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经济构成

市场经济构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经济构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经济构成

市场经济构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大学生;市场经济;素质构成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人才素质问题直接牵涉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诸如高职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实践教学等问题,更快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成功就业与长期发展,是高职教育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且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群体本身、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人才素质构建的源点探析

首先,要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出发,并将二者贯通衔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高教[2002]2号文件精神,就是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要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一目标明确了高职办学方向,因此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办学实际,认真开展调研,将社会要求、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与培养目标加以整合,将培养目标具体化,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确保培养目标通过人才个体素质的生成而得以实现,促使学生具备培养目标要求的必备素质。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应认真调研分析和充分论证哪些知识是“必要”的,哪些能力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围绕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岗位综合能力的人才素质培育,到底应该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一线教学改革的重点到底是什么?此类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是人才素质构建的前提。这样既能使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实用性得到最大可能的体现,又能使高职人才素质的构建与培养一方面能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契合了社会的实际需求。

其次,构建高职人才素质还要充分考虑高职人才与其他人才的不同,特别是与本科人才的区别。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素质突出的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而高职院校突出的是职业技能,特别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从理论知识的传授看,本科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高职专科教育则突出知识的实用性。这些差异反映了本科人才与专科人才的不同,也是在构建高职人才素质时应当予以充分考虑的。尽量保证高职人才素质的区分度,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合乎标准与要求。

二、市场经济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的需求

当前,中国对高职技工的需求缺口日益突显,高职高素质人才培养是解决中国技术人才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并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首先,高职人才的素质特色,要体现出高职之“高”。高职之“高”重在高技能,而高技能表现在科技含量高、操作水平高、熟练程度高;高职之“职”重在职业性、实用性。高职培养的人才,必须体现出专业面向“基层”,工作居于“中间”,工作性质重在“转化”,规格要求突出“应用”的人才特点。总之,高职人才的素质特色,只有紧紧把握“高职之高不宜越位,高职之职不宜缺位,高职教育不能错位”的原则,强化“高技能”,突出“应用型”,其特色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体现。

其次,高职教育所强调的“能力”,有很强的广义性、职业性和目的性。其“综合职业能力,一般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项基本要素所构成。专业能力是职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可划分为职业基础能力和岗位专门能力;方法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其核心是科学的工作方式和合理的思维逻辑;社会能力是职业活动中协作交流、职业道德、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行为能力,是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影响以上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体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因素,在上述各种能力中,应特别注意核心能力的培养。所谓核心能力,即在人的能力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现代职业所要求的许多能力,已经不仅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这种基础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变化,顺利进行职业活动,这种迁移的能力亦叫核心能力,它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这些能力应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构建高职人才素质需要认真重视和探讨的。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素质构成

1.职业技能素质

要体现出高职之“高”,首先必须注重高技能的培养,这是高职院校的特色所在和主旨所在。相对于中级基本技能,专门技能的培养更需要专业知识支撑。要用专门技能来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必须具备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门技能培养要注意创造性智力技能的训练,中、高端技术问题的解决主要不是依靠操作技能,而是依靠智力技能的创造性活动。这正体现出知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也是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区别所在。

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相应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毕业时能拿到“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更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职业技术人员用工的惯例,有利于规范国内劳动力市场,使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适应国际竞争和劳务输出等多方面需要。

2.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加强的内容之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毕业的去向较为集中,即求职工作。在现有的人才供需形势下,高职学生面对的压力和挑战更大,需要用更多的时间调节自己、适应社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增加社会就业竞争力。人文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特别强调的内容,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塑造高职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以及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3.创业素质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中职或高中阶段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升入高职后,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和拓宽专业理论知识及提高操作技能。通过高职前期阶段的学习,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所处的年龄阶段看,他们已经进入了创业能力培养的黄金阶段。在目前大学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自主创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优良渠道。

创业素质是一种复合型素质,首先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类知识和技艺性知识,这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其次需要综合的能力结构,它主要包括三种能力,即一般性智能、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创业素质所应具备的核心要素。再次需要独特的个性结构,主要包括自身风格和创业意识以及其他有利于创新的非智力因素,如科学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诚信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团队精神等对创业的行为过程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素质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结构,其素质内涵也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才培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地,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于潇.市场经济与人的个体发展[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杨汉洲,李银怀.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素质的构建[J].沙洋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

[3] 张官禄.知识经济与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0,(2).

[4] 翟轰.高等职业教育概述[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 满保林.高校素质教育纵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 傅维利,张桂春,姚秀颖.浅谈高职学生应具有的核心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9).

市场经济构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结构;“三维”结构;耦合协调

一、 引言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广泛引起国人关注,起始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邓小平就我国旅游业发展问题先后作的5次比较集中、系统的谈话。之后相关谈话内容形成了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经济过分注重总量的提升,对结构问题有所忽视,具体表现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实践上表现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数量矛盾转变为结构矛盾。理论上表现为有关旅游经济结构的理论研究存在明显不足。

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经济结构出发,界定旅游经济结构的内涵和构成维度,探讨旅游经济结构基本特征,并剖析旅游经济结构的内在机理,为旅游经济领域落实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其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二、 旅游经济结构内涵

1. 经济结构内涵。目前学术界关于经济结构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一般来说,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和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国外对经济结构的代表性观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计量的经济结构。佩鲁将经济结构界定为“表示时间和空间里有确定位置的一个经济整体的特性的那些比例和关系”,丁伯根认为:“经济结构是对有关经济对某些变化做出反应的方式的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特征所作的考虑”,他强调的是经济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特征,是只能通过使经济功能形式化的系数体系来间接反映经济结构关系的(皮亚杰,1978)。第二,以生产力二元结构为核心的经济结构。刘易斯(1989)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一种由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即传统部门)组成的二元经济。第三,以产权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诺思(1994)指出:“‘结构’是指那些我们相信是决定实绩基本因素的社会特征。在此,我把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技术、人口及意识形态都包含在内”。

