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词汇教学; 实践性;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105-02

多数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将人才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既体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特色,又适应了当前的人才需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不少高校对语言类课程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改革,但不是很完善。本文主要围绕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

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现代汉语词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核心课程之一,是专门为将要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该门课程针对第二语言教学,重视对词汇词义的描写和解释,目的是使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可以进一步熟悉国际汉语教学的词汇体系,把握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汉语词汇教学。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不同于本体的汉语词汇,其特殊性首先在于它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外国人一般都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其次在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帮助外国学生掌握词汇词义,更重要的是会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词汇。因此,国际汉语词汇教学非常注重实用价值,注重对实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外国学生解决语言交际困难。所以,在这个专业词汇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练习明白这一点,要求学生去思考如何将所学的词汇知识转化为能力,能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形象简明地进行词汇教学。

二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的内容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语言要素教学的核心,它不同于本体的汉语词汇教学,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我们从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两个方面说明。

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内容的选择

国际汉语词汇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它不同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以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应重点学习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汉语词汇教学概说、汉语词汇构成、汉语词汇单位(离合词)、词汇的构造、熟语、文化词语、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特殊词语的教学,此外还有汉语词语偏误。特殊词语的教学主要包括虚词、外来词、 用法特殊的词语和容易混淆的词语。文化词语的教学主要包括数词、颜色词、象征词和人名、地名等。汉语词语偏误主要指词语语法偏误、语义偏误、词形偏误。

2 增加汉语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汉语词汇学课程改革要分配好讲授理论知识的课时和教学实践训练的课时。国际汉语词汇学理论知识要转化为教学能力,归根结底要借助实践环节的训练。首先,我们制作课程教学大纲时,就要安排好实践学时,可实践的具体词汇项目内容如:离合词教学、熟语教学、文化词教学、虚词教学等。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交叉进行效果更好。如教师讲完“离合词”内容后,安排一次模拟实践教学,让学生模拟留学生课堂讲解离合词的用法,同时老师可给出一些留学生常错的句子,让同学们分析其偏误。

三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1 基于HSK语料的偏误分析训练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留学生汉语语料,比如我们讲到离合词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偏误分析。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这个周末我要见面好朋友”。这句话的错误也很明显,同学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即这个错误属于离合词的语法偏误,而且能说明理由,掌握离合词的用法。通过这样的偏误练习,学生们可以逐一地掌握重要的词汇项目。

2 教学案例赏析法

一些地方高校,留学生数量有限,加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对外汉语课堂的机会不多。学生常常不熟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不了解留学生学汉语的特点。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课堂的教学视频和学习教学案例的机会,让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更直观的体验。教学视频资料可以选北京语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这是很好的课堂案例。教学案例可选朱勇老师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一书,这本书不仅可以让人对教学案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借鉴专家对案例的分析。另外,观看教学视频或学习教学案例之后,应该引导学生按《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要求,对案例进行点评,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经过思考和比较,学生的体会更深刻。

3 模拟对外汉语课堂演练

模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国际汉语词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给出的内容可以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中生词和课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也可以是模块训练,重点练习特殊词语的教学,如离合词、趋向动词、时间名词、方位词、非谓形容词等。老师可先布置作业,如:北语教材第三十五课《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二(下),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离合词,并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正规的教案,制作PPT课件,可以一人完成,也可小组完成。下次上课时候学生上台讲课,其他学生和教师点评,最后教师总结。全班同学轮流进行课堂实战演练,保证每位同学得到真正锻炼。

4 教案撰写

教学技巧的形成要靠不断探索、长期积累和充分准备。充分准备要从备课开始。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指导学生撰写教案就成为课堂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撰写词汇教学教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语讲解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一般情况下,虚词和特殊动词和形容词详讲,其它词语略讲。第二,讲解词语要准确,从课文出发讲解词语,用法不要拓展过多。第三,重视语用教学,多使用情境教学法,词汇例子要生活化。尤其在讲解一些抽象的词语时,我们要精心设计一些情景,使学生能理解所讲词汇的意思并能具体地运用。

