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水平人才培养

高水平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北京高等教育;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改革

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2015年3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该计划是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领域的重大改革,是在考虑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和北京高校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充分研究酝酿,全面论证完善,逐渐打磨成型并适时推出的,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充分认识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重要意义

第一,“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是检验高校办学能力的最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过程中,社会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前瞻性地、有针对性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社会建设人才。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是在这种大环境、新要求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实现学生在多所高校接受教育,享受更加丰富优质的专业、课程、师资、实践教学资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学生访学计划,而从本质上看是以优质资源共享为前提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这项改革将会对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第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深化北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综合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2014年,教育部开展了“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以来各高校综合改革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校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综合改革不是改革的综合,而是要抓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环节和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机制创新,从一点的突破带动全局事业的发展,由点及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开展好综合改革,首先要找准突破口,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随着“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深入开展,高校在专业方向上的调整节奏需要不断加快,相应的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要提速,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继续加强,各种资源体系的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实施,也必将带动起北京高校特别是市属高校综合改革的新一轮。

第三,“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促进北京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服务于北京教育全局事业的发展,只有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统筹协调,穿越边界,形成有效联动,才能形成更加科学连贯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动,北京市将该项计划的实施与高考招生挂钩,招生名额在各区县分配,适度向北京远郊区县倾斜;同时,在名额分配过程中,也实现了北京市属高校向全国贫困地区考生的倾斜。这些举措既保证了招生的公正透明,也照顾了边远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北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将会成为引导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挥棒,区县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北京教育事业全局工作也将驶上健康快速发展的新轨道。

积极推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各项改革深入开展

“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重点工作包括三个子项目:“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实培计划”。

第一,“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一个子项目,是实施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双培计划”。“双培计划”又可以分为三种形式:长期访学、短期访学和辅修培养。第一种形式是长期访学,主要通过“3+1”模式进行学生培养,即由市属高校负责招生,学生在大一到大三这3年时间里,在中央高校的相关专业学习,大四回到学籍所在的市属高校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北京市在充分尊重各校意见的基础上,已经制定了长期访学的计划表,明确了对接学校、专业、访学人数等问题,将在2015年将长期访学计划纳入北京地区高校招生工作。第二种形式是短期访学,即选派一些优秀的市属高校学生到中央高校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学习,主要提升专业学术水平。这项工作北京市已经开始了试点,建设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接收了部分北京地区高校学生访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第三种形式是辅修学习,即利用中央高校开办的暑期学校等形式的资源,每年遴选部分市属高校优秀学生到中央高校修习辅修专业。这项工作北京市在2014年暑假也已经开始试点,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分别开办了辅修班和实践创新培养班,效果不错。

第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二个子项目,是实施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名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外培计划”。“外培计划”主要是支持部分市属高校学生到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市教委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联系海外境外名校建立若干个北京高等教育“外培计划海外境外基地”,接收市属高校优秀学生访学,探索学生海外境外培养新机制;二是鼓励和支持各市属高校积极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学生培养长效机制,遴选优秀学生开展海外境外访学活动;三是鼓励中央高校发挥自身在国际交流中的优势带动作用,为市属高校学生到海外境外开展访学拓展渠道,也就是俗称的“搭车计划”。目前,北京市已经制定了“外培计划”具体的试点方案,将于2015年开始在市属高校中招生,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学生规模。

第三,“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三个子项目,是实施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培计划”。该项目的工作重点,就是要通过不断加强市属高校与中央高校的资源共享、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打造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的高校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创业就业创造条件。今后,北京市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是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水平。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深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实习实践,将科研和实践成果融入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之中。北京市每年将遴选一批优秀学生,给予“大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提升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深化“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计划。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计划包括应用技术、科学研究、创新创业三类,鼓励学生真题真做,支持跨校际、跨专业、跨年级联合开展。

三是积极开展开放实践创新中心建设。以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为依托,集中建设若干具备优质实践实训条件、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实践创新中心,加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创新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开放共享机制,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对创建过程中的常规的管理、体育科研、科学训练特色形成、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期对今后的创建工作提供相关的案例样本。

