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他们大多数正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重要时期,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的疏导,造成了孤僻、厌学、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势在必行。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缺乏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处于心理健康发育关键时期的孩子在没有父母的陪伴关爱以及引导时,不易养成责任意识,不懂得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隔代老人比较溺爱孩子,在孩子提出要求时不管是否合理,都会尽量满足,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自我意识过于强烈,但内心又很脆弱,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便会乱发脾气,甚至误解他人的意思,产生暴力倾向。

(二)人际关系紧张,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缺乏丰富的课余活动,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在课堂上,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再加上其自身的性格差异及心理缺陷,容易与朋友发生冲突,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困难。此外,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其情绪得不到宣泄,让孩子更不愿意与人交流。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焦躁的性格特征,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三)厌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由于隔代抚养,孩子在课堂上的问题在课后不能及时解决,许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减低、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感觉学业压力大,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由于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使得他们把精力放在了玩乐上,有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孩子则接触社会上的不良人群,学会抽烟、喝酒、打架,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不和谐,造成孤僻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少父母的教育疏导,父母只是在经济条件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了孩子出现浪费金钱的行为和自控能力差等现象[1]。此外由于家庭条件差,父母经常发生争吵,孩子容易产生偏激、易暴躁的负面情绪。

(二)社会环境复杂,不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社会良知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课余活动形式单一,一些农村普遍固有的“小农经济意识”对留守儿童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农民在闲暇时多是打牌,忽略了文化教育,而留守儿童的自控力较差,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2]。由于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足,使得一些庸俗的网络文化进入留守儿童的生活,不利于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导致他们与现实生活脱节,产生自我封闭、情感认知与心理错位等问题。

(三)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疏导,没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

目前,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很少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得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没有及时得到帮助,受心理问题长期压抑,使他们容易形成一些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危机事件产生。此外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所持观点不同,就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没有达成共识,这样不利于和学生之间交流,使他们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

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港湾。家庭教育是孩子养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方面,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途径[3]。父母的引导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因此在外出打工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最好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或是选择合适的监护人照看孩子,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此外,经常和孩子打电话或进行视频聊天,多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家长还应多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以便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成长。

(二)改善相关教育方法,注重素质教育

一些农村的学校还秉承旧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片面的认为简单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就可以代替心理课程,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因此农村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增强社会教育,完善社会关爱体系

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及社会团体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去,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组织要积极组织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行动[4]。同时完善关爱体系、教师资源配置和相关管理制度,充分考虑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方向。优化社会环境、清理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让留守儿童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我们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爱,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谢兰,毛厌草.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实施途径[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516-3517

[2]陈君利.简析农村留守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1):292-292

[3]何超男,方鸿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

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技术装配,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与城镇学校媲美。然而在狠抓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家长,或学校老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有些老师也认为,这么小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呢?殊不知,根据心理学原理,小孩子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同样有心理问题。特别是当前的农村基本状况是青壮年男女均外出务工,大多数孩子都是寄居在爷爷奶奶身边。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又加上祖孙两代的鸿沟,缺乏共同的语言,孩子越来越变得孤独、冷寞、沉默寡言、不善入群。

据笔者调查:湖南省浏阳市杨花乡山斗村有适龄儿童165人,其中留守儿童占了87人,在87名孩子当中,有20多名孩子的父母两三年才回家一次,其余的或在过春节回一趟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问卷调查表中“想不想父母回家”一栏中,百分之百都填“想”。可见孩子们对父母的关爱心是多么渴望。那么这些孩子到底有些什么心理反应呢?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其一:孤独型。这些孩子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间休息,均是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不想参与群体活动,行动独立,爱往静处去,缺乏同龄人应有的天真、活泼。

其二:呆滞型。这些孩子大多面部无表情,即使在课堂上,两眼常望着某处,发出呆滞的目光,有时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没有其他孩子的那机灵、睿智。

其三:注意力分散型。小孩子注意不集中,容易受外界声像影响,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那些留守儿童往往不受外界声像影响而分心。正如一位小女孩说:我上课途中,一不留神就想到父母那里,满脑子都是父母印象。正如有一孩子在作文中写道:爸妈,你们快回来吧,家里没有钱照样生活,但是家里没有你们,我心里有多痛苦。我曾经多次不想走进家门,你们总是说要我好好读书,没有你们在身边,我又怎么能安心读书啊!