国内对经济结构的概念探讨起步较晚,对经济结构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概括而言,以生产力角度的界定为主导。如张雄龙(1997)认为“经济结构指社会生产的合理结构,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及技术结构等方面,是制约社会再生产是否顺利进行和实现的一个基本前提”。曹新(1998)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结构通常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消费结构等方面”。杨伟民(2009)在阐述我国将于“十二五”期间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时指出,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方面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综上,经济结构是指与经济系统紧密相关的所有重要因素在一定时空上、层次上的构成形式及相互关系。

2. 旅游经济结构内涵。依据经济结构的概念,旅游经济结构是指旅游经济系统各组成部门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对旅游经济结构的理解需要结合旅游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行。

旅游经济是指以旅游市场有效需求和旅游产业供给为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政治、法律等环境下,游客在由客源地往返目的地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整个过程中,出于满足旅游需要的目的而与各类旅游从业者发生各种交易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理解这一概念要把握三个关键词:“市场有效需求、产业供给、往返”,它们分别体现了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旅游区域空间三个核心方面,是旅游经济的内生变量;而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政治、法律等则是外生变量。

综上,旅游经济结构至少包括旅游市场结构、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区域结构三个维度,如果考虑旅游经济系统的外生环境变量,那么旅游经济结构类型将会非常广泛。

3. 旅游经济结构类别。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旅游经济结构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旅游经济结构也可以分成旅游生产力结构和旅游生产关系结构两大类。其中,旅游生产力结构主要包括: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就业结构、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技术结构等,旅游生产关系结构主要包括:旅游行业(企业)所有制结构、旅游投资结构、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收益分配结构和旅游产品流通结构等。从旅游经济运行层面考察,旅游经济结构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地区结构、旅游行业结构、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等,还可以按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分为旅游生产结构、旅游交换结构、旅游产品或收益分配结构和旅游消费结构等。同时上述结构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各种子结构,例如在旅游产业结构内部还可以再分为旅行社结构、星级饭店结构等。

旅游经济结构完全可以认为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结构系统,而且旅游经济结构的构成内容十分丰富,对旅游经济结构的研究需要首先把握整体性的性质,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但如果对旅游经济结构的研究,不能深入到其构成要素,则会使旅游经济结构的研究显得空泛。然而,要对旅游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深入地探索,往往因涉及范围过广而无从下手。因此,如何兼顾旅游经济结构的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合理选择旅游经济结构的研究视角,成为研究旅游经济结构的首要问题。

本文针对旅游经济结构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结合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的基本特点,从旅游经济的三个内生变量出发,选取旅游市场结构、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区域结构三个子系统,有侧重地解决了当前旅游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抓住了旅游经济结构的核心。

三、 旅游经济结构基本特征

旅游经济结构系统是国民经济结构大系统的子系统,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和其他部门经济结构(如农业经济结构、工业经济结构等)相比,既有一般经济结构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也具有个性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整体性与多元性。旅游经济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围绕满足游客需求而组合起来,各组成部门之间互异,不能互相取代,也不是单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合理的比例及构成状况,从而使旅游经济结构具有高度的整体性。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旅游经济结构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因此又表现出多元性特征。

2. 层次性与功能性。旅游经济结构包含了不同程度的层次类型。例如,根据不同的地理空间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旅游区域结构;从旅游需求角度划分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结构等。旅游经济层次结构决定旅游功能,旅游功能又促进旅游经济结构层次的变化,不同的旅游经济结构层次会产生不同的旅游功能。例如,上海传统旅游经济结构是以都市观光型旅游为主,其属性和功能都是与都市观光型旅游相适应的。近年上海都市旅游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度假、娱乐和各种专项旅游等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对旅游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提供满足人们新需求的功能。  3. 动态性与协调性。旅游经济结构的动态性体现在量变和质变两个层面。量变表现为规模的增长和各种比例关系的变化,旅游经济结构的质变主要表现在旅游经济的效益和水平上,并通过各种量的指标反映出来,最终表现为旅游业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旅游经济结构各构成维度之间的协调性,促使其协调发展,成为旅游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

4. 关联性与外向性。从旅游经济结构内部看,旅游经济结构区别于国民经济结构和其他部门经济结构的最大特征在于旅游经济结构是相关行业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而构成的结构,因此关联性较强。从旅游经济结构外部看,旅游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以它所服务的游客需求为导向。从长远来看,与其他产业结构相比,旅游经济结构将最先与国际标准接轨。

四、 旅游经济“三维”结构耦合协调机理

“耦合”(Coupling)一词最早应用于物理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在各子系统的良性互动下,而呈现的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动态关联关系。旅游经济结构系统耦合指旅游经济结构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的新的、更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若将旅游经济结构看作一个系统,根据前文对旅游经济“三维”结构的界定,旅游经济结构系统则是由旅游市场结构子系统、旅游产业结构子系统和旅游区域结构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有机整体,三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旅游经济结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表现在“三维”结构与旅游经济结构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三维”结构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两个方面(图 1)。

1. “三维”结构与旅游经济结构的作用机理。

(1)旅游市场结构为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指引方向。目前国内外旅游业已经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发展阶段,旅游市场结构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为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指引方向:第一,旅游市场行为特征结构决定旅游经济结构类型。任何类型目的地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类型旅游市场的需求,必须依据最基础的客源市场游客特征结构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选择某一细分市场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市场。第二,旅游市场时空结构体现旅游经济结构的成熟度。旅游市场时间结构主要体现在客源市场的年际结构变化和月度(季节)结构变化两个方面,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主要体现在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度和市场吸引力半径两个方面,上述时空结构指标体现旅游经济结构的成熟度。第三,旅游市场竞争结构体现旅游经济结构的竞争力。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是反映旅游市场竞争结构的两个指标。亲景度指标反映了某个目的地(如上海)相对于更高层级目的地(如全国)对相同客源市场的吸引能力。旅游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就是使目的地在更高层级目的地体系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并发挥增长极作用,带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态能够反映不同客源市场在同一目的地内部的竞争和发展,为优化市场结构指出了具体方向。

此外,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客源市场日益广阔,但同时各类目的地都在努力营造良好的区际、国际旅游经济联系,积极发展旅游业。世界范围内来看,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因此,准确把握旅游市场需求变动趋势成为目的地应对激烈竞争的关键。长期来看,旅游市场需求具有一定发展规律,如旅游产品消费类型趋向于度假休闲产品、旅游组织方式趋向于散客方式等等,这同样为旅游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指出了方向。

