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

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

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信网络;UMA;嵌入式

通信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属于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着眼于对TCP/IP原理进行阐述和分析,讲解互联网的体系架构及基本原理,涉及网络协议居多,知识面较广,几乎覆盖了现有TCP/IP网络的所有内容,掌握起来相对困难。通信网络课程设计是一个独立的实验环节,是对通信网络课程教学理论的延伸和补充,是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其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有的TCP/IP网络,锻炼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通信网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传统的通信网络课程设计教学主要以对学生单独辅导为主,督促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但由于通信网络课程涉及面广,多与TCP/IP具体协议相关,缺乏具体实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于理解,老师又苦于没有具体实例进行形象化的描述。为此,我们设计了以具体项目为导向的通信网络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借助UMA技术将传统的蜂窝网络“搬迁到”实验室,利用基于UMA技术的模拟移动通信平台把无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了一起,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项目实践环境,并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生动活泼的实验,帮助学生掌握课堂所学。

1传统教学暴露的问题

1) 教学与实践脱节。传统的教学总是重理论,在课堂上讲授协议的基本原理,课后布置练习,一切都停留在课本上。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具体实际项目的结合,学生往往在学完通信网络课程之后,没有建立起应有的知识体系,不知道课本上介绍的TCP/IP原理如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实现的

2) 缺乏软件工程的思想,没有项目开发的概念。通信网络是一门专业课,也可以说是之前学习的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的运用。但由于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真实项目,缺乏真正的项目开发经验,以致于当拿到一个具体需求时,想的不是如何去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而是一味地用试、凑的方法来找答案,这种盲目的,没有理论指导的试凑法严重制约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 实验内容比较陈旧,没有及时更新。由于性能、成本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是基于开放源代码的嵌入式Linux平台下进行开发产品,而目前大部分高校通信网络实验基本上是基于X86的Windows平台,即在Windows平台的PC机上进行网络编程实验,学生只能在PC机或局域网内进行网络编程实验。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嵌入式、Linux方面相关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

2什么是UMA

UMA(Unlicensed Mobile Access)技术是一种能够将传统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网络融合在一起的接入技术。作为3GPP标准的接入技术,支持移动语音与数据从蜂窝网络到无线局域网的无缝转换。通过UMA控制器,双模手机可以实现通过Wi-Fi网络无缝接入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并支持语音通话、无缝切换、短消息、漫游等业务。

2.1UMA的网络架构

UMA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在传统GSM网络中,接入网通过基于控制器与移动核心网相连,手机通过基站与基站控制器相连,接入移动核心网。在UMA网络中,双模手机通过Wi-Fi,经由AP(Access Point)与UMA控制器相连,通过UMA控制器连入移动核心网。

简单地说,UMA技术就是利用UMA控制器将Wi-Fi网络与传统的移动蜂窝网络结合在了一起,由于UMA控制器的存在,双模手机通过Wi-Fi连接到UMA控制器,然后经由UMA控制器连入移动蜂窝网络。

2.2UMA技术原理

通过非授权网络(蓝牙或Wi-Fi),UMA技术可从传统蜂窝网络或本地GSM和GPRS移动服务的手机自动切换到UMA接入点,使手机无中断地检测到速度最快、最经济的网络,从而使手机用户可以最灵活的方式获得先进的手机服务。手机离开UMA接入点的覆盖范围后,则无缝切换回蜂窝网络[1]。

在UMA体系结构中,原有的蜂窝网络并没有进行调整,只是在网络中引入一个新的网络组件――UMA控制器(UNC)。UNC的作用相当于 GSM/GPRS原有接入网中的基站控制器(BSC),负责UMA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以及链路管理,此外UNC还通过IP网络与移动终端(MS)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并与MSC/GPRS交换信息[2]。

3利用UMA技术服务于通信网络的实践教学

UMA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固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的场景。通过UMA技术,不需要部署昂贵的移动基站、天线,就可以把移动通信平台搬到我们的实验室,在这个模拟的移动通信平台之上,可以支持真实双模手机的注册与登录甚至是打电话。由于UMA技术支持TCP/IP接入,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再配之以合适的基于UMA技术的通信网络教学实验设备,学生很快就能够进入实际工程应用开发。因为有这样一个支持真实手机接入的模拟移动通信平台,配置相应的嵌入式开发板,学生可以在嵌入式设备上开发自己的模拟手机,并通过自己开发的程序注册、登录虚拟的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实验教学平台接近实际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1利用UMA技术搭建模拟移动通信平台

