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疏导方法

心理疏导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疏导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疏导方法

心理疏导方法范文第1篇

心理疏导”的科学认知

首先,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为学生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小学教育的关键内容。其次,心理疏导的原理是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情绪的波动、抵触心理等症状进行排解。心理疏导的方式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德育工作者要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通过交流和沟通将小学生心理的负面情绪清理掉。第三,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又碍于一些原因,觉得找不到人倾诉,因此就会产生抑郁、焦虑甚至害怕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在接受了良好的心理疏导之后可以使自己心中的心结打开,将负面情绪倾倒出来,从而找回一个健康快乐的自己。

小学德育工作中“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

1.将爱投入到德育工作中。“爱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能够打开很多的心结。”老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爱带入到工作中来,只有老师的心里充满爱,才能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结,也能让学生在接受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放下心理的防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可以为学生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关爱,通过爱拉近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自愿接受老师的心理教育,从而提高疏导的质量和效率。2.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尽管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但是也可以发展成为朋友关系,特别是在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这一点非常重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能使学生更加愿意将心里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这是心理疏导的关键。老师根据学生的想法找出其中存在的思想方面的问题,再进行心理疏导,这样能使德育工作的实施更加有效果。3.设计生动的教育活动。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对这个世界基本的认知,对于一些复杂难懂的学术语言还无法透彻的理解,对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疏导更没有形成具体的概念。老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讲解不会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解决的作用,甚至可能使学生的负面情绪继续扩大。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小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了心理疏导教育,例如,老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心理学知识贯穿于故事之中,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感受与自己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设计的活动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将重点放在有心结的学生身上,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敞开心扉,将焦虑、抑郁、不安等负面情绪排解出去。4.为学生消除心理压力。消除学生心理压力的前提是老师应该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理解学生的心境,找到心理问题所在,为学生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知道了当老师承受很大的压力时是如何排解的。此外,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些建议,比如心情不好时应该学会向别人倾诉,接受来自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多看一些励志的书籍和视频等。使学生将心里的压力释放出来,恢复心理的平静状态。5.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一个和谐、有趣的班级氛围能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更加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面。因此,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的关键因素。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做一个表率,比如见到老师和同学时应该露出微笑,看到同学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面对困难时不要选择逃避或退缩。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使学生之间能够和谐相处,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心理疏导方法。

心理疏导方法范文第2篇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 目的 降低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方法 通过对不同的急诊病人存在的心理状况进行主动、随机分析和交流法。结果 能把握病人的心态,稳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医患纠纷。结论 心理护理可缓解急诊病人恐惧和紧张情绪,从而使医患之间产生信任感,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使急诊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

关键词 ] 急诊病人;心理疏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197-02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躯体健康,更注重心理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在病人就诊过程,如果有良好的医患沟通交流,使得病人在就诊的第一时间内了解就医过程,了解医院环境,使患者减低恐惧心理。研究表明,急诊危重患者可能会遇到心理困扰、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治疗后幸存者的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分别增加了40%、30%和60%[1-2]。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86例,均为我院急诊医学科患者,其中急性外伤56例,骨科24例、胸外患者11例、神经外伤21例;内科急诊30例。年龄7~20岁:12例,21~50岁:56例,50岁以上:18例。外伤患者均为车祸、急性创伤所致,均采取手术治疗。内科心血管急诊患者30例。86例患者均感觉到恐慌和无助,焦虑25例,悲观绝望16例。

2 急诊病人的心理

2.1 惊慌和无助

突然发生的各类疾病、外伤、车祸等,患者,特别是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特别的紧张和惊慌,感觉医院没有熟人、没有亲人,感到无助。到医院进行急诊表现出惊慌失措,烦躁不安,焦急万分,无助无奈。

2.2 焦虑和恐惧

一般外伤病人,担心肢体残缺和后遗症,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这类病人往往情绪不稳定,特别易激惹。病人考虑的很多,担心的问题也很多,对疾病的恢复和治疗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急症就诊病人由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人和家属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表现为极度恐惧。

