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益文化活动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宿迁经济快速的发展,全市私家车、出租车越来越多,市区交通环境也不尽人意;虽然现在未到严重堵车的地步,但是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开车脾气粗暴,开斗气车,开霸王车等情况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的交通环境将会不断恶化下去,提高驾驶员素质势在必行。
以“绿丝带”为载体,约束开车人脾气,甚至约束老问题“酒后驾驶”。开车主体是人,只要驾驶员们一个和谐的心态,就可以缓解我们的交通压力,和谐我们的交通,和谐我们的社会。
二“绿丝带”简介:
1、 绿色代表健康向上;
绿色代表畅快,通行;
绿色代表和平友善,没有任何冲突的意喻。
2、 交通中绿色的寓意:绿色代表生态交通,友善交通;
绿色是一种道德高尚,行为文明的体现。
3、 活动中“绿丝带”的寓意:
每辆车上都系上一条绿丝带,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绿的颜色是一种让人温馨的颜色。让温馨的绿色一路畅通,让温馨的绿色一路随行,可以有效的缓解目前驾车人的“路怒症”,和谐交通,和谐社会。
三、活动对象:
宿迁新老城区的出租车、公交车、公车、私家车以及载货面包等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市人民政府)
市府广场开幕式(在2011年第四届快乐车友汽车嘉年华现场)
四、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宣传策划、准备工作
2、活动首日23号,车展现场举办活动启动仪式,届时将邀请各单位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剪彩,鸣放礼炮等活动(详见当天活动细则)。
3、巡游车队系绿丝带,车队出发。志愿者奔赴各个活动地点。
4、邀请各家媒体,将专派记者,全程跟踪采访,报道。
5、快乐车友栏目组节目制作播出。
五、活动实施细则
(一)媒体宣传2、宿迁交广网在节目中,从04月02日至04月23日全天候滚动播出。
3、中国电信LEO全天候滚动播出,工商银行户外LED媒体滚动播出等。
4、宿迁都市报宣传。
5、大量传单,DM,杂志,海报宣传。
6、快乐车友网站宣传。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策划;活动创意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本文就群众文化活动的含义以及特点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要点进行分析。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含义以及特点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活动越来越被群众所欢迎,这对于我国群众的总体文化氛围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端正群众视野中的政府形象以及促进区域特色的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在我国建设群众文化的初期,文化建设还以小型化建设为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群众文化活动也表现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一)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公益性
就目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开展情况来看,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具有公益性,所谓的公益性指的就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对象是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群众,也就是说群众文化所反映的是大家共同的喜好,即群众文化的进行受益的是公众,这就是其公益性的表现。
(二)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多样化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其他文化形式相比,群众文化所具有形式越来越多,这对于全民文化氛围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多种形式的文化使得群众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文化建设活动中去,从而为其生活的充实创造条件。
(三)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区域特色性
由于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就是某个区域内的群众,因此群众文化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的人文特征,也就是说群众文化的区域特色型比较明显,这也是群众文化和其他形式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之一。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要点
(一)要明确群众文化的定位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为了对相关的文化导向进行强化,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群众文化的作用,相关部门在进行群众文化策划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定位的明确,通过合理精密的组织策划来实现引导群众思想的目的。所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是以群众为主体的,因此在群众文化策划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必须把群众放到最为重要的地位,只有符合了群众的心理与需求,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被接受,这对于群众文化策划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群众文化的策划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也要加强对主流思想的坚持,对于某些可能会诱发群众产生迷信、封建状况的文化不给予传播,这是群众文化策划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另外在策划过程中群众文化定位的明确也能够使得大众对于群众文化的理解程度加深,进而意识到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这对于其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为我国社会文化氛围的养成创造条件。有效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势。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是群众,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活动中来,不但要保证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性,同时还要富有创意:要追求原创内容。一沉不变的群众文化是容易造成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产生审美疲劳的,会让人民群众对于参与到这些文化活动中没有兴致的。所以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政府部门应该对于文化活动的嘉奖进行多多鼓励,增加一些奖励的形式,减少一些奖励的台阶,只要有创新就会有一些比较有新意的作品,就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其中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最关键的要点之一就是地方特色,若是文化活动缺乏相应的地方特色,这就表示该地区的文化活动没有灵魂,无法有效传承下去。