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32-02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实行主多分开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迫切需要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职工群众信得过”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理论精、操作行”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供电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建设的研究与开发,为供电行业新的腾飞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人才资源规划有待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的重视,供电企业越来越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会和客户对电网企业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需要一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生产人员。然而,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上原有电力行业本身的垄断地位、市场化程度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人力资源整体结构性供需失衡、人才资源规划不足。

2.一线生产人员储备培养不足,结构性缺员问题凸显

近年来,供电企业新进员工数量较少且多为高校毕业生,实习一段时间后大部分流向管理层,同时由于女性员工不能登高作业、年龄超过45岁的员工不能爬杆作业等电力行业生产特性及用工特点,导致生产岗位断层明显,人员结构老龄化,缺乏懂技术、有经验的青年员工,部分岗位结构性缺员较为严重。

3.人才队伍没有形成规模,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完善

(1)培训实效性不强。为了提高职工素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供电企业投入不少培训资金,主要通过技能鉴定、专业培训、后续学历学习等形式来提高广大职工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但是部分职工更多地关注理论灌输及考试结果,业务水平却没有提高,造成培训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

(2)复合型人才缺  第一论文 网乏。供电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较低,人员流动较少,缺少多样化实践锻炼的机会,员工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缺少综合素质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降低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效率,也阻碍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4.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和长远观念

一些企业在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上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缺乏总体规划和长远开发人才资源的意识,人为地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具体举措与实施过程

怀柔供电公司隶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成立于1958年,公司现有职工263人,其中全民员工233人,集体员工30人,劳务派遣员工395人;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197人,专业技术人员128人,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职工181人。

近年来,怀柔供电公司为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关注一线员工职业发展,搭建员工岗位成长平台,引导员工在职业发展中实现技术成才、岗位成才,提出了以强化职工学习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开拓创新思维为主旨,围绕“学习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实施“人才培育工程”的工作思路,在职工队伍中广泛开展“树发展理念,强自身素质”主题教育活动,使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

1.培养目标

基于不同类型人才的结构及特征,以专业培训为基础,构建职工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理论能力,为职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职工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创新引导为方向,构建职工创造事物、改造事物及对新思想、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与发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职业素质提升为关键,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精神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的行为举止。通过对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最终达到职工队伍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2.实施内容与过程

(1)创新培训工作模式,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全面培育“学习型”人才。“学习型”人才是指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环境、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变化,能够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工作需要的人才。

近年来,怀柔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内部培训的密度和力度,积极探索培训创新模式,结合基层实际,围绕如何在员工队伍中培养造就人才、实现人才综合开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提出了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的“四式”培训法,即:集中式、班组式、交叉式、互助式。集中式:按照各专业课题、项目,集中统一组织专业培训班;班组式:以班组为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实时、实地进行培训;交叉式: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部门人员进行岗位交叉培训;互助式:成立学习小组,通过“交流、研讨、互学”模式,组织员工进行互助学习。

除了以班组形式开展的自主培训外,公司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组织了大量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如:开展站队级干部管理学系列培训课程;开展新员工野外体验式拓展训练;举办优质服务、企业文化、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等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同时不断拓展外培渠道,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举办了在职本科班、研究生班,鼓励员工后续学历教  第一论文 网育,为强化员工学习意识、全面培育“学习型”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加强岗位技术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重点培育“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准确、熟练地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岗位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工作的结合。为全面促进公司一线员工对专业技术技能的实际应用,公司先后对实操培训基地 、多功能教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和改造,并组织了为期半个月的技能比武大练兵活动。训练内容包括12m电杆安装抱担、配电变压器绝缘电阻测量、变压器停送电操作、装表接电等项目。来自公司输变电、配电、营销、供电所等相关专业的213名一线职工参与其中,和本专业技术骨干同场竞技比武,有效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充分利用党政工团培育青年的途径,积极拓宽青年人才培养的渠道,针对青年员工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问题,公司采取“压担子,促成长”的培养方式,借助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技术岗位对青年员工进行了实践锻炼,给他们压担子、交重任,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注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成才。

(3)基层创新,促进职工创新思维,精心培育“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及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公司乃至社会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人才。

