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建设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是充满活力的,成长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成长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意见》指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紧紧围绕学生成长的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成长。这些也给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1.表率示范作用。
教育者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最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具有行为示范的作用,它能使教育者成为最可信服的行为榜样。建国以来年来涌现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格特点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当代大学生不仅仅关注先进人物,更注意从身边的人身上寻找榜样的力量。因此作为学生周围的德育工作者更要身正为范,把高尚的人格力量转化为成为无声的命令,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实践的目的。
2.情感沟通作用。
情感沟通,能够使人们互相交换彼此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分担挫折,分享快乐,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实践证明,情感沟通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能够感染学生的精神和热情,强化学生自觉改造思想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1.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支配一个人对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正确选择,还是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3]。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无论在任何复杂多变的时期,都要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高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培养党的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问题,因此,只有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人才能承担起这样艰巨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用于开拓的精神。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切实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正确把握形势,分析自我价值的基础上,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摸索出新方法、新举措。
2.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人格力量指一个人在性格、能力、气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强的吸引人的力量[4]。为人师表者的责任,决不仅仅是知识灌输,而在于人格的培养。乌申斯基说,教师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因此,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要有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用坚持不懈的精神诠释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要有良好的性格气质和情感态度,言行有度,仪态有方,愿意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善于和学生交流,以一种内外兼修、和谐统一的人格形象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热情。
3.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弟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里的人当然是指一切人,“爱人”也就是爱一切人。孔子主张的对人的这种普遍情感,在《论语》文本中有多处体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马厩失火,孔子却只问人不问马,然而马在当时亦为贵重之物。如《左传•庄公十八年》记载,“虢公、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皆赐玉五,马三匹”,马被统治阶层用作礼物,同玉石一道赠送,可见马之珍贵。同时马也是一国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兵车之战斗力常以马乘之多寡为量,“百乘之国、千乘之国”正是对一国军事力量的概括。此外,笔者愚以为马厩失火,纵使伤人,其人当鲜为贵人,应多是地位较低的守卫之家奴。然而孔子只问人不问马,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和爱护。尤其重要的是,孔子的这种重视是不论身份、地位的。孔子尊重、爱护一切人,还体现在他的反战思想之中。如“子之所慎:齐,战,疾”(《述而》)。孔子对战争的态度,同面对祭祀、疾病一样慎重严肃。卫灵公询问孔子如何部署军队,孔子则直接拒绝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卫灵公》)。在孔子看来,“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子路》)。去除、消灭杀戮行为是孔子政治社会理想的重要目标。这些反对战争的思想,正反映了他对人之生命的爱惜。孔子对生命的珍视还体现在他对死丧、逝者的极其尊重。“见齐衰者,虽狎,必变。•••凶服者式之。”(《乡党》)。“孔子看见穿孝服的,虽然平日很亲密,也一定要改变容貌。遇到穿丧服的,在车上俯身表敬意”[1]。《子罕》篇也记载说,“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见也即遇见,既然是遇见,就有偶然性。也就是说所见之人,自然不可能尽是孔子所认识的人。然而对这些穿戴丧服的死者家属、戴礼帽的、或是盲人(哪怕是幼于自己的年轻人),孔子都要站立起来,或是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孔子对他们的遭遇的切身感知,以及严肃的尊重,足以证明孔子是在尊重他们本身,而绝非哪一个有特殊地位的人,或只是熟悉的人。也就是说,孔子这种认真而又严肃的尊重,其实是不论对象的,是无附加条件的,是对人本身的情感。《卫灵公》篇详细记录了,孔子与盲人乐师——冕的见面过程。“阶也”、“席也”、“某在斯、某在斯”,这些短短的、意在引领乐师行走的语词,所体现的无不是孔子对盲人的细微爱护和关照。孔子对这些身处特殊境况的人群(即使是偶遇的陌生人)的尊重,也再次深刻证明他对人的尊敬是普遍的、纯粹的。对于自己所遇见的、任何不幸的人,孔子都会一视同仁地表现出尊重与敬意。因此,这样的尊重、敬意必然是普遍意义上的,必然是超越一切外在条件的,必然是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一种最深切的情感。“人能弘道”则是孔子人文观念的最高形态。这既包含了对人本身的高度尊重与热爱,也表达了对人之为人的深切期望。道是孔子最高理想的抽象性表达,如所谓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志于道”(《述而》)。就具体内容而言,孔子所求之道的质就是复兴周礼。所以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鲁国正是周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分封给周公,由周公之嫡长子伯禽实际受封的领地,而晋国大夫韩暄子“周礼尽在鲁”(《左传•鲁昭公二年》)的感慨,也证明鲁国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周朝的礼乐制度、文化。春秋末期愈演愈烈的“礼崩乐坏”让孔子痛心疾首,为了实现复兴周礼的社会理想,孔子提出了“人能弘道”,而这实质上也是对周代以来人文精神不断发展,这一历史潮流的顺应和总结。