想要群众文化活动具备当地的特色,工作者们应该注意寻找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只要提起刘三姐,马上就能想到桂林山歌和山水,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就能通过山歌传播出去。群众文化活动融入了当地地方特色以后,自然会表现出特有的魅力,当地群众也会更加愿意参加。要不断推陈出新。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大国,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发展至今有五千年,积累了无数的瑰宝。文化工作者们在开展文化活动期间只要适当提取一些文化宝藏,就能整合出新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受到众多人民喜爱的文化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备独特的特色,只是伴随着时间的演变,其特有的魅力无法表现出来。现代工作者们只要适当地进行改进和包装,就能赋予古老的文化活动以新的活力,表现出其特有的魅力。
(二)加强队伍的建设
群众文化管理者以及策划者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将会直接对于群众文化的策划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队伍的建设力度,尽可能的对参与群众文化策划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让其的个人修养以及艺术涵养都能够满足于现代群众文化策划的需求,这对于推进我国群众文化策划工作的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高素质的策划队伍将会让文化活动的进行更具有科学性以及趣味性,只有相关策划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过硬,才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进群众文化策划工作时,相关部门必须把提升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需要准确的对其进行定位。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的时候,需要精神安排才能够将群众进行引导,从而达到让群众具备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消除破旧的封建迷信思想。群众文化的正常发挥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可以使得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于事物的鉴赏能力所有提高,通过人民群众的提高才能够全面的促进整个城乡文化水平的提升。例如:政府承办的很多文化活动,都是通过一些比较大型的活动来进行树立的政府形象,通过这些活动,将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以发挥出现代化的一种文化模式。在建筑形的活动之中,很多是和民族性的文化特色相结合从而进行展开的,这样既能够达到将民族文化想灾区人民进行传播宣传,还能够达到让灾区人民进行收益的一个双重目的。群众文化的策划不可以一成不变,需要更多是时代性的改革创新。长远来讲,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的文化资源的整合集中,还有文化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将文化活动进行商业化的一种转变,这个历史的潮流。如:重庆市的一些新建的KTV等娱乐创所,多是将群众文化活动融入其中,吸引多重不同的客户群里来促进去商业化的一种目的。
(三)要注重群众文化活动主题的突出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促进群众文化素质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想让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相关策划人员在对其进行策划时就必须加强活动主题的突出,只有活动明确的表达出其自身的思想以及核心,才能够让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性被最大程度的提升。相关人员在进行文化活动的策划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群众的具体状况来确定活动主题,并尽可能的采取措施让活动主题得以突出,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得群众的目光被吸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群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要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纯的只以文化资源的聚集作为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途径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为了保证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实现稳定发展,相关人员在对其进行策划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其经济效益的重视,让文化活动能够和市场经营相融合,逐渐让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实现商业化,这对于群众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譬如最常见的KTV就是群众文化商业化的一种形式,商业化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吸引到更多不同层次的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工作中,这对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策划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五)要加强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
在进行群众文化策划的过程中,相关的策划人员要有意识的把文化策划品牌化,这对于文化活动的建设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品牌化的文化活动更容易让群众所接受,进而积极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使得文化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文化活动品牌打造的过程中,相关策划人员必须要结合文化活动开展地的具体情况,让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品牌更具有竞争力以及市场优势,为群众文化活动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结语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提升群众整体的文化素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群众文化策划的重视,积极的采取措施提升群众文化策划的科学性,为群众文化活动作用的顺利发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燕.关于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33.
[2]陆明.浅析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王泽俊.群众文化话动的策划与创意分析[J].戏剧之家,2014,10.
[4]张剑雄.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21.
