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缺陷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护理安全 护理缺陷 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近两年以来,随着医院的整体搬迁,医院环境改善了,就诊病人大大增加了,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多了,我院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编制床位 468 张;护理人员 231人;学历:本科 15人,大专 93 人,中专116 人;职称: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 125人,护师 41人,护±50 人。

2. 方法

2.1成立护理缺陷管理小组

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的“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为加强安全管理,我院成立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其小组成员由各科护士长组成,形成从临床一线到护理部、再到临床一线完整的“管理链”。其工作职责是负责上报和处理护理不良事件,对全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科室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首先采取补救措施,使对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点,并及时上报。一般性事件每月30日前上报,但对病人有直接影响、有可能引起纠纷和有可能再次发生的共性护理不良事件必须立即上报,迅速处理。护理部每月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反馈,根据保密性原则,在反馈时不暴露科室及相关人员姓名,将反馈信息以书面材料下发到各科室,让全体护士从中接受教训。各科护士长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具体的防范措施。为鼓励科室主动发现、反馈问题,护理部对主动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不予扣罚,实行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当事人和科室避免了单纯的批评、责备、惩罚。引导护士正确的归因方式,主动帮助护士寻找发生错误的原因。

2.2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

2002年4月9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医疗事故实行举证倒置。近年来,随着健康、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病历书写规范》、各种制度和各班职责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使护士更加明确护患双方的责、权、利,从而加强了护士法律意识和护理安全意识。培养护士知法、懂法、守法,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优良的服务,有效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2.3 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

我院在原有护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继补充了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士各班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各种应急预案等,不定时对全体护士进行护理核心制度的抽考和督查,要求全体护士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各项护理工作,每月对各科室护理质量进行评比和反馈,对做得好的科室给予奖励。

3. 效果

我院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后,加大了护理安全管理力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提高。

4. 体会

4.1前馈控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

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不仅仅是发生了护理不良事件后分析个人护理行为中的不安全因素,更应积极改进管理制度和流程上的缺陷,从根本上杜绝其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由此所引起的病人伤害,预防各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4.2经验教训共享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通过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的上报、分析和反馈,使大家对护理不安全因素有了全面了解,从经验教训中学习,让经验教训共享,可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起到预防差错和不良事件的重要作用。

4.3全员共同努力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根本途径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护理安全管理不能只依靠管理者,它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瘢绞痹诠ぷ髦谢ハ嗵嵝选⒍酱伲还苁亲约夯故瞧渌な砍鱿只だ砣毕菔保寄芗笆鄙媳ǎ曰だ砣毕萑险娣治觯杏行Ы涣鳎宰畲笙薅鹊亟档投圆∪松撕ξ龇⒌悖娣痘だ硇形迪只だ戆踩?br /> 参 考 文 献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房;风险管理;护理缺陷;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520-01

我院产房2006年1月~2009年1月从防范护理缺陷管理入手,开展星级服务,狠抓产房的护理服务质量,取得明显的效果。护理缺陷发生率从2003年5.1%下降为2008年的1.7%,产妇的满意度则从同期的94%上升为98.8%,产妇分娩人数稳步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1 风险管理措施

1.1加强产房制度建设及质量监控

成立了产房质量控制小组,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宣教制度、各种护理工作流程及星级服务的扣分、加分标准等,让大家有章可循,职责分明,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确保护理质量层层有人的抓,事事有人管,责任到人,并运用激励机制,奖惩兑现,激发助产士的工作热情。

1.2 加强助产士职业道德教育

我们倡导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爱岗敬业,克尽职守。通过不断的培养、教育,提升综合素质,自觉转变服务理念,落实产科服务新模式,保障母婴安全。

1.3 择优上岗

我们采用综合考核,竞争上岗的形式,让具有爱心、细心、耐心、专科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助产士进入产房。为不断促进和提高产房护理质量,我们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复训和考核,如开展导乐分娩知识培训、新生儿复苏知识技能培训、产科急救技能的培训考核等等。

1.4 实施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1.4.1 合理排班

产房工作急诊多,产妇情况变化快,工作预见性差,是一个高风险部门。在特别忙时,则实施弹性排班,让应急小分队进入岗位,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有效缓解助产士的心理压力,保证工作质量。

1.4.2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我们强化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一切以“母亲安全、儿童优先”为宗旨,遇到问题,积极面对,妥善处理,消除隔阂,让大家以科室、产房为荣,愉快、轻松地工作。

