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例1:我在教学《山中访友》时,就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趣事,把学生引入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周末都在干吗呀?

生1:(面露喜色,来了兴趣)我去动物园玩了!

生2: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了,买了好多的东西!

生3:我在家复习功课。

师:同学们的周末都很丰富。那么有人和老师一样去野炊吗?

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位学生站起来)老师,我去爬山了,也和小伙伴一起烧烤了。

师:我与大自然为伍,与鸟儿唱歌,和蝴蝶翩翩起舞。

生1:老师你开玩笑吧,鸟儿怎么会和人一起唱歌呢?怕人都来不及呢!

生2:就是啊,还有蝴蝶也是!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学们,为了检验老师说得话的真伪,可以在放学后自己去检验一下。但是记得要带着虔诚的心,把自然的一切都当做你的朋友,真心去对待它们,你就能感受到它们对你的热情。

(一天后的语文课上)

师:同学们都有按照老师说的话去检验了吗?

生1:老师,您说得对!我去郊外的草坪上与鸟儿歌唱,与草儿低语。我真的觉得它们就是我的朋友!

生:是啊,老师。我也去了!我感受到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讲述着他们的发现)

师:(在这个时候适当翻开课文)其实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做了,而且还把当时漫步大自然的情景生动地写了出来。下面我们就跟着李汉荣先生一起去《山中访友》。看看他都拜访了哪些朋友?看看他的感受是不是和我们一样。

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课文上。这种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有什么不同?

评析:

传统的语文教授知识的方式,大多是直接讲述课文,并没有过多地注重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课堂的方式往往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上课兴趣,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新型教育下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通过对于生活的体验,对所遇到的事物进行组织时,遇到的问题会尽力找出解决的办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规律性和联系性的能力,也使信息不陷于自流状态,保证其信息随时发挥出作用。学生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并致力于发现,才能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而一个人越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就越能把学习到的知识归纳成一种解决问题或调研的手段。案例讲述的教学方式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它结合了生活中的趣事,巧妙地利用了生活这个“老师”,学生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来体会课文中所讲述的事情。语文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所以语文的教育离不开生活。

例2:同样在教学《山中访友》这一课时(教学片段),可以通过生活趣事激发学生阅读、学习欲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

师:我们常常在电影中看到人们面对大山呼喊,然后听回声,同学们,我们自己一定也有这样的经历?(学生的童趣一下子得到激发)

生1:是的,我就常常对着大山喊:你是谁?大山也这样喊,特别有意思。

生2:听到回声时,像是与大山对话,感觉像捉迷藏一样,心里特别放松,特别开心!

师:当我们对大山“喊话”时,大山回应我们,大山就是我们的朋友,不仅如此,花草树木都是我们的朋友,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朋友。

……

新的教学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趣事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样教学有什么启示?通过分析与反思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评析: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C生说:“我知道武士很骄傲,觉得他自己很了不起,故意买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一点我觉得卖油翁做的比武士好。我喜欢老翁。”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说得都挺好的。)

突然,学生D站起来说:“我跟C不一样,我喜欢武士。因为武士身强力壮,他的本领能保护自己,保卫国家。而卖油翁的本领却不怎么样!我觉得武士比卖油翁厉害。”

听了D的发言后,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买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也是讨论交流的良好机会。接着,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己的见解,能说明理由。”(学生稍稍安静)

有的说:“我觉得武士厉害,因为卖油翁年纪大了,书上都称他为老翁了。如果让他去拉弓射箭,肯定是不行的,人老眼花,一定射不准箭。”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觉得卖油翁厉害。如果让武士去注油,肯定会把油滴在铜钱上。”

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武士年轻,还可以在学,而老翁胡子都已经白了(从书上插图中看出来),不可能练成武士那样的本领了。所以,我觉得武士厉害。”

又有一生说:“我觉得老翁厉害,不但注油的本领高,而且人也很谦虚,不象武士那样故意炫耀。”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后去思考:是不是年纪大了,就不厉害了;武士和老翁的本领又是怎么练就的;老翁是在告诉武士,他比武士厉害吗;……请同学在课后再好好研究和讨论。

[分析与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武士的年轻和老翁的年迈上去比较,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还有的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与插图中去寻找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方法也要随之创新发展。为了探索我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及贯彻我区课堂教学效益年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合作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改变思想政治课原来的陈旧过时的教育教学模式,扭转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参与性不足的状况,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中进行了新的尝试。