继殷商而起的周代统治者,在宗教天命观上提出了与殷人完全不同的,“天命靡常”的观念。“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周书•蔡仲之命》),“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文王)德延(《尚书•周书•君奭》)。”在周人看来,殷政权的覆灭也正是因为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尚书•周书•召诰》)。徐复观总结说:“周初人文精神的觉醒,不仅把殷人一般性地‘乃祖乃父’、‘先王先公’,集中到‘克明德慎罚’的文王一人之身,文王在宗教的外衣之下,实质上成了人文精神的象征”[2]。及至春秋时期,尚德思想进一步发展。如“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国语•晋语》)。德甚至被统治者直接用作自己的代指,如“文王犹勤,况寡德乎?”(《左传•宣公十一年》)。此外,德还是人得以不朽的最高标志,“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表明(至少在当时的贵族、知识分子看来),德代替天命、鬼神,成为最重要的支配性力量和理想的追求对象。因此甚至有学者提出,这是德的本体意义上的觉悟,标志了由商周神文化向春秋人文化的根本或彻底转型。诚如冯友兰所言,“及春秋之世,渐有人试与各种制度以人本主义的解释。以为各种制度皆人所设,且系为人而设”[3]。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思想大潮中,孔子进一步发展了尚德的人文主义思想,并且把人推到了至高的地位之上。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子产,提出了“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的观点,孔子则直接说“人能弘道”(《论语•卫灵公》)。道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孔子把弘扬、实现这个理想目标的任务,直接赋予了人类自身,呼吁人类每个个体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修养以“成人”,从而推动社会理想的实现。从殷商时期凡事都须占卜的神鬼崇拜思想,经过西周时期对天命的否定、“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左传•俘公十五年》)之尚德观念的确立,再到孔子的“人能弘道”,这种完全依托于人类自身的努力的社会发展理想,无疑标志着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高峰。正是因为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身的手中,理想社会的实现依赖于人类自身的努力,所以在孔子的思想中,如何成为一个理想的、人文的“人”就尤其重要,“好学”与君子品格因而成为孔子反复论说的重点。这个成“人”的过程实质,正是当前学界所一致认可的、儒家伦理精神的核心特征——“人”的理性自觉。这个自觉过程发起于每个独立的个体,从根本上说,整体社会的进步的确离不开个体的理性自觉。因此,孔子所强调的“好学”精神的本质特点是,生存于大社会之中的每个小个体,都能自觉到在“小我”与“大家”的对比之中,“小我”仍然可以保持个体性和主体性。“‘人能弘道’强调的是个人作为弘道的根本,强调不能依赖人之外的力量••••••,这可以称为积极个人本位主义”[4]。这种“个人主义”之所以是积极的,正是因为它源于个体对自身理性力量的自觉和把握,是个体的主体意识的体现。个体通过这种主体意识和力量参与到社会之中,同时又接受“弘道”之职对自身的规定。
孔子在历史上首开私学、广收弟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反复强调“好学”,躬行垂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恸哭于“好学”颜渊之离世。这些都表明孔子期望每个个体通过不断的修养、学习,成为人文主义大潮中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合格的“人”。这也是实现社会之道的最根本方法。笔者以为,孔子“人能弘道”的思想启示我们,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切实尊重每一个体,保证其应有的社会参与权,提供其应用的参与空间。孔子在关爱个体生命、尊重个体情感、教育对象的选择等方面都是无条件的,这正体现了孔子对人类本身的深刻的热爱。孔子人论思想的实质是爱一切人,教一切人,并且通过细微的情境展示出来。道德行为的产生本于道德认知,它是社会各个系统通过教育、舆论、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个体获得的对于善恶的认识。然而,道德行为的实际发生,除了要以对道德的理性认知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个体对道德的认知在心理上引起的情感共鸣”[5]。孔子对盲人、服丧之人的尊重、“敬意”,正是建立理性认知之上的、一种深切的道德情感。正如西方哲学家休谟所说,道德上的善恶其实是被我们的情绪,而不是被我们认知所区别出来。继承了孔子思想之核心“仁”的孟子则进一步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不忍之心是仁之发端,并且主张“知皆扩而充之矣”(《孟子•公孙丑》)。孟子所谓的“知”,正是指理性的认知。“不忍”正是某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孔子仁道思想中的情感因素由此更加明显。因此,如何把这种对道德之“端”的理性认识进行扩充,使其转换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则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冲动。“由于情感产生快乐或痛苦,并由此构成幸福或苦难之本质,因而就变成行动的动机,是欲望和意欲的第一源泉和动力”[6]。休谟认为情感是行为的原动力,这与孟子所讲的“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的意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怵惕恻隐之心”指的正是一种在理性认知(对孺子落井的危险后果的判断)基础之上的道德情感。因此,如何在高校、社会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切实激发、保护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促进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基本前提。这启示我们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唤起参与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成功与否第一个条件。