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范文第1篇

关键词:湿地;体验旅游;开发;建议

中图分类号:3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02-0069-04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蓄水防洪、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动植物群落和文化遗存,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游憩场所,在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可以保护和提高湿地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游览、科普与环保教育等多种功能。

湿地体验旅游开发的意义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于自然、人文环境探索需求的加强,融入了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多学科知识的湿地旅游得以迅速发展,然而在目前湿地的旅游开发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将湿地旅游等同于传统旅游地的开发,主题设置、活动内容等与湿地资源特色缺乏联系,过于注重建筑等人造景观和设施的建设,活动商业色彩较浓等,导致湿地主要的生态价值和功能没能得到发挥,科普、环保教育意义不突出,甚至造成一些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注重个性化、参与性、求知性等特点的体验旅游需求越来越强烈,现代旅游正朝着体验旅游的方向发展。

湿地在开发体验旅游方面有诸多优势。湿地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给久居城市的人们提供回归和亲近自然的场所,其中众多动植物的生长活动以及人、生物、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是人们认识和了解自然、体验和感受自然的绝好机会,湿地中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积淀,则是一种良好的文化体验。因此,在保证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开发湿地体验旅游,符合当今旅游发展的方向,能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湿地,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功能和意义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科普知识和环保意识,推动湿地的生态、游览、教育和经济等多种功能的实现。

湿地体验旅游开发的原则

对原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

湿地是一种复合型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则难以恢复。无论从湿地的生态功能要求、还是体验旅游的需求出发,在湿地体验旅游开发中,都必须以对原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为前提,一切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保证湿地自然生态的完整性。

强调生态环保理念

湿地是保证人类和各种生物生存的重要生态环境,在湿地体验旅游开发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全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确保在主题设置、设施建设、项目开展等各项活动中充分体现这一理念,让每一个人都自觉做到爱护生态环境、保护湿地。

突出地域特色

湿地的形成与特色与所处地域的自然、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湿地体验旅游开发应充分体现湿地的地域特色。首先,要把握所处区域的山水、植被等自然特征,让湿地规划的整体风貌与其自然特征相协调,通过地方材料与技术的运用来体现地域特色。其次,准确理解本土文化的特质,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在环境、景观等建设中展示地域文化的精髓,营建地域文化氛围。

重视科普与环保的宣传教育

科普与环保的宣传教育是湿地区别于其他类型旅游地的重要功能之一,应充分利用湿地资源,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等特点,还可通过建设专门场所、体验活动项目等的设计参与,让游客了解湿地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和在改善空气质量等多方面的生态意义,增强人们对湿地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强化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和个性化

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能为游客带来新奇、独特的感受,这是体验旅游追求的目标之一。不同类型的湿地具有不同的生态、生物、文化资源,这是湿地个性化、差异性旅游产品开发的原材料,可依据湿地的资源丰度与特色以及旅游者体验需求的差异,开发不同游览、体验方式和内容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

注重活动的参与性

参与性体验活动是加强游客体验效果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湿地体验旅游开发应结合湿地资源特色,设计一些参与性强、愉悦度高的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融入到活动当中,获得独特的体验经历感受和身心愉悦。

会仙湿地旅游现状

资源概况

会仙湿地距离桂林市35km,是漓江水系唯一的湿地,也是我国唯一峰林平原地区岩溶湿地。据史料推测,湿地在宋代时面积达65km2,由于过度农垦开发,至今面积仅约l2km2,周围现有以睦洞湖为其核心的大小鱼塘共20多个。

会仙湿地集“山、水、沼、运”于一体,山水景观优美,历史文化深厚。这里三面环山,水域纵横,农田、溪流和水塘密布,有芦苇、野生稻、野鸭等上百种动植物。

湿地周围有毛家村、山尾村等7个自然村庄,村民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牧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著名的抗日名将、昆仑关战役的指挥将领白崇禧的故居就在湿地周边的山尾村,是一座桂北庄园式民居建筑,建筑面积约l500m2,现存全木结构的一座主楼及配楼,四周青砖高墙环绕,气势宏伟。开凿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桂柳古运河贯穿湿地腹地,沟通了漓江和柳江水系,是西南重镇桂林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和军需通道,古运河湿地段全长15km,曾筑有石拱桥11座、陡门24座,目前陡门遗址基本完好,保存完整的古石拱桥有4座。

旅游现状和发展机遇

会仙湿地目前仍是一块少人知晓的处女地,平时游客极少,只在节假日有少量的桂林市民到此游览,以农家乐旅游为主,游客们只是顺便搭乘村民用于生产的柳叶舟到湿地中游览一下,拍几张风景照,吃吃农家饭,会仙湿地具有的自然、历史、文化优势基本上无法感受和体验。

