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措施

人才培养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培养措施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2+1”模式 人才培养 措施

所谓“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三年制学生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前两年在学校学习,以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培养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再用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以提高职业技能。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培养的人才必须与市场“无缝接轨”。“2+1”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利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由实习向就业顺利过渡,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就业竞争力。“2+1”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同类学校中已被普遍采用,在我国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实践告诉我们,“2+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很好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是今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当然,“2+1”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我认为,学校只有从教学计划的改革、课程的整合、双师型队伍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到顶岗实习的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对第三年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实习单位的领导认识不够。有的教师认为这一年学生不在学校,看不到管不着,只要平平安安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有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就是随便找个单位打打工,挣点钱,主要任务是为就业找单位;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就是两年制学校,学习两年,工作一年;有的实习单位领导对前来实习的学生不够重视,认为实习学生就是临时工,随便给安排个岗位就行。针对以上错误的认识,我认为,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让每一位顶岗实习的参与者都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认识到一年的顶岗实习是三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认识到位,“2+1”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得以实施。

2.强化能力培养,建立创新型教学模式

为了顺利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首先要稳步进行校内教学改革,针对培养规格的要求,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对课程进行整合,改变传统教学理论性、体系性强,而实践行、探索性弱的弊端,根据不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模块教学,力求做到理论够用,实际应用能力被提到重要地位,这样就能减少课堂教学的内容,腾出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为了达到培养目标,适应“2+1”教学模式,必须改传统单向教学方式为双向教学方式,必须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要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使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转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动因,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应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传授知识向培养动手能力转变,推行“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全面优化课程设置

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了校企结合的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在“2+1”模式培养实践中应该聘请企业部门的高级管理、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的全过程,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充实新工艺和新技术,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把产业优势转变为专业优势,把专业优势通过教学环节具体实施变为教学优势,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进行订单培养,增强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根据岗位能力的新标准、新变化确立教学主导内容和课程改革的主题,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将来并不从事学术研究,而主要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和原则决定了高职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为此,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在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框架设计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学时数应不低于总学时的50%,并且要构建“课堂实践环节―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满足社会需要和符合学生不同个体素质为标准,体现“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基本操作”的教学。在组织教学形式上,以“考证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组织教学。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各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与人才评价的重要筹码,职业教育要以此为契机,把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和就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把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入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岗位需求上寻求突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三师指导队伍”

“2+1”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为中心,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既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实践教学变传统的模拟教学模式为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强调教学的工作真实性和综合性,强调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养成职业能力。使“2+1”培养模式在实践基地建设中更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律,职业院校是企业的培训基地,企业是学校的实践基地,这两者密不可分。只有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才能适应“2+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要求。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实践,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是提高“2+1”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关键。

“三师指导队伍”,即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实习指导师,由辅导员组成的职业规划师,由企业技术管理骨干组成的实习指导师。三种导师负责跟踪学生实习全程,根据实习管理规范、教学大纲等有计划地对实习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和实习基地开发,确保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学得好”。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就把《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放到实习企业去上,由学校教师与企业主管共同授课,效果比在校内上好得多。

5.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是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的场所,顶岗实习单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实习质量的好坏。因此,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单位的安排十分重要。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一般由系部统一安排,并由系部与实习单位、系部与实习学生签订实习协议。在集中安排的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及家长自行联系实习单位,采取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和学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学生实习。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一般以便于就业的行业与单位为主,依据“优生优荐、就近安排”和专业对口的原则进行安排。学校应向实习单位如实介绍学生的情况,尊重实习单位的用工自和选择权,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单位,学生在每个实习单位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岗位,从而达到较好的实习效果。

6.“三位一体”、全面监控,健全校外指导的管理制度

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实习管理规范,采取实地指导、电话指导、网上了解、短信沟通等方式,对教改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全面掌握情况。此外,要建立实习学生回校日制度,要求他们定期回校汇报实习情况,进行阶段小结及参加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活动。

“三位一体”就是由各个专业的系领导、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以及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从点、线、面三位一体全面监控负责跟踪学生实习全程:外聘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从点上负责对所在单位的实习生进行实习指导和管理,由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从线上负责专业指导和管理,系领导按地区从面上负责指导和管理。

总之,“2+1”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由实习向就业顺利过渡,实现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学校必须加强宣传、提高相关者的认识,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队伍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只有采取这些有效措施,才能保证“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青松.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2]卢晓春,李明惠.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

