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单元教学案例

语文单元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单元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单元教学案例

语文单元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模仿;辨析;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32-01

自从新修订的语文新课标颁布以来,语用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普遍重视的教学内容。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凭借,找准文本中有特点的句子或者段落,展开读写结合实践,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一、在模仿中触类旁通

模仿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练笔的主要形式之一。要想使学生的模仿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模仿,教师就要根据课文的性质特点,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使学生进行迁移式的练笔,这样学生的练笔就会更加有效。

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课文中是这样描写的:“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在学生品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模仿性练笔,让学生就日常自然现象中的天气、风雨雷电等进行仿写。这样的练笔,学生觉得简单、容易,感到表达的快乐。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先选好了读写结合点,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这样训练,不仅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习效果明显。

二、在辨析中无师自通

在语文教材中,课文都是以单元组合的形式出现的,课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课文类似的地方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能够在整合提炼的基础上真正习得作者的表达技巧,并逐渐能够迁移运用,从而达到无师自通的目的。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主要有《黄山奇松》《S果树瀑布》《莫高窟》等几篇课文。教学时,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就这几篇课文进行对比辨析,使学生能够感知到不同课文在描写景物时所运用的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经过对比以后,学生就会发现:同样是写景类的文章,《黄山奇松》与《莫高窟》主要以并列段的形式对各处景点进行描述,而《黄果树瀑布》则以移步换景的形式进行描写;在语言上,它们都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经过比较后,学生对写景文章的描写与表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时,结合学生阅读所得,教师鼓励学生进行选择性练笔。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先以课文为素材,鼓励学生对比辨析,找出异同点;再引导学生进行练笔。这样的读写结合,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容易达到无师自通的写作目的,优化了学习效果。

三、在拓展中融会贯通

许多教师指导学生练笔,大都是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补充或者对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这种读写结合形式淡化对学生言语表达技巧的训练,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要根据教材中课文的特点性质,引导学生向深层次发展,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时,许多教师都爱把第四段作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让学生进行仿写练笔。笔者认为,要想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走向深入,教师就要分步实施教学。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将阅读的重心从表层向深层推进,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些表示连接的词语,文本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最后,让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出示:

,这小家伙只是在笼子四周活动, 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 落在柜顶上, 。

这样的读写结合形式深受学生喜爱,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以文本教材中的典型段落为例,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练笔。这样的练笔有效地将文本的特殊句式融入学生的语言体系中,不仅活化了文本的语言形式,而且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段话的表达特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语文单元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备课

随着减负呼声的日益高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大量数据显示,造成课堂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教师备课不认真,而是他们对备课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把握备课的有效方法。只有抓住备课的根本,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备好课呢,下面让我们为自己的备课好好把把关吧。

一、小学教师当前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象一,许多教师看重教参,因为教参还提供教学案例,可以直接用来教学;有的老师重考纲分析,考试指挥棒的功能体现更为明显。其实不然,我们教师最应该依据的是课标、教材。他们才是进行备课才是基本点。对教学内容分析不到位,对教学过程只是做出简单的知识罗列,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备课流于形式。

现象二,背课代替备课,有些课堂上,教师讲的滔滔不绝,似乎功底很深,其实这种课堂教师成了演讲者,学生成了被动的听众,这反映出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不是备课而是背课,完全曲解了备课的含义。

现象三,学案代替教案。有些教师不注重写教案,而把重点放在了学案上,学案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的学习方案,而教案包括教与学两方面,既要有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活动的设计,又要分析学生,设计学生活动。备课的结果是形成教案而不能用学案代替。

现象四,重预设,轻生成。有些教师的教案过于详细,甚至把上课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了出来,然后照本宣科的去表演,这样的课堂太过于僵化,它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忽视了课堂动态的生成。教案应多角度预设应对方案,简单地说,备课应该具有充分的应变意识和策略。