关键词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创建 双核型 体育人才

作为基层业余训练单位,“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已成为促进体育运动学校工作再上台阶的重要举措,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紧紧把握“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培养文化学习、体育竞技技能都优秀的“双核型”体育人才这一工作目标的中心地位,抓住“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这一根本,注重体现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践行“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创建打下扎实的基础。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第二轮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0年的中期检查中名列江苏省第三名,2011年的中期检查为江苏省并列第一,2012年底,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体育总局第三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复评,二度成为榜上有名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一、狠抓教育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工作,深刻认识到其对于引领业余训练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将建设工作内化为促进学校发展和业余训练和文化教学水平提高的加速器并最终将各项成果都落实到“双核型”体育人才培养工作上来,走出了一条以业余训练和文化教学为中心、以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生命线、以体育科研促业余训练和文化教学、以特色求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始建于1987年。学校坚持“以科学训练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体育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坚持“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和合格的社会体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学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其中训练项目有田径、足球、排球、射击、射箭、柔道、羽毛球、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手球、举重、拳击等。学校形成了从小学、初中到中职的办学体系,形成了业余训练、文化教学、体育科研为一体的办学格局。

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体育为主、读训并重、全面发展,注重培养文化学习、体育竞技技能皆优秀的“双核型”体育人才,以加强管理要效益,以训练育人为任务,学校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二、夯实体育科研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科研工作,深刻理解其在业余训练和文化教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围绕“双核型”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面向省运参赛备战和全民健身主战场,学校不断提升体育科研创新水平。在业余训练、文化教学、竞技体育、省运备战、人才输送、人才引进、群众体育等理论问题研究上开展了多学科团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全体教练员和文化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加强业余训练和文化教学研究,以“现代特色班集体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等课题的研究不断解决业余训练和文化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体育科研质量。近三年,学校教职工在国家、省级杂志35篇以上、编辑出版教参1本、主编出版课题研究成果2本,体育科研成果获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的全国评审一等奖,三次在全国的会议上介绍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体育科研成果。《打造体育产业特色校本课程 ,培养运动学校学生创业能力》成为镇江市“169”人才资助项目,目前《“双核型”体育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新体系构建研究》成为镇江市体育局资助项目,2009年在中国教育学会学会立项后已顺利结题。

三、塑造科学训练特色

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通过学、训、赛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改进了训练的方法,最终达到了提高学生体育竞技技能的目标,使每个学生一专多能,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设有运动员人才库,现有12个项目共450名在训队员的综合素质情况,均输入微机管理。其入库内容有:形态、机能、生理、生化、一般身体素质及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等内容,还有参赛、输送、达标、文化考试等材料。各运动队技术档案填写规范齐全、管理严格,所有这些为教练科学训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针对学校学生管理的诸多问题,运动校采取教练员和文化教师互动的管理模式,如:建立教练员和文化教师例会制度,文化教师深入运动队每周走访一次、教练员深入课堂每月听一次文化课等制度,积极营造人人都关心和参与学生管理的良好氛围,创造性地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

此外,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还与其他多家学校、俱乐部签订了训练基地协议及校企合作协议,先后与江苏省镇江中学、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镇江市外国语学校、镇江市中山路小学、镇江市实验学校等单位签订了排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手球等项目的联办协议。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指导教师到联办学校训练,联办学校为项目无偿提供训练场馆并积极做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实习的配合工作。学生通过这些校外训练基地获得了体育竞技技能实践的机会,“体教融合”为运动员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学校培养输送了乒乓球世界冠军秦志戬、乒乓球世界冠军范瑛、亚运会田径冠军薛飞、奥运射箭亚军陈玲、奥运击剑季军梁琴、排球亚洲锦标赛亚军陈平、武术青年世锦赛冠军王禹骁等。另外还向国家和江苏省培养输送了300多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向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了350多名学生运动员。