怀柔供电公司采用经验交流、合理化建议等方式积极开展互动式、开放式的技术改造,结合QC创新创效活动、技术攻关和“五小”发明创造等活动加强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培养职工用创新思维的方式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地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创新能力、促进技术革新及科技创新项目成型的目的。

2011年,怀柔供电公司成立了以输变电技术专家——陈保华命名的创新工作室,集合了公司生产一线包括输变电工区、配电工区、调度所、计量中心、电费结算中心等部门的多名技术骨干,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一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偶然萌发的小革新、小发明、小建议都可以通过创新工作小组对其进行实践验证、修正完善,并最终形成创新成果。

三、实施成效

1.储备了持续发展的人才力量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地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培养各类人才,以达到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目前怀柔供电公司共有294人获得了高级工职业证书,76人获得了中级工职业证书,以高级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人才队伍已成为保持公司发展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2.促进了员工职业素质提升

公司已先后培训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达420余人,15%的基层员工实现了职业晋升,33%的基层员工实现了技术技能晋  第一论文 网级,50%的基层员工实现了职业培训晋级,基层员工职业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员工在北京市及上级单位组织的职工技能大赛和专业调考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3.开拓了职工集体创新思路

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为广大基层职工提供了建设思路,因地制宜,结合专业特点和班组建设情况,在共同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不断总结、归纳,提升了创新能力,产生了巨大的群体效应。据统计,创新工作室围绕企业生产、安全、经营、管理上的重点和难点,共完成了科技论文9篇、科技项目1个、群众创新成果2项,在为职工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缓解了公司结构性缺员问题

随着生产设备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网建设任务的加重,输变电工区出现了输电专业和变电检修专业在岗人数比定员人数少的结构性缺员问题。通过结合生产现场作业进行的检修带运行实地教学,使运行人员逐步掌握了检修技能,检修人员对设备运行也更为熟悉,改变了以往运行和检修分开的管理模式。以往变电设备一旦出现缺陷,就会出现运行人员不会处理而检修人员在各变电站之间疲于奔波的局面。

四、结束语

队伍建设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员工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学习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建设是怀柔供电公司在实施“人才培育工程”过程中的有益探索。通过“学习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梯级开发和培育最大程度地培养了职工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了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益和服务质量,推动了企业朝着更加长远的战略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1-0278-02

作者简介:由晓霖(1993-),女,辽宁丹东人,大连财经学院在读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其现代化管理发展建设的迫切程度也就不断加深。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与平稳,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国家财政部于2014年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推动管理会计人才体系的建设。随着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则需要得到充分关注与有效解决。

一、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一)管理会计人才数量供不应求

在已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我国会计人才数量较以往已经有了极大的突破。以2014年6月相关统计数据为例,我国的会计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了一千六百万,且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万。这不仅有效缓解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了我国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然而,从会计人才需求单位来看,超过八百万个企业法人单位和超过九十万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且民间非盈利组织以及小微企业均有着较大的人才需求。目前的会计人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管理会计人才的供应量则更加不足。会计人才数量供不应求,尤其是管理会计人才数量上的稀缺,导致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进程缓慢。

(二)高质量管理会计人才匮乏

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关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还包括高质量人才的匮乏。虽然我国会计人才的数量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一方面会计人才主要偏重于财务会计人才,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稀缺。会计体系下既有着传统的财务会计,又有着分化出的管理会计。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管理而言,单纯拥有财务会计只能满足一般性的财务管理需求,缺乏能为企业提供财务规划和决策、控制等方面服务的会计人员。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析和战略决策指导,其长足发展目标也就很难实现。且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数量上的匮乏则无法实现企业的高效发展。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就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来看,首先体现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善。这体现在高校和企业两个方面:首先,对于高校而言,虽然近年来高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着力于会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然而,其教育重点只是会计基础技能和简单的会计技巧,尚未充分关注管理会计教育,管理会计的标准落实不够彻底,无法满足社会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巨大需求。其次,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作用在于企业的经济核算,并未引进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从事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同时,只有极少部分的企业制定专门的管理会计计划,绝大多数企业则完全未制定培养计划或制定计划后未能充分落实和实施。

(四)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不统一

随着会计行业不断的发展和转型,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建设管理会计人才体系时,理论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一方面保证了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在理论上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则能保证其与实践的充分统一,避免建设过程的架空化。对于我国而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念水平仍较低,且在先进理论引进的重视程度仍不足。财务会计人员虽然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效果尚未凸显,也就使得其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五)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