现象五,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同一化教案。集体备课已经成为学校常规的教研活动,其效果也常常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表现是,资源共享导致统一化的教案,教师忽略了教学对象的不同,这种备课不备人的做法当然会导致教学设计的模式化。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现象六,重课前备课,轻课后备课。备课就是做好课前的准备,这是许多老师普遍想法,其实,针对一节课的研究应该延伸到课后,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课后反思,我们称之为反思备课,它能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有一个著名的结论是教师的实践加上反思等于教育名家。在这个方面教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题目叫“咂摸教学”。即“反思式”教研。把反思做好,把反思三年的老师称作入格,再反思三年,就可能成为合格,再反思三年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要想培养教师要注意“三格”----入格、合格、风格。最后培养学习型的教师。

二、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新特点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基础牢靠,剔除不必要的环节,才能由此生成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语文教师要备好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读教材,全册整体备课

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思路安排,针对不同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依三维目标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备课前应通读教材,整体备课。

整体备课就是新学期拿到新书以后,教师要结合语文课标、教材说明及时阅读全册教材,目的是对学段三维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对全册教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全册教材安排的内容及训练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整体安排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个环节可以是粗线条的,但它是必不可少的,用最少的时间,追求最大的效果。

2、钻研教材,集体单元备课

新教材面广量大,增加了备课难度,特别是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不确定性更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备课不到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同伴互助,导致思维空间狭窄,对教材的特点认识不够,把握不准。因此,过去那种个人独立备课的形式已经适应不了课改的继续深入,集中教师智慧同伴互助的集体备课当取而代之。集体备课可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教师的思维空间和视野,集中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备课的深度,取得良好的效果。

课改前教师备课多采用以课文为单位逐篇进行,导致教师缺乏对整本教材和各单元的整体了解,费时低效。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按专题单元编排,每单元课文无论从人文的角度和知识的角度都有共性,这是编者遵循学习的规律、知识内在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精心编排的。同时,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等各部分板块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抓住教材编排特点,实施单元备课、整组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品读教材,感悟文本备课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提出了很高要求,要落实这一维度的目标,就需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细细品读教材,感悟文本。

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走近文本”。教师自己要先有对文本充分的感悟与体验。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教师同文本的对话,首先要“聆听”文本的声音,调动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和感受,“披文以入情”,让文本感动自己。第二要“走进文本”。在自己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理性思考,理清自己感悟文本的过程、方法、体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彻大悟。第三要“走出文本”。在明确感悟经历的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条件,基础,设计出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思路、方法。因此,只有教师品读教材,感悟文本,经历“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备课历程,才能得到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真经。

4、深挖教材,整合资源备课

语文教师应具有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教师备课时不要局限于教材,要注重深挖教材,整合资源备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是要挖掘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搜集一些与教材相关的资料,补充学生学习的资源。二是要挖掘教材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布置搜集任务,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的信息补充、完善、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激励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三是要挖掘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让学生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语文单元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一、关注文本内容,也要关注学生需要

王荣生教授说: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的研究与分析,而是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或照搬他人的套路。以下两份设计就是该师备课时集他人优秀课例的精华而生成的设计,看似都不错。因此,第一次研讨就两份设计的优劣展开了讨论。

(一)教学设计比较

【教学设计】1

1.理清脉络

“我”的舞台在哪里?圈出相应的地点,并用小标题列出。(娘胎唱戏、小床演戏、侧学戏台……)

2.概括内容

划出文章的第1段和第10段,说说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总分总、前后照应)

3.对比阅读

出示《同步阅读》中《齐白石画虾》,引导发现两者在篇章结构上的异同点。(相同点:在结构上都是总分总;文章中心则是表现艺术家为艺术执着的追求。不同点:《我的舞台》写作顺序体现地点的转换;《齐白石画虾》主要是时间变化。)

4.练笔设计

回忆学习某项艺术的过程,参考两篇文章的篇章结构,列一份写作提纲。

【教学设计】2

1.品析表达特色

教师出示课文第6-8段,引导学生围绕导读提示展开讨论:“从哪儿看出舞台对我有神奇的吸引力”?(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2.出示练笔设计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伟大艺术家成才的必经之路。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交流阅读感受:此情此景,吴霜的奶奶目不忍视,假设你也在场,会想起什么、做什么或说什么?