四、师资队伍重提升

通过积极争取,从2010年开始,运动校教练员和文化教师不仅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体育局的业务培训,而且也被列入国家和省中职系列的全员培训系列。同时,学校制订了《教职工继续教育的考核办法和标准》,将教练员和文化教师的继续教育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项目,打造学习型团队。在教研组认真选拔和针对性辅导的基础上,学校每年都组织专家对推荐的优秀教练员和文化教师开展教案、教法和课件的深度辅导,为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成才提升搭建了平台。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评估 高职 学生工作

[作者简介]苏敏(1961- ),女,广东普宁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25-03

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4号)别指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各高职院校也积极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利用一切资源和力量,突出教学改革的核心作用,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但是,“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学生工作就是教学工作的附庸,高职学生工作也同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的时代要求,重新审视学生工作,找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价值定位,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方向、特征和要求,从而真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们认为,教育部自2009年起全面施行的新的人才培养评估方案,对高职学生工作有着旗帜鲜明的导向作用。通过对新老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比照、分析,很容易看出学生工作在新一轮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为我们重新认识高职学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如何把握学生工作的教育发展方向,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是我们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工作不是教学工作的附庸与补充,而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乃至特色部分

在新的人才培养评估方案中,学生管理虽然只是教学管理这个主要评估指标下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在很多指标的重点考察内容中,都有访谈学生、访谈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的建议。也就是说,在新评估方案中,将学生工作看做是学院办学的一个载体,认为学生工作是学院办学效果的终端体现,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末,大多数高校都进行了学生管理体制的重新调整,成立了主要承担学校学生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职能的学生工作处,使学生管理工作与课堂教学活动脱离出来。新评估方案要求设立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以及与评估配套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并且对数据收集和填报也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的一个直接体现。

新评估方案表达出来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厘清高职学生工作的定位很有帮助。所谓“教育”,“教”者,即为“上施下效”;“育”者,就是西方人认为的“成长”的意思。因此,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知识技能和素质教育、学术力和行政力、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相结合的系统工程。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与“育”很难辩证统一起来,致使知识技能教育(或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成为一直困扰近现代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症结之所在。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的使命及愿景。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仅仅依靠专业教育来施行,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不能只是让学生获得某种知识或者技能,高职院校承担的最核心、最根本的职责始终是“育人”。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仿佛只要“教书”(专业教育)了,就直接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实际上,“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途径是“教书”,“教书”只是“育人”最基本的手段而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书”与“育人”往往很难相互联系、彼此促进,二者的关系容易在教育实践中出现扭曲,出现“教书硬”“育人软”的现象。“育人”的问题是长期的、隐性的、系统的和反复的,“教书”则是当下的、短期的、显性的。但是,对于教育而言,软硬两手都要抓,“教书”与“育人”缺一不可。

换个角度来说,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出发去理解,学校实际的课程,应该是由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经过相互转化、渗透之后形成的一个大的课程体系。《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隐性课程明确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又叫“隐蔽课程”,主要对应于学生工作。显然,那些进入了课表、由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就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了。如果说教学工作以知识教育为主,那么学生工作主要承担“在教学计划组织的课程以外学生在校所受的全部影响”的隐性课程,指的就

是学生素质的教育养成工作了。高职学生工作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以充分弥补高职教育目标中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缺失,和高职教学工作一起,共同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有专家认为,“学校实际的课程,无论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它的基本功能都是教育”。可见,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支撑高校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的完成。就二者的关系与作用而言,学界有观点认为,隐性课程比之显性课程,更能打造学院品牌和特色。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教授认为:“同类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育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高质量的隐性课程。”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也指出,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的课程更加有力。新评估方案把“校园文化良好”列为考察高职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实就是承认并肯定了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学生工作的主要职责,也就是要求高职学生工作要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己任。

二、高职学生工作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应该遵循文化管理原则

2005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新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明确指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最终目标。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大学生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学生工作主要是开展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系列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等。这些活动既能起到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又能起到引导、规范和激励学生的作用,从而推动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我们说,学生工作就是与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相关的所有概念、事项及活动的集合,这些事务和活动,都是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出发点的。

