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变化的市场状况,都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便存在于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而这无疑会对企业在其运营和生产时期产生重大的障碍和深远的影响。简而言之,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作出的,对风险判断的正确与否关系财务决策的成败。由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总试图去防范它。但是要想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标,我们首先必须对财务风险成因进行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本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目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股权融资过高和低股利政策,违背了风险报酬原理,歪曲了企业的资金成本。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如果企业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负债筹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债权人将要求公司追加风险溢酬,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人为的增加了财务成本。同时投资者也因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这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筹资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进而企业将靠负债支撑,为爆发严重的财务风险埋下隐患。对企业而言,由于资本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财务风险是一柄双刃箭,用好它企业获利匪浅,借鸡生蛋;用不好则是鸡飞蛋打,造成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破产的境地。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的内部缺乏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涉及投资核算管理制度、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存货盘库制度、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或残缺不全或徒有虚名。制定的制度部分内容已经陈旧过时,不能对经营活动中新发生的业务起到指导作用。有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手册内容不细,未包括业务流程及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造成实际执行中的困难,产生财务风险。
二、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为使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的组织机构。预警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但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过程,它只对企业最高管理者负责。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化解和规避风险,使风险损失减至最小。预警机制的建立应是多元的。有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回避风险法。回避风险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风险决策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投资方案,这是为了减少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损失的程度;二是实施风险方案过程中,发现不利的情况时,及时中止或调整方案。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能够使企业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应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债权性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投资的风险。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当然,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只能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
(2)降低风险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降低风险法可以采取三种策略:一是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二是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如提高产品质量、改进设计、提高工艺、努力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销售不畅、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三是通过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比如企业采购材料时,坚持验货付款,防范不必要的风险。
(3)分散风险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元化经营及对外投资多项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关键词:财务风险 成因 控制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有来自行业间竞争产生的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项目投资风险等各种风险。现阶段,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资金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筹措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负债筹资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经营策略之一,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重点谈一下财务风险表现形式、成因和风险控制对策。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形式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借入资金而将来可能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财务风险财务活动表现形式,主要是指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二是财务风险负债筹资形式,是指由于负债融资而使企业偿还债务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风险。根据企业在市场中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务风险财务活动表现形式其实已囊括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大部分风险,跟企业整体的风险概念没有多少差异。而财务风险负债筹资形式,则能从财务风险产生的本质原因来归纳和界定财务风险的概念,使之从错综复杂的整体风险中分类出来,具有一定的明确性和鲜明性,有利于准确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科学地进行财务融资决策,使财务风险具体化和可控化,具有一定的实际表现形式和实际操作手段。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负债经营是财务风险产生最为根本的原因
由财务风险定义得知,财务风险主要是指无法偿还到期的负债而产生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是伴随企业负债融资而产生的,对企业来讲,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会给股东带来超额利益;而安排欠妥,则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在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企业资金成本较高,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倒贴,导致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恶化。如果付息偿债后的资金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经营,将会加大企业经营亏损,使企业财务危机增加。所以,企业负债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最为本质的原因。
2.企业资产流动性弱、现金流量短缺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企业筹措到资金后,必须要在将来某一时点用足够的现金来偿债付息。因此企业现金流量的多少、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到期偿债,并不取决于企业资产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有多少资产能得到变现;并不只看企业是否盈利,而是看企业拥有多少现金流量。企业如无足够的现金或资产难以变现,则直接会促使财务风险由潜在转为现实。
3.负债结构不合理、项目投资筹资理念滞后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状况恶化最为重要的催化剂
如某集团公司近几年来,为拉长产业链先后上了10个项目,总投资约需60亿元,由于采取边上项目边报批手续的方式,无法获取银行的长期借款,而大量举借银行短期借款,同时大量占用了主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资产负债率接近70%,造成主业经营资金较为紧张,每年的偿债压力不断增大,支付利息高。这种项目投资融资理念的滞后,使企业的负债结构严重不合理,如果项目投产后,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大于息税前利润,必将促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使企业负担着到期付款的威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大,获利能力减小,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困难。
4.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最为综合的因素
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保守结构型和风险结构型。保守结构型是指企业根本不负债,或负债比例很小,此种类型的企业通常不存在财务风险或财务风险很小,但暴露出企业资本策略过于保守,畏缩不前,对企业前途存在着信心不足等缺点。风险结构型是指企业债务融资规模过大、比率过重,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负债率过大或产权比率异常,此种类型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5. 外部环境的多变性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
通常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有国民经济整体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外汇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其波动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或缓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1. 适度负债,合理安排资本结构,确保财务结构平衡
