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指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护理指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康复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脑梗塞 肢体功能护理

中国分类号:R49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189-03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期常见病之一,近年由于诊疗及治疗技术的进步,病死率明显降低,而致残率相对增高【1】,其中后遗偏瘫最为常见。早期进行运动机能康复锻炼可防止发生长期卧床引起的肌萎缩、肌力降低、关节挛缩、骨质疏松、褥疮、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后果【2】。我院神经内科自1997年以来对脑梗塞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指导,取得了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2例。全部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和 或 MRI证实,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均为颈内动脉系脑梗塞患者,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均无严重的精神、意识障碍。按入院顺序先后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康复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5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6岁。根据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病情严重评定,分轻、中、重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疾病积分、及既往史积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两组病例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不进行康复锻炼。康复组接受下列康复训练内容。第一接单即卧床期,具体治疗内容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健侧肢体肌力维持强化训练,偏瘫肢体随意运动的诱发及选择性分离运动训练;翻身做起训练;坐位保持及平衡训练;进食穿衣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在此阶段争取使患者能独立完成床上移动动作并能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每天一次。第二阶段:重点为站立及步行训练,具体内容包括坐位耐久性耐力训练、起力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转移、步行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针对患者存在的功能缺陷如足内翻畸形、尖足步态及膝关节控制差等障碍,应及早使用下肢矫形器会助行器等辅助用具,为促进步行,防止畸形及早期自立创造条件。第三阶段:步行训练为重点,具体内容包括上下楼梯,室外步行及日常生活动作为核心的实用动作训练。康复组患者进行3―4周康复训练,训练采用护士与患者家属一对一的形式,每次治疗时间为30―40分钟,每天一次。患者仍需在家属和护士监督指导下,每日重复训练内容1―2次。

1.2.2用Barthel指数来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简式Fugl-Meyer评价法评测患者运动功能情况。资料的统计学采用T检测。

1.3康复护理方案

1.3.1急性期的康复护理急性期症状明显,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应采取综合康复治疗,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1)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院采取的护理方法是:每2h协助患者更换1次,技术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两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翻身后,骨突出部位用棉垫悬空保护,防止受压。保持床整整洁干燥无渣屑,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及时更换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做到四勤,即勤翻身、勤按摩、勤清洗、勤更换。同时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2)防止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长期卧床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脑梗塞患者由于肋间肌麻痹,易出现呼吸道和肺部感染,采取的措施是:注意防寒保暖,病房保持一定的湿度,防对流,辅助排痰,每2h翻身拍背1次,扣背时用空心拳由肺底向上,由外至内做叩击动作,如患者有痰而无力排出,可于患者吸气末呼气时开始,在下胸廓部突然加压产生呼气时的快速气流而促痰液排出。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行超声雾化。(3)床上翻身训练,保持患侧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患肢的肌肉挛缩和关节脱位变形。仰卧位时,患肩垫枕,使肩胛处于低位。同时患侧上肢也要垫枕,时肘腕伸直,掌心向上。下肢由臀下至小腿置一低平长软枕,窝处再加入一小软枕,时腿微曲。足底与床尾之间置硬枕,防止足下垂。保持屈髋、屈膝、踝背屈90度。双足之间夹一硬枕,防止小腿内收。健侧卧位时,肩胛处于伸位,患侧上肢应支撑,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健侧,健侧下肢稍后伸,屈膝,患侧下肢放在健侧下肢前,膝关节呈100―150度弯曲,并在膝内侧至足部置一较厚软枕,保持屈髋、屈膝、踝中立位。经常变换。每1―2h翻身1次,一般位仰卧及健侧卧位交替翻身,减少患肢卧位,预防肢体受压,防止褥疮及其他并发症。患侧卧位时,背部垫软枕,60―80度倾斜为佳,不可过度侧卧,以免引起窒息,患手可 置90度位放于枕边,健手可置于胸前或身上,健侧屈曲,患肢伸直呈迈步或屈曲状,两下肢间垫软枕,以免压迫患肢,影响血液循环。