人的素质是一个包括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在内的综合范畴,这其中蕴含了思想、道德、品质、意志、情感、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学生工作正是通过如上所述的事务与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在建构这四大支柱的全过程中,学生工作责任重大。

新评估方案要求通过深度访谈和资料查阅,考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人数。这里的人数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科技文化活动的参加人数。这也恰恰说明新方案关注了素质教育,强化了职业道德,明确了全面素质是育人的核心,也是学生工作的核心。

高职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知识中介和智力活动来展开。高职学生首先是人,关于人的管理必然具有很强的精神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不能等同于一般形式上的教育工作,也不能等同于一般形式上的行政管理工作,也不能等同于一般形式上的服务工作,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高职学生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利用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实现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由此,高职学生管理不能仅划分为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范畴,而应该属于高等教育学的范畴。应该说,切实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必须是我们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学生工作是一种教育行为,这个教育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这个理念,学生工作应由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性管理,逐渐转向文化管理范畴。文化管理是通过文化建设达到管理效果,其“以文化人”的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追求是息息相通的。学生工作文化管理通过“以文化人”,让共同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规范学生行为的无形准绳,从根本上达到“育人”目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甚至认为“只有深入推行文化管理,才可能打造国家示范性的高职学生工作”,并且明确提出了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进而到文化管理的发展思路。

三、高职学生工作应该具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特征,同样要“以就业为导向”

新评估体系经过重新调整和设立之后,考察重心放在了“实践教学”“课程建设”这两个指标上,这从它们的位置编排由原来的二级指标提升到一级指标可以看出。由此可见,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这也应该成为新时期高职学生工作的新视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高职学生工作要积极地进行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方位改革,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方法,不断开拓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境界。

与以基础性、研究性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直接面向市场、面向行业,更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单纯的知识传授再也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认知的形成”,到“获得再创造的实践能力”,到“成为会思考会做事,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理想。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提出学生应在“做中学”,即在活动中学、在经验中学;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出“学做合一”就是要求学生以应用为目的去“学”,在实践过程中去“做”,通过自己思考、消化、动手,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个培养目标落实到高职学生工作中,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在学生工作这个教育过程的首位,简单地说,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使得高职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结合更为紧密。

高职学生工作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主渠道之外的机会和平台。高职学生工作不仅要协调好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还要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教学工作的延伸和拓展。甚至可以从课程的角度,将高职学生工作理解为高职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这恰恰是高职学生工作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学生工作的显著特征。例如,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方式,通过以学生社团组织及其学生成员作为“磁场中心”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组织、经营和参与社团开展的各类专业技能比赛或活动,以实战的形式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检验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综合实践中获得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前文提到的学生社团活动,我们还可以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等,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做合一”“知行统一”。

从课程的角度赋予高职学生工作的实践教学特性,有利于达成高职的培养目标。高职学生不仅要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专业技能;不仅要学做事,还要学做人;不仅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合作交往的能力,还要实习实训,参加社会实践,提高适应行业、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因而,相对于一般的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难度更大,高职学生工作必须在这其中,找到自己的应承点和担当处。

我们还注意到,在新的评估体系中,一级指标“社会评价”替换了原来的“教学效果”。“社会评价”这一指标着重考察以下三方面内容:就业、生源和社会服务。着眼新形势,我们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着重突出了“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地位。新的评估体系特别强调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考核,要求通过量化和纵向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考察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薪金、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率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和规模,得出高职院校的就业总体水平。新的评估体系从就业的视角着重关注了高职学生工作的重心,学生工作体系就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直接组织者。因此,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学校实际出发,办出自己的优势,将日常的以实践为特征的各项学生工作,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观念紧密地结合起来。

高职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比较新老评估方案,我们应该清晰地把握学生工作未来的主要方向:学生工作应更注重内涵建设,其目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工作应更注重实践和不断创新,其目的是适应人才全面素质养成的需要;学生工作应更注重过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其目的是促进人才潜能的系统开发,实现社会、学校、学生的和谐共赢。