2.3 悲观和绝望

严重的外伤造成肢体或脏器的功能障碍或缺失病人,产生极度的绝望和无奈,在悲哀之时,会感到一切无望,心灰意冷,认为周围事物都死气沉沉,甚至伤心光荣称落泪,悲观绝望,严重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内科急诊病人,特别是急性心梗病人,病情变化快,快速出现心源性休克,病人走着进医院,几个小时后就接到医生的病危通知。家属不能接受,没有心理准备。会产生极端的情绪。

3 方法

3.1 对惊慌和无助的病人

3.1.1 热情诚恳、全面照顾 人在患病后,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迫切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并且同情病人的病痛。除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要和蔼外,还应该重视病室的环境和病人周围的人和事,尽可能的全面进行照顾。例如主动介绍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同病室的病友;安置优雅舒适的病室等,使病员能感到如同在家里一样的温暖、亲切和舒适,能很快安下心来接受治疗和护理。

3.1.2 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病人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个人的性格、年龄、爱好 、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病情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这样才能使病人能更加愉快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3.1.3 操作娴熟、迅速抢救 护士要有娴熟的急救操作技术,准确、及时给予各类抢救措施。使病人消除紧张的心理,树立信任感,减轻患者恐惧和焦虑心理。

3.1.4 严密观察呼吸机等各种管道的通畅 保障各抢救设备完好,随时观察各监测仪器管道的通畅,保障在第一时间内病人得到有效救治。特别是对意识丧失的病人,各管道就是生命通道,只有有效的畅通,才能保证生命的安全。

3.1.5 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使用 一个眼神、一次握手、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将直接影响病人的焦急心理,不同动作将专递不同的信息。通过目光、表情、声音、动作等“体态语言”与患者交流,稳定患者情绪。人的身体语汇实际上是极为丰富的,如站姿、坐姿、举手投足都可包括其中。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该使自己的身体语汇融入到治疗过程中去,以有利于治疗。

3.2 焦虑和恐惧患者

护士接诊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特别是危重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家属和患者多缺乏思想准备。尤须耐心讲解病情、安慰和开导病人。讲清楚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和利弊,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3 悲观和绝望的患者

情绪及其不稳定易发怒生气的病人,更应耐心,注意态度和语气,待其情绪安定后再慢慢进行劝导和安慰。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注意交谈技巧,取得病人的信任,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患者,用真诚的心去温暖他们痛苦的心灵,唤起其对生活的爱。防止患者轻生的念头,保护患者的安全。

3.4 家属的心理疏导

3.4.1 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 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定,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需要帮助可找谁等,帮助家属尽快熟悉就医环境。积极进行病人宣教,介绍病情,疾病发生的原因,一般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尤其对家属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进行细心讲解,使其配合治疗。减轻病人家属的担忧和焦虑不安的情绪。这样更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3.4.2 急诊病人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病人及家属无思想准备针对患者疾病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属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者鼓励家属看到治愈的希望。对于预后差的应安慰家属,能正确面对疾病,不要放弃治疗的希望。而对病情变化较快的,要用肯定语言告诉家属医院会尽最大努力为病员服务。患者检查和治疗时,应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治疗要达到的目的向家属说明。在做治疗时提高操作成功率,帮助家属减少恐惧感。

3.4.3 抢救无效而死亡时 护士在通知其家属时,首先要有真挚的同情心,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理解家属对失去亲人带来的痛苦,设身处地的为家属着想,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安抚家属,以减轻其痛苦。

3.5 友好沟通、相互尊重

3.5.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3]。护士要注意自己的礼仪、行为与修养,注意交流的技巧,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属的信任,给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照顾,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给病人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从而消除其焦虑、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5.2 尊重生命,开通绿色通道 根据病情危重情况,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尊重病人的人格,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贵贱地对待所有急诊病人。

3.5.3 根据病情,快速分区、分级抢救和治疗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实行先抢救后办手续的“绿色通道”。急诊分诊台设立一枚“急诊”印章,所有的急诊检查单均盖上印章,实行“一章通”,为抢救病人争取宝贵的时间。提高急诊病人尤其是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率。通过分区、分级,病人快速得到专科救治。

4 体会

急诊护士面对着形形的急诊病人,不仅肩负着准确判断病情、密切配合抢救的责任,更肩负着有效心理护理的责任[4]。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充分调动患者和家属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抢救成功率。通过有效沟通,降低了急诊病人的医患纠纷和投诉,对社会的稳定和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护理可缓解急诊病人恐惧和紧张情绪,从而使医患之间产生信任感,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

参考文献]

[1] 林设英,姚鉴,詹纯英.改良创伤评估程序在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3(10):20-21.