市场营销学从上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变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社会上对接受过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目前,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几乎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说市场营销专业是高等教育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个专业,这就意味着市场营销专业培养质量要接受更多的市场考验,并且这种考验已经越来越严峻,相对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市场营销理论修养上要略逊一筹,要想与本科生乃至更高学历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同场竞技,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需要更新培养措施,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专业教育的指挥棒,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大部分是照抄、照搬本科院校现有的模式,缺乏其自身所特有的独特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缺乏创新性。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强化,以及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开展,这一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要达到有针对性,首先要做的是专业定位准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其首要任务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所培养人才基本规格的原则规定,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是为区域经济建设或中小企业服务,要立足高校自身资源特点,学生特点、经济发展形势等来确定的专业口径对专业或者专业大类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就体现在由“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既要从思想上改变,也要从行动中践行。改变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毕业后就一定应该是要做白领的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多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

二、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在学生培养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精神,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建立一支“个性化”“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在选拔专业教师时要学历和经验两者的结合,重点选拔一些在不同行业有着丰富市场营销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骨干课程,教师本身专业上应该百花齐放,这样才能有更多创新的思想火花碰撞出来,年龄上要“老、中、青”结合,另外可以聘请中小企业现任的营销领域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还要充实一些已经就业的从事营销活动的高职高专学生担任课外辅导员,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个性化”突出的师资队伍。

三、打造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主动改变教学方法,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改变长期以来以教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意识。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时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品质。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在市场营销主干课程教学中,充分植入模拟环节,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提出模拟场景,大家共同讨论同一个话题,最后由教师总结出市场营销理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充分开展多样化的实习、实训

高职高专教育重要的特征就是体现职业性,即要求教学要以职业岗位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训练;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出技能性教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搞好实践性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根本保证。校内实训基地要注重专门为营销专业配套的实训环境,注重实训与理论课程的连贯性。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中不要只看合作企业的名气,要跟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要多行业、多领域进行合作,多与能真正提供学生进入实际营销环境的企业合作。校内实习实训课程也不是简单开设一门课程,学生要通过课堂实训找出自身存在的理论上的纰漏和经验上的不足。在开展实习实训的时候,教师要转变学生只要上交实习报告就算合格的思想,要重点考察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表现,重在过程,不在结果。

五、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

任何一种培养模式的成功都依赖于思想上的重视,在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的时候要加强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专业思想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欲。欲望教育是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培养他们对成功的欲望,借助于市场营销专业平台实现美好未来的欲望,并在学习中正确引导学生把欲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促使学生从思想认识的主动性上来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2012年6月,电子工业出版社.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3篇

1基于市场需求进行人才方向性培养

市场需要是产品诞生的基本原因。高校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大多是走的综合路线。但幼儿园等机构在选拔人才时,看重的不仅仅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还会对某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尤其关注。对于学前教育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需要高校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观念、课程基本体系来确立的,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可以自行选择方向学习,这一方式不仅仅使得方向性培养具有市场基础、教育理念,还能够满足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在具体操作中,高校根据自身教育理念,培养出“教育产品”,满足市场需要。产品的定位是通过市场调查,从用人单位这个客户的角度出发,确定方向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具体的方向罗列,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在课程上,学生是在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的基础之上,重点学习学前教育管理,才保证学生具有基本的综合素质,又在学前教育管理上有所专长,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双重保障,即基本就业方向、重点就业方向的保障。

2确立培养具有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态度的管理人才目标

学前教育管理人才的现状问题中反应出现有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大多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出生,也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管理训练。可见,学前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是重点值得关注的问题。专业性的缺失,管理随意性过大,导致实际管理存在很多漏洞,这也成为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阻碍。确立培养具有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态度的管理人才目标,是高校学前教育管理人才的重要目标。具体体现为:一是,专业理念。专业理念是指学前教育管理人才在对教育管理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管理的观念与理性概念,为学前教育管理提供了理性的支点,使得作为专业的学前教育管理人员与非专业人员有所区别。专业的管理理念是学前教育管理的根本性问题,管理行为和管理态度都会受到自身专业管理理念的影响。没有专业的管理理念,学前教育管理就很难有所突破,也更不能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推向焕然一新的局面。因此,培养学前教育管理人才,要关注于专业管理理念的培养,并将专业理念运用于管理实践之中。二是,专业知识。学前教育管理人员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机智,具有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在此重点是指专业的学前教育管理知识。专业的学前教育管理知识包括:全面、正确的观察、了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知识,学前教育管理方案设计的基本知识;有效地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管理运行的知识;与工作人员沟通的技巧;领导和组织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方式等。学前教育管理人员需要在学前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调节作用,运用专业的管理知识,统筹兼顾的促进学前教育管理的发展。三是,专业态度。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培养应将具有高尚的管理职业道德作为个人修养的基本目标,以求在学前教育管理的长期进行中有着稳定的动力支持,促使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具有优良的到得素质。同时,要培养热爱和尊重学前教育管理工作,热爱学前教育管理事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管理心理和良好的性格特征。