1.3.2恢复期的护理此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争取尽早下床和生活自理。

1.3.2.1瘫肢活动训练 患者入院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 48h就开始康复锻炼【3】。(1)首先要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采用按摩揉捏等手法按摩。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对患者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轻缓按摩。(2)被动运动(患者肌力在0―2级可做被动运动,肌力3级以上患者无需被动运动)。包括肩、肘、指、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如前臂的外旋,腕及手部关节的外展与对掌。在被动运动的同时,可配合意念主动运动。嘱患者思想有一个强烈的想法,相信自己肢体可以活动。被动活动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3)主动运动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展床上主动运动训练,以利肢体功能恢复。主动运动应在护士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每天2―3次,每次10―20分钟。主要训练方法有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动等。a,Bobarth握手:帮助患者将五指分开,健侧拇指置于患手拇指下,余四指相对应交叉,并尽量向前伸直肘关节,以健手带动患手上举,在30度60度90度120度时,可视患者情况,要求保持5―10分钟,手不

要晃动不要憋气或过分用力。b,桥式运动:嘱患者平卧,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足抵于床边,助手压住患者双足关节,尽量使臀部抬离床面,并保持不要摇晃,两膝关节尽量并拢。做此运动时,抬高高度以视患者最大能力为限,嘱患者不要过分用力憋气等,保持平静呼吸,时间从5s开始,渐至1―2分钟,每天2―3次,每次5下,有助于防止甩髋、托足等不良步姿的发生c,床上移行:教会患者以健手为着力点,健肢为支点在床上进行上下移行。健手握紧床头栏杆,健肢助患肢直立于床面,如桥式运动状,臀部抬离床面顺势往上或往下做移动,即时可自行完成床上移动。若患者健手肌力达5级,可教会患者以手抓住床边栏杆,健足插入患肢膝关节下向健侧或患侧翻身。

1.3.2.2坐位及站立行走训练在坐位训练时,开始角度不宜过大,一般30―50度开始。背部垫一被褥,让患者靠着锻炼躯干肌肉,训练保持平衡后,让其坐床沿,两下肢下垂并练习两下肢活动。患者在床边站稳后逐渐锻炼站立和行走,当患者能独立站立和保持平衡后才能开始跨步动作,注意不要行走,主要是体会迈步的感觉及保持平衡,并逐步达到自己行,老年可以练习扶拐或手杖行走。

1.3.2.3日常生活训练针对患者进行技巧性训练,如手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精细协调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握笔、刷牙、洗脸、梳头、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有人照顾,当患者有日常独立生活能力时,才能逐渐脱离助手。

1.3.2.4合理饮食膳食原则 为:进五低三高食物(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食物、高维生素、高纤维、高矿物质食物)多饮普通水不用非自然调味品(味精、酱油);主食以五谷杂粮为主,进食蔬菜水果,限制肉蛋内脏摄入量。多食奶、鱼、豆及菌藻类,保持大便通畅。

1.3.2.5心理护理脑梗塞偏瘫常使患者产生自卑消极心理担心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对前途失去希望而致性情急躁等。根据患者性格和病残状况,开导患者,介绍同类疾病恢复较好的病例,消除患者的异常心理。耐心解释和安慰,让他们了解疾病的转归及康复锻炼的意义,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6自我护理训练出院后的家庭康复训练是关系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将康复训练方法及基础护理知识包括褥疮、便秘、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等,打印成小册子,发给患者及家属,先讲解再示范。可有效防止出院后盲目超负荷性走路,促进运动功能的完全恢复。

