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1篇

1 、控制体重

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超重的人要努力减肥,这也是可以降低血压的最佳方法。日本有研究资料表明,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有超过80%的高血压病人通过减肥都可达到有效的控压。我国医学家也明确指出,无论是患有高血压的肥胖人,还是血压正常的肥胖人,在减肥后血压都会有明显的下降,而且心率也会减慢,血浆尿酸、胆固醇以及血糖等都会减少,还有助于药物的减少。

标准体重的测量方法:厘米身高减掉105 后为正常体重的公斤数,幅度在10%左右都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过上限就属于超重肥胖者。我们说减肥可促进血压降低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其原因可能是减肥后身体中胰岛素减少、交感神经的抑制、肾素-醛固酮的抑制等有很大关系。

2 、适当运动

每天最好运动三次,每次时间不低于20 分钟,可以在室内做健身操,也可在室外进行跑步或是骑自行车等,都可有效改善血压的情况。我国高血压研究的学者提倡,对于中老年患者而言,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运动时要注意保持平心静气、身体放松,并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有助于轻度高血压的康复。所以,高血压病人都要有计划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散步、跳舞、跑步和老年健身操等,但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参加具有强烈竞争性的竞技项目。

3 、合理饮食、控制食盐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该是低盐、低脂和高蛋白的,每天食盐量控制在5 克以内,控制好钠盐的摄入量,才会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一般情况下,身体对钠的每日需求量仅为两三克,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对盐分的摄取高达10g-15g左右,高血压病人每日控制食盐最低的摄取量为5g,盐分摄取量控制太低病人都很难接受。这个5g是所有含盐食物的总量,包括菜品和腌制品及薯片零食等。

高血压病人在夏季要每天摄取定量的维生素,维生素主要的摄取途径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一般来说,高血压病人为了保证身体维生素的量,每日食用新鲜蔬菜的量不能低于8 两,新鲜水果每日食用的量不能低于4 两。

高血压病人要定期食用海产品,比如紫菜、海带和各种海鱼等,这样有利于身体中微量元素的平衡与稳定。

此外,要注意主食的搭配,建议粗粮细粮混合吃,建议每天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饮食重点是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吃些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鱼类和禽类,每餐饭后要多散步,建议不喝浓茶、咖啡及可乐等饮品,做到规律性饮食,控制好每餐的环节,可以通过饮食的改善与控制达到疾病的治疗与控制。这里要注意,老年高血压病人可多吃些钾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油菜、菠菜和西红柿等,家里人一定做好各项事宜的监督工作,保证高血压病人有一个健康的、科学的、规律的饮食。

4 、注意补充钾

有研究证实,每天摄取5g-7g的钾元素,可是血压下降4mmHg-9mmHg。还有经过动物实验发现,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及时不会明显帮助血液降低,但也可以有效预防脑中风、肾功能低下以及心室肥大的发生,可降低高血压合并症而造成的死亡率,所以,高血压病人要适当的补充钾元素。水果中、蔬菜中和豆类食品中钾元素含量都很高,高血压病人可适当多吃些。

5 、控制酒的摄入,要戒烟

高血压病人喝酒后,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会升高,会使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作用和血管加压素等都受到影响,细胞膜流动性机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就会引发血压升高。而且,经常喝酒的人,也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控制酒的摄入,如果非要饮酒,每天饮酒量控制在25g以内最好,但还是希望可以戒酒,酒精含量较低的啤酒也要控制。

有学者对流行病学做出调查发现,有吸烟爱好的人发生恶性高血压的几率非常高,而且吸烟也会增加冠心病和猝死的危险,引发动脉硬化,加重病情。所以爱惜生命,远离烟酒。

6 、适量补钙

在高血压病人中明显发现,钙的摄取量比较少,所以适量增加钙的补充,比如多喝些牛奶,多吃些钙含量高的食品等,都会有助血压的降低。

7 、保持情绪舒畅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当人长时间处于忧愁、焦虑、悲伤和烦躁中时,血管活性物质比如儿茶酚胺等分泌就会增加,会促进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控制好情绪,不要总是郁郁寡欢,要时刻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使神经中枢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功能,有助于血液的降低。

