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生命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揭示出来的大自然奥秘所感到的真正惊异,是促使思想如滔滔急流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其全面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他们不仅在校内要读知识科学的书,而且要到校外去,观察了解山水天地,读大自然的书,获取多方面的养料。
一个温暖、明媚的早秋中午,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学生走在河边,边走边看。眼前艳丽的花卉在风中摇曳,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游着小鱼,燕子在蓝天下飞翔,那高峭的悬崖出土壤的剖面。孩子们饶有兴味地观察黄色、红色、白色的土层和沙层。
“我们在土壤剖面看到了什么?”苏霍姆林斯基问。
“植物的根,”孩子们回答,“在底层就没有根了。”
“孩子们,你们瞧长在悬崖边上那丛绿草和那一层金色的沙子。草和沙子有什么不同?”
“春天草籽生芽,夏天草就长起来……”思维迟缓的尼娜说。
“沙地上不长草,不开花。”经常默然的柳达接着说。
“下雨后草就长起来,”米沙沉思地问道:“可下雨后沙子也会长吗?”
孩子们饶有兴味地讨论看到、想到的事物,思如潮涌。苏霍姆林斯基因势利导,把问题引向深入:“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区别是什么?”
科斯佳说:“有生命的东西会动,无生命的不会动。”
大家思索了一阵,有人反对道:“沙子随水流动,它有生命吗?”
孩子们沉思了。片刻,舒拉高兴地喊:“有生命的东西会长,无生命的不会长。”
他们认真思索着。米沙手指树木、草地、田野,顿悟道:“有生命的东西不能没有太阳,还需要水和养料……”
年幼的孩子被大自然的奥秘景象吸引、激发,身临其境地感受周围世界各种现象,了解其因果关系,比较物体的性质和特征,探讨事物的规律和真理。他们视野开阔了,产生了很好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在思维中注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的清澈的溪流,从而焕发了生命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再次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仔细观察思考,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如何存在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从考察成熟的浑圆的西红柿入手,得出结论:无生命的东西是有生命的东西的培养基。接着又谈论为什么黄瓜是绿的,西红柿是红的,小苹果树和老苹果树的关系,小蚕吃桑叶长大,绿苔为何没有种子等问题。他们认识到有生命的东西在不断变化的道理。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得适应周围环境,这是生命的奥秘。
问题来得太突然了,上课教师一下子懵了。笔者当时也是大吃一惊,暗暗地为参赛教师捏了一把汗:这问题问得太“刁钻”了!若教师回答害虫不需要关爱,因为它是害虫,明显违背“关爱生命”这一主旨,课堂的教学目标顷刻之间就会消失;若教师回答害虫需要关爱,因为它有生命,那又明显违背“除害虫、保庄稼”的常理。只见参赛教师涨红了脸,不知道如何应对,课堂教学出现了冷场。
课后,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探讨,笔者发现,这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实在太好了、太妙了!“害虫也有生命,那害虫需要关爱吗”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将教材中生命的概念作了必要且正确的解读、延伸、拓展,即此处的生命,不能纯粹地、狭隘地、单纯地理解为有生命迹象和生命特征的概念,应当理解为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生命概念。例如,为了保护庄稼、保证农产品的供应,害虫当然不能被关爱,否则就影响到了人类的食物来源和生存安危;但在更广阔的自然界中,害虫是许多鸟类的食物来源,此时的害虫就需要关爱,否则会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和破坏整个生物链的平衡。
可见,“害虫也有生命,那害虫需要关爱吗”这个问题,已经折射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体现出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由单一的教师“怎么问学生”向教师引导“学生怎么问”的教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怎么问学生”、“学生怎么问”这两种教学模式有什么异同点呢?请看图1。
“怎么问学生”强调的是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侧重体现教师的备课能力和设计水平;而“学生怎么问”强调的是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合作探究中的主体作用,侧重体现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由“怎么问学生”向“学生怎么问”转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新要求。
针对“害虫也有生命,那害虫需要关爱吗”这个问题,作者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上课一开始(授课对象为高一新生),笔者故意显得愁苦满面,慢悠悠地说道: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不知道大家能否帮我解决一下?