2 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十分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对照组两项指标有改善,但与康复组出院时指标相比,改善幅度小,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脑梗塞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偏瘫,但是许多脑梗塞患者致残并不都是偏瘫所致,而是在急性期至恢复期过程,由于缺乏必要的康复护理方法,致使产生姿势性挛缩关节畸形挛缩肌肉萎缩等残疾,因此,及时制定一套有效的康复护理计划,并加以实施,就能有效的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生。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使神经系统发生短暂变化,而且还能锻炼和加强大脑皮质活动能力,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性大为增加;同时运动可使大脑皮质厚度蛋白质含量增加,促进新的血管形成,并增加脑血流量。康复运动可以增加脑内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分泌【4】。本组资料康复组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表明脑梗塞的康复护理相当重要。所以,早期康复护理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提倡越早越好,一般应在生命体征稳定,麻痹进行已停止时即开始实施康复措施【5】。。脑梗塞 一但发生,初期的康复指导以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为主,而且功能位的保持应贯穿康复护理的全过程,逐渐让脑梗塞患者适应和习惯功能位。稳定期的康复指导应根据病情程度和肢体功能障碍情况,遵照神经肌肉发育顺 次序,先上后下,现近端后远端,先大关节后小关节,线粗大后精细的运动规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尽可能使患者早坐位、早立位、早离床、早开始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指导要从替代护理过度到自我护理,在护理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注重肢体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郑艳红.脑卒中偏瘫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4

[2]王喜会,张京.急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1):28―29

[3]刑爱红主编. 康复护理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6.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第2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病程长,反复发作且不可逆转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及其并发症肺心病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困难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患者中,90%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该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情极易复发,有的甚至因病情加重而反复住院。在病人反复就诊、住院治疗的缓解期,患者及家属掌握了相关的康复知识,对延缓病程进展,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预防并发症,从而提高呼吸功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生命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就55例老年病人的康复指导及护理做如下总结。

1 指导病人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1.1 接受、支持、解释相结合 老年病人离开自己的家庭和单位,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断了工作,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因而感到孤独和寂寞,害怕受到家人亲友、医护人员疾病友的冷落,在住院期间迫切希望亲人好友经常探望。护理人员要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对病人态度和睦,语言亲切、一视同仁,热情与病人交谈,向他们详细介绍医院及病房环境,介绍作息时间及陪伴制度,使他们对住院生活有所了解,消除陌生感。并将新入院的病友介绍给同室的病人,使他们建立友好的病友关系。要经常到病人床前了解病人有什么需要,尽量多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如打水、打饭、翻身等,多和他们交谈,耐心听取病人诉说病情,未充分倾听叙述前不要轻率加以解释;然后支持鼓励病人继续治疗,反复强调“症状肯定是会好转的”,充分的接受与支持后,再对病人的症状进行分析,解释不良心理对病情的不利影响。

使他们处处感受到被关心尊重从而消除自卑自伶心理,创造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心情愉悦配合治疗。

1.2 启发性心理护理 列举残疾更加严重而取得突出成绩的名人或康复治疗效果较显著的同类疾病患者的例子,使之从中得到启发,以恢复其生活的信心。

1.3 美化环境,创造气氛,开展文娱活动:为病人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轻松愉快的气氛。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和爱好组织其开展读书、听广播、看电视等活动。以利于病人松弛紧张的情绪,克服孤独感,增加生活的乐趣。

2 指导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2.1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将COPD的发病诱因、症状、康复治疗、转归过程制成图片,可以通过放录像、阅读有关的宣传资料和日常宣讲的形式以科普宣教的形成通俗直观地展示于教育对象。让病人了解本病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坚持康复锻炼的益处,调动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康复治疗和护理。

2.2 指导戒烟:

监督戒烟,指导家属及陪护用转移疗法限制患者吸烟,如进食水果及其他零食以转移对吸烟的注意力等。同时避免油烟、油漆等异味的刺激,减少发病诱因。护士可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向患者说明吸烟的危害,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使病人内心惧烦香烟,从而达到戒烟的目的。

2.3 缓解焦虑:

老年COPD患者因久病不愈常出现焦虑、孤寂等负性情绪,有的患者甚至出现性格方面的改变,如烦躁、易怒等。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采取疾病既来之、则治之的豁达心理,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平和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治疗。家属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多照顾,对有活动能力的患者要适当安排家务劳动,使其感到自我价值有所体现,从而主动做好防护而不是被动接受。

2.4 告知病人在疾病急性发作时要卧床休息,可采用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吸氧,以减轻呼吸困难,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2.5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合理安排生活,使生活规律化。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八小时睡眠,中还应增加一小时午睡时间。

3 康复护理基本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关键任务就是恢复腹式呼吸,护士必须学会有关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并不断地准确教会病人,指导病人长期坚持锻炼

3.1 腹式呼吸训练(膈肌训练):应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因此要训练病人恢复腹式呼吸。方法如下:

3.1.1 放松训练 首先向患者解释和示范如何中放松,如抬肩(耸肩)或收缩胸肌,然后再放松,进一步全身放松,消除紧张情绪。

3.1.2缩唇呼气法,也称“吹笛状”呼气法。即在呼气时将嘴唇缩紧呈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的嘴唇、徐徐吹出。

3.1.3 腹肌训练 呼气时要使腹部下陷,吸气时要鼓腹,不要在吸气时收缩腹肌。常采用暗示法,即以一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此时该手再稍稍加压用力,以使腹压进一步增高,迫使膈肌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压力,将腹部徐徐隆起,该压力既可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又可诱导呼吸的方向和部位。训练时呼吸次数应控制在每分钟8次左右。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休息后再练,使患者熟练掌握腹式呼吸方法,亦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任何时候,

3.2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包括呼吸体操和耐力训练.进行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吸氧量及体力活动的耐受性,增强体质。

3.2.1 呼吸体操 在熟练掌握腹式呼吸方法的基础上,做扩胸、弯腰、下蹲、伸展四肢等运动。本方法可用于病人康复治疗早期体力过弱时或与其他运动方法交叉进行。

3.2.2 耐力训练又称有氧训练法 运动项目有行走、健身跑、自行车、游泳、划船等。训练通常先从平地行走开始,根据病人的反应,以及医生规定和同意的运动强度及方式进行。跑步时宜加厚鞋垫或穿合适的运动鞋外,着地时膝关节宜稍屈曲,身体要正,跑步中两上臂宜放松作前后摆动和左右摆动,切忌紧握拳头。

3.3 减轻呼吸道内阻塞的引流:

对有大量痰液者,除应鼓励用正确的咳嗽方法将痰液咳出外,还应进行引流。

4 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护理

4.1 预防感染、提高机体抵抗力,指导患者进行耐寒训练:嘱病人长期坚持用冷水洗脸,温水擦浴,再逐渐降低水温。习惯以后要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增强抵抗力。

4.2 指导患者及家属加强营养、增强体质:老年COPD患者多因膈肌疲劳、组织缺氧、精神压抑等原因导致消化能力减弱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代谢降低、抵抗力下降又会诱发COPD,造成恶性循环 ,指导患者科学膳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除要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以低盐、低脂少食多餐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4.3 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卫生 多饮水可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多饮水可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痰,还可预防便秘和泌尿系统感染。不需要限制入量的病人24小时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宜上午多饮,下午少饮,夜间不饮,以保证患者夜间睡眠不受干扰。

4.4 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用药 服药预防:在感冒流行期间,可服用感冒清热冲剂、板兰根冲剂及维生素C等。利用祛痰药物做雾化吸入,可平喘止咳,湿化呼吸道。老年COPD患者虽易感染,但在平日无明显感染征象时不必每日服用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药性和菌群失调。有条件的每年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此外,对于出现呼吸衰竭征象的老年患者,早期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式呼吸机,可减轻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5 出院前护理指导