设计主题:

通过围绕消费与维权这一主要教学内容,凸显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设计,力求教学内容活动化,体现学生学习的活动性、参与性及主体性;教学手段形式化,内容的呈现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使教学方式情境化、生活化和多样化;教师教学指导化,即在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发挥点醒、点拨、点化的指导作用;从而最终实现目标素质化,即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质,结合学生特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掌握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及保护的知识。

能力目标: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消费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学法、守法、护法的思想觉悟。

教学重、难点:

消费权益;消费维权。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一)消费小调查

步骤要求:

1.要求2(1)班四个小组每组推选3名成员,组成消费调查活动小组,并进行组织成员的分工。

2.要求小组围绕消费与维权这一主题,明确调查主题、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及调查问题内容的设计。

3.要求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完成调查问卷的调查、数据收集、统计整理。

(二)小品排演

实施要求:要求扮演同学根据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主持要求,排演案例小品。

二、课堂教学片断

(一)课堂导入

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那么在你消费的过程中,一定也遇到过许多的问题、困惑,下面就请我们班的调查活动小组成员上台展示一下有关消费的调查数据结果情况。

(二)消费调查活动

(多媒体展示调查的数据结果)问卷内容数据统计如下:

(1)你平时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有哪些方面?零食、衣服、玩具等类40%;书籍、音像制品、游戏、上网、看电影、旅游等类60%。

(2)你是否买到过伪劣商品或接受到不满意的服务?有过的80%;没有的20%。

(3)买了伪劣商品后,你是否想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想过的90%;没有想过的10%。

(4)买了伪劣产品后你是否采取了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的30%;没有的70%。

老师提问1:问卷中的第一个问题从满足消费需要的角度反映了同学们的消费可以归为哪几类?具体的数据又表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略)

学生回答:(各抒己见)

老师点评:人的消费包括物质方面的消费和精神方面的消费两大类,说明消费是个动态概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反映出人们在精神领域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

老师提问2:看了问卷中的第二个问题的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样的认识?

学生讨论,回答,各抒己见。

老师点拨: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具体到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来看,经营者处于有利的优势地位,而消费者处于不利的劣势地位。从生产的规模、科技的快速发展、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和强大实力角度剖析,明确各自所处的不同地位,认识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和意义。

老师提问3:比较问卷中的最后两个问题的结果,你认为同学们在想和做方面为何出现巨大的反差?

学生回答:说出了各个方面的真实的原因。

老师点评:从消费者角度看,同学们具有的权益意识和维权意识不够强烈,认识不够深入,只考虑自我的实际利益,怕麻烦等。从社会角度看,法制建设还不完善,执法、监督、服务等水平还很低。

(三)评析

通过调查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既注重了学生的潜质开发,促进了他们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又面向了全体同学,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的开展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展示自我才能,又考虑了个体差异性,通过小组成员的不同分工,使参与活动的每个学生的不同潜能和特长得以发挥。如有的同学善于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就扮演了组织者、发言者的角色,有的同学侧重于动手实践,就充当了执行者的角色。

由于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反映问题来自学生生活,所以学生的回答都是具体的,形象的,充满了生活气息。这样,老师的剖析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易于收到实际效果。

三、情境活动

(一)活动情境——今日说法

今日说法主持人登台:观众朋友们,我们每个人作为消费者在社会生活中都离不开消费,愉快满意的消费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消费故事却给故事主人翁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痛,下面请看故事(学生表演):