[5]苏峥.浅析文化馆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J].金田.2013,10.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含义以及特点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活动越来越被群众所欢迎,这对于我国群众的总体文化氛围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端正群众视野中的政府形象以及促进区域特色的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在我国建设群众文化的初期,文化建设还以小型化建设为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群众文化活动也表现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一)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公益性
就目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开展情况来看,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具有公益性,所谓的公益性指的就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对象是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群众,也就是说群众文化所反映的是大家共同的喜好,即群众文化的进行受益的是公众,这就是其公益性的表现。
(二)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多样化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其他文化形式相比,群众文化所具有形式越来越多,这对于全民文化氛围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多种形式的文化使得群众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文化建设活动中去,从而为其生活的充实创造条件。
(三)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区域特色性
由于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就是某个区域内的群众,因此群众文化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的人文特征,也就是说群众文化的区域特色型比较明显,这也是群众文化和其他形式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之一。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要点
(一)要明确群众文化的定位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为了对相关的文化导向进行强化,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群众文化的作用,相关部门在进行群众文化策划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定位的明确,通过合理精密的组织策划来实现引导群众思想的目的。所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是以群众为主体的,因此在群众文化策划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必须把群众放到最为重要的地位,只有符合了群众的心理与需求,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被接受,这对于群众文化策划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群众文化的策划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也要加强对主流思想的坚持,对于某些可能会诱发群众产生迷信、封建状况的文化不给予传播,这是群众文化策划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另外在策划过程中群众文化定位的明确也能够使得大众对于群众文化的理解程度加深,进而意识到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这对于其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为我国社会文化氛围的养成创造条件。有效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势。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是群众,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活动中来,不但要保证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性,同时还要富有创意:要追求原创内容。一沉不变的群众文化是容易造成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产生审美疲劳的,会让人民群众对于参与到这些文化活动中没有兴致的。所以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政府部门应该对于文化活动的嘉奖进行多多鼓励,增加一些奖励的形式,减少一些奖励的台阶,只要有创新就会有一些比较有新意的作品,就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其中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最关键的要点之一就是地方特色,若是文化活动缺乏相应的地方特色,这就表示该地区的文化活动没有灵魂,无法有效传承下去。想要群众文化活动具备当地的特色,工作者们应该注意寻找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只要提起刘三姐,马上就能想到桂林山歌和山水,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就能通过山歌传播出去。群众文化活动融入了当地地方特色以后,自然会表现出特有的魅力,当地群众也会更加愿意参加。要不断推陈出新。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大国,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发展至今有五千年,积累了无数的瑰宝。文化工作者们在开展文化活动期间只要适当提取一些文化宝藏,就能整合出新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受到众多人民喜爱的文化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备独特的特色,只是伴随着时间的演变,其特有的魅力无法表现出来。现代工作者们只要适当地进行改进和包装,就能赋予古老的文化活动以新的活力,表现出其特有的魅力。
(二)加强队伍的建设