5 课件制作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应当特别注重利用生动直观的手段,如实物、图片、动作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来设计相关语境、创造情景、提供例句等,以利于W习者对词汇规则的直观感知和深刻理解。课件制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表示事物的名词可以用图片说明(如果能准备实物更好)。第二,结合板书使用多媒体,不可忽略汉字书写。第三,词语释义文字不可太多,意思简单的词语可以不释义,通过图片说明,给出用法例句。此外,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为了及时掌握学生制作课件的实际能力,可以将多媒体课件制作纳入考试的内容。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学生在课堂演练中都熟练自如地运用课件辅助教学。

6 课外实践

通过课外实践可以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与校内外的外国留学生互学,对其进行课外辅导,为其就业积累经验,并为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只具备词汇的教学能力也不能完成汉语教学工作,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想胜任这个工作,就一定要具备词汇教学的能力。为此,我们还可以搞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教学设计比赛,对外汉语教学问题辩论会,举办本科生和留学生的联谊活动,网络实践,论文研讨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网络实践”即面向国内外汉语学习者,参考已有的成果,建设我们自己的汉语学习免费网站,通过网上沟通、BBS、网络课程辅导等形式,为汉语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网络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

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

除了传统的词汇理论部分考核外,为更好地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词汇教学能力,课程考核时可以把能力培养目标细化,分项制定词汇教学课程的实践考核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词的展示。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要学的生词展示,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生词的语音、语义有一个初步印象,这是词汇教学的第一步。方法如词语联想导入、歌曲导入等。 二是解释词义和用法。要根据具体词语采用恰当的方法解释词义,可以利用字形、语素释义、对比等方法。除了词义,还必须讲解词的用法,即词的语法功能,也就是词与词的搭配问题,有时也涉及组词成句的问题。三是词语练习:练习题目的设计,练习过程的操控等。词语练习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针对词语的语法功能、组合特点、使用对象、句中位置等方面设计练习;练习形式要多样;练习量要充足。

五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意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语言规律,从而面向外国人进行词汇教学。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教授汉语词汇的能力。另外,要想教好词汇,教师不仅需要我们本文谈到的具备扎实的汉语词汇学知识和丰富的词汇教学实践,还要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理论,要对汉语语音、词汇、汉字、语法和文化教学有整体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好词汇,建立起词汇敏感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方法,深入浅出。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挑战;应对策略;汉语国际推广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席卷全球,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逐步成为国家重视的热门专业。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快速的发展,使得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因此,汉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师教育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在发展规模、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实践以及就业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制约瓶颈,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争取能够妥善解决。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和硕士教育发展过快

近些年,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和硕士教育发展过快,新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数量过多,而且招生规模普遍过大。许多院校实际上不具备设立汉语教师培养专业的资质。同时,由于就业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难以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浪费。

(二)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发展还不成熟

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中,学科本身仍处于比较稚嫩的发展期,还没有形成具有核心影响地位的学科理论。在汉语国际教育等以培养汉语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建设上,在专业设置、专业名称和学位设立乃至课程设置上,缺乏专家、学者、教师的声音,出现专家学者“缺位”和行政管理者“越位”现象。例如,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名称改为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等,尽管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不同意见,但仍然出台。

(三)传统课程观念造成国际汉语教师不够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由于受到了传统课程观念的束缚,造成课程设置偏离了汉语教师培养和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不少汉语教师缺乏必要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的专业训练,只凭借身为母语者和自身固有的知识体系投入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他们在进入讲堂之前,虽然有简单的岗前培训,但是工作之后缺少系统、及时的在职培训,不能随时充电,全靠教学实践中自己的摸索与总结来适应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二、针对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控制专业的招生规模 开展教师的联合培养

1、制定汉语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标准,控制招生规模

西方国家在解决专业教育机构的资质问题,制定了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标准,设立审定和认可机构,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专业规范和审定。我们可以适当地借鉴西方国家这些好的经验,设立专门标准和机构对培养院校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查和认定,控制招生规模,避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盲目扩张,以保证汉语教师的培养质量。

