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程序实训总结

程序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程序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程序实训总结

程序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 实训 设计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Java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培养的核心技能,本课程设计是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上设置的,在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中占有核心地位。它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环节。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学生用Java语言设计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软件的分析、设计、调试和总结,提高学生对Java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法的设计

(1)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网络程序设计Java》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给出相应的题目或项目,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实训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弄清实训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实训项目所需的知识、操作方法或步骤,并写出详细的实训报告。

(2)实训考核方法

通过设计答辩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训报告和答辩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考评。

考核标准包括:

1.设计与实训报告 (20%);

2.程序的可用性,实用性,通用性,可扩充性(30%) ;

3.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20%) ;

4.答辩水平(20%)。

5.态度和纪律 10% (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1)java系统程序开发

资产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网络购物系统、网络聊天室、人事管理系统、选课系统、论文管理系统、新闻系统、考试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等。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完成。

(2)Applet程序开发

做一个广告屏,显示一段文字,如图1所示,能够对文字的颜色、风格、字体、字号等修改。

要求:做成APPLET程序或APPLICATION程序;用APPLETVIEWER运行;能够在网页中运行。

(3)游戏开发

1.五子棋双人对弈

开发游戏性程序,例如五子棋双人对弈程序、扫雷程序,根据学生情况,此部分为选做内容。

五子棋双人对弈程序要求:

①按“重新开具”可以开始新的一局。

②需提示当前该哪方下棋,并提示已下棋子的信息。

③一方赢时游戏结束。

2.俄罗斯方块游戏。

说明:以上内容为模板内容,其它题目也可自己设计,但难度要相当。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由指导老师审定。

(4)总体要求

1.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正确;

2.系统设计要实用;

3.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4.说明书、流程图要清楚。

四、授课计划与学时安排

(1)教师介绍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方法和安排。(4学时)

(2)学生消化信息、完成设计报告。(6学时)

(3)教师审查设计报告。通过审查的学生的设计报告,然后调整确定实施方案。 (4学时)

(4)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程序设计环节指导老师作必要的现场指导。(20学时)

(5)验收并简单考核。(4学时)

(6)撰写总结和实训报告。(2学时)

五、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由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共同承担。

六、课程设计地点

计算机中心机房或者学院专业机房

程序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钳工实训;安全事故;程序化管理;管理模块化

安全事故在钳工实训中屡有发生,小到手指划伤大到机毁人亡,很难预料;管理难度大、处理方法复杂。若形成一整套事故预防体系,就可以有效缩小事故规模,减少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

一、实训常见事故分析

纵观国内外中等职业学校钳工实训事故,最常见的是人为操作不当事故和管理不当事故两大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每个学校都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但是实施起来困境主要有两点:

内因:1、学生个人因素原因造成的:思想麻痹,对操作不当,应变能力差,培训不足,对机床设备理解不够,疲劳操作等。

外因:外部因素决定的:如自然因素、管理制度、机床设备隐患等非自身原因造成的。

有些事故是偶发的,偶然因素属于不可抗因素,难以避免,但是若管理不当,事故可能经常发生,难以避免,为了克服管理弊端,本文提出程序化管理方法,专门用于预防管理不当造成的事故。

二、程序化管理探索实践

(一)概念解释

钳工程序化管理:是在钳工实训过程中,依照一定的预定程序,从事故的起因,事故的发生过程和事故预后三个场景,把管理制度程序化,形成可打分评价的程序,机械地按部实施,每班次强化,最终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一种管理方式。

(二)程序化管理特点

1、机械性:制度实施过程是按照规定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的,虽然很古板,却很可靠,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只要触发到某一程序,就按照后一段程序进行处理。

2、规范性:标准化的程序具有互换性,每条制度是多方面综合考虑后所制定的,而且经过实施后不断完善得到的,不光有可操作性,而且有科学依据。经过模块化改造后,细化成若干个大小模块,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定制。

3、可操作性:制定的管理制度可操作,有操作步骤,有评价体系,能打分,管理省力,学生容易执行,节省人力物力。制度制定是以现场为基础,现场是提出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切合实际,所有策略都具有现场可以实施,能指导现场的操作,而且是第一时间处理。制定出的制度容易实施,如果要求太过苛刻,实施起来就会大打折扣,最后影响可行性。比如,考核分只要达到80分就能满足要求,不一定非要每个人都达到100分,否则难以实施下去。

