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艺术教学计划

小学艺术教学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艺术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艺术教学计划

小学艺术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本学期,我校艺术教研工作继续以“三个代表”、“两个率先”精神为行动纲领,以《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为工作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为工作原则,继续加大艺术课程改革力度,把优化学校艺术教育作为突破口,以提高艺术教育的科学性作为新的增长点,保持我校艺术教育的先进性。二、主要工作

(一)课堂教学工作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艺术教学的科学性探索,是一个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学研究领域,也是提高艺术教学有效性的一条必然渠道。艺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知识、方法、人的三位一体。在当前的艺术教学中,对艺术知识进行逻辑建构,师生合理的艺术课堂教学生活方式的建立,艺术教学对人的身心发展,这三个方面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抓,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我校将对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估办法》内容,加大艺术教学软、硬件建设力度,确保艺术课程开齐、上足、教好。

2、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式,建立合理的艺术课堂生活方式。坚持系统性、协作性、科研性的结合。要坚持教的生活方式和学的生活方式的统一,学科间教师的生活方式的联系,教学和研究的行为方式的结合。

3、加大课程的统整力度,建立立体统整的策略方法。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间的统整,还要注重学习和生活的统整,学生能力的统整。但是,在统整中也要注意内容的主次和层次。

4、优化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加大预期和现实的结合度。艺术课程改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先进的理论模型,这也推动我们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寻找合理的方法,要追求有效、开放、合理的结合。有效,要保证学生能够收获课堂效益;开放,要追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长期发展;合理,要求能够发现、运用课堂教学的规律。本学期,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

5、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延伸评价过程,拓展评价渠道,优化评价方式,倡导绿色评价、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

6、提高艺术教师基本功,要求艺术教师通过活动,提高业务素质,并力争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绩。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评比,通过参加活动,提高业务素质,并力争能够取得好成绩,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7、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做到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书研究为方式,加强教师间的对话和交流,整体提高教师群体的职业素养。

8、加快艺术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推出辅助软件,完善课程资料,要在学校网页中充实艺术教学方面的内容,加强对外的宣传力度。

9、加大对学生的观察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教与学的沟通,提高艺术课堂教学水平。

(二)师生队伍建设方面

艺术队伍的建设是艺术教育的基础和成果,合作、交流、共享是新时期对个体素质的要求。而师生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团队形成的过程。艺术教育要做好榜样队伍的建设,加强学科队伍之间的联系,取得师生队伍的共建,因此,本学期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参加好艺术课程的培训活动,组织好广大教师的观摩、研讨、实践活动。

2、我校要争取成为广大艺术教师的成长基地,要力争推出名师,优化品牌,和谐发展,全面提高。

3、推行导师制,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现有资源优势,通过传帮带促使双方加快专业素质的发展。师徒之间要做好发展规划,记好活动内容,作为双方考核的资料。

4、以教研课题为依托,建立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研队伍,通过定期的课题交流,形成科研氛围,建成科研组织,推动广大艺术教师整体发展。

5、继续加紧骨干教师培养,讨论、完善艺术学科教师教学常规、资源分配、“六认真”考核的合理性。

6、广大教师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撰写出高质量的艺术论文,力争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三)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延展课堂教学时空的重要渠道,也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名目繁多、良莠不齐的活动较多,所以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通过组织艺术活动,起到艺术教育导向,协调学科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1、要整体规划好本学期的学校艺术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2、要建设好学校的艺术队伍,将平时的培优工作做到位,打造优秀节目,作好参赛准备。

3、要继续打造特色,及时发掘亮点,不断深化内涵,扩大社会影响。

4、倡导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姻,让学生走入社会进行研究性学习,了解地域文化。加强艺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的整合,以艺术的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加大艺术与学习生活的联系。

5、加强学校、社区的文艺交流,在活动中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开放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校内外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文化艺术环境建设是提高艺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的一种固化和交流方式。我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成与众不同的文化环境特色。要以有大的、立体的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观,不仅要有精神环境,还要有物质环境,不仅要建立学校环境、还要影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网络环境。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如下:

1、要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制订合理的文化管理制度,建造符合学校整体发展的显性环境,并要做好维护和更新工作。

2、做好向家长、社会的艺术教育宣传工作,使之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每学期要开展一次面向社会、家庭文化艺术活动。要及时了解一些社会性的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学生去参与、了解这些活动。

3、网络是一个新兴的文化艺术环境,我校要合理的运用这一部分教学资源,建立健康的,符合师生特点的艺术教学环境。

(五)其他方面

小学艺术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本学期,我校艺术教研工作继续以“三个代表”、“两个率先”精神为行动纲领,以《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为工作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为工作原则,继续加大艺术课程改革力度,把优化学校艺术教育作为突破口,以提高艺术教育的科学性作为新的增长点,保持我校艺术教育的先进性。

二、主要工作

(一)课堂教学工作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艺术教学的科学性探索,是一个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学研究领域,也是提高艺术教学有效性的一条必然渠道。艺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知识、方法、人的三位一体。在当前的艺术教学中,对艺术知识进行逻辑建构,师生合理的艺术课堂教学生活方式的建立,艺术教学对人的身心发展,这三个方面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抓,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我校将对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估办法》内容,加大艺术教学软、硬件建设力度,确保艺术课程开齐、上足、教好。

2、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式,建立合理的艺术课堂生活方式。坚持系统性、协作性、科研性的结合。要坚持教的生活方式和学的生活方式的统一,学科间教师的生活方式的联系,教学和研究的行为方式的结合。

3、加大课程的统整力度,建立立体统整的策略方法。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间的统整,还要注重学习和生活的统整,学生能力的统整。但是,在统整中也要注意内容的主次和层次。

4、优化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加大预期和现实的结合度。艺术课程改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先进的理论模型,这也推动我们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寻找合理的方法,要追求有效、开放、合理的结合。有效,要保证学生能够收获课堂效益;开放,要追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长期发展;合理,要求能够发现、运用课堂教学的规律。本学期,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

5、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延伸评价过程,拓展评价渠道,优化评价方式,倡导绿色评价、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

6、提高艺术教师基本功,要求艺术教师通过活动,提高业务素质,并力争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绩。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评比,通过参加活动,提高业务素质,并力争能够取得好成绩,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7、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做到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书研究为方式,加强教师间的对话和交流,整体提高教师群体的职业素养。

8、加快艺术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推出辅助软件,完善课程资料,要在学校网页中充实艺术教学方面的内容,加强对外的宣传力度。

9、加大对学生的观察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教与学的沟通,提高艺术课堂教学水平。

(二)师生队伍建设方面

艺术队伍的建设是艺术教育的基础和成果,合作、交流、共享是新时期对个体素质的要求。而师生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团队形成的过程。艺术教育要做好榜样队伍的建设,加强学科队伍之间的联系,取得师生队伍的共建,因此,本学期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参加好艺术课程的培训活动,组织好广大教师的观摩、研讨、实践活动。

2、我校要争取成为广大艺术教师的成长基地,要力争推出名师,优化品牌,和谐发展,全面提高。

3、推行导师制,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现有资源优势,通过传帮带促使双方加快专业素质的发展。师徒之间要做好发展规划,记好活动内容,作为双方考核的资料。

4、以教研课题为依托,建立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研队伍,通过定期的课题交流,形成科研氛围,建成科研组织,推动广大艺术教师整体发展。

5、继续加紧骨干教师培养,讨论、完善艺术学科教师教学常规、资源分配、“六认真”考核的合理性。

6、广大教师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撰写出高质量的艺术论文,力争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三)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延展课堂教学时空的重要渠道,也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名目繁多、良莠不齐的活动较多,所以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通过组织艺术活动,起到艺术教育导向,协调学科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1、要整体规划好本学期的学校艺术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2、要建设好学校的艺术队伍,将平时的培优工作做到位,打造优秀节目,作好参赛准备。