(2)旅游产业结构为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产品和服务基础。第一,狭义旅游产业结构是旅游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抓手。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其他旅游企业是旅游特征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它们之间的产业经济水平、产业关联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度、产业结构效益水平以及产业专业化率等反映出来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比例关系又决定了旅游特征产品和服务的类型、数量、质量、结构等属性。旅游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调整的便是狭义旅游产业结构。第二,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开阔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思路。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联系起来考察,体现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关系,调整旅游经济结构除了紧抓狭义旅游产业结构外,还需要平衡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如增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波及效应等。

此外,产业政策(制度安排)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对旅游产业进行调整,确保与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相一致:第一,提出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倾斜配置资源或出台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旅游业发展;第二,不断完善产业自我调整机制:一方面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度,确保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健全市场制度,加强市场和行业管理。

(3)旅游区域结构确保旅游经济结构调整落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区域空间属性。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具有区域散布而非集聚的特点,导致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产业供给在区域空间上处于分散状态,与金融等产业高度集聚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为何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显得“小、散、弱”的原因之一。

旅游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就是以旅游市场结构为方向,通过将旅游产业在区域空间层面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类旅游生产要素(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资源的功能,引导游客在区域间合理分布,实现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对旅游区域结构进行研究,将旅游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与旅游资源、其他生产要素(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产业政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必然有助于将调整结果合理落地,实现实效。同时还将促进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2. “三维”结构之间的耦合协调机理。

(1)旅游市场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间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旅游市场行为特征结构、旅游市场时空结构、旅游市场竞争结构反映的旅游市场结构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发展、调整起到需求引导作用,决定了狭义旅游产业结构和广义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方向。反之,旅游产业结构决定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类型、数量、质量、结构,为旅游市场结构提供供给支持。旅游市场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两者互相协调、共同发展。

(2)旅游市场结构与旅游区域结构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旅游市场结构为旅游区域结构提供需求导向,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企业布局、旅游产业政策制定起到方向性指引作用。旅游区域结构是旅游市场结构的空间载体,旅游资源禀赋、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规制等是吸引客源市场游客的基础,旅游经济总量区域结构是旅游市场结构和旅游产业结构在区域空间上共同作用的结果。

(3)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区域结构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旅游产业结构为旅游区域结构提供供给支持,狭义旅游产业的四大核心行业——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其他旅游企业具有区域空间散布的特点,在区域范围内向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旅游产业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产业关联等结构关系,促进旅游区域结构发展。旅游区域结构是旅游产业结构的空间载体,旅游资源、旅游企业(旅行社、星级饭店)等狭义旅游产业必须依托一定的区域空间才能进行正常运行,提供以旅游市场结构为导向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同区域的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即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具有目的地间差异;同时,区域旅游产业政策深刻影响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 皮亚杰. 结构主义.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72.

2.(美)威廉·阿瑟·刘易斯. 二元经济论.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149.

3. (美)道格拉斯·C·诺思.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3.

4.张雄龙.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理论与当代, 1997,(12):56-57.

5.杨伟民./gov.cn/jrzg/2009-11/14/co nte- nt_1464665.htm

市场经济构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制度伦理构建伦理问题原则举措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伦理性质及其价值合理性,目前学术界逐渐形成了肯定性的认识。然而,对此一切的深邃分析和有力辩护,都是建立在完善化的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实际上,市场经济制度作为人类理性设计和选择的结果,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必然存在许多非完善性甚至缺陷的遗憾,这对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的中国尤其如此。因此,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虽然其所释放出来的伦理力量,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伦理关系格局,促使社会伦理关系获得巨大改善与进步,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制度安排的缺陷与混乱,导致制度伦理的摩擦与冲突,使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价值理念并未普遍建立和形成。为此,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体系,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元制度伦理并存。这主要表现在:(1)计划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胶着并存,造成两种制度伦理性的摩擦与对峙。不同的经济制度蕴含着不同的价值体系,不同的价值体系只能构成与之相应的经济制度的伦理动因与价值支撑。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计划经济制度没有彻底破除,计划经济制度下的伦理观念还广泛存在,这势必妨碍市场经济制度伦理性的生成,造成市场经济制度伦理体系的混乱。(2)传统自然经济制度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并存,造成新旧伦理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源于自然经济土壤的中国传统伦理具有许多积极因素,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对于我国市场经济获得更多的伦理支持,必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传统自然经济制度伦理存在的不少糟粕,会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传统自然经济制度伦理中的积极成份,也因其伦理根基不复存在、伦理机制无法运行、伦理价值无法实现而需要改造与转换才能恢复活力。(3)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界限不清,互相僭越,导致政府公共权力机构与经济行为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分配的混乱与腐败。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是两类各不相同的运行规范,只能在各自领域里发挥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政企不分,两类不同的运行规范同时溢出自己的适用领域而对其它社会领域发生作用,导致政治和经济制度伦理规则的失范。

第二,市场经济具体制度设置混乱,经济制度伦理安排存在着重大缺陷。制度完善,或说制度变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由个人或群体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诱导性制度变迁;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在制度变迁中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我国实行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变迁方式,对于降低制度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弥补制度供给不足以及对于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和健康运行等有着积极意义。然而这种变迁方式也面临着政府偏好、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和社会科学知识局限等问题的困扰。当前,我国政府在制度设置方式、力度、深度、幅度上存在着不少缺陷,造成了制度设备重复、矛盾,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

第三,市场经济制度结构失衡,具体制度的伦理规范之间缺乏协调性。市场经济制度是由多种制度要素组成的制度系统,这些制度要素作为维护、建构经济秩序的力量,各有自己的行为原则、价值观念和社会功能,共同维护市场机体的平衡、稳定、有序。然而,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仍在完善之中,许多制度要素需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制度结构及其伦理规范之间失衡、失调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均衡体制不完备所造成的伦理混乱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均衡机制的缺乏与失灵,一方面还将诱发一部分社会公民疯狂地追求个人财富,丧失社会公德和伦理人性,经济犯罪率上升,另一方面将加速形成贫民阶层,并诱发各种因贫穷而造成的堕落和犯罪。