(三)、程序化管理实施方法

1、制度的制定。先进行调研,到兄弟单位现场考察,吸收先进的软件和硬件,根据调研报告,把优点融入,进行消化和吸收,确定管理方案,制定自己学校的管理细则。制定规则时,围绕可实施,可打分的前提。

包括5个大的模块:场地建设制度,安全操作制度,事故处理制度,事故处理回访制度,制度修订完善制度。每个大的模块可以细化成若干小的模块,每个小模块都可以转换成可以执行的程序,每条程序或程序组都可以打分,在打分时,可以把多个程序组合并起来打分,也可以把一个小模块打分,也可以几个大模块总的合并打分。

2、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打分。良好的管理制度核心在于实施,在于考核来保证。安全细则落实到每节课中的每个操作步骤中,只要开端时切实地执行,后面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按规矩做就可以了,因为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打好分,记录好成绩就可以了。合格分可以采取积分制,积满60分算是完成一个模块,换成一个大分。这些安全分可以转换成为学生的学期总积分上,对学生进行过程管理。

3、制度优化和完善巩固。当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冲突和不可调和的矛盾时,或者制度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部分,需要经过修订来完善。制度的科学性,前瞻性总是随着制度的实施和技术发展变化的。有一些修订部分常常是在事故回访后发现的,有一部分是学生提出的,有些是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得到的,有些是从其他部门学到的。它总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事故最少的,最简单的,最省力的办法。

4、程序化管理流程:母程序细化成若干子程序,每个子程序按实训过程按步骤进行,完成打分,表示该段子程序完成,可以进入第二段子程序。还可以通过特定途径,选修某段子程序,若该段子程序完成,可以跳转到另一段程序,只要积分符合预定要求即可。

(三)案例分析

以钻孔为例,理解程序化管理。

1、场地布置管理母程序。考察调研兄弟学校钻孔环境,问卷常见事故,布置设备场地环境,排除设备和环境隐患,包括细则有安全隔离墙布置,通风和消防,场地采光,电缆布置,隔噪处理等。本段子程序完成后,跳转到场地布置:包括7s管理标语安置,实训区域划块及命名,上墙标语,实训安全事项,实训作品陈列,事故安全提醒和处理步骤标语等。

2、事故预防程序。根据事故分析原因,按程序进行操作来降低事故烈度。分母程序和子程序,子程序有一级,二级子程序等。母程序是:程序一,上机前培训阶段,程序二,简单操作阶段,程序三,复杂操作阶段。如简单操作母程序:根据钻孔两大事故时段,开始钻和即将结束时,再做好减小事故烈度的处理程序。子程序分开始钻子程序,结束钻子程序,事故发生处理子程序等。

上机前培训包括规章制度,理论学习,参观等,让学生只看不动手,熟悉场地,熟悉设备,熟悉操作程序,营造氛围,避开新手事故集中时间。

简单动手阶段,做简单的操作和低危险操作,达到一定时间后才准进入第三步正式操作。每个阶段记录在打分卡上,都要记录在安全日志里面,作为学生考核内容。

3、事故处理程序:事故上报,事故调查,事故处理,事故结案。 事故上报包括时间,地点,机床设备,当时自然状况,事情发生过程,伤亡情况,已采取的应急处理,上报部门等。事故调查包括责任认定,证据采集,当事人陈述和教师陈述学生代表陈述等。事故处理包括学校处理意见,家属意见,经济垫付,事故处罚决定等。事故结案包括事故结案登记,回访记录,处理材料收集归档,处罚简报,事故总结,改进措施验收等。

4、制度完善程序:根据事故总结和回访,分析制度中的弊端,从事故的源头,事故的起因,事故的发展,事故的预后等方面进行制度改良。

三、探索成效

(一)实践的效果

1.对事故减少的效果:按程序走可以减少大量必然事故,但不可以减少偶发事故,可以降低事故50%以上的事故发生概率。在实训前,学生已经对程序过程很熟悉,而且每道程序需要打分,所以学生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而且实训过程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只有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才可以转入其他一段程序,所以得以有效减少事故数量。

2、对事故危害性降低的效果:通过程序化,可以顺畅地进行处理程序,减小事故烈度,减少预后危害性,也可以降低处理的不确定性,增加透明化。当事故发生时,触发事故处理段程序,怎么按照事故性质进行应急处理,怎么节约时间,怎么降低危害性都啊按规定标准地进行的。