利用UMA技术搭建一个模拟的移动通信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生动、贴近实战的实验环境。平台搭建主要有以下3个工作。

1) 移动通信网络核心网设备模拟。选择合适的CompactPCI单板作为主控板,基于Linux平台,开发程序模拟核心网行为,主要包括手机的注册、鉴权等流程。

2)UMA服务器的开发。遵守3GPP协议,与市面上的UMA双模手机兼容,能够与真实的UMA手机实现互联互通。

3) 嵌入式终端的开发。选择合适的嵌入式芯片如ARM,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进行Linux内核的裁剪,支持网络接口,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嵌入式终端设备。

移动核心网在移动通信网络里面主要完成话费的计费、路由的选择、对手机用户的鉴权认证等工作。一个真实的手机如果要登录移动网络,手机需要与核心网有一系列的信息交互。由于我们搭建的只是一个模拟平台,因此只需要发送相关指令允许手机登录即可。

其次是要搭建模拟的UMA控制器,由于UMA控制器是要跟真实的手机打交道,因此我们的UMA控制器需要严格遵守UMA规范。根据UMA规范,手机与UMA控制器间是通过TCP/IP进行连接的。

3.2基于UMA移动通信平台的教学

从图1可以看出,UMA协议是基于TCP/IP协议,手机与UMA控制器通过IP宽带网连接,上层封闭UMA协议,这就为我们教授通信网络相关知识点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

3.2.1良好的应用场景

UMA技术作为一种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北美、欧洲得到商用。一方面它是基于TCP/IP协议的技术,但另一方面双模手机可以通过UMA控制器登录移动蜂窝网络。我们在实验室里实现基于UMA技术的模拟通信平台,学生在实验室里就可以能过双模手机打通电话,并且利用抓包工具对UMA协议进行分析。如学生通过Wi-Fi网络登录,在手机上可以看到相关的模拟移动通信网络的信息。面对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且是以商用级别项目为蓝本的实验环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丰富的实验用例

基于UMA技术的模拟通信平台以实际项目为蓝本,我们依托这个实验平台可以设计很多教学用例。

1) 基于TCP/IP的客户端/服务器的实验设计。在基于UMA的模拟通信平台里,手机与UMA控制器实际上就是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关系。双模手机要注册网络就需要通过TCP/IP网络注册到UMA控制器上,后经过UMA控制器接入模拟移动核心网。我们可以让学生在PC机上开发程序模拟手机行为,通过编写的模拟程序成功注册到UMA控制器上。

2) 高性能服务器的设计。从手机的角度来看,UMA控制器实际上就是TCP服务器,手机通过发送基于TCP连接的UMA注册消息来到达注册的功能。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TCP服务器,看是否能正确接收来自真实手机的消息,或者是自己写的模拟手机发送过来的消息。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例如,如何提高UMA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这时,我们可以提示引入计算机集群的概念,即设计一个负载均衡器,将收到的来自客户端的请求按照某种策略发送给多台后台服务器,以达到大幅提高性能的目的。

3.2.3结合软件工程进行教学

UMA技术本身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成功的商用项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要开发一个TCP服务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步骤?培养学生正确的软件开发流程意识,认识到文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严格按照软件开发流程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编码、测试,在实践中体会软件工程的思想。

3.2.4基于嵌入式的通信网络实验

教师给学生提供嵌入式Linux平台,要求学生在Linux平台下进行开发。例如,学生在嵌入式Linux平台下开发TCP客户端,模拟手机发送消息包给UMA控制器,一方面可以验证模拟程序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也掌握了嵌入式Linux的基本开发流程。

3.2.5移动通信相关知识的扩展学习

UMA技术是一种能够将传统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网络融合在一起的接入技术。在我们的基于UMA的模拟移动通信平台上,学生可以看到手机正常注册到模拟移动核心网,并打能电话。