[参考文献]

[1]申钊.“以教学为中心”背景下学生工作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2]杨剑钧.从新老评估方案的对比分析看高职学生工作的导向[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地中职班;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自2010年9月以来,江西省部分优质中职学校接受了内地中职班的办学任务。三年来,自治区、江西省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班多种形式的帮助,为同学们茁壮成长、顺利成才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中职学校通过全员齐抓共管,全方位周到服务、全时段安全管理,中职班学生各方面均取得不小的进步。生活环境已经适应,思想上较为稳定,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第一批入学学生已经实现顺利毕业,办学取得较好效果。

一、办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生活环境不适应。中职班学生从入校时到第3个月,是各种疾病易发高发期。由于时差反应以及江西持续高温酷暑、湿度大等气候差异及环境的不适应,学生中常发性疾病有:一是易患部分传染性疾病。如腹膜炎、外耳炎、水痘等疾病。二是易患部分急重症。如阑尾炎、胃穿孔等。三是易患部分气候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晕厥等病症。四是外伤频发。如膝关节损伤等。个别学校学生累计患病率甚至达到15%。五是饮食方面不适应。对当地风味饮食有个适应过程。

(2)教学实施难度大。通过对入学新生调查发现,中职班生源质量不高,文化基础不牢固、特别是语言障碍难以一时攻克,是关系到办班成败的关键问题。尽管班入班学生的入学信息均显示为初中以上学历,但从实际现状看,有的基础教育薄弱,从小未接受汉语教育,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给日常管理及教学计划的统一实施带来较大难度。

(3)班级管理难度大。班来自同一地区的同学容易抱成团,有时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同学之间发生矛盾。

(4)实习期间管理难。中职班学生由在校学习转向医院实习后,学生角色和学习环境发生转变,学生应该要有心理和学习方式的适应期,在此期间,容易出现不稳定因素和隐患。

二、内地中职班教育管理对策

(1)加大医疗保障支持力度,加强对学生疾病的预防。尤其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在食品的花色品种方面适合班同学的口味和习惯。

(2)加大教学支持力度。一是应开设最基础的语言课。由于缺乏语言培训教材及藏语老师,学生难以尽快突破语言关。可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的差异,专门编写各级别教材及教学实施大纲。第二年和第三年为专业学习阶段,第四年为实习顶岗阶段。二是教师及班主任的安排。挑选责任心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授课和班级管理。三是延长学制为4年。考虑到学制短,时间紧,基础差,任务重等特点,原定第一学年开设文化及医学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开设医学专业课程,第三年到医院临床实习的课程安排,值得重新考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参照汉族班同专业四年学制的安排,因此,中职班学制应由“2+1”延长为“1+2+1”,第一年专门为补习语言的预科阶段。四是实行课程优化设置。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承办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应适时深入到基层卫生机构,了解医疗服务内容、服务对象需求和卫生类毕业生就业情况,就医疗、就业等进行调研,摸清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等医疗服务项目的特点,并及时修订教学计划,针对性安排教学。

(3)加大安全教育力度。生的安全教育是中职班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要成立由校级领导、中职班学生管理小组、班主任、寝室辅导员、中职班带队教师等组成的多级管理体系。二是要健全管理制度。举办学校要在参照汉族班学生的管理制度上,制定了《中职班值班老师管理制度》《中职班一日常规》等精细的管理制度,尤其要制定学生外出、请假、安全等管理制度。三是要加强饮食卫生、心理健康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知识教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四是加强日常养成教育。为促进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爱国爱校的良好学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要开展 “扬正气、树新风”主题集中教育活动。通过分段教育,分层实施,每位学生针对自身思想、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进行总结。同学们开始学会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的发展,能自觉地听团课、上党课,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团结互助的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班风、学风得到进一步提升。