8 、健康的作息习惯

要想彻底控制好高血压,要注意科学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改善生活质量。高血压病人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安排些简单的有氧运动,保证有个轻松的心情与良好的状态。合理规划运动的时间与运动量,做好劳逸结合。高血压病人不可空腹做运动,避免出现低血糖的危险。

9 、定期做好检查工作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2篇

[摘 要] 方法:将13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3例,以龙虎交战手法针刺天宗穴。对照组52例,常规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康复训练连续两个疗程。

结果:①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治疗组上肢总积分高于对照组10分左右。②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亦较明显(P<0.01)。

结论:龙虎交战针刺手法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针灸可促进损伤的神经再生。

[主题词] 龙虎交战针刺手法;肩手综合征;穴,天宗;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ObservationonTherapeuticEffectsofDifferentAcupointSelectionMethodsCombinedwi

thSystematicalRehabilitationonShoulder*.HandSyndromeAfterApoplexyWangYin,

YangTao,GuoYufeng,etal(Guang’anmenHospital,

China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53,China)

[Abstract] Methods

Onehunderedandthirty*.fivecasesofpostatrokeshoulder*.handsyndromewererandoml

ydiv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Inthetreatmentgroup(83

cases),acupuncturewasgivenatTianzong(SI11)withdragon*.tiger’

salternatefightmanipulationmethod,andinthecontrolgroup(52cases),

routinelyselectedacupointswereneedledwithuniformreinforcing*.reducingmethod

Thetwogroupsofpatientstookrehabilitationexercisesafteracupuncturetreatment.

Treatmentwasgivenfortwocourses,onceaday,onemonthconstitutingonecouse.

Results ForFugl*.meyermotionfunctionassessment,

thetotalcumulativescoreofupperlimbsinthetreatmentgroupwasabout10

point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aftertreatment,

conductionvelosityofmotornervehadasignificantchange(P<0.01).

Conclusion Dragon*.tiger’salternatefightmethodcanef

fectivelyrelieveorkillpaininducedbyshoulder*.handsyndrome,

andacupuncturecanpromoteregenerationofdamagednerves.

[Keywords]Dragon*.tiger’sAlternateFight/acupmanip;

Shoulder*.HandSyndrome/acupther;Point(Tianzong);

PoststrokeSyndrome/acupther

肩手综合征是由于脑、心肌血液循环障碍或外伤后致使支配上肢的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可突然出现,也可呈缓慢、隐匿性发病,直至病变不可逆转时才被发现。国内外目前均无治疗本病的特效方法。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于天宗穴施以龙虎交战针刺手法为主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中重度以上肩手综合征83例,并与常规针刺组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以患者就诊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83例患者中,男48例,女35例;对照组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62.32岁。病程平均45天。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以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为准,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诊断和CT或MRI确诊。②肩手综合征的评定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订的标准进行(1996年)[1]。脑卒中患者单侧肩手痛,皮肤潮红、皮温上升,手指屈曲受限,局部无外伤、感染,也无周围血管病。

1.3 观察方法采用BRSS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1]。前者可将患肢从无任何活动至运动协调近于正常分为I~VI级,后者将上肢各关节的运动分解为33项,满分66分。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病变等级及运动功能综合评定。上肢功能恢复的预测评定:有功能的实用手及残废手的评定。以N/3+3m/4≥1和N/1+3m/4≤1两公式计算[1],以验证预期疗效的期望值。

以肌电图检测患肢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的感觉与运动传导速度;X线片,对手与肩部骨骼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骨密度检测,以观察本疗法对其影响。对此3项均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统计分析。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主穴:天宗、养老、劳宫。根据不同的症状适当加用辅助穴位,如肿胀明显加中渚,僵硬为主加后溪,肩关节剧痛者加肩三针。

