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病人康复指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范文第1篇

我院是2004年被确定为残联救助精神病人定点单位,与白城三个县市区残联以及社区共同组成了精神病防治管理体系。定期到各县市区筛查精神病人并建档立卡,重性精神病人随时送入本院住院治疗,不需要住院的病人,由各县市区医院定期发药,新发病人及时到本院填卡登记,得到及时治疗,出院后的精神病人转回残联康复科或社区进行巩固治疗和监护。用药病人我们定期随访,根据病人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参加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但是由于政府缺乏统筹管理,加之残联或社区在服务方面缺乏专业人员,对精神病人监护不能到位,使精神卫生工作缺乏协调性。2009年国家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纳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并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真正使精神病人重症送医院,康复在社区管理。

要做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护人员为主,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开展基础管理工作(建档立卡及随访),必须有卫生、教育、民政、公安、残联和劳动部门密切配合,还要动员病人家属、邻居、单位、街道以及基层保健组织,福利机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才能使有限的人力和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不仅单纯治疗精神疾病,消除症状,更重要的是应用精神病学,流行病学,社会心理学及其他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在一定区域生活的社会人群中,一是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加强公重对精神卫生的重视,二是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促进精神疾病的康复,三是开展精神卫生的调查研究,了解社区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四是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满足人们对精神卫生的需求,五是参与精神卫生政策的制定,评价和管理。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范文第2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61-01

一般认为,精神病人经过治疗不打不闹就算康复了。事实上精神病人的康复目标并不仅仅是消除精神症状,而是要通过各种综合康复措施,使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目前,在医疗单位尤其是社会上,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够,则是产生错误的原因。

1医护因素

1.1精神科医生在进行精神检查时,往往过于注重观察患者症状转归,只注意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较少对患者生活、工作、家庭及其患者内心体验加以了解,例如,抑郁症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适宜的心理治疗,同时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可能会大大提高。

1.2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则过于强调病区的安全、管理、打针、发药等最基础的护理操作。目前由于治疗的需要病区色彩单一,环境单调,生机不足,信息量少。大多数精神病人在院少则数年,他们逐渐变得被动、懒散、无所追求,在医护人员的照顾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就是精神病人的“长期住院综合症”,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倍感孤独和苦闷,想方设法逃离“牢笼”,可以想像,即使是正常人,长时间封闭在病房中,要想重新面对复杂多变人际纷争的外部世界,也需要相当长的适应过程,更何况是一位精神病患者[1]。所以病人在不良环境刺激下,与外界与社会隔绝,行为受到限制,失去往日自由,从而增加恐惧、不安和烦闷感,整个身心处于不良的状态中,久而久之,形成“住院综合症”,这是当前精神领域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2患者家属的因素

患者家属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患者过度关心事事包办代替。其实,康复期患者并不像患了躯体疾病那样需要静养,相反家人为他们做得越来越多,他们的主动性就越差,依赖心理越强,越难以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家属应鼓励患者自己料理生活,主动与他们交流情感,并适当参加社会活动。

家属的第二个认识是多过于急躁,对患者做什么都不满意,经常指责患者“有病”。精神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属要有足够的耐心,如何与患者平等地交谈也是家庭需要学习和探索的。如对患者说话带有指令性,不给患者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结果患者变得愈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范文第3篇

主题词 慢性精神病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70-01

本文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开展社区护理的庆华社区与人口及病人人数相当的未开展社区护理的健康社区进行对照,开展慢性精神病社区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统计资料庆华社区有慢性精神病人23人,一年之中维持工作生活17人,复发住院3人,复发门诊指导治疗维持家庭生活3人。健康社区有慢性精神病人21人,维持工作生活5人,复发住院10人,复发门诊治疗维持家庭生活6人。

护理方法

1 勤走访勤观察

社区护士要做到对区内的病人病情心中有数,善于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不能完全依赖家属的观察结果,往往家属并不能及时观察到患者的病情细微改变。

2 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

慢性精神病人家属的细心照顾非常重要,做好家属的沟通工作,以减少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并通过家属及时得到患者信息。对家属要耐心的指导,家庭的安静、和谐、舒适、关怀照顾、消除劣性刺激,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患者在病态中的言行,以及监护坚持吃药,是稳定病情的关键。社会的照顾和家庭的温暖对于预防复发,防止精神衰退有积极意义。

