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育意识;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169-01
一、首先我们要注意,开展音乐教育的切入点要有创新意识
我们都已经意识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反映在音乐教学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大量音乐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等等。无疑,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客体的做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许多音乐课堂里教师们正在尝试角色的转换,比如有的音乐教师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做法,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坐在一起,甚至也像孩子一样戴着头饰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把个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轻轻松松。
针对这一群体、这种现状,我们的音乐教师的观念中必须放下高雅艺术所谓高高在上的架子,寻找一个尽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贴合的切入点,国外流传一种说法一个高明的教师,既了解学生想要的,也知道学生缺少的,更加懂得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得到他不曾想得到的。这和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是不谋而合的。实施音乐教育应该顺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寻找他们能接纳、不抗拒的事物,并从共同的话题入手,多寻找音乐、艺术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最终使我们希望学生能接受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二、其次我们要掌握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要我研究”变为“我要研究”,变任务为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为兴趣,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的积累,对有关信息进行关注,从而推动研究的深入进行。具体到音乐课研究性学习而言,注重选题的趣味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时应该首先考虑并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哪个方面感,然后在学生感的方面来设计具体的课题。在我实施研究性课题“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的选题中我就充分利用学生爱好流行音乐的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如何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在我国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课题,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另一种是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己选择参加,两种都实现了师生互动。在进行课题实施中我将两种选题方法分别对学生进行尝试。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课题的尝试,因为在学习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 ,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从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启发,并且不断思考产生的新问题,所以学生才能最终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能够饶有兴趣地提出自己想研究的课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商讨,最终由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实验我觉得采取学生自己提出课题的形式效果不够理想。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学习的方法、方式、过程不是很熟悉,并且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有限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对于未接触过的学生,最初课题的提出最好由教师设定,希望通过教师第一次问题的提出,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学会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会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发法,这也正是提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三、还有我们要注意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创新
(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即使偶有另辟蹊径的非分举动往往也会在初尝失败的苦涩后就心灰意冷,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的发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学生创新胆识的培养
有了创新的意识不等于就能进行创新。我们的学生普遍地还缺乏创新的胆识。其实这胆识孩子们本来是有的,只不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胆识就在家长和老师的“紧箍咒”中逐渐消失了。在国外,学生在音乐室就喜欢摆弄陈列在教室里的乐器,他们从自己“胡乱制造”出的嘈杂音响中获得无限乐趣,老师会用赞赏的眼神鼓励学生们的“胡作非为”。而在中国,这种举动一旦被老师发现,照例会遭到一通批评。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冲动也就随着老师的批评声飞到了九霄云外。
(三)学生创新方法的培养
学生仅仅“敢创新”还不够,还要“会创新”。要使学生会创新,就必须帮助他们储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养成多向可变的思维习惯,学会基本的创新方法。
我们切不可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能通过作曲训练来实现。其实,在音乐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均可达成这个目标。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途径是广泛的。我们可以在唱歌教学中,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用体态及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对某段音乐的感受尝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可以要求学生画一幅画来表现音乐的意境;在律动和表演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自由分组,并设计本组的队形变化等。
四、最后还需注重研究性学习的交流评价与成果展示阶段