这时,我们可以在UMA控制器侧进行IP包的捕获,通过分析消息包里的内容,可以适当进行移动通信网络的扩展性讲解,如手机要注册上网需要几个步骤,分别经过哪些流程等。

4结语

通信网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涉及的知识面广,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UMA技术的通信网络教学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具体、贴近实际的项目,围绕着真实具体的项目进行教学,将各个知识点融入到具体项目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UMA技术目前仅在欧洲与北美商用,在亚洲及国内还应用较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将前沿技术引入到教学中,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UMA技术是比较新的技术,在国内高校尚没有应用先例,对我们来说也是初步尝试,尚待进一步积累经验,使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融合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科技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是越来越密不可分。在移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今天,两者之间互联互融也愈加凸显出来。以下主要对移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研究阐述。

1移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功能

基于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学习模式的巨大变化,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需求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而满足这一需求依靠的是计算机技术的支撑。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几乎覆盖所有行业,为人们的学习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的益处。而新形势下的移动通信技术其实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设备将信息数据进行传输,通过庞大的信息处理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更多的服务。我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通信网络架构建立起来,在这样的网络体系里面,每一个信息节点将合理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同时建立计算机通信国际标准,从而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交换,这样的数据传输模式将一改之前通信过程受到传输形式、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将数据信息高效稳定的发送和接收。

2当前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特点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实现实时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包括语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功能已从单一的业务阶段发展为多媒体业务阶段,同时信息传输速率和传输带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逐步发展为一种通用技术,并且不可分割。目前,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网络,并向无线网络为主的多重网络综合方向发展。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促使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通信网的“三网融合”。?“三网融合”使网络硬件资源实现共享,避免简单而重复的建设,网络的实用性得到充分利用,不但使网络维护性能得到提升,还降低了费用,提供高速带宽的多媒体技术的广阔平台。计算机通信网络未来的发展理念会有更高层次的演进,这种演进不但使计算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还会使计算机介入各种领域和网络资源共享,实现真正意义和深层次的信息时代。

3移动通信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相融合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成晚于通信技术,但是在强大的工业技术背景下,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很快发展为同一种技术。移动计算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移动通信技术来支持,同时,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中的很多技术例如计费、管理、程控交换等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在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络中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通信网络中部分网元完成的就是计算机的相关功能。

3.1技术融合

移动通信能够处理的信息形式与计算机通信处理的信息形式相同,它们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在应用过程中两者有大量的相同技术,相关技术包括:纠错技术、路由技术、信息编码技术、网络系统模型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之前不能共用的技术,通过融合阶段,经过合理改进也能够实现统一的标准。计算机网络架构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在无线接入技术角度来看,可以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和多输入与多输出等技术,这些技术是计算机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未来共同发展热点。

3.2业务融合

对于通信用户和通信运营商来说,无论何时何地,使用什么样的设备,都希望获得和提供恰到好处的接入方式,数据信息实现无缝连接与快速发送接收。标准统一的核心网络与多种互补式接入技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业务空间和容量,并在使用费用上得到优惠。业务上的融合能够促进移动通信业务在原有的语音业务上发展更多的增值业务,比如物联网技术、增强型信息业务等。移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业务融合将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业务,这就要求互联网运营商与移动通信网运营商彼此进入对方的领域,共同努力来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

3.3网络融合

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网络必然会实现最终的融合体,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思想就是在IP协议基础上再采用其他相关技术,同时融入电信业务运营模式与设计理念形成一套新的网络技术。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紧密相连,让用户切身体会到不受地域限制的移动增值业务,这一实现可以与承载网络無关。当前移动网络已经实现了全IP网络的技术,形成了与计算机网络互操作的融合网络结构。