以上伦理问题的存在,表明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伦理对经济生活干预的无力,表明合理、有序、有力地干预市场经济伦理的缺乏。当然这种无力与缺乏的逻辑结论不是经济与伦理的“二律背反”,不是经济生活中伦理的让位,而是经济生活的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建构。

二、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建构的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特点不仅使其更具伦理合理性,而且也规定着其发展的价值目标。因此,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构建,一方面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本身的价值原则、价值性质,有效利用市场经济高效率发展带来物质利益的一面,另一方面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价值目标。为此,构建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必须遵循以下四原则。

第一,义利统一原则。市场经济不仅是以利润刺激机制为发展动力的,而且也是以其高效率高效益的特征而成为人们理性选择的。追逐功利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由此,构建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必须遵循功利原则,使设计出来的制度能够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否则,不仅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而且也可能会因贫困而引起各种伦理冲突,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伦理环境。当然,不受限制地追逐功利,必然会导致任意妄为、不择手段。市场经济虽然具有利己与利他统一的伦理性质,然而这种以自利为目的、以利他为手段的价值取向,如果缺乏积极伦理原则的约束与引导,市场经济就会走向自利的一面,形成所谓“自私的美德”,而将集体利益的崇高性视为“群众性罪恶的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崇尚社会利益至上性,崇尚集体协调和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在这里,人的狭隘功利倾向将会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设计、安排得到遏制,义利统一倾向得到张扬。因此,构建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必须遵循义利统一原则。只有这样,一方面市场所有者、经营者、消费者各方利益才能得到真正保障,另一方面也才能将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统一起来。

第二,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市场经济制度是以其高效率、高效益而成为人类理性选择的,离开了效率,市场经济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在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一切经济政策、经济规范的制订,都要围绕“效率”这个中心,以促进效率为目标。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市场经济制度的这种效率“至上性”而将效率视为惟一的价值标准来确定某种政策、规范的合理性。否则,就必然走向认为只要能够提高效率,牺牲、扼杀一些人的权利、自由也是合理的经济主义,而将制度规范的公平性由人类宠爱的公主嬗变为经济的侍女,成为效率的手段。事实上,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离开公平,效率最终要被延缓,甚至被扼杀。有学者指出:“我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跨度内发现经济效率原本属于公平正义,只有通过公平正义,只有以一种相对公平正义的方式才能获取经济的效率,效率只不过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客观物质生产活动结果。” ①我们很难判定效率与公平的隶属关系,但这段话至少说明了公平对于效率的前提性意义。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缺乏效率,就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而缺乏公平性引起的,如体制上的混乱与摩擦,权利与义务分配的不对称,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均衡体制的失衡等等。要改变目前这种窘况,就必须遵循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来设置、安排各种制度,构筑市场经济制度伦理。

第三,竞争与协作结合原则。市场经济制度不仅倡导公平竞争,而且要求竞争与协作相结合。因为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有利于自身竞争力的提高,而竞争力的提高也离不开相互间的协作。在市场竞争的动力与压力之下,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在协作形式上表现为由浅层次的契约协作发展到产量、价格、经营范围等方面的深层次上的经营协作;在财产结构上,表现为由初级的独立自然人的单一财产构成发展到各个自然人合伙的多元财产构成及现代股份公司的法人财产构成的高级的产权合作。而高层次的合作常常伴随着经济主体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事实证明,一个经济主体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总是同其良好的信誉、企业形象和互助合作的精神联系在一起的。那种以邻为壑和非法侵害其他竞争者,或损害社会及消费者利益的不良竞争,终将被市场所淘汰。竞争与协作统一的道德准则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抑制不良竞争发生的重要道德力量。

第四,先富与后富兼顾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经济手段,一方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要遵循“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要求政府在调控、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三、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建构的应有举措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构建原则,针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完善中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目前亟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伦理建设:

第一,大力培植市场经济制度的伦理观念,实现伦理与经济的新整合。市场经济制度伦理观念的培植,必须改变伦理建设的传统思路:首先,培植新的伦理理念,不是对经济生活的纠偏,或者说是对经济生活的规范,而是为经济发展寻找伦理的动力。为此,伦理观念的培植首先就在于对经济制度进行合理性的辩护,缺乏合理性的制度形式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次,培植起来的伦理理念,不是以家庭生活中的人伦关系为单位,而是以经济生活中的职业关系、交换关系、市场关系为基础。

第二,努力弘扬、扶持、校正和弥补传统伦理,实现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一种经济制度只有与本民族的道德传统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模式,才能有效运行和富有活力。因此,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转型与构建,应着眼于实现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内在伦理规范与我国传统伦理资源的有机结合。即在大力培植市场经济制度所要求的伦理理念的同时,要努力弘扬、扶持、校正和弥补已有的传统伦理资源,实现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使市场经济获得更多的伦理支持。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实现传统伦理作用方向的转换。即使传统伦理的作用方向从对某种市场行为的约束变为对其鼓励、引导与规范,从单一的伦理追求调整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坐标上来,从而使传统伦理在促进人的完善的同时,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人文动力。(2)实现传统伦理作用机制的转换。即使传统伦理从单一的人与人的关系,向职业关系、交换关系、市场关系转换,从而使新的伦理不仅成为伦理生活的必需,也成为市场经济的必须。(3)实现传统的伦理要素的转换。

第三,全力深化改革,实现政治制度伦理与经济制度伦理的合理分离。在市场经济制度完善中,由于我国实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方式,一方面政府对经济事务的调控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却可能出现由于政府统得过多过死而导致伦理冲突频繁、经济发展丧失活力的倾向。詹姆士・布坎南曾指出,“当制度从有秩序的市场移向直接政治分配的混合的状态的时候,寻求租金就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出现。”③这就是说,寻租活动直接同政府在经济中的活动范围有关,政府在经济中活动的范围越广,寻租的可能性和规模也就相应增加。目前我国寻租现象大量存在,就是由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引起的。这不仅造成了国有资源的大量流失,加剧了社会权利与义务分配的不公平性,而且由于两种不同制度伦理互相僭越,交叉并用,扭曲了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公平竞争、按劳分配等伦理原则,导致尔虞我诈、假冒伪劣、贫富分化等伦理问题屡屡发生。因此,要消除寻租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伦理冲突,就必须深化改革,界定两种制度伦理的作用范围,实现两者的合理分离。当然,两种制度伦理的合理分离并不是互不干涉,而是要实现两者之间的资源互济与功能互补。因为,政府合理的自觉干预能有效克服市场的盲目、无序、失灵等弊病,而有市场经济的依托,政治力量的高度发达才不会导致社会贫困的普通化,否则,离开市场,政治这只看得见的手也就只剩下“一只大拇指了”。