[2] 李思齐,汤蔓力,高伟.aIs-iss法在评估多发伤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5,7(5):357-358.

[3] 董子翠,郭熳飚.急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措施[J].工企医刊杂志,2012(1):16.

心理疏导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三学生 心理问题 疏导方法

对于每一个求学的人来说,高三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高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接下来所要走的路。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的挑战。今天的学生,大多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首次面对这么大的挑战,往往处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状态,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困境,是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

高三的学习,不仅是智力的比拼,更是心理的比拼。尤其是在高三的后期,心理战术尤为重要。而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他们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呼吸困难,另一方面在同伴中得不到理解,找不到强有力的心理支持,甚至有可能遭遇相互倾轧。这些高三学生一方面要应付繁重的课业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剧烈的人际冲突。他们的应对方式,往往只是压抑和封闭,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使他们逐渐丧失对他人的信任。这样的苦闷若在高三学生的心中盘旋不去,则势必湮灭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复习备考……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成因分析,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一、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望子成龙”的思想是中国人的普遍想法。父母辛辛苦苦地工作,无怨无悔地为子女付出,愿子女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在我们目前的社会中,考大学还是一条普遍为家长接受的改变人生的道路。有一些父母,自己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上大学,就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让子女来实现,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有一些父母,因为子女在初中的考试中失利,在亲戚朋友邻里面前失了面子,很想让他们比过那些读普高的学生,因此更严厉地督促子女学习,也常常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不愿面对父母,学习也相应受到影响。

2.学校因素。

学生在高三阶段要经历一个在月考中反复挣扎较量的过程。每个学校和班级都会对学生进行排名、分析。其实每一次的排名都是对学生的一次刺激。毋庸置疑,这种刺激有正反两种效果:考得好的觉得信心满怀,充满斗志,能更好地学习;考得不理想的则会受到刺激,要么奋起直追,要么一蹶不振。心态好的学生能胜不骄,败不馁,但实际上学生的情况大多是相反的。如果连续几次月考下来成绩都不理想,那么这名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彻底被击垮。月考是学校检测学生知识巩固程度的一个很好的、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方法。但月考也是一把双刃剑,若要使它发挥出好的一面,班主任、任课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

3.个人因素。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比我们想象中更有想法。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产生自信、沮丧、冷静、烦躁等不同的情绪。高考的后半阶段,在季节上刚好处于春夏之交,这一时期,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也是人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容易烦躁不安。尤其是在五一前,很多的学生都会因为没有午睡产生春困、注意力不集中、疲倦等现象。同时,学生之间也会有激励、嫉妒、自卑、傲慢等不同的情绪产生。尤其是在月考后,各类情绪更容易爆发,如果不注意控制、疏导,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

4.社会因素。

这一方面是当前社会对高考的态度。比如职高的高三学生,往往就会产生和普高学生的一个对比,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存在弱势。社会的不认可度,高职院校升学率的逐年下降,本科录取人数的减少甚至取消,都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今社会越来越明显的就业压力也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有的学生认为即使大学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就业好。

二、相应的疏导方法

不同的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对比班主任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疏导。

1.对于受父母影响的这类学生,疏导的时候必须要配合家长的力量。

可以通过开家长会的形式,让父母之间、老师与父母之间相互沟通。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高三学习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压力,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家长与学生进行一次深谈,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没有家庭的后顾之忧,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轻装上阵,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

2.在学校里,班主任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以及考后的情绪调整。

发动任课教师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每次月考后及时地进行个别谈话、疏导,教育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在不同阶段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循序渐进,每次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只有有了这种准确的定位,学生才能坦然和自得,从而拥有良好的心情,学习才会有进步。