3、要继续打造特色,及时发掘亮点,不断深化内涵,扩大社会影响。

4、倡导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姻,让学生走入社会进行研究性学习,了解地域文化。加强艺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的整合,以艺术的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加大艺术与学习生活的联系。

5、加强学校、社区的文艺交流,在活动中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开放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校内外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文化艺术环境建设是提高艺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的一种固化和交流方式。我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成与众不同的文化环境特色。要以有大的、立体的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观,不仅要有精神环境,还要有物质环境,不仅要建立学校环境、还要影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网络环境。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如下:

1、要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制订合理的文化管理制度,建造符合学校整体发展的显性环境,并要做好维护和更新工作。

2、做好向家长、社会的艺术教育宣传工作,使之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每学期要开展一次面向社会、家庭文化艺术活动。要及时了解一些社会性的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学生去参与、了解这些活动。

3、网络是一个新兴的文化艺术环境,我校要合理的运用这一部分教学资源,建立健康的,符合师生特点的艺术教学环境。

(五)其他方面

小学艺术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教好小学数学目的是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基础,并在以后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二、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圆,百分数。

三、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 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 使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并能简化。

4. 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并能画圆。

5. 使学生能解答比较简单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四、教学目的

1.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4.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5.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6.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提示知识间的联系点。

7.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准备教具

1. 直尺、三角板。

2. 圆形纸板。

3. 圆规、量角器。

4. 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

六、教学措施

1. 理解好大纲要求,理清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2. 理解学生和深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入。

小学艺术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七、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

1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5

2认位数、认数5

3认数5

4认数、认物体4

5~6分与合(国庆节)6

7~9加和减(1)15

10期中考试3

11~12加和减(1)8

13~14统计、认数(2)、认钟表7

15~18加和减(2)17

小学艺术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一体化教学 模式 条件 环节

技工院校的数学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常新、善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技工院校学生的要求。当前,数学课的一体化教学正在探索之中,数学课是不是也能像专业课一样进行一体化教学,是不是也有一个通用化的模式,能否让学生像学习专业课一样喜欢上数学,这是我们数学老师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数学可以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数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一体化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一体化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现在一些技工院校在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存在着误区,他们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全面推进,将一体化教学万能化、全面化,有的学校还专门设置了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师的课时费比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师高,甚至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数学的教学方法应保持其多样性,一体化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都适合用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我们更不能因为要推行一体化教学而去违背教学规律。在数学教学上,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选择,常规课堂教学仍有其独特的优势,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正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一个长期传统,因此,笔者认为:凡是能吸引学生,凡是能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都是好的,包括常规教学和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应具备的条件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除了要有良好的操作性外,还要符合教材的定位和目标。技工院校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定位是:满足全省技工院校中级工阶段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需要。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尊重数学学科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能根据发现的问题,并能用数学手段来解决。显然,一体化教学模式要达到这个定位和教学目标,只有部分数学理论课和数学应用课才具有可操作性。适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数学题材有:一是不需要上网查找,根据课本或已学的知识就能解决问题的概念性课题,如集合、数列、直线与方程、空间几何体、数据处理与统计初步等的概念;二是简单的数学公式推导以及用公式进行基本的运算,如数列的通项公式、直线方程的表达式、直线的斜率公式、集合之间的运算等;三是跳跃性较小的数学知识的运用,如运用等差数列介绍分期付款知识、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计算某物体的高度等,有些数学课如果用一体化模式教学就不大合适,象高等数学、平面向量、解三角形等。另外,运用一体化教学还要求学校安排合理化的课时。由于技工院校生源的特点以及技工院校对文化课的偏见,使数学课时严重不足,我们学院有的五年制班只安排一年数学教学,每周2课时,大大制约了学生对数学的重视以及数学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在文化理论课中,数学一体化教学难度高,难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教师对教学环节的控制、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数学的一体化教学要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工作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部分。一是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设计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还要设计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另外为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准备必要的教具,提前安排好学习小组,讨论小组等。二是学生的准备工作,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好预习,该准备的学具提前准备、该查的资料提前查好。