群众文化管理者以及策划者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将会直接对于群众文化的策划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队伍的建设力度,尽可能的对参与群众文化策划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让其的个人修养以及艺术涵养都能够满足于现代群众文化策划的需求,这对于推进我国群众文化策划工作的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高素质的策划队伍将会让文化活动的进行更具有科学性以及趣味性,只有相关策划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过硬,才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进群众文化策划工作时,相关部门必须把提升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需要准确的对其进行定位。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的时候,需要精神安排才能够将群众进行引导,从而达到让群众具备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消除破旧的封建迷信思想。群众文化的正常发挥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可以使得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于事物的鉴赏能力所有提高,通过人民群众的提高才能够全面的促进整个城乡文化水平的提升。例如:政府承办的很多文化活动,都是通过一些比较大型的活动来进行树立的政府形象,通过这些活动,将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以发挥出现代化的一种文化模式。在建筑形的活动之中,很多是和民族性的文化特色相结合从而进行展开的,这样既能够达到将民族文化想灾区人民进行传播宣传,还能够达到让灾区人民进行收益的一个双重目的。群众文化的策划不可以一成不变,需要更多是时代性的改革创新。长远来讲,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的文化资源的整合集中,还有文化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将文化活动进行商业化的一种转变,这个历史的潮流。如:重庆市的一些新建的KTV等娱乐创所,多是将群众文化活动融入其中,吸引多重不同的客户群里来促进去商业化的一种目的。
(三)要注重群众文化活动主题的突出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促进群众文化素质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想让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相关策划人员在对其进行策划时就必须加强活动主题的突出,只有活动明确的表达出其自身的思想以及核心,才能够让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性被最大程度的提升。相关人员在进行文化活动的策划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群众的具体状况来确定活动主题,并尽可能的采取措施让活动主题得以突出,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得群众的目光被吸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群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要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纯的只以文化资源的聚集作为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途径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为了保证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实现稳定发展,相关人员在对其进行策划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其经济效益的重视,让文化活动能够和市场经营相融合,逐渐让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实现商业化,这对于群众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譬如最常见的KTV就是群众文化商业化的一种形式,商业化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吸引到更多不同层次的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工作中,这对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策划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五)要加强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
在进行群众文化策划的过程中,相关的策划人员要有意识的把文化策划品牌化,这对于文化活动的建设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品牌化的文化活动更容易让群众所接受,进而积极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使得文化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文化活动品牌打造的过程中,相关策划人员必须要结合文化活动开展地的具体情况,让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品牌更具有竞争力以及市场优势,为群众文化活动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结语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成为主流,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生产、消费形态也随着转变,商业色彩浓厚的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应运而生,发展迅速,相比之下,公办的群众文化地位和功能日渐模糊,甚至被边缘化。许多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为了赶上市场经济的节奏,迎合人们文化观念、文化口味的转变,竟简单盲目地向大众文化、娱乐文化看齐,导致群众文化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观导向性、审美性、教育性。这种盲从市场,一味跟风的文化习气,与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的“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是完全不相符的。我们必须回过头来静静反思,清醒地认识到:群众文化首要应突出公益性、群众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绝不能被大众文化娱乐和商业文化所取代。这么说,也并非全盘否定群众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色彩。如果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被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适度加入这些当代流行元素,未尝不可取。重要的是,要把握群众文化活动方向,明晰群众文化与市场上的大众文化、娱乐文化的分野,明确地将活动定位向群众而非市场,把群众反馈、社会反响作为评判标准。
二.关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