五一节假日,一对好同学小明和小飞去相约去北京某商场买鞋子,他们到了商场转到一处鞋子专柜,看上面写着“全场4.5折,售完即止”的促销告示,便去问服务员:“有适合我穿的鞋子吗?”服务员一看他俩是学生,便说:“你们自己看,自己挑,都是新的,挑到合适的就去开票付账。”小明和小飞就自己挑选起来,一边试穿,试了几双以后,但总觉得有点不满意,最后不想买了。说:“没有合适的,我们不买了。”服务员一听,脸色立即阴沉下来:“说什么?不想买了,不想买,跑来干啥,真是吃饱撑的。”小飞一听顿觉没面子,便说:“谁没有钱买不起。”于是气冲冲的,拿着一双标价400的鞋子到收银台付款,收银员说:“400元。”小飞争辩说:“不是4.5折吗,180元钱?哪来的400元?”“服务员说:“那是指旧款,这是新款”。小飞不想买了,服务员说:“说买就得买,这是生意规矩。”小飞极不情愿买下了鞋子,并穿上鞋子与小明一起往外走,突然小明重重地摔倒在地,原来地上有很多水,本来地就很滑,再沾上水更滑了,小飞准备扶小明,服务员赶上来说:“我少了一双鞋,是不是你们拿了,把你们包打开让我检查一下!”小明和小飞同声说:“我们没拿,干吗让你检查?”服务员说:“不让检查就说明你们心虚,说明东西是你们偷的。”此时,围了许多人,小明和小飞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就让她搜了包。接着,小飞扶小明上医院诊断,受了点轻伤,花去医药费80元,小飞送小明回家途中,发现新买的鞋子有处地方脱胶了,最后小明和小飞一起说道:“今天真是倒霉透了。”

老师提问:看了这个故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有同学认为经营者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给予法律制裁;有同学认为故事中的两位同学,缺乏维权意识,没有敢于同商家的侵权行为作斗争。

老师提问:你们认为经营者侵犯了该故事主人翁的哪些合法权益?

学生热烈讨论,并结合课本知识归纳。

老师提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哪些消费的权益呢?

引导学生回到对消费者权益的法律知识认知上面来。

老师提问:如果是你们遭遇了这种情景,你们会像他们一样自认倒霉,选择沉默吗?如果不是,你知道采取哪些措施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吗?

学生回答:(略)

老师归纳:作为消费者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所应采取的正确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讼。

(二)评析

今日说法的情景活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掌握知识,从而使知识的掌握更加有效。再加上提问的启发引导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具体到抽象,把枯燥的法律知识转为生活化、情感化、体验化的东西,使得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从同学们对提问的回答中可以验证。

情景活动的创建改变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气氛热烈,打破了过去思想政治课的沉闷局面。小品一开始,便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聚精会神去观察,去聆听,去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兴趣,再加上表演者是身边的同学,一种亲近感自然就形成了。

四、案例反思

实验主义教育理论家杜威倡导“新教育”的理论,提出“反对灌输”,即来自外部的、机械的、强制的教育,不给学生机会的教学更是危险的,这样必然阻碍学生个体的个性和自由的发展。同志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就是瞎说一顿。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就是本着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选取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价值体现如下:

(一)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体现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即不以封闭禁锢学生的头脑和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活动能力发展为目的,整个教学活动注意激发动机,创设开放情境,实现生活教育、快乐教育的目标。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现有研究中关于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许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教师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难度。通过因子分析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效果;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哈佛大学创立后不断得以推广的,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引入到教学过程,并逐步得到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重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等学科实践性较强, 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模型在这些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理论和实践联系的紧密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案例教学进行了一些深入且颇具借鉴价值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尤其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满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前案例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一、文献回顾

陈效兰从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三个方面撰文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该文认为:首先,案例的选择要适当。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切忌胡编乱造,案例要越新越好、越近越好,要保证案例的思想性,防止“负面效应”。其次,教师要准备充分。教师要有多方面知识的储备,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案例教学的每个步骤或环节。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主角作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该文还认为,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在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和个人总结等方面进行安排,以保证案例教学效果[1]。

王永东和吕列金认为,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取得一定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案例本身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案例选取的范围狭小。二是案例内容不完整,缺乏典型性。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商业秘密等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提供实际数据和具体运作过程,学生难以对提供的企业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三是案例的针对性差。目前采用的案例70%来自国外,由于国内外经济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会认为国外的案例资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实用性不够[2]。

王秀芝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处理不当、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模式不太适应和案例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等因素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3]。

郭俊辉等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学生个体、案例题材和案例分析的三因素理论框架,并提出钻石模型、菱形模型与钥匙模型,对其进行验证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4]。

袁书卷认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具备一些先决条件:首先,要积极构建和谐与互动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主动创设投入与关注的课堂气氛。即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以及努力程度等情况,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认可和激励,以关注学生情感、性格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既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又要关注自身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最后,要努力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开放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地与教师、同学展开多向互动交流;整合的心理状态可以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们零散的反馈和评价整合为集体的教育性评价[5]。