第二,情境的创设要合理而且引入要有吸引力,要符合学生生活环境,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数学老师可以到兰州拉面馆摄像,让学生看看拉面的制作过程,一根粗面如何变成细如发丝的面条,目的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老师还可适当准备一些专业阅读材料,例如科学家的故事、买商品房分期付款、数控加工中坐标的变换等问题以提高学生兴趣,设定的工作任务要简练,一看就懂,学生能够用现有的知识顺利的完成等。

第三,学生自主探究阶段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是借鉴专业课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开展的,这一环节要以解决数学问题或以工作任务作为引导,以学生独立自主或以生生、师生的双边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模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来获得数学体验,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类比、分析、归纳,逐渐达到知识的数学化、概念的严格化和公式的形式化。这种由学生亲自查阅资料,进而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得出的结论远比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要丰富、生动、深刻得多。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引导下,教师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不断揭示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这样学生将来就有信心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第四,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环节主要是展示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完成任务的质量。因为数学课不能像专业课一样实行小班教学,班上人多,小组多,结论多,因此,在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这一环节,老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或具有争议性的结论进行展示。学生在对自己成果进行解说时,如遇到错误的、有争议的结论,教师要恰当参与引导,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力求达到正确的统一的结论。

第五,知识的整合环节一般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之前,学生得到的知识体验是分散的、局部的、不连续的,没有形成系统,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梳通、整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连贯的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整合,教师让学生体验如何将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数学化的思考,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

第六,知识的巩固与拓展环节是对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课本练习、拓展问题进行检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应用情况,通过验证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也可以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科学性。

第七,数学一体化教学基本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四、一体化课堂教师要做好角色转变

在运用一体化模式上数学课时,有的老师认为:老师上课没事干,安排好学习任务就没事了,维持好课堂纪律,到处看看就可以了,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对一体化教学错误的认识。从传统教学转化为一体化教学要求老师做好如下角色的转变:一是教师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学生关注”的中心转为以“关注学生”为中心。上一体化课,教师不再滔滔不绝地“传道”,不再想尽办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而是把课堂的主动权、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二是老师由“传道者”转为“组织者”。教师课堂上主要工作是分配工作任务、组织查阅资料、组织学生有效合作、组织探讨、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适时解决学生疑难等,对全班学生学习进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督促每一个学生能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提供帮助并了解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以便以后进行改进。

五、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小组讨论要有针对性、严禁搞大量的低层次的表面化的小组讨论。我们中山市技师学院的专业课在运用一体化教学时一般采用小班教学,而文化基础课如数学课在实际教学时都是大班教学,人多,组多,课堂控制难度大,比较简单的问题也开展小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讨论就沦落为一种形式,一种过场,得到的只是表面上的热闹,这与我们一体化教学的精髓相违背。二是数学一体化教学课堂的学生特别有活力,学生会“动”起来,这有别于传统教学的“静”。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也应随之而变,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安静的课堂纪律,而去限制学生“动”起来,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本。三是数学一体化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即要分工,更要协作,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创设性见解,同时每一个学生都能愿意同他人合作。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因此分组时要注重学生的传、帮、带作用,这种团队协作精神一旦形成,学生将受益终生。四是既要防止“重教轻学”,又要防止“重学轻教”。上数学一体化课有些尺度难以把握,有的领导指出:“一体化课堂,老师讲课不得超过10分钟”。我们认为,这应视教学情况而定,不能简单进行时间上的分配,应一切从学情出发,该老师讲的一定要讲,该学生做的一定要学生做,老师要相信学生,要放得开,当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时,教师要及时指导,但注意“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任何事情,相反,应该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不告诉学生答案只做方向性指引有利于学生成长,使学生的探索更有意义,学生更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