道德情感的产生离不开现实的基础,这其中主要就是指大学生在实际的学校以及社会实践生活中,经历到了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对积极道德情感的切身体验有助于大学生个体,对自己同他人、学校、社会之间的休戚与共建立感性认识。这种情感体验的累积、加强将进一步激发学生个体的情感信念。也就是说,在“小我”与“大家”的关系之中,“小我”可以保持的道德主体性,以情感体验的形式为基础,最终以理性信念的形式在个体心中确立下来。其次,孔子所说的“人能弘道”之人,是指人人,也就是所有人。(关于这一点,张岱年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大纲》一书已有明确论证)。可见,“道”虽然代表了孔子的最高理想,然而在孔子看来,弘“道”却并不是一部分人才有能力、或机会参与的事业。在当代中国,平等权更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现代意义上的平等是指,“一切人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7]。也就是说,平等不仅仅作为一种情感的、理性的形式而存在。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所有的社会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合作过程中,应当切实具有的相同地位,享有的同等权利以及承担的同等义务。基于这样的平等政治地位,公民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务过程中,享有知情国家政策、平等参与政策、并决定公共决策的权利。国家社会的公共政策在对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具体分配中,也应当以追求平等为基本原则,致力于以给每一位公民平等的伦理、制度关怀。就大学德育而言,道德建设领域的平等则首先体现在,学校、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健康的、学生的道德需求。道德是认知,也是情感。也就是说,大学生不论其性别、家庭、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财富水平,都有最基本的道德需求。在道德的培养与实践中,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我”,都有其个体性和主体性特征与需求。
从整体上来说,现代大学德育包括社会公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两大部分。社会公德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通过各个教育系统的努力促进学生个体的理性自觉与社会化,并致力推动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规范化和积极化。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关注每个学生对道德的个体性需求,维护学生的个体性道德情感与社会化道德义务之间的良性平衡。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在道德的价值判断标准上,让“小我”在“大家”之中保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因此,在和谐全面的大学德育氛围中,“一个必要的价值取向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使人成为一个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自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丰富个体”[8]。因此,在当代大学德育工作中,逐步给予大学生参与学校建设、管理与发展等各方面的权利,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员意识、母校意识,德育工作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
作者:王世巍 叶逸筠 单位:武汉大学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1.1师德建设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既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建设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深入推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需要以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德育工作的保障,而教师的行业价值和道德示范作用也需要通过师德建设在社会诚信体系中体现和传播。师德建设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又会不断对师德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1.2师德建设是推动社会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力量。诚信属于道德范畴,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教师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和必须应有的道德品质,并在开展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传授给学生们。加强师德建设,可以培养更多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其理念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他们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标杆和学习的楷模,可以使学生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成为诚信道德品质的受益者和传承者,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2现阶段我国师德失范的表现
2.1追求名利,价值取向扭曲。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各种利益的诱惑时刻冲击和考验着人们的道德理念。有些教育工作者在利益面前丧失了职业道德底线,将权力作为谋利的工具。他们抓住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心理,利用手中的职权,进行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还有些教师在职称评定和经费申请方面不讲诚信,学位造假、论文抄袭,甚至指使学生助其在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这种有违师德的行为,既损害了自己和学校的声誉,也带坏了学生。2.2成绩决定一切,忽视学生素质教育。有些学校将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做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定与工资待遇的主要评判依据。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评价也只以分数的高低为标准衡量,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考量。这种“唯分数论”的教育方式,还导致了教师之间为了个人利益而产生矛盾,甚至为了抬高自己而蓄意贬低他人,使师德在不正当的竞争中走向滑坡。2.3管理方式不当,教学质量低下。