孙承毅和孙万东提出,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熟知案例教学过程及其实质,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以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

郭忠兴指出,教师在面向非职业型公共管理类学生群体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优化教学过程,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以获得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他认为,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动员、讨论与点评,这四个阶段共同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7]。

郑淑芬认为,案例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教师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即精选教学案例、积极的课堂引导和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理论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认知活动和非认知活动的关系[8]。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例如,陈效兰主要从教师对案例的恰当选择和对案例教学的充分准备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王永东和吕列金则主要从案例选择本身角度阐述了案例教学模式案例选择的重要性。郭俊辉等认为,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袁书卷主要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以及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论述了心理因素对案例教学模式效果的影响。孙承毅和孙万东则认为,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管理策略至关重要。郭忠兴提出从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角度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郑淑芬指出教师在案例选择、课堂引导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的作用。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不同学者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本研究认为,这些学者对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很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为了方便教师在提升案例教学效果时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拟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

二、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研究调查范围为赣南师范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两所高校。本次调查,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考虑到每个班级人数不同,抽样范围为每个班级学号为前40位学生中单号的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7%。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本研究量表采用5分制Likert量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找出能够反映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变量相关性的大小对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因子分析中因子旋转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模型和实际数据之间的矛盾,而其直接原因表现为因子对变量的贡献不明确。在不改变因子协方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坐标轴来实现这一目的。

因子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或者无量纲化处理。

第二步: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求因子的特征根及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

第五步:计算因子得分。

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归纳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从而为以后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提出科学恰当的建议。

三、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一方面,KMO 统计量为0.782大于0.7,而且经过Bartlett球形检验,其p值小于0.05;另一方面,由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3。因此,各变量之间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

(二)因子旋转

根据特征值贡献率大于85%、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4,旋转后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8.479%。

(三)因子命名

使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各个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在表2中,因子1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案例与所讲授理论联系不够密切”、“案例内容不具有典型性”和“案例内容不具有时效性”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内容有关,可以大致概括为“案例内容”因子。因子2也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教师案例结果分析不够深入”、“案例教学过程中未调动学生能动性”、“案例教学过程中未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教学过程有关,可以概括为“案例教学过程”因子。因子3是“案例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形式不合适”、“案例教学形式枯燥乏味”三个变量的混合,这三个变量与教学形式有关,可以归纳为“案例形式”因子。因子4好像完全是“学生没有认真准备案例教学相关材料”,该因子是从学生角度阐述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该因子在其他变量上没有大的载荷,可以概括为“学生因子”。“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组织不够合理”这个变量在任何一个因子上都没有很大的载荷,因此该变量不予考虑。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归纳为四个因子:案例内容因子、案例教学过程因子、案例教学形式因子以及学生因子。四个因子可以使教师更明确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总之,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因素,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四、对策建议

(一)甄选案例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一方面,案例教学材料内容翔实且具有典型性。以《营销企划》课程为例,既要有成功企业的案例,也要有失败企业的案例;既要有大中型企业营销企划的案例,又要有小型企业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内容必须要经过仔细选择。在占有大量相关案例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案例材料进行甄选。甄选时要综合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现实性、可操作性、思想性、与课程相关理论联系的紧密性、案例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因素。不占有大量丰富的案例教学材料,就无法实现对案例教学内容和材料的甄选;不对案例教学材料的精心选择,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会感觉案例内容简单、案例内容没有意义和价值等。这样,学生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收集资料和预习,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也就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占有大量案例教学材料和对案例材料的甄选,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优化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过程优化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保证。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但仅有内容翔实和精选的案例教学材料,而不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个人总结、教师点评和成绩考核等阶段。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对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都较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而且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跳跃。比如,教师点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多鼓励少批评。

(三)选择案例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教学形式不能拘泥于教师多媒体演示案例和教师解说案例这些形式,因为这些形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没有动力收集案例相关资料,也没有积极性去讨论和分析案例,这样,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案例演示、教师解说案例、模拟案例和学生讨论案例等多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布置和案例背景解说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案例演示,而在学生讨论、学生讲评等阶段采取模拟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进入案例现场。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师甄选案例教学内容、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恰当选择案例教学形式的过程中,要始终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案例教学过程始终都不能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也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落到实处。当然,学生的主动参与必须以教师对教学内容材料的甄选、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等三个环节为基础。教师在上述三个环节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如何提高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效兰.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2] 王永东,吕列金.营销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时效性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 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4] 郭俊辉,曹旭华,王富忠.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优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

[5] 袁书卷.案例教学实施的心理条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8).