操作:天宗穴位于肩胛骨正中,于该穴采用“九六数”即“龙虎交战”手法。用30~32号2~2.5寸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穴位约1.5~2寸后行针刺手法,捻针时拇指向前快速捻转9次,尔后食指向前6次。如上法连续3次后,间隔5分钟重复1次,留针30分钟,共重复6次,令患者自觉肩背部舒适进而患肢温暖为度。养老穴行快速提插捻转振颤手法,频率约每分100~150次左右,每次进行1分钟,每隔5分钟重复1次,留针期间共重复6次。劳宫穴以1寸毫针刺入0.5~0.8寸后行捻转补泻手法,每次1分钟共重复6次,余加减穴视具体情况选用手法。

康复训练方法:主要进行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从远端向近端进行。包括主被动运动:A.诱发肌肉活动及训练伸向物体的控制能力;B.维持肌肉长度,防止挛缩;C.诱发手操作的肌肉活动和训练运动控制。同时借助于器械进行训练。医师每日指导患者康复训练1次(每次60分钟)后,令其家属协助自行训练每日不少于2~3次,每次10~15分钟。

2.2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以阳明经肩、曲池、合谷穴为主,施以捻转补泻针法,留针20分钟。

两组患者均针刺与康复同步进行,除双休日外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持续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运动评分<33分为严重运动障碍,33~43分为明显运动障碍,44~54分为中度运动障碍,55~64分为轻度运动障碍[1]。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及上肢运动评分提高50%为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上肢运动评分提高25%~49%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上肢运动评分增高<25%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Fugl*.meyer评价结果均有明显改善,各组自身进行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与治疗前对照,Ridit检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83例,显效23例,有效5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52例,显效11例,有效3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5%。虽然Ridit检验两组间疗效从统计结果看无明显差异,但从上肢运动总积分可看出其平均积分值相差10分左右,这对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此外对照组于第2疗程中疗效进展速度有减慢的趋势(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总积分比较

(2)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测 对治疗组患者中21例进行了治疗前肌电图检测,其中18例完成了治疗后复测。结果为:治疗前平均运动传导速度30.90m/s,治疗后45.35m/s,经统计学处理t=3.07,P<0.01,治疗前后差异非常显著。

(3)其他 对53例患者进行了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未见明显改变。对50例患肢及健肢进行了X线检测,结果显示发病2周内患肢骨质与骨关节无明显变化,但本征一旦形成,骨关节结构可发生畸形、半脱位、骨质疏松等,且在1个月后鲜有正常不变者。BRSS分级检测观察证实采用本疗法可使患肢在短期内运动功能上升2~3级,生活自理能力亦明显提高。手功能评定与实际治疗结果相符合。

4 讨论

肩手综合征的最大特点是肩、肘、腕关节疼痛后导致上述各关节活动度明显降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及康复质量。多年来国内外医师尝试过向心性加压缠绕、冰疗等多种疗法,但缺乏肯定疗效,结果均不尽如人意。本课题主穴天宗采用龙虎交战针刺手法,天宗位于肩胛骨上,总汇三阳经气,采用本针法,使经气上达肩、颈、头,下通臂、腕、手,与郄穴养老合用,通经止痛;加取劳宫,以神制动以促进手、腕、臂的功能的恢复。

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突出了动静结合治疗疾病的特点。国内外学者曾大量报道过单纯针灸或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但疗效难有突破性进展。本征的治疗重点是大脑对肩臂关节的支配能力,对患肢局部单纯采用某种治疗方法是不够的。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各种不同类型沟通相关的突触链,进行功能重组使患肢功能得以恢复,从而有效地防治肩手综合征。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征的有益尝试。

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测证实,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在短期内导致周围神经的损伤,并使其运动传导速度减慢,针刺与康复治疗相结合,可促进其恢复。治疗前后骨密度检测证实,本疗法在短期内对骨密度影响不大,但发现老年女性骨密度数值下降较老年男性明显。

本研究证实了龙虎交战针法缓痛、止痛疗效确切,同时对针具、针刺操作手法、刺激量、进针深浅、留针时间均采用了量化指标,使研究结果客观公正,并为进一步量化针刺手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本研究再次证实了周围神经损伤后可以再生的理论。