3 坚持维持用药

慢性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仍维持用药,因精神疾病中有相当数量的病人,虽然进入慢性期,不等于症状消失,病情稳定,相反某些症状仍然活跃,是病人不能适应新的生活,不善于处人交际,有的睡眠也难以改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慢性病人的常年服药,并未见到显著效果,给人们的印象是多年服药不见效,吃不吃药没有多大用处,结果停药几天,病情明显加重,再次投药后又复同前。所以说,慢性期精神病的药物维持在有效巩固量。

4 开展社区康复护理

对慢性精神病人回归社区,边服药,边接触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与家人共同生活,培养对家庭及社会的乐趣,进行一定的工作、学习、劳动,将药物与康复措施相结合,即控制了疾病,又不会造成与社会的脱离。同时进行宣传和交谈,让他们懂得精神疾病的性质和长期性。经过此方法护理的病人,缓解的较为稳定,复发率低,巩固时间较长。

5 心理护理

应用一般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去的病人的信任,细心观察与分析病人的言行举止,以及针对其病态心理和现实的心理负担进行心理护理,并且要要掌握其复杂的内心活动,鼓励病人谈出自己的病情、病因、疾病发展及今后的打算,设法进行诱导、启发、鼓励、帮助、解释、安慰等支持性的护理,指点他们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必要的给与奖励制度,启发及增强病人战胜疾病及生活信心。

6 做好生活训练

病人从起床到晚上睡眠整天的生活要严格要求,家属对病人的每一个细节密切观察,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合理安排整天的工作劳动,逐步训练其独自生活,养成一种有规律的饮食起居习惯,在变生活懒散,然后训练其社会交往劳动技能,并丰富病人的文化生活,适当娱乐活动,尽力使病人整天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综上所诉,社区护理是护理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是慢性精神病人稳定病情减少复发的有效途径,符合社会发展,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复发和致残,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神病人;健康教育;心理状态。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主要由护士执行的,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它主要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知识,指导促进疾病复发和预防疾病发作的有关知识,疾病发作作为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疾病,病人在发作期间,缺乏自知力,自我反省能力和自制力,思维,情感,行为方面也存在着异常,此期,很难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在精神病人的预后中,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情况恶化,走向衰退和精神残疾,对这部分病人和健康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就使得这一特殊疾病人群的健康教育,很大一部分应在病人家属方面进行实施。

1 住院期间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1.1 封闭病房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精神病人由于症状支配常表现为兴奋,少眠,伤人,毁物,自杀,自伤,他杀等过激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必须住在封闭病房内,一部分患者家属表现为紧张,恐慌,又存在着一定份额的自感内疚和疼爱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家属总想着探视患者。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工作人员应做到仪表端正,态度和蔼,真诚的对待教育所提的各种问题,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让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发生发展过程及临床特点和症状表现,消除其紧张心理,让家属理解过频探望和照顾病人会导致病人病情加重,当病情稳定时探视,才能诱导病人安心住院,配合治疗,同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支持,避免对其过分迁就,溺爱或训斥,责备等。还有一部分患者家属对病人较冷淡,抱怨,这主要是由于精神疾病复发率高,损害性大,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过重引起,护理人员应针对对疾病的特点,主要在促进康复,缩短病程,预防复发方面进行宣教,切实帮助家属解决后顾之忧。

1.2 开放病房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精神科陪伴人员承担着患者的部分监护任务,在患者自知力丧失或缺损的情况下,护士必须加强与陪伴人员的沟通,提高其防范意外的警惕性,建立和谐,互动,信任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防范护患纠纷,促进患者健康,可采用讲解,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多种形式让家属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药物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如何与患者沟通等,帮助陪伴人员制定具体的行为干预措施:如指导陪伴人员帮助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并督促执行;特殊行为的干预;指导陪伴人员利用心理学知识正确使用强化法及消退法[1]。对患者行为进行干预。

2 出院后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对精神病人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性教育,精神疾病由于其特殊性,服药时间一般较长,部分患者甚至终身服药,因此,健康教育性工作不是一次性工作,应是一个追踪的过程[2]。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患者住院期间家属的健康教育,也要坚强出院后的随治教育,巩固治疗效果。

