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幼儿舞蹈教育是幼教内容中的重要一部分,幼儿舞蹈教育就是通过舞蹈获得不断的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情操和品德。但是,目前我国在幼儿舞蹈教育中存在着重视舞蹈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幼儿成长的错误教学。本人对我国目前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幼儿舞蹈教育在幼教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一、我国目前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舞蹈教育不断的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舞蹈教育不断的被提上了日程。幼儿舞蹈具有舞蹈艺术的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幼儿天真、活泼的特点,幼儿舞蹈一般舞蹈时间短,内容结构简单,活泼有趣。幼儿舞蹈教育就是指通过舞蹈的活动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欣赏,培养儿童对艺术的情趣,用艺术的气息不断的影响和培养儿童的价值观、世界观,不断的发现儿童的潜质,促进儿童的个性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幼儿舞蹈教育的长期发展以来,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舞蹈教育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幼儿舞蹈教学理论,幼儿舞蹈教育往往是放在幼儿音乐课中作为课堂的点缀,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真正的发挥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舞蹈活动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高尚品德。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幼儿舞蹈教学重技能训练,忽略了儿童成长发展的培养,与幼儿舞蹈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幼儿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幼儿舞蹈教育必须根据幼儿成长的需要,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不断的改造和创新幼儿舞蹈教学,以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幼儿舞蹈教育在幼教中的重要性

幼儿舞蹈教育是通过舞蹈、舞蹈教学的氛围不断的培养幼儿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

1、幼儿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舞蹈教育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启蒙性的培养,来树立孩子的审美修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挖掘他们的个性,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体育、游戏等活动使孩子在接触、学习舞蹈的同时,了解和体验一定的艺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从小培养他们对美的感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幼儿舞蹈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儿童进行大量的运动,这有利于儿童身体的成长,并不断锻炼他们的毅力,持之以恒的信心,从而促进他们体力、智力的发展。此外,幼儿舞蹈教育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造的空间,让儿童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去表现,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幼儿舞蹈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舞蹈教育对儿童智力、创造力、审美观等的不断培养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起点,在起点就应做好素质教育。

2、幼儿舞蹈教育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个性价值的培养。幼教是一个儿童接受教育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用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为幼儿设计一些教育课程,促进他们的成长,幼儿舞蹈教育就是很好的选择。幼儿舞蹈教育首先是一种舞蹈运动,通过科学、协调、适宜的舞蹈游戏、舞蹈活动的训练,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提高儿童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他们生理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不断的发掘他们的个性,培养综合能力高的儿童。其次,幼儿舞蹈教育是一种艺术的教育,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创造一种优美的气氛,不断的熏陶儿童,适宜的舞蹈动作,帮助儿童不断的锻炼自己,表现自己,从而不断的培养儿童对艺术的美感,培养他们内在的气质,提高他们对自己欣赏和自信心,不仅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

3、幼儿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智力、创造力的培养。幼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孩子智力、创造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首先,由于幼儿舞蹈教程自身的特点,幼儿舞蹈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动作的练习,不断的锻炼身体柔韧度,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十分辛苦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对儿童进行鼓励,培养他们吃苦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毅力,让他们明白苦尽甘来的道理,明白只有努力、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从而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特点,通过幼儿舞蹈教学让他们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舞蹈动作的内涵,激发、启迪儿童产生丰富的联想,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此外,舞蹈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幼儿舞蹈教育给幼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造的空间,通过舞蹈动作,培养儿童对舞蹈的感觉,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去表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儿童时期重要性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23-57.

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儿童时期重要性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23-57.