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145-03

1概述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辅助方式。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进一步普及,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拥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非常迅速。《移动通信》是大学通信相关专业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在这门课程中重点讲述了一些实用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构成、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工作过程。其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容较为具体,课程中知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如:信息论与编码、信号的频谱分析、电路等。在教学中,老师往往会结合单个的静态图片讲解,但是有很多内容用单个图片很难表示清楚,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并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中的一些技术和概念,例如:码分多址、卫星通信的过程、带状服务区及其频率分配方式等。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教学改革,引入CAI,力求摆脱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课程的内容,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有关于移动通信的课件大多都内容比较单调,形式单一,即使有网上教学使用的课件,其并不适合课堂教学使用。因此有必要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如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加入到《移动通信》CAI课件的开发中。在本设计中,利用Autherware对该课件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本文首先介绍教辅型与网络版多媒体CAI课件的差别,确定了《移动通信》CAT课件的开发和制作的原则,笔者主要解决各种多媒体元素合理加入课件的问题,提出了在设计教辅型课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并将课件此引入教学环节,经过实践,证明通这套多媒体CAI课件使教学更加生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辅型和网络版多媒体CAI课件的区别

尽管多媒体CAI课件都是以指导学生学习为目的,但是用于网上的多媒体CAI网络课件和用于上课时老师使用的教辅型多媒体CAI教辅课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不同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对象不同,网络课件的主要用于学生自学,而教辅课件则主要用于教师上课。

2)内容的安排不同,由于网络课件主要是用于学生自学,内容上应该以详细为好,并且应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考虑内容的安排。而教辅课件主要是用于老师上课,在内容上应该以精简为好,并且以老师讲课的思路为设计重点,更多的内容应该有老师来讲,这样才能强调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主导作。

3)功能设置的不同,网络课件的功能应该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要求,至少应该具备课件内容讲解模块、练习模块、在线提问模块等,学生可以脱离老师进行自学,而教辅课件则应注意课堂不同内容的衔接,在功能设置上应该强调老师使用的方便。

4)在色彩的设计上,网络课件应该注重其色彩搭配的鲜艳,能在学习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辅课件应该以简洁、色彩对比度强烈为好,因为教辅课件通常是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这样设计图形才能在放大之后保持清晰。

5)背景音乐的处理不同,笔者认为网络课件可以在播放时加上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再学习过程中,不至于很枯燥;但是教辅课件对于背景音乐可以有选择地加上,因为根据实际的使用效果,如果在讲课的过程中加入背景音乐,往往会分散同学的注意,课堂效果反而不好。但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如播放动画时,加入一些主题音乐,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起到强调重点的作用。

6)交互性的处理方式不同,网络课件比较注重在各章节之间任意的切换,而教辅课件更加强调在讲课的内容中进行切换。因为学生在使用网络课件的时候可以不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学习,尤其是在复习的时候,但是老师讲课的时候却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的,就算在进行跳转的时候,也主要以讲过的内容为主,而不会任意的跳转。

3《移动通信》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

本文设计《移动通信》多媒体CAI课件主要以教学为出发点,同时兼顾了其网络的实用性。

3.1_发工具

本课件的开发采用了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作为开发工具,Authorware是以图标为导向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它无须传统的计算机编程,它具有5种基本动画功能,拥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和函数库,利用12种常用的图标按预先的设计框架进行拖放就可以将图像、动画、音频、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多媒体数据汇集在一起,完成课件的制作。由于课件中要用到大量的动画,仅仅用Authorware自带的5种动画功能,远不能完成所有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中选用了Macromedia公司的专业制作flash的工具――Flash MX作为动画的设计工具。由于在课件中要用到大量的图片,选取了PhotoShop作为处理图片的工具;在处理影视作品方面选用了Easy RealMediaEditor作为视频截取的工具。

3.2课件总体结构设计

《移动通信》由6个章节的内容组成。在课程主干采用树状结构和章节内容之间采用网状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构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在各章节之间可以相互跨越,在一个相同的章节的不同小节之间也可以相互跨越,但是不同章节的各个小节之间是不能相互跨越的,可见,这种结构强调了各学习内容之间的从属关系,又强调了分支之间联系的灵活性。采用这种结构既克服了树状结构中一个章节中的各个分支不能相互跨越的缺点,又克服了网状结构中容易所有的内容均可以相互跨越而产生的“迷航”问题。

在Autherware中各章节的结构的程序实现如图1所示。由首页部分、各章节两个大部分组成,其中首页部分包含背景图、封面、背景音乐、总目录4个部分。

课件主目录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由课件的名称和各章节的名称组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大屏幕上显示时,会很清楚。层次感很清楚,指向明确,可以直接点击相应的章节,进入各章节的讲课内容,这种目录结构非常适宜课堂教学的过程。

