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探讨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由于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全脑性缺血、低氧而引起的认知障碍,是以记忆减退、表情淡漠、呆滞,或人格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神志异常综合征[1]。中国11个城市和农村的普查显示,60岁以上老人中VD患病率为342/10万,其中在城市和农村的患病率分别为478/10万和140/10万,城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积极探讨VD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科对收治的VD患者采用中西药物结合,辅助针灸、按摩、矫形器等针对运动、感知、认知能力以及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1西医治疗

根据血管性痴呆的病因,西药予针对性给予扩管抗凝剂、促进脑细胞能量代谢剂、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拮

抗剂等药物,临床应用舒血宁20mg和脑活素2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0天为一疗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维生素E100mg,每日3次,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并根据患者的合并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2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呆症”范畴。古代医家认为中风的发生多为正气亏虚,风、火、痰、瘀上犯于脑,脑络瘀阻所致。中药予活血补肾、开窍益智,用黄芪30g,胆星、知母、当归各10g,川芎、茯苓各15g,地龙、山茱萸、白术、各6g,何首乌、枸杞子、石菖蒲各12g,甘草6g,以文火煎服,每天1剂,每周服5剂,休息2天。伴高血压者加钩藤、天麻,肢体偏瘫者加桑枝、牛膝,语言不利者重用胆星、石菖蒲。方中选用山茱萸、枸杞子、知母、首乌、牛膝滋补肝肾、填精益髓,黄芪、茯苓、白术补气,当归、川芎、地龙活血化瘀、通利血脉,胆星、石菖蒲化痰醒神开窍;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滋肝补肾、开窍益智之功。

3康复治疗

VD患者在脑损伤后临床常伴有肢体运动及语言等功能障碍,我们通过促通技术和祖国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每个VD患者的不同症状,设定综合的康复方案。每天有选择性进行针灸(头皮针与体针结合)、按摩,配合矫形器等辅助器械,对VD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并通过语言功能的基础训练,指导对物体的辨认和分类、抽象或形象的视听记忆、拼图填图、思维理解、运算、推理等,提高VD患者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通过以上综合综合康复治疗,VD患者的运动、感知、认知能力以及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方面等都有明显提高。

4疗效评估

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评估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0周,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检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

5讨论

血管性痴呆(VasculerDementia,VD)是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智力损伤。一般概念认为,血管性痴呆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大脑特定部位如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的血管源性损害可能导致痴呆,造成多梗塞性痴呆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和脑梗塞,当梗塞脑组织容积超过80~150ml时,临床即可出现痴呆表现[3]。所以,我们应用舒血宁等药物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改善血液循环和脑的灌流量、改善脑功能的作用。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滋肝补肾、开窍益智的中药,组方具有改善神经递质传导,改善自由基代谢,改善微循环,抗细胞凋亡作用。依据神经发育中大脑皮质病变后的皮质下结构相继由抑制下释放这一原理,采用促进神经运动和感知过程,抑制异常运动和反射的方法,通过促通技术和祖国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法,设定综合康复方案。每天有选择性进行针灸(头皮针与体针结合)、按摩,配合矫形器等辅助器械,对VD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并通过语言功能的基础训练,指导对物体的辨认和分类、抽象或形象的视听记忆、拼图填图、思维理解、运算、推理等,提高VD患者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从而使VD患者的运动、感知、认知能力以及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得到康复治疗。综合康复治疗的反馈信息促使受损细胞新生神经元的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联系,并激活病灶边缘带“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使VD患者丧失的功能通过再学习再训练,以达到重建的目的,从而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达到改善和提高[4]。而进行疗效评估,可以观察总结临床疗效。通过观察发现越早介入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受损脑组织的修复和运动反射的重建越有价值,ADL能力的改善越显著。据观察:个人卫生、进食、器具使用、床上运动、移动、更衣项目上改善极为显著(P

参考文献

[1]王峰、吴述亮.中医药研究血管性痴呆现状[J].中医药研究,2002,18(2):57-59.

[2]Zhou WQYuXD.Theresearchmethodsbasedontheview of the study onvascuiardementia.Zhongguo Lin chuang Chin J Clin Rehabil,2003,19(7):2728.