学生诧异地问:什么问题,连老师您都为难?
笔者:大家初中学过思想品德课,还记得其中有一框叫“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的内容吗?
学生:是的。
笔者:我当时正在激情昂扬地讲授“关爱生命”这一主旨时,冷不丁一位学生站起来提了个“害虫也有生命,那害虫需要关爱吗”的问题。
全体学生:(惊呼声)啊……
学生1:汗!这问题够可爱的!那位学生几岁了?
学生2: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啊!害虫是有生命,但它终究是害虫,所以不能关爱。(部分学生点头)
学生3:老师当时没慌吧?(学生都笑了)
笔者:老师当时确实慌了。你想,这个问题也问得太“刁钻”了。同学们能否开动一下你们的脑筋,帮老师解答这个棘手的问题吗?
顿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前后左右进行了讨论。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学生就大致分成了两大“阵营”。笔者请出了各“阵营”的代表进行发言,观点汇总见表1。
就在学生热烈争执的时候,笔者插了一句:蝴蝶需要关爱吗?
学生:那当然。
笔者:为什么呢?
学生1:蝴蝶多漂亮啊!那么好看的蝴蝶,当然要关爱。
学生2:因为它是益虫嘛!它为很多水果蔬菜传花授粉。少了蝴蝶,那可不行。
学生3:蝴蝶可是我们中国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啊!是一种很有文化韵味的生物。
笔者:美丽的蝴蝶,它的前身又是什么呢?
学生:毛毛虫。
笔者:它是害虫还是益虫?
学生:肯定是害虫。它吃菜叶、破坏庄稼。
笔者:你们看,蝴蝶是益虫,它的前身毛毛虫却是害虫。它们可是同一个动物啊!如果杀害了毛毛虫,那美丽的蝴蝶就没有了!
学生(恍然大悟):哦!
笔者:可见,“生命需要关爱”,此处的生命,不能纯粹地、狭隘地、单纯地理解为有生命迹象和生命特征的概念,应当理解为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的生命概念。例如,为了保护庄稼、保证农产品的供应,害虫当然不能被关爱,否则就影响到了人类的食物来源和生存安危。但在更广阔的自然界中,害虫是许多鸟类的食物来源,这时候害虫也需要关爱,否则会影响到鸟类的食物来源和整个生物链的平衡。这些,就是以后我们高二要学习的哲学内容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板书)。
学生(点头):原来是这样!现在明白了!
上述实验表明,运用“学生怎么问”处理突况,教师能将学生的思维火花延伸、放大,让学生“想说话、能说话、会说话”,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形成精彩的课堂生成。
“学生怎么问”的具体运用策略有以下几个。
1. 精心备课,运筹帷幄
例如,在教学高中的必修模块《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时,针对教材插图(见图2)有学生就提出了问题:难道商品的价值是不变的吗?日常的习题中不是经常做到一些选择题,讲的就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或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导致价值的变化吗?个别学生甚至还拿出了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的第12题来加以佐证。确实,由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工人素质的提高,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应该是逐渐减少的。显然,教材的图表是有待完善和修改的。那么应该如何修改呢?改成什么样子呢?如果教师没有事先“做足功课”,估计一下子会回答不上来。笔者认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可以修改成图3,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2. 教师要集思广益,虚心向其他教师讨教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尤其是工作年龄不长的年轻教师,更要虚心听取多方意见,多多汲取同事的经验智慧,听听其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质疑之处和处理策略,力争将各个环节做到详细、完善、熟练,以达到胸有成竹的境界。
在这个春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与西方的传统节日复活节不期而遇。
无论是清明节的祭奠还是复活节的狂欢,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述说着同一个主题,死亡。
死亡会激起很多情感,不舍、悲伤、愤怒、解脱……为什么它那么沉默,却拥有那么深的力量?