3.3章节的具体设计

在确定课件的整体架构之后,依据架构模式可以对具体章节进行详细设计。下面将以“第五章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为例,介绍章节的具体设计,其结构如图2所示。

在页面的设计时遵循了两个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即应该考虑到课件的使用主要是在课堂,这是就需要大屏幕将其放大,要使课件的内容在大屏幕上清楚的显示,页面中的页面中的各种功能模块不能太多;二是方便性原则,即要考虑到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在相关内容之间方便地进行切换。基于这两个原则。课题页面设计以简洁、大方为基调,由内容和导航功能框2个部分构成。导航功能框由8个按钮组成,可以实现同一级内容的前后的切换、课件内容的前进和后退、课件内容查找、随时调转到刚才浏览过的页面和最近讲过的一页、返回上一级内容,为了方便教师在讲课时使用这些导航按钮,当鼠标指向相应按钮时,按钮的下方会出现简短的介绍。在授课时,可以通过点击小节标题进入相应的内容。

在“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授课内容中,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很多应用场景学生并不能直观的接触到,对于这种类型的概念和知识点,利用flas技术展现“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构成,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展示,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便于其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内涵。

3.4课件的

在课件整体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将其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课件如果不,就只能运行在安装了Au-therware的计算机上,这很显然不是很方便。因此需要将课件成不需要Autherware软件支持,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都可以使用的课件。第二,为了配合远程教育的需要,将该课件打包生成网络版课件,以实现网上教学。利用Autherware的一键(One Bullon Publishing)功能,就可以完成课件的,从而达到以上两个目的。

4教学成果实验

为了验证《移动通信》多媒体课件在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在进行《移动通信》教学时,将考入成绩相当的两个班的同学按照其班级进行分组,其中实验1班教W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2班的教学采取传统模式进行,以《移动通信》第五章内容为例,通过调查,实验1班的40名学生中,理解该知识点的有20人,较理解为8人,不怎么理解的4人,不理解的有8人。实验2班的41名学生中,理解该知识点的有12人,较理解为6人,不怎么理解的11人,不理解的有12人。

通过对比发现,在该课程中,设计的多媒体课程在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作为学习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以后即将成为一名通信人的学生来说,了解通信基础知识,掌握通信专业的学习方法,明白通信行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是关系到自己前途,关系到自己人生价值能否实现的人生大事。

通过近一周的学习,我们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参观实习丰富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本人观察能力,开阔了视野,并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认识,真是让我收获颇多。现将本次实习就参观实习内容、实习收获、以及未来自己努力的方向等作以总结。

实习单位及心得体会

xx移动(xx分公司)

一、公司概况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

根据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要求,xx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xx分公司(简称“xx移动”)于1999年7月19日正式成立,负责中国移动通信网在xx地区的网络建设、维护、发展与运营管理,经营范围为移动电话业务、移动数据业务以及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推出了多种话音增值业务和无线数据业务。目前,公司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客户品牌,客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150”、“158”和“159”。公司下辖10个职能部门、11个生产部门、4个县市营业部,共有移动员工457人,平均年龄35岁。XX年7月,公司完成注资重组、改制上市,成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企业。

xx移动通信始于1992年,至今已建成功能完善、质量优良、覆盖全区的gsm数字移动通信网。到XX年4月27日,全市移动通信网上通话客户总数已达159万户。除提供移动电话话音通信业务外,先后推出了点对点短消息、移动手机支付、移动交费卡、移动彩铃、企信通等新业务,开辟了移动通信服务新领域,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地方便了广大客户使用移动电话业务。

公司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争做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战略目标,始终追求高水平的运营和管理,着力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信号覆盖到了全省所有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小区和主要酒店、宾馆等实现了室内覆盖;网络已漫游通达216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推出了短消息、移动梦网、飞信、手机邮箱、移动秘书、移动全球呼、gprs、随e行、彩信、无线局域网、手机支付等多种移动新业务、新功能。公司向广大客户提供10086服务热线24小时服务,增加了营业网点数量和服务功能,推出了多种交费方式,推行全球通大客户经理服务,实施客户积分奖励计划,开展“收费误差双倍返还”服务承诺活动,推广集团客户信息化解决方案,为广大中国移动客户提供专家级的移动通信服务,促进了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较好的维护了客户的合法权益。xx移动的客户数量以每年超过100万户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超过1000万户。面向未来,xx移动xx分公司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秉承“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的经营理念,全面提升公司在通信行业的领先优势,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通信基础知识