5 参考文献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课程;康复治疗技术;临床经验

所谓微课程(Microlecture),指的是利用建构主义原理方法而形成的实际的教学内容,它具有时间短、内容多、效果好等优点,主要用于学生网络在线学习或者是下载后实现移动学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微课程以视频教学为主要载体,通过教师对教材中某个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展示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引入微课程的可行性

1.创新了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

对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来说,重要的手段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临床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并使用所学知识。微课程的出现为这一手段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传统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绝大部分教学都是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解说,可以利用的视频资源也很有限。通过微课程的设计,将传统的和枯燥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声音等展现给学生,创新了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

2.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技术,该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有娴熟的操作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一方,在“灌输―记忆”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动性被压制,失去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有抵触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将微课程引入康复治疗技术教学中,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将传统的、枯燥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声音等展现给学生。微课程的在线功能,使学生课前预习得以实现;在这个移动工具寸步不离的信息时代,微课程的移动学习功能,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让学生参与微课程的制作,训练学生临床思维及思维的严密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实现主动参与,体现自我。这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3.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从人的记忆规律来讲,生动形象的事物能直接刺激人的视听感官,增强记忆效果,比起单纯依靠抽象的文字及简单的重复说教,生动形象的事物的记忆效果要更好。微课程将简单枯燥的康复治疗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采用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刺激,我们可以在微课程中,创造一种学习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具体的知识,同时能够体会到康复治疗技术的具体使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微课程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笔者将《康复评定学》中步态评定这一章节采用PPT式进行微课程设计。PPT式的微课程比较接近真实授课的讲授方式,它与平常老师利用多媒体投影PPT授课的方式很类似。这种微课程一般是录制老师讲课的声音作为背景音频,主要屏幕显示的是相关内容的PPT幻灯片,最后转换为视频形式传播。

1.运用微课程进行导入,将作业任务分配给学生

按照这一章节的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吩咐每组同学通过组内合作将所分到的内容制作成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自主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更要理解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转换成操作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运用微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新的展现

利用微课程对学生所制作视频加以点评,指出优点及不足之处,并一次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反复地接触这些知识,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最后完善本章节的微课程,供学生反复学习。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微课程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临床经验,将本专业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制成微视频,通过微课程的在线及移动功能提供给学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运用微课程实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的连贯性

康复医学是以改善残病患者的能力障碍,提高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回归社会、生活及工作岗位为目的,这就决定了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将面临不同病种的病人,从长远发展,康复治疗师需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某些典型疾病的发病,疾病发展、评定、诊断及治疗,甚至是出院康复,制成微课程,使学生对疾病有整体的认识,并将自己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严密的临床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的使命感,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究欲渴望。

总之,充分地利用微课程的优势,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引入微课程,将枯燥的专业内容转换成形象、生动的微课程展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实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高效教学。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4篇

目的对氟康唑治疗老年真菌性肺炎的3种给药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采用统计学研究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90例老年真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A组给予氟康唑0.2g静脉滴注,1次/d*10 d,B组给予氟康唑0.2g静脉滴注,1次/d,5d后改为0.15g口服, qd *5d,C组给予氟康唑口服0.15g,1次/d*10 d,比较三组用法的成本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种不同给药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6.67%,83.33%,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成本分别为3658.4元,2532.2元,1409元,差异显著,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仍相符,三组用法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658、2619、169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30%,26.67%,结论C组方法治疗老年老年真菌性肺炎,是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氟康唑;老年真菌性肺炎;成本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64-02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明显增多,特别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病率较高[1] ,笔者通过对90例老年真菌性肺炎患者使用氟康唑的3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进行观察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真菌性肺炎患者90例,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60~91岁,平均(67.3±11.7)岁,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8.8±12.7)岁;B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7.5±10.8)岁; C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7.7±12.6)岁,各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1)患者存在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 ( 2)存在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如癌症的化疗、长期应用激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等; ( 3)症状和体征: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 ( 4)胸部X线或CT检查肺部出现斑点或斑片状阴影; ( 5)患者晨起清水漱口后,深部咳出的痰液或吸痰管吸出的痰液收集于无菌痰盒中送检,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培养出真菌者。