(4)加大实习就业前的管理力度。一是加强纪律和心理调适教育。应严格遵守医院的院纪院规,服从学校和实习医院的统一管理,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未经医院带教老师和学校的允许,不得擅自离医院。二是制定应急预案。学校协同医院制订维护医院和学校安全稳定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医院安全稳定的各项措施,确保正常实习秩序。三是加强协调与沟通。学校和医院要专门成立学校领导及实习医院领导组成的实习管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由学校实习科和实习医院科教科负责。实习前要开展理论、操作培训和考核,强化学生专业水平。实习期间安排要分片轮转,专人跟班管理。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摘 要 篮球作为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统的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篮球人才的成长。因此,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我国高校篮球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拟先对当前高校篮球人才的培养方式的现状进行论述,然后重点分析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升篮球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 高校 篮球人才 培养方式 改革创新

近几年来,高校篮球人才的培养方式饱受诟病,教学质量出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在这种形式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显然已经过时,极大的束缚了篮球人才的进步与成长。因此,在这种形式下,必须进行积极的探索,寻找新的篮球人才培养方式。

一、当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专业运动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队员的基本功不扎实,对抗程度也比较低,这与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指导思想不明确

高校要想办好篮球教育,领导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自从国家试办高水平运动员以来,还没有一个针对高校运动员的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体制机制不健全,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相关的资料显示,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课成绩都比较低,同时培养经费也比较短缺,用于体育训练以及参加比赛的经费也比较少。这就导致了高校运动员的整体竞技水平低下,没有实力参加国际性的大赛。在招生问题上,没有一套科学性较强的参照体系,各个高校各行其是。

(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传统的体育对身体能力强调的比较多,而发展到现代化体育之后,光依靠身体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由于训练与学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许多运动员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为了能够训练,放弃文化课学习的现象比较多。这种状况导致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发展路径变得非常狭窄。一些篮球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很少有人能像姚明一样去当大老板,而是自谋出路。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一些人生活比较艰难。

二、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分析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在新形势已经凸显出弊端,因此亟需转变思维进行改革创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思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不仅仅是篮球教育基地,因此,在高校这种环境下篮球运动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篮球技能,还应该在这种氛围下接受熏陶,提升自己的文化层次和文化水平。目前,高校篮球运动对的整体素质与篮球项目的发展方向是不一致的,矛盾正在日益的凸显。传统的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体校―青年队―成年队,这种从小进行专业训练的方式,使得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不符合未来高水平体育竞技运动的发展方向。目前,运动员的身体潜能基本上已经发挥到了极致水平,要想确保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必须积极的开发运动员的智力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二)更新方法,形成篮球人才培养梯队

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及充足的经费之后,最为关键的是要培养高水平的后备力量,这是高校篮球运动能否取得更大进步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可以借鉴外国的培养模式,在高校建立起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机制。高水平的运动员后备力量需要从小进行训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连贯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教育培养体制。高校篮球要想获得发展,健全的人才网络培养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无论是篮球专业课还是文化课,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这样可以激发全体参赛人员的积极性。

(三)多方参与,拓宽融资渠道

高水平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在新形势下,竞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给多方共建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基地提供了可能。当前情况下,在确保文化特色的同时,要积极的进行商业化的探索,与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合作,联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在国外,以美国为例,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队伍的经费来源比较广泛,通常情况下,运动联合会的会费、发展基金、门票收入以及学校给予的财政上的支援。由于能够带来不菲的收入,所以美国一些大学总能拿出高额的经费来资助进行竞技体育比赛。除此之外,如果比赛获得胜利,还会得到校友的赞助,这无形中又给学校带来了收入。当前,伴随着我国高校篮球联赛市场化发展的不断深化,融资渠道正在不断的被拓宽,因而举办赛事的经费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这种趋势能够给高校篮球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活力,进而通过不断的比赛实践,队员的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要求必须改变原来的培养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取得进步。传统的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竞技体育的要求了,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认真研究,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高校篮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本文先论述了当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如何加强创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期待文章的论述对我国高校篮球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韩志强.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与创新[J].学园.2015.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