有的学校在管理上采取行政专管的高压政策,一线教师无法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自身的诉求无法获得直接表达和及时解决,再加上激烈的竞争机制给教师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因而产生了对学校甚至是教育制度的不满和对工作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会给学生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还有的学校尚未建立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对教师管理及考核不严,使得某些教师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工作缺乏主动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产生对职业的倦怠思想。2.4教师素质不高,对待学生态度蛮横。某些教育机构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很难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使得教师入职门槛低,教师道德素质良莠不齐。有些人根本不会主动接受师德的教育,更不会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率性而为,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更无从谈起。
3以师德建设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论文摘要:书法教育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被列为弱势科目。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书法教育的重要价值意义,并提出一些适合高职院校发展书法教育的策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它一方面要求注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这些专门人才需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越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书法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历史演进中,其独具魅力的审美价值颇受历代教育者的重视,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审美教育范畴。学习书法,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培育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康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和优势。
一、高职院校开展书法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除了进行专业技能的升级外,更需要的是使大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得到提高。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高职院校因办学特色的限制,书法教育却长期得不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书法发展受到时展大环境的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网络越来越成为国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代替了传统的书信,不要说毛笔,即使是硬笔书写工具,也逐渐被手机按键和电脑键盘以及通讯设备所取代。书法失去了广泛的实用价值,成为了纯艺术,也失去了得到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如今,作为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书法艺术,其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状况,实在不容乐观。
2.高职院校教育对书法学科定位的认识模糊
书法属于视觉艺术,表现出人们对平正与奇侧、统一与变化、整齐与错落等种种美学形态的认识,并展现书者的情感心绪与品格修养。而书法是否是独立的艺术门类,至今仍是艺术界、文化界、学术界极为关注并经常引起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和基础教育的学科设置中并未列出书法是单独的学科。再者,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由于书法学科定位不明确,所以对书法教育的态度往往也是可有可无,仅仅当做是学院文化建设的陪衬而已。
3.职业院校在书法教育上缺少系统的管理体制
职业院校在书法教育上缺少系统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没有设立明确的书法教育管理机构,协调统一书法教学工作;大多数书法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制和完整系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书法教学形式单一,缺少资金以及设施投入;高职院校书法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等。
4.高职院校生源人文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觉接受书法教育的意识
多数学生以前学习科目范围狭隘,接受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又存在差异,普遍缺乏书法知识。他们在一起接受、重视技能型教育后,艺术修养难以得到提高。
二、书法教育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实用价值
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人是十分重视书法教育的,除实用目的外,更重要的是把它当做提高修养品行的必修课程。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故以道德、事功、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高职院校实现书法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课,其实用价值更是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
1.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清代刘熙载《书概》说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其中,“书如其人”一直得到艺术家和艺术教育者的广泛认可。宋代朱文长在《续书断》中评价颜真卿的书品和人品时也深有感慨地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书法艺术是书写者心灵美和行为美的真实写照,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是陶冶情操的重要艺术形式,是唤起学生进取精神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施教者十分看重对受教者的品行教育,强调学书者要树立良好的品行修养。宋代姜夔《续书谱》在谈到如何得书法“风神”时云:“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将“人品高”放在得书法风神的八个要素之首,可见古人对人品的重视程度。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以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坚定。所以,艺术在道德教育中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书法艺术教育就是以形式和内容双重之美,让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把品德修行寓于教育之中。