3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能用、好用的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是高校培养学前教育管理人才的必选之途。走出具有自我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之路,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学前教育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传统教育理念中,重点突出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前教育管理人才最终职业走向多为幼儿园管理员,还是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为了使得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可以适应职场,高校可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安排上,打破过去按章按节的僵化模式,而是采用单元式的教学模式。每个单元为一个管理方面的主题,把所有的课程内容浓缩成单元教学目标。[1]教学安排上,教师帮助学生选择有代表性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轮流作为管理组长,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管理有所体会,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任务上,教师开始帮助学生确定任务目标,引导学生实现预期目标,也就能够保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避免了学生实践中的盲目性。整体的教育观念转变,重新布局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4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制定适应学生方向需要的课程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物流 人才 现状

一、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正如人力资源是社会一切部门发展的根本一样,物流人才也是影响物流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证明,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现代物流业,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物流教育虽不断攀升,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从目前我国设置物流或相关专业的学校数目与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可看出,至2006年为止,我国共计170多所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其中有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工程专业,12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而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700余万人,到2010年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差距悬殊。

2.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尚缺乏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在恢复物流本科招生之前,我国的物流教育就已经开始起步,也有部分学校一直没有中断物流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招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未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物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需求的当务之急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物流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3.受我国物流业管理现状影响,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由于受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离管理现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但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4.许多院校物流师资力量不太乐观,影响了物流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目前国内的学历教育现状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

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今后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是广泛的和多层次的,而且需求量巨大。相应地未来培养物流人才的模式也应该是开放的、多层次的。各个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及未来市场所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

首先,培养目标设计。培养目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审视毕业生就业岗位职责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从总体上讲,高等院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现代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将这一培养目标具体化,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综合型目标;二是应用型目标;三是创新型目标。

其次,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并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做相应的调整。各高校应该是在物流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自己不同情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物流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必须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刀,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因此,要培养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课程体系,应对传统的学科性三段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改良,建立由基础课程(语言、自然科学与数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具类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管理理论与经济类、市场营销类、计算机应用类、物流理论类等课程)、专业课程(国际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战略、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实施与策略、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等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系统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哲学学科领域相互的交叉学科等)组成的综合网络体系。

三、对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历教育培训,创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西方高等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陆续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并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物流高等教育体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大约70所美国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专业,且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齐全,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欧盟国家现有87所大学开展了物流高等教育,54所大学开设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培养方向,另外33所大学在其他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物流相关课程。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物流人才的专业背景以商科为主,且层次越高商科所占比例越大。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大部分物流专业都设在商学院,只有少部分设在工学院。因而,建立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需要完善包括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相互衔接的教育层次,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大高职层次的培养力度,扩大办学规模。要注意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以培养中级物流人才为主。鉴于我国缺乏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应特别重视研究生教育,增加教育投入,在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提倡联合培养和学科交叉,以提高物流人才层次的综合素质。

2.按照物流市场和专业素质需要,合理设置物流专业课程。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鼓励和允许各高等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职业类型需要,开办和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这一创新的学科专业应该是许多传统学科的高度融合,是一个集合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管理学、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工程技术、市场营销、财务会计、金融、法律等多学科领域知识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而非原有学科的简单转型。在合理优化物流人才专业结构的同时,要注意吸收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优势,完善物流课程设计。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物流人才。由于物流业实践性强,因而,教学活动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淡化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探索多种手段,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利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通过市场调查、方案制作、工场实习、企业实地考察等各种丰富多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校内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模拟实验室,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满足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4.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大胆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教育的发展朝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方向发展,许多国家都在改变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状况,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应变性强的培养模式来提高人才对飞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也可进行改革与创新,建议具体做法为:教学计划可以将一、二年级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专业打通培养,三、四年级进入专业教育,同时给学生较大比例的选修课;开展物流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让学生在毕业前学习的专业方向多元化,以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是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