当然,谈话要注意方式方法。有的学生由于过分紧张,本身就认为“谈话”是浪费时间,把谈话的时间用在解题上可以做很多题目。这就需要班主任利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及时和他们沟通,让学生在没有愧疚感的情况下解决心理问题。

3.克服焦躁不安的情绪,将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掉。

在一般情况下,能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强烈刺激的事情,通常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很大关系,要很快将它遗忘,是很困难的。但是,可以进行积极地转移,即设法使自己的思绪转移到更有意义的方面,比如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自己特别在乎的事物进行转移,如多想想温馨的亲情,让自己感动的友情,以及对自己美好前途的规划等。在转移情绪的同时,放松自己紧张的心情。

同时,高三阶段也是学生整理知识,并且融会贯通的过程。知识容量大了,要掌握的东西也多,对于没有掌握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会感到手足无措。在这时,班主任要发挥作用,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让他们尽快恢复良好的学习状态。争取和每一个学生面谈,以平等的地位,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了解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

春困、疲倦等问题,是每个人正常的生理反应。要引导学生注意劳逸结合,合理搭配饮食;提醒学生不要过于担心自己的精神状态,缓解焦躁情绪。

4.树立信心,作出对政策的及时的导向。

政策虽然不是班主任能力所能改变的,但可以利用政策换个角度给学生鼓励。近年来,职高生参加考试的总人数在大幅减少,相对于总人数来说,招生人数其实没有下降,而且在越多人竞争越少的名额时,入选者的前景必然会更乐观。高校的减少招生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来说或许是有利的。班主任要让学生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给他们以继续前行的动力。

心理疏导方法范文第4篇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对员工个体负责的态度,也是企业持续发展、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对EAP项目的探索实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合实际,围绕如何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传播、运用和结果反馈利用等,提高心理学知识在企业员工中的影响力,以此推动企业EAP专员团队建设,促进该项工作有序开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样本调查与结果

本调查选取笔者所在企业的各部门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

其中,一线员工56人,后勤员工78人,管理层16人;年龄区间在20~30岁的占21.67%,在30~40岁的占32.67%,在40~50岁的占35.17%,50岁以上的占10.66%。基本符合案例企业现有员工状况的分类比例。

1.1 调查结果

1.1.1 员工流动性高

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与其他行业相比,石油行业员工流动性较高。

调查中,在案例企业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占88.66%,而工作5年以下的只有11.34%,如图1所示。这一特点对维持员工队伍稳定相当有利,但由于员工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与当前石油企业用工制度有关),对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一定难度。

1.1.2 员工对企业综合评价总体满意度较高

调查问卷中,分别有36.53%和47.02%的员工对企业总体评价为“满意”和“基本满意”,占样本总数的83.55%。可见,案例企业大多数员工对企业的总体情况较为满意,这与企业员工现实情况大致相符合。

1.1.3 员工职业规划比较到位,企业晋升渠道较为合理

调查中,61.16%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职业规划指导与帮助。47.02%的调查对象对企业的晋升机制和所提供的发展平台表示“很满意”,31.4%的表示“基本满意”,“不满意”的仅占11.58%。而在对目前所在企业不满意的原因调查中,仅有7人选择了“很难向上晋升”。

1.1.4 企业凝聚力有待加强,员工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仍 需进一步提升

按传统思维,在一个拥有88.66%老员工(工作10年以上)的基层企业,员工间关系应该比较紧密,然而,在“当遇到困难找谁倾诉”的问题上,选择家人的占75.63%,选择朋友的占20.17%,并没有人选择同事。这一调查结论显示,员工与员工间的接纳度和互容性不高,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基层单位凝聚力有待加强,或许这与案例企业工作性质有关(前线工人工作生活内容单调,彼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

1.2 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产生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笔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最突出的原因是与员工的沟通存在欠缺,包括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和员工与员工的沟通。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管理中71%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间畅通的沟通渠道、频繁的信息交流,能够使组织的各级成员间避免误会,减少工作压抑感,提升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员工工作易出成效,企业目标也能顺利实现。