[6] 孙承毅,孙万东.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管理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逆反心理;心理教育

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校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中职生经历中考的失利后,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得不到身边的人(特别是亲人)的认同,故中职生的逆反心理尤为突出。下面分享一个典型案例,来谈谈我对中职生逆反心理教育的一些体会。

1案例情况

1.1学生概况

学生小红(化名),女,15岁,广东某县人,就读本校护理专业。该生思想较成熟,打扮潮流时髦,喜欢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说话毫无分寸,爱讲粗话,班内同学多不喜欢与她交往。宿舍内务和个人卫生一般,喜欢逛街花钱。自律性较差。

1.2逆反情况

1.2.1曾在期末考试中被老师发现作弊,但拒绝承认错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时成绩良好,第二学期开始成绩出现明显下滑,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上课经常走神,开小差,经老师批评教育后仍无改善。

1.2.2小红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一个大龄青年,每天她向这位“知心朋友”诉说着各种不幸。小红在爱情的陶醉下逐渐迷失自己,相识不够半年就与该青年发生关系,也开始欺骗老师和家人,每到周末就说到本地的亲戚家过夜,实为外出与该青年约会同居。被班主任和家长查出后,不愿意听从劝告,甚至在社会大龄青年的怂恿下做出投诉、威胁老师并离家出走的行为。

2个案辅导

2.1转变教育理念

其实,青春期的女孩子情窦初开,对“爱情和性”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欲望,一旦遇到能满足她们欲望的异性,便能深陷其中。我认为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要转变观念,批评教育不能作为首选处理方法。针对小红的状况,首先私下跟小红进行谈心,倾听她的爱情罗曼史,让小红放下戒备,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并在言语间劝导小红,从一个女生的角度跟她分析她现在所做的事情对她的将来会造成的影响;然后跟家长反映小红的具体情况,约谈家长,倾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再进行引导。

2.2加强多方向互动教育

在与小红爷爷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爷爷从小对她非常严格,寄予非常多的希望,知道小红结识了社会大龄青年并有夜不归宿的情况,非常生气的同时也是很痛心。针对小红的情况,我认为在对小红的教育,家庭和学校层面都是做得不足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多方向互动的,我坚持密切关注小t的动态,定期与小红的家人(爷爷、爸爸和居住在本地的姑婆)反馈一次,向他们反映小红在校的情况并了解小红在家的情况,一起分析并商讨教育方案,让家长重视起来,也让小红感受到我们对她的关心。

2.3克服困难,找回自信

信心是克服困难的动力源泉。为了培养小红的自信心,需要挖掘她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她的歌声和舞姿很美,便鼓励她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为了培养她的责任心,我让她担任组织委员,组织班级参加校级比赛,让她带领同学们训练的过程中逐渐融入班级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了帮助她找回对学习的热情,我安排一个成绩好的同学监督她的学习及操作技能训练,并在课余时间帮她辅导,引导她多看到自己的小进步。

3个案辅导效果

我们采取了多种手段并且不断地对她做出的努力给予肯定。经过了一年的努力,该生有了很大的改变。

小红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不再拒绝回家,周末偶尔会到姑婆家拜访,定时打电话关心爷爷奶奶的情况并在寒暑假帮继母照顾小弟弟,小红的转变让其家人非常感动。转变了对朋友的看法,知道朋友是真心待她,不希望她走错路,所以逐渐放下戒备,重新接纳别人,并对朋友承诺会互相坦诚相待。

4反思

4.1建立“健康档案”

在学期初便要收集学生各方面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家庭背景、学习背景、生活背景、获奖情况及社会交往情况等,逐一收集并进行分析,筛选出值得特别关注的学生。

4.2以爱之名,融爱于心

青春期学生无论是成绩、品行好与坏,均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只不过在面对事情时有些同学能较为理智,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有些同学则较为任性,情绪大起大落,让情绪成为自己的主人,做出一些非理智的事情。无论面对哪种学生,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学生心里虽逆反,但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我们对他们的爱与关心,学生总能感受到并学着改变自己,为别人着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