研究性学习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交流、感受和体验。通过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来考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 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教师需要灵活掌握对学生的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等做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就这样,学生们在研究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探究兴趣越来越浓,超越了书本认知的层次。最后,在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组应当写出课题研究报告作为成果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可以培养自己归纳、 总结 、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的过程,音乐教育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让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发展壮大,为青少年艺术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看法
一、以前的高等教育中艺术教学的模式是在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和信息都还很落后的时期制定的,如今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科技和信息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了,如果我们现在依然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去教学,可能就有些不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了,所以应该在遵循以前大的教学原则的情况下适当作些改变,使之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和需要。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施工、管理为支柱、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
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建立以艺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模式。针对艺术设计教学我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1.教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职称论文 应该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加强产学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毕业生上岗后,进入状态快、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可成为工程设计、投标报价、材料选择、施工技术、施工机具操作、施工项目管理、项目验收、工程预算等技术人才。我觉得教学中应该目标很明确,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型人才,实践性强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就应该强调其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具体表现如下:
2.课程设置强调的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所以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1)在设计模块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实验室,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操作机会,能够熟练地掌握,以便适应社会的需要。
(2)在施工技术模块中,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留学生论文 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3)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纠正以往基础课与专业课工作总结 “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改调子素描为设计素描;改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并加大室外写生训练。
(4)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订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实际需要,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5)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艺术设计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的交替,互相渗透的。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知识的综合集结和运用。在具体的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在今天这样的开放的社会中,对外设计服务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学校应该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黎志涛.室内设计方法入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2].中国当代室内艺术编委会.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特色美术教育问题
*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这些民族艺术都是各族人民对其从事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进行的总结创作,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精神内涵及民族感情,也是本民族经验积累和知识传承的重要途径。
因此,进行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当代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领悟,也是弘扬我国少数民族璀璨文明的主要手段。
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此项教育无法有效展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问题进行探析,并且提出个人的见解和看法,以期推动此项教育的发展。
* 当前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 缺少专业能力强的教师
当前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在于缺少专业能力强的教师。
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在近年来兴起,以至于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较少,师资力量出现断层,而新培养的教师还未成熟,无法进行专业的教育。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教师往往是传统的教师。这些教师只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也拥有一定的见解和经验,却谈不上专业。
这些没有真正研究过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的教师,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教学,并且这种教学只停留在表面,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无法达到此项教育的最终目的。
* 学生缺少热情和兴趣
另一方面,当前的学生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缺少兴趣,因而学生的热情不高,没有足够的激情来投入到学习兴趣当中。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今的时代背景。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学生的见识更加广泛,通过网络平台,学生更加追求流行和潮流。加上社会上风气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学生忽视了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主观的认为这些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是落后的、没有发展前途的。