患者结束了住院的康复治疗后,出院前,护士应根据了解到的病人的实际情况,在家庭工作和社会活动方面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教育患者做好自我保健工作。首先避免接触各种诱发因素如有害的烟雾、粉尘及刺激性气体吸入,有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严防过度的体力活动和剧烈运动。

其次保持居室清洁、通风,室温保持在18-22度左右,湿度50%-60%,冬天至少应2次,每次30分钟。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护理;术后康复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5-0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2012年我院收住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25例,女性20例,年龄41-78岁,男性5例,25-70岁。切开复位内固定18人,人工股骨头置换7人。住院治疗14-18天,平均16天。

2 术后护理

2.1 疼痛护理 预防性或针对性应用止痛药,做到护理动作轻柔准确,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心理疏导等。

2.2 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饮食指导 老年人一般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多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饮水,并观察大小便情况。

3 术后康复护理

3.1 术后1-2天,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背伸训练。每次10-20下,每天6次,以减轻伤口水肿,防止肌肉萎缩。

3.2 术后3-7天,患肢髋,膝关节应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角度从30度开始,每天增加5-10度,每次30分,每天2次(无明显疼痛范围内)。坐位训练:利用健肢支持坐起并移动臀部,注意保持患肢外展位,屈髋小于90度,不可内旋,以改善关节活动度,并防止肌肉萎缩。

3.3 术后2-4周,床上逐渐主动坐起,(不盘腿,不内收腿),主动翻身,增加髋,膝的功能锻炼,助行器患肢无负重站立训练,3周后,可在步行器下逐渐部分负重训练,以改善髋关节功能(屈髋小于90度)。

3.4 术后5-12周,逐渐开展髋关节周围各组织肌肉阻力运动训练,坐位髋内收,内旋,外展,外旋训练,应用助行器或拐杖行,患肢不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训练,术后13周以后,逐渐开始下蹲训练。

4 小结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护理比较复杂和难度大,通过实施各种预防并发症发生和术后康复训练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我院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满意度100%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脑卒中 肢体功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163-02

脑卒中即是西医中的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等严重脑血管病变,是当前世界上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由于现代医学水平迅速提高,该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而致残率明显增高,偏瘫后遗症最多。因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肌肉萎缩、肌力下低、关节强直、静脉炎等伴发症,同时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康复,我科自2008年以来对脑卒中患者配以整套的康复治疗及功能训练指导及护理方案。取得很好疗效。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康复科治疗脑卒中患者62例,经头部CT检查均为脑卒中患者,且均伴有肢体运动能障碍,我们这些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4例,对照组34例,男40例,女24例。并按轻中重型无明显差异对组对比。

1.2 方法

1.2.1 两组均采用我科常规治疗,整套功能训练方法及护理。对照组未进行康复锻炼。康复组接受我科康复部练套餐,第一段即卧床期,具体治疗内容肢体功能位的摆放,关节活训练、健侧肢体肌力维持强化训练,偏瘫肢体随意运动及特殊功能练习,翻身及坐位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此阶段争取患者独立完成。第二阶段为站立及行走训练及上肢功能训练,针对患者足内翻畸形,尖足步态时关节强直,腕关节挛缩,应早期使用下肢矫型器协助步行及上肢功能训练。第三阶段功能训练为主,康复组3-4周,护理人员协功能训练,并采用我套餐,推拿、针灸、理疗等肢体功能训练,每重复训练1-2次。

1.3 康复护理

1.3.1 急性期的复康护理 以治疗为主,护理主要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

1.3.1.1 预防褥疮 每两小时协助患者更换一次,每月用温水擦洗皮肤两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床铺保持清洁干净无渣屑,骨突部垫棉垫,防止受压。

1.3.1.2 防止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长期卧床患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方法:注意保暖,病房保持一定的温度,辅助排痰,每2小时翻身扣背1次,扣背时用空心拳由肺部向上,由外至内做扣击动作。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给予雾化吸入。