第四,尽力达到制度均衡,实现各具体经济制度伦理规范之间的协调性。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制度均衡实质上就是帕累托最优,即现有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已达到理想境地,再也没有调整的必要。事实上,正如经济学者盛洪所说,帕累托佳境不仅是经济学上的理想佳境,而且也是伦理学上的理想状态,是经济目标与伦理的统一。在市场经济制度体系里,不仅各制度要素本身体现着制度效率与制度公正的统一,而且各制度要素所释放出来的伦理力量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维护利益冲突各方之间的利益均衡。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体系还有待构建和完善,尤其是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的混乱与失衡,不仅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也造成了伦理上的摩擦与冲突。因此,要达到制度伦理体系的帕累托佳境,距离还很遥远。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失去信心,事实上,帕累托最优是个动态的过程。当前,我们一方面应注意完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注意各制度规范之间的协调,防止制度设置的重复与矛盾,尽量减少制度间的不确定性,从而逐步实现市场经济制度伦理体系的帕累托佳境。

注释:

①高兆明・从价值论看效率与公平[J].哲学研究.1996,(10).

市场经济构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经济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贸易往来频繁,改变了当前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促进市场结构改革,提升人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大力开展市场化改革,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贡献巨大的力量,以便促进进入机构的良好发展,提升金融盈利水平,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充分展现出利率市场化优势,解决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结构发展形式进行调整,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改善利率结构体系

利率结构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形式,对强化市场发展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利率化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现有市场的特殊性,加强对利率市场的控制,明确利率市场发展结构,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合理构建利率市场发展渠道,确保利率市场运行的合理性,强化利率市场发展,提升利率市场应用价值。在传统的理论市场存款中,通常会出现利率为零或者利率倒挂现象的出现,造成利率发展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影响着货币市场政策应用结构,无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利率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针对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利率市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阻碍,加强对利率市场的控制能力,为利率市场的发展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金融市场机制

加强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对促进货币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发展机制进行了解,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要求,对货币形式进行积极调整,强化资本市场应用能力,对资本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充分展现出利率化市场的发展优势,强化对利率市场的控制化智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控制作用。由于拆借市场存在主体不明确和市场交易规模小等情况,需要对价格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市场发展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对商业银行的现有资金进行合理调整,充分发挥银行资金调节的重要作用,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体系。

(三)调整货币政策形式

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性,为了确保利率化市场的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对市场发展形式进行不断调整,强化市场控制能力,完善市场发展形势,展现出货币市场的发展特征。利率市场化的出现,给货币市场的正常效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利率化市场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出现延迟货币政策,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货币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展现出后续干扰形式的作用,了解更多货币决策环节,延长货币政策的时间,降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体制合理运行

要想促进经济市场发展,需要强化利率改革,将利率改革作为利率改革作为重要的应用基础,充分展现出经济机构体系和利率发展形式之间的重要作用,强化金融市场的应用能力,确保金融市场和资金市场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金融市场发展为基准,加强对价格形势的控制和发展。利率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整体干预,确保市场发展形式的规范性,强化货币政策应用能力,对利率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解决资本化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取得良好的发展和设计效果。

(二)强化宏观控制能力

通货膨胀是经济市场发展中的一种状态,影响着利率的发展形式和管理制度,需要强化对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控制能力,制定出合理的利率管制结构,确保利率市场的持续发展。但是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管控不当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利率市场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和上升情况。因此,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强化市场主体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市场利率的平稳,需要强化宏观控制职能,对现有的市场利率进行调整和优化,展现出设计形式的优越性。

(三)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在现有的利率市场发展中,没有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及时合理的控制,导致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给资源的合理应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基础控制和应用功能的有效实施,需要对利率市场发展形式进行进一步调整,展现出利率市场对经济市场发展的引导性作用,对利率市场整个发展阶段进行控制,发挥货币政策的最大化作用,对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满足经济结构发展要求,促进结构体系产业升级。

三、结论

利率化市场是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形式。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现有的应用形式呈现出较多的问题,为了确保利率化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发展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经济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强化应用职能,展现出经济结构形式对应用介质造成的影响,加强对经济体系的合理化控制。

参考文献:

[1]兰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刘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3]刘莉.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市场经济构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垄断寡占市场结构;效率性;非效率性;知识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B

一、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垄断结构的非效率性分析的简要总结传统经济学认为垄断结构必然排斥和降低竞争机制,把垄断市场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技术创新动机的缺乏等联系在一起。哈佛学派根据其SCP分析范式,认为垄断市场结构决定垄断行为和市场绩效,垄断市场结构是缺乏效率的市场结构,成为各国反垄断规制的基本理论依据。对垄断效率损失的分析模型主要包括哈伯格三角、莱宾斯坦四边形、塔洛克四边形等。塔洛克四边形的“垄断—寻租”理论实质是研究行政垄断的成本,即凭借政府权力授予形成的垄断。本文对垄断结构效率的分析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性垄断结构,即在市场机制中形成的经济垄断结构。

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福利分析法,认为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具有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则会形成效率损失。哈伯格用竞争厂商与垄断厂商的产量、价格均衡决定模型来分析垄断结构下的福利损失,说明垄断厂商价格维持在使之获得垄断利润的较高水平上,同时为维持垄断高价,产量较低,其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被称之为“哈伯格三角”或“福利三角”。