1.数字移动通信

数字通信包括gsm、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3g)目前主要有两种主流的技术方向。其中一种是从第二代cdmaone演进而来的cdmaXX技术,cdmaone移动通讯网络在北美、南韩和香港等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XX年5月中国联通采用了增强型的cdmaone的技术在中国全面建设移动通信网。cdmaXX与cdmaone的空中信道具有相同的码片速率,向后兼容cdmaone的系统,可以由cdmaone平滑升级而来。其演进的路线是cdmaone--cdmaXX1x--cdmaXX1xev。另一种主流的第三代通信技术是由第二代gsm标准发展而来的wcdma技术,由于gsm采用的是tdma(时分多址)调制方式,而wcdma采用了cdma(码分多址)的调制方式,其空中信道无法兼容,采用机站积叠和使用多模手机的方式向后兼容gsm系统,其演进的路线是gsm--gprs--edge--wcdma。在制式上则有时分多址(tdma)(如欧洲的gsm系统)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二者均能够实现高速分组的3g数据业务,但从空中信道调制、核心接入网络和终端用户等多个方面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gsm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数字调制、网络层结构和业务作了规定的蜂窝系统。gsm是为了解决欧洲第一代蜂窝系统四分五裂的状态而发展起来的。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3g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wcdma、cdmaXX与td-scdma。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的模拟调制方式,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信令干扰话音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调制方式,提高了系统容量,并采用独立信道传送信令,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但tdma的系统容量仍然有限,越区切换性能仍不完善。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wcdma全称为wideband`cdma,这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欧洲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它与日本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基本相同,目前正在进一步融合。该标准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edge是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evolution(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的简称,这两种技术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中国移动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将原有的gsm网络升级为gprs网络。

(2)、cdmaXX是由窄带cdma(cdmais95)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由美国主推,该标准提出了从cdma`is95(2g)—cdmaXX1x—cdmaXX3x(3g)的演进策略。cdmaXX1x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XX3x与cdmaXX1x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了多路载波技术,通过采用三载波使带宽提高。目前中国联通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建成了cdmais95网络。

(3)、td-scdma全称为timedivision-synchronous`cdma(时分同步cdma),是由我国大唐电信公司提出的3g标准,该标准提出不经过2.5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非常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但目前大唐电信公司还没有基于这一标准的可供商用的产品推出。

2.光纤通信

利用透明的光纤传输光波。效率速度都远远优于有线电通信。同步数字体系(sdh)是一种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通信体系。它是一套新的国际标准。sdh既是一个组网原则,又是一套复用的方法。sdh是为了克服pdh的缺点而产生的,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再定规范然后研制设备。这样就可以按最完善的方式设定未来通信网要求的系统和设备。sdh是国际电信联盟ccitt于1988年正式推荐的,并称为同步数字体系。sdh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它不仅适用于光纤通信,原则上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通信。被誉为”光纤通信之父“的高锟(英籍华人),在光电话的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减少介质杂质方面,马瑞,卡谱隆,凯克在1070年将噪音减少到20分贝/千米,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解决光电话产生的2个根本问题上发明了能够产生理想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1974年光杂质噪音减至1分贝/千米。1979年降低到0.2分贝/千米。1977年美国芝加哥和圣塔磨尼卡之间首次建成商用光纤通信系统,头发丝粗细的玻璃丝能同时开通8000路电话。到1990年光纤通信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1由多模光纤过度到单模(只传一种模式,没有色散,传输的频带宽,能载送的信息量比多模光纤大的多)2由短波长(0。85微米)过度到长波长(1.31微米)。90年代光纤传输的的速率达10000兆比特/秒。相当于1/10的头发丝的光纤里可以同时开通1250000部电话。光通信每隔几十千米,增设一个“再生中继器”(光——电——光)以增大传输的信号,1985年“掺洱光纤放大器”诞生。光瓠子通信:使光脉冲变宽,变窄的两种效应相互抵消,就成了一个保持不变的光瓠子。我国光纤的发展:1977年第一根波长(0.85微米)阶跃型适应光纤问世,长度为17米,衰减为300db/km。1978年减少到5db/km。80-81年研制出激光器和pin探测器。84年在武汉,天津建立多模光纤通信。1986年动态单纵模激光器诞生。

