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第1篇

Abstract Psycholog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s on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ust learn and master the trivium, is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children's psychology premise.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through analysis of preschool psychology textbook content to reflect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to reveal the children's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ore features of "the view, consciousness to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with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epe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practice deepen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Keywords content analysis; children's knowledg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cientific concept of children

1 问题提出

在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学前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则成为了认识和了解儿童的着力点,更为核心的是通过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真正面对“儿童是什么”的焦点问题,以何种儿童观去看待儿童、发现儿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儿童,才能对儿童教育进行认识。笔者从理论层面入手,以教材内容分析为载体,间接反映学前心理学教材中所蕴涵的对儿童的认识,进一步挖掘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2 资料收集与方法

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学前教育思想发展脉络,从1979年-2015年的时间段中以主流教材为线索选择了33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教材为分析单位,以此来透视对儿童认识的发展转变。

3 内容分析

3.1 学前心理学的复苏

“”彻底歪曲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针和管理体制,学前教育遭受巨大创伤。在失去发展方向的情况下,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起到了积极的复苏作用,但也出现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够、生搬硬套的问题,过分强调集中的知识性学习。学前心理学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够用”为基,教材落脚点主要放在陈述儿童基本的心理特点,阐述基本理论知识,着重介绍理论流派、年龄阶段特征,及认知、情感的发展特点,只说明对儿童的已知层面,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以理论讲述呈现,教材的理论性强,旨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作清晰的梳理,明确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3.2 学前心理学的探索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我们开始思考并批判性地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关注并收纳世界各国的学前心理研究成果,在教材中补充胎儿的发展,对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做剖析,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强调全面认识儿童。

通过对33本学前心理学教材的分析(图1),发现在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上,知、情、意三部分的知识在教材中仍占有较大比重,教材发展定位在“强基”。33本教材在呈现儿童知、情、意三方面核心知识点时,都以核心概念(含义、基本特征)、儿童在这些核心心理现象上的年龄特点的固定模式进行阐述。理论篇幅所占比例大,在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上略以简单一两句话所呈现的案例加以解释,案例在整个章节中出现的比例不超过5%。教学更多关注教师主导作用,过分强调计划性的学习,机械划一、重教轻学。教材使用只满足于快速学习理论知识,短期就能顶岗任教,或符合市场需求,出现学前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儿童教育的小学化、成人化,实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在稳固前进的同时又处于盲目发展的阶段。

3.3 学前心理学的立体化发展

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的颁布实行,让我们看到对儿童的理解要与时俱进,要向更多“未知层面”和“完善已知”的方向前进。33本教材充分阐述国内外专家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流派,关注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将儿童脑发育、神经系统发展、身体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进行整合阐述,确保在认识儿童心理之前对儿童生理和身体有一个总体框架学习,明确身心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客观关系,旨在给予我们一个全面、完整的儿童。

由此,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注重与幼儿园实际结合(图2、图3),强调对儿童认识的发展性和专业性,能够指导实践工作。因此教材的资源进行了优化和整合:

3.3.1 儿童社会性、儿童游戏的增加

在2005年后的教材中增加了两项学习内容:(1)社会性发展。独生子女的养育状态导致孩子在社会性能力发展上的欠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增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相应社会技能和社会认知内容的了解和学习符合,更好时代需求。(2)游戏。儿童期的活动载体是游戏,补充儿童游戏相关知识能更好地将所学落实到幼儿园的实践教育中。

3.3.2 实践、实训增强

教材中儿童案例增多,课后补充练习,每章节增加儿童发展的实训项目,教学形式多元化,丰富更多对儿童的感性认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更鲜活、真实的展现儿童。

3.3.3 新主题板块的增加

根据幼儿在园生活环节和一日常规的观察,增加儿童学习品质、创造力发展、幼儿期问题行为等一系列的主题板块,逐渐打破以前层层深入的理论体系,开始尝试以儿童实际生活游戏为线索进行整合式的知识呈现,关注幼儿实际出现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着眼于幼儿园生活,更好地促进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

3.3.4 立体化资源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大量、及时地搜集到全球范围内儿童研究的前沿信息,采用MOOC等多元形式,整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去探索一个动态发展的儿童,变知识堆积为知识、能力、专业三位一体的优化学习,突破儿童认识的瓶颈。