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Leibenstein) 于1966年提出来的x——低效率反映了不同于资源配置效率的垄断厂商的又一种低效率行为,x——低效率反映了垄断企业内部效率低下的状态。垄断结构下,厂商缺乏竞争压力,因此缺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动力,存在着超额的生产成本。x——低效率意味着垄断企业在高于它的理论成本曲线上生产经营。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则强调垄断市场结构与垄断行为的必然联系,垄断结构下主导厂商会行使对市场供给和价格的控制与支配活动。主要包括厂商间价格与产量合谋,垄断性兼并与收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如制定高额垄断价格,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捆绑销售等以谋求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通过行使这些行为,损害了资源配置效率与社会福利。

二、对垄断市场结构效率性的多角度思考

传统经济学完全竞争分析范式具有一定片面性,忽视了竞争过程的动态性,从而忽视了垄断结构竞争性的一面;割裂了竞争与垄断的辩证关系,没有对作为一种市场结构的垄断与垄断行为本身清晰地做出区分[1]。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的发展,对传统哈佛学派的分析范式提出质疑,认为垄断结构是效率性的体现,垄断行为才损害社会福利与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在现代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方式出现变化,垄断市场结构呈现出新特质与较强的竞争性。受这些因素影响,有必要对垄断市场结构效率性的一面做全面分析。

(一)从竞争与垄断关系看垄断市场结构的竞争性。

新古典经济学对垄断结构的效率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其资源配置效率是一种静态效率,是建立在市场结构已经形成垄断结构这一均衡结果的基础上。在这种静态分析范式下,把垄断与竞争看作是截然对立的,并从完全竞争的效率性出发,得出垄断结构具有低效率的结论。

这种静态分析,忽视了垄断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竞争过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垄断是竞争的必然产物,垄断必然产生更加激烈的竞争,它们共同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特纳[2]则认为:“实际上,就起源和运动来讲,垄断与竞争一样,原来就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二者如同哲学上所讲的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垄断只是绝对运动的竞争中的一个个相对静止点,不含垄断因素的竞争和不带竞争因素的垄断从来就是不存在的”。因此,竞争是绝对的,是与稀缺性相伴随而总是存在的;垄断结构是相对静止的,是竞争到一定阶段的状态。在垄断结构下整个行业的产品与技术实现升级的同时也推动了新一轮竞争的开始。同时,垄断寡占结构下的竞争,除了价格竞争外,更多的是技术创新、产品差异等非价格竞争,这些性质的竞争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厂商的发展。因此,垄断寡占市场改变的只是竞争的形式,而不是竞争本身。

由此,垄断寡占市场结构下仍然存在较强的竞争性,厂商的垄断地位具有暂时性与相对性特征。面对竞争压力,垄断厂商仍然具有技术创新动机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动机,垄断结构并不必然导致低效率。

厂商垄断地位的暂时性特点,可用大企业不断消长和换位的统计数据来验证。在美国,1983年最大的500家公司,到1988年已有143家被排除在外。在英国,1948年最大的100家上市制造业公司,到1968年只剩下52家。说明了垄断地位的不稳固性。钱德勒[3]研究了美国汽车市场,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汽车市场一直呈现垄断寡占市场结构,如在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已占美国市场的55.7%,但美国汽车市场一直呈现出较激烈的竞争。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克莱斯勒等大公司展开了激烈竞争,不断推出按精细的价格序列排位的汽车系列,满足各种消费者需求。到1929年,通用汽车公司的份额提高到32.3%,福特汽车公司的份额下降到31.3%。同时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开始发迹,占有8.2%美国汽车市场份额,成为通用和福特的有利竞争对手。美国汽车市场的状态说明了垄断寡占市场结构下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4]。

(二)从经济学的演变看垄断结构的效率性

产业组织理论从哈佛学派向芝加哥学派的演变。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了更现实的SCP分析范式,建立了S—C—P(结构—行为—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模型,即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在垄断结构下,厂商会行使垄断行为,从而损害了社会福利与配置效率。在政策主张上,强调对垄断市场结构的控制。20世纪60年代后哈佛学派这一分析范式受到了芝加哥学派的质疑,其提出了S—C—P的双向影响路径,即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的相互影响:垄断结构的形成是效率导向的结果,即富有效率的厂商在竞争中获胜,取得了垄断地位;同时,垄断结构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其认为哈佛学派将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联系起来的观点有失偏颇,二者之间并非存在着绝对的必然联系,因此有必要区分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造成效率损失的是垄断行为,而通过竞争形成的垄断结构,则不一定具有低效率,反而可能是市场效率的体现和条件。芝加哥学派为垄断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政策主张上,芝加哥学派强调对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的反垄断规制。

进一步,现代产业组织分析中,博弈论被广泛运用,研究厂商间的策略竞争行为及其与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重点从结构环节转向行为环节,使产业组织研究进一步深化,为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进一步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如果市场的进入退出没有障碍或进出成本很低,潜在厂商可以实行“打了就跑”策略,这种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垄断厂商按竞争厂商行事,从而垄断结构下仍然可以实现良好的绩效。该理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厂商的内部化、一体化行为节约了交易成本。因此纵向一体化所形成的垄断结构有效率性、合理性一面。熊彼特(1942)提出创造性破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因,强调创新的作用。并开创性地提出了技术创新与垄断关系的理论,强调了垄断大厂商在创新能力、创新动力方面的优势。

(三)从垄断结构地理空间上的相对性看垄断结构效率性

垄断结构都是相对于一定地理空间和市场范围的。过去,垄断仅仅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国市场范围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时期,各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市场扩大到世界范围内,市场上的参与者明显增多。在一国市场上的垄断企业,其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减少,可能不再具有垄断性质。欧盟在其制定的《企业合并控制规则》中也认为在界定地域市场时应着眼于全球,反垄断机构关于垄断性企业的认定标准必然随之放宽。同时,为了在国际竞争获得优势,各国企业着力扩大其规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各国政府也纷纷放松反垄断规制和针对并购的限制。例如美国波音与麦道的合并、迪斯尼兼并美国广播公司、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兼并蒂森公司等在过去肯定不会得到批准的垄断性合并案例,现在却能得以顺利进行。因此一国范围内的垄断结构在国际竞争中体现出效率性。

三、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条件下垄断寡占结构的新特质及效率性(一)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条件下,生产的技术特征和市场竞争表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特点