3.移动基站收发信机和基础设施

gsm基站在gsm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gsm网络的通信质量。gsm基站是一种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最初的基站设备基本都是一些国外的产品。随着我国一些高科技电信企业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不断深入,一些国内的电信企业如大唐、广州金鹏等公司也生产出多种型号的基站。

gsm赋予基站的无线组网特性使基站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及室内、室外型基站,无线频率资源的限制又使人们更充分地发展着基站的不同应用形式来增强覆盖,吸收话务--远端trx、分布天线系统、光纤分路系统、直放站。

基站发信台(bts):受控于基站控制器(bsc),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服务于某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实现bts与移动台(ms)空中接口的功能。bts主要分为基带单元、载频单元和控制单元三部分。基带单元主要用于话音和数据速率适配以及信道编码等;载频单元主要用于调制/解调与发射机/接收机间的耦合;控制单元则用于bts的操作与维护。bts中存储编码算法a5和密钥kc,用于解密接收到的密文形式的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包括解密)。

基站控制器(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以及相应呼叫控制的功能,bsc以及相应的bts组成了bss(基站子系统)。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实体可分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

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要负责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一个很强的业务控制点。

bts:无线接口设备,它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

自我感受

通过本次认识实习,自己了解了通信专业的基础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闻,明白了一些通信设备的简单原理,也明白了目前该行业的最新发展,把平时书本的知识应用在了实践中,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财富,另一面自己也看见了自己的不足,还需要努力学习,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多请教老师,和有关人员,通过各个渠道学习和了解通信工程的有关知识。

通过实习,我们才有了机会去面对着专业性人员,听着他们对专业性的讲解以及亲自看到了许多的大型通信设备,这些都很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与实际相联系,这些都很益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通过实习,让我体会通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加深对通信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了解这些企业生产和运营的规律,学习这些企业组织和管理知识,巩固了所学理论,培养了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增强了我在电子信息方面的学业背景和对本专业的热爱。

社会需求及专业发展、自我定位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社会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通信技术研发人员。其职业通路为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2)通信产品销售人员。其职业通路为销售助理销售工程师销售(市场)经理;

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联网;5G通信技术;应用

引言

5G移动通信主要是基于4G技术而开发的新型数据传输技术,其优势主要表现为有完善的传输性能、传输速度快、资源使用效率高且覆盖范围大,因而在现代数据传输中应用日益广泛。现阶段,各国开始与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深入研究5G通信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以此全面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促进物联网技术可持续发展。

1相关知识概述

1.1物联网内涵

当前,物联网是21世纪的代表性产物,其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物与物间的连接,使得人们日常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此外,该技术适应性比较强,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交通还是农业智能化发展方面,5G通信技术使得物联网技术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1.25G通信技术内涵

作为一种新通信技术,全球范围内5G通信技术备受关注。该技术被称为时代分界点,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数据流量增长速度快。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4G网络中套餐流量网络业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网速减慢甚至中断现象频繁发生,用户体验度明显下降。5G技术则有更高的传输速率与质量,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算网络繁忙时候也能达到正常4G及以上水平。峰值速率大。其主要指互联网运行最高与最低速率,相较之4G技术,5G通信技术速率提高了10倍左右,更好的保障了单体用户流量速率。环保性强。现阶段,环境保护备受各国关注,未来5G通信技术与节能环保理念有效结合,更好地满足时展。可靠性高且延迟性小。与10年前相比,现代人们生活中网络信息化应用与功能多元化、普及化;未来对于居民日常生活、购物、农业生活与工业施工等将实现数据与信息化发展,此种情况下网络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更多。5G通信系统则能够减少因延迟减少引起的资源浪费,稳定性更好。联网设备数量增多,信息高效传递。联网设备主要包含中继器、集线器与交换机等。因此类设备造价高所以数量有限,5G通信技术发展与联网设备技术支持密切相关。未来联网设备数量将日益增多,从而保障了5G网络覆盖率,人们信息交互需求获得满足。

