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82-02
小学生成长的环境、先天的基因、父母的影响等都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给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为了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差异化教学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深入研究,它要求老师在开展教学时关注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并结合教学的整体要求和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取得进步,并推进班级中学生的共同进步。差异化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1. 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方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虽然在不断地变化,但是想要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习本身就是具有个体性的活动,学生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之后,会通过大脑的信息加工转变成为自己的知识。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差异。通过差异化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与教学的基本目标相符,避免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对数学产生畏惧的心理。
2.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差异化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学习当中,让学生从学习伊始就能跟得上教学进度。在自主思考和老师引导的情况之下,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体会学习的乐趣。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得到激发,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
1. 认识差异化教学理念是前提
加深对差异化教学理念的认识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新课标要求,老师能够认识到每一名学生都是人才,并能够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恰当地引导他们。因此,在教学之前,老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班级中每一名学生都看做是独立的个体,并结合个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教学的内容,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基本观念。老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价值观,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平等地对待学生。此外,还要针对学生的特质,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为了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建立差异化教学理念,学校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帮助数学老师认识到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老师可能会觉得小学知识并不难,只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即可,其实不然。实践中,学校要引导老师认识到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调动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组织老师参加差异化教学小组教研,深入理解差异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教学中开展教学研究有助于老师深入理解差异化教学的概念,学会更多差异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将这一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当中;第三,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差异化教学的运用效果。通过统一培训,有助于老师第一时间接受先进的教学思想,保证老师能够在学习阶段更为深入地理解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内容,提高老师对差异化教学的认识,保证老师能够自如地运用差异化教学这一教学理念。
2. 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是基础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导向,还是老师需要关注的关键性问题。为了保证差异化教学顺利开展,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是基础。这一目标的制定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学生基础知识、性格特点、情感变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从横向和纵向等多个维度制定科学的差异化教学目标,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之下都能够深入了解知识的基本内容,促进教学的高效开展。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倾向于统一的目标。例如,在“认识乘法”的学习中,一般老师都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为能够认识乘法的含义,会读、会写、会运用乘法算式。这一教学目标是依据班级中一般学生的学习要求制定的,对于学困生和优秀生而言似乎有些不公。而使用差异化教学模式之后,就需要结合班级中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以兴趣引导为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证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含义的同时会读、会写乘法算式。针对中等学生,要订立会读、会简单运用乘法的目标。针对比较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拓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乘法知识。通过设计差异化教学目标,保证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认识乘法,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限制,促进学生发展。
3. 差异化教学融入课堂教学是关键
在传统的“满堂灌”“一刀切”等教学模式当中,优秀的学生想要突破,学困生想要有所进步,都是教学中的难题。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将差异化教学引入到教学当中就非常迫切了。
在学习“厘米和米”的时候,由于班级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幼儿园不同,有些学生已经知道了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公式,而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这一概念。因此,老师可以先结合填空方式讲解线段和测量单位的基本概念,让已经知道的学生能够复习知识,没有学过的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的内容。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进行分析,在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还可以设置层层闯关的内容,在游戏氛围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练习题中体会米与厘米的运用情况。
4. 使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是重点
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为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脱离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入新鲜的“血液”。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将自己与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结合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式开展教学,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在“分类统计”教学中,想要在有限的时间依据不同标准找出题目中的不同类别,对小学生而言并非易事,也经常出现学生找不全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状态,可以将班级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小组合作做好统计。分组时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保证组间同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小组中不仅能够了解其他同学统计的方法,也在组内成员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优秀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此外,小学数W教师还可以将差异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外拓展活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在差异化教学理念中找到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不仅可以保证老师深入了解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要将差异化教学深入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以结合教学实践发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庞毛荣.小学数学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的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6,(5).
[2] 范丽娟.探析小学低年级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J].科技视界,2015,(8).
[3] 郭进红.差异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4] 姜汝亮.关注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差异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10).
