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教育方法

美术教育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育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教育方法

美术教育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新方法 实践方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美术专业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美术教师可以放开手脚,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实践和探索创新教学。美术教育创新研究会受到制约和削弱。现在有很多美术教师开始探索新的教学研究,愿意加入到对美术教育创新研究的讨论和研究中。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教师要灵活掌握课程内容,不一定要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除了抓住基本技能知识点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安排并加入新的知识点,同时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目的是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优化课堂信息,使所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了,创新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就要选择有利于创新的课程内容。

二、促进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对创新意义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乐于创新、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地把创新活动进行到底的精神。要进行创新,必须首先具备创新精神。学生的思维处于相对活跃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在他们身上最容易产生新观点、新思维。但这种新观点、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伏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其生长、发展。对少数学生中比较明显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及时扶植,促其开花、结果。如对同一个命题的绘画,不同学生会给出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其中有些画面很可能是显露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教师应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重点从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方面培养学生,并利用多媒体逼真、生动、新颖等优势,将启发式、情景直观式(图片、案例等)、讨论式等与理论知识的传授交融,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兴趣浓厚,不仅很快抓住美术教育的实质,主动分析评价,而且能够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美术教育基础课的创新实践方法

1.条件与情景

对素描教学和色彩教学来说,特别是低年级基础写生课,对画室的一些物理条件是有特殊要求的,其中之一就是画室要有足够的采光条件,尽量使用自然光呈现教学环境和写生对象,教学对象需要充足的光线作业等。把这些基本条件作为要点列出,可以启发教学者对其他物理条件进行考虑和注意,并寻找相关教学需求与满足。

2.母题与素材

对素材和母题关切的程度越深,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大。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做到这一点。具体做法是在不影响实际技巧训练和操作效果的条件下,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求和知识要点进行有机摆设和组合。特别提出和引起注意的是,可以适当增加艺术想象、物象联系、相关人文内涵、文化对照等考虑角度,并对素材进行灵活创新和设计组合(选择和比较、寻求和挖掘、视野扩展和形成参照系统等)。简单的静物摆设,在教学者的细心关切下,呈现的素材效果越好,越容易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学生可以感受到母题和素材的感召力,对教师接下来进行实践指导和启发性教学极有帮助,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甚至感动教学对象。

3.动态与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具体教学形态的变化。如在高年级基础课教学中,有些基础课实际上已经接近专业课,像在学校素描和色彩课教学中,课程一直延伸到四年级,而且我院美术教育专业实际上是把一些基础课作为专业课设置的。为了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求,需要适当地在高年级进行一些更专业化的创新训练。在应对教学变化方面,传统和单一的学院技法示范教学没有灵活性和必然的适应性。除了教学内容上的变化外,教学对象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既是一个学习时间的变化,又是一个知识空间的变化,实际上教学对象的主体会发生质变。考虑到学生是活的主体,学习的真实动态过程会随着教学互动关系而深入,这些变动中的教学关系都是当代教师需要思考和灵活应对的事实,也是一种挑战。

4.差异与还原

一个课程结束时,教师会看到学生作业具有明显差异性,就算对作业标准和要求做了严格规定,或者评分标准也有明确的要求,也不会影响或者掩盖这些差异的存在。特别在高年级教学中,更要适当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学习特点和差异,使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能够与其他创新课程相协调,基础课教学不应成为限制学生对表现风格和艺术特点追求的障碍。在当代艺术教育环境下,面对风格多元和潮流多变的艺术现状,对于教学视野的明显冲击,是美术教育无法回避的事实和挑战。在学生的各类作业展览中,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多元的教学效果;在各种学生作业和作品的出版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元化和充满差异性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核心艺术规则和方法是一致的,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最终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对这种丰富性和创新性的回避只会限制教学视野。同样,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就像我们生存其间的世界中的多种语言一样,是丰富多彩和具有鲜明的特点及美感的,美术教育要尊重和发扬这种自身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只有适时调节学生情绪,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开发潜在能量的空间,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学校美术教育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4).