3、对事故发生后,后果和预后的效果分析:按程序处理事故,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如果某一段程序处理不当,可以重新回到该程序段进行再处理,也可以对该段程序进行修改,大大减少工作量。特别是实行制度完善程序后,每次小事故必须进行一次制度修改,回访,都大大提升了制度的完善程度,最终是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频率。

(二)问题与思考

这个程序化管理方法还有几个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一是程序制定的科学程度和高度没有止境,需要不断学习国际国内和企业先进经验。二是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套用模式,要根据学校实际,不断完善的。三是打分管理需要精简和典型化,减少工作量。

四、总结

本钳工程序化管理不是一种表面化管理,是一种切合实际的具体化管理,是可打分互动,按步骤进行的一种的可操作化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化,模块化实施后,不光对钳工实训有指导意义,对学校内其他实训也有可复制的之处,达到安全实训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程序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整合;模块化案例教学;启发教学;程序设计;解决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C语言”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和应用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C语言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功能,语法结构简洁精妙,便于描述算法,写出的程序效率高,运用C语言可以编写系统底层的内核程序。C++、Java、C#、J#、perl等高级语言也是衍生自C语言,所以掌握了C语言,可以很容易掌握这些新型的语言去开发程序。因此在高等院校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及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建立严谨的程序设计思想及较强的动手编写及调试程序的能力,逐步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及其他高级语言课程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存在畏难情绪,更不知如何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给后续学习造成障碍。笔者在教学中调整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将模块化案例教学引入“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中,进行了教材整合和强化实践教学,并围绕模块化案例展开C语言教学,以案例引出C语言的知识点。全部授课都以程序设计为目的,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2课程进行整合,建立模块化案例教学

2.1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语言知识为主线

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采用以语言知识为主线,按照变量、数据类型、表达式、数据输入/输出、流程控制、函数、指针、结构、文件等顺序进行教学,实训课多以验证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知识点都是独立听记,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因此,学生是边学边忘,学习后续内容没有前期知识支撑,学到5~6周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有些学生放弃对该门课的学习,到期末考试突击复习,不及格率比较高。

2.2课程整合以程序设计为主线

课程整合以程序设计为主线贯穿语言各知识点,就是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分解为四个模块,即C语言基本程序设计模块、函数模块、指针模块、文件模块,每一模块都以案例展开C语言的知识点教学,讲解C语言的理论知识为目的,上机实训以授课中的案例贯穿始终,即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便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逐步培养学生编写C程序的能力,紧紧围绕这四个模块的案例举一反三展开程序设计的实训。

2.2.1基本程序设计模块

利用“统计一名学生的三门课程平均成绩”的程序,引导出变量、数据类型、表达式、数据输入/输出等C语言基本知识。这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是学习C语言入门阶段。如图1所示。

2.2.2函数模块

C程序是由若干函数构成的,函数是C语言的核心知识。因此,在讲函数知识及设计函数程序时,将前面讲述的计算学生多门课程成绩组合成较完整的C程序案例。如图2所示。

通过这个案例讲清C语言中变量的存储类型的区别和功能,函数调用、参数传递的方式及要求,按值和按地址传递区别。在讲函数调用时启发学生逐步完成图2各个程序模块的组合。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扩展图2中的功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并提出预处理和文件包含知识概念及运用。

2.2.3指针模块

指针是C语言的重要功能,正确而灵活地运用指针,可以动态分配内存和对物理地址直接进行操作,方便地使用字符串和数组,有效地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在函数调用时能获得1个以上的函数值。指针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复杂,这部分是C语言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按常规模式教学,学生对指针知识理解难、运用更难,部分学生到此几乎放弃学习。采用模块案例教学,学生首先了解指针的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然后逐步从指针案例中启发引出知识点,边学边用,通过实例反复练习,学生能较灵活运用指针知识编写程序。指针模块如图3所示。

首先利用演示链表案例引导出动态分配内存。然后演示用指针修改数组处理学生成绩排序的程序案例,或者设计较简单的对硬件操作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指针知识运用之后,再由学生模仿将函数模块中用数组存储数据修改为用指针进行数据处理。在知识引申的过程中,逐步提出字符串指针、指针数组及指针数组做main()函数的参数的运用。

