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案例教学实施方案

案例教学实施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案例教学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案例教学实施方案

案例教学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教学,教学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被极其详细地分析和解释,教学效果评价以“学生是否听懂、教师讲解地是否详细”为评价指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比较轻松,只需听懂即可,但问题在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即有理论功底,又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听中学”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是教学活动主体之一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缺乏针对自身不足的而设定的明确目标,工程实践能力更是难以提高,其能力构成无法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对于极其强调实践能力的软件行业而言,这种教育模式的缺陷更为明显。软件开发过程所需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文素养等在“听中学”教学模式下则很难涉及。因此,在软件人才培养中如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便有效培养符合软件产业需求的人才是软件教育领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针对工程教育的特点,教育学家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并成为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大量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做中学”理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许多教育家也在不同国家、不同教育层次实践“做中学”理念。如: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Roger Schank在美国多所小学、中学和大学尝试全新的“做中学”课程体系,并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学院运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设计了整套软件工程课程体系;Nobel奖获得者Leon Lederman博士以“动手做”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也得了广泛认可;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韦钰也在中国中小学中推广Leon理论等“做中学”教学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和产业需求,湖南大学软件学院也在本科教学中探索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特别是针对目前我国的软件工程教育而言,如何高质量地培养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人才,是我国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湖南大学软件学院在分析和总结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软件工程的专业特点,在本科教育中大力开展了以“做中学”为中心思路的教学改革和尝试。本文总结了我们在“做中学”理念的实践方面进行的实践研究。特别是针对具体一门课程,设计了一种体现“做中学”理念特点的教学方案,并成功在一个年级中实施。

2 “做中学”教学理念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设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其目的在于为信息产业培养高质量的从业人员。但软件人才培养更侧重与工程型人才培养,这与我国目前以科研人才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探索新的、适合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理念是各所软件学院共同关心的问题。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性的特点,不同软件学院探索了不同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不同的实践体系。比如:针对“软件工程”这门非常重要而易流于形式的课程,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探索了在互动的前提下,如何在课程中融入了有效的实践环节。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从规范的角度对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大量的实践内容。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以工业化为核心研究了软件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些实践都试图突破传统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湖南大学软件学院在总结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本科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目标,较为深入地探索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挖掘,我们认为“做中学”教学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特征:以经过裁剪的适合案例为课程依托,以教师引导和监督、学生自治为中心,以团队为基本组成单元,以阶段任务为驱动,以阶段讲评为交流窗口和考评依据。

对于上述特征,具体解释如下:(1)案例:合适的案例是“做中学”的实施基础。良好的案例应该具备一定的综合性、能贯穿课程主要知识点、同时尽可能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的案例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深入。(2)教学过程控制:在“做中学”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既不能变成另一种“教师讲、学生听”,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和监督整个过程,在案例开始阶段及时讲解最为基本的入门知识;在案例进行阶段不断发现和总结各团队的共同问题,及时解难释疑保证案例顺利进行;在案例阶段讲评阶段,要及时指出各团队与最终目标的切合程度,鼓励创新。同时,一定要明确教师不过分干预各团队的正常进度,不硬性规定具体细节,保证团队的自主性。(3)组织方式:案例完成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每个团队由3~4人组成。团队不宜过大以保证效率,同时应当在团队开始组建时,明确团队成员的角色,鼓励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合作。(4)阶段任务和考评:案例应尽可能地分解为以周为单位的阶段任务,督促每个团队按周完成给定的任务。同时,结合课程实际,以每周或几周为单位要求每个团队制作演示文档,进行公开的阶段汇报和作品展示。这种方式可以明确各团队进度,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基于“做中学”理念的教学方案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做中学”理念融入“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的教学中,总结了一套体现“做中学”理念的教学方案,并在两个教学班(62人)中进行了实施。实施效果表明,基于“做中学”理念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1教学背景

软件设计者对软件系统运行环境硬件技术是否了解、了解多少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软件系统的性能,“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作为信息类专业本科教学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对于软件工程专业而言,课程为学生提供理解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软件学院的教学体系中,大多将其定位于专业基础课,并且汇编语言部分占据了一个相当的地位。如:北航软件学院将其放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范围内,包括两门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汇编语言部分单独占用了26个课堂学时。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在2005级软件工程本科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四门相关课程,其中:“汇编语言”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为“学院或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中的必修课,“微机原理与接口”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为“学院或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中的限选课,汇编语言有40个课堂学时和80个实验学时。分析中发现,偏向计算机底层知识的课程一般是系统性的进行开设,并兼顾了培养学生使用汇编语言进行底层软件开发能力,为以后学生从事更为复杂的系统软件的开发打下基础。但由于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湖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所开设的偏向于底层和硬件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这使得本门课程内容必须综合相关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等)内容才能使学生具备相对完善的基础。我院嵌入式技术方向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特别是汇编语言编程能力,才能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游刃有余。而目前,总的教学改革是趋势削减必修课学分、降低授课学时。