员工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渴望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对目前所在的企业需要改进的问题调查中,“缺乏人性化企业管理”(31.62%)位列第一,甚至超过“工资低”(24.17%)和“福利差”(25%);在“除工资外最看重企业哪些方面”的问题上,“人性化的企业管理”(56.67%)仅次于“福利待遇”(60%)位居第二;在“能让您在一家企业一直工作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多选)”问题上,除“工资待遇好”和“福利待遇好”外,“人性化的企业管理”(59.66%)位居第一。以上三个问题反映出员工渴望人性化关怀企业管理超过了员工工资福利待遇的需求。

企业亟待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人性化企业管理模式看齐,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与员工的自我价值与企业荣誉感。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企业正面临一个重要趋势:员工在看重薪酬福利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心理感受,这需要管理者具有心理资本的概念,加强人性化管理,组建EAP专业团队,掌握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技术,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从而激发团队活力和激情,促进工作绩效提升。

2 推行EAP项目的实施

采取整合模式,也就是说,借助企业内部力量,与外部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合作,共同为员工提供EAP服务。而在借助企业内部力量方面,组建一支有专业资质和技能的企业自有EAP专员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试点单位先期在内部培育并培养多名被国家相关机构认证通过的心理咨询师的有效尝试之后,自2010年以来,企业与某心理培训机构合作进行心理咨询师相关培训,就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测量、摄入性访谈、临床咨询等操作技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和互动性演练,为打造一支有素质的EAP专员团队积极创造有利条件,5年来,有近百名学员分别通过了全国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考试,一支有着专业知识、专业资质的企业自有EAP工作团队已然形成。

从专业的角度,心理咨询并不是单纯的“聊聊天、谈谈心、更不是精神垃圾桶”。

对于入行较浅的企业EAP专员来说,开展流程规范、效果明显的临床心理咨询并不是一件易事,一方面尚需强化自身修养,积累经验,一方面还要将自身掌握的各类心理学知识有效运用,让身边的人了解到底什么是咨询,他们需要咨询的是什么。

借鉴早前经验,笔者所在单位的EAP专员们也就个别对心理咨询感兴趣、主动求助的员工“小试牛刀”。在基于比较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摄入性访谈开展了一系列尝试性临床心理咨询,并结合个体特征,酌情推荐了“生活事件量表(LES)”、“抑郁自评量表(SAS)”了“焦虑自评量表(SDS)”等几个最简单、易掌握的量表,同时结合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尽快恢复心理健康。

尝试性咨询与团体辅导的开展,展现EAP专员的技能和风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临床心理咨询,着眼于摄入性访谈、开展相关心理测验、收集整理各方面资料并分析评估、对异常心理(神经病)的鉴定和转介、对正常人群的咨询者商定咨询方案,不管是心理危机的干预、行为模式的纠正,还是生活问题、身心健康、其他情绪性问题的咨询,咨询师们恰当使用专业的咨询技巧分阶段开展工作,成为求助者最可靠的心理按摩师。

与此同时,笔者所在单位的EAP专员还通过充分展现心理学技能,大力开展面向各级员工的团体心理辅导,相继开展“EAP走基层团体放松训练”系列活动、EAP七夕特别活动、反探亲EAP亲子活动、关爱女职工EAP特别活动,并对新入企的高校毕业生实施EAP岗前适应性团体训练。

通过EAP专员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员工实现心理帮扶以及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心理学小活动,促进员工与家人间的感情,提升员工心理健康程度,也助推EAP专员获得更多信任,展现EAP专员的技能和风采,增强EAP专员团队的影响力,提升企业EAP工作的推行效果。

案例所在单位的EAP专员在尝试性心理咨询时遇到一个案例:求助员工因就职于困难项目,批评处罚多,奖励少,收入低,压力大,心情压抑持续数月,恰逢任劳任怨工作的领导重病住院事件,获悉公司未能及时派员慰问探视,认定企业管理者“冷血”,与所在项目大多数员工产生共鸣,极度愤怒,并心生辞职念头。

EAP专员在全力开展心理帮扶之余,主动向相关部门反映项目领导重病住院、员工群体思想波动很大的情况,助力“关爱员工计划”在该项目的细化实施,公司也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帮扶项目,理顺职责分析形势鼓舞斗志,不仅消除了员工与企业间的隔阂,更促使项目全体员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而这,正是EAP专员在实施心理咨询临床结果的恰当反馈及有效利用,为企业管理发挥EAP专员的积极作用的体现。