其四:狂躁型。这种类型多发生在男孩子身上。他们说话带有冲味,行为带有暴力,动作带有诡秘,爱惹事,好挑事,把欺负当作乐趣。经常与人发生摩擦,甚至打架斗殴。他们的心理特征是父母不在身边,自己要学会独立,要给他人一点颜色,自己才不会被欺负。

诸如此类,这些孩子的超常反应,难道不是明显的心理问题吗?如果学校不能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抑郁症患者,或是暴力犯罪者,给孩子的人生,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害。为此,我们都大声呼吁,学校家长乃至社会都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人格是优秀人才的前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人格,即便有才也成不了大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怒杀三室友,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车祸后对受伤者连捅十几刀等,事例连连,触目惊心。

那么,农村中小学如何来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好多学校都以没有专业心育老师为借口,这也是事实。但是只有专业心育老师才能进行心理辅导吗?关键是领导者没有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只注重抓教育质量,比统考联考成绩、看毕业班升学率。笔者认为,在没有专业心育教师情况下、同样能开展此项活动。

第一、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处管理范畴,可安排有丰富阅历的老师进行周期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学校对教育处提出要求,并对其进行年度考核。

第二:班主任是心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心理辅导,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家联,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行为习性,心理状态,以便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第三:所有科任老师都有义务进行心理教育。有的学校采取结对“一帮一”形式,把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校分派给每个科任老师,并签订协议,定期谈话,及时疏导,期末评估。这不失为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第四:学校要开设心理辅导专栏,订购心育书刊,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我的心理校正。

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1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0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家庭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家庭离婚率逐渐上升,催生了许多单亲家庭孩子,这些孩子在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会有很大的变化,与同龄孩子相比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现阶段,在学校教育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已成为老师们最为头疼而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说说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疏导。

一、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性格由阳光开朗走向自卑孤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时会发现班里某个孩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总耷拉着脑袋,即使抬头也心不在焉,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不参与讨论交流,下课后也不会主动与同学聊天交流,这时教师心里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孩子平时爱说爱笑,不是很活跃吗,这是怎么了?如果这个孩子很长时间都是这个样子,原因往往是他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或是父母离异,或是父母一方由于突发事故离开了自己,自己变成了一个单亲孩子,他们的性格久而久之变得自卑孤僻,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流,整天表现得心事重重。

(二)由遵规守纪的好孩子变为放任自流的捣蛋鬼

有的孩子家庭由正常变为单亲后,因失去了父母一方的经济来源,另一方迫于家庭压力要为生计奔波,每天忙于工作,会对孩子疏于管教。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如果没有父母监管,各种不良思想和坏习惯就会接踵而至,可能就会在班级会惹事生非,不服班干部管教,由老师眼中的好孩子逐渐变成不听话的捣蛋鬼。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下降,成为班里的学困生

单亲家庭学生大多家庭教育缺失,而家庭教育缺失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学生的学习。他们因为缺少父母学习上必要的关怀,感受不到家长在学习上对自己的期望,所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对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置之不理,逐步跨入了学困生的行列。

二、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

(一)用爱心使自卑的孩子走向阳光

首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广施爱心。对心理自卑孤僻的单亲家庭孩子,教师要多找其谈心,让孩子正视家庭现状,告诉他们:虽然你们失去了父爱或母爱,但是还有其他的亲人、老师、同学在关心你们,老师、同学都没有看不起你,不要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要用阳光的心态战胜心中的阴霾。教师在课堂上要刻意让这些孩子去回答问题,即使他们回答不出来也不要进行责备,而要使用亲和的语言多进行鼓励,发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慢慢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从而使他们逐渐找回失去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正面刺激,使他们摆脱自闭心理,激起自信心和上进心,重新融入到班集体中。

其次,要依靠班级同学的真心帮助。班主任可以安排几个思想上进、性格开朗的同学主动和单亲家庭学生聊天交流,找他们交朋友,和他们结成生活学习互助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尽可能多的帮助。同龄人之间的友谊,会逐渐让他们慢慢忘记家里的烦恼,紧张的学习生活也会慢慢充实起来,同时他们也会敞开心扉主动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同学,主动找人交流。