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是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缺乏明确和标准的人才评价机制,则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失去重要的基础保障。一方面,没有明确而具体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传统会计体系下财务会计有着相对明确的人才能力框架,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职能转型的结果,其必须拥有相应的、专门性的标准和框架,才能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仍沿用着财务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另一方面,缺乏标准的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的培养与考察均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也就没有基础支撑。

二、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当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是为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提供的基础保障。这主要应从高等院校和企业两方面入手。

1、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阵地作用。高等院校作为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其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一方面,各高等院校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不仅加强课程设计的优化,还能逐渐建设起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采取新式和高效的教学方法,确保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外,还应不断推进会计专业研究生和博士的教育与培养,提升管理会计研究与人才培养水平。最后,各高校应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开拓,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实训机会。

2、加强在职管理会计人员的再教育。企业在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人才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与高校深度合作以及广泛社会招聘的方式,引入大批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以加强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队伍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不断加强对在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再教育,以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一方面,通过淘汰式考核机制,保证管理会计人员较高的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在职管理会计人员培训和再教育机制。聘请优秀的业内人士开展培训和教授,既加强管理会计知识的教学,又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演绎,不断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强化交流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管理会计人才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更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支撑,为此,企业应当在自身探索研究与发展建设的同时,还应通过强化与外界交流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与行业内其它企业的有效交流,组织同行业企业共同进行管理会计的实践工作研究,并各自分享在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实现互帮互助,促进整体行业的有效发展,也为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强与国外的有效交流。可让管理会计人才在国外参加实习培训,充分学习国外管理会计工作的先进经验,并实现国外管理会计理念的有效宣传。

(三)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机制,一方面构建起实际可行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另一方面则建立起相应的人才评价体系,并通过推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体系的改革优化,实现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

1、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一方面明确管理会计人才的角色,即分为助理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另一方面则对于人才的基本职能、核心能力和能力具体要素、培养措施等进行有效明确。以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作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评价的主要指标。在评价体系建设上,以职业能力和能力两方面作为评价对象,且为人才评价提供准入限制和技术标准两个层次的评价,实现人才评价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2、推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体系的改革优化。虽然考试在人才评价和选拔上存在一定弊端,但其仍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式和手段。在建设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上,应当以传统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作为重要依托,实现该考试体系的改革和优化,推动管理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并不断加强CMA考试的推广,并将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内容作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考试体系得到有效改革,管理会计人才的选拔机制更加完善,人才的评价效果也就更为突出。

三、结语

加强管理会计人才体系的建设,不仅充分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有效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在管理会计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的缺失,要求我国不断强化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并就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和解决。完善当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以强化交流的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我国会计行业才能得到有效升级,管理会计人才的供应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浅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86-88.

[2]廖红.加快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2015,10:112-114.

[3]陈修玲.浅谈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2015,Z7:50-51.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1.实习实训教学比重过低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环节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与重视,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初步建成了一批能基本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教学设施条件较好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但从全局看,实习实训教学还相当薄弱。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的现象。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使用的管理专业方面的教材与本科院校管理专业方面的教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教学手段与方法也基本参考本科院校;教学计划中学时的安排也大部分参考本科院校。因而导致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相对国外高职院校要低得多,体现不了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特色。

2.实习实训体系建设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当前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建设方向不够明确、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不高,对实习实训体系建什么、怎么建、怎么用、怎么管理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和统一的标准,导致整个实习实训体系良莠不齐,混乱不堪,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地位不突出,使得高职院校“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不明显。许多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还没有围绕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就必须开发和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的倾向。

3.实习实训教学师资十分薄弱目前,我国相当大一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中职院校升格而成,师资力量也基本上是以前中职院校的那部分,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明确的方向与途径,在职务结构、学历层次、整体素质、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双师型”教师比例和专兼职教师比例等方面与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同时也普遍缺乏实践经历,基本上不能承担实习实训教学。教师重视上理论课,轻视上实践课;学院管理部门重视考评教师的理论知识,缺乏对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考评标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不足15%,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为50%以上。这种师资现状必然会影响整个实习实训体系的建设及高职院校的特色发挥。对于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每一名教师来说,都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原则