一、教师要接受学生的差异,重视差异
由于居住环境、生活经验、家庭背景的不同,以及学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的不同,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必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所体现,表现在兴趣和爱好上的差异、思维品质上的差异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如:有的学生贪玩怕学而有的好学,有的同学意志坚定而有的不能持之以恒,有的思维灵活、掌握知识快而有的学生思维易受干扰、掌握知识也较慢。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我们必须接受,并且加以重视,否则会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因“吃不了”而破罐破摔丧失信心,另一部分学生因“不够吃”而骄傲自大失去兴趣,这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要面向有差异的全体,缩小差异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说明了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这些差异的存在,并且在面对这些差异的时候,努力让他们在课堂上都能有进步,并尽力减小他们之间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缩小差异对教师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是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电话、QQ、微信等与家长取得联系熟悉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品质及学习中存在的智力、能力等等因素,这样才能让基础一般的学生获得较大的进步、基础好的学生在思维品质上得以巩固。其次,备课的内容及任务和备课的难度更大,和常规教学相比较,“备学生”成为备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面向全体、适合学生的有价值的学习问题,关注“两头”,鼓励全体,让所有学生都能展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培养自信,提升兴趣,最终获得发展。再次,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制订学习目标。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科学地制订目标要求。即在制订学生学体目标的基础上,增添学习的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从而使各层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有所得。最后,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间的差异而迸发出的思维亮点很多,教师还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倾听,善于接纳,那么课堂就会充满活力,春色满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生成性的课堂资源,通过学习过程的交流互樱达到取长补短、思维碰撞、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开展差异化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1.关注差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在心理上接受现实,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关注差异,并着手解决差异问题。着力点就应是差异中处在弱势的同学,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适时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弱势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有差异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内心的上进心。其次,我们要鼓励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对弱势学生解题数量的要求可以少些,对速度与灵活性方面也不做具体要求,能正确解出基本题、能做到理解熟练就行;课堂探究时可以对弱势学生即时暗示点评,个别辅导,规范操作时对弱势学生建立数学问题的思考程序及解题模式等等。总之,要避免他们在学习中遭遇挫折,遇到挫折时要即时加以指导和心理安慰,帮助他们取得成功,并从成功中获得自信和动力。
2.分层施教,实行差异化的评价和管理。分层教学是差异化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分层的目的不是制造等级,而是加强针对性、有效性的一种必要措施。主要做法是在三个主要方面分层实施:其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教材,按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要求,将学生分成C、B、A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习能力强,C层学习较困难、反应较慢。其次还要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5-6个小组,每个小组7-8人,组内确保2个A学生、2个C学生,为小组自学、互学、帮学提供物质条件,让成绩稍好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促进共同发展,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其二,课堂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也要实施分层分解,从而确定课堂教学任务目标,力求B类学生完全理解,C类学生能够达到了解,通过自身努力,跳一跳是能够摘到“桃”的,在组内互帮、互学下也能够达到理解,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其三,课堂教学材料,如新课导学案、课堂讲义等,课后的作业布置及巩固导学案也要实施分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针对性地针对自身特点及学情巩固提高自己,最常用的做法是用选学题和必做题加以区分。对于必做题,根据难易程度用“”号标出,即最基本标一颗,难度大点的标二颗,依次为,难度较大的,C类学生做到二颗,B类做到,A类做到,另外还可设置选做题以供A类学生发展提升用。经过实践一段时间后,班级变得积极向上,学风很浓,人人都有事做,都要努力达到目标,学生也变得更加自信,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从1999 年“艺术设计”这个概念的出现到2011 年设计学正式独立出来成为一级学科,设计教育不断发展,从最初“构成”设计的引进一路走来,设计教育注重的是理性的创意构成思维的培养,却往往忽视了设计的源头“艺术”的美学。学科的划分更是使设计与绘画各自为政,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两个学科互不“干涉”导致学生设计意识和艺术修养的缺失。如今原有的艺术教育模式逐渐凸显出各种弊端,在趋向更高层面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艺术与技术、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等不同层面的分化,从而要求艺术教育必须打破学科分化,以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
一、设计与绘画课程设置不完善,都缺少相关专业的课程延伸