2、开展国际汉语教师的联合培养

国家汉办向海外国家输送国际汉语教师的对象主要是海外的公立大学和孔子学院,而私立大学和汉语培训机构,就需要另辟蹊径找汉语教师。因此,国家汉办应当支持和鼓励高校与海外机构对汉语教师进行联合培养,从而解决海外汉语教师师资缺乏的问题,同时也可吸引想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这样既能够解决海外师资不足的困境,又能让国外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提高。

(二)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拓宽就业渠道

1、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师资队伍都拥有一定比例的硕士研究生。高层次的汉语教学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汉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因此,我国派往西方发达国家从事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是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人才,才能符合这些国家对于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2]因此,必须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

2、拓宽就业渠道

国家汉办应当适当拓宽汉语国际教育本硕士学生的就业渠道,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选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外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外派到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其次,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海外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的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海外汉语教学实习经历,能为他们毕业后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

首先,对于那些刚刚入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使他们快速积累起一定的教学经验,解决他们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教学套路。其次,对于那些有经验的教师,将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教师的理性认识上,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引导教师摆脱对外汉语固有的教学套路,从而达到对教学方法不断完善的水平。

微格教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在1963年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师资训练法。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受训者进行专项技能的反复训练,是目前被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师资培训有效的新型模式。在短期培训过程中,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让学员在教学案例中发现了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以达到快速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目的。

(四)确定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机制

在我们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拓宽研究领域,将研究拓展到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和教师的培训上。在海外推广汉语教学仅仅靠中国派出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而且派出的中国教师教学方法也不符合本土学生的口味,同时,他们也会与本地汉语教师形成竞争,会引起本地教师的不满。因此,应该走汉语教师本土化道路。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近年来,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的教学方法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效果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汉字教学,它滞后了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汉字形体结构比较复杂,字与字之间的区别性大,容易辨认、但书写起来很困难。导致留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总体教学质量。通过笔者调查发现,让学生爱上写汉字一直都是教师很头疼的部分。尤其是初级班的学生,很少有学生喜欢写汉字。学生要么是不写,要么是能写拼音就写拼音,绝对避免写汉字。如何让学生爱上写汉字是近些年来汉语教师一直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在2014年12月份河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笔者是其中之一)去辅助河北中医学院开办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时,大部分留学生都对书法非常感兴趣,时不时的就会拿起毛笔尝试书写。用毛笔写字带给大家一种新鲜感。这也激发了笔者的灵感。汉字具有形体上的可视性和超越具体形象的意象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书法教学对汉字教学的促进作用。如果在教授学生汉字书写时适当利用毛笔给汉字课堂锦上添花,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汉字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而且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语言教学与知识文化结合

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交际文化,一类是知识文化。书法应属于知识文化的范畴。这类文化一般是通过选修课或者文化展示的方式进行传授。若是在语言课上过多涉入知识文化,则会故此失彼,走入误区。所以我们要找到语言教学与知识文化教学的结合点。应该以语言教学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传授多少文化知识为出发点。笔者在这里对提升学生汉字书写兴趣进行了设想,将书法与汉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书法进行汉字书写教学,并不是要讲授多少关于书法的文化内涵,而是借助书法的插入让学生更加了解汉字,以传统文化形式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汉字书写效率,增强汉字学习效果。

二、利用书法来有效提升汉字教学效果

1.使用得当。把书法引入到汉字教学的课堂并不是要让学生正式的上书法课,学习书法相关知识,所以不可能每节课都要用毛笔进行汉字练习。什么时机巧妙地把毛笔引入课堂教学也是需要注意的。如果从始至终每节课都让学生去用毛笔参与练字,那就和上书法选修课没什么区别,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当然也就不能达到提升兴趣的效果。教师要抓住时机,在合适的课程当中适当的引入书法,让学生感受毛笔的乐趣最好。