出示练笔题:奶奶目不忍视,她躲在里屋,______地说:“____________。”我站在边上,____________ 。

(二)教学案例分析

1.剑走偏锋,练笔设计何去何从

两份设计立足文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设计:“教学设计1”着眼把握文章结构,旨在引导学生把一件事说清楚,“教学设计2” 意在挖掘文本意蕴,引导学生品悟文字后面的内涵。各有千秋,孰是孰非?

“教学设计1”有效地帮助学生把一件事写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但这对于高段学生来说并不难,难点应该是“写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其中最难的又属“写具体”。学生通常不懂得抓住细节展开描写,难以把学艺过程中做的、说的、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一点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可惜老师没有关注到。

“教学设计2”以写促读,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但语文不仅要学习文字后面的意蕴,更要学习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情感和表达方式。高段学生不应只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感悟,而是要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推敲语言表达的形式,领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再说作为略读课文,与单元整体目标的关系如何,这一点估计老师也忽略了。

2.立足文本,也要立足学生需要

显然,两份设计主要从老师的“教”出发,为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或教学特色服务,忽视了学生需求和学生差异。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备课时就应该把学情分析放在重要的位置。要了解学生对文本知道多少,能把握到什么程度,从而进行教学设计和构思。假如做过学情分析,那么,班级学生对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情感或文章意蕴尚缺火候,需要进一步强化的,“教学设计2”不失为一份好设计,它是最适合这个班学生的。同理,个别学生难以层次清晰地把一件事说清楚,“教学设计1”对于这些学生无异于雪中送炭。

第一次的研讨,老师似乎明白了:紧扣文本表达特色的设计固然不错,但脱离学生需要的,实效性无从谈起。教学要依据学生需要才能抓住方向和把握重点,选择什么样的练笔设计,基于文本,基于单元目标,更要基于学生,为学生量身定做练笔题目,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二、关注学段目标,也要关注学生需要

带着这样的认识,这位老师再次走进文本,寻找更为恰切的训练点和设计方案。首先,老师重新定位了高段学生的阅读目标,主要是提高整体把握能力、默读思考能力和语言欣赏能力。再读文本,老师发现《我的舞台》不失为高段学生习作的优秀范文,理由是:(1)清晰地行文线索。全文总分总结构,分述部分按不同时段展示在不同“舞台”上的经历。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为写作顺序,层次分明。(2)详略得当的场景描写。小院学艺部分写得最具体,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酷爱艺术的小女孩。其他场景相对略写,详略得当。(3)幽默诙谐的笔触。学艺的过程,浸泡在汗水和泪水里,全文却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息,诙谐的语言也是本文一大特色。因此,紧扣年段目标又关注学生需要,成为新的练笔设计的主要思路。

(一)教学设计例示

【教学设计】3

1.整体把握脉络

2. 研读表达特色

①研读“院子学艺”部分,圈画出描写学艺动作的词,想象她学艺的情景。(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②写到奶奶的感受,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侧面烘托、笔触幽默)

3 出示练笔设计

仿写学艺经历:学习细节描写,写自己学艺过程中一段经历。(多数学生参考“院子学艺”部分的表现形式,抓住细节,侧重从动作、语言或心理活动体现自己学艺的过程、倾吐学艺的酸甜苦辣。)

(二)教学案例分析

1.忽略学生认知,练笔设计美中不足

“教学设计3”把练笔的训练点锁定在单元习作要求: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如,吹、拉、弹、唱……请写出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可见教师充分观照了“单元目标”的要求,这的确是学生需要完学习任务,但老师的设计仍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虽然这份设计帮助学生找到了语言的生发点,链接起原有生活的积累,有效学习了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范式。但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个别学生难以落笔。因为这份设计,不但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选材,还要学习课文的表现形式,对于没有学过艺术的孩子,的确无从下手。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份练笔设计亟待改进。

2、关注学段目标,也要关注学生需要,

语文单元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笔者教授的大学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浙大版的《新编大学英语》,授课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批学生于进校英语分级考试后选入慢班,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表达有障碍,个体差异也很大。针对这样的特点,笔者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不同授课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堂文化教学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借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最终实现发展学生的思辨意识、责任意识和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下面仅以《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为例展开说明:

案例一:由简到繁的小组任务(以第二单元“神话与传说”为例)该单元主题为“神话与传说”,课内精读课文为一则尼日利亚寓言故事“为什么乌龟的贝壳是不平整的”。曾有学者(郭姗姗,2011)指出,笔者所用教材虽是国内优秀外语教材,但在内容和选材上“都偏重于追求英语的原汁原味,而缺少母语文化的输入,很少有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英文译本来体现母语文化,缺少中国元素的表达。”针对这样的缺憾,笔者在进行单元导入时,有意识的加入了一则中国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及一则伊索寓言“龟兔赛跑”。前者是一个动画短片,在熟悉完相关词汇后,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配音比赛。后者则要求学生进行分组的角色扮演。在精读课文结束以后,要求学生分组将课文故事内容以微型剧的方式表演出来。由配音到角色扮演再到微型剧表演的设置,在任务难度上由易到难,篇幅上由短到长,故事内容上由熟悉的文化过渡到陌生的文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三个任务中,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表达流畅性逐步提升,其本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示,乐在其中。此外,个体差异和需求也在不同的任务中得以兼顾。在思考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更是体会到了中国寓言故事和尼日利亚寓言故事相通的主旨和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即“诚信”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乌龟在伊索寓言和尼日利亚寓言故事中完全不同的形象,从而对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古希腊文化和尼日利亚文化)有了侧面的了解。

案例二: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提问(以第六单元“人和动物”为例)该单元主题为“人和动物”,课内精读课文为“人和动物的好斗性”。有学者(文江华,2010)指出,“成功的教学方法主要的技巧在于善于设疑启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有指导的情境下主动地、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思维能力,以求得他们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因到果,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设疑要严密,答疑要适度,留有余疑,不断启思。”针对这样一个较为抽象,富有哲学意味的单元主题,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层层递进的启发式提问。问题的设置上也是本着由浅入深,由因到果的顺序环环相扣,具体如下:“人和动物有区别么?表现在哪?”这个问题也引出了西方文化、圣经《创世纪》中对人和动物之所以不同的宗教解释;“人和动物关系是怎样的?人类的地位是低于还是高于动物,还是两者平等?”这个问题引出了原始社会的图腾文化和现代的工业文明;“人和动物是否有相似性?动物通‘人性’么?人又有‘动物性’么?”这个问题引出了一组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以及一系列相关文学作品,包括时下最新的影视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终启发了学生对人和动物好斗性的深刻思索。通过层层启发,课文的主题和文化因素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师生间思想层面的深层互动。

案例三:由易入难的翻译知识竞答(以第七单元“旅行的乐趣”为例)这一单元主题为“旅行的乐趣”,课内精读课文为“新生之旅”,重点讨论的是旅行的原因和旅行的意义。由于这一话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中学甚至小学时可能早已做过类似的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在课程过程中渗透文化因素成为笔者首要的考虑。因而,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笔者针对学生的特点(浙江省生源居多,均为在杭大学生)设计了与杭州旅游景点相关的翻译知识竞答,借以在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增加其公民意识和民族文化自豪感。在这一环节,通过幻灯片逐张展示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其对应英文名,抢答并答对个数最多组别获胜。在展示的顺序上,首先展示的是杭州著名景点的实体照片,如“苏堤”、“雷峰塔”等;其次展示的是西湖十景的图片,如“苏堤春晓”、“雷峰夕照”等;最后展示的图片是某些景点的相关中文介绍词。这样的设计严格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原则,由词到词组再到句子,循序渐进。例如,学生在了解了“苏堤”的正确表述为“SuCauseway”以后,更加深了对“苏堤春晓”(“SpringDawnatSuCauseway”)的认识。再比如景点介绍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就发生在杭州”,有学生翻译成“ThemovingstoryofLiangshanboandZhuYingtaihappenedinHangzhou”,表述上完全正确。这时,笔者则会引入跨文化相关知识,启发学生这样的翻译在英文环境中可能会完全失去意义,因为外国受众对人物角色并不熟悉,最后引出更佳的翻译版本“ThemovingstoryofLiangshanboandZhuYingtai—RomeoandJulietinChina,happenedinHangzhou”。与灌输式教学相比,这样的课堂更能加深学生对相关语言、翻译及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跨文化意识。当然,在知识竞答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两三人一组,或扮演导游和游客,或扮演梁山伯祝英台或者许仙和白娘子,演绎经典爱情故事片段,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促进文化教学。