1.4.3 改善分娩环境和服务

随着产妇健康观的转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产妇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不但对医疗技术有较高的期望,对服务的要求也在提高[1]。我们从改变产房窗帘、床罩及物品颜色,使严肃的白色系列转为温馨的暖色系列,为方便产妇进食,增设可移动餐桌;为使产妇消除焦虑,得到全方位的支持,产房工作人员均为经过正规培训取得导乐师资格的助产士,她们尊重产妇的各项权利,提供并满足产妇心理、生理的需求,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为维护产妇及宝宝安全舒适的权利,我们提供各种镇痛措施,如心理疏导、水针镇痛、药物局部或硬膜外麻醉等,缓解和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为不断改进和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建立征求意见和访视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使分娩的环境和服务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1.5 加大普法力度提升执法意识

我们定每周五为“安全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使大家认识到:任何违规行为,造成对患者人身损害的均系医疗事故,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医院要证实无过错,必须拿出确凿证据,否则将处于败诉地位。我们通过收集各种有关医疗护理违法、违规案例,进行学习、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提高职业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在认真剖析产房护理缺陷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防范措施,明确自身在保证产房护理质量和安全上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严格规范护理行为。

1.6 规范操作流程

1.6.1 产程观察处理

助产士应注重掌握产程中的自主处理权[1],产程观察必须严谨、细致、客观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并做好各种意外情况的应急救治准备。

1.6.2 新生儿处理

要注意保暖,动作轻柔,观察细致。严格执行新生儿查对制度,认真核对性别,及时盖产妇的手印和新生儿的足印,并为新生儿系双手圈,防止脱落丢失,做好安全防范,向家属准确告知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

1.6.3 治疗中

贯彻三查七对制度,输液卡双签名。紧急情况时,口头医嘱必须大声复述,核对无误后执行。

1.6.4 护理文件书写

病案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文字见证,是重要的法律文书[2]。产科病历中的护理文书除体温图、医嘱单外,产程观察记录单、产程图、分娩记录单、新生儿出生记录单、新生儿出生24小时观察记录单等,均由助产士独立或合作完成。

1.6.5 贯彻消毒隔离制度

做好环境、人员、物品、病人的管理,特别是对于血体液传播病人的处理和工作人员自我防护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

1.7 将产妇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产妇,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可是对助产士工作最有力的评价。我们请助产士对产妇进行病房随访,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康复情况(包括会阴切开愈合情况),作相应指导。护士长则听取每一位产妇的意见,以便正确评估助产士工作,好的予以弘扬,不足之处予以纠正,不断改进质量,并将考评结果纪录在案,作为晋升、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2 结果

三年分娩数、难产率、满意效果见表1。三年产房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率,见表2。表1 三年分娩数、难产率、满意度的比较(略)注:难产率为剖宫产、产钳术、臀位助产术、毁胎术等手术的总发生率。表2 三年产房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略)

3 讨论

3.1 产房是临床高风险科室助产士负有独立处理平产和协助难产助产的职责

母婴两条生命维系在我们每一步操作中,任何一点判断上或治疗中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工作人员压力极大,因此有的医院助产士不愿意进产房。我院由于正确运用了竞争机制,加强了质量监控,融洽了医患、护患关系,形成了一个和谐氛围,局面就完全不同,助产士将进入产房工作作为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肯定,积极争取承担压力,直面挑战。

3.2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培训高素质人员进入产房工作是确保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

国外助产士是在完成护士学业后,再进行二年的专业培训,取得执业证后方能上岗。我们助产士的起步较低,因此更要作好后期继续教育培训。助产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情商,才能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手术室;风险管理; 防范措施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s; Risk management ,precautionary measure

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变,外科无疑是医疗行业中最具“高科技、高风险、高难度”特征的专业。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的主要场所,风险无处不在,且后果严重[1] ;因此,手术室风险管理是外科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避免和及时发现、有效处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各类风险,已成为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甚至是医院质量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2]。下面就手术室护理风险的现状和风险管理进展进行综述。