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如何探索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而,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侧重能力培养的“做中学”理念成为我们实践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课程实践环节中,“汇编语言”在沟通理论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阶段任务并不一定要求独立完成,但一定要独立理解实现代码的每一行。因此,特别要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实践表明,在1:16的师生比配置下,可以达到让每位学生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

(2) 团队基本分:

能够按时完成每周所分配的任务,可以得到团队基本分55分。根据每个团队的完成质量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20分。

团队加分项:评为月度最佳(即:每阶段最佳)一次,加10分。

团队减分项:缺勤严重,组员内讧,互相推诿责任的团队可以给予最高20的扣分。

在团体分基础上对每个组员进行考核,对其成绩进行增减。

在项目进行中,阶段最佳团队以学生无记名投票为主。具体产生方式如下:每班8个团队,每4个团队评比出一个最佳团队,投票由另一个班的4个团队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给出。如果最高团队和次高团队的得票数差额小于4票,则由教师团队参与投票(教师团队有4票的额度)。

(3) 个人奖惩分:

增分项:组长加5分;组内被评为最佳组员一次,个人分加2分,上限为10分。

减分项:缺勤一次扣2分;每周极其不配合团队合作者扣2分。

个人表现分:指导教师根据每组实际表现可以对每位组员给予加/减10分的奖惩。

3.3实施效果

在为湖南大学软件学院2006级讲授“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践课程时,我们实施了本文设计的“做中学”方案。实施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明显增加,教学效果明显。

在这些教学效果中,有如下几点是教学团队特别注重的:

(1) 学生不再满足于完成给定的任务,而是实现了许多创新性的功能。如:正确按下下落的字符使得该字符反弹到顶部;游戏节目采用霓虹灯式的闪烁效果;字符的爆炸效果;游戏难度设定,包括:加速和减速下落字符、同时下落几个字符等。

(2) 学生的团队意识、表现意识明显增强。这个方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阶段讲评中,各团队所做的充分准备,如:精致的演示文档、认真准备的发言稿等。有团队为了能让每位组员都有表现机会,将演示文档分为不同阶段,轮流上台发言。

(3) 注重团队作品的独立性。抄袭现象是教学中让每位教师都极其头痛的事情,但在本次实践中,让教师团队满意的是,最终每个团队不仅能完成项目,而且给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每个团队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作品有与众不同之处,并且在公开讲评时说明团队作品的不同。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团队在展示作品时,特意逐一感谢了所帮助过自己的同学,这让学习气氛更加充满了善意。

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地方。比如:考虑到团队基础不同,可以考虑给出难度不同的案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考虑到后续课程的安排,可以考虑结合后续课程内容的案例,未必一定限定在一门课程中等。这些考虑将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探索。

4结论

基于“做中学”理念,本文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做中学”教学的实施方案,包括案例设计、团队组成、阶段任务设计、课堂组织、管理、考评等各个环节。同时,结合教学实践,给出各环节中需要注意的实施事项。在实际教学效果中,相比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做中学”教学使得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大大提高,嫩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芙清. 软件工程教育的思索与实践[C]. 全国高效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2007)论文集,2007:9-15.

[2] 凌小宁,边耐政,林亚平,黄学东. 以学生为中心的做中学软件教学模式[C]. 全国高效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2007)论文集,2007:47-51.

[3] 林怀忠,杨小虎,陈越. 软件学院中“软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8):34-36.

[4] 刘强. 软件工程专业规范的研究与思考[C]. 全国高效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2007)论文集,2007:23-33.

案例教学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研究对象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2007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30人,采用基于案例教学方法结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29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实施

实验组的教学过程基于真实重症病例,利用生理驱动模拟人模仿实时情景进行教学实践、训练和能力评估。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病例抢救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医学生的协作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以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处理模拟教学课程为例:首先进行简短的理论授课,讲授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处理,同时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及电除颤等分项练习。然后就一个具体的病例进行模拟实践,由老师简单介绍病例情况,学生进行角色的分配,两名护士,一名主治医生,一名住院医生,通过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模拟人的病理生理状况,根据救治中的时间、操作、用药等是否及时和正确、通过“生理驱动机制”进行反应,每一次运行都经过若干病理状态直到“患者”死亡(救治失败)或病情好转(救治成功),中间无间断。模拟系统由带教老师在后台进行控制。最后进行录像分析总结。录像分析总结是模拟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由带教老师进行点评,在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结果

(一)考试成绩

考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为82.76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为78.12分,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按照不同成绩分级列表检验,X2=7.413,p=0.025,表明实验组学生成绩和对照组学生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采用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的学生在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面对重症患者自信心5个方面明显优于未采用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的学生。

三、讨论

(一)有利于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水平

采用CBL结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以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为学习出发点,由此引入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学习,结合具体病例,提出具体临床问题,学生在寻求答案和分组操作的过程中须主动思考采取何种医疗手段,由此在教学中完成真正意义的知识构建,从而培养出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在评估中,回放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问题发现和错误改正中不再抵触。实验组学生反映,当在回放中看到自己就会格外兴奋并会特别对自己的操作细节加以关注,认真分析自己的操作是否规范正确,促使自己在出现问题的操作上反复练习,改正错误手法。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互动