5.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素质,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总结、探索和完善。教师能否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创造性的培养对策,是实现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可通过派遣教师到物流公司挂职锻炼、高等院校进修、引进人才,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物流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高等学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使学科体系合理化,学校内可加强合作,实施“一师多用”,有效利用学校内现有资源与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最终提升我国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6.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桥梁,完善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美国俄亥俄州大学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物流从业人员都接受了高级教育,大约95%拥有学士学位,45%拥有研究生学位,22%获得了正式的从业资格证书。而国内的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物流教育,虽经验丰富,但专业知识不扎实,为提升其专业素质,可采用最重要和最经济的在职教育培养模式。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物流从业者也会面临知识更新和自我充实的问题。为完善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应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桥梁,允许获得高级物流师资格的人员将有资格继续注册深造高校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逐步与国际接轨,可采用针对性极强的客制化教育模式,进行客制化教育时,不仅注重对物流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还对其供应方、合作伙伴提供有针对性培训,从而促进了高校物流专业教育的日趋完善。

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寻与完善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人才,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以促进我国物流业及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缪立新.为物流业培养尖端技术与管理人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12-15.

[2] 王德荣.未来20年中国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世界.2004(1):21-23.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物流人才培养 问题 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物流在国内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物流人才需求的缺口也随之越来越大。然而与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相比,高职物流教育的发展却相对落后,并且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办学历史较短,专业经验欠缺,没有真正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培养模式。

一、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方案思路不清晰

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适应物流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但是,据调查,相当一部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以学科教育为中心,忽视高职教育自身规律,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办成了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没有针对地区地方物流发展、特别是针对企业物流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来进行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物流企业岗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相应的课程设置,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确大致相同或相似。通常,在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

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自动化、物流规划等被作为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但是许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也把这些课程也作为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必然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没有特色,误导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专业方向,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3.课程体系、教材选取缺乏科学性

课程体系设置的连贯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及教材选用的精当性、合理性是衡量学科发展实力的重要方面。然而,由于从事物流教育的高职院校数量原本就少,不少学校是近两年才开设此类专业,加上许多院校过去从未涉及物流教学、研究,各校目前仍处在自行筹划设计课程与实践阶段,因而在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培养方向等方面缺乏规范性。目前,大多院校专业教学目前皆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科学的课程系统。同时,在教学计划设计中,专业基础、核心技能、实习实训课程的设置、前后衔接、相互配合等方面也欠缺周密性。

4.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高专院校从事物流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从交通运输、管理、经济、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而来,物流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同时也缺乏物流实践经验。师资匮乏严重制约了物流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规模和质量。

5.教学设施设备、实习基地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职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具有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才能达到目的,但在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实训条件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部分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由物流软件来完成,由于硬件投入相对较少,真正拥有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学校较少;三是校外实践安排缺乏合理性, 管理不到位,管理松散,不能很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二、解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存在问题的措施

1.理清专业培养的思路

要解决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进一步明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高职物流管理面向物流企业基层岗位,应培养具有操作型技能的物流人才,所以要针对物流岗位的需要,突出学生的物流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结合现代物流实践和理论的最新发展,不断创新,注意新的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涌现, 断为学生提供新技术和新技能的训练。

2.建立“岗位导向型”的课程模式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围绕学生就业进行“岗位导向型”课程开发,根据就业岗位来开发课程。在教材建设上要突出实用性与适用性。要选择适应高职教育的教材,并根据物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选择更新教材。同时也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编教材和与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合作开发教材。

3.以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产业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是具有高度实践性和专业的综合性,需要加强实践性专业教学环节。第一、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物流业务的工作过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深入理解物流业务工作的原理和过程;第二、提高学生实践意识,加深对学习目的的理解,使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

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物流岗位技能型人才,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同时又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第一,通过专业培训,使专业教师熟知物流领域的最新知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视野。第二,安排专任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不断提高物流技能。

三、结语

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我们深入研究高职物流教育规律,采用切实可行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胆改革,努力探索和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玫.高职物流管理理教学模式的探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7-49.

[3] 董红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65-67.

[4] 刘何.面向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