(二)用信任感化惹事生非的问题学生

任何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单亲问题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教师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批评,次数多了他们会觉得无所谓,有时还会和老师顶嘴,使你下不来台。对待不守纪律的捣蛋鬼,教师必须多一点耐心,加强心理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说服教育。教师可以把这些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进行谈心式的沟通说服,给他们讲道理、说规矩,多给他们讲讲一些青少年违纪违法的事例,告诉他们如果在学校经常干坏事,长期下去如果将来走向社会后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并鼓励他们多为班级做些好事,如做卫生、擦黑板这些小事,用他们的小贡献来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好感,使他们明白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帮他们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老师是充分信任他们的,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好孩子的。当这些问题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他们一定会幡然悔悟,慢慢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气。

(三)用家长的配合转变单亲学生的学习态度

单亲学生成为学困生多半是家长没有尽到学习监管责任造成的,要转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即使家庭不完整,家务事再多,也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同时,教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让他们在家里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一些较高的期望值。另外,文化程度高的家长还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辅导,即使不会辅导,也要保证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取得家长的配合后,教师在学校再对这些学困生格外关照,抽时间给他们开小灶辅导。通过家校共同努力,这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不再厌烦学习,慢慢地转变学习态度,一点点提高成绩,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求知和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能在德育工作中促成学生的养成教育,利用培养习惯的养成教育形式,让小学生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那么,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就会由浅入深,素质教育更有效。由此可见,要确保小学生德育工作有效实施,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

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看到不文明行为很容易就学着做,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因此养成,如打架、说粗口、随手丢垃圾等等。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事事包做,小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心不强,依赖心理尤其严重。同时,由于社会风气影响,家庭过度宠溺或者是父母管教不到位,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力度不够,小学生性格偏激,心理承受能力差。某学校学生因为违反校规后无法接受学校的批评教育,自杀身亡。

三、对德育工作中的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德,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其达到身心平衡发展。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在课堂上讲不能对地丢垃圾,要保持卫生清洁等等,不如把学生带到大街上,带到公园里,带到郊外,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感受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的教育很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可以使学生真正明白怎样去做一个爱护环境清洁的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有效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二)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小学生缺乏理性的认知能力,但有着比成年人更敏锐的感受能力。小学生稚嫩的内心承载着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境遇。心理决定行为,心理问题必然导致行为问题。可是,当家长和老师被孩子的行为“吓着”的时候,是否会惊诧自己对孩子的心理世界的无视与无知呢?心理问题可以毁掉一个孩子,而正确、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又能改变孩子的行为,甚至改变孩子的命运。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充分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教育孩子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养成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应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多开展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让学生通过活动适当地释放压力,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树立榜样,从行为细节抓起

关注学生的行为细节,精细化实施养成教育,有利于把教育渗透于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晚上在家完成作业时,把第二天上课要带的书本文具等收拾妥当;上课听讲时端正坐姿,课堂上不交头接耳说悄悄话;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梯走廊追逐打闹,不随地丢垃圾;升旗活动时按时参加,列队整齐,敬礼时手势正确等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长处,适当给予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给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思路,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进而促进自信心培养。

(四)家校结合,共同促进

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在家庭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在监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是近年来逐渐衍生和正在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为创建“和谐**”、“平安**”的需要,区妇联与区关工委关爱团组织了联合调查组,对当前**区范围内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现状作了调查。希望通过调查,摸清情况,找出问题,采取措施解决,以便让这部分未成年孩子能与普通未成年人一样,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同时也让那些在监服刑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安心接受改造,早日获得新生,为努力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贡献力量。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近三年来,仍在服刑的有90余人,其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共21人(户),共有未成年子女23人。其中双浦镇8户10人,文新街道7户7人,转塘街道和灵隐街道各2户2人,西溪街道和**镇各1户1人。23个未成年子女中,男11人,女12人。按年龄段分,6岁以下女4人,男2人共6人;7—13岁女4人,男7人共11人;14—18岁女4人,男2人共6人。7岁以上孩子全部在校读书,没有辍学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极少数未成年人的抚养和生活存在困难。**区因经济比较发达,无论城与郊,居民生活条件一般都较好。但一旦有人服刑,家庭势必受到经济收入的影响,在孩子的抚养和生活上出现相对困难。以上未成年孩子当前的抚养与生活状况,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1)父母一方服刑,而另一方因学历高、单位好,收入稳定,一方服刑对生活虽有影响,但不会发生抚养和生活困难。这样的情况共5户,不到四分之一。(2)住在城郊结合部,原先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要求并不高,经济条件也还可以,父母一方服刑后,另一方基本能承担子女的抚养,应当说生活上虽有困难,但问题不大。这样的情况有10户,约占一半。(3)另有5户中,父母一方服刑,另一方抚养子女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他们将孩子放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其中有两家的祖辈原先经济条件尚可,对孩子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另三家祖辈本身经济条件并不好,无可奈何地承担起孙辈的抚养,勉强维持生活。(4)真正困难的仅1户,女孩聂某父亲服刑后,母亲带着她回安徽老家发生车祸,母亲受伤住院,这一重大变故,使聂某生活发生很大困难,连住房都没有(原在杭居住的房子因其父涉及经济案件被法院查封抵押),现与母亲暂时在安徽老家生活学习。