a.例如:当汉字教学开始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书写汉字情况,有可能会出现某些学生不愿意写汉字或是书写汉字不认真的情况, 这时教师可以适时把毛笔领进课堂,让学生认识软笔,产生新鲜感;并初次感受软笔和硬笔书写效果的不同,让学生爱上写字,提高写汉字的乐趣。

b.再如:当讲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时,如“春节”相关传统。教师可以先展示比较简单易写的对联内容,让学生先认识对联,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同时给学生准备好对联用纸,利用毛笔让学生学习写对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书写规范一些,写完可以给大家进行展示。相信学生在写春联时肯定会比平时的书写要认真的多。

c.还有:当某一节课学生学习的汉字枯燥无趣或难度较大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拿起手中的毛笔,尝试在不同材质上书写。如宣纸,硬卡纸、树叶上、布料上。如此学生不仅会感受到书写汉字的乐趣,也会集中注意力,尽量把字写好,从而增强了记忆,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2.因学生是初次接触软笔,所以教师需要课下多花些心思每次都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每次给学生带到课堂上的都是惊喜,一下子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如这节课带来了毛笔,下节课带来了树叶,某节课又带来了“福”字,对联。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充满了期待。或者教师也可以提前一节课给学生布置所要带的材料,比如说让他们去收集树叶第二节课带的课堂上来。但事先不要告诉做什么,等到课堂上进行尝试的时候,学生会觉得很有意思。

3.学生对于软笔的使用会有很多新鲜感,但在写字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学写汉字不容易,中国人写毛笔字之初都不一定能写好,更何况是外国人。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去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课堂书写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需要多鼓励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写得比较好的字,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当然错误也是需要纠正的,该规范的是必须要规范的。还有就是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太大的难度, 不然学生先被困难吓倒了,下次肯定不想再写了。

三、结语

以适当穿插书法的形式进行汉字教学,可以给汉字课堂注入新鲜感,能活跃课堂,克服学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但教师始终要谨记所上课程是汉字学习课,书法的穿插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哪些课适合穿插,穿插练习书法要占用多长时间,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如果想在汉字课堂教学中穿插书法,教师的书法功底必须过硬。否则可能效果没达到,反而起到反作用。如果教师没有书法的相关知识,也不建议穿插此方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对课堂教学发挥作用, 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海外学生的传播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勇主编.《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国硕士63人,外国硕士21人。其中,中国硕士一班全部为对外汉语专业背景,共33人。中国硕士二班为其他专业背景,共30人。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不记名,以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计划回收问卷84份,实际回收问卷64份,回收率达76.2%。此次调查共40题,涉及“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这门课的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调查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课时安排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中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设为核心课,“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成为这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培养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设定的课时也不完全一致。就我院来说,该门课中、外学生的课时一致,第一学期开设,共18课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18课时合适的,一班占64%,二班占63.6%,外国硕士占66.7%。认为需要增加课时的一班占33.3%,二班占36.4%,外国硕士占26.7%。可见,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认为“语音教学”这门课的课时足够,而近三分之一的认为课时应该增加至20、24、32、36节不等。关于18课时能否达到真正学会如何进行语音教学的目的,中外学生的答案相差很大。回答“是”的,一班占56%,二班占54.5%,外国硕士占80%;几乎近一半的中国学生认为18课时无法达到进行语音教学的目的。他们认为,课堂上讲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才能真正掌握,18课时在实践环节上不充分。

(二)“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学内容

1.对该门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关于该门课主要应教授的内容,各班学生的答案差异较大(如表1所示)。一班学生和外国硕士普遍认为是学习汉语语音教学的具体方法(93.3%和85.2%)、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汉语语音教学(96.3%和93.3%),而二班学生就这两项的选择分别为72.7%和81.8%,明显低于前两个班。其中,68.2%的二班学生认为是语音教学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远远高于一班和外国硕士(55.6%和53.3%);50%的二班学生认为是语音教学过程中的科研方法,也远远高于一班和外国硕士(33.3%和13.3%)。