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补上如何对待死亡这一课。
而这恰恰是对生的敬畏。
清明,在祭奠什么
古时清明的意义,“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 通过一定的方式真诚、慎重地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感恩,进而使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清晰,德性更能够彰显,生活逐渐变得更加充实、丰满。沿袭至今,每至清明,扫墓思亲,踏青悦生。
阿霞一直旅居国外,今年刚好复活节假期,便有机会回国。她自己也笑谈:我享受着西方复活节的假期,却回国内过清明节的仪式。但这样一次机缘巧合的祭奠却让阿霞内心有很多收获。跟随父母回到苏北老家,提前一天准备锡箔、冷食贡品,其实在准备的过程中,大家围坐在一起,亲戚们絮絮叨叨地讲起以前的事情,这一刻在阿霞心里突然很温馨,仿佛折起的锡箔包含了温情的思念和满满的祝福。第二天一家老少一起去爬山,去扫墓,在祖父母的坟前烧了纸钱摆了贡品。阿霞说,过程很庄严肃穆,对故人的崇敬和思念好像借着焚香的青烟送去了他们的国度。祭奠结束之后大家又一起去踏青赏花,感受春日的生机和明媚。说不清为什么但很感动,这样一种追思和祭奠反而让自己活得更懂珍惜和丰富。
很多人有跟阿霞一样的感受,只是按照习俗惯例去扫墓,但是这个过程却让自己更平静安心,而且对生活无形中也更感喜悦和珍惜。这正是清明这个仪式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对死的思考,对生的热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我们挚爱的人离世,内心对TA的情感将无处寄托。TA是我们的一个客体,一个可以爱可以恨,可以交流的对象,但是死亡使客体丧失,伴随消失的还有我们内心对这个客体的想象。死亡会带来巨大的哀伤,哀伤的不仅仅是那个已经消失的TA,还有自己内心的一部分与TA密切相关的自我。这种自我的消失是悲伤且恐惧的,因此对于死亡很难面对和接受。此时一个连接的仪式就具有极大的心理意义。祭奠提供了哀伤的心理过程。清明节的祭扫是一种和已经逝去的亲人在情感上的连接方式,它将思念、忧伤、哀怨等种种情绪限制在这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尽情宣泄。通过固定的仪式,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亲人聚集,表达共同的思念和哀伤,分享个人的情绪同时又获得他人的支持。
在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的同时,近距离地体验了死,反而对生有更多的眷恋和珍惜。祭奠的仪式也在深刻地提醒人们,好好活着,是对故人最好的怀念。虽然外在的客体丧失了,但这个客体在内心的想象仍然存在。通常祭奠是家族式的,对已故父母、祖父母、祖父母的父母等等,庞大的宗族系谱提供了心理上的支撑。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不是孤立的,有来的地方,也有去的方向。在思考和面对死亡的时候,这种族群的存在和信念会是一种力量,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坦然地面对死亡。
死亡的心理阶段
不管多么排斥和恐惧,死亡伴随着时间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当它一步步靠近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进行着怎样的生死心灵转化呢?
有一部电影轻松又诙谐地讲述了这个沉重又哀伤的主题――《遗愿清单》。故事讲述了一个亿万富翁,一个普通工人,两条完全没有机会相交的生命线,最后相遇在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病房里,因为两人都得了癌症,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们同病相怜,两人一起写下在最后的岁月想要完成的事情,列成清单,然后相约一起去完成,这些事情有的很普通,有的很难,普通到想笑到流出眼泪,有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的浪漫之事,也有从高空跳伞的疯狂之举。他们在喜马拉雅山脚下聊天,他们在金字塔顶上谈话,他们也一起品尝繁华之都的奢靡。最后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份遗愿清单,相继死去。
电影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却能够用生活化的方式将死亡靠近时,内心发生的种种变化表达出来。
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通过对大量晚期患者的访谈及研究患者临近死亡前的心理活动,将濒临死亡的过程分成五个心理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接受。
拒绝、否认
大多数人被告知罹患癌症或者生命期限时,第一反应往往经历否认这一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否认情绪,会在心里想:不,这不可能。否认是暂时的自我防御机制,它的意义在于抗击痛苦,帮助重拾自我。简单来说,虽然意识层面在否认,类似自欺欺人,但心理层面是一个缓冲,让自己慢慢地生出一些力量和勇气才能面对这个事实。
愤怒
当最初的否认无济于事后,愤怒、狂躁、怨恨之情便开始出现,会自然而然地想:为什么会是我!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愤怒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无法继续享受生活、没有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等。这个阶段常常把怨气撒在周围的人身上。
挣扎
这个阶段即是与残酷的事实讨价还价、做交涉和拖延时间,自我设定一个最后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实现一桩心愿、完成一件自我的承诺。在《遗愿清单》中,两位主人公正是在挣扎的阶段开始了实现遗愿的旅程。此阶段已经接受生命有限的事实,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家人尽可能地去了解他想要做什么,如何帮助他完成。