目前,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在建设中,桂林市原有的旅游产品也急需更新换代以增强和延续其旅游吸引力,而会仙湿地体验旅游开发无论在形式、内容上与桂林传统旅游产品有极强的互补性,又符合现代旅游发展方向。2012年2月,会仙湿地成为国家湿地公同试点,目标是建设成为全球峰林平原地区岩溶湿地一农田一森林复合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示范工程,这为会仙湿地体验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会仙湿地体验旅游开发建议

基本思路和体验主题

以恢复和保护会仙岩溶湿地原生态环境为主,以现有湿地自然、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富于资源禀赋的岩溶湿地科学考察和休闲体验旅游活动,让人们认识和了解会仙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意义及地域文化,开拓桂林旅游新的发展方向,达到湿地旅游的游憩、科普、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意义。

主题是体验旅游的基础和灵魂,主题的提炼应与湿地的资源特色与发展方向相一致。会仙湿地周边山水环绕,具有岩溶地貌的典型特征,千年桂柳古运河流淌其中,动植物品种丰富,周边村庄人居生活与环境和谐,是现代人记忆中乡村家园的典型代表,基于这些资源条件,提出会仙湿地体验旅游开发的主题口号是:寻觅千年运河踪迹,感悟山水家园温馨。

保护和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会仙湿地是我国唯一的峰林平原地区岩溶湿地,一旦破坏,损失难以估量。在体验旅游开发中,首先要严格保护湿地自然岩溶生态环境,保证山体不受人为的开发和破坏,在保证现有水体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新建和修复堰坝、陡闸等措施,拦蓄和引入水源,适当恢复被当地村民围垦用于生产的水域,逐步扩大湿地水域面积,阻止生态进一步恶化。其次,对于湿地周围村民粗放管理的种植业、渔业和畜牧养殖业,要积极有效的引导和调控,对环境有破坏的生产方式要坚决制止,对生产与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要严格控制和处理,以保证湿地良好的水质。第三,旅游开发必须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和在环保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项目规模严格控制在可行的范围之内,坚持资源利用最小人工化,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保持其天然特色,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岩溶湿地自然生态景观。

历史文化遗迹的恢复和开发

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将有助于提炼主题,丰富资源内涵,使旅游者的体验获得升华。会仙湿地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桂柳古运河是古代中原与西南往来的重要通道,曾发挥了“能航、能排、能灌,农商俱赖”的多种功能。在体验旅游开发中,一方面,要还原古运河历史原貌,疏通航道,开通游览船只,让游客感受古运河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适当选择恢复一两处陡门的建筑和功能,通过陡门开启的现场演示,让游客体会到陡门蓄水通航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体会到先辈们精湛的工艺和技术。

白崇禧故居虽保留完好,但内部几乎没有任何历史人物的足迹。在旅游开发中,除了适当恢复当年H家的生活陈设,展示一些白崇禧的物件,让人感受白崇禧的历史影响及相关史迹,还可以利用故居中保存的戏台,表演桂林本土的桂剧和彩调,既可让游客体验桂林文化特色,又可情景再现当年代总统李宗r等为白崇禧母亲祝寿时的历史场景,强化白崇禧作为名将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民俗民风的保留与创新

地方民俗文化是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之一,在旅游开发中,应给与高度重视,积极保留,并结合游客需求变化适当调整,开发出令游客满意的旅游产品。会仙湿地具有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特征:村民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牧业,劳动、生活与水、船息息相关,人们的日常农事劳作、出行,都是以船代步、代车,划着船去田地里干活,甚至连耕牛都是乘船去犁田的,一叶叶扁舟在水面上、古石桥下穿梭而过,形成了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在会仙湿地体验旅游开发中,除了常见的农事参与、传统美食品尝等活动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好独特的水上风景,不仅要鼓励村民保留带有浓厚当地民俗文化的生活、生产方式,以作为一道独特的景观,还要开辟一系列形如村民的柳叶船的特色游船,让游客乘着游船,跟随村民穿梭在水域之间,甚至和耕牛一起乘船去参与农事劳动,之后回到村庄,与村民一起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真切体验会仙湿地上传统的文化与家园生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景观营造与设施的完善

在湿地的景观营造与设施的建设方面,要特别强调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尽可能与湿地的自然环境、整体风貌相协调,减少和避免人类活动的干扰。例如在植物种植中,以乡土植物为主,配植模拟自然生境,让植物自然生息繁衍,以减少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又如在建筑外观的塑造上,以桂北民居中人字形坡屋顶为主,采用桂林山体起伏的山形和灰蓝色调,体量小巧,隐约出现在树丛中,与周边岩溶山水地貌融为一体,体现湿地所处桂林岩溶地貌的地域特色。