首先,要关注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景象。这主要有两点。一是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新增了广场舞、“暴走”、“彩色跑”等文体活动。二是群众自发性越来越高,纯业余的演出队伍、竞赛团体越来越多。三是群众文化活动与节日文化结合日益紧密,节日色彩日益浓重。不但在传统佳节大张旗鼓地开展广场文艺、创意秀等活动,还自办特色新奇的民间节日,与节庆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突出主题性、富于原创性。同时,要审视文化部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一方面,群众文化从业人员现状并不容乐观。虽然,群众创造文化的自发性极大地提高了,群众文化正以极其迅猛的势头蓬勃发展,然而,相应的人才队伍建设却跟不上,从业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在许多文化馆,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并在群文战线上有丰富经验的职工都已退休,年轻的一批虽有较高的学历,具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指导群众、动员群众,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离“接班”水平还有差距。另一方面,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也让人堪忧。由于文化相对于经济,一直是软性指标。一些干部一味重视可量化的经济业绩,不重视难以量化的文化业绩,甚至认为“唱唱跳跳、写写画画”对经济发展不重要,对社会生活不必要,可搞可不搞,使文化建设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文化投入流于空谈。这就使得许多文化场馆建设不完善,面积小、功能少,使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充分开展。而且,带有公益色彩的专门性群众文化场馆还没有建设起来,许多地方虽有商业性的影城、影院,却没有低票价的戏剧曲艺专门表演场所。
三.分析群众文化活动的要素
多姿多彩的活动是群众文化的生命线和基本载体。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群众文化工作部门只有提高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使文化生活成为群众生活的常态,引导人民群众的文化价值观,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真正体现群众文化的群众性。因此,对于群众文化工作部门而言,加强对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基本要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群众文化活动的要素主要有三点: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首先,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政府各部门出于宣传主流文化、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稳定社会秩序的客观需要,会定期举办一些带有明确导向性和典型示范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第二,企事业单位为了加强内部凝聚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会举办一些群众性的文艺汇演和文体比赛。第三,大量民间文艺、文体社团,自发地开展各种规模的文化活动,并自主创办派对、节日、比赛等。可见,不管活动的主办方是何种类型,都有着具体的目的。因此,承办方和活动策划人必须按照主办方的意图去运作,以实现预期目的。其次,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的,主题是鲜明的。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主办方的目的,这决定了活动的性质和主题;第二,群众的认同度,这决定了活动的群众参与度与社会影响度。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应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活动目的和内容决定了活动形式。如举办活动目的是为了普及群众性的文化艺术,那么活动就可采用文艺汇演的形式;第二,活动所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活动的规模。第三,新的活动形式的产生是策划者通过社会实践,在已为群众熟知、广为群众接受的形式上发展而成,而简单的灵机一动、突发奇想的新创意未必能得到群众欢迎,往往不被群众所理解,反而脱离群众。所以,群众文化工作者,只有扎根群众、深入生活,才能创造出新的活动形式。
四.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
关键词:文化志愿现状;瓶颈;对策
一、了解文化志愿工作
(一)文化志愿的内涵
文化志愿是指不以物质回报为目的,依托自身文化才艺、社会资源或后勤服务意愿,自愿参与到公众类文化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有效缓解群众文化职能部门人手不足、资源有限等短板的志愿服务工作。
(二)文化志愿的宗旨
奉献 友爱 互助 团结
二、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现状
(一)人员组成不够科学,志愿队伍未必“志愿”
以本人所在的嘉善县为例,目前有在册文化志愿者54人,其中文化馆在编在职人员8名,文化相关从业人员5名,其余文艺爱好者41名。所有志愿者均为文化馆下辖群星志愿者团队文艺骨干,文艺特长涵盖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主持等各个艺术门类,虽能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担负起现场表演或展示的任务。但从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的综合需求来说,还缺乏相关活动策划、组织、后勤保障类志愿人员的加入,人员构成相对单一。
从志愿者团队年龄结构上来说,目前,嘉善县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册志愿者平均年龄34.5岁,其中45周岁以上的占36.2%,总体年龄结构偏年轻化。而中青年阶段正处于事业、家庭的繁忙期,平日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时间、精力相对有限,甚至会与本职工作之间发生一定冲突,从而导致志愿服务积极性减弱。
另外,基层文化志愿团队建立之初,招募文化志愿者多为“点名式”或“组织安排式”,缺乏社会化自愿报名的主动加入机制,很多成员甚至成了“被志愿者”,这对后期开展活动的主动性,以及志愿者服从管理的纪律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志愿队伍管理缺失,志愿活动未成体系
作为文化馆管理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在管理模式上区别于社会化志愿团队,以属地文化馆为志愿服务总站,由属地文化馆负责人兼任志愿服务总队队长的做法,虽从组织架构上看比较顺畅,但基层群文工作本身比较繁忙,而文化志愿工作作为众多中心工作的一部分,有时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权责不明晰、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等弊病。