4 结论

随着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内容的改革和丰富,随着对儿童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的编写暗含了一个在观察认识儿童时应持有的理念,揭示了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4.1 儿童:作为自然性存在

教材的知识内容逐渐从单一理论阐述过渡到理实联系双向融合,从书本经验过渡到游戏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强调对儿童的认识上要注重符合自然成长规律。儿童具有自然属性,儿童的快乐和幸福,是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在自然中,儿童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童年是自然的赋予,忽视童年自身的价值,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

4.2 儿童:作为社会文化性存在

从教材的知识内容来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占据了2/3的比例,详细对体系结构进行了完整说明,呈现了一个逻辑层次分明的儿童认识观,为实践提供了强大理论基础。其次,教材已经逐渐转变以社会动态背景下的身心发展视角来认识儿童。因此,对儿童的认识必须以一个有着具体社会文化背景的个体来看待。儿童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儿童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这些背景经验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甚至是心理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4.3 儿童:作为关系性存在

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关系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得以有效发生,儿童的生活得以展开。这种关系其本质就是儿童与家长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一种本真生活的体现。我们的教育不能割裂了家庭和幼儿园、社会来单独看待儿童的发展,而应该在三位一体的架构下更好地去认识儿童、理解儿童。

4.4 儿童:作为权利主体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真正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儿童的教育,即基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应考虑到儿童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认知特点”。倾听儿童的声音,有利于激发儿童主体能动作用,发展他们初步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儿童的自尊感、责任感和权力感等等。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定位;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60

“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幼儿心理学主要以幼儿为主题展开心理学知识的讲解,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总结教育经验,心理学的基础和心理学实践教育这两大部分。“幼儿心理学”专业术语多,教材内容概括性强,案例比较抽象,此外,中职学生大多没有深入接触过幼儿,单一讲授幼儿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而言就如听天书,空洞乏味。因此,学生对幼儿心理学往往不感兴趣且觉得理解困难。

1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部分陈旧、繁杂。当前所使用的幼儿心理学知识体系陈旧,内容僵化,案例过时,理论性太强,教材的层次无外乎就是抽象理论到抽象理论,缺乏有效的衔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难以选取有效教学方式。虽经过几次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通俗化,但是还是有些内容稍显陈旧,学生难以理解,很少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中,内容编排不紧凑,有些地方过于细化,有些地方过于笼统,纯理论太多,应用性内容太少,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当前提倡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但在课堂中运用最多的还是讲授法。课程安排有课内见习活动,但少之又少。信息化教学仅仅只是公开课的展示工具,常规课堂未发挥重要作用。单一的讲授法往往导致单一的信息传送,老师一味地传送已有知识,学生只能认真地接收知识,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老师是主体,学生是接收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据,结果就是由于缺乏师生交流,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进而导致教师对学情不了解,学生求知欲不强,教学成效不理想。(3)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当前,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依然是围绕教材,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实践体验则少之又少。学生虽知晓一些基本概念,但是缺乏实证研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记忆相关案例,运用能力欠缺,无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单一。教学考核能直观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实证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学考核形式单一,大多以理论考试为主,平时作业成绩占30%,但仍未充分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在这一考核评价机制下,学生往往为考试而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无创造性。

2中职教育教学问题的成因

(1)教材本身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现有教材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纯理论性,表述抽象。在幼儿心理学中,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概念和原理表述抽象。如在第二章中“幼儿认知的发展”中幼儿思维的概念,还简单介绍幼儿的社会认知,陈述简单,理解困难;又比如在表述“幼儿的社会认知”时结构松散,观点模糊,内容繁多,难以理解;中职生从未接触过普通心理学课程,很难理解和消化纯理论的心理学知识。其次,案例新颖时代感强,但内容繁多。幼儿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将心理学与幼儿阶段研究相结合,需要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传统模式,丰富教材内容。近几年,人们不再局限于心理学基本知识,进而涉猎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育观、幼儿心理观等等,虽然这些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但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2)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很多学生贪玩好动,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另一方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喜欢技能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但是心理学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学生难以理解与接受。最后的结果就是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将课本丢在一旁,遑论将心理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3)教学方式枯燥单一。针对一门实践性学科,任教老师需要对相应的教学实践有感性认识,然而,根据调查获悉,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缺乏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片面地传授书本知识,而很少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情境毫无吸引力。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