环保科普功能的发挥

首先,可以设立结合现代的光电声、高空影像等的电子展室,让游客了解会仙湿地的全貌和特征,以弥补游客在湿地现场无法全面把握和感受的不足。其次,结合环境条件,在实景旁因地制宜设置一些图文或语音的科普解说板以及显微镜、望远镜等观测设备,引导游客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知识,并结合实物的观察,增强感受和记忆。例如野生水稻是会仙湿地上一种极珍惜的植物,在保障其生长、科研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开辟一小块区域,结合系统解说和实物的观赏,让人们了解它的生态习性、环境变迁对其生长的影响,深刻地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三,通过一些设施的建造,在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同时,展示环境生态功能,达到科普教育目的。例如,在会仙湿地水域边上,结合自然界中水的净化功能建设一处集科普、观赏、游戏为一体生态水景,顺应自然地形和水流方向,由高到低设置有:取水口、厌氧沉淀池、植物床系统、养鱼池、出水口等设施。取湿地中部分有污染的水体,让水流流经这些设施,通过物理沉淀、生物分解、降解等作用,改善水质,向人们展示自然生态的能动作用。还可结合设置一个水质监测观察室,配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工具,让游客特别是孩子们分别抽取、检测通过水景前后水体的某些污染物指标,通过亲自操作的对比试验,深刻体会到自然界中水的净化功能,唤起人们对水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参与性体验活动的设计

根据会仙湿地资源条件,体验活动项目设置可以涉及到水体、动物、植物等多方面。例如在水体资源的开发方面,可以设置划船、穿越芦苇林,采莲、垂钓等多种水中、水边活动;在植物资源的开发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情况,开辟多种活动项目:如可以利用秋季植物的落叶制作叶脉书签,作为特色纪念品;利用会仙湿地较多的芦苇、狗尾草等植物,适当地开展编制小花篮、螳螂等草编工艺活动,让游客跟随工作人员,完成从原料的采摘、烘干、到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完成的全过程,加深记忆;在动物资源的开发方面,根据各种动物的生态习性,设置不同的活动项目:观察动物的出生与孵化过程、辨别动物特有的肢体交流、捕食方式等。例如会仙湿地生长着一种叫南方狸藻的沉水草本植物,以动物为食,人们都非常希望知道它是如何捕捉食物的,可以在南方狸藻较多的水域,设置水下观测仪,游客通过在水上操作仪器,观测到南方狸藻利用叶片上长有的很多带刺毛的捕虫囊的伸缩捕食小虫子的过程。通过各种参与体验活动的设置,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动手、动脑参与实践,加深体验感受,激发他们对湿地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对湿地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范文第2篇

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既是上海2010年世博期间绿地,也是世博后上海市的公共绿地。场地位于世博园区之西端,黄浦江之东岸与浦明路之间,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为狭长的滨江地带,总用地约为15公顷。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场地污染严重,为典型的工业棕地,独特的区位因素和特殊的事件景观要求(世博生态理念展示)使该设计充满挑战与机遇,这也为项目的创新设计创造了诸多条件。

后滩区域具工业文明色彩和浦江风景特色,但土地遭受重度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地下水土、黄浦江岸水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排放摧残着大气环境;滨水岸线凌乱,植被稀少、绿化较差;工业建筑外形打破了城市建筑景观的格局等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浦江滨水景观和上海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作为上海的优质地段,浪费了文化资源、环境资源和景观资源。

净化水体之趣,调控雨洪之美

后滩公园的设计者们采用立体分层的景观格局方式,依托黄浦江沿岸一块4公顷的原生湿地,建立了滴瀑水墙、梯地禾田、湿地水系、“空中花园”和漂浮的花园以及“机器的容器”等工业遗存景观与现代休闲体验场所,将水体水质净化技术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水系沿岸具有序列性浜水植物景观,水系的每个区域具有群落特色与生态内涵。它的形态有利于水流及水质净化,创造多种形式的近自然生态景观。其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了黄浦江的水资源,形成具有净化黄浦江水质重要功能的生态景观模式。

后滩生态湿地融入了丰富的生态景观形式,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特征。湿地生态景观层担负着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生态功能。而在文化层面上则反映了后滩地区在唐代以前场地原始生态的野趣及原始渔猎文化的质朴风貌,是黄浦江滩地景观的回归。湿地生态景观层由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以及原生湿地保护区四部分共同构成,并共同形成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的湿地生态系统。

以“滩”的回归为设计概念,“双滩偕生”为结构媒介,通过湿地、土壤和动植物群落等的保护与恢复重现江滩湿地景观。“双滩”是指外水滩地和内水滩地两部分。外水滩地主要是指原生湿地和与黄浦江直接相邻场地的恢复湿地;内水滩地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工湿地。

外水滩地中的原生湿地部分主要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保护其免受人为干扰;而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滨江芦荻带则通过改造现状驳岸,重塑“滩”的形态,恢复黄浦江岸的自然滩地。内水滩地中的人工湿地主要通过场地竖向改造形成,包括内河净化湿地带和梯带禾田带。整体功能突出湿地作为自然柄息地和水生系统净化、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的功能。外水滩地和内水滩地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着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系统。