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由于非专业背景,二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更大,期望了解相关的语音理论问题,他们认为科研能力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希望在获得教学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而海外各国对科研要求不同,外国硕士对此内容的需求相对较低。一班学生有过该方面的培养和训练,需求也相对较低。2.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详略得当。“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这门课共设七个专题,即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概述(2课时),声母及声母教学(3课时),韵母及韵母教学(3课时),声调、语流及声调、语流教学(3课时),教学录像观摩评析(2课时),国外中小学汉语语音教学(2课时),语音教学能力展示(3课时)。认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详略得当的,一班占100%,二班占72.7%,外国硕士占93.3%。其中,23%的二班学生认为有的内容合理得当,有的内容为否。从授课教师的角度分析,二班是平行课中的先行班,教师会根据在二班学生的教学效果来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因此一班全部答案为是。对于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不得当的部分,学生们普遍认为,课堂实践机会不够,教学能力展示的时间不足,应该提高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对他们来说,学习用简单的方法教会留学生发音是最重要的。3.教学内容的必要性。92.2%的被调查者认为所有的教学专题都是必要的。对于需要增加的教学内容,学生们的建议是:(1)增加教学实践的时间,加大学生语音教学的展示和教师点评机会,增加教学案例分析的数量,观看更多的教学视频,包括上述各专题内容的片段教学,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国别、不同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教学,新手和熟手教师的教学,不同教师的纠音教学等。由于学生们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教学定位,对“国外中小学汉语语音教学”这个专题的需求比较大。他们希望增加该专题的内容,分享各国①中小学语音教学实例,观看各国中小学教学的视频资料(也包括中国的国际学校)或示范课;每次课都要留有足够时间进行观摩、讨论与语音相关的课堂教学实例,从而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最终变为实践性知识。(2)更为细致地讲授更多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例如如何纠正难学易错的音,已经“化石化”的语音面貌如何改善,如何避免语音课的枯燥性等。掌握一些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学会课堂设计、管理和调动中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能够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能水平进行教学;了解海外的语音教学测试形式。他们希望增加少量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语音练习,教师能提供一些歌谣、韵语等相关语音教学资料。除了语音教学方法外,适当增添一些儿童心理、幼儿管理、如何与家长沟通、中小学汉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有些内容已经不属于语音教学的内容)。(3)增加语音课的教学设计,包括一节课和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同时能将所学的方法有机地运用于教学中。(4)增加不同国别学习者的语音特点和偏误纠正的专题,增加中高级学习者的语音教学内容,加大声调、语流教学的比重及针对难点音进行教学的练习。除此以外,有研究倾向的学生希望增加语音教学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介绍,非专业背景的学生希望增加本体知识的系统讲授和重要本体知识的回顾等。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语音教学”这门课的期待很高,而由于学生需求各异,语音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教师需要花费较大力气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4.不同专题语音理论知识与语音教学方法的比例安排。85.9%的学生认为“声母及声母教学”比例安排合适,7.8%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讲授过少,4.7%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讲授过少。84.4%的学生认为“韵母及韵母教学”比例安排合适,4.7%的学生认为理论讲授过少,9.4%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讲授过少。78.1%的学生认为“声调、语流及声调、语流教学”(中小学语音教学)①比例安排合适,9.4%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讲授过少,10.9%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讲授过少。从上面的数据可见,学生们对“声调、语流及声调、语流教学”和“中小学语音教学”这两个专题内容的安排上满意度相对低一些。因此,教师在这两个专题的语音教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平衡上,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更多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5.各专题教学内容的讲练安排。对于该题目,各班学生的答案有很大差异(如表2所示)。外国硕士和中国一班普遍认为教师教授比例合适,学生的教学实践机会合适。其中,20%的外国硕士和11.5%的一班学生认为讲授合适、教学实践机会太少;13.3%的外国硕士和7.7%的一班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太多,6.7%的外国硕士认为理论讲授过多。而二班只有5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练比例合适,45.5%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合适、语音教学的练习机会太少,9.1%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太多,18.2%的学生认为教师理论知识讲授过多,这个数据也远远大于外国硕士。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二班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需求要远远高于其他两个班。由于二班为非专业背景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对教学内容的感受也不同。他们希望在有限的培养期内,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来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能直接运用于未来的教学。这也符合汉语专业硕士以培养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宗旨。