美术教育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改革

1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门辅助学科,受到社会和大众的欢迎,美术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辅导小学生绘画,或者掌握绘画的方法和技巧,而是通过学习造型、色彩、材质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愉悦他们的身心。寓教于乐,如果小学生能够快乐、主动地学习,那么在学习中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开启欣赏美的智慧双眼,从动物、植物等生物中感受自然的广阔无垠,开阔自己的视野,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和知识结构,会有好的风气和不良风气带来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因此美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成长环境与科学的教育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美术教育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素养,让学生在健康环境下茁壮成长。对小学的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画家为最终目的,它属于一种普遍性的教育方式,美术具有直观性、艺术性的表现特征,能够直接与孩子们的心灵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美术萌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美术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2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开设不合理

农村小学主要针对1~6年级进行美术课程的开设,所采用的教材以义务教育教科书为主,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课程的开设中,课程表上按照规定的课时量,安排每个星期上两节美术课程,然而,农村许多小学将美术当作无关紧要的课程,被语文、数学等主课程占用了时间,艺术课程被文化课程所代替,或者直接作为自习课程。

2.2授课形式不规范

农村小学学生人数逐渐减少,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去县城或者市区的学校就读,农村多数为留守儿童,许多农村小学学生人数只有几十人,授课教师仅有几人。由于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每位教师都身兼数职,负责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课程,因此,农村小学美术课程的授课形式,并不能完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许多农村美术教师并不是毕业于美术教育专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不熟悉,授课形式也较为单一,主要通过让学生自己临摹图片、绘本的形式,很少能够进行示范、讲解,或者直接让学生自习,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的同时,感受不到美术带来的愉悦。

2.3办学条件不完善

农村交通闭塞,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并不能成为画家,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语文、数学等主课程的学习情况,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类美术活动或者购置画材等所需费用,家长并不予以支持,再加上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够完善,每个班级只有一间授课教室,学生拥有固定的课桌,一般情况不允许有任何的变动,在美术课程的开设中,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板、画夹、画纸、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小刀、剪刀等美术教学用品,也没有专门的绘画教室,配套设施较差。

3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3.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应该选拔综合型大学美术学方向的专业人才,本校教师通过自考本科、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组织年轻的教师进入师范院校接受深入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对于边缘农村地区,利用假期闲暇时间,聘请美术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集中培训,使教师们能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规划迫在眉睫,只有教师师资队伍水平得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会大幅度提升,从而有助于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

3.2在美术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基础之上,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至关重要,从教师角度来看,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分析,指导小学生进行情感实践,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建立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管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还需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美术教育的方式,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情感教育。

3.3课程设置规范化、合理化

农村小学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规划,按照新课程标准,设定课堂的具体内容、课时量、课程环节、课程活动、教学评价等,让小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到绘画的独特魅力,运用不同材质的特点,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从而将自己的创作意图表达出来。

美术教育方法范文第3篇

一、打好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根基

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幼儿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能用简单的色块表现,简答的符号来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所以,打好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根基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幼儿进行美术表现的重要工具。儿童美术教学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绘画。二是手工。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包括:粘贴、印画、泥塑、折纸、泥工、雕刻、剪纸、编织等。那么,怎么才能有效的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呢?

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如在开展剪纸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教室内布置好剪纸环境,这对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极其重要。

2.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

3.手工制作中所需要表象的积累教师可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指导幼儿对一只动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它们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是什么样?耳朵是什么形状?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4.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提供练习机会,锻炼幼儿手脑的灵活性。注意训练手的灵活性,从分布练习到整体练习。

5.手工制作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可以增添画面的装饰感并且可以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强烈兴趣。例如,学生在一幅风景画面上,制作出立体的蝴蝶、小鸟,再根据整个画面的需要,图上艳丽的颜色。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而且开拓了幼儿的探索力和创造力。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所以,每一个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到游戏与教学的有效结合,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

1.美术材料的多样选择以往的绘画工具仅限于水彩笔、油画棒等,这些材料色彩艳丽,易掌握,但是材料很单一。不妨尝试下身边简单易得的工具,如我们把卡纸换成光面的挂历纸或者有机理效果的皱纹纸,美术材料的多样性不仅增加了绘画的形式,而且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2.美术环境的创设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是极为重要的。例如,让幼儿观察春夏秋冬的变化,可以拿来一盆植物,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看看植物在四季中是如何变化的。

3.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幼儿喜欢游戏,怎样把美术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呢?例如,折纸示意图幼儿不容易理解,我就以“我是示意图”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叠符号和幼儿一起去认识,以游戏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

三、适当的激励,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提升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也是一种教育,在夸奖中孩子会树立信心,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识。那么,如何夸孩子呢?怎样做才是有效的鼓励教育?