漫步径道之间,体会景观之美

生态恢复景观、城市田园和工业记忆是后滩公园的三个重要的设计层面。公园建构了六纵、多条通往梯田的路径步道网络,将这三者交织为一体,使游人可以在这个多姿多彩的绿色休闲生态基础设施中寓教于乐。这一步道网络既确保了湿地公园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进人性。既满足了世博会期间大量的游客使用需求和封闭管理的要求,又满足会后作为城市公园的宜人性和可达性需求。

许许多多的平台和场地“容器”构成了步道网络的节点,其中包括由工厂构件和码头改造而来的悬空花园。这些平台和容器融入并扩大了步道网络,使之成为可供三五游人集会的场所。道旁丛生的竹子和中国红杉如同帐帘一样分隔出了各种空间,树木围合而成的空间用来陈列现代艺术品和原场地上的工业残片。

城市的“滨水花园”――自净水体作用的建立

因地制宜,以近自然、模拟自然的方法,营建不同深浅的水系,与岸线的曲折、坡岸的斜陡,形成水流在湿地中的不同速度。黄浦江的劣Ⅴ类水引入后滩水系,通过湿地的净化作用,在公园里“行走1.7公里”后,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Ⅱ类水标准,为世博园稳定提供每日所需的2400立方米景观用水及生活杂用水。这项任务具有难度和挑战性。这要求湿地生态系统必须具备相当的稳定型,不断地吐故纳新,在自然界风雨来袭、气候突变、环境污染等种种负荷之下仍能发挥湿地顽强的抵抗力与恢复力。

主要来自黄浦江水及自然江水的原水通过梯田净化区、沉淀及植物综合净化区、土壤过滤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病原体净化区、营养物净化区、生物膜过滤区、水质稳定调节区、过程分区的净化后,每日可稳定提供世博公园2400立方米的用水,除此外供湿地绿化喷灌用水及场地冲洗用水等。在总体过程基本完成时,通过停水、沉水植物种植、投放浮游动物(食藻虫),以及通水试验,开始水体净化过程。后滩水系水质调控组对水体水质进行监控,涉及水样、浮游动植物、底泥等方面。每周对生态水系水体采样检测,采样点根据每次检测结果与分析进行调整。根据检测情况,得出水质监测报告进行数据分析。

黄浦江重泥沙、重污染的劣Ⅴ类水通过后滩这道滨水的绿色屏障变成了清澈见底的Ⅲ类水。水质转变带来的全生态系统的改变,后滩恢复了自然的原生态风貌,使原来生态环境破坏时逐渐消失的自然元素得以回归。

生态恢复技术进行最大值改造

废弃地改造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污染治理、污水处理、植被恢复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等。

在当今社会,土壤污染治理正在被很多国家要求在采矿之前先把表层及亚表层土壤层取走并保存起来,留待工程结束后放回原处。对于受到污染或废弃地毒性很大的土壤,必须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土壤改良,补充土壤中所缺乏的植物生长必需的有机质和化学元素,后滩的设计通过恢复湿地生态景观,使地形设计与洪水相适应、建立原生湿地保护区、打造滨江芦荻景观带、营造内河人工净化湿地来达到土壤污染治理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在探索污水处理系统的可替代技术,在水处理方面融入生态工程的概念,这种技术重新建构了自然处理过程,用湿地中的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环境来处理废水,黄浦江的水质是劣Ⅴ类,中国最差的水质,通过叠瀑墙、梯田和引入低维护、成长期短的芦苇、玉米、水稻和荷花等湿地植物这些自然过程的净化,如今后滩公园沿岸的水质已经达到了Ⅲ类,这就意味着每天有2400立方米的水经过后滩公园的净化处理可被作为非饮用水安全地用于世博会的各个地方,这种利用自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可节约50万美元。后滩公园的农作物随季节轮换着生长,目前这里向日葵灿烂地盛开,水稻也在吱吱地钻出地面,成了野生物种的“避难所”。

植被恢复是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几乎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都是以植被恢复为前提的。废弃地的水肥条件恶劣,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高,要选择对干旱、盐碱等有抵抗力、对有毒有害物质耐受性强的树种,并根据废弃地的场地条件,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选择既能恢复当地生态又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树种,后滩设计的植被恢复之一环节由湿地生态景观和梯地禾田农耕文明的回味两节来完成。公园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了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劳。

微生物技术的体现在于微生物群落的恢复不仅要恢复该地区原有的群落,还要接种其他微生物,以消除或减少污染,接种细菌主要考虑两方面的菌种,抗污染细菌和营养微生物,这两种微生物对于改善废弃地的污染状况和改变贫瘠状况有明显的作用。

设计感悟

世博后滩公园作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于2007年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进行设计,于2009年10月建成。设计者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运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最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

公园保留并改善了场地中黄浦边的原有4公顷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自然植被。同时,整个公园的植被选用适应于江滩的乡土物种,芦荻翻飞,乌桕成林,更有群鱼游憩,白鹭照水,一派生机勃勃,彻底实现了“滩”的回归。