1.技术竞争成为厂商主要的竞争手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化等特征与趋势,知识、技术、信息要素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技术创新成为厂商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力量。特别在信息技术产业,消费者由于最初选择而产生依赖,技术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积累,形成“马太效应”和“赢者通吃”效应。

2.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增强。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下,信息技术等知识产品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的特征,形成了特殊的成本结构:在早期需要较大的固定成本投入来进行研发活动,产品一旦推出,再进行复制则边际成本很低;另一方面,网络经济具有网络外部性,即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人数越多,消费者从中得到的价值越大,这就是所谓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 Law)。对于知识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其所得到的价值,而不是生产成本。因此信息产品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知识经济下规模经济性增强了,从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垄断结构的合理性。

3.竞争方式以非价格竞争为主。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普遍处于过剩状态,消费者取代了生产者。企业需要需求创造,由价格竞争转向寻求产品差异等非价格竞争方式,这种需求创造必然会扩大产品的差异性,促使垄断结构的形成。

(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条件下垄断寡占结构的新特质及效率性

由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的新特点,垄断寡占市场结构呈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特质,垄断结构更多是通过知识、技术创新形成的技术垄断结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可竞争性性增强,垄断结构呈现出更高的效率性与合理性:

1.垄断结构的形成往往是厂商技术创新的结果。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种经济垄断是凭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形成的,它本身就意味着市场的高效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2.竞争更加激烈,垄断结构具有较强的暂时性与不稳定性。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市场的开放程度高,除技术外不存在其他不可逾越的障碍,企业间的竞争是空前加剧的。同时,知识和技术的升级与创新的周期更加短暂。如Inter公司的芯片原来每隔18个月更新一次,现在是9个月更新一次。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长期垄断是不存在的。

3.知识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特性确定了垄断结构的合理性。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产品相比,知识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1)知识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特征。知识产品通过一次性开发后无需支付重复和研究费用便可以无限地复制和学习,在消费中是非排他的,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消费与总消费量相等的知识产品。(2)知识产品的供应量越大价格越高,如品牌、商标等,它们的信息传播量越大,消费者对其评价就越高,就越愿意出高价来购买。(3)由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速度加快,知识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由于知识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知识一旦被创新出来,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受益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创新积极性进行保护。垄断市场结构下创新者可以凭借定价权获得超过知识产品本身价值的收入,成为对创新者的奖励。同时,垄断结构下企业的市场控制力越强,新技术被其他企业“搭便车”的情况就越不容易发生。因此垄断结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创新动力。正如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指出,“垄断本身在科技领域是无罪的,相反,至少得存在主导未来市场的希望,整个企业才具有发展的推动力”。

4.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可竞争性增强。鲍莫尔的可竞争性市场理论提出,市场的竞争性不仅取决于市场上在位厂商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厂商也会对在位厂商形成竞争压力,因此潜在竞争较强的垄断市场结构仍然具有较强的可竞争性。同时鲍莫尔指出,可竞争性市场成立的条件是市场进入退出障碍小,资产的沉没成本小,这样潜在厂商可以较容易地进出市场,给在位厂商造成竞争压力。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技术、信息、创新意识、时效观念等人力资本已成为进入行业市场的关键要素。而这些要素与固化的物质资本相比,流动性、易获取性更大。因此,人力资本构成的进入障碍比物质资本低,市场上现有垄断企业面临的潜在竞争压力也就加大。再加上知识经济下,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迅速发展起来,虚拟资本的投资日益取代实体资本的投资,从而降低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同时,发达的金融市场使物质资本所有者可以较方便地逃离企业,转移沉没成本。这样,知识经济下,潜在厂商的进出障碍降低了,市场的可竞争性提高了,从而促使垄断厂商提高生产效率与技术创新效率。

5.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过剩与消费者,使垄断企业主要采取需求创造、产品差异竞争等非价格竞争手段,给市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提高了消费者福利。但这种消费者福利在静态福利分析模型中体现不出来,这部分效率易被忽视。

四、垄断寡占市场结构的效率性的具体表现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市场绩效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技术创新效率等几方面,在此对垄断寡占市场结构在以上几方面的效率性进行具体研究:

(一)生产效率

垄断结构的生产效率是通过规模经济性与范围经济性体现出来的。从马歇尔提出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性与竞争活力”两难以来,经济学界对垄断市场结构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是普遍认同的。垄断结构是规模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垄断结构也是规模经济规律实现的市场结构要求和载体。

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可以证明垄断厂商扩张规模后对生产效率的提高。20世纪初以来,美国汽车市场一直呈现出垄断寡占结构,福特公司是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寡占企业之一。1913年福特公司原来每生产一辆汽车所需劳动时间为12小时8分钟,当引进T型车装配线后,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后来继续扩大T型车装配线的产量后,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5]。

与规模经济类似,范围经济和垄断市场结构也是互为因果。垄断结构下,大企业也易于实现范围经济性,大企业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大企业许多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大企业一项研发成果往往可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等等。因此垄断结构下厂商生产的范围经济性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又一来源。

同样以美国汽车公司为例。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在汽车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兼并了位于德克萨斯州的一家电子宇航系统公司,从而获得了有关电子方面的新技术,改造原有落后技术,使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又如,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兼并冶炼铜、锌、铅等有色金属的塞罗公司,这种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合并中,在原料、生产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和相似点,更容易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范围经济性。

(二)资源配置效率

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建立福利分析模型说明垄断市场结构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低效率。这种分析属于静态分析,一方面,缺乏对动态效率(如技术创新效率)的分析,另一方面忽视了垄断结构生产效率上的优势。在此,把垄断结构规模经济效应、生产效率提高因素引入该模型,对垄断结构的资源配置效率作进一步研究。威廉姆森兼并模型是在研究企业兼并效率时提出的,由于同样都是研究市场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率提高,所以可用于该问题的分析。

在引入垄断结构规模经济性、生产效率提高这一因素后,垄断厂商成本下降,如图1所示。竞争厂商的成本为AC1,垄断厂商的规模经济性,使成本下降至AC2,得到新的均衡点Em2, 可以看出,垄断厂商提高生产效率后,和不考虑生产效率时的垄断厂商相比(均衡点为Em1,参见图1),产量提高了,而价格却下降了。所以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静态模型时的福利损失。