1.3 治疗方法: A组给予氟康唑0.2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d;B组给予氟康唑0.2g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后改为0.15g口服,1次/d,再用5d; C组给予氟康唑0.15g口服,1次/d,连用10d,3组其他对症治疗方案相同。

1.4 观察指标: 逐日观察并记录疗程中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开始前、结束后检测血 、尿常规 ,肝 、肾功能 ,胸部 x 线及 CT。

1.5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X线检查肺部病变吸收、消散,痰培养连续2次阴性。好转:临床症状改善,X线检查肺部病变有吸收、好转,痰涂片未找到菌丝、孢子。死亡:呼吸循环衰竭并脑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见表1表2

2.2 成本确定:成本是是指人们所关注的一种特定方案或药物治疗所消耗的资源价值,用货币表示,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直接成本包括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等。间接成本包括住院床位费、护理费、患者误工费等。隐性成本包括因药品不良反应而引起的费用。由于交通费用和营养费用等间接费用及隐性成本计算比较困难,本研究未予考虑[3]。直接成本=检查成本+给药成本+药品成本+住院成本:(1)检查成本:每个病例治疗前后均接受血常规检查(24元/次),痰培养检查(175元/次),胸片检查(120元/次),心电图检查(16元/次)。(2)给药成本:口服给药,给药成本=0;静滴给药,输液管0.84元,注射费6元,共6.84元。(3)住院成本:患者整个疗程所需时间的社会价值费用,按本地最低劳动力和工资收入水平,为每日30元。(4)药品成本: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辉瑞制药有限公司),50ml:100mg,131.04/支,氟康唑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0.15g,43.9/片.三种给药方法的成本见表3

2.3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药物经济成本与效果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成本-效果比(C/E),即每产生一份效果所需的费用,一般比值越低,即每产生一份效果所需的费用越低,该方案的实施越有益。增长的成本-效果比(ΔC/ΔE)则代表一个方案的成本效果与另一方案比较所得结果,可代替简单的平均费用-效果率的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2.4 敏感度分析: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变量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偏倚,这就要求采取某些假设后计算数据进行敏感度分析,假设给药费用增加5%,检查费用增加10%,药品费用下降10%,住院费用不变,结果见表5

3 讨论

3.1 真菌感染已经成为医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呼吸道真菌感染逐年上升,肺部真菌居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4],近几年来,念珠菌血症已占医院获得性血性感染中的第四位,高龄及营养状况不佳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5-6],老年患者院内真菌感染,多以白色念珠菌为主[7],氟康唑是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它有在体内吸收快、高效、低毒、性质稳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耐受性好等特点,有利于治疗肺部真菌感染[8],有报道:氟康唑能改变肺部真菌感染的转归:让痰液稀释、减轻气道痉挛、减少咳嗽[9]。

3.2 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C/E越小表示单位效果所需成本低,方案越有益; C/ΔE 越小表示单位增量效果所需追加的成本低,方案实际意义越大[10]。本组资料显示:A组总有效率最高,但成本也最高; C组成本最低,但总有效率最低,成本-效果比值的顺序为 A> B> C,从增量成本-效果比来看,在C组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A组需花费13493.7元,B组需花费8419.79元,敏感度分析也得出类似结果,且不良反应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因此,笔者认为治疗老年真菌性肺炎,口服是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腊梅,李春阳,徐永豪,等.临床分离161株念珠菌菌种鉴定及氟康唑药敏试验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3(3): 138-141.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康复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主要指肱骨外科颈骨折,本文的康复治疗也包括锁骨骨折、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肩关节脱位术后等肩关节周围损伤的康复治疗[1]。由于老年人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比较困难。骨折造成较为严重的肩部软组织损伤,术中常见关节囊和肱骨头形成“纽扣眼”样绞索证实手法复位有较高的失败率,且可增加血管神经牵拉损伤的机率。骨折术后,由于长期制动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我们于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12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满意,均无明显功能障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有1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其中男4例、女8例,51~80岁,平均65.4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13 d,平均手术时间7.2 d。治病原因:走路时摔倒伤患者9例,高处坠落伤患者2例,车祸伤患者1例。其中外展型骨折患者10例,内收型骨折患者2例。骨折治疗方法均为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或LCP(Locking-compression plate,锁定限制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均无明显肩关节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