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的功效,营造都市田园。春天菜花流金,夏时葵花照耀,秋季稻菽飘香,冬日翘摇铺地,无不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回味,是土地生产功能的展示,并重建了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系。

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巨大的工业厂房之钢构得以保留,并演绎为立体花园和酒吧游憩之所;原临江码头被保留并设计成生态化的水上花园和观景台,遥望浦西高楼林立,仿佛置身尘外世界;一条由钢板折叠而成的锈色长卷,写就无数沧桑记忆,它隐约起伏,或漂游于水岸平台之上,或蛰伏于地面而成为铺地,或逶迤而远去,或翘首于空中而成为雨棚、景窗,巧取园中美景。

作为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验,公园的核心是一条带状、具有水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Ⅴ类水,通过沉淀地、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7km的流程,转化为Ⅲ类净水,日净化量2400立方米。净化后的Ⅲ类水不仅可以供世博公园作为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除大量使用乡土物种以及水体净化等生态措施外,设计充分利用旧材料,节约造价并倡导低成本维护等生态理念,包括旧砖瓦的再次利用,黄浦江护岸的生态友好型设计、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以及可降解竹材作为会时大面积铺地,以同时满足展时展后的人员流量需要等等。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范文第3篇

——查尔斯·摩尔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不仅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因此,滨水区是城市公共艺术集中营造和体现的荟萃点,从滨水区的景观表达中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内涵。

目前,中国滨水空间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在部分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已经初具规模。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有亮点的典型案例,如上海世博会滨水空间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通过公共艺术的营造使得滨水区域的文化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广州珠江沿线滨水空间城市雕塑艺术、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艺术处理、城市夜景灯光照明艺术和水景艺术建设在亚运会的带动下得到大程度提升;青岛的东海路滨水空间现代风格的候车亭、休闲椅、彩色甬道、亭台水榭以及风格迥异的建筑与园林交相辉映,将青岛的人文地理、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园林艺术、历史文化和谐地统为一体,美不胜收;武汉的江滩公园滨水空间公共艺术建设重点突出城市雕塑艺术,通过城市雕塑记录城市的过去、现代和未来,展示城市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城市形象;西安的曲江池遗址公园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民俗传承、艺术展示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滨水生态文化空间,公共艺术以表现唐代的社会生活为核心主题,合理地分布于公园之中,使曲江池遗址公园通过典型的艺术造型,沉浸在一片浓郁的大唐文化氛围中。

上述案例表明,城市滨水区通过城市公共艺术的介入,增强了其公共性、艺术性、灵动性等方面的空间特色。

成功的滨水空间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有助于重塑美丽的城市形象;同时,通过滨水区公共艺术的整体营造,增加和提升了滨水空间的美学价值和视觉形象,塑造了独特而又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氛围,展现了城市“因水而起、因水而兴”的发展之源,延续了城市特有的水文化,挖掘了城市历史文化特质,凝结了城市发展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更为重要的是公共艺术的介入使得滨水空间更加具有人性化特色,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到自然生态的气息,又能体验到艺术特色的味道,增进人们对水的感情,培养对城市的理解,增强对当代生活观念新的理解和感悟。

2012中国杭州第四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的举办,即是这种城市滨水空间艺术营造的典型实践和探索。2012年11月23日,邀请展在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举行。这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雕塑学会共同主办的一次高水平艺术展,是近几年以来公共艺术创作与空间营造结合的新探索。

本届主题为“水陆相望”,主题特别强调切入杭州的地缘特征,强调城市建造的山水理想和诗性情怀。所有的主题和策展的思想都非常重视山水特点,提升家园环境、城市环境的文化内涵。英国艺术家迈克·李恩斯(Michael Lyons)在回顾首届邀请展时认为:“展览的主题是山、水、人,完全适合这片曾经激发无数艺术家和文学家创作灵感的中国南方地区。许多作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甚至扩展到存在于其他物种中的环境问题”。这些都反映出这一展览运营的追求和特点。总策展人许江教授认为,“岁月如歌”亦是因环境“表现山水和历史的远意”;“钱江时刻”更是对一座新城的回溯与展望。特别是本次展览以“水陆相望”为主题,选址在西溪湿地纵横交错的水网之间布置作品,更是当代公共艺术回应展示所在地的湖山特色,营造公共艺术的滨水空间的典型探索意义,无疑,对于探索中国当代各类城市空间中如何把握公共艺术的水准和介入方式,具有非常强的示范和引领意义。