2.2.4文件模块

主要讲述输入输出函数,将内存中存储的数据输出到外存上,仍然利用案例分析文件的概念及文件的运用。

3围绕案例展开教学

在基本程序设计模块中,以计算1名学生三科成绩的平均成绩这个程序开始引导C语言基本知识。程序如下:

#include

main()

{ int scor1,scor2,scor3;

float grade, total;

total = 0.0;

printf(“Enter grades: \n");

scanf("scor1=%d ,scor2=%d ,scor3=%d", &scor1, &scor2, &scor3);

total= scor1 + scor2 + scor3;

grade=total/3;

printf(“Grade average is %.2f\n", grade);

getch();

}

3.1案例启发教学,使学生轻松听课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熟记模块中程序。例如:第一次课熟记“统计1名学生三科成绩”这个程序。然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一起分析程序中语句的含义,在分析语句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的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提出新问题,引出C程序中新知识,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再举一反三写出对应不同问题的C语言程序。例如:提出判断并输出学生三科成绩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引出分支结构。提出若是8门课,进行总成绩统计的简便方法,由此引导出循环结构。根据对成绩升序或降序排序引导出一维数组,再计算多个学生中每个学生多科成绩引导出二维数组等,根据引导的知识逐步扩展和加深知识的运用。

保证学生动脑、用心听课。教师在讲解每个基本知识的过程中不要面面俱到,对常用的编程知识细讲熟练,不常用的知识略讲或用表格统解,有些基础知识是随着编程逐步引出或者以后应用时在自学,保证学生听课不疲劳。听得懂、跟得上、兴趣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动力会产生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强化记忆判断最高分、成绩排序等程序,以便于后续课由用户建立的若干个自定义函数构成较完整的程序。在分析函数案例过程中,讲清数据存储类型的区别及参数的使用等知识。授课过程如图4所示,每节课结束前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便于课后复习。

3.2培养阅读程序的能力

读程序是学习C语言入门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在讲述程序中各语句含义的时候,首先培养学生阅读程序的能力。在阅读程序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C程序的结构。例如:编写程序首先根据表达式确定变量及变量的数据类型,然后给变量赋值(直接赋值或通过键盘接受值),再进行运算,最后输出计算后的结果等。要求学生不放过每一章中提到的所有例题,仔细研读程序,直到每一行都理解了。看懂别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程序设计技巧,掌握程序结构。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编程思想和基本结构,教师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设计C程序作业,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阅读程序、修改程序、给程序补充语句以及写出程序运行结果,强化训练。

3.3培养学生编写程序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算法

3.3.1模仿编写程序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纸上谈兵”光学不练是学不好C语言的。在阅读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模仿编写程序,如果没有深刻地理解C语言的语句及掌握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模仿编写程序也是一句空话。在模拟编写程序时,如果写不出来,回过头来再继续研究例题,想想自己为什么写不出来,然后再去写这段程序,反反复复,直到熟练为止,在模仿编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

3.3.2分析算法

利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不仅仅是C语言语句,还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及算法。例如,如果你不知道计算π的公式,即使C语言学得再好也无法编写计算π的近似值的程序。如果不知道判断闰年的条件,就无法计算某年是否为闰年。所以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算法,这是设计程序的重要条件。

3.4强化编程能力的训练,树立编程信心

教师在全部的授课过程中,时时鼓励学生能学好C语言。因此教师在提供丰富多样的实验题目时,注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选择自己能理解的训练题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编写程序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心和激情。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阅读一本C语言方面参考书,经常上一些好的C语言论坛进行学习、交流,开阔自己的视野。教师也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师生间、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活动,对实训题目采取自测、在线判题等活动。这些多种交流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学习、思考,取长补短获取编程的技巧。成绩考核以笔试、实训、交流等多种形式,每一环节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围绕模块案例开展实训教学

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训教学中,通过上机调试模块中的案例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深化理解,不仅培养学生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专业技能,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际技能方面的培养。

4.1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4.1.1调试基本程序设计模块

初学者首先掌握C语言编程软件的使用及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修改程序中出现的语句、语法、程序流程等错误,积累调试程序的经验。在调试程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探索、发现出错的原因,并且能独立加以解决。再通过修改已经运行程序的某些语句,查看程序发生的变化及分析结果变化的原因,加深对新学知识点的理解。实现“输入”程序加深知识的记忆,“修改”程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理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编程能力的提高。