1.2.1 骨折治疗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整复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拉力螺钉内固定、AO张力带钢丝克氏针内固定、Ender钉内固定、直角或T型钢板内固定、肱骨近端解剖钢板螺钉内固定、LCP内固定,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案首选LCP坚强内固定,这样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减少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1.2.2 康复治疗方法 经骨科医师及康复医师根据骨折及手术内固定牢固情况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在有经验的医师协助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1.2.2.1 早期康复(术后至6~8周,骨痂初步形成期) 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张手握拳、腕关节、肘关节主动屈伸、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术后1周后开始保护下行肩部的被动关节活动,并逐渐加大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如主动摆动练习、扩胸及含胸练习、被动肩关节的前驱、外展、后伸练习,以患者可以忍受疼痛和不出现明显对抗为原则,循序渐进,被动活动后可冰敷20 min。至术后6周时患侧的外展、前屈主动活动常常可达90°以上,并可进行一定的内旋和外旋运动。

1.2.2.2 中期康复(术后6~8周至3~4个月,骨痂初步形成期) 术后6~8周时已有少量骨痂形成,骨折部位已经可以承受相对较大的外力作用,此时可加大各个方向的肩部主、被动运动,注意主动性训练肩部肌肉的肌力,至12周时患者肩部的功能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常。在训练过程中患肩可能疼痛,可口服止痛药物、理疗等综合措施,如疼痛不能明显缓解应减轻运动量,必要时暂停。

1.2.2.3 后期康复(术后3~4个月以后,骨折愈合期) 经过前期、中期的康复治疗后,患肩功能多无明显障碍,如个别患者有部分功能受限,可行关节松动术、运动或体操疗法等肩周炎治疗方法行后期治疗。

2 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至24个月,平均14.3个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2]该评分为百分制,其中疼痛(P)35分,功能30分,活动度(ROM)25分,解剖位置10分;90~100分为优,80~89为良,70~79为可,

3 讨论

我们认为只要患者对手术耐受性良好,不合并影响手术的内科疾病的前提下,以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正确的功能康复为原则。

通过我们的观察认为,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是允许进行早期康复的,而且是必要的。早期康复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损伤和手术可以造成肩部结构,尤其是局部软组织的破坏,在愈合过程中可以形成大量的瘢痕组织,导致明显的肩关节僵硬,从而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这可能是一些医师(包括患者)认为手术治疗效果不如保守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瘢痕组织只有早期开始牵伸才能保持一定的延展性,减轻随后出现的瘢痕挛缩、黏连和关节僵硬。

我们认为,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成功康复需有以下前提条件:①坚强的固定,这是康复治疗的前提,国内顾英华等[3]报道手法复位保守治疗此类骨折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认为保守治疗虽有损伤小等优点,但因外固定影响了早期康复锻炼,经我们比较较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康复治疗组有明显差异。②客观上患者全身情况较好,可以耐受一定的疼痛。③主观上患者本人有较高的康复目标,要求有较好的功能恢复。④必须由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对其实施全面和系统的治疗。康复前,康复医师必须详细了解损伤和手术情况,在骨科医师协助下对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牢固程度有正确的评定,同时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康复目标。

在制定康复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循序渐进,切忌求快求高。②根据骨折愈合程度调整康复方案。③随时处理治疗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减少运动量或暂停手法训练等。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有很多争议,尤其是对需要手术的患者,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 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骨质疏松程度、软组织的完整性及功能康复等多方面因素。甚至要考虑到患者对治疗方案是否认可,患者的经济承受力。

总之肱骨近端骨折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障碍,较其他非关节周围骨折,我们更应该做到全程治疗,综合考虑确定治疗方案。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法整复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案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而切开复位内固定首选LCP坚强内固定加医师指导下早期功能锻炼。

另外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较重无法内固定或肱骨头坏死可行肱骨头置换术,术后康复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15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