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其设计目的主要是视觉表现上的冲击力,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在广泛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前,设计的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从技法、工具、材料等方面都体现出科学理性与绘画艺术的结合。目前设计学与美术学两个学科的划分,违背了同根互补的关系,各自单项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视觉传达专业中除了简单的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外,没有其他绘画艺术、绘画技法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注重本学科相关内容的讲授,注重理性的设计原理、形式法则的灌输,忽略了设计学与美术学的内在联系。从学生们反馈的效果而言,设计类学生缺乏绘画的技能技巧,设计多为计算机单一性设计,使得形式感单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围绕着设计基础、视觉表现来开设,按照设计原则、构成原理进行理性教学、理性设计,缺乏绘画专业相关课程的基础及表现技法的训练,使得学生在设计时明显表现出绘画技能的不足。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也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在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明确绘画技法与技巧的地位,帮助学生们感悟绘画张扬的感性表现。
美术学绘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绘画的技法,能在绘画中进行感性的情感表达,课程中强调技能技巧的表现手法。这种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要,他们创作出的艺术品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中缺乏设计的基础课程,学生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表现出创作能力差、创作意识淡薄的倾向。他们的绘画创作构想不明确,过多地注重技巧表现使得画面形式简单,而忽略观者的接受心理,造成绘画创作缺乏设计感和认同感。
二、设计与绘画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贯穿性和目标性
学生主要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目标性、贯穿性和交叉融合式的综合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严格将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程分开,学习基础课时缺少目标性。学生基础课都是机械化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基础课程结束后在专业设计课中不能运用,学一科丢一科的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在课程设置中融合多学科知识,并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交叉设置,使基础与运用相结合,令学习的目标性教育前置,让学生带着目的进入学习,在丰富的学习内容中找到学习的兴趣。绘画课程中版画艺术是比较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主要原因在于版画课堂教学仅仅注重版画技法的学习与运用,除了不重视设计的基础外,同样缺少目标性教学。在课程设置中没有设计基础,也没有设计的运用,不能将版画的各种技法巧妙地加以运用,从而无法加深学生对版画艺术的认识。
在艺术教育中无论是设计还是绘画,都应该进行多学科的融合,让学生能“悟”,对艺术有悟,才能振奋精神,思维敏捷流畅;能“悟”才能“通”,融会贯通,各种变换得心应手;能“悟”能“通”才能“成”,有成就感就能增强信心,激发兴趣。
三、视觉传达设计与版画艺术交叉融合的教学研究
任何一门艺术不论是设计还是绘画,都饱含深厚的文化内容,即“艺术概念原理性知识的表达和历史性知识的研究与总结、探索与结果”。所以学习任何一门艺术都必须追溯其根源,设计必须是“艺术美”的体现,也必须是“文化”的展示。缺乏美和文化的设计,都是空洞无根、没有价值的做作。设计教学只有融入绘画艺术和文化内涵,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
版画作为绘画种类中最需要设计知识、最具装饰性的一大类,在课程设置中却并不受欢迎。从版画的整体发展来看,印刷术的前期发展可看作版画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印刷技术发展到现在,手工操作被电脑制版、印刷所取代,还有了喷绘、写真等多种表现手法。然而版画的发展似乎出现了停滞,没有像印刷科技遍地开花。事实上版画可以运用在各大设计领域,版画的发展也正在向着这一领域进行。“艺术”与“设计”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补充。
1. 构建跨专业的交叉渗透式培养模式
在视觉传达与版画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将“综合化艺术教育”置于教学系统的中心位置。目前的这种学科划分、学科界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建立围绕专业主干课程、配套基础课程和综合化的交叉课程的教学设置,构建一个优化的教学体系,是艺术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为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以视觉传达设计与版画艺术为主构建两学科的交叉渗透式培养模式。
主要以“专题式”教学的方式进行交叉渗透的教学培养。在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基础课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分别将版画的历史文化、制作技法和创作思维分阶段引入。让设计专业学生在认识版画的基础上,能掌握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理解版画的创作思路。同时,在版画课中分阶段引入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专题讲座,让学生理解构成意识,能理性分析绘画创作的要素,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此外在视觉传达专业的视觉表现中,引入版画的视觉表现形式,使其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中最能凸显个性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运用。
2. 构建跨越年级的纵向系统、连贯的目标前置性教学模式
为解决学生学习基础课时目的性较弱、机械化学习、课程结束后不能恰当运用的学一门丢一门的问题,可构建跨越年级的目标前置性教学模式。
在视觉传达专业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进行课程交叉设置,延长基础课程教学,并融入相对应的专业主干课。让学生明白“基础”将运用在何处,该如何运用,从而带着目标和兴趣进行学习。在版画专业,除了在课程开设之处让学生们看到优秀的版画创作,喜欢版画艺术外,还应该将版画技法、版画效果的实际运用进行前置,让学生看到版画的无限潜力,热爱版画学习。无论是设计专业还是版画专业,都应该将其就业岗位进行前置,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学完了能干什么。有了明确目标,才可能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展现的是一种事物在分化状态的纵向发展,和整合状态的上升提高。艺术教育立足当下,服务未来。艺术教育肩负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设计观念,向更高层面整合发展。从而打破学科界限、年级界限,构建横向扩展、纵向连续的系统综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题式交叉渗透培养将视觉传达与绘画两个学科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改变当前专业知识体系单一的不合理现象;通过专业前置、岗位前置的教学方式,从低年级开始进行目标前置性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更多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服务社会的综合性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军宏,张会安.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化模式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7(9):165-166.
[2] 邬烈炎. 艺术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丛书[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 阿伦娜. 艺术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116-117.