4.1.2培养综合实训能力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调试程序方法之后,对函数模块、指针模块、文件模块案例进行调试,提高学生调试综合程序的能力,修改程序中出现的逻辑结构、流程错误。综合实训可以根据函数模块案例建立学习小组,每个自定义函数分配给小组中不同学生独立编写程序、调试、运行,逐步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然后将小组中每个人编写的程序综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调试、运行。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增加程序的功能,利用开放的实训环境进行自主调试,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

4.1.3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实训的总结和知识的巩固,总结实训中调试程序的经验、收获、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便于后续实训课的操作。实验报告也是师生交流的最好手段,老师掌握每个学生实训过程中的问题、想法、效果等,可以调整授课进度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4.2注重学生人际技能培养

当今企业用人原则是构建在以智力因素为基础的非智力因素上,看重员工的心智模式建设及工作中表现出的协同合作精神、诚实可信性、抗压抗挫折能力。因此在综合编程实训中,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在编写程序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在一起讨论、研究、共同解决,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意识,以适应市场用人的需要。

程序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实训教学方式操作程序

以项目引导,以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建构过程,其主要特点就是要围绕项目任务展开教学。想让学生学到知识,就要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通过给出具体的任务,明确他们的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成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1、课前准备、营造学习环境

课前准备包括预备相应的学习任务、相应的教学场景、相应的材料等。

2、布置任务、明确目标

在上述情境下,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同时引出完成本任务需要的新的知识点。

3、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学生在分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若出现问题,为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可通过学生自主讨论、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去解决问题。

这种“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走出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知识积累的老路子,其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己操作,加工出作品,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里,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肯定,增加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实训教学实例

下面是笔者在《轴类零件的加工(G71、G70指令的应用)》实训教学中的实训过程。

例题:如图所示,毛坯为直径50mm棒料,材料45钢,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1、问题分析

在学习了G71、G70指令的格式、含义基础理论后,需通过亲自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1)分析零件图中需要加工的表面有哪些?

(2)确定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该零件要分几个工部完成;该零件采用哪种装夹方式;采用何种车刀;切削用量如何选择。

(3)该工件的工件坐标系设定在哪里?

(4)零件上各基点坐标值分别为多少?

2、任务分析

要完成本次课题,学生需要做完下列几方面工作:

(1)分析零件图: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有圆弧面、台阶断面、外圆表面。

(2)确定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确定工艺路线、选择装卡表面与夹具、选择刀具、确定切削用量。

(3)设定工件坐标系:选取工件右端面的中心点处为工件坐标系的原点。

(4)计算坐标值。

(5)编写加工程序及输入程序。

(6)工件的加工操作:装刀、对刀确定加工参数;程序检测加工过程出现的问题。

(7)工件的检测及评分。

3、相关知识

普车基本理论与普车技能、数控基础理论知识、机制加工工艺学理论知识、制图知识、测量原理。

4、材料清单

刀具为90°偏刀、切断刀,量具为游标卡尺、钢直尺。

5、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开始。讨论分析零件图,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分成6人一组(每小组分3个单元:制定工艺和编程2人;操作加工2人;检测评分2人);判断工作表面,精度要求最高表面,看懂零件图;每一小组按要求加工出零件。

第二阶段,项目活动开展。每小组按要求编写程序、输入程序;操作机床加工工件,生产出合格零件;检测评分;各个小组介绍自己的加工过程,展示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学生根据以加工的零件,总结由图纸到零件的整个加工过程。

三、效果与反思

总结与思考实践证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

(1)每位学生都独立承担一项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工作责任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若编制的程序出现了问题,模拟仿真时就会发现,学生就会要设法解决;对刀出现了问题,不能加工零件或加工出的零件不合格,学生就会寻找原因,研究对策。

(2)与工厂相仿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规范作业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

(3)自我检验评价培养了学生熟练使用常用量具的能力和质量意识。

(4)分工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5)自我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

四、注意事项

学校要投入相当的资金,配套的设备与软件,以创设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环境;对任课教师要求较高,既要有较强的机械加工工艺能力、编程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数控设备操作能力;为使任务具有系统性、延续性,要抓好项目化的教材建设;由于学生分组后分工明确,为防止学生单项发展造成综合能力的削弱,执行各任务时的分工应注重有所交叉。