[3]迟少华.血管性痴呆20例的临床分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3).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基础疗法临床护理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62-01

1治疗方法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法很多,但总体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疗法二类。非手术疗法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性,安全可靠的特点,为患者所信赖和乐意接受。手术疗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中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被患者所顾虑而不乐意接受。其实目前椎间盘手术已不算什么高难度手术,手术的成功率也很高,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恢复。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途径,治疗价值各有优势,不能绝对否定哪种方法的实际效果与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对手术疗法抱有偏见是缺乏科学认识的。保守治疗虽有很多优势,但疗效并非百分之百,治愈率一般在76%-85%左右,仍有少数患者治疗无效。在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中,手术疗法显示了绝对优势,解决了保守疗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该客观地认为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各有优势,二者结合完善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中,非手术疗法为首选治疗的方法,也可认为保守治疗是本病的基础治疗。尽一切努力运用保守治疗的各类方法力争获愈。经过长时期的治疗病情无好转,影像学证实为手术适应证,且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者,应解除疑虑,相信科学,进行手术治疗。

2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伤口疼痛、不能以正常姿势大便,对病情不了解等方面,都会使患者产生情绪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反应。为此,护士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及时沟通,用温柔的语言与和蔼的服务态度,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病情上的合理解释,可利用同类型恢复期病人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和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患者手术完毕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帮助压迫止血。6小时后可协助患者翻身,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4小时翻身一次,主要以平卧与侧卧为主。要注意正确的翻身方法,保持肩和臀部同时翻动,防止脊柱扭转,屈曲造成伤口裂开等而增加病人痛苦。如患者因疼痛不合作,必须及时讲明翻身目的,让其积极配合,3天后可自行翻身。

3做好术后病情观察

术后6小时内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必要时及时更换敷料,如术后3天体温仍升高且腹痛,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翻身时加剧,说明有感染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观察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如挤压引流管,管内引流液不随之上下波动或引流器内无液体引出,说明引流管不畅,应及时处理。严密注意下肢感觉、运动变化,因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是在神经根附近摘除破坏的纤维及突出的核髓,术后观察下肢感觉、运动的变化,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3天内发现患者疼痛加重,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检查清楚。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3篇

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接受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临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均给予关节恢复锻炼,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及格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结论: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接受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不会引起复杂的并发症和发生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提高,可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中药熏洗 膝关节周围骨折 关节功能 康复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93-02

由于骨牵引、石膏托、夹板外固定、关节损伤等造成的膝关节功能障碍是膝关节及其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1]。膝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较困难,目前,保守治疗较困难,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因术后易发生关节黏连从而导致的膝关节功能障碍使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中药熏洗有热疗、药疗双重作用。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我院给予接受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临床患者中药熏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1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接受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临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0±2.6岁。单侧左膝10例,右膝12例,双膝18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2年;股骨髁上骨折13例,股骨髁间骨折7例,胫骨平台骨折10例,髌骨骨折5例,复合骨折5例。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1±2.5岁。单侧左膝8例,右膝15例,双膝17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11年;股骨髁上骨折15例,股骨髁间骨折5例,胫骨平台骨折8例,髌骨骨折6例,复合骨折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关节功能康复护理。术后2~3天,使用膝关节功能锻炼器,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膝关节活动;术后5~7天,指导患者行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持续至出院。另外,使用膝关节功能锻炼器时要注意,屈伸角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角度由10°开始,逐渐增加,以患者无不适为宜。

1.3 中药熏洗方剂组成和用法。治疗组在采用锻炼器对相关关节进行恢复锻炼的基础上,术后7d予中药熏洗。该方剂的药物组成为:伸筋草、红花、当归、宣木瓜、三七、乳香、没药、茜草、木香、木通、鸡矢藤、七叶莲、三棱、细辛、草乌、苏木、桃仁、防风、地鳖虫、白芍、甘草,将上药用小块纱布按药名分类包好投入盛5000mL清水的盆中浸泡30分钟,再煮沸30分钟。将患膝置盆上先薰后洗,亦可将热药袋敷于患膝上进行治疗。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7天为一个疗程,坚持治疗4个疗程。每剂中药可用2~3天。注意薰洗时勿烫伤皮肤,避免弄湿衣被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范围>120°,伸直0°;显效:肿胀、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范围90~120°,伸直受限10°,或膝关节活动幅度较治疗前增加30°以上;无效: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无任何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恢复效果及格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及格率

治疗组4015(37.5%)10(25%)9(22.5%)6(15%)34(85%)

对照组4011(27.5%)8(20%)7(17.5%)14(35%)26(65%)