语文单元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者对单元主题目标达成途径的意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体现出以专题组织教学单元的编写特点。教材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等22个专题。在苏教版必修教材的教学参考书中,教材编写者对每个专题的内涵进行了解说,在解说的过程中,对主题目标也进行了界定。如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对单元主题目标界定为:“学习‘历史的回声’专题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是如何借鉴历史,表述自己的人生见解,抒发感情的;在于学习如何把握历史的瞬间,记录历史现场。”

另外教材编者还对达成单元主题的具体方式和主要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如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教学目标为“1.了解把握历史、感悟历史的常见文本形式。2.通过沉吟涵咏,熟读成诵,对古代史论和怀古词进行品赏,丰富感情世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从史论的学习中,进一步认识议论文如何处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4.了解文言实词活用的知识,并能够予以运用。5.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历史遗踪的寻访、考察和史料的搜集、整理,并且选择合适的文本,抒发自己的见解或感受。”

总观苏教版教材编者对单元主题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了编者“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希望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研读活动,深入文本,达到领悟单元主题思想的目标。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对单元主题目标简单比附的现象

虽然教材编写者对单元主题目标的实现途径有较为详尽的指导,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普遍着对单元主题目标简单比附的现象。

首先是因为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人文性和工具性争论的困扰,很多时候,没有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文本解读,多习惯侧重于思想内容的解说,至于如何从文本语言形式中发现和领悟思想情感,往往缺少方法。不少语文教师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欠缺,讲课时从语言表面轻轻滑过之后,就把内容和思想抽出来,缺少对学生深入文本阅读行为的组织,使得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为空洞的人文说教。

加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题组元形式,更使教师对具体文章的主题先入为主,这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常常选择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印证主题,缺乏对文本的进入探究。这种教学内容选择上的简单的比附行为,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应有的品格。

三、文本细读是达成单元主题目标的主要途径

要想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阅读学习中参与到文本内涵的解读中去,文本细读无疑是对语文阅读教学重内容轻形式的一个矫正。

文本细读即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意义和情感进行仔细的推敲,反复的品读,用心灵去感受和体味文本,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对文本蕴含深厚意蕴做出丰富的阐释,从而建构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文本开展交流与对话。文本细读的方法很多,下面举几个运用文本细读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体悟主题内涵的教学案例。

1.推敲词句

词句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细读词语、沉入句子是走进文本,体悟主题的捷径。

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主题目标是在让学生体悟“故乡是一个人的根,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的出发地,也是人的归宿”。在教学《想北平》一文时,教者安排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推敲词句,撰写点评的方式细读文本,体悟作者对故乡北平的深厚情感。

2.对照比较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果是改写本,我们可以拿它与原作对照;如果作者有修改,可以把修改前后的文稿加以对照;我们还可以把作品跟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比较。

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主题目标是“通过富于灵性的美的发现,是文学作品这块美的息壤,焕发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教者将朱自清对月下荷塘的精彩描写,还原成“荷塘上都是叶子,叶子中间有花,有的开了,有的没开。”引导学生与原文比较,从不同角度分析出原文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细腻的景物特点、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的深刻情蕴。

3.寻找“罅隙”

寻找缝隙,就是要找到作者故意留给你的破绽,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也可以发现作品跟生活、跟人之常情的矛盾。

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主题目标是“让叙述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进而真实和平环境”。在教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时,教者抓住环节描写、心理描写的“矛盾点”“可疑点”,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其中深意”,深化对文本的解读感悟。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一个八年级的学生听到炮声却感觉宽慰、惬意,可见他认为战争是能毁灭丑恶、维护祖国的权利和荣誉的。可是他怎么能把德国的侵略战争看得如此光荣、神圣?依此可以体悟到,作品的深刻主题在于战争给无数民族带来灾难,它留下的阴影在人们身心两方面永难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