(三)“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学模式

对于该门课应采用的教学模式,各班学生的答案也有较大差异(如表3所示)。外国硕士和二班学生更倾向教师讲一半、学生讨论一半的模式,所占比例为73.3%和54.5%,远远高于一班(40.7%)。51.9%的一班学生倾向教师主讲、学生参与的方式,而二班和外国硕士分别占31.8%和6.7%。可见,专业背景与非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听课方式上也有很大区别。专业背景的学生更注重教师讲授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参与和实践。由于语音教学的专业性,很多内容需要由教师来主导和点拨。而非专业背景的学生专业来源多样,思维方式更加开放,他们注重参与,喜欢合作式的学习与讨论,渴望从同伴那里得到启发,对教师的依赖相对较弱。其中,有20%的外国硕士倾向教师主导、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就语音教学的特殊性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这种模式对外国硕士来说,实施起来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四)语音教学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28-02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升温,汉语国际推广已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是当前中国大外交、大外宣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办于2007年3月决定在我国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截止到2014年9月,全国有82所招生院校培养了20 793名中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中国学生15 741人、留学生5 052人。目前河南省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5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单位。其中郑州大学2009年开始招收全国首届外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孔子学院奖学金生),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2010年开始招收国内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几年来,河南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招生院校逐渐增多,生源充足,基础比较扎实,但在招生形式、实践实习和培养方向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

一、增加在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招生

1. 增加国内在职硕士招生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招生和学习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被录取考生秋季入学,采用全日制脱产学习形式,毕业时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另一种是在职人员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报考者要参加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一般在7月报名,10月考试,被录取考生春季入学,学校一般采用非全日制在职学习形式。学生毕业时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不能获得硕士毕业证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及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都招收在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重点招收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外语专业毕业的在职人员和回国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学习时间一般在周末或寒暑假集中进行。

在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和汉语志愿者教师岗位的报名基本要求中,除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外,22岁~50岁的在职教师均可报名。近年来,随着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岗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政策的实施,河南报名的大中小学在职教师人数越来越多。这些教师大多是中文、外语专业背景,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相当一部分缺乏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外语水平和在校生报名者相比处于劣势,并且教师年龄越大差距就越明显。一些本科学历的回国志愿者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愿意继续外派从事国际汉语教育教学工作,也有进一步深造的意愿。可以说,河南本省有一批持续的在职生源,但目前河南没有一所招收在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单位。在我国在职文凭含金量较低,在职教育不断整改、备受质疑,主要的质疑点在于在职硕士能否保障学习时间、培养单位能否保证培养质量。但是高校不应因噎废食,要通过落实培养大纲、强化管理解决问题,补上河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在职教育的空缺。

2. 增加国外在职硕士招生

除面向国内在职人员招生外,国外在职教师生源也不可忽视。近些年,国家向海外源源不断地派出优秀的汉语教师,派出人员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也接受了相应的岗前培训,但由于两国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派出汉语教师需要一段适应期,有时不能准确到位地完成教学工作。这时本土汉语教师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他们已经取得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的认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当地的教学流程和学生特点,并可通过两国的语言和文化对比,运用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泰国为例,本土汉语教师中只有一小部分曾来中国学习进修,很多本土教师汉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发音不标准,对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了解不足。在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授课时间比较集中,安排灵活,可满足各国在职汉语教师来中国接受系统学习和学历教育的需求。这不仅可以提高各国汉语教师自身的汉语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空间,还可以促进各国汉语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汉语教育事业在海外的发展。