此时竞争市场总剩余仍为三角形AEcPc面积,垄断市场总剩余为梯形A C Em2 F面积。此时两种市场总剩余的比较取决于三角形CEcD的面积S1和矩形PcDEm2 F的面积S2的比较。从竞争市场到垄断市场,总剩余增加了S2, 即由于成本下降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减少了S1,即部分消费者剩余。二者之差S2—S1,即为总剩余的变化值。

如果S2>S1, 则垄断市场结构下的总剩余超过了竞争市场,说明垄断市场下,规模经济性、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垄断市场比竞争市场更富有资源配置效率。如果S2

(三)技术创新效率。

新古典经济学对垄断结构的效率分析模型中,技术是作为既定的前提而出现的。考虑到技术进步等动态因素,垄断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积极作用。

经济学对垄断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争论较多,形成了相反的两种观点。

认为垄断结构阻碍技术进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阿罗、谢佩德、谢勒尔等。阿罗认为垄断厂商凭借垄断地位就可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不会有兴趣去承担具有风险的创新活动,因此垄断企业具有创新惰性。并认为创新具有替代效应,即通过创新替代原有的垄断者。对于垄断厂商,替代效应是“自我替代”,因此缺乏创新动力。谢佩德认为,对于垄断企业,推出新技术后,会减少现有资产的价值,因此其引进新技术的速度较慢。谢勒尔则认为垄断大厂商因缺乏竞争对手,可以缓慢地进行技术创新。而竞争性企业则在竞争压力下,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熊彼特则是主张“垄断结构具有创新优势”的代表经济学家,也是首位提出该观点的学者。他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这个过程来自于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活动,垄断市场则有利于实现创新活动。熊彼特曾考察过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这样写道“一旦我们开始进入细节,并且研究那些进步最为明显的单个企业时,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在相对自由的竞争环境下生存的企业,而是那些大型的企业”。“完全竞争不但不可能而且效果不佳,它没有资格被树立为理想效率的模范”。

熊彼特总结了垄断厂商的创新能力优势和创新动力。认为创新是一项不确定活动,除非有足够实力才敢承担创新风险。而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恰好提供了这种风险担保。大企业所具有的庞大的资金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使他们可以从事那些技术先进但开发风险又很大的创新项目。而且,垄断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实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动力。因为垄断程度越高,企业的新技术被其他企业“搭便车”的情况就越不容易发生,垄断企业因为技术创新所得到的超额利润也就越能持久。这样,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往往就会具有更大的积极性去不断地进行新技术的开发。熊彼特认为,最优的市场结构并非是完全竞争,而是涉及一定垄断力量的动态竞争的形式,也就是有一定程度竞争的垄断形式。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也说过,当今创新费用如此之高,只有大公司才担负得起。并说“由于发展是高成本的,这必然导致只有资源、且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能胜任”。

上述两种观点各有可取之处。阿罗等认为垄断企业缺乏创新的观点是建立在垄断厂商缺乏竞争压力的前提下,所以缺乏创新激励。而垄断结构下仍然有竞争性,厂商的垄断地位具有暂时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则更是如此。因此垄断结构一定程度上是促进技术创新的。现实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综合多年来研究经验和结果,阿罗模型得出的竞争性市场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结论所获得的证据,远不如支持熊彼特观点的一方所得到的证据多。

帕克(J.E.Parker,1974)研究发现,美国最大的100家垄断企业的研发支出达到全国总支出的82%。这一比例数值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分别是70%,81%,93%,93%[6]。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调查,在OECD范围内,全部工业R&D的2/3左右是由那些雇员超过1万人的大公司完成的;在英、美、德、日本等国,企业的R&D总支出的80%—97%是由1 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62%—90%是由5 000人以上的公司完成的。弗里德曼调查了美国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来源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雇员人数在10 000或更多的公司占全部公司开发费用的83%,而最大的100家公司占总研究与开发费用的79%,雇员人数仅占39%[7]。科亨(Cohen,1995)和西蒙迪斯(Symeondies,1996)则经过调查指出,公司规模与研发经费之间有着密切的单调正比关系,大企业比小企业有更多的创新能力优势[8]。

有必要指出,阿罗的垄断结构阻碍创新理论在特定条件下仍然具有意义:对于市场有较强控制力的厂商,还是可能会缺乏创新激励,阻碍技术创新。

五、总结

本文从竞争与垄断关系角度、经济学发展角度、国际竞争角度、动态效率角度等多方面分析了垄断结构的效率性。随着经济学理论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垄断结构效率性的一面越来越被认识到,从而推动了各国开始实行较为宽松的反垄断政策,更多地关注效率目标的影响,反垄断宗旨从“结构主义”向“效率原则”、“行为主义”的演变,反垄断法的重点转向垄断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对企业兼并采取了更加宽容的态度,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整合。美国《并购指南》政策多次修改放松,欧盟各国近几年在审查企业合并案件时,更多地考虑产业发展目标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的要求,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对兼并的规制。知识经济条件下,各国反垄断法也日益关注技术创新问题,对技术竞争形成的垄断结构予以承认,如本世纪初的微软案反映了美国反垄断法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与保护。

在我国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结构呈现出过度竞争与某些部门行政性垄断、过度垄断并存的局面;和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部门呈现出市场集中度偏低,市场结构分散现象,使一些规模经济性产业无法达到必要的集中度,造成必要的经济性垄断结构的不足。因此,在我国目标市场结构的选择中,以及进一步推动反垄断法的完善中,均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垄断寡占市场结构的效率性,在积极打破行政垄断,遏制垄断结构非效率性一面的同时,促成必要的经济性垄断结构与适度的市场集中,发挥其效率性一面。

参考文献:

[1]谢作诗,李善杰,穆怀中.垄断理论及其演进脉络[J].经济评论,2008(2):109—114.

[2]邓俊荣.网络经济视角下寡头垄断效率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5):9—12.

[3]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张宏.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市场结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2.

[5]龚维敬.垄断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26.

[6]戚聿东.资源优化配置的垄断机制[J].经济研究,1997(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