其次,由于前期招募志愿者渠道相对单一,志愿者队伍虽有管理章程,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特别是对非文化系统在职在编人员的管理更缺乏有效约束。致使不少在册志愿者“人在心不在”,志愿活动相互推诿扯皮。甚至出现为应付志愿总队考核“挂羊头卖狗肉”,做“假志愿”的尴尬现象。
此外,基层文化志愿团队缺乏显著的团队标识及志愿符号,志愿者往往缺少一种志愿身份的认同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活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阻碍或不理解,甚至出现“吃力不讨好”的尴尬。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志愿者的志愿积极性。年初虽有活动规划,但往往因为实施阶段的种种困难,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而不少真正以“志愿”服务为落脚点的文化活动却因缺乏相应的台账记录。而未被纳入文化志愿活动体系,更谈不上品牌效应。
(三)志愿思维相对落后 志愿形式缺乏新意
在人们传统印象中,文化志愿服务即为义务地为百姓表演节目或送展送戏到基层。但就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和基层百姓对于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来看,基层百姓现在对于艺术鉴赏、文艺辅导、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指导类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以嘉善县文化志愿者2015年度志愿服务活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以志愿者团队名义送戏下基层25场,免费送春联、书法美术展览等活动4场,而由各基层文化站请求志愿者前去指导培训的活动或节目则超50项。
以本人所在的嘉善县为例,通过多年“十万农民种文化”项目的推进,基层文化队伍自身的素质得到较快提升,已具备一定的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文化活动需求也从原本的想看场戏到想演场戏的转变。而我们文化志愿服务在对于基层义务指导方面的活动相对较少。
此外,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文化志愿服务中“互联网+文化”的概念还相对薄弱。利用网站、微信等平台传播文化、展示艺术、传递爱心、交流心得的新阵地未被很好启用,网络阵地也相对成为了文化志愿的盲区。
三、新时期文化志愿服务的若干设想
(一)以文“聚”人 做好文化志愿队伍的组织工作
针对本人所处地方文化志愿团队的人员构成缺陷,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以文化汇聚志愿者的社会化招募方式。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不管其是擅长文艺或热爱文艺,只要有一颗志愿为文化活动奉献的心,且愿意服从组织管理,就可以吸纳为文化志愿者。
首先,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要优先保证“自愿”原则,即尊崇志愿服务的公益属性,真正让有志愿服务意识的文艺爱好者加入到队伍中。
其次,在志愿者队伍组建过程中要善于借助文化系统从业人员资源优势,要让专业文化从业人员既做好“老师”,又做好“志愿者”,让这部分拥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文化人更好地为广大百姓服务。
再次,在文化志愿者队伍组建过程中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即保证优质表演展示团队的前提下,可将重心侧重于文化培训辅导、文化后勤保障、新媒体宣传等文化志愿的其他领域中去,做到文化志愿的立体化服务。
(二)以文“管”人 做好文化志愿队伍的管理工作
文化志愿者队伍按照上述原则招募后,在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队伍功能配备和志愿服务意识方面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在队伍运行过程中如何调动文化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志愿团队的资源优势,这就需要较好的管理技巧。
首先,文化志愿者队伍作为由属地文化馆管理的志愿团队,要尊崇文化服务的公益属性。通过设立志愿者章程,建立志愿者档案、开展志愿服务考核等方法保证队伍的有序性。保证志愿者的进退机制,志愿者必须服从组织管理、顺应服务需求,坚决不允许“浑水摸鱼”、“出工不出力”的伪志愿者影响队伍的形象。
其次,以文化形式为类别,根据志愿者基本素质和服务特长设立相关文化小分队。包括舞台表演分队、视觉艺术分队、文化培训分队、后勤保障分队和新媒体宣传分队等,通过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志愿服务的精准定位。
再次,要抓住文化志愿者热爱文化的特点,多为志愿者提供自身学习提高的机会。由群文馆为桥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让文化志愿者多参与到各类文化培训、活动中去,提升志愿者的业务素质。志愿者队伍在激励志愿者方面可采取“以文补文”的方式。即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活动累计积分,到达一定积分者可换取相关的文化演出观看券、文化学习机会等“文化礼品”,在鼓励其积极性的同时也起到了再提高的作用。
此外,文化志愿者要制作佩戴相应的志愿服务标识,并不定期地开展各类有社会影响力的志愿者公开活动,提升文化志愿者的团队归属感和社会影响力。
(三)以文“塑”人
文化志愿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大众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并通过志愿服务形式提升文化的公益属性。志愿服务在塑造了志愿者个体形象的同时,有提升了广大被服务受众的文化修养。
首先,志愿服务是一个热爱文化的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塑造的平台。志愿者可通过相关文化培训提升个人文化修养,通过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不断丰富服务技能。相关文艺团队中的文化志愿者可从“无偿演出”、“微偿演出”“义务指导”等过程中提升自我的公德意识并获取奉献社会的愉悦之感。
其次,通过评选“优秀文化志愿者”、“优秀文化志愿团队”等方式,肯定文化志愿者的工作成绩,并激励其再接再厉,更好地提升服务能力。
再次,通过文化志愿活动的广泛化开展,让更多普通百姓接触文化、了解文化、热爱文化,提升国民的整体文化修养。通过开展全民文化月、文化艺术周,“最美文化之家”评选等手段,让百姓感受到文化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
(四)以文“化”人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人奉献自我、回馈社会的愿望。而文化志愿作为精神文明层面的志愿服务更有其特殊性和升华意义。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的软实力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百姓的综合文化素质。除了以文“育”人的层面,文化志愿者很大程度上还承担着示范、带头、召唤民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的任务。不管文艺才能如何、不管贡献力量大小,能够被文化所感化,愿意用个人时间、精力乃至财力来支持公共文化事业的爱心人士,都有资格成为文化志愿者。
参考文献:
[1]张承清.浅谈群众文化与文化志愿者[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