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 舞蹈教育 特殊性

舞蹈作为一门古老而常新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时间与空间,因而也有着“艺术之母”的美称,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舞蹈教育更是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形式,受到了狂热追捧,各种舞蹈培训班像雨后春笋一样发展壮大起来。然而,由于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与一般舞蹈教育虽有相同点,却更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一、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概念厘定

广义的学前儿童泛指进入小学接受学校正式教育之前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包括婴儿、幼儿。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3~6、7岁的儿童,也正是我们习惯上所称的幼儿。虽然婴儿律动也符合舞蹈的部分特征,但一般所讲的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指以狭义的学前儿童即幼儿为对象进行的舞蹈教育。从理论上看,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探寻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学问,属于舞蹈教育学的分支。从实践性看,它更是一个教学双方互动相长的动态过程。一般而言,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以3~6、7岁儿童为主体、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舞蹈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活动,包括幼儿园和其它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普及舞蹈教育和专业舞蹈教育。

二、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目标

学前时期儿童的学习都是为进入学龄期进行正式学习做准备的。对学前儿童的教育目标不在于向其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也不例外,其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为舞蹈艺术家,而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舞蹈的各种功能,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具体目标是:(1)培养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使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舞蹈活动;(2)使幼儿掌握正确的舞蹈训练方法,促进形体塑造和体格发育,增强儿童体质;(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力、对自我的控制力和对音乐内容的表现力;(4)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舞美设计与搭配,参与舞蹈创编,提升审美感知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5)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高尚的品德,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舞蹈以幼儿为主体,舞蹈内容是对幼儿生活、游戏、学习、思想的总结和反映,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贴近幼儿的特点,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表达方式。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处于艺术教育的核心地位。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增强幼儿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增强体质,促进生理发育

就促进身体健康方面,舞蹈与体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舞蹈的功能则更为甚之。学前儿童爱动、爱跳、爱模仿,尤其受语言发展水平限制,喜欢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我。舞蹈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有童趣,幼儿经常接受规范的舞蹈教育,符合其年龄特征,因而有助于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机体组织的发展,从而增强幼儿体质和抵抗力,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同时,科学的舞蹈教育还能够提高学前儿童动作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不仅如此,作为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舞蹈还可以帮助幼儿矫正端肩抠背、小腿不直等不良习惯和不良体态,塑造挺拔向上的身形。

(二)提升智力,促进心理发展

舞蹈要求跳舞的人在音乐的起落中完成各种身形的转换,和着音乐的节拍呈现灵动的舞姿,需要舞者具备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领悟力、模仿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舞蹈教育,可以通过多次的学习、排练和表演等活动,锻炼学前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模仿力等,培养专注的品质,同时,可以调动幼儿参与编排舞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儿童通过提取生活素材,进行无拘无束的自由联想,形成画面,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转换为立体形象,最后加入时间的维度,编排成为伴着音乐的舞蹈曲目。不论幼儿完成的情况怎样,这样的锻炼都有助于开发学前儿童的右脑,启迪幼儿进行丰富的联想,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升学前儿童的智力。并且,学前儿童舞蹈多是群舞形式。这就要求学前儿童在舞蹈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要能体谅和宽容他人,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

(三)美育功能

作为最为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之一,学前儿童舞蹈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具有美育功能。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可以促进幼儿认识美、感受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优美的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服饰道具的配搭培养幼儿的色彩形状等审美鉴赏力;丰富的主题使幼儿体验生活多彩之美;集体舞的形式则使幼儿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之美。学前儿童在接受舞蹈教育的同时,也是其生命美本身的展开。他们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取材生活,创编舞蹈,通过音乐的映衬下肢体的语言来表达这无尽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

(四)独特的本体价值

舞蹈对学前儿童而言,除了上面述及的各种作用,更重要的一点则体现于舞蹈独特的本体价值。舞蹈特别强调本体感觉,也即“依赖于肌肉运动、身置、肢体平衡和肌肤触摸等所获得的身体感觉, 它是人类最本原的一种智慧, 是人们用身体进行思考和学习的方式。”①这种方式恰恰符合学前儿童理解世界的方式,即主要通过感知去把握世界。学前儿童通过肌体的感受理解世界,通过肢体的言说表达理解。相较于其它艺术门类,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更为突出本体感觉,更有利于幼儿探索和认识世界。