1.目标性原则。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一定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实习实训体系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管理类专业要培养面向21世纪飞速发展的企业需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开拓进取精神,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扎实,基本管理流程及业务能熟练掌握,能够在制造业、旅游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和管理以及展览设计的一般技术型人才及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师应根据实习实训教学实施情况及时生成新的目标,使目标实施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动态过程。

2.系统性原则。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整个实习实训教学过程要与理论教学形成一个系统,要对整个实习实训教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有层次、分阶段的统一确定实习实训内容的排列组合序列,不能只重视某一个环节,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目标计划。使学生能够由此及彼,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按照组成实习实训体系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组成一个前后衔接、层次分明,具有连续性,内容合理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3.主体性原则。高职院校实习实训体系中学生必须是教学的主体,所有实习实训教学活动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成效。在整个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实训,给予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实习实训活动的机会。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勇于独立思考,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4.合作性原则。在管理类专业整个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中,合作不仅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还强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作机制,让学生相互协助,共同完成某个课题任务,为学生将来立足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基础;通过合作也使学校与企业联系更加密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市场,贴近生活、生产实际,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的构成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绝不仅仅只是设施和设备类的固定资产问题,其内涵还必须包括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的实习实训课程,能够实施实习实训课程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及面向就业岗位对学生进行综合实习实训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最终,实习实训体系应该能够与企业对接,实现校企合作,从而完成人才培养需求从企业中来、“产品”到企业中去的全过程。由此,我认为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应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只能解决实践课的硬件设施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实习实训体系建设中必须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应包括: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习实训为核心的课程设计;与课程相配套的实习实训教材开发、实习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实习实训考核方式及其标准的制定等。我们应首先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更加务实、具体,人才培养方向应更加贴近企业岗位的需求。由此出发,建设相应的实习实训体系。

2.企业管理模拟实训室。学生在学习管理专业相关内容时,尽管已经认真学习了详尽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但离开书本后,对整个过程还是模糊的。如果让学生在上完理论课后,强化企业管理软件的模拟操作,他们就可以很快地掌握整个过程,而且还可以认清每一个细节、难点和容易忽视的问题。在此环节中,由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穿插辅导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要点还可以让学生对管理的整个流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理解。这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的基础层。

3.校内实训中心。这是为大力推进和加强实践教学而建立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校内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行业先进的管理、营销、服务等相关技能培训的平台。它由若干在专业上相互关联的实训室及实训场所组成,主要承担管理专业综合实训。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完成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

4.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是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重要特色之一。大力发展稳定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发展方向。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实习环境,成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热身场所”,学生在实训基地能够得到职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我们从国外开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特征: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日本的终身教育,它们都与企业紧密相连、息息相关。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起点是企业,终点还应该是企业,因而其人才培养绝不能闭门造车,而应与企业紧密合作。校企合作的内容应涉及本专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全过程,重点可以在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教学、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沟通与合作。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在开展实习实训教学设计与改革中应同时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从人才需求到培养方案以及学生实习实训具体环节的全面合作。企业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真实的环境与条件,学校为企业提供较低报酬的劳动力作为对企业的补偿。因此,我认为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应形成以企业管理模拟实训室为基本单元,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主干,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应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实训体系以及由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训和顶岗实训(实习)相融合的三位一体实习实训课程体系。

四、结束语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 重构 层次大纲模型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16

Applie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s Based on

Reverse Building and 11N-level Outline Model

――Take Softwar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rse System as an example

YU Puyong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discussed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profess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build experience,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training,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urriculum proposed re-organization and re-re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system, proposed the use of reverse construction and multi-level outline model, flexible and practical universality stro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practice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Keywords: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 rebuilding; level outline model

1 问题与背景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大量高等院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确定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并为此进行了相应的建设,但是近几年来,这类院校都普遍面临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间的不协调问题,这种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的不协调。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都是在“厚基础”的指导下制订的,所谓“厚基础”即课程体系中以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授为主,这类课程都是缺少动手能力的课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实际方案中该类课程要占据课程体系的1/2课时,在缺乏合适的教学方式时,该类课程学习效果也比较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懂理论,会干事,能创新”,但显然学校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企业需求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显著的不协调。

(2)知识更新的不协调。部分高校注意到了上述的问题,在大三学期开始大量增设了以动手和实践为主的课程,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知识更新机制,导致许多课程讲授的技术落后,在知识更新上与企业需求相比严重落后,导致了知识更新的不协调。