因此,学生更宁愿学习西方的、流行的艺术,不愿意学习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
* 教学方法和模式相对落后
最后,在缺少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相对落后,无法支持此项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
传统的艺术教学,更多的是教育学生的艺术技巧。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下,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内涵,无法领悟少数民族在艺术中想要表达的感情。
因此,学生在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停留在表面,在学生的作品中,往往只有"形",而没有"神",并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这就背离了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初衷,既没有让学生领悟和了解少数民的艺术形式和内涵,也无法达到弘扬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特色、传承少数民族风俗精神的目的。
* 发展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策略
* 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要发展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可以从两点进行。第一,积极从外部引进,这几年我国部分高校中已经建立的相应的专业,培养出了专业化的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美术教育的教师。院校应该招收这些人才,让其发挥自身的高专业能力。
第二,培训现有的艺术类教师。这些教师已经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各个学校所要做的,是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培训,让这些教师真正的理解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标,并以此作为其教学目标。
在内外结合的情况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才能够快速高效的建立,加快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发展。
* 让学生领悟少数民族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要促进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发展,就需要得到学生的配合,也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领悟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领悟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和其中的内涵。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鼓励学生到少数民族聚集地进行旅游,在实际的环境下,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独特的风情,并以此成为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的动力和兴趣。
此外,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除了基本的教学内容外,教师要应该针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精神、风俗和文化展开教学,设置专门的教学科目。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深层次的了解少数民族。这一点除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有利于学生赋予艺术作品的神韵。
* 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创新
最后,应该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各个学校应该针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的特点来设置课程,教师应该以此来安排教学计划和任务,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上文已经提到,当前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只学会了少数民族艺术的表面形式,无法在作品中渗透情感和思想,达不到少数民族艺术的表达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多组织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在大的环境下洗涤心灵,获得艺术感悟,使其在创作中渗透对少数民族的理解,表达出各族的文化风俗和精神内涵。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小组交流学习。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进行引导以及传授基本的艺术技巧。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和升华,让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艺术技巧,创作出具有神韵的优秀作品。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师资力量的缺少、教育方法的落后以及学生的不配合。针对于此,本文已经提出了些许看法,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这也充分体现了当代的儿童观。所以,幼儿教育要给每个幼儿均等的机会,通过教育“让每个幼儿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幼儿教师在艺术活动教学中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位幼儿,创设均等的机会,让每位幼儿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培养;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组织活动要多样化,可采用全班指导、小组指导、个别指导和区域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例如在图画教学活动中,我们遵照新《纲要》中“满足他们不同特点和需要”的要求,采用了分组活动的方法,把全班幼儿分为能力强、能力中等、能力稍差的三组幼儿作画,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作画要求,促使他们在不同的能力水平上都有所发展提高。
同时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分组,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同时进入“能力强”的行列。
二、萌发幼儿创作力 感受快乐学习
我们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并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让幼儿表达自我,宣泄情感。幼儿自主性的创作,充分表现了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大胆流露了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这当中,幼儿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大胆、无拘无束地表现出的童心、童趣,是成人无法想象的。
幼儿教师在艺术活动教学中要拓宽、教育的内容,给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幼儿自由地充分地表现和创作。艺术教育的题材其实是很宽泛的,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挖掘那些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对幼儿进行教育。
