例呈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回归内容+案例实施)、总结反思。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有着较强的知识和引导案例的探讨的经验和技巧,也需要学生有着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2 兴趣案例教学
结合自身的教学环境发现:案例教学法没有达到应有效果,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经典案例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者高职类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响应老师的问题,在小组中也很难保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与案例教学的发挥学生主动性相违背。于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兴趣案例教学,方法实施前期放弃使用经典案例改为教师与学生自选案例,后期则是学生掌握自选案例后,用经典案例去回顾总结。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当中,而不是简单的存在于后期的学习过程。
2.1 兴趣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2.1.1 兴趣案例的选择
学生兴趣广泛且学生众多做不到绝对统一。在不破坏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案例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教师以往教学经验,如毕业论文的编辑排版,这是每一个大学生最后必须做的;二是从该专业指导老师中获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数据,如工程造价学生的工程计算;三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如学生在入校时体检表格制作,学生入取通知书的制作;四是利用学生自身的兴趣,如在Powerpoint的学习中。
2.1.2 组织安排教学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案例,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资料进行讨论和问题分析,接着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提出与案例相关联的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来对案例思考,之后教师课堂演练案例,案例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并发现不足之处,最后完成经典案例的实现。
2.1.3 总结反思
教师需对环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了解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除此之外,让学生于案例结束之后进行书面总结,主要从案例实现的步骤,以及案例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分析出相关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2.2 兴趣案例实施举例
2.2.1 Word案例
Word作为文字处理软件,可以让用户轻松地处理文字、图形、数据等对象,创建出各种图形并茂,赏心悦目的办公文档,如论文,建立,信函,书刊等。作为高校大学生,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必需要写的,掌握一些必要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此为案例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据本校的论文格式规定,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规定,达到这些规定需要哪些操作,完成这些操作需要哪些相关的知识点。此外在一个综合性练习上,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自己入学通知书的实现。这样通过案例可使学生进入一种情景模式下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2.2 Excel案例
Excel作为数据处理软件以其较高工作效率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财税和个人事务等领域。在教学中摒弃如学生成绩的计算排名和某部门工资核算的经典案例,利用Excel点名出分的案例。首先教师事先写好提取文件夹中文档名的程序,然后把提取出来的信息与excel中准备原始数据匹配的方式,然后统计转换分数。让学生了解老师利用Office办公的流程与原理,并在原理讲解过程中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的兴趣大增,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图1采用编写的批处理程序提取的文档名称复制到相应的列中等待匹配。图2采用了if判断函数和Vlookup查询函数匹配结果。在B3单元格中输入的公式为:
=IF(VLOOKUP($A3,获取文档表!A$3:A$13,1,FALSE)=点名表!$A3,1,0)
该公式是if函数与VLOOKUP函数的嵌套使用。
其中IF函数的基本语法格式:
IF(条件表达式,表达式为真时执行,表达式为假时执行)
VLOOKUP函数的基本语法格式:
VLOOKUP(进行匹配的值,匹配值的范围,找到相应的输出列,逻辑值)。
注意:逻辑值为Flase时是精确匹配,逻辑值为True或省略为模糊匹配。
在该公式中使用的是精确匹配,如果采取模糊匹配输出的结果有三种结果:1,0,#N/A,不利于统计输出,而精确匹配则是1和#N/A两种结果。
2.2.3 PowerPoint案例
PowerPoint是一款善于表达观点、演示成果又可集各种多媒体对象为一体的演示文稿软件。该教学中和学生的毕业答辩和主题演讲结合在一起,教学中选择展示有些学生的毕业答辩PPT,并从模板选择,配色方案,插入多媒体对象,幻灯片切换及播放设置等方面展开学习演示。在后期的实践环节中并让学生以自身兴趣完成一主题PPT,而且找出一些给出评分。
3 结束语
兴趣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标的效果,同时也更大层次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兴趣案例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相当大要求,也无形之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兴趣案例教学的方法还不能做到所有兴趣的统一,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解决这些问题。让案例教学法扬长避短,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点深入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2]杨庆英.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4).
[3]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4).