1.多种鼓励相结合语言鼓励。如“你真棒”“你真聪明”,当孩子十分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的时候,这样的语言很奏效,它会让孩子信心倍增。动作鼓励。如点头微笑,有时候发自内心的微笑也是一种认可,孩子在有挫败感的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或者微笑,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实物鼓励。一块糖,一个小粘贴都是很好的奖品。展示鼓励。在美术教育中,展示孩子的作品是重要的一部分。把孩子每个时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孩子在比较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展览的同时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

2.帮助孩子制定激励目标教师给孩子制定激励目标时要注意该目标的可执行性,不要是空想或不切实际,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好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例如,让儿童临摹一些一笔完成的小动物图形,其中包含了简单的几何形体,孩子多加练习都可以顺利完成。孩子达到老师规定的目标后,再稍微给孩子增加难度,这样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会让孩子容易达到,并且让他们懂得没有随便取得成功的道理。

3.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是不依靠外部赏识,是孩子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和表扬。这要求教师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激励教育,在对孩子表扬时可有意识地将“我”改为“你”如“你又有了进步,我为你感到骄傲”改为“你为今天的进步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你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久而久之,孩子会内心承认自己,并且领悟到努力后获得的成功是最好的奖品。

四、激发幼儿的美术创想,拓展教学思路

儿童的创想是其认知和智慧发展的重要方面,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工作者如何开发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潜质呢?

美术教育方法范文第4篇

1.得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其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就象游戏一样,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我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美术教育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由此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

2.改革课堂旧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满堂灌,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如老师就是这样讲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再如,高年级的数学美术字和美术字,也同样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美术字的书写形式,了解方体,找出规律之后,我又在黑板上书写几个不正确的美术字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美与丑,就数字美术字来说,是大小相等、粗细一致和有粗有细富有变化的协调统一的美;黑体美术字,宋体美术字都有着各自的美。黑体字粗壮,钢劲的美;宋体美术字粗细变化,俊秀力量的美,若不这样写,就会影响字的美感,也会使字写的细小无力,大小不匀,影响了字的结构。美术字不但不美还会影响整个布局的整体的美。我们也学不到美术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和书写规律。总之,在每一节新授课前,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是必要的,使学生们懂得了什么是美及运用美的表现形式去绘制美的图画作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美术教育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原则;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282-02

小学的美术教学通过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直观的图片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及行为的教育。教师可根据少年儿童的发展规律来为学生构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在学习的乐趣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美术教师应将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以下是本人对美术教育的个人观点。

一、教学特点的分析

1.内容涵盖较广。美术表现形式的载体是物质原料,以此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空间及面积,将艺术表现在作品之中,便是美术的内涵。该科目所涉及的方面较多,如建筑、绘画等各种门类。多种多样的学科内容交织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全面地了解美术领域之大,从而开拓了学生关注生活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美术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2.培养审美观。在小学开设美术教育是为了培育学生审美的能力,从而进行美育教育。小学生学习美术可以拓展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身心和科学文化等素质的提高。

3.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小学生整体的素质教育大多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小学美术除了基础教学之外,同时也向学生们教授健康的、全面的人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的知识的统一与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基本原则的遵循

1.互动。小学生因为幼小的原因,所以一直都保持着活泼、开朗、好动的个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在学习中抓住这一鲜明特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不能反对他们玩,相反还应该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要抓住学生这些心理个性,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与活动,把学生对美术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游戏与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活力、有乐趣的课堂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一些同学间、师生间互动性质强的模块,在提高教学氛围的同时,还能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2.激励。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在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提高程度的不同提出不同的指导、鼓励方案,这种发展的评价机制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美术基础学习阶段,更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学生自身的潜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3.启发。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耐心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从而融入到学生团体中。在该年龄阶段,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受到教师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发挥,能力得到培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不能乱下定义,随意批判学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四、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1.教学情境的创设。(1)各学科的完美结合。小学美术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还应多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将美术与文学、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力及创造力,这种教学方法既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受到了家长的推崇。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才能让课堂趣味无穷。(2)建设与生活有关的学习环境。生活与学习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将美术带到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氛围才会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将课堂外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做出许多有创意性的作品,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2.多媒体的有效运用。随着教学环境的优化,多媒体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随处可见,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首先,增长见识。在教学中,通过放映教学录像带或网络视频,把那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这样可是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图画的美,还能感受到图画背后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由于多媒体自身具有的优势,很快得到了业界的推崇。多媒体教具可以给学生展示极其独特的画面效果,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水平。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具有重要的教学作用。可以展示丰富的视频资料和美术教学方法的示范过程。

3.课堂与课外的有效联系。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模式,即先讲后画。但是教师可以边讲边画或先画后讲。可以学生自画,老师总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的来提高能力,引起发展思维的过程。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外出写生等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