关键词:形象设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交流合作
一、背景概述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国内最早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本土化的学校。建校三十年来,始终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培育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己任,逐步形成以探索建立应用技术大学为“引擎”、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支柱”的事业发展格局。学校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资源,坚持国际化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工业重大项目建设,为世界、中国及天津支柱产业和滨海新区企业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打造了“天津中德”职教品牌。
2013年,学校与韩国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共同设立“中韩合作交流中心”,旨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为中韩两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研究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发挥集培训推广、项目服务、合作交流、主导示范、专题研究为一体的功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自身形象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形象设计从舞台到生活,从艺术表现手段到成为美化生活的手段,是集美学、心理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美容、发型设计、造型设计乃至形体、礼仪、个人气质、文化修养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实用艺术学科。据调查,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职业人士,对于形象设计理念的普及与指导的需求旺盛,而目前在天津乃至全国能满足相应的形象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还远远不足。韩国形象设计行业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短短数年间已成为了亚洲美容时尚中心。学校与韩国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进行了多次深度会谈,希望在双方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境外先进的形象设计资源,引进韩国该行业的领先技术和专业培训体系,实现学校艺术类专业组群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二、国内和我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国内整体情况
在我国,形象设计专业是为了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兴专业。专业人才呈现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知识陈旧、创新能力不足等特点。从业者以跟妆师、发型师、美容师等一线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为主,而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即按照“高素质、宽口径、多技能”的要求,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又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并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识,比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能够适应多种工作岗位的高素质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即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国际性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水准,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行情的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对此,高等院校应积极主动地担负起相关人才培养的重任。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开办的形象设计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教育资源匮乏,缺乏优秀师资和合适的教材;第二,国际间交流匮乏,毕业生不能满足国际化市场需求;第三,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以文化课和理论课为主,实习实训课程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第四,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缺乏高职、本科、研究生等教育层次之间的衔接。
2.我校实际情况
我校于2013年向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申请开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此学校艺术系已建立了形象设计相关的化妆、服饰搭配、发型设计、美容、插花艺术培训等实训场地,并积极走访企业与行业专家进行学习和调研,与天津市艾蒂色彩个人形象设计中心、天津中天华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花王公主花店等相关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及校外实训基地,在硬件方面作了比较充足的准备工作。
作为一个新专业,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软实力还有待提高。学校缺乏具有相关资质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的专业教材以及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的经验。受到国内此专业整体人才培养水平的限制,可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匮乏,这些都成为了学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瓶颈。与此同时,在申请开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之初,学校并没有与境外合作机构就形象设计专业进行过实质流与合作,不了解先进国家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教育情况,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国际合作资源。在此过程中,学校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一专业发展难题,就要充分发挥学校国际合作优势,通过与先进国家交流合作,建立国际化合作平台,提升我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含金量,以注重实效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学校此专业办学特色。
三、 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
1.确立系统、开放、渗透的指导方针
(1)系统。目前,我国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比较多的是在中职、高职、和本科层次开设。如果要培养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能使我国形象设计行业能实现高层次优化升级,而不受制于发达国家,硕士、甚至博士阶段的培养应被重视起来,从而实现各个阶段(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形象设计专业培养的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和一体化。其中,中职和高职阶段主要侧重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艺术修养,面向普通大众,能够胜任化妆、造型、时尚美容应用等相关工作岗位的初级专业技能人才,而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则以培养既掌握专业技术又了解行业知识并具备管理能力,对时代潮流能够敏锐把握,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高层次人才为主。因此,不同于中职和高职教育,本科及以上层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增强联合培养和学科交叉,以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实力。
我校于2015年11月获教育部批复,由高职院校转型为中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肩负着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的重任。但我校在正式获批成为应用技术大学以前,已着手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和尝试。以我校形象设计专业为例,在现有高职层次的办学基础之上,我校从2014年开始与韩国相关本科院校开展合作,从“请进来”做起,先后邀请韩国贞华艺术大学美容系主任、韩国淑明女子大学花艺设计专业教授等高校专家7人次来我校开办培训班和讲座。在此过程中,我校教师观摩了韩方专家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引进了韩国前沿的相关教学资料及教材,将美容美发和插花艺术的技术培训标准嵌入到了我校专业教学课程,并与韩国专家进行了本科及以上层次形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开放。为了确保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效果,在交流合作平台搭建过程中,要必须具有“开放”的态度。此 “开放”是指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加强各高校相关专业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韩国美容美发专家在我校进行培训讲座时,在课堂上亲自为我校学生进行发型和妆容设计,学生零距离体验了韩国美发造型艺术与技艺,为自己焕然一新的形象而兴奋,激发了他们学习形象设计专业的热情。而韩国花艺设计教授则带领学生在校园内采集树枝、石子等素材,并用采集来的素材为学生演示了一组名为“下午的散步”的插花,耳目一新的形式给学生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在讲座过程中韩国教授与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此外,我校也积极邀请天津其他学校教师代表参加此类培训讲座,在分享教学资源的同时,为专业教师交流经验提供了平台,受邀教师表示受益良多,将探索与我校开展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
(3)渗透。“渗透”是指各专业间基础知识相互渗透以及各专业不同阶段专业知识相互渗透。
对于自身形象关注与对美的追求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形象设计的基础知识已不只是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也是各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基于此,我校在邀请韩国专家开办培训班期间,也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美容美发与插花艺术的基础知识普及讲座,并与韩方专家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逐步将形象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纳入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在“请进来”过程中,我校除了邀请韩国高校专家来华,也邀请了韩国花艺术作家协会理事长、大韩美容师会中央会副会长、韩国头发研究所会员等行业协会专家来校指导工作,此类专家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可以快速宏观地帮助我们了解韩国职业教育培训现状,韩国各层次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学习和借鉴韩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宝贵经验,应用于我校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好高职层次教育与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衔接。