2.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
三国时钟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其意思是说,书法作品中的笔迹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具有审美价值,是因为能体现出人的美好情感。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至”。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基本的美学。而形式美,是汉字书法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无论是哪一种书法形体,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无不构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有意味的形式”。因此,书法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
在书法教育中,学生通过临摹学习、创作作品和欣赏高水平作品的锻炼,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具备一定的艺术眼光、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良性循环,他们就逐步地对艺术或现实中的美与丑、雅与俗等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从而培养全心全意热爱美、鄙视丑的高尚品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的雄浑之美、秀逸之美、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丰富的审美属性,是打开美丽殿堂大门的钥匙。它在引导学生欣赏创造艺术美的同时,也创造了具有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学生。
3.有助于对学生勤于思考、领悟能力的培养
书法艺术教育,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巧的过程,使学生眼、手、脑同时并用,进入积极的观察、分析、思考的状态。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勤于思考等方面的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好处。
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云:“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指出书法临摹要多悟、多思。同时他还指出:“余尝谓临摹不过学字中之字,多悟则字中有字,字外有字,全从虚处着精神。”书法学习不仅要思考书法本身,也要思考“字外之字”,而创作主体个人情感的表达就更离不开思考了。领悟力是学生对书法形式的内在规律与本质的更深入的洞察和感悟,是在学习过程中的触类旁通和认知的提高。只有领悟才能将所学化为己用。领悟力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的能力,故书法学习中领悟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发现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生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可以领悟和谐本质,促使他们懂得如何发掘周围美的事物,懂得与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懂得团队精神,懂得关爱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进而以健全的心智投入到有序的学习生活当中,促进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此外,丰富多彩的书法文化活动不仅能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自身修养能力,而且更有助于校园文化的丰富发展。
三、对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开展书法教育的思考
要彻底解决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实现书法教育和高职文化的有机结合,提高书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造有利于书法教学的硬件设施
转变观念,加深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创造浓郁的氛围和条件,有计划、有目标地制定一系列教学措施,把书法教育纳入学校培养方案中。这要求高职院校不仅在制度和指导思想上确保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还要创造条件来满足书法教学的物质环境需要。比如成立书法教研室,加强书法教学的质量管理;将书法课单独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公共必修课;各院系设立若干小的书法练习、创作室、展厅等,让学生有练习、交流、创作、展示的空间。
2.建设一支书法艺术素养高、责任心强、具备良好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平台直接决定书法教学的水平和效果。鉴于目前专业书法教师短缺的情况,可以采用校际联合的办法。各高职院校书法师资力量各有所长,如果广泛联合,资源共享,则是做好书法教育切实有效的办法。高职院校之间可以尝试互派教师授课、互派学生选课等合作方式。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书法教学可采取新的形式,如采用自学、自评的教学模式。亦可采用讲解要领、自行创作、分析习作的教学方法。重视作业的批改与总结,耐心指导,使学生不觉得单调枯燥,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认为练字太枯燥乏味,原因是多数学生看不到自己书写水平的提高。经实践,定期举办展览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通过展览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信心,也提高了兴趣。
参考文献:
[1]韩盼山.书法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社区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社区娱乐文化设施也在不断的建设中,但受限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费不足,活动内容单一,居民对娱乐文化的认识不够等,针对社区存在的这些问题,寻找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社区娱乐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促进社区娱乐文化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边疆社区 娱乐文化 建设