沮丧、抑郁
当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时,越来越感觉到死亡的临近。无法做到怨气冲天时,也无法做到拼命争取时间,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和哀伤,来自于即将与亲友永别的无奈和伤心,也来自于等待告别的过程中产生的悲伤。在这个阶段需要更多的情感陪伴,亲人间的倾诉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受
经历了前面的几个阶段,最终进入到对死亡既不感沮丧又不感愤怒的阶段,这时候,不再惋惜自己将失去精彩的人生美景,而是开始默默守候离去的那一刻,反而会是另一种纯粹和安详。当感悟到生死的真谛,内心是平静的。如果有幸聆听了此时对生命的感悟,那是他送给周围人最后的也是最珍贵的礼物。
虽然死亡并不会按照规矩一步一步地缓慢走来,但了解内心对死亡的复杂情感,以及从拒绝到接受的心灵转化过程,是一种对生命更珍惜和接纳的态度。对于不期而至的死亡,了解它,思考它,当来临的时候,更清晰地觉察自我,更有力地帮助他人。
孩子世界的生死颜色
死亡这样一个沉重又严肃的话题,对于成年人来说都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建构能力,那么孩子呢?在孩子的世界死亡是什么颜色的?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死亡这回事?
贝贝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最近她最爱的小狗托比生病死掉了,她很伤心,哭着不肯去幼儿园。贝贝妈很着急,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她告诉贝贝,托比睡着了。贝贝就追问,那它什么时候醒来。贝贝妈说,托比死了,不会再醒了。孩子不能理解什么是死了,只是哭闹着要托比回来。妈妈也很无奈。
要理解死亡,儿童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起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活的,有生命的,比如动物植物是有生命的,石头河流不是。接下来要在生活中告诉孩子一些死亡的概念。永久性,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死了就不会再活过来;必然性,所有有生命的东西最终都会死;终止性,死了所有行为、思维、情感都停止了;适用性,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会死;因果性,死亡的原因是一些机体功能的破坏。很多家长担心和孩子谈论死亡会增加他们的恐惧,恰恰相反,对死亡有较好理解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草木枯萎,昆虫蝴蝶死掉,甚至亲人离世,与孩子进行开放、真诚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对死亡的真实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在丧失后更好地表达情绪和接受现实。
人之所以为人,物之所以为物,是因为他们是有生命的。自然之所以美好,世界之所以生动,是因为生命充盈其间。我们不忍心见到衰败,见到死亡,因为我们害怕失去生命。生命一旦消失,世界就会一片黑暗,。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尽管我们每天一睁眼就会看得见许多鲜活的生命,能感受到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但描述起来还是很困难。或许我们本身距离生命太近,熟视无睹,往往就忽略了他。生命的生物学定义繁琐而艰深,让人望而生畏,它除了表明生命意义的重大外,无法告知我们生命的真实。真正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往往是因为见到了生命的开始和生命的结束,或者生命即将开始和生命即将结束,而这只能揭示生命由点构成,却并不能揭示生命的真谛。
生命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正在延伸着线。生命的含义便是如何安全的走过这个点,顺利的走向下一个点,从而使得这条线连贯下去。这条线是长还是短,完全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我们没有选择自己生命的权力,但生命一旦形成,我们却有选择生命长度的机会。生命的长度与环境有关,与自身的条件有关,也与你是否具有生命意识有关。生命这条线上的每个点都有终止延伸的可能,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漠视这个点,总以为这个点儿距离自己还很远。
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对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增强人的生命意识。我们一直痛恨扼杀人性草菅人命的政治统治,一直痛恨破坏自然漠视环境的发展模式,这些其实都是对生命权的重视与落实。然而,人性中的善与恶与生俱来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无论是性善论主张的以善除恶,还是性恶论主张的因恶养善,都无法避免善恶的交锋。整个人类就在这善恶的争斗中一步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一步步健全和完善自己的本性。但是,生命是属于个体的,对生命的认识很难统一起来,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缓慢而困难重重。
自以为实现了对生命尊重的西方世界也好,标榜着拥有人类优秀文明传统的东方社会也好,对自身所存在的人性之恶同样无能为力。他们或借助于宗教,或借助于政府,或依靠民间,不遗余力的宣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但收效并不明显。社会疮痍满布,世界乱象频纷,人性堕落沉陷的现状仍然无法改观。生命在这种环境下,这种氛围中显得更加脆弱,更加不堪一击。所以有人说,最终击垮人类的必是人类自己!