1 手术室的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

资料统计显示,发生“手术不正确”(包括手术对象、方式、部位、侧向错误)是手术室的最高风险[3-4]。分析手术室的各类风险因素是防范与处理风险的前提。

1.1 人员因素

①责任心不强或违规操作导致工作失误。如:手术物品准备不足:-术中器械物品缺失,操作不规范,或手术室物品挪作他用等,有的还造成严重后果。②护士经验不足导致执行不力.如:如麻醉苏醒期间病人意外坠床;摆放损伤组织或神经,插气囊导尿管损伤尿道,棉片裁剪过小造成点数不清等。接受手术的病人中高龄、年幼、危重、体弱比例增加,有的甚至同时接受多器官手术[5]。手术室护士若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或滞后,也致风险增加。

1.2 管理因素

①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导致人员流动性增加。如:聘用制护士比例日益增加,护士年轻化、流动性大,造成手术室人员经验不足或技能不高[6]; ②制度建立后不严格执行或以经验代替制度,导致制度形同虚设。对婴幼儿、躁动者,没有针对性约束措施,易发生意外伤害。(3)培训制度落实不力,导致操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带教失控造成未经灭菌器械用于手术等。④物品和设备管理、使用不当,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如:特殊器械、手术物品(如人工韧带、瓣膜、关节或固定器材)准备不完善等等,造成手术延误;设备性能掌握不好,导致手术风险;手术器械核对和管理不规范,导致异物残留体腔;标本管理不善[16],责任心不强导致标本丢失等。

1.3 环境因素

手术间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感染。如:湿式清扫措施未落实、参观手术人员太多、在手术间折叠或抖动敷料、空调净化系统未定时清洁、检修等等。

以上3种因素中,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人员素质提高和规范化管理是风险管理的根本。

2 手术室的风险管理原则

手术室护士作为病人手术的参与者、配合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在预防和处理护理风险以及规避或阻止手术病人风险中起到核心和关键作用。

2.1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成立手术室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高级职称护师、高年资护士组成,成员必须精通业务、掌握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和评价、熟悉护理风险管理组织流程。工作重点在制定工作程序、流程和质量标准,发现护理缺陷和漏洞,建立相关预案。如手术病人接送流程、特殊病人防护、意外事故应急、批量伤员救治、麻醉突发事件抢救等,提高护士风险预控能力。护理部建立质量跟踪系统,组织各种检查或留言本、征询医生意见、召开手术协调会等,实施全程(网络)监控,保证渠道畅通及信息反馈的及时。

2.2 健全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实时上报风险事件建立护理零缺陷管理制度,制定年度风险管理计划、专科培训考核计划;制定专科操作程序/流程及评价标准、常见风险防护预案和公众意见汇集制度等;如制定《关于器械物品清点有误的处理程序》《手术室停水停电的应急预案》《关于骨科内固定材料的管理规定》等,提升护士应急操作能力。落实“手术风险事件”上报制。

除常规对发生的差错、事故必须呈报外,更强调对护理缺点、问题、意外事件、投诉或纠纷等的实时呈报,其目的:一是得到职能部门技术帮助,制定更缜密的补救措施;二是为风险管理组织进行全院性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寻找对策,杜绝类似事件。这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预警作用.

2.3 落实护理风险教育计划,提高风险意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教育计划,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效果。教育护士不仅要正确认识当前工作中面临的风险,还要会预测随着时展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严谨慎独;工作中认真准确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若无把握,切不可盲目行事,使护士从思想上提高风险意识,树立正确风险观。

2.4 强化护士素质教育,提高防风险“免疫力”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成正相关。抓好护士的素质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免疫力”。素质教育,要延续终身。要鼓励在职教育、自学为主,在自学过程中提倡自学内容与工作目标相结合、实践技能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个人习惯与规范制度相结合;开展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专科理论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施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开展新项目,要预先组织学习有关新知识,制定有关管理制度或规定,保证新项目安全实施;结合风险苗头或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118-02

【摘 要】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体现为医院主体与求医客体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与平衡。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院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建设。本文分析了现时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不和谐原因 对策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体现为医院主体与求医客体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与平衡,即医院对医疗保健服务的供给与不同层次人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的矛盾。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院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建设。

建立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是谋求医患双方崇高价值取向的共同归宿。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主客体都十分需要和期盼的,对双方都有利的。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创造主客体宽松、和谐、舒畅的心态,这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快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的一个重要条件。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创造医院安定团结的环境和正常工作秩序,是进行正常医疗工作的前提,是实现医院和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内容。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医院的信誉,塑造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这是增强医院在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医院知名度最有力的广告。