要做到数控教学“三个合一”:一是,教室、车间合一,变一室一用为一室两用,上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时,是教室,上工艺实习课时,教室则成了实习车间;二是,学生、工人合一,学生在实习的时候,既是一个理论学习者,又是一个技能操作者;三是教师、师傅合一,老师在讲台上是教师,在车间则是师傅。这样长期实践的结果必然会培养出优秀的职校毕业生以及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亮,张向京.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序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笔者任教《数控铣工》这门课程已经有几年的时间,当中遇到过挫折,收获过成功,不断反思和总结,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数控铣工教学质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方面深入思考,让学生切实掌握数控铣工技能,与数控行业需求接轨。

一、科学设置课程,掌握理论基础

《数控铣工》m然是一门课程,但里面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多:读零件图、工艺分析、程序编制、机床操作、尺寸测量等等,与众多数控课程是紧密联系的。学校和专业部必须要有远见性的目光,科学开设课程,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机械制造行业通常是根据零件图进行技术交流和生产,因此读懂零件图是关键。看懂零件图所表达机件的结构,分析机件各部分的尺寸标注,并且要注意是否带有公差,是否有表面粗糙度要求。开设《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极限测量》课程,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读图技能。

2.制定正确、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加工工艺路线中的工序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和走刀路线的确定是对编制程序的充分准备。

目前的教材里面关于加工工艺分析的案例相对较少,往往造成师生的忽视和舍弃,只注重程序编制和加工,遇到复杂的零件时就会束手无策,不会加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使用《金属切削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强化分析工艺路线的教学。增加确定工艺路线的例题,在讲解时先让学生写出工艺路线,然后讲解如何根据它们编出程序。

3.数控铣床作为新一代的加工设备,具有先进性、高效性,但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否则极容易造成机床损坏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数控铣床和普通铣床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例如切削用量的选择、工件装夹方式、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等。开设《铣工实训》课程,让学生先熟悉铣床加工原理,加工流程,为学习数控铣工做好技能准备。

4.在编程方面,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一到两门软件编程课程,如我校开设了《MasterCAM X4》和《CAXA制造工程师2013》。根据不同类型的加工零件,可灵活选取更合适的程序编制方法,多样式的训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编程能力。

5.在开设数控铣工实训之前,有必要开设一门《斯沃数控仿真加工》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车间实训之间增加一个非常好的缓冲阶段。该软件很好地模拟数控铣床的加工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模拟操作,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解决了车间设备较少的问题。

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自信心也相对缺乏,学习《数控铣工》这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会感到相当吃力。尽管科学地开设了课程,但是如果学生学不进去也就一切徒劳。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是学好这门课程的有力保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沉闷、死板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尊重中职生的个性发展,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适当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学生慢慢就被这种氛围所感染,认真投入到学习中去。

2.讲解先进制造技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中职学生对数控制造技术的了解通常来源于课堂教学,课本文字的叙述很难让学生产生深刻的认识。笔者利用多媒体平台教学资源,寻找很多与教学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视频和资料,给学生先讲解课堂内容的理论知识,然后播放相应的视频,学生们看得惊叹连连,兴奋不已,明白到学习这些内容能应用到这么先进的技术层面上,激发了求知欲,迫切要学好知识。

3.注重实训,实施奖励制度

训。比如介绍数控铣床操作面板,单看书本图片收效甚微,可以利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或者直接进入车间让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学生自然会深刻牢记。另外,可以用数控作品奖励学生,比如用数控铣床雕刻一个精致的图案,数控车床加工一个小奖杯,线切割加工一句励志的话,小小的鼓励却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

三、合理安排实训,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要真正掌握好《数控铣工》这门学科,必须要到车间实训,锻炼加工技能才能学到真本领。考虑数控铣床数量的限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车间实训,确保实现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

数控铣床作为机械加工设备,如果操作稍有不慎不但会损坏机床,还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教学工作应当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实训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操作规程,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保证安全事故为零。

2.实行小组实训制

数控设备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每人使用一台机床的需求。根据数控铣床的数量将班级学生分成对应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应当合理安排,让实操性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监督和辅助组员进行实训,汇报小组实训报告。既减轻教师的负担,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布置实训任务,考评和总结

每一次的实训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实训任务,绝不能有走过场的心理马虎应付。根据任务的难度制定加工时间,在实训过程中适当提示和帮助。实训完毕后对实训结果进行考评,师生共同总结实训心得体会,对成功之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不足之处给予指正和鼓励,做到每一次实训课都切实掌握好知识点。

4.开展技能比赛,以赛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