不由你不信,我们身边遍是这种漠视生命的人。
为了权力,为了利益,为了日益膨胀的野心,国家、团体、组织,制造恐怖,发动战争,以至于生灵涂炭,命不如蚁。谁还在乎生命,谁还心存善念,谁还念及世界的美好。
当然,我们无法左右别人,无法制止别人一意孤行的恶念,但我们能约束自己控制自己么?当我们难以做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我们又何谈对社会负责!
粮食、食品是人的生存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安身立命之物,但是我们为了追求高产追求丰盈的利润,化肥农药遍施色素化学制剂普用,置生命于不顾。连维持生命的源动力我们都毫不在乎的污染破坏,就更不用谈其他的生命保障系统了。为了利益苍白生命,多少算作一种理由,可我们更多的人却喜欢毫无缘由的作践生命,过早的为自己的生命线画上终点,这确实令人悲哀。吃出来的病,喝出来的灾,玩出来的祸,有谁指使呢?明明让你规范驾驶,你偏偏饮酒飙车闯红线;明明让你安全生产,你偏偏破规坏矩违条例;明明让你清正廉洁,你偏偏贪污受贿搞腐败,这又是谁培养的呢?
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再次给大学教育披上了沉重的色彩,也拷问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高等教育若不能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生命意识,将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遗憾和损失。
1 生命教育的渊源及其内涵
1.1 生命教育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生命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生命教育思想的萌芽也出自于哲学对生命的思考。自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以及后来的教育先哲们,已经从哲学领域对生命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1]
二战后,人们对残酷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进行深刻反思。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出版《生命的实相》一书,首先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2]现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最早是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Jack Tanner,Walter.)提出。华特士于1968年在加利佛尼亚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在学校里倡导和推行生命教育的思想。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生命教育中心(1lfe Educational Center,简称LEC),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2005年3月上海正式公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希望通过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感悟生命。[3]
1.2 生命教育的内涵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看法,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观点。
其一,从批判过度工具理性化的角度来看,强调生命的终极关怀。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皆成幻灭;没有生命,一切财富,皆归他有;没有生命,一切权势,皆如云烟,有生命才有一切[4]。引导大学生培养理性情绪,开发生命的潜能,实现生命质量最大化。
其二,从生命实践的角度来看,强调生命教育的生活化。在生活中体现生命教育,培养社会道德良心,通过实践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怀。在人生逆境中,生命赋予我们的是面对艰难困苦的责任,我们要坚挺地度过,要高昂地活着,才能够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其三,从轻视生命的事实角度来看,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此观点包涵三个层面:一是珍惜生命;二是丰富、发展生命的内涵;三是升华生命的境界,追求生命的真谛。[5]苏格拉底说过:“不是生命,而是善的生命,才有价值。”[6]珍惜和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涵。
2 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2.1 从事实上看,自杀、谋害等极端事件问题突出
高校发生刑事案件几乎覆盖全国各个省份地区,尤其聚集在发达地区,如图1所示。
事件表现在:一是青年学生的自我伤害或自杀。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呈上升趋势。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调查,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l0万,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7]。二是不尊重和伤害其他生命的暴力谋害事件。1994年清华大学朱令案件,2004年马加爵事件,以及2013年百年名校复旦大学投毒案,几乎每隔十年,便发生一起牵动高校教育体制的恶性校园事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复旦大学投毒案发生后,该校一名教授贴出这几个黑体大字。这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呼唤,也是对高校生命意识教育力度的悲吟。
2.2 从理论上看,生命教育是自我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首要前提
2.2.1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高校极端事件频发原因多样,几起典型事件归纳如表1。
综合以上案件分析,高校极端事件诱因可分为:一是对生命认知粗浅,生命意识淡薄,对万物缺乏同情怜悯之心;二是自我意识膨胀,思索取而无奉献之心,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推卸或逃避责任;三是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的技巧,不能正确定位自己,难以适应和融入社会,也不善于自我调节,最终导致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事件的屡屡发生。
2.2.2 开展生命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经济利益和竞争意识使大学生的人生观更具功利性,势必引起其价值观念的深刻转变。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追逐名利,丧失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导致其道德观念模糊与自律能力下降。此外,高校专业人才的扩招,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和职业发展空间成反比,这对大学生就业也提出更高的能力和发展要求,当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不堪重负之时,便有可能采取极端方式来寻求解脱。从本质上讲,其心理问题是缺乏对自我、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和生活的信仰。