当医院主体与求医客体产生矛盾冲突,医患关系就会失衡,尤其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对疾病的认识与了解越来越多,法律意识都大大提高,医患关系出现了不和谐。我院办公室从2000年~2006年共接待患者的来信来访共78人次,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医院制度管理、服务流程、医务

人员的服务态度等。

1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从我院办公室接待患者投诉的情况来看,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医院主体方面的因素

(1)医院的管理制度有所欠缺,服务流程繁锁;或者是有制度,但医务人员没有认真贯彻执行,产生了工作人员脱岗,延误患者诊治,导致医疗质量缺陷。

(2)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使病人感到医疗服务“生、冷、硬、顶”,回答问题用患者听不懂的专业性很强的名词,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用语硬梆梆。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人文关怀:有些医务人员对病人的需求不愿正面回答,对健康教育缺少理念和意识,形成了只见病不见人的服务模式,不愿把病人当亲人。二是缺乏热情服务:当工作量大,面对较多应诊者时,服务语气急,问无答声,语言不文明、解释不耐心,伤害对方自尊心。对患者的探询和应答简单了事,接诊缺乏热情,由此造成患者对其服务价值和诊断治疗产生怀疑和不满,往往成为医患冲突的首要原因。

1.2 患者方面的因素

(1)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一方面要选择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 要求自己得到尊重, 心理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另一方面对医疗期望过高,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在医疗过程中要求有知情同意权,一到医院就希望能诊断清楚,对一些危重、疑难病例也迫切要求药到病除,立竿见影,不能接受超出预期的不良后果。患者对医学的特殊性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对正常药物反应、病情变化规律不能正确对待,如果他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不高, 服务态度不好, 或者对自己有不公正的对待, 就会毅然采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无理取闹,漫骂或威胁医务人员,有些人更是受到利益的驱使,会借对医疗的不知情干扰医疗工作秩序,以获取经济补偿,减轻经济负担。

(2)经济利益夹杂于医患关系中。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引进、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应用,既给患者带来福音,花费较大而病情无明显好转又需要继续特殊检查,就会使患者不满意,为发泄怨气而引起矛盾。

2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针对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医院要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加强自身的内部建设,规范医院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具体来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通过有效措施,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我院以医院管理年、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医疗安全服务月”活动,让职工牢固树立“患者至上, 一切为了患者”的思想。在质量控制和医疗缺陷管理上加强全程质量控制,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明确各级医护人员的职责,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患纠纷。

(1)加强医疗质量、病历质量的控制,严格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对特殊检查和治疗、特殊器材的使用和贵重自费药品的使用均要求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维护群众利益。

(2)针对部份医务人员三基不扎实问题,加强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对住院医生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对中级职称以下医师每年进行两次“三基三严”的考核,对两年后尚不能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调离临床岗位。

2.2 要加强医院的行风建设和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支持,只有迅速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提高亲和力,拉近医患距离,主动、热心服务,才能构筑出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要把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医院的基本建设来抓,要坚持新职工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德育教育,使医德医风深入入人心,怀仁心施仁术,让医护人员站在治病救人的崇高地位去认识自己的职业、激发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精神。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努力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2.3 加强医务人员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和服务技能方面的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促进医患沟通。

医院重视医务人员的医学教育,不能忽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和服务技能方面的训练。医务科、护理部在业务学习中,增加了与病人沟通的课程,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基本礼仪、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等课程,增强医护人员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加强了患者身心安慰和疾苦的理解与关怀,摆正位置,与患者积极沟通,从沟通中找到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要求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时,与患者多说几句话,使患者多一份安慰,少一份压力,使医患和谐体现在热情周到的服务中,体现在善解人意的每一个环节上。

医院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总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竞争中的无形资产,是医院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医患双方权益不可缺少的根本保证。因此,医院、病人和社会都应当相互协作、相互理解,使医院在信任和谐的医患环境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鹏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注重医患沟通.医学与社会,2006,8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洁净手术室;环境;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7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43-02

手术室医院感染与环境消毒质量密切相关,洁净手术室为手术提供了一个安全、洁净的环境。洁净手术室要求最大限度的达到和保持接近无菌的清洁环境,减少手术切口感染[1]。如何维护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达到最佳净化效果,降低手术感染率,严格环境管理既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我院于2003年开始启用洁净手术室,在实践中对存在问题不断整改、规范,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形成了一套洁净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环境介绍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有10间洁净手术室,其中百级、千级手术室2间,万级手术室6间,走廊和辅助间为十万级,手术室分三个通道,即病人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污物通道。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标识清晰。手术室与供应室在大楼同一层,手术室和供应室的污染区和无菌区设置一条通道联系在一起,实行一体化管理。