一要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二要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负作用;三要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实现资金成本最低化。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
2. 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制度,正确预测现金流量情况
全面预算制度是协调的工具、控制的标准、考核的依据,是推行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由于预算涉及企业现金收支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以它对风险可以产生一种系统性的控制。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工作别重要的环节。
3.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增强盈利水平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保证
企业资产对负债能力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短期影响,即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对偿债能力的影响。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尤其是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可用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企业负债能力的高低。另一方面是长期影响,即企业资产营利能力对负债能力的影响,企业资产的营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往往是企业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因此,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营运能力对一个企业负债能力来讲极其重要。
4. 运用多种财务策略,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在对风险的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①风险接受策略。企业可以依据稳健原则建立起相关风险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可以依据需要设立专项储备或提取风险基金。②风险回避策略。对于超过企业承受能力的风险,企业的决策者应正确权衡收益和风险的得失,适当采取回避政策,或制定出正确的判断标准,求得风险取舍的最佳选择。③风险分散策略。多元化经营是现代企业分散风险的重要方法,可以实现经营多种产业、多种产品在时间、空间和利润上的相互补充和抵消。一般财力雄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集团更愿意采用这种方法。
5. 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树立风险意识,正确认识风险,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应对风险的前提。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建立起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体系,做到从决策、实施到考核评价得到有效全面的监控。②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资本营运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③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健全风险控制的动力机制,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管理者、员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每项存在风险的财务活动实行责任追究制,强化责任落实,提高防范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高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实施企业全面预算制度,加强资金流量分析,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等方面的工作,是控制和应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后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在筹资方式上应采取多种形式,合理采取发行企业长期债券、长期贷款、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上市融资等形式,优化资本结构,以达到优化企业负债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2008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务风险 对策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1)债务比例过高是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重要表现
企业的债务比例过高使得企业很有可能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因此企业很容易出现财务困境。如果企业资产负债比率太高,除了高额的本金之外,还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到无需过于担心,但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便会使企业面临风险。
(2)资产的流动性较弱时也要警惕财务风险
如果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企业的变现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便无法保证有充足的现金。这样不仅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到期的负债和利息,也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导致经营失败。
(3)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时,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导致投资出现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该尽量收集与投资相关的经济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并以之为依据,做出决策。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收集的信息不够真实全面,或决策者能力不够,则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误,给企业带来风险。
(4)投资既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也同样会使企业面临风险
对投资的风险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如果对风险认识不够,使得企业对外投资时存在盲目性,那么便会使企业面临风险。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财务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
企业的财务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而且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这类环境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家信贷政策以及外汇的相关政策、行业的景气程度,银行利率及汇率的调整等等。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中国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市场观念不够,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都不够。当外部环境出现不利于企业的变化时,企业很难进行科学的预测,并作出较快的反应,实施相关的措施,因此而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致使在做决策时缺乏科学性也是国企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许多国企中,都存在一些管理混乱,权责不明的现象,尤其表现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低,并且有大量的资金流失,从而使得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只有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而系统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并且以强有力的手段保证其顺利实施,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而在中国的企业很多都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或者制度一大堆,执行到不到位无人考察,有制度却不能贯彻执行。
(4)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任何系统,若要高速有效的运行,首先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高素质的人才便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当前中国企业的理财人员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素质都不是很高,并且缺乏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还有理财观念及方法很大程度上都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亟待提高。
三、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1)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环境
要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 制定财务管理战略,以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对此企业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机构,同时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如此,还应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各项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这样才能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并且高效率的运行,才能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科学地进行财务决策,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结果有着直接重大的关系。因此,在制定财务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运用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对各种方案进行考察和评价,从而科学决策,选择最佳方案,以防范财务风险。在筹资决策中,首先必需要慎重选择筹资方式,确定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及其特点;其次要充分研究企业的现状,调整负债结构,尽可能使负债趋于合理化。在投资决策中,要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使资金投向配置合理,既要避免分散投资又要避免过分集中。另外,还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投资回收和盈利能力进行科学预测。