P值<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膝关节功能障碍是膝关节或邻近部位的骨折损伤,局部血肿机化,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黏连挛缩,导致关节伸屈活动发生障碍,关节僵硬,使膝关节活动受限。中医传统医学认为,骨折后膝关节僵硬为骨伤或术后关节长期不适当外固定,跌打损伤后因其疼痛,患肢关节不能活动导致骨节失动、气血瘀滞、经脉闭阻、津液运行不畅,筋骨关节失去气血津液的温煦濡养,日久则肌肉失养而萎缩,经脉挛缩,屈伸不利[2]。治疗当以舒筋活络、除湿消肿通利关节、活血化瘀为主。中药熏洗能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我院利用中药熏洗的热效应及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局部新陈代谢,松解粘连等作用治疗受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临床患者,收到很好的疗效。方中当归、红花、伸筋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宣木瓜、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川乌、草乌、细辛、艾叶温痛散寒止痛;乳香、没药、三棱具有破血逐淤的功效,茜草、木香、苏木、白芍、防风、甘草具有行气消肿、缓急止痛的功效;,细辛、木通、地鳖虫脱水温经通络,全方具有活血化淤、温经舒筋通络、脱水消肿止痛等作用。减轻了对神经未梢的刺激,药力从皮到肉,从筋到骨,层层渗透,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肌力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治疗组患者在中药熏洗治疗后,患肢普遍有轻松感,屈曲加压时无痛感,患者易于接受此法。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肢好转程度明显,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了康复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表一显示,治疗组的及格率率达85%,对照组仅为65%。

总而言之,在给予接受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临床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的方法,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参考文献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日常生活活动 FIM方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07

对象与方法

截止2008年9月,历经10个月的时间共收集100个病例,进行详细核对后将其中再发心梗和死亡的10例病例除外,此次研究的样本共90例。

对临床诊断为CVD并接受全程3个月的康复治疗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每名康复的CVD患者进行ADL能力评价,采用FIM方法。

在FIM的18个项目的评分操作中采用直接和间接的混合方法。

结果与分析

2008年11月进入数据录入阶段,将90例CVD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前和治疗后ADL能力的FIM评分的原始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分别将90例治疗前与治疗后进食、梳洗修饰、沐浴、穿上身衣服、穿上身衣服、穿下身衣服、上厕所等18个单项评分输入SPSS10.0统计软件,获得单项FIM评分和FIM总评分的治疗前与治疗后统计描述指标均数与标准差,见表1。

CVD患者治疗前的FIM评分为77.5333,治疗后的FIM评分为102.6778。

讨 论

康复医学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不可能进行康复治疗,因而CVD康复治疗水平高低或效果以ADL能力评价为前提,因而ADL能力的评价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指标,也是最能体现现代生活质量的指标。

建议:不论哪一级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工作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建立康复病例,其康复评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最好的指标是ADL能力的评价,特别是目前正规的康复人才缺乏,评价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至关重要,客观准确的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康复治疗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http.//chinacpc.

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儿童;脑瘫;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8-0154-02

脑瘫是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1],是永久性损害,不可改变,主要影响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目前,脑瘫的定义说法不一,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论[2]。

儿童患脑瘫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3]。近年来,小儿脑瘫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在小儿脑瘫康复上投入很大,但在脑瘫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综合的康复训练是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4]。

早期干预、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对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5]。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材料收集来自于吉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2009年3月~2012年9月住院脑瘫患儿114例,男70例,女44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5岁9个月。

1.2 研究及评估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肢体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矫形器的应用、手术治疗、高压氧、水疗、电疗、针灸按摩、中药熏蒸、语言矫治、引导式教育等。康复医师通过对患儿的初次评估结果,制定出近期的康复训练计划,为患儿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然后实施康复训练。

评估方法的选择,参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达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项目》中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中的评估标准,由专职康复医师对训练儿童逐项进行评估、计分。

1.3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参照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6]。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描述集中和离散趋势,组间比较应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住院脑瘫儿童康复治疗项目选择

对114例住院脑瘫患儿康复治疗项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肢体运动康复训练103例,占比例最大(92.0%),下肢矫形器的选择60例占54.0%、手术治疗34例占30.6%、水疗25例占21.9%、电疗20例占17.5%、高压氧16例占14.0%。脑瘫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肢体运动障碍,所以脑瘫儿童首选的项目是康复训练,根据病情再选择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2.2 住院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情况

对114例住院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运动疗法112例,占比例最高(98.2%),中医按摩106例占92.9%、作业疗法97例占85.1%、语言治疗91例占79.8%、引导式教育62例占54.4%。

2.3 住院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对114名住院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平均分分别为(10.5±9.0)分和(16.0±9.0)分;治疗前后得分分布有统计学差异Z=-6.187(P < 0.05),治疗后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虽然目前没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但现有的治疗手段使脑瘫患儿治疗效果已得到明显提高[7],综合治疗可使脑瘫儿童功能得到尽早改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8]。