(五)其它作用

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多民族国家,悠久的舞蹈传统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舞为学前儿童学习舞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幼儿学习舞蹈,一方面是对我国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肢体这个共通的语言与其它文化进行交流。此外,由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学前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还能享受到音乐本身带来的价值。

四、学习和从事学前儿童舞蹈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作为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除了与其它年龄阶段舞蹈教育的共性,还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学习和从事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对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

目前,在绝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舞蹈教育并没有作为专门的课程纳入日常教育计划,而是以兴趣班的形式在进行。这说明,在很多人眼里,舞蹈对学前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孩子被送到舞蹈训练班是因为“别人的孩子学了舞蹈”;有的是因为家长认为“总得学点啥”;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学习舞蹈能够获得考试加分或者为参加艺靠打下基础;少数家长认为送孩子学习舞蹈可以锻炼身体塑造形体;而鲜有人能全面地认识到舞蹈对于学前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所起到的多方位的作用。所以修正家长们对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有失偏颇的认知,把舞蹈视为与其它课程同等重要,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尊重学前儿童在舞蹈教育中的主体性

在学前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学前教育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却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便是:着急着塞给幼儿各种知识,使学前教育变成了“前小学”教育。学习似乎只为了成绩,教师成为“填鸭教育”的主体,削弱甚至剥夺了本属于幼儿的主体地位。正如前所述,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在学前儿童舞蹈教育及其它教育中,都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才能达成教育目标,使幼儿成长为具有自由精神的、自主心灵的、有创造力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

(三)尊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舞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良性作用是建立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的。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所以要在适宜弹跳的地面进行舞蹈训练。不能忽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关节灵活、肌肉弹性和伸展性提高,便于机体快速进入灵活的舞蹈运动状态;也不能忽视训练后的收整活动,以使机体从兴奋到安静有个缓冲过程,避免儿童发生软组织挛缩,保证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柔韧性。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连续性、不均衡性等特点,秉承整体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着眼于整个有机体,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避免单纯侧重某一方面的训练或者超出幼儿身体承受力和理解力的训练,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此外,学前儿童的身心发育还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舞蹈训练要尽可能顾及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状态。

(四)平等对待每一位学前儿童

领略舞蹈魅力、享受艺术教育是每一位学前儿童的权利。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将每个幼儿都培养成为舞蹈艺术家。那么所有的学前儿童,不论性别,不论其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不论其生在城市或者山村,不论其是否有舞蹈天赋,不论残疾或健康,都应该享有接受舞蹈教育的平等机会。所以只要是学前儿童,都可以学习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表现自己的精神风貌。作为教师,进行舞蹈教育时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五)避免成人化、功利化

学前儿童舞蹈内容应该反映幼儿的游戏、学习、生活和成长,舞蹈素材要贴近幼儿,符合幼儿的理解力,舞美设计也要以幼儿喜闻乐见为标准,而不应该把幼儿舞蹈看成成人舞蹈的缩小版,盲目追求技巧难度,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幼儿舞蹈的主题、音乐或动作。道具选材也要因地制宜,让幼儿学会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不应该盲目购买进行奢华攀比。此外,一定要确保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目的的纯粹性,不应该把舞蹈教育当成考级加分的阶梯或者比赛拿奖的工具。

言不如歌,歌不如舞。学前儿童接受舞蹈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陶冶幼儿情操、全面提升幼儿素质均有重要作用。由于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在引导学前儿童领略舞蹈魅力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为主要目标,尊重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注释:

①易晓明:《论本体感觉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第22页

参考文献

[1] 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 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范素芬,陈维素.舞蹈教学应注意儿童心理品质培养[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14

[4]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5] 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王雯晶.舞蹈心理治疗的跨文化研究述略[J].文学界,2010,(5):284-285