在管理当中突出人文关怀,实际上是强调采用理性的、有原则的、利他型的管理手段,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强调对个体成就的认可、重视和尊崇;在管理当中突出心理疏导,实际上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疏通人的心理障碍,达到稳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目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青年职工各种心理状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深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职工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通过邀请心理学专家授课等方式,让职工学习心理知识、了解心理现象、缓解心理压力,培育青年职工乐观、豁达、宽容的品格,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

3 合理化建议

3.1 注重心理疏导

对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坚持提前介入、因势利导,用职工心理上容易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特别在企业实施重大改革或职工生病住院、家庭出现困难矛盾、工作出现变动等关键时刻,要及时谈心谈话,开展心理评估和辅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制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实施方案,做到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设立心理咨询室,持续并且深入实施人文关怀,让青年职工充分体会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3.2 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

企业管理者要主动了解青年职工在想什么、干什么,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干,并建立和完善青年职工培养选拔、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按照民主、公正、竞争、择优原则,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评价高的优秀人才选拔上来,对优秀的年轻职工早发现、早培养,充分调动广大青年职工努力工作、拼搏进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职工提供更多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宽松、融洽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3.3 创新沟通渠道和方法

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通过网站、短信、QQ和微信等方式,开辟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充分发挥网络媒介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网页,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开辟政工信箱、理论学习等专题板块,为职工提供学知识、受教育和交心谈心的平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和渗透力。

建立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方便企业领导与青年职工、青年职工之间沟通交流,促进企业上下融合、内外和谐。

根据职工岗位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廉政风险教育,进一步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增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能力。

心理疏导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疏导法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护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43-01

1关于心理疏导法

心理疏导法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人沟通、交流,达到改变人情绪、认知和行为的目的,从而消除病症,恢复心理健康。心理疏导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能够促进人深入认识自我;普遍适用于各种心理障碍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见效。

从医学角度去分析,它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疗法。通过心理疏导法,与患者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交往效果,通过语言等的方式引导患者、疏通患者病理性的心理状态,保证心理舒畅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的目的,心理疏导法是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心理疏导法主要以心理障碍者所处的环境特点、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特征等,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法找出其发病原因,进行反复的心理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获得健康的心理素质。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心理疏导法则体现了十报告精神,遵循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各种措施的采取来满足患者的精神解脱和心理需求。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引导、尊重、关怀人们,加强人们心理健康,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心理疏导法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让患者一吐为快,通过日记、书信,与亲人交流等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的苦闷,进而了解原因,解决问题。降低对生活的要求,不要因为过分追求完美而加重心理负担。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通过体育活动来放松自己的心情,舒缓紧张的心理情绪。通过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学会在遇到事情时换位思考,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面临的问题,想象另一种情境,有效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引导患者学会接受帮助,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学会请别人帮助自己,协同自己一起应对困难,避免无效劳动。

2心理疏导法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护中的应用

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护中应用心理疏导法,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本文总结出以下应用措施。

学校要加强对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广播、保证、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宣传,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广泛宣传心理知识,做好心理预防知识的教育,让大学生自觉的正确认识自我、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主动的利用教育方式来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学校要定期举办心理咨询活动,通过专家的面谈、电话咨询等方式,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找出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障碍和其他心理病症,通过专业咨询师的讲解,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达到恢复心理健康的目的。此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心理健康,舒缓心情,一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起到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的作用,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公平的竞争、自身的努力,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大学生活。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课堂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很强,有些过于羞涩和内向的学生不愿意与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添加心理教育板块,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游戏和知识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情绪,充分利用网络隐蔽性、便捷性等的特点,开展网上咨询中心、网络对话等形式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心理医护人员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注意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宣泄,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通过宣泄的手段让大学生阐述自己受挫折的因素,将压抑的心情诉说出来,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宣泄,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不断的进行自我疏导,最终正确对待挫折,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护中,应用心理疏导法能够有效舒缓大学生的心理,缓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有效的心理疏导法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的目的,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参考文献

[1]杨丽霞.论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J].华东师范大学,2005(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