“水陆相望”主题的确立是艺术创作理念和空间场所脉缘碰撞与融合的结晶定位。因为西溪湿地作为国家级的湿地公园,保留了非常原始的生态环境链。在这里,湿地交织,曲水多出、陆岛逶迤,依山傍城、水陆相望。湿地空间中,水,深浅纵行,陆,远近横侧;近观远望,给人以切空入时、心物交融之感,体会山水之趣、草木之灵,汇通仁智之乐。因为自创世之初,水与陆即为人类生存之本,栖居与游观的文明衍生,水陆成为人们精神的皈处。之所以选址于此,是企望以艺术作品融此景此境,以艺术创造营造出怀远追昔、清心致远、和谐共生的江南文化的新意象,新的“望境”悠然而生。因此,艺术举办方依据西溪湿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千百年来所生成的人文底蕴,以艺术家们的独具特色的创意和智慧,将众多的艺术造型与湿地空间合而为一,构造出更具诗意与诗性的城市生态空间。

实际上,为了凸显本届雕塑邀请展主题与湿地水性环境的艺术结合,作品从征集之始就遵循了以下几个关键原则:①注重文脉,要求入选作品符合江南文化,符合杭州地域特色,符合西溪湿地的场所气韵;②注重景观,要求作品合乎西溪湿地的独特自然环境;③注重内涵,强调入选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品格与西溪湿地的诗意空间相融合;④对入选作品提出原创性和唯一性原则,避免重复和雷同化建设,力争打造独属杭州的艺术新景观。从最终入选的51件作品来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风格上,或是主题上,既关注了传统的表现形式,也关注了具有当代审美取向的形式创新;既有少量的曲高和寡的作品,也有数量众多的雅俗共赏的作品,作品整体追求艺术性、观赏性、参与性、互动性等审美特点的合一,注重时代性与国际性的结合,注重科技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注重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参展的众多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都普遍认为这些作品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和艺术价值,是艺术家们近几年艺术探索的最新成果,是中国雕塑艺术创作领域的高水平展现。

本届雕塑展的突出亮点是结合湿地的滨水界面和文脉渊源,以新材料和新思维突出和注重了艺术观念的拓展和艺术形式的创新。这与当代雕塑创作,特别是正在日益兴盛的公共艺术创作已经愈来愈走向与社会文化、公共意识和空间意识的结合一脉相承,并且许多作品表现形态和方法也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了观念和材料方面的突破,走向了与公共空间领域和智能数字领域等方面的结合,以实验性的数字与智能作品与西溪湿地空间资源的融合探索表现为契机,突破以往的以独立静态作品呈现为主的雕塑展览模式,把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手段的艺术形式纳入到西溪湿地空间中,为雕塑邀请展注入了新型的公共艺术观念和思维,为艺术与公众文化更广泛的结合探索了新的实现路径。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手段的艺术形式尤其强调互动,升华置身其中的艺术体验。让雕塑(公共艺术)成为媒介,让不可见的成为可见;看不到的被看到,风声鸟语,成为歌声。在本届雕塑当中有“眼睛”的艺术造型——老相机,观众可以对着老相机看出去是一片西溪的风景,但是突然发现在前面有许多的鱼在天空中游弋,产生一种未来风景的想象;作品中还有“耳朵”,观众通过大耳朵套进去听,你可以听到远处流水的声音、风的声音、鸟的声音,人们可以把平时忽略了的大自然生命的声音在这里被听到;还有一些互动装置艺术会唱歌,拿起来放下去它会发出各种的声音,那十几个金属装置都启动的话,就像一只交响曲一样,发出各种不同的自然之音;还有的作品会转动,在水里转动;有的会发光;特别是对于互动的运用,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教授的名为《呼吸的瓦墙》作品,以机械装置和传统艺术中黑瓦的语言结合的方式,通过互动的方式呈现,可以把观众的身体印在墙上,在身形印在墙上之后,痕迹会自动恢复,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一言一行将在作品当中留下痕迹,重新回味人与传统、人与自然的互生互存的关系;其他与湿地空间水性特点结合的互动作品如来自巴西的艺术家安娜伊莎·法兰克在现场完成的《彩虹波纹》作品,其构思是将给参观公园的游客一次幻想的旅行,带来富有想象力的经历。这件互动装置将通过技术,以一种愉悦并有隐喻的方式,唤起接纳感和自我归属感,当人们从作品中间走过去的时候会有发光的水柱出现。所有这些作品依据环境的特点强调互动,升华人们的现场体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作品大部分来自年轻的创作者,很多的还是在校的学生,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意在这里获得与自然的直接对话。

本次展览另一重要特点是强调作品与湿地水性环境的渗透与融合,追求情景相融的视觉感受。“水陆相望”主题本身就是强调水与水、水与陆地的相望、对望和守望。在这里强调的不仅是雕塑本身,更是强调通过雕塑作品来勾连人与自然山水的相望之情,激景相融的意境。也就是说,这些雕塑不是仅仅让大家看到雕塑本身,而是透过作品来重新观看自然山水,通过雕塑让人们融入湖山之境。也是说,雕塑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湖山,看到的是和湖山相伴相安的诗性意境。这类雕塑作品如德国著名雕塑家施拉德的《守望者》,国内著名雕塑艺术家施慧的《大风车》等。这些作品让我们想到的仍然是山水本身,其他很多雕塑都隐在自然中,这和当下很多雕塑强调它的显,强调它的突出,强调它的地标作用十分地不同。这些雕塑都隐在自然中,和自然浑然一片。有些在水中,如中国美术学院许江教授的作品《葵灯》,美国艺术家海德夫妇的作品《水中的铜伞》;著名艺术家谷文达的作品《山水清远》则如给湿地空间穿上了地衣,改变了景观,突出了这块地缘的文化身份。所以这些作品特别地强调通过作品激发观众和自然相融的这样一种诗性心情。因此,水陆相望、情景相融和参与互动、升华体验是本次雕塑邀请展的一个重要特色。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补充; 建议; 采用