二、拓宽教学实践和实习途径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MTCSOL)的目标定位是“专业学位”“是基于职业标准来设定的,这种职业有其独特的知识领域,有严格的入门标准和鲜明的实践性”。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是培养能适应海外教学环境的以汉语作为外语的人才,通俗的说法就是培养高层次的教书匠,是一种技能型的培养”。该专业的特点在于培养与职业需求密切相关的应用能力,因而教学实践和实习尤为重要。尽管河南高校认识到了教学实习的重要性,积极鼓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外派担任汉语志愿者教师,但由于派出名额有限,有待拓宽教学实践和实习途径。

1. 扩大留学生规模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有为数众多的不同国别、不同层次的留学生,为本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很多机会接触汉语学习者、感受汉语课堂。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国际教育发展比较落后等原因,河南省的留学生规模较小。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共35.6万人,其中河南各级各类来华留学生3 313人,仅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不足1%,在全国排名第23位。有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甚至没有留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在国内的实践机会不足,因此扩大留学生招生数量势在必行。

2. 开展校内校际合作

一是内部共享教学实践实习资源。在河南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招收院校中,硕士点和研究生培养归属文学院,留学生归属另外一个学院,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其中一方培养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资,一方是对外汉语教学对象。这就要求硕士培养单位和留学生教育单位开展合作、共同发展。郑州大学的合作模式是:文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师资共享,很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有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或外派经历。国际教育学院2014年在校留学生有1 600多人次,能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充足实践机会,提供实习岗位,开展有教学观摩、中外学生“一对一”辅导、担任助教及独立授课、参与教学管理和语言实践活动等,并组织、指导、培训在读研究生外派到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其他海外单位实习,保证了实践实习环节的落实。二是省内共享教学实践实习资源。目前河南有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留学生生源不足,有汉语国际教育经验的师资缺乏。各培养单位之间可以开展校际合作,如建立跨学校选课机制,使优秀的师资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加强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进行师资培训;共建教学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跨校接收实习生,组织研究生讲课比赛等。

3. 建立海外实习基地

目前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4 000多万,而有机会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只有10万左右。为了给未来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必须面向世界,培养单位要主动“走出去”,开拓建立海外实习基地。河南5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单位中,郑州大学在印度合建1所孔子学院、在美国合建1所孔子课堂,河南大学在美国合建1所孔子学院、下设2个孔子课堂,此类平台可提供的实习岗位非常有限。因此,各培养单位要积极寻求其他方式的校际国际合作,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建立海外实习基地,有条件的单位要争取海外办学。海外实习期间,学生可顺利完成学位论文,深入了解当地政策,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海外就业意向的学生可取得所在国的教师资格证,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突出地方文化优势和培养特色

1. 打造“基本技能+地方文化+专业特色”培养模式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同时也带动了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众所周知,河南作为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一直以来,武术和中医在国外颇受追捧,爱好者非常广泛。一些国外学校专门申请武术和中医教师,并开设相关课程。然而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武术、中医方面的专业人才,汉语专业知识欠缺,外语交流和教学能力不足;汉语专业的学生又不太了解武术和中医,更缺乏专业技能。武术和中医是河南极具优势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国际名片,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生的过程中,可将汉语基本知识、国际汉语教学技能与武术、中医等特色方向相结合,打造“基本技能+地方文化+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在外派选拔考试的竞争力,争取到更多的国际汉语武术和中医教师岗位。这里的专业特色不是一般的才艺,而是扎扎实实的武术硬功夫和中医真技能。

2. 顺应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向

当前,国内外汉语教学的形式和层次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从公办到民办,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学历教育到社会培训,从本土教育到华人教育,还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学校或教育机构申请选派数学、科学、文化、艺术等专业课程的师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对我国专门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从体制上拓宽了海内外汉语教学高端人才培养的途径,推动了由原先主要面向来华留学者的对外汉语教学向针对所有海内外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变”。市场需求的变化,为我们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习和就业空间,因此培养单位应敏锐地加以应对,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一是有针对性地补充幼儿、中小学生和成年学生汉语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实习;二是在练就扎实的汉语功底的基础上,增加其他专业课程基本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训练;三是积极开展定向培养,与海外汉语教育教学机构和华校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多语种或分国别的汉语师资。

参考文献:

[1]翟亚军,王占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