2、对这些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极需加强。目前,**区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呈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父母另一方负责教育和管理,但由于要工作和生活,他们往往缺少时间和精力来管教孩子,有的因文化低、无水平、无能力管教孩子,这和那些父母双方共同管教孩子相比,效果要差得多。二是虽由父母另一方来管教孩子,但实际上这一方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管教,自己不问事,而爷爷奶奶往往只管孩子的生活,而对孩子的思想和文化学习管得较少。三是父母一方服刑后,父母又离异,负责对孩子监护的一方无心事管教孩子。四是父母一方服刑,另一方遭车祸负伤,无能力管教孩子。如女孩聂某,今年7岁,其父服刑后,其母回安徽老家又遇车祸住院,现无能力照顾聂某的生活和对她的管教。以上说明,这些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弄得不好,会产生社会问题。

3、这些未成年人极需心理疏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的群体。这群孩子本来应该是阳光少年,但他们的心灵因父母一方被判刑,被迫罩上了阴影。他们中,有的因看到别人的异样眼光而深深受到刺激,有的因父母一方被判刑而在同伴中抬不起头,他们在心灵上受到沉重打击。这些未成年人与其他未成年孩子一样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在我们调查了解过程中,感到一般情况下,这些孩子都需要心理关爱,而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更有待心理疏导。在校高一学生白某,初二前较开朗,自其父因盗窃入狱后,情绪明显低沉下去,同学间相处也趋低调。今年高一入学后,在班级里很难听到他的声音,老师说他是“听话”、“不违纪也不声响”,这显然有着较为严重的自闭心理。另一职高一年级女生袁某,父亲入狱后,父母离异,判给母亲抚养,初中毕业后直升职高。她感到父亲已如此,母亲也不爱她,周围的人不关心她,她很渴望别人能给她以关爱的眼光。这些学生,大多存在自卑、自闭或自尊心过强的心理,在性格上表现出敏感、多疑等特征。调查中发现,这些未成年孩子一般不愿意暴露家庭情况,以至不少班主任根本不知道这些孩子的身世。说明他们都已在精神上造成了心理压力,所以表现出不愿与同学、老师沟通,不愿接受别人帮助等自闭心理,从而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这种情况尤以初三与高中在读的学生为甚。所以,要关注这一群体孩子的心理问题,正确地加以引导,特别要把重点放在初高中这些学生身上。

4、对这些未成年人教育和关爱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据我们调查发现,人们对解决服刑人员未 成年子女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1)认为**区经济较发达,这类孩子的生活基本上不成问题,九年制义务教育早已实施,教育也不成问题,所以不会构成社会问题。(2)认为在城市里邻居相互间不了解,即是有的孩子父母服刑,连邻居都不一定了解,这就不可能给这类孩子有歧视行为,因而他们也不会产生心理压力。(3)对这类孩子的帮扶、教育和管理至今未提到有关方面的议事日程上来。

目前关注这类孩子的有司法、民政、共青团、妇联和关工委,他们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调查摸底和帮扶工作。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没有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依据,也没有相应的工作机制,上述部门基本上也属于“随带做做”而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监护、心理、教育、管理等问题。

三、对策与思考

1、提高认识,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关心这一群体孩子的成长。**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没有像经济欠发达地区那样处于生活困难、无人抚养、流落街头、辍学严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境地,但这不等于没有问题。再说,我们的调查仅仅是把触角开始触到这个群体,深入下去,一定会有更多的问题。这一群体的孩子应当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地生活、学习、发展、成长,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应当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关心、帮扶这些孩子的成长,这也能促使服刑人员加速改造、重新做人。

2、社会各方联动,营造帮扶良好环境。在当前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妇联组织可以牵头做些调研,同时司法、教育、民政等有关部门和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应当联动,尤其是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动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爱、帮扶的社会环境。学校更要关注这些学生,从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心理上给予正确疏导,让他们有良好的教育,谨防“罪恶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