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1)角色扮演。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爱玩爱表现,能歌善舞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留意身边事物,观察分析幼儿园现状及家园共育现象,通过小组的表演形式,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快进入角色,学生的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比如:针对家长送礼、教师区别对待这一现象,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2个家长1个老师2个幼儿,一个家长送礼,另一个家长没有送礼,但2个幼儿因玩具而打架,老师对送礼家长的孩子没有责骂,而对未送礼家长的孩子责骂体罚,角色扮演后,同学们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运用所学心理知识进行阐述,课堂氛围活跃,最后得出结论:老师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2)精心设问。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问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是目标明确,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其次是具有启发性,提供解决思路;三是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四是兼顾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问题提得好,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讲“遗传”这一章节,可以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先天失聪的幼儿能否成为歌唱家?先天失明的幼儿能否成为画家?先天脑瘫者能否行动?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引发学生深思,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3)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中职课堂的教学需求,只能将图文并茂、声文音频的信息化技术引入课堂。首先,浓缩教材精髓,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充实教学内容,随时将最新、针对性强的教学案例纳入教学中。真实新颖的案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每节课之前,笔者先理清教学思路,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热点问题,制作精美课件,努力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其次,采用3D技术,设置动画模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在模拟教室,帮助通过分析幼儿的心理活动,来丰富感性经验。例如:在讲“幼儿游戏”章节时,播放幼儿园过家家、图书阅览室、超市等区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幼儿游戏,什么是幼儿角色游戏,其具有哪些特点,幼儿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不再觉得这些知识点枯燥乏味,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4)以情育人,升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情动人,注重情感对学生的感染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的情感体现和深刻感悟,能帮助学生对该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的情感共鸣,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这就要求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活泼、民主的课堂里体验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许高厚,施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甘素冰.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广西教育,2010(6).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性教育;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01-01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者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对孩子的“性”问题上,大家仍在回避着。

和孩子谈性总是有一点困难和尴尬的。有人认为“性”方面的问题不能和孩子谈,担心谈论早了,会导致他们过早尝试。然而,现在孩子们有很多机会接受性暗示,如:电视广告、纸刊、光碟等等。从这些渠道得来的性知识往往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作为教育者如果回避,塑造出来的孩子会出现偏差。许多研究表明性心理障碍多数都植根于童年,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了解一些“性”知识和教育方法,使孩子从小就得到正确的性教育,健康地成长。

一、儿童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弗洛伊德关于性的学说里指出:人类两大基本本能的其中之一即本能,并将性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他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如下:

第一阶段,口腔期。自出生到一岁左右,该时力比多①贯注于口唇口腔活动,婴儿通过吸吮母乳获得营养和。

第二阶段,肛欲期。一到两岁左右。该时力比多关注于、直肠区,幼儿可以从排便中获得。

第三阶段,性蕾期。二到四岁。这种幼儿期的与成人的性质不同,只是幼儿的一种性游戏。

第四阶段,俄荻蒲斯情节阶段。四到六七岁。该时期力比多转移对外界对象,开始“恋”家庭内部的异性家长。

二、学龄前儿童的性问题、性表现及处理方式。

1、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性问题、表现及处理方式。

孩子们眼里的“性”为一种类似于游戏的行为。常见的幼儿与性有关的主要问题和行为表现如下:

类型一:对性器官好奇

问题:为什么男孩站着小便?女孩蹲着小便?

表现方式:

1、偷看异性上厕所

2、学习模仿异性上厕所的样子。

案例:我为什么不能站着小便?

3岁的佳佳学哥哥站着尿尿,把裤子尿湿了,妈妈火冒三丈:“你是女孩怎么站着小便,裤子湿了怎么穿?”

产生的原因就是好奇,说明孩子在探索自己和他人。妈妈的反应错误。

对策:告诉孩子男女有别。

妈妈可以说:“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哥哥是男孩,有小,站着不会尿湿裤子。女孩子站着尿就会湿裤子,很不卫生。”

类型二:一般性问题

问题:卫生巾是做什么用的?

表现方式:观察大人后提问

案例:问题:妈,你也用尿不湿吗?