2. 整合校内外及国内外教育资源
形象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依赖于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远远不够,因此我校通过与韩国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共同设立“中韩合作交流中心”为交流合作平台,经由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搭桥与韩国院校、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校现有高职层次专业教育资源基础上,通过与韩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逐步探索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系统化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在“请进来”的同时,开展“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韩国院校师生的交流互访,以任务为导向,进行跨国界、跨院校的项目合作,提升师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此外,加强与韩国企业界合作,通过聘请韩国形象设计类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利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另外,安排学生进入中国的韩资企业甚至赴韩国当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国际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市场规律,开阔国际化视野。
总之,我国形象设计专业起步较晚,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是提升我国形象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专业;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13-03
高等职业教育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单纯的企业需求导向转向兼顾个人发展需求导向,这种转变必然引起高职教育的深刻变革,而变革的核心正是培养模式的改变。它既是对传统高等职业教育机制的重大突破,也是对传统高职教育方式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必将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活力。[1-4]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了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的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园林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1. 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和导向
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因而其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培养综合应用能力,见图1。
通过3年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训,通过大量的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在工作中发展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程预决算以及观赏植物栽培、生产和养护管理(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
(1)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与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针对培养懂园林施工技术和园林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会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和园林设计的素质良好、知识够用、能力强的技术性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园林专业建立了“公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职业训练课”四大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见图2。①基础理论课: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体能、应用文写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及法律意识,等等。②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本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以及能力训练课程,培养本专业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③专业核心课:传授从事园林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培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等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④职业训练课:培养从事园林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应具备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职业能力和熟练技能。
(2)建立与园林专业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行业需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围绕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整体素质培养为载体,从行业实用着手,通过理论启发、实践尝试、基本技能应用和技术创新等环节,培养实用型的园林人才,见表1。
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工学结合”实践
1. 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
(1)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开发课程,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开发出具有企业特色,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主线的课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用工需要、能够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正是在这种机制下建立了大二假期到企业实习,大三上半学期有一个月的专业定岗实习,大三下半学期定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2)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按照“引进与培养结合、专职与兼职互补、自有与外聘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路,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面向企业、生产一线,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聘请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担任《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的主讲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合作。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实习所需资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和专业教学。本专业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服务,达到锻炼专业教师队伍、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
2. 双证融通的课程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教学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接轨。如园林专业的《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植物造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溶入了“助理景观设计师”、“高级花卉工”、“高级绿化工”、“造价员”等职业标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即可通过职业技能考核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进行“工学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目前有4个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满足学生大部分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如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实验实习、盆景与插花艺术教学实习等都在专业实验室进行。随着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学院和系部不断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训条件,共建设校外专业实训基地23个,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能够了解行业企业实际、职业体验及教师挂职锻炼等需要。拟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用来展示园林材料的特性,具体的施工工艺等内容,使学生能够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课堂上得到场景训练。
实训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教师落实具体的教学计划、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及其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制定实习生管理、实习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学校则负责对教学的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企业方面主要由施工单位或绿化部门来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讲解课程、安排学生跟班实习、安排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工作“项目”中去。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实践教学基地承担的教学任务也不同,指导教师预先确定好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任务都按计划、按要求实施,以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经过多年来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认识到,只有建立以职业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将校企合作贯彻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和就业指导等具体工作中去,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5-7]
参考文献:
[1]陈开森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1).
[2]管振彬.建构主义理论大学实践教学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5,(8B).
[4]郭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张源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