教材简介: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于2006年重新改版。它与原教材相比,增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章,即前三章分别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这无疑给每一名任七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教材变动,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喜忧掺半","喜"在于不等式与方程一脉相承,有着广泛的联系,有利于对比着方程去探究不等式的意义、性质、解法及综合应用;"忧"是因为部分学生的底子相对较差,在学习方程的时候已很吃力,刚刚有了方程的建模思想,对于解方程及实践探索刚刚有了点滴的认识,就紧跟着学习不等式,极易造成知识点的混淆。面对以上现实,我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不等式简单变形》一节内容时,利用制作微视频,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新课程理念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立足点,着眼于学生自学的过程和思维的方式,把学习目标指向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把"做中学""乐中学"贯穿于整节课当中,并做到①重点突出--对不等式三条性质的正确理解及表示;②用恰当的方法、通俗的语言、转化的思想攻克难点--不等式性质的综合应用。
1.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体会到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是众多而且复杂的,但面对大量的同类量,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它们有大小之分。学习时可以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
2.教学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识记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的含义。
②弄清它们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特别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③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会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解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经历天平试验法与计算归纳法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在探索,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合理性,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实际价值。
③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数学问题的归纳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一切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返回来服务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②体会一切事物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弄清它们的本质,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③不等P系是实际生活中最多的数量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到我也会研究数学,增强学会不等式的信心。
3.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观看微视频并做好导学案的相关练习;第二环节:课上讲评学生完成的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及运用巩固;第四环节:课堂检测,学生当场批改后教师讲评;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课前观看微视频并做好导学案的相关练习
活动内容: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本节课的微视频,课前让学生观看,自学并完成相应的导学案。
活动目的: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达到预习自学的目的,让学生养成先预习自学再听课的习惯。
第二环节:课上讲评学生的导学案中存在问题
活动内容:利用投影仪展示几张有错误的学生做的导学案,让学生主动举手指出错误的原因,并说出正确的解答。
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指出错误原因,并说出正确的解答,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及运用巩固
活动内容:在解决完学生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设置两个典型例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并自纠自查。
活动目的: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变形的依据,加强学生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巩固。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学生当场批改后教师讲评
活动内容:学生独立完成检测题,教师当场批改小组长的检测题,组长当场批改组员的检测题后,师生共同讲解存在的不足。
活动目的:学生在讲解例题与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目的。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自己总结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思考后对全班说出,与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活动目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与感想与全班交流,若有任何疑问可以当堂提出供大家讨论。教师学会倾听并鼓励学生的回答,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与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的建立。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习题1.2 (2)同步练习册
4.教学反思
⑴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初中阶段,只引导学生用试验的方法去探索出三条基本性质,无需证明。通过自主的探索研究,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这是一种认识规律的重要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收集典型案例,模拟或重现现实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案例,提出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案例教学法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已在全球范围内的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中应用有100多年的历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有效的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既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能使教师的角色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拓展为教学的设计者和激励者,并能引导学生在特殊情境中进行讨论,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2.1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是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引入合理的案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探究,使学生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并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既能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接触到实际,是适应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模式[1]。
2.2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使得教师和学生呈双边活动关系[2]。在该教学发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赋予了新的角色。教师的角色由"演员"转变为了"导演",其价值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学生也由"配角"转变为"主角",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在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临床护理案例分析,提出新的想法、新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3启发和诱导学习 启发诱导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到主导作用,主要重在引导。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给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去发现知识,使其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3护理专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医院和社会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三甲医院床护比为1:08,并明确提出要持续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3]。护理教育应以临床实际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护理培训计划,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护理专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生获得护理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培养护生的娴熟的技护理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案例分析教学法以临床实际为基础,案例为素材,使护生在特定的真实情境中,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的目标。
4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实践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
随着护理工作在临床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大多数疾病的转归均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许多研究均证实,案例分析法能够有效挖掘护生的潜力,激发其思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从多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临床护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法已迫在眉睫。在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的提高。
【摘要】《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是中职文秘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中存在重知识教学、轻岗位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影响了课程教学效益。文章在分析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课程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策略,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践导向性教学;策略;反思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是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信息采集、文书草拟、文书办理、档案管理等方面,主要培养学生信息采集、文书处理以及档案管理的系列职业技术能力,为其今后从事文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虽然当前经过课程改革以后,《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主导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忽视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教育、教学功能达成度较低。
一、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现状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多变性和开放性,但目前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基本上局限于教室,教学空间狭隘逼仄,处于教师为主、学生紧跟的状态。虽然增设有情景环节,但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还有一定差距,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还是有所偏差。由于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故教材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滞后于鲜活的现实。如穿插身边的案例将更利于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的实践技能。