2.1 首次发病患者家属他们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不够,对监护缺乏足够的认识,每月由一名医师和主管护师到患者加重或以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家庭健康教育一次,每次0.5小时,主要内容:(1)耐心解答患者家属的提问,帮助其学会处理和应对因为疾病造成的各种生活困难,减少心理压力,对患者的安全康复提供针对性指导。(2)向家属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复发先兆及应对方法。(3)妥善保管好家庭中的精神药物,定时按置给病人服药,并注意病人是否服下,严防超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自杀行为的发生。

2.2 多次住院患者家属许多家庭都不堪人力,物力及经济的负担,精神病人家属因长期与病人相处,所以受影响较重。表现在家庭物质生活低,生活事件多,娱乐活动少,可存在心理障碍,生活满意度低,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做好上述的健康教育外,还要指导家属树立生活信心,改善心理状态,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善生活质量。

2.3 衰退和精神残疾患者家属大部分家属存在厌烦情绪,以冷漠,甚至旁若无人的态度对待患者,此时,做好家属工作的同时,做好社区和工作单位有关人员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接纳病人,并多与沟通,给予感情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对精神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对精神病人的治疗,转归及预后复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病人;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7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身边的琐事和家庭负担逐渐加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精神科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已被患者广泛接受。康复期精神病人随着病情的改善,自知力的恢复,将要面临许多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实际问题。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根据各种精神疾病特点,我们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康复期精神病人的护理当中,通过改变患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培养其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提高患者认知功能、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为患者重返社会和家庭创造条件。

1 康复期病人健康教育特点

1.1通俗性的特点。即健康教育的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因精神病人的起病原因不同,情绪多不稳定,加之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少用或不用医学术语,遇有特殊的医学语言,应细心加以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1.2随机性的特点。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疾病类型不同,我们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1.3强化性的特点。针对精神病人记忆力差、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我们采取反复强化的宣教的方式,并随时观察病人的表情、意识、神态,判断病人是否清楚、明白。

2 康复期病人健康教育内容

2.1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包括有关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状及药物治疗,了解相关精神科药物的有效作用。让患者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2注重培养患者的生活能力。包括锻炼患者自己洗衣服、叠被子,洗头、洗脸,打扫病室内卫生。教育患者要自强、自立,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病房内务。

2.3社会交往技能教育。包括如何与家庭成员、朋友、亲属进行交往,有效沟通,如何向他们倾诉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帮助。

2.4工娱活动教育。可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加以选择。如:打乒乓球、羽毛球,打扑克、下象棋、听音乐等,这些娱疗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紧张、急躁情绪。

2.5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各种类型精神疾病的特点,掌握其临床主要护理症状,因病施治,通过与病人交谈,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对患者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消除其不良情绪,逐渐实现角色转换。

3 康复期病人健康教育方法

3.1集中式健康教育。选择病情相同、症状相近的患者,采集有共性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开展群体健康教育,讲授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早期症状,药物应用,社会功能培养等相关问题,让患者主动配合护理人员,有效的接受健康教育。

3.2互动交流式健康教育。精神科护理人员通过热情、诚恳的工作态度对康复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交谈中了解患者的自然情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治疗程度,倾听患者心声,与患者进行互动交谈,并给予耐心解答,帮助患者消除消极情绪,体谅患者正常的心理活动。在交流的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有无情绪波动及隐性症状发生。及时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痛苦,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促进疾病的康复。对将要出院的康复期病人,护理人员一定要嘱咐病人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掌握自我调控技巧,保证睡眠。如果患者特别担心出院后被家人和朋友嫌弃,护理人员要帮助其增强自信心,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3.3 个性化健康教育。精神疾病类型很多,症状各异,故应因人施教。根据个性化程度如:文化水平,传统观念,性格差异,生活方式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找准切入点,向患者介绍合适的书籍、娱疗活动,引导病人走上正规的生活方向。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个性化教育,深入浅出的讲事实、摆道理,诱导其适应健康教育活动。

3.4示范式健康教育。为了使康复期病人能顺利走入正常生活轨道,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在料理生活中的某些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和示范。如: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病房备品,如何料理病房内务,讲解如何使用交通工具及使用家用电器的基本常识等等。同时鼓励患者主动去帮助别人,传承家庭美德。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另外,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医院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改进工作方法。

4 康复期病人健康教育评价方法

4.1与病人交谈的方式。责任护士、护士长通过采用与病人日常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

4.2晨会交班时重点介绍。在交班时定期请责任护士介绍所属病人的基本情况,检查责任护士的掌握程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4.3发放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卡。定期向住院病人发放有关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的满意度调查卡,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总结经验,达到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