2.3 从体制上看,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学校课程设置的生命教育内容略显单一。教书有余,育人不足,高校侧重关注生命社会价值,把教育目标定位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面完全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心理素质和生命意识的培养。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必定具有促进经济政治发展及服务社会的功能,但这种功能不是教育的本质,而是教育结果的衍生。[8]教育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责任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生命的能力,这是大学教育当务之急。
其次,高等教育重知识教授而轻个体生命的主体性发展。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制约,大学教育仍是以知识内容和技能水平传授为主要取向,在生存体验和生存能力方面的培养存在重大缺陷,表现在忽视了心理生理知识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不明确,在生命价值体现上也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素质教育和生命意识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在自身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竞争的矛盾中无法调和,而渐生悲观厌世、自杀乃至谋害他人的情绪。
3 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对策、措施
为提高人才整体素质,高校应完善生命教育,强化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平衡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应采取一教育、二管理、三实践渗透的模式,具体表现如下。
3.1 拓展多样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惩治教学腐败
3.1.1 促进多样化教学相结合,丰富改善教学内容
首先,促进生命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其次,促进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通过讲授有关保护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任何伤及自身和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与法律相违背的;[9]通过讲授社会法律对私有及公共财产的保护,让学生意识到财富的积累要靠个人努力奋斗,并且通过正当手段和渠道获取,以摆正自身良好心态。第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身心健康知识力度。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培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3.1.2 加大教育腐败惩治力度,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高校教育腐败诱发了大学生价值观变异,其腐败集中在学术腐败、招生等问题上。学术腐败趋向于行政化和指标化,青年学者热衷于短期效益的课题,在硬性指标上拼职称,从而忽略基础性研究;在文凭上进行权钱交易,伪造学术,令原本纯净的象牙塔充满着名利的味道。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说过:“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中流砥柱。”[10]及时抑制高校腐败现象,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默化潜移中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高尚、人才的价值,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3.2 探索并建立科学的高校教育管理方法,加强干预机制
(1)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鼓励师生参与生命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生命主题活动,培养尊重、热爱生命的情感。高教工作者应成为一个热爱与尊重生命的人,与学生分享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用自己的人生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从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建立干预机制,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模式。因心理缺陷引发的高校命案不在少数,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应承担起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危机高危对象、心理危机日常关注对象实行定期跟踪、动态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及时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3.3 加强大学生生命实践教育环节,培育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体验感悟式的教育,应避免空洞的纯理论式说教,积极开展生命体验活动。[11]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升华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通过课外活动、职场培训让学生体验生活的艰辛,感受挫折和失败,从而增强挫折免疫力并学会珍惜生命;通过组织参观监狱、戒毒所等,使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维护生命的健康与尊严;[1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支教服务、走进孤儿院及敬老院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人情事物,以加深与生命成长相关的知识能力的认识和理解,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空间,增进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增强对挫折的抵抗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态度,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