现在《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情境创设完成任务,这比以往的教材有所进步。但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打破原有的教学手段,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进行“填鸭式”教学。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致到实际工作中不能学以致用,无从下手,彻底变成了门外汉。
二、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践导向性教学实施策略
(一)精心整合教材内容,做好项目编制
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没法。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内容繁杂,头绪多。以目前我校采用的《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材为例,该教材是浙江省中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之一。全书系统介绍了采集信息、草拟文书、办理文书、管理档案等内容。全书108教学课时,教学任务重,实践性强。因此,教师要在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情、校情的基础上,站在学科高度,以“实践”这根准绳引航课堂教学,深刻解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将教材主干知识整合为相应的实践项目单。如“拟写传播与事务文书”内容可以整合为备忘录、传真稿、新闻稿、总结四个实践项目。
(二)虚实结合,优化实践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一线劳动者的重任,因此课程教学十分强调教学与岗位、专业与就业、课堂与企业、训练与生产的零距离,从而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适销对路,受到企业的认可。
1.在虚拟职场情境中领悟
(1)文字案例情境
受到安全、资金、人力、课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要常态性组织一线企业岗位实践可能性不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如能创设合适的文字案例情境,不仅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还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逼真的职业实践情境。如在教学“整理和装订纸质文件”时,笔者利用我校毕业学生的职业经历,创设、描绘了如下一则情境:“王伟丽是学校13届商务助理专业优秀毕业生,就业于温岭市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担任办公室文员。2016年年末,她要对公司里的很多文件进行归档,她的桌子上摆放着诸如《关于要求追加20周年庆典活动经费拨款的请示》《关于同意追加拨付庆典活动经费的批复》《20周年庆典活动经费使用具体方案》《关于授予×××等同志“十佳优秀员工”称号的通报》《关于新建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的函》《关于同意温岭市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征地的复函》等文件。面对这些纸质文件,该如何整理呢?王伟丽苦闷不已。”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替她想想办法,出出主意?面对真实的职场实践情境,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站在职业人岗位实践角度,展开讨论。
(2)多媒体信息情境
中职学生往往不喜欢单一的理论知识学习,而对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喜爱有加。因此,中职《信息、文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功能日益强大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创造职场实践情境。如在教学“做好会议记录”内容时,笔者在校办主任的支持下,事先将当月召开的校务会议进行了全程拍摄,并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剪辑。课堂教学时,在切入新课后,笔者播放了这段会议视频。熟悉的环境、教师及严谨有序的会议议程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教师及时提出实操任务:设计会议记录表,对会议的整个过程详细记录。学生兴趣盎然,立马着手完成,在实践动手中对会议记录的特点、写作方法自然而然地了解,感悟,内化。
(3)活动表演情境
教学中的活动表演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性的实践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方法的过程,是锻炼各种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因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而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调动兴趣、体验价值判断等丰富心理世界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并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实践表明,在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活动,能把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通俗化。如在教学“签收文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企业相关部门签收文件的程序排练相关小品。
2.在岗位实境中体验
虚拟职场实践情境虽然有其优越性,但毕竟与一线真实职场有着一定差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在工作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掌握职业技能。
(1)校内实训
以往,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受条件限制,教学往往是按照教科书从理论到理论,全然没有让学生亲眼看看,亲手摸摸,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中职校文秘专业校内实训设备设施有了极大改善。以我校为例,学校先后投巨资建成了办公自动化实训室、模拟办公室、会议实训室、形体训练室、文书与档案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所。此外,学校还购置了各种秘书实训视频影像等素材库。这些实训设备设施高度仿真,为学生的专业学习营造了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逼真的企业环境。《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安排在这些场所进行。如“档案管理”章节内容重要知识点多,动手能力要求高,历来是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头疼的内容,如果放在文书与档案实训室组织教学,则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学生在这个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中,亲自动手整理,装订,分类,排列,编号及装盒,扎实掌握了档案管理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严谨细致、合作创新等职业素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职业道德教育。
(2)校外实习
校外定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加一线职业人的工作,真正地体验职业人的滋味,提高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标。鉴于《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学生校外实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二是要围绕某个教学活动或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三是要做好监督与汇报,以企业评价、学分量化等形式优化考核。
(三)科学布局,打造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中职学校教学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重要训练载体,是学生走向企业的预备岗位。中职学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目前,我校文秘专业先后与温岭市办证中心、浙江华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温岭营业部等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这些单位成为我校文秘专业实践基地,为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组织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也促使文秘专业教师不断地学习掌握信息、文书和档案管理的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带动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科学组织,编写实践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目前我校文秘专业所使用的《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材是由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相较于老版教材,该书采用了大量的一线企业案例,安排了系列实践内容,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会使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更深,对知识和技能的领悟也更加到位。为此,我们可以结合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特征编写相关的实践校本教材。
(五)鼓励参与,创新教学评价
在实践导向性教学环境下,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教W资源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那种唯考试成绩定高低、判优劣的评价方式显然行不通了。为此,教师要切实转变理念,探索实践导向性教学环境下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有效评价模式。
1.引入行业企业评价
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发展是关键。因此,教学评价中应充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即行业企业参与评价。这样,评价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训实习的真实状况。当然,企业评价内容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德(主要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服从意识、全局观念等)、能(包括专业基本技能、人际沟通能力、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等)、勤(包括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劳动纪律观念)、绩(工作业绩)。
2.实施多元动态评价,过程与结果同频共振
实践导向性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动态性、多元性。因此,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应该重视学生个体差异评价,即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总结,从而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但《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又是中职文秘专业学生会考、高考科目,结果评价也不能忽视。因此,教师要制定科学评价量表,实施多元动态评价,把过程与结果性评价融通为一体,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核与考证、学历与证书的融合。以“总结拟写”这一实践项目为例,可制定如下评价量表:
三、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一)成效
1.学生职业定位更加准确
在实践导向性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明确,对于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更加明白,从而明确了学习任务,学习效果也更好。
2.学生技能得到极大提升
在实践导向性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机会比传统教学的成倍增加,实操技能和应变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养得到逐步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就业岗位适应期明显缩短。
3.专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带动了文秘专业的实训设备设施、校企合作基地及师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内涵的提升。
(二)问题反思
1.学生监控管理工作比较困难。在实践导向性教学模式下,教学时空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增加了学生的管理难度,学生违纪现象有所增加。
2.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实践导向性教学对传统师生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尚缺乏完备的配套评价体系。
3.增加了办学成本,同时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巧燕.四个关注,用活教材[J].新教师,2013(09):33-34.
[2]刘金生,霍克林,魏定敏.课堂教学素养五项[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