2 存在问题

在洁净手术室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级人员消毒隔离观念不强,人员流动频繁,各区域门不能保持关闭状态;保洁工人医疗卫生知识匮乏,清洁卫生制度落实不到位,无人员监管;物品运送流程不合理,物品未经清洁后直接进入洁净区;洁净系统维护与管理不受医护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护理人员对洁净系统的维护知识缺乏,无系统管理等缺陷。

3 管理干预对策

3.1 人员培训与管理 人为因素是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重要因素,科学、严格的管理是确保手术质量的关键[2]。因此,要加强进入洁净手术室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手术科室人员学习环境卫生学知识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提高各级人员控制感染的意识,医院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严禁进入手术室。严格管制手术室门户,限制每室参观人数在两人以内,手术患者穿干净病人服,戴隔离帽,由轮椅或平车运送至手术室并在门口使用交换车才能进入手术室。严格管理手术间,手术人员不得乱窜手术间,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巡回护士术前应将手术所需的物品准备齐全,减少术中进出手术间的次数,严禁在手术期间抖动敷料,以减少生物和非生物性微粒的污染。日常管理中,保持洁净手术室各区域门关闭状态,随意进出洁净环境造成空气流通过频易导致空气污染,我们制作醒目标识牌于各区域之间的门上提高手术人员在洁净区内随手关门的依从性,护士长加强巡视随时监管。

3.2 保洁制度的实施与监管 有研究[4]表明,清洁卫生对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做好洁净手术室的清洁消毒,保证清洁卫生工作制度落实到位。手术室清洁应在净化系统运行中进行,每日早晨湿式擦手术间的物体表面,湿式拖地,如术中血液污染地面,及时清洁,手术结束后对室内所有物品包括墙壁、地面、吊顶、仪器设备等进行擦拭,每周对回风口过滤网清洗1次。我们建立了清洁卫生质量登记本,各区域卫生有专人负责、有实施记录,加强质量控制手段,定期对保洁工人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日常保洁工作手术室护士参与指导督促,护士长每周抽查环境清洁卫生质量,不断完善清洁消毒工作,为洁净手术室的净化效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3.3 严格区分洁污流程 我院手术室是三通道布局,医护人员、手术患者、清洁物品作为洁净流线,无菌器械敷料经洁净流线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一次性物品除去外包装后经洁净流线进入一次性物品间。手术间后门通往走廊为污染通道,手术结束后污敷料、垃圾等经此通道运走。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手术器械由供应室人员到手术间后门处回收,运至供应室去污区进行清点、清洗,经过灭菌后的无菌包经无菌通道进入手术间,避免了无菌包运输过程中被污染。各区域的器械车、设备车固定放置,设置标识,严禁跨区使用,每周彻底清洁表面及车轮。外来手术器械直接送至供应室,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后方可进入手术间使用;新进设备物品应先安装,表面清洁擦拭后才能进入洁净手术室,减少尘埃粒子,避免污染手术间。

3.4 多部门合作洁净系统维护 对洁净手术室系统的有效维护,是保证空气质量的前提,但洁净手术室运行系统较为复杂,日常维护需医院多部门合作完成。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对洁净手术室综合效能进行维护与管理[5]。学习了解洁净系统工作原理,关注空气洁净度、温湿度、风速等质量指标,配合后勤部门每年定期对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静压差、温湿度、换气次数等指标进行监测,每月洁净系统空调维护保养,制定运行手册,有每次检查记录。手术室质控护士应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监控,密切关注空气洁净度及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每月配合院感科人员进行手术室空气质量监测,对异常指标进行全科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护士长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合理安排手术间,每台手术之间有自净时间,减少交叉感染,掌握初效、中效、高效滤器及过滤网使用情况,到期及时联系设备科等部门更换,保证手术室空气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丽,王煜.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缺陷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4):34-35.

[2] 泮葵芬,施海丹,黎鸫鸫,等.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2):254-255.

[3] 郭丽娟,李兴方,娄燕,等.手术室感染控制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