(3)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领域进行规范,加大产业政策调整力度
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基本属于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这决定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领域在这些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如果国有企业盲目分散投资,进军非主业,会使国有权益不能得到良好保障,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减弱了对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性作用。国有企业要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加快非主业资产的剥离,对不属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资本,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实行依法转让,将各种资源集中到主营业务上,有计划地整合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推进企业调整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4) 建立健全内控组织结构,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它是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要健全组织内部结构,首先,需要做到权责分明。承担的责任便要赋予相应的权利。要对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定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了解其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也要做到从全局出发,,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和配合的积极性,从而才能做到责、权、利真正的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5) 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企业进行财务活动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风险。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且成正比关系。高收益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决策不当,低收益也可能带来高风险。同时,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使之行之有效 ,又要建立和规范企业风险责任制。其次,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动态监控。对于异常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起到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的作用。
四、小结
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控制防范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
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以及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使我国国有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提高经营质量,防范风险,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黄飙.浅议如何化解和防范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常诚.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财务与会计,2009;18
[3]任宇,杨扬.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研究.铁道工程学报,2009;1
[4]徐长泉.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苏盐科技,2009;1
[5]杨俊.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其防范机制研究.魅力中国,2009;7
[6]潘学武.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市场论坛,2009;6
[7]毕静云.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科技信息,2009;12
[8]周志芳,刘雁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河北金融,2009;7
关键字:风险管理;财务比率;财务风险
一、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增高,企业参与市场程度的加深,企业必须面对市场带来的风险。在财务控制方面,国外财务风险研究起步早,理论体系完善,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创立的控制论,Altman创立的zeta模型。在我国, 郭敏在“人本风险”的防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赵斯秋从制度上进行探讨,通过建立各种控制制度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王继华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
本文运用流动性、经营效率、长期偿债能力三方面对某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通过对该企业近3年来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并找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1、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就是管理者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避免风险的发生或者减少损失。风险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变公司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尽可能降低风险对公司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风险管理理论把风险管理分为风险确认、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三个部分。
2、 流动性分析
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循环,反映了企业各经营环节的运行效率,效率高,资金周转快、效益好,反之亦然。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动用随时可变现资产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一般为1,小于l则说明企业不能抵挡可能出现的债务危机,存在着财务风险。
3、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已获利息倍数,是税前利润加利息费用之和与利息费用的比值,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就难以偿付债务及利息。
4、经营效率分析
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企业利用资产的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快慢,该指标越大企业财务越安全,反之就越危险。
三、 某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A企业近3年来,资产总计分别为38千万元,37千万元,33千万元。负债总计分别为24千万元,20千万元,16千万元。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4千万元,17千万元,17千万元。
A企业三年经营业绩及财务数据:企业总资产规模自2009年以来连续下降,特别是2011年的总资产比2010年下降了11.76%,比2009年下降了13.22%,变动幅度较大。从数据可以初步判断某企业经常性损益方面收益虽然减少,但是比非经常性损益下降幅度小,企业盈利主要还是来源于经常性损益。
流动性分析可细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短期资产流动性分析。短期资产流动性中周转效率越低,变现风险越大。从数据表可以看出,A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这三年中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债务意味着风险,其不利之处是为了是公司持续经营,必须履行固定的承诺。从数据表分析2009年的1.53在2010年大幅增长至9.12,而2010年又下降至3.35.说明企业在偿债方面有风险。公司的应收账款在11年周转率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说明企业信用政策过于宽松。
四、某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某企业财务风险是由财务管理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某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合理的,资产负债比率较高,资金结构的合理比率应为流动比率2:1、产权比率6:4。资产负债率越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如果企业到期债务无法偿还,会立即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2、A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1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说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效率较低,有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由此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某企业存货周转率在11年又有了回落,存货周转率不高将导致资金积压在存货上,企业还必须为此支付大量存货保管费,又要承担市价下跌的损失,从而形成财务负险。
五、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中,影响因素诸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下面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浅薄,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企业为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常常采用应收账款方式销售产品,影响本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3、企业存货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普遍较低,由于存货的变现能力较低,存货又增加了企业管理费用。
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造成风险的加剧成为必然。
5、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如果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六、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市场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化解财务风险,现从以下几点来谈谈: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防范处理机制。