在艺术活动开展时,教师切忌随意打断幼儿的活动。如有些幼儿确实遇到困难需要老师帮助时,教师可提供个别性的帮助和指导;切忌灌输式,不要一味强调技能的训练。在让幼儿自由畅想、随意作画时,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让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时,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不断有创新。总之,在活动中,教师如何适度,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教师的评价很关键。我们不能以”像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教师要学着以幼儿的眼光去看作品,在整个活动中让幼儿始终处于自主、快乐的创作热情中,那么这个活动就是成功的。我们不要太在意结果,要让幼儿充分享受活动过程的乐趣。
三、学会欣赏自我及同伴 培养幼儿健康个性
新《纲要》主张让幼儿感受快乐,体验成功;主张幼儿大胆地表露个性,张扬自我;主张幼儿会欣赏自己,更要学会欣赏他人……这是一种全新的幼教理念,我们教师如能正确理解把握,把它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那么对于幼儿良好的个性培养,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最佳舞台。幼儿喜欢表现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而他们的作品是最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使他们从中获得满足和快乐。他们希望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可、赞赏,并与他们分享这种快乐,因此教师的欣赏、好评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一般来说,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对于自己的作品很欣赏,很陶醉,而对同伴的作品关心甚少,这和他们的心理――”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在每次活动结束时都要适时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最初以老师为主,慢慢地引导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逐步树立起“我能干,大家都能干”的意识。让幼儿逐步懂得”我能画好,别人也画得不错,如果大家―起画就会画得更好”,从中来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这对良好个性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艺术教育和生活、科学、文学等活动的整合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一味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和习得,很少把它和各领域活动联系起来,即便在幼儿园轰轰烈烈搞综合主题教育的时候,也只能算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整合。新《纲要》要求”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例如在音乐活动《毛毛虫》中,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表演,享受着毛毛虫变蝴蝶的快乐,使幼儿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表现和提高。我们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其中还蕴含了一个科学的知识――蝴蝶的成长过程。艺术活动就是这样经常和科学、社会、语言、健康等活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幼儿教师,不但熟悉本职的业务,更要加强学习,扩充知识,以此来适应各领域之间教育的相互渗透。
你决定孩子艺术未来
你能不能引导孩子学美术,取决于你认为孩子是不是学美术的料。所以想引导孩子学美术,应当先考虑以下问题:
坚定信心:你的孩子适合学美术吗?一定适合。视觉、大脑和手的协调是人的能力,感受世界更是人类的天赋。从孩子们第一次会拿东西,他们就始尝试绘画了。绘画是人类最普遍的文化天赋。孩子们天生都是艺术家。
保护天赋:很多人问,“天生都是艺术家,为什么我不会画画?”能成为艺术家,甚至能理解艺术都很难。即便是在艺术圈里,众多美术院校出来的人,都不能成为艺术家。因为在教育和自身发展过程中,天赋会被逐渐磨灭。因此,在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中,保护孩子们的天赋是重要的始。
提供条件:好的土壤才能培养出好苗子。你应该给孩子优秀的艺术老师、充足的画材、大量印刷精美的画册、全世界顶尖美术馆的参观机会、去世界艺术之都居留――我完全不能给孩子这些,应该放弃吗?当然不是!你可以给孩子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你自己和这个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欣赏和体验周围的世界,当你看到一朵小花,可以赞美它的生命力,当你看到傍晚的彩霞,可以感慨自然的壮美。你可以不是诗人或艺术家,也可能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但只要简单的表达,就可以让孩子和你一起爱上这属于他的世界。
天赋如何保留
一位家长和我聊起孩子这两天画画的时候总是烦躁,说画不好。我问:“你们最近要求他画什么或教他什么了?”经过讨论,家长忽然想起来,前两天,认真的保姆曾教孩子画一双鞋。我确定这正是问题所在。很多孩子被这样教画画。之后,有的孩子不敢放手自己画了,只会模仿别人的画;有的虽然自己画,但很在乎别人的看法,经常在等待别人的评价里不能自拔;更多的则在这种教育者制造的挫折中,认为自己不是画画的料,一生不会画画,想想我们中有多少人会变成最后这样。很多成人,无法克制自己对孩子的控制,当孩子画不像的时候,他们总想帮助孩子。但家长必须认识到的中心是――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何况孩子。所以当你希望孩子保留他们的绘画天赋时,应当注意这几点:
1.尽量多地帮助孩子体验各种生活,观察各种事物和颜色,你不用刻意要求他观察,只是看到美景之后赞美一句,比如看到红叶,你可以赞美,看到不同的红色,你可以说这个更红,那个又红一点,问孩子更喜欢哪个之类。他和你的视角和观点可以不一样,鼓励他说出自己的看法。
2.和孩子交流他的画,但不是问画的意义,只就表面的来看,你不懂的地方要问孩子,他们脑子里有一整套故事,也尽量让孩子表达对各种画面的看法。
3.当你孩子画画被别人“教”坏,你要和他一起修复,你用1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拯救他一生的绘画天赋。当孩子认为自己画不像的时候,你可以在旁边画(如果你是绘画高手,要手下留情),画面要稍微模糊,不要很清晰地表现形状。让他来评判你的作品,告诉他你自己喜欢这样画的,然后问他还有什么方法画,鼓励他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一个他最喜欢的东西,你也可以和他比赛。如果他能用钟以上的方法画出来,说明他没问题了。
4.尽可能将孩子的画展示出来,同时用合适的方法评论他们的作品,让他们自信地进步。这件事每个家长自己做最好。
美术兴趣班报不报
是否要报美术兴班?家长常问到这个问题。如果简单回答,6岁以前不要上,7岁以后看情况上。
首先,美术班可能毁掉孩子的真正天赋。很多家长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一个万能强人,按照最好的标准给孩子报班,认为美术班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从美术班出来的孩子也似乎比其他孩子更喜欢画画,也有画画方面的优越感,他们能画出被大多数人称赞的作品,很容易在各种美术比赛中获奖。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离艺术更近。我身边有个孩子一直在少年班美术班学习,考学却没有通过,家长愤愤不平。这里原因其实很简单,美术班已经夺去了他的真正天赋。如果你选择了错误的美术班,后果一定是这样。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班,带孩子去上课,自己坐在外面等,你既然这么有时问,为什么不自己带他创作呢?你为什么不给自己报班,而付出金钱和时间去塑造孩子?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是最好的艺术熏陶。
如果一定要上美术班,什么样的美术班比较好?
1.老师应当对艺术有全面的理解,而不是只让孩子学绘画或手工。
2.老师不应该将绘画或手工技术作为教学核心,而是让孩子们理解技术只是表达的一种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当更多地引导孩子培养感觉、拓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