文文发现妈妈在用卫生巾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妈妈随口说:“这是大人用的尿不湿!”文文问爸爸:“你也用尿不湿吗?我要看看。”爸爸难堪离去。文文继续追问,爸爸说:“这个东西只有妈妈才有,以后不要问这个问题了,”爸爸极力回避。

问题的原因也是因为好奇,不知道具体用途。

对策:大方面对,告诉孩子“女孩子才用它”。

妈妈解释道:“这是卫生巾,只有女孩子长大了才用,男孩子不用。妈妈肚子里有一个小房子,你没出生时就住在这个小房子里。有时候,小房子会流出像鼻涕一样的东西,妈妈怕弄脏裤子,所以要用卫生巾。”要尽量保持讨论的随意性和趣味性,让宝宝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成长的秘密。

2、关注幼儿的行为。

有一些孩子有行为,大多是在午睡或厕所里。有的孩子喜欢把手放入内裤和露出性器官,用手玩弄或抚摸。幼儿的行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整的性意识,不存在不正当的概念。儿童心理学家主张,成人的引导不可忽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提高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最积极有效,如多参加集体游戏等。总之,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广泛的兴趣是最有效的措施。另外,不要给孩子穿过紧,过小的裤子。

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家长或教师都应负起责任,不要觉得难为情羞于启齿。但愿在这样的“充电”下,大家都能成为孩子合格的“性”老师。

参考文献:

[1] 《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周宗奎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

[2] 《如何与孩子谈“性”》【美】琳达.艾尔【美】理查.艾尔著.新星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第4篇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角色游戏充满童心、童趣、童态,她为孩子们插上天使的翅膀,在儿童的天空快乐地飞翔。

儿童生活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角色游戏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快乐的本质。作为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如何在角色游戏的教学实践中来体现这种快乐理念呢?

一、立足童心,内容上追求童趣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角色游戏作品之所以能对儿童产生影响,是通过儿童心理特点的“中介”或“折射”来发生作用的,是建立于儿童的内心体验。如果不是构筑在童心之上,不是用儿童的眼光来发现真善美,就会缺乏吸引力,不能使儿童感兴趣,当然也就无法达到编导预期的目的。因此,游戏必须有情趣,有儿童的特点。

角色游戏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它是儿童时期最典型、最有特色,也是儿童最喜欢、最符合儿童意愿的一种游戏。他们可以在角色游戏中感知社会、体验自我、享受快乐。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儿童们以角色为中介,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来再造各种生活的情景和现象。为了使游戏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为了确立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尊重儿童。只有做到了尊重儿童,才能激发起儿童对角色游戏的积极兴趣和情感。许多幼儿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往往按自己的意愿选定主题,指定角色,确定游戏规则。这种方法,时常束缚儿童的手脚,使他们被“定”在一个地方,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作性,这与我们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相违背。作为一名儿童教师应更新观念,在开展角色游戏时要充分认识到儿童才是游戏的主人。所以,在角色游戏中要让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人。

【活动望】――快乐之花如期开放

案例:角色游戏《串串烧》

课前准备:幼儿老师准备好各种烧烤的食品和工具。事先让家长带儿童去看人家串串烧的工作情况。

游戏指导:主要是角色分配,请儿童讲玩法。然后是引导儿童选择岗位,守住岗位,老师加以指导,最后请幼儿评评游戏的情况。

【策略启示】――植根在先进的理念中

儿童玩角色游戏的能力较强,对于新主题“串串烧”已有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在游戏中大家也都想去“串串烧”玩,都是通过划拳的方式进入,初次玩很新鲜,因为“串串烧”很热闹,活动中遇到矛盾也能和平地解决。

在活动中儿童的岗位意识较强,大部分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如什么岗位上缺人,他们就会马上反映。而且在轻声说话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活动应是儿童“生长”的沃土,“成长”的摇篮。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完美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所以,在活动课中,教师就应想尽一切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完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尽情畅游。

二、童态独具,形式上个性新颖

(一)了解型

教师可帮助儿童布置游戏的场景,创设游戏的情节,让儿童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儿童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印象,对游戏的情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游戏。如娃娃家、公园、餐厅、理发店、自选商场等,都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情景。在这些游戏中,还可让孩子们互相交换角色,使他们了解不同的情感,互相协作,互相帮助。

(二)情感型

我所指的积极情绪,既可以是对他人的关心、友爱之情,也可以是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崇敬之情。当孩子们在娃娃家里“洗衣、做饭、照顾生病的孩子时”,他体会到的是妈妈无时无刻真切地爱;当孩子们执起“教鞭”给“学生”们上课,他们体会到的是对“学生”的关怀。最近,我们又创造地开设了新的角色游戏叫――“天宫接神八”,孩子玩的是不亦乐乎,这个游戏激发了儿童心目中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繁荣昌盛感到欢欣愉悦。