Xiang compulsory teach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xtbook vers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additional recommendations

Hou Li-ha

( Daqing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stitute of Teacher Education Daqing 163311 )

Abstract: Geographical teaching materials are important curricular resources on learning geography for the students. In a sense, the geographical teaching quality highly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s of Xiang edi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practice of new curricular reformation. But for some reasons,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s show many problems.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imposed curricular reformation for three years. The thesis only connects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three years curricular reformation, and rais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obligatory part of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s of Xiang edition, including some supplement of knowledge, some selection on teaching methods, some acceptation or rejection of instructional courses.

Keywords: renew, suggest, adopt

2007年黑龙江省实施课程改革,高中地理学科选用了湘教版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源。到2010年,整套教材的使用完成了一个轮回。下面结合实际教学简单谈谈对必修三本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处理建议。

地理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补充最新宇宙探索的新事例,如神舟七号、嫦娥二号、太阳系行星冥王星被降为矮行星等相关知识。

2.天体的类别应用图片科学完整描述,建议用图示法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

3.补充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4.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建议放在第二章。采用图示法展示整个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着重地壳和岩石圈的区别和主要特点。

5.“活动”设置数量偏多,建议适当压缩“活动”,留存有贴近学生实际价值的活动即可。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建议适当介绍矿物、矿产及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意义等相关知识。

2.补充地表形态概念,辨析地形与地表形态。

3.补充大气组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准静止锋等内容。

4.提供热力环流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增强感性知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用了圈层的概念,与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要求不符合。建议介绍完圈层之后,可补充说明每个圈层的主要组成要素,这样过渡到个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知识时比较自然。

2.从土壤的形成因子,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不典型,因为土壤要素总体不像地形和气候那么重要。建议采用地形或气候等要素来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用文字表述了世界大陆自然带分布成因等状况,可运用已学过的气候分布知识,联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熟悉各自然带的分布。

4.补充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综合判断,如基带的判断、雪线高低的判断、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程度的判断等。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补充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影响的理论分析,说明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2.补充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问题。

3.补充全球变暖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课程标准未直接涉及,但属热点环境问题。

地理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应用示意图展示较好。建议最后一节可作为阅读资料呈现。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建议设计活动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理解城市的等级、服务范围、空间分布关系。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1.补充重点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乡土农业发展情况。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较为简略,缺少对主导因素的分析,

“运输、土地、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这一提法有待商榷。

3.建议对于“区位”和“技术的地域扩散形式”作一般了解。课文中的阅读材料“农业生产条件”和“世界农业生产类型”应是正文的地位。其他的阅读材料可不作知识上的要求。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议用图示法并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探究。

2.补充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3.建议关注细节,培养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分析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四者之间的联系,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4.关注现实,适度拓展。建议增加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分析应用(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地理Ⅲ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阶段建议选取学生较为熟悉、差异明显的案例。

2.建议“从经济活动所反映的区域结构空间特点”及“人文发展指数”的相关知识可作为课外学习内容。

3.通过两个读图活动,了解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特征;训练分析、应用资料的能力;感悟区域间的差异。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应着重强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适当补充其它土地退化的类型,如土壤盐碱化、“红色荒漠”等。

2.我国主要湿地分布区不作识记要求,但能通过图2-7知道我国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建议运用讲解法、观察法、问题教学法等方法,合理运用教材中相关湿地的材料,通过层层设问、逐步分析、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湿地的概念极其重要价值。

3.能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案例总结流域开发思路,再借鉴其整治的经验,建议拓展我国长江、黄河或塔里木河等流域,对其综合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4.采用图表探究教学法进行“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的教学,从利弊两方面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5.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煤炭与鲁尔工业区繁荣和衰落”的教学,通过对鲁尔区的区位条件、煤炭资源的结构、交通状况的分析,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工业区兴起的重要作用,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鲁尔工业区的新发展”的教学,理解鲁尔工业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选择学生熟悉的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分析矿产资源的区域开发。

6.理解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相互联系;并能结合某区域的实际,进行科学分析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补充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进行案例分析。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范文第5篇