[7] 王小金.论舞蹈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09,(11):171

[8] 吴雪蕾.浅谈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与少儿舞蹈教学[J].大众文艺,2010,(16):257

[9] 徐文霞,孙娟.舞蹈基础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早期教育 影响

音乐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幼儿音乐教育,它以自己独特的内容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习惯中,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应该加强幼儿音乐教育,加强幼儿情感体验活动。

一、音乐教育与儿童早期教育的关系

儿童早期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儿童时期是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显得早期教育对于儿童而言尤为重要了。早期教育并不意味着强迫孩子背唐诗或认字,而是要了解孩子天生的学习与探究的动力,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使智力得以显现,身体、情感、智力、意志等获得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满足他们成长所迫切需要的感觉刺激和学习经历。因此,早期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促进发育,而是让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开发潜能,是一种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的教育。

音乐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要促进儿童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这一优势,发掘儿童的潜能,塑造儿童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在音乐教育中,进行的应该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教学,而是对人的培养,应创造机会让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和发现。儿童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引导儿童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当然,儿童音乐能力的形成、音乐教育的成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个个音乐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教材,一点一滴的培养起来的。如果老师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培养和教育计划,组织好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就一定能使音乐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

作为情感艺术的一种,音乐能够有效地传达人类感情,而情感的培养也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核心内容。情感上的体验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通过这种体验,儿童能够得到宁静、松弛、紧张和愉悦等种种不同的感受,这些情绪都会带给儿童不同的心理反应。通过音乐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更加深刻地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让儿童在音乐中成长,能够为其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培植其学习动力。儿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旋律和音乐的刺激而产生各种情感,从而使其消除紧张状态,达到心理和情感上的平静状态,更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平衡。

2、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积累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儿童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知。对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别力,对于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都会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选择性和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性。音乐的学习不仅是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还会引起全身官能的反应。伴随着律动、舞蹈、乐器进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动,要求儿童的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可以培养孩子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性。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的特征,但音乐中最重要的乐音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高低与时值的长短、音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等等,对于培养儿童的直觉、分析、想象、创造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在儿童游戏及日常活动中,给他们播放一些喜欢的、旋律优美动听的世界名曲,如《天鹅湖》、《动物进行曲》等,这些乐曲的形式、内容都符合儿童欣赏的水平,儿童也能理解。通过那一首首优美的乐曲,把儿童带入美的境界。

3、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

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欣赏和学习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儿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常会随着音乐的旋律来进行自发地舞蹈,充分体验到肢体语言的表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在这一过程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儿童的心灵成长,帮助儿童有效地驾驭和调节自身情绪,还能通过重唱、合唱与欣赏等方式促进人格的健全,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心理。在合作的过程中儿童能够学会分享快乐、珍惜友情、互谅互让和团结友爱。另一方面这种合作方式还能够增进儿童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高集体的凝聚力,让儿童在团体协作中实现自我的价值。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儿童能够实现心灵上的净化与感染,无形地建立起对于所有美好事物的感情,从而养成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以及奋斗精神。同时幼儿音乐教育者要根据儿童认知的独特规律,重点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让儿童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4、培养儿童的想象、创造能力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基础。音乐活动中儿童的参与、探索、表演、动手实践,使他们有机会独创、试验自己的艺术想象。他们哼唱或是拍击出一个旋律或节奏的片断,或者表演了什么动作,可能很幼稚,甚至不可能再重复,但这是可贵的创造性活动,是儿童尝试对已经感知了的东西进行变化与重新组合。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比如,听完一首儿歌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用图画、符号描绘出对音乐的想象,说说对音乐的感觉,配合音乐做一些即兴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表演等等。老师不要以过多的语言、过于具体的描述代替对音乐的听赏,要让孩子从听引发感觉,做出表现,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高度重视音乐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发挥出幼儿音乐教育应有的感知社会功能,塑造儿童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后能从事音乐艺术的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琳.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价值研究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12,0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