(3)能力要求的不协调。由于知识结构和更新的不协调,导致在能力培养上也出现了不协调的问题,都是动手能力,但是由于采用的理论和技术的不同,导致在具体做事时的方法和过程是不同的,学生必须还要经历一个过渡期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上述问题普遍认为是学校封闭办学和师资力量不足所引起的,所以近年来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开放式办学,其中校企共建是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方式,校企共建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2010年,我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纲要中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此为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我国多所院校都开设了“校企共建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面向应用的开发课程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这种变化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开发技能,快速地满足企业需求,但同时也对培养方案中的原有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冲击,旧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资源建设也严重滞后,这一现状凸显了教育领域中学校机制的僵化和技术需求快速变革的矛盾。

在高校教育中如何解决上述不协调问题与矛盾是亟需研究的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有一套灵活的实用的普适性强的应用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从知网检索“培养模式”相关文献达到90多万,检索“实践体系”和“理论课程体系”相关文献都达到100多万,而检索“应用开发课程体系构建”相关文献仅有13条,这些文献中对课程体系的研究仅仅是立足于某专业应用方向进行探讨,没有提出在技术快速变革下构建课程的策略,也没有阐述相关资源的建设方式,可见现有的我国高校应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模式、实践体系和理论课程体系方面,缺少一套普适性强的应用开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11N层次大纲模型的,能快速响应变化的逆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对解决快速变化的知识如何在高校进行传播教授提供强力的支持,对于推动高校教育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逆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总结分析各高校校企共建的过程和经验会发现,在校企合作共建中,企业方给出的一般都是应用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大纲,他们不会强调学生的长期发展,只是关注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立即为社会接受,快速为企业创造利润,这种要求与高校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潜力是矛盾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校企共建也是一种博弈,但是只有做到了使培养的学生在离校时能立即满足企业需求,同时又有具有长期发展的潜力,这种合作博弈才是双赢,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合作中不应只是关注表面上双方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设备等资源,更应该关注双方深层次的需求,进而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使高等人才培养回到学校培养、企业聘用的轨道上来。

通过分析校企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并总结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我们认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采用逆向构建方法更恰当,该方法采用四步来进行:首先,企业方给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应用技术类课程大纲,校企共同分析这些课程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阐述企业的需求,特别是能力需求解决“会干事”的问题,确保学生一毕业就能工作,填平学校与企业的鸿沟。其次,以第一步分析的结果为参考,确定必需的理论支持课程、素质支持课程,解决“懂理论”的需求。然后,结合专业特点,增加适当课程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为“能创新”提供支撑。最后,对课时和课程次序进行微调,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采取这种方式建设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的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长期发展,解决了应用人才培养中知识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311N层次大纲模型

知识结构的完整只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落实确定的知识结构,涉及到具体课程的具体内容上,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在IT相关专业,应用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这种状态下,传统的一个课程一个教学大纲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它难以适应知识与课程的快速更新,更应该从课程体系建设的层面进行课程大纲的建设,采用11N层次大纲模型,即明确应用知识是理论的实践这一观点,打破理论课程与应用开发课程的界限,对应用开发课程的知识进行知识点分析,建立应用知识点和相关理论关联矩阵,放弃以具体应用技术课程来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式,转而采用以理论实践的角度来进行应用课程设计,明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具体授课内容随需而变,灵活变化而不随意,使授课内容可控可评价测量,建立一套课程体系一套课程大纲多套授课大纲的11N模式,课程大纲描述关联矩阵中的理论知识点,它是稳定的,授课大纲是课程大纲在具体应用技术上的实现,它是灵活的易变的。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为追逐新技术而随意设置课程,导致课程繁多但难以真实开设,也体现了不同应用技术的相同理论基础,使学生具有更强的技术上的自学能力。