“社区”一词指称人们的集体,这些人占有一个地理区域,共同从事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相互从属的感情的自治的社会单位。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成员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及物质形态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成员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社区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区,而城市社区文化则是以社区为依托的,从而形成了社区文化。
一、胶林社区的概况
云南德宏XX社区辖区面积约5.6平方公里。居民小组共有28个(纯居民型12个,单位型16个),居民小组长28名,副组长17名。驻社区单位18个(省直2个,州直12个,市直4个),常住人口:1853户,6005人,流动人口:338户,833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合计:21911户,6838人。个体工商户:603户,享受低保180户,301人。社区工作人员7人。设有一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现在党员83人。另外,一所初级中学住校生550人,德宏XX学校6000人,德宏XX学院及德宏XX学校尚未统计,学府时代与金塔水乡人数仅限于登记在册人数。通过笔者多次到XX社区走访调查,对社区中娱乐文化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相关的了解,发现XX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社区娱乐文化活动公共设施的短缺
德宏芒市本身就是一个经济不算发达的小城市,而芒市的社区,场地狭小,缺乏公共广场和公共文体设施,同时受人口密集、经费缺乏等方面的条件的限制,社区娱乐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而XX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缺乏是制约社区娱乐文化状况的主要因素,也因此影响和挫伤了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而芒市XX社区的工作场地的面积本身就只有5.6平方公里,更别说有自身的娱乐场所及娱乐设施,XX社区设施的短缺主要表现在:没有娱乐活动的场地、活动道具和健身器材、及室内活动室等等,它的娱乐文化活动设施是非常有限的,就像很多社区他们连自身的工作场所都无法解决,那社区活动场所就根本无法保障了,调查走访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喜爱读书看报下棋等休闲娱乐,但社区无法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或是相对舒适的场地。
二、社区活动资金缺乏
社区娱乐文化活动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据社区主任说,每次想举办一些活动时,由于资金的问题,都没办法开展。有时向政府反应或提出一些资金支援时,政府部门都敷衍了事。也至于每次开展活动,社区都不再向政府“要钱”。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文艺队伍优化就成为困难,而爱好者只能自行掏腰包节约开支,社区才能保证活动的经常化。目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众很少,说明社区文化尚待挖掘。资金与活动质量相互制约,通过与社区主任的交谈与了解我们知道,目前情况是社区文化活动中社会资金、社会单位的支持非常少,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也就成为了唯一的经费来源,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由于缺乏资金,设备不能更新、添置,组织活动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状态,缺乏发展后劲,满足不了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资金的较大缺口成为社区文化活动发展的瓶颈。这也就制约了社区文化力的不断地壮大。
三、社区活动形式单一化,吸引力不够
据与XX社区副主任的谈话中了解到,社区中活动形式十分的单一,不仅是XX社区像团结、新村等社区也一样。在这个多民族的城市里,他们有很多属于他们本民族的节日,本该可以举行景颇族的“的目瑙纵歌”、傣族的“干朵节”等之类的活动,可是受限于社区条件从没举办过。在该社区中每年除了组织老年团体到广场开展老年体育运动会,有时偶尔会到广母小学参加一些活动外,其它基本没有。每次活动都是到州党校、德宏XX学校等单位去跳舞、剪艺术纸,没有更多的新花样,创新性也明显不足。公共娱乐活动形式单一,极大的降低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但物质生活的富足并不能填补精神生活的贫乏和空虚,与此同r,不少地方文化乘机抬头,赌博等娱乐方式也开始泛滥,充裕的时间、贫乏的精神生活和一定的财力为居民赌博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社区娱乐文件形式的创新和建设面临加大的挑战。
四、外来务工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目前居住在社区中的人员,有一部分是外来务工,更有甚者是外籍人员。面对这部分人群,他们对社区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对活动的参与意识也不强。对于外来务工而言,他们本身具有陌生感和排他性,总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个社区这个地方,从而产生各种心理以至于脱离这个社区,把自己排除在社区以外,同时本社区人员也会对这部分人群产生一定的偏见,使得他们对社区更加的疏远;更别说有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从外地来到这里,居住时间不长、很少有时间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更别说一起参加社区举办的活动了。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身份难认同,缺乏情感生活,主要受到生存环境、文化水平和地位感低等影响,使得他们对社区缺乏亲切感。再者,社区本身在我国发展时间也不长,然而社区文化活动更是新兴的一个概念,而它自身又存在系统不完备的问题,导致不少居民甚至部分社区文化工作者,对其内容、意义、作用不清楚,社会认识也有模糊之处。所以在这方面人们也不太重视它,对社区娱乐文化的认识也就更不够。例如,社区文化工作者将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只是当作社区建设工作中的点缀或装饰,而没有意识到社区文化活动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社会整合、情感交流、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认识上的不足也构成了社区文化活动的进步的一道屏障。
社区娱乐文化建设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只要我们提高对社区娱乐文化建设的认识,理清社区娱乐文化建设的思路,不断思考和探索社区娱乐文化建设的新途径,社区娱乐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都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夏建中.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