2、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在赊销商品之前应该确立信用政策,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3、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企业在制定负债计划时,要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最好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
4、建立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企业各个部门定期根据企业报告制度;另外,企业内部应当建立一个财务预警机制,防止财务恶化。
5、利用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在资产组合中资产数目较低时,增加资产的个数,分散风险的效应会比较明显。
七、结论
本文介绍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和三种财务比率分析法,以及常见的三种风险识别方法。对某企业进行了财务比率指标分析。对某企业从现金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比例进行分析,对该公司财务风险状况作出了评价,提出了适合的风险防范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给其他企业以借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经济危机,作为已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我国也深受其害,其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深重。许多企业是步履艰难,产品售价持续走低,费用成本不降攀升;大面积的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开工不足、盈利能力丧失、效益下降,财务风险问题突出,有的甚至资不抵债,引发财务危机进而破产倒闭。至2008年末,中小企业已由3453万家锐减到3400万家。这充分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应变能力之差,迫切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构建风险预警控制机制,不断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一、外部环境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1.外贸出口增幅明显下降导致财务风险
2007年,我国出口总值已占GDP的比重高达37.5%,从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率竟增长了近3倍。究其原因,一是我国企业对外出口的80%采用信用销售形式,收款时间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甚至一年,致使大部分销货款回笼周期较长,资金周转缓慢;二是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企业出口形成的应收账款及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坏账风险突出;三是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应收账款等外币资产相对贬值。据资料统计,自2005年7月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19.25%,仅2008年初就升值了7.41%。金融危机造成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汇率风险较大。
2.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导致财务风险
多年来,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扶持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照顾颇多,扶持力度较大,对中小企业相对偏少,经济体制改革的好处明显倾向于国有企业。尽管今年以来国家多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贷款利率,加大退税力度,一定程度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压力,促进了企业经济的起暖回升,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要完全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理想状况,充分显现中小企业的作用和优势,仍有许多艰巨工作要做,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二、内部环境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1.经营决策失误导致财务风险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属于民营企业性质,相当部分的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缺乏。主要表现在经济工作中的经验决策及主观臆断现象十分普遍,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作风盛行,重大事项不经集体讨论的事例甚多,民主决策荡然无存,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屡屡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就是实行财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导致财务风险
最突出的表现有两方面:一是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观念淡薄,缺乏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化理念;二是企业中会计与财务的职责划分不清,经常是重会计轻财务,开展财务活动的风险预测、识别、分析与控制的专门机构形同虚设。此外,一些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不健全、会计资料不齐全、不规范,使得风险预测、评估与控制所依赖的财务会计信息缺失,开展财务风险预测、评价与防范的信息资料支撑力明显不足。
3.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财务风险
负债经营是任何企业经营活动的客观选择,资产负债率过高,各阶段、各种形态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不合理,企业财务负担沉重、资不抵债等情况普遍存在。(1)企业负债水平居高不下,财务支付能力急速下降,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较大,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远远突破行业的警戒线标准; (2)一些企业采取挤占流动资金占用办法,以短期资金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导致非流动资产占用资金比例过大,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资金占用不配套、资金比例不协调,加剧了流动负债的偿还风险,引发严重的债务危机。
4.企业内部控制、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财务风险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企业能否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正确评估自身的劣势,克服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管部门约束机制不到位的弊端,进一步明确在资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权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堵塞资产流失漏洞。据对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调查,大凡企业风险管理好,注重监管制度建设,强化风险预测、评估和防范的企业遇到的风险就小,财务损失就少,企业倒闭的也少。反之,企业财务风险就大。
三、化解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1.强化财务风险建设,提升整体抗风险水平
财务风险管理就是企业在充分认识其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所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要有效化解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就要时刻关注世界经济走向,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财税货币政策、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防止企业财务成本的不正常上升和资金链的中断而陷入财务危机。在物资供应方面,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正常生产提供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在生产组织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客户的不同需要和增加自身的业务收入;在营销策略方面,要做好市场调研,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培育新客源,加强业务整合,确保收入来源的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抵抗风险水平。
2.优化筹资渠道,减少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有二:一是接受投资(如发行股票、债券),二是借款(如银行贷款)。一般而言,发行股票是风险最低的筹资方式。发行股票所筹措的资本成为企业可长期使用的权益资本,不需要到期偿还,不至于发生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发行股票的前提是能上市流通,否则其筹资对象比较狭窄。鉴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公司进入上市门槛不易的国情,公司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仍然有限。当市场利率较为稳定时,利率风险相对较小;当市场利率波动剧烈时,则必须考虑因利率变动所带来的筹资风险。另外,从银行贷款筹资也要考虑利率变动的风险因素,其运作方式与债券筹资相似。
3.优化投资策略,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控制投资期限、优化投资品种的方式来实现。投资期越长,风险越大,企业应尽量选择短期投资。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最好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投资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消来降低风险,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4.加强内部监督,消除财务风险的潜在隐患
一是强化会计控制职能,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规定,客观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核算的合规合法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避免会计信息失真误导财务决策而产生风险;二是加强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独立性、操脱性的特点,对本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活动开展切实有效的再监督,真正起到化解财务风险,构筑企业第二道防线的隔火墙作用。
5.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财务决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