学校培养的不能是只会做题的学生,应着力挖掘学生的潜质,彰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因此,学校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共性的同时,要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从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需求出发,开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彰显个性,形成知识、技能及思维拓展等和谐发展的课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综合性校本课程要本着既能刺激学生的“胃”,又要留住学生的“心”、更得留住学生的“身”,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开发综合性校本课程的目的。实践告诉我们,校本课程应该既重内容又重形式,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校本课程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因而让学生“活”起来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 学校;课程;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9—0020—02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我们现在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我们必须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同时创建适合学生的学校课程,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使我们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成为校本课程,成为适合我们水车园这所学校的课程。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起点和归宿,我校则着力于培养大家风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优秀公民。

鉴于这个目标,我校开发了 6个系列课程,即“6S”教育课程,仪式典礼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了解国际文化”课程,特长发展课程,“科学素养”课程。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一、主题月活动

主题月活动设计时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立体化地拓展学生校内、校外体验的空间。我校常围绕一个主题集中在每周三下午开展活动,具体活动主题如下:

3月水车文化月,开展了解水车文化,品读水车诗文,写水车诗文,画水车,做水车等活动; 4月体育艺术月,开展艺术活动和运动会;5月湿地活动月,开展湿地实践活动和湿地交流活动;6月读书交流月,开展好书推介,读书心得交流,评选学校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活动;7月礼仪安全月,开展文明礼仪训练和安全演练活动;9月科技创新月,制作小发明、航模、纸模、机器人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0月世界博览月,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风土人情,建构学生独立、科学之精神等等。

为了将此项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将主题月活动内容固化为“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大型活动,开展一次讲座,观看一部电影,制作一个小制作,了解或学习一个人物。

开展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开发了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快乐成长。

二、成立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

第一阶段:形成雏形,组建社团。开设金话筒、文学社、合唱、乐器、书法、绘画、手工、围棋、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湿地活动、摄影、拉丁舞等学校课程,根据学校师资,选拔或外请教师25名作为指导教师。编制出课程纲要,编写活动手册以及《文明礼仪》《湿地探秘》等课程教材,并进行试运行。

第二阶段:社团自治,充满活力。学校在成立诸多校园社团的基础上,将社团自主管理权交给学生。学生自发组建了社团理事会,每年五月公开招聘、选拔各个社团的正副团长。各社团成员招聘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双向选择,以此激励学生自主管理。

三、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

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我们现行的教材里选编的短篇文章(经过选编、删节、压缩)来说的。主要指优秀的中长篇儿童文学作品、图画书。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课文的阅读、分析、感悟,而对学生的略读,也就是更为广泛的阅读指导,尤其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还不够。

因此,我们要把整本书的阅读引入课程,注重指导和交流。通过整本书的课程建设,促使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书,以阅读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亲近母语,亲近文学,亲近文化,强调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四、湿地探秘课程

1998年起我校就开始参与湿地国际的一些活动,2006年7月我校承担了主题为“保护湿地,关爱母亲河”的第五届亚洲湿地周庆祝活动,被命名为湿地实验学校,我校也成为了西北第一所湿地实验学校,借助这个平台我们积极开展了针对小学生的湿地保护教育活动。我校每年都参加湿地国际举办的交流活动,并先后派师生30多人次参加了在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及中国扎龙、南昌、湛江、武汉、大丰等地的湿地交流活动。活动不仅让师生认识了湿地,了解了湿地,形成了湿地保护意识,同时也带动了学生家长、周边学校共同投身于湿地保护的活动中,激起大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同时,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国际视野等多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培养。

五、劳动教育课程

我校的室内外卫生没有外请保洁人员,全部由学生打扫。教室卫生每天各班打扫2次。操场、楼道、楼梯的清洁任务由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承担,每班固定一块卫生区域,要求先扫后拖,每天早晨、中午各打扫一次,每周值周师生都会对各班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督促学生认真打扫。在劳动中,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践行了“勤奋吃苦”的理念。

六、阳光体育课程

体育方面我校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特长,打造体育品牌”为目标,以篮球为突破口,以课间和课外活动为抓手,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1. 上好体育课。

2. 以“社团为载体”,以课间活动为突破口,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确保学生每天活动1小时,掌握2项体育技能,1项艺术技能。

(1)积极推进课间特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

(2)以“社团活动”、“主题月活动”为载体,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保证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1项艺术技能。

(3)积极举办体育竞赛活动,以竞赛促普及,以竞赛促特色。并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举办全校体育竞赛活动。在普及的同时,重点抓好我校传统体育特色项目篮球以及跳绳两个体育项目的实施和开展。

3.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校从形式上采取多元化跑步,校内与校外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课余与体育课结合。“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生活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强健了体魄,也培养了各种品德,如比赛中的公平竞争、公共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

七、文化日活动

1. “毕业典礼”。我们让每位同学都讲述六年生活中的故事,同学的、父母的、老师的。过去的点点滴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被放大,被传播。学生讲述对老师的爱,老师们表达对学生的情感。

2. “入队仪式”。每年的10月13日,一年级的孩子们全部入队,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给他们戴红领巾。家长、老师在这一刻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