(三)习惯型

儿童期是培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传授道德行为的关键期。此阶段的儿童,模仿力强,易接受各类行为刺激,有意识地从正面给予正确、规范的行为刺激,将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玩坐公共汽车的游戏时,有的小朋友想乘车不买票,引起大家的一致批评,使他认识到“上车要买票”是人人都要遵守的社会规范。在游戏中让孩子们自己讨论简单的道德问题,比起大人的说教灌输,更能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并可在游戏中得到实践和巩固。

(四)提高型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注意感知理解学以致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儿童心理学进一步的认识,学校和家长们关心的不仅仅只是儿童的学习和身体,同时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更为关注。低年级的儿童处于一个塑性很大状态,这不仅包括他们的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也还包括了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场所适应性、社会性等各种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必需的基本心理素质。所以,低年级的儿童教学不仅只是简单地授于学生们知识,而是包含了如何教育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健康的人。

国外的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的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由注意、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要素的产生和发展构成;其中,注意力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然而,对于儿童,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整节课集中注意力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儿童注意力的各种干扰因素,从而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的问题就尤为重要。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首先,儿童掌握本国语言并不是通过正规学习而得到的,而是在生活中掌握的。这一为人所熟知的例子说明,语言是通过生活来掌握的,对于该阶段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新的语言知识也较在正规学习中得到的语言知识容易。

其次,可以注意到这一时期的儿童喜欢的一些行为,这是因为该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处于一种过渡阶段,对于外界事物充满好奇,行为以模仿为主;在社会生活中,从以自己为中心过渡到以集体为中心,从单一角色过渡到多重角色的扮演。在这种模糊的认识中,模仿成人和希望被认为是成人的愿望讲支配他们的一定行为。

有鉴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试图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引入了一些游戏和小剧等模拟生活形式,顺应他们的心理需要,以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每次上课时,我除了带上有关的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图片等,还会注意一下自己的衣着。我知道一走进教室,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会集中到我的身上。比如说,在讲"小狗"那一课时,我穿了一套印有'snoopy'的短衣、短裤。虽然显得幼稚一些,但生活的气息却浓厚了许多。

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要安排一次英语短句比赛。虽然低年级学生英语词汇不多,但他们能很好的借助道具、眼神和身体动作,来辅助完成表演。

如在“In the morning”这一单元后,我们的表演要求就是:把一天从早晨醒来到上学这一阶段的生活用英语表演出来。每个小组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Jimmy、 Betty ,为了表现的逼真,学生们带来了牙刷、口杯、梳子、闹钟、牛奶、面包和鸡蛋等道具,甚至还有妈妈用的围裙。

当演出开始时,随着闹钟音乐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精彩的表演。除了新学的单词:起床、刷牙、洗脸、梳头、吃早点、去上学,他们主动地选用了课文中的歌曲来伴奏。这样使得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泼。

在剧中,每个同学的对话虽然不多,但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正在使用刚学到的知识,并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所以都很认真的对待演出。而且,在演出后他们也很有成就感。而没有走上台的同学也被带动,纷纷举手表示下次要演。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而且更应注重新的语言技能形成和扩展过程。因此,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进而扩展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任务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

案例:在我的教学中有一节课“Let’s be friend”,本课的重点句型是“Can you spell your name ?”句型对话中的大部分句型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为了顾及到学生英语程度的差异性,我将本课设计在“化妆舞会”的环境中进行。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了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本堂课的面具发挥了作用,让学生对已经很熟悉的伙伴们有了一定程度的新鲜感。那么在化妆舞会上学生们有了一个新的任务―去认识新的朋友,以此来运用本堂课的知识。为了不局限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有更多的发挥,为了真正做到课堂知识无封顶,我有设计了对话的话题―“personal information”。学生们可以在此话题上无限的运用已有知识来进行发挥。例如:What’s your favorite……“What do you like ?”“What is your hobby ?”

根据本节课教师设计的情景,学生们学会了怎样用英语与人很好的沟通,了解对方的个人情况,如爱好、习惯等等。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和表达情感。从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开始就应将英语当作交际的工具来使用。语言教学过程实际就是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语言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从而进入到生活场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