3讨论

我国小儿脑瘫的患病率为2‰,脑瘫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对减轻功能障碍、减少残障意义重大[9]。本研究对114例住院脑瘫患儿康复治疗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康复训练所占比例最高(92.0%),其次为矫形器的应用(54.0%)、手术治疗(30.6%)、水疗(21.9%)、电疗(17.5%)、高压氧(14.0%);康复训练以运动疗法所占比例最高(98.2%),其次为中医按摩(92.9%)、作业疗法(85.1%)、引导式教育(54.4%)、语言治疗(79.8%)。以上结果表明:脑瘫患儿的康复大多数采用综合治疗。对脑瘫患儿治疗前后评估,治疗后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在治疗儿童脑性瘫痪上具有一定效果。实施康复训练后,患儿语言表达、生活自理、肢体活动能力有明显改善[10]。

脑瘫儿童的治疗方法很多,临床康复治疗中多采取综合措施,脑瘫患儿因损伤部位在脑部中枢神经,临床表现上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同时还可伴有言语障碍、智力障碍、癫痫、斜视等并发症,治疗中除针对运动功能存在障碍外,应同时治疗其并发症。癫痫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在10%~20%,由于脑部受损,脑神经细胞可出现异常放电,脑损伤程度会进一步加重,由此可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康复治疗的同时要控制癫痫的发作,视力障碍可以配戴适宜的眼镜矫正视力,关节脱位可以手术解决,听力障碍可选择人工耳蜗或验配助听器。因为脑瘫儿童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在专业康复机构进行训练外,还要将社区与指导家庭训练相结合,有研究证明社区康复是一种可行、高效、经济的康复途径[11]。这就要求我们训练机构在训练患儿的同时要教会家长最基本的康复手法,保证患儿离开康复机构后得到长期有效的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治疗除以上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选择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推拿疗法在脑瘫康复中应用广泛,推拿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还可以扩大关节活动度,推拿治疗过程中患儿没有痛苦,一般配合的较好,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虽然康复训练的方法很多,但也要考虑到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脑瘫儿童也和正常儿童一样,除了每天的康复训练外,也喜欢游戏,同样需要有正常幼儿的教育。音乐疗法、游戏训练都是患儿喜欢的愿意做的,运动游戏可以促进学习,脑瘫儿童以运动障碍为主,同脑瘫儿童游戏要克服许多困难,要改变一下物理环境,把康复训练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这种训练方法患儿易于接受,也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重视。由于脑瘫儿童的病情不同,临床表现、临床类型也不相同,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评估后结果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训练计划[12],并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同时注重其他方面的需要。

综合性的大医院都设有康复科,但由于康复治疗的费用高昂、不能满足贫困脑瘫患儿的需求,使得大部分脑瘫患儿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康复治疗。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采取一系列措施,对0~6岁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救助[13],中国残联印发了关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救助项目,这样使得更多的脑瘫儿童有机会到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现在社区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脑瘫儿童就不用到外地就医,可以就近到当地社区。在社区康复师的指导下,采取机构集中评估、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脑瘫儿童进行系统的康复,巩固疗效,提高康复效果。

发现脑瘫患儿要及早进行康复治疗,有效地进行早期干预对患儿的康复将起到重要作用[14],加大社会宣传,让人们都知道什么是脑瘫、脑瘫的病因及危害,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脑瘫儿童,要做好三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轻残障,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15],使脑瘫儿童能够同正常儿童一样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晓捷. 我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方面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575-576.

[2] 李晓捷. 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3] 徐开寿,麦坚凝. 脑性瘫痪的诊断、评估及治疗[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2):950-952.

[4] 卢小妹,杨李. 小儿脑性瘫痪的防治进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7):668.

[5] 陈正平,张绍岚.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86例临床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4):774.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4): 262.

[7] 汤明丽,吕复莉.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 安徽医学,2012,33(9):1256.

[8] 李文军.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22.

[9] 洪永锋. 脑瘫超早期康复研究及进展[J]. 安徽医学, 2011,32(5):684-685.

[10] 陆冬梅. 脑瘫患儿98例临床康复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32): 6778-6779.

[11] 陈彬,张丽华. 脑性瘫痪患儿的社区康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67-68.

[12] 张雁,吴卫红. 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12,27(3):180-182.

[13] 银芳,刘宇赤. 我国脑瘫儿童康复服务中的问题探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18(6):595-597.

[14] 王明. 早期医学干预对预防脑瘫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11,18(10):1072-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