1.3.1.3 床上翻身训练 保持患侧肢体功能位,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脱位变形。患侧上肢要垫枕,肘腕伸直掌心向上。下肢由臀下至小腿放一个平软枕,腿微曲,防止小腿内收。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应支撑,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健侧,屈膝、踝中立位,经常变换。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免压迫患肢,影响血液循环。

1.3.2 恢复期的护理 此期主要是促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1.3.2.1 运用我科肢体功能康复套餐,保持肢体功能训练,采用推拿按摩手法,先轻后重,由浅入深,每日2次,患肢电针穴位针灸每日1次。

1.3.2.2 肢体运动 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包括肩、肘、指、腕、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如前臂及外旋腕及手部关节的外展与对撑。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主动运动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开始床上主动运动在护士或康复医师指导下,床上握手,五指分开,伸直时关节,手上举可保持10分钟,臀部抬离床面往上移,做床上移动。

1.3.2.3 日常生活训练 包括手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练习洗脸、刷牙、穿脱衣服,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给予合理饮食,宜进低热量,低蛋白、低脂防、清淡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1.3.2.4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对生活前途失去信心,做好心理护理,开导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懂得做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十分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对照组两 项指标有改善,与康复组出院时指标相比,改善幅度小,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早期康复套餐训练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明显,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积分

3 结论 脑卒中的病人致偏瘫后遗症最为多见,由于缺乏必要的康复护理方法所致,因此,我科及时制定一套有效的康复治疗计划,即康复套餐,并加以实施,有效地防止肢体功能障碍,此项计划表明早期康复护理是肢体功能恢复重要环节,越早越好。在全部治疗过程中始终要注重肢体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王喜会.张京.急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康复.中华康复医学杂志. 1998.13(1)28-29.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elderly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HU Qiu-shuang.Shangqiu City,Henan Provinc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hanqiu 47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allows patients to restore function,relieve pain.Methods Perioperative do a good job pre-operative care to thoroughly inspect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various systems,training the patient bed and toilet,exercise quadriceps,gastrocnemius contraction movement.Results For the elderly through the perioperative care,healing effect is obvious stage Ⅰ wound healing,does not appear prosthesis extrusion.Conclusion Careful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strict preoperative observation,careful guidance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training to master the essentials and detailed guidance is to prevent the discharge prosthesis extrusion and restore joint function,to ensure that the key to successful operation.

【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surgery;Care;Rehabilitation

随着人类老龄化,髋关节疾病[1]是困扰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最大障碍之一。正确的康复护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地改善和增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各类并发症,尽早恢复满意的肢体和全身机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以来,我科对21例老年股骨胫骨折患者施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均为摔伤致股骨颈骨折。

1.2 手术方法及效果 患者在局麻下行胫骨结节牵引术,积极治疗原有疾病,并及时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21例患者均在硬膜外麻情况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无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

2.2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负压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做好记录。保持床单和伤口外敷料清洁干燥。

2.3 保持正确,防止关节脱位 术后避免术侧关节伸直内收,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配以木板鞋外固定,膝下及小腿处垫枕抬高,避免曲髋,以防关节脱位。

2.4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24 h以后,指导患者进行足背伸运动及股四头肌增长收缩活动,给予速碧林0.4 ml IH或博普清0.6 ml IH。

2.5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并且合理使用抗生素。

3 康复指导

3.1 注意保护关节[2] 术后避免不良姿势,不能低坐、起立、跷二腿或二叉,不要侧身弯腰或过度向前屈曲。

3.2 重视肌力训练 术后2~3 d进行股四头肌的增长练习。术后第5天开始术侧肢体重量支持。第3周开始髋屈、伸锻炼。术后的肌力训练方法和开始时间应坚持渐进和不引起疼痛为原则,除了手术肢体的肌力锻炼,术后第1天视全身情况进行健肢和上肢的主动练习。

4 讨论

对于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术后康复指导三者相互结合,才能使老年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