4软件工程应用课程的实践应用

以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开发方向人才培养为例,由于IT技术变化快速,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下学生在校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学生毕业后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还需要进入培训机构进行再次学习。按照上述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按照调研确定应用课程确定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支持课程完善体系调整课时的活动路径完成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的建设。并按照11N层次大纲的思想进行课程大纲和授课大纲建设,如该课程体系中数据库原理没有单独开设,而是建设一个课程大纲明确理论知识点,在应用课程中进行更生动的讲解,建设三个授课大纲分别规范SQL Base、SQL Server和Oracle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其中SQL Server和Oracle在同一个课程大纲的规范下,明显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践,使教师和学生更能清晰理论的不同应用实现,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课程资源建设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发挥社会化网络和用户提供内容的网络技术,通过在线支持,采取教师提供大纲和核心内容,学生网络补充的方式快速形成有效的课程资源,避免教师陷于技术细节的解决。

5总结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趋势,部分本科院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首要的就是一个灵活的合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本文提出了需求导向的从企业需求到理论基础的逆向构建方法,以及课程实施中的11N层次大纲模型,这些方法满足了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和开设,通过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获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国浚,刘德强.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潍坊高等教育,2006(4).

[2] 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3] 陈群辉,肖旭.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2).

[4] 陈炳森,刘棣中.“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CDIO理念 高职院校 应用化工 技术技能型

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定位于投身生产一线、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并能够服务于一线的实际操作环节乃至更高的技术、管理岗位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提高应用化工专业人才整体素质,增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CDIO工程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是重要的创新工具,强调让学生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产品的项目过程中学习工程教育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提升各种能力。CDIO致力于“做中学”、“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知行合一”和“教学做合一”等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应用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能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个人能力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和工作系统能力,是实现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

二、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创新教育。

高职化工类专业受资金和场地限制,新工艺单元操作设备无法及时配套、更新,不能保证学生足够时间的动手实践,学生动手能力下降;综合实践机会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法形成。

2.课程体系内容陈旧,教学项目存在不足。

课程体系中教学课程落后,无法适应化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高速发展趋势;“项目化”课程开发脱离生产实际,缺乏教学资源的有力支撑,无法将生产实际中的“项目”变为教学活动中的“项目”,致使项目化教学收效甚微[1]。

3.忽视社会需要,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缺乏科学和深入的人才需求调研,不能全面掌握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人才培养方式单一,专业综合素质不强,人文素质欠缺;人才培养只针对地域经济特点或行业发展需求,降低了本专业受行业发展或经济发展影响的稳定性。

4.缺乏人才培养的配套体系建设。

在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构建、实施过程中,缺乏教学管理及保障体系建设,缺乏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建设,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科学建设和实施,从而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甚至影响专业生存。

三、基于CDIO理念构建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1.课程计划改革。

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纵向主线,以能力递进培养为横向主线,基于CDIO工程理念,构建综合素质提升的三级课程网络体系;在对就业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做好课程开发及教材编写工作;结合职业岗位证书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选择典型岗位工作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培养“岗位证书”与“能力”结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吸引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进入兼职教师队伍;培养专业带头人,鼓励专业骨干深入生产企业参加生产锻炼、顶岗实习,全面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加强以专业骨干为核心的专业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创新团队积极参加横向课题研究,在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同时,使专业教师接触企业核心生产技术,加强教师创新能力提升;鼓励教师团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构建、精品课程建设、教研科研等各项工作,在锻炼队伍、提升素质的同时,集思广益,提升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实施“青蓝工程”,以“一对一”、“点对点”的形式,实现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3.实践体系建设。

以CDIO“做中学”理念为基础,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实现化工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注重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的划分与衔接;注重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校内实验室的投入,加强实验设备的开发利用,实现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的紧密结合,避免实验实训项目的重复建设,深挖设备潜力,构建符合生产实际、岗位需求的实践实训项目。在加强定岗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建设的同时,落实“学徒制”,学徒边做边学,甚至先做后学[3],突出“做中学”的典型作用。将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实训硬件建设相结合,在提升师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学习交流,引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促进专业发展。

4.改进现有的评估体系。

加强创业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人文素质训练、军事训练及职业规划教育工作,采用项目化运作、团队学习小组管理、体验式学习等模式创新教学和评估手段。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采用项目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引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注重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实践教学成绩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权重;以口试、技能比赛、课程答辩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以“终结评价”为辅,重新构建科学的评分要素结构,建立学校与企业、课堂与实训基地、过程与期末、课程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4],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崔金海.高职成品化教学模式探讨――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14(2):53-57.

[2]陈亚东,张慧波,彭振博,吴甬翔.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职业与岗位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4):21-24.

[3]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