在采用CBL结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个医疗小组之中,由此使所有学生的沟通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对临床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被评估者角色转变为评估参与者角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容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可靠性

采用符合教学目标的真实病例能够使患者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并发症、检查手段的选择、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与病人家属交待病情等方面有真实的病例为参考,从而使教学过程更有说服力。视频资料记录所有操作画面,使教师能够反复观看从而达到对每一名学生的操作都能够有准确的量化评价,量化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在一带多的带教过程中由于思维惯性而使教学瑕疵产生积累效应。

四、小结

案例教学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1 案例教学法对金融学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教学的目的,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引入一个具体的事件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或集体合作,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适用于金融学硕士的培养,而且非常必要。

1.1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新型的金融专业人才 案例教学法则是启发式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自主分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案例没有标准的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而这些正是新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条件。案例教学法为金融专硕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

1.2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案例教学是基于案例推理,从个案中得出的规律性原则。案例教学法需要更为优秀的师资队伍,需要综合素质极高的教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而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这样可以大大促进教师去积极寻找反映现实金融活动的各类有代表性的案例,编写和分析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并不断地进行案例的更新。这必然促进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1.3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处于较被动的地位。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前学生要认真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资料,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并与他人进行辩论,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案例教学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

2.1 启发式―实证型案例教学 启发式―实证型案例教学指在教学中为了说明某些观点或原理,而列举现实事例,通过对实证案例的介绍,启发学生思考案例中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案例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及对产生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在这种案例教学中扮演启发激励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紧跟现实问题,更能生动灵活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金融理论和金融观点,让学生对金融知识更加直观掌握和记忆。

2.2 讨论式―分析型案例教学 讨论式―分析型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利用知识来讨论案例,最终以小组形式展示讨论结果。这种案例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也能相互取长补短,更加深入地了解金融知识。教师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扮演总管理和总指挥的角色,因“组”制宜,对每个小组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

2.3 操作式―模拟型案例教学 操作式―模拟型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当中依据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实践活动,这适合金融学中的证券投资,公司理财等需要真实操作的课程讲解。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方投入,教师亲自实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操作,更好地掌握金融运作的实际情况。

2.4 报告式―信息型案例教学 报告式―信息型案例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知识,让学生自主地去搜索相关信息,并以报告的形式递交自己的研究结果。这种案例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收集能力和整理能力。教师布置好需要查找的知识信息后,指导学生如何分析信息,并将信息总结成报告形式。这种教学法能很好地展示每个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 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3.1 案例选取应与时俱进且真实可信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为了让所授知识能够更加生动和符合现实意义,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学会应用。由于现代金融对高层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极高,对实际操作型人才的需要很大。所以,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应该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真实可信。

案例教学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强调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一、高中政治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高中政治由于其较高的时政性和教育性,使学生感觉高中政治内容相对枯燥和单调,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是一种源于人的潜能和天赋的高度自主性、自由性的选择行为,是人的潜在能力的释放过程;学习必须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的个人价值和意义,体现“知觉”的个体性、主观性的情感。案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

二、高中政治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政治教学以知识和技能立意,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强调教学的传授和灌输特点,忽略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感受和长效发展。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的策略性和科学性,对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重新作出解释。高中新课程改革保留了传统教学方式中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部分,摒弃了那些死板、机械、低效、陈旧的教学方法,力求把每天的每一次教育教学行为都调整到最佳效率状态,从而有效地减轻当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

三、高中政治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造精神是指那种不安于现状、力图改进创新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而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具备的运用一切已知东西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未知的东西。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是的一个两难的困境,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1.案例教学的特色

1.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且非常乏味无趣,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学生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1.2、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实际能力,而传统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我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案例教学正是为改变这种现象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1.3、重视双向交流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

2.1备案例、备学生

这是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案例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案例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能力目标,在这其中,教师着重强调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初二环境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的理解,组织部分学生对学校及村庄周围进行了实地调查,拟订保护环境的规划和建议等,供有关部门参考。

又如思维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要能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思维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清晰性和连贯性。例如,初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教学中,通过对"三鹿奶粉"案例的分析,对学生连续提出了三个问题,即:案例中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被侵犯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侵权事件?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出现?

②案例的选择,必须真实。案例尽可能的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政治学科的特点。例如,在初二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了“富士康八连跳”。由于其真实性,所以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③案例必须精选,“信手拈来”的案例,政治意义和教学价值均难以符合要求。

2.2、课堂实施。

①案例导入。课前先引起学生注意,在理论知识讲解前,把准备好的案例呈现出来。可以是教师描述,也可以是印发的材料,还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展现等。然后指导学生一边阅读案例、书本,一边思考,从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这样使政治课教学既不离开书本太远,又不拘泥于书本,既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答案,又有利于形成基本一致的正确价值判断。

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将案例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循着案例事件发展的进程,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讨论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无主题或偏离主题,教师可以给出问题,提出备选方案,讨论如何实施,让学生循着不同的阶段去思考。

③总结反思。这个阶段,不仅要对案例呈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总结,更要提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和原理,这是对案例讨论的深入,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