2SDN/NFV网络技术

基于软件层面定义网络系统就可称之为SDN,整体技术突出了对IP网络设备提供的软件角度定义,且不会影响到主机设备。实际应用中,整个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分离并转发电视网络设备。借助系统化协议,SDN技术能够促使控制设备与其它转发设备准确结合,设定专业化协议,深入解说控制与转发设备结合遇到的问题,而这一过程的利用IP网络设备实现。5G技术能够对全网实现集中控制,利用IP设备控制点分散而集中管理设备。整个系统中SDN技术实现可编程目标,整体技术支撑下控制并管理相关网络。整个系统中,网络功能虚拟化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利用虚拟化技术,有效协调相关电信设备比如软硬件设备,便于拓宽网络整体功能,全面提高工作效率。5G通信技术中,可扩展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技术,云计算服务与三网融合产业有效提高了5G通信网络安全性,且对5G通信技术发展规划制定也有非常重要的。SDN/NFV技术中,将软件定义网络或网络功能实现虚拟化,特别是5G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虚拟与软件化目标,数据分离控制效果突出,从而更好地推进5G通信技术发展。SDN/NFV技术是5G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结合网络有效构建通信借此狐、控制与应用层,合理调用程序,成功取代手动配置,因而对5G通信技术管理也至关重要。实际工作中要想优化网络系统,5G通信网络就要具备转发分离功能,以此有效控制5G通信网络运行状况。结合SDN/NFV技术,有效构建虚拟网络架构,从而更好的满足各业务网络需求。

3物联网时代5G通信技术具体应用

3.1高频段传输通信技术

物联网背景下,各行业发展中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容量与传输速率。现阶段,对于移动通信系统而言,系统频段多保持在3吉赫以内,以此满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需求。如果存在较大范围的线上活动,短时间内使用数量增长速度快,就会出现频段资源不足的问题,造成网络拥挤,从而影响到用户体验度。但高频段传输技术中,宽带吉赫达到284.7,该数字是微波全部带宽的12倍。换言之,微波与毫波尽管叫法没有多大差别,但范围却明显不同。相较之微波,毫波要明显小一些,毫米频率一般为27.3~350吉赫,所以因尺寸比较小利于实现小型化发展目标,制作体积小、耗材小的设备。除此之外,超高速距离内实现通信,再结合5G技术,获得很好的兼容性。

3.2密集网络通信技术

相较之4G网络,5G移动通信具有的流量是其千倍甚至更多。众所周知,5G网络技术是将各种无线接入技术融合在一起,覆盖范围小,因而更细小的分割是无法实现的。此种情况下,应用密集网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实际应用中,密集网络技术内容主要包含:将大量天线设置于宏基站外部,该方法利于拓宽室外空间,同时还能促使系统容量得到增加。与此同时,使得系统灵活性得到明显提高。室外布置较多的密集网络,以此促进各网络节点更好的协作,在此基础上使得相邻节点准确性与有效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外,还可有效改善信噪比增益的客观性。5G网络通信技术中,应用密集网络技术可适当地增加网络空间与时间动态班花,网络覆盖面积扩大,为网络优势的充分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智能网络技术

未来,随着时代的进步,5G通信技术提供多元化服务是必然趋势,同时还会向中心网络传输更多复杂的数据。从本质上来讲,5G通信技术中心网络属于一种云计算平台,其中大型服务器是主要构成部分,有很强的计算能力。该技术可借助交换机网络与其它设备、基站有效连接起来,可有效应对时效性强的数据与大量其它数据。向云计算中心提交数据并进行网络处理,以此对数据进行细化,并根据不同类别做好划分与归档。中心网络外部包含很多终端与基站,其形态也是有所差异。网络中心可结合各种业务类型,选择频段不同的数据。用户体验中,网络连接有多元化的方式。此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地应对复杂且大量易燃物,提高智能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以此增强数据识别、分类与选择能力。所以5G通信技术中,智能化网络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构成。

3.4直接通信技术

现阶段,移动通信系统构建通信网时,主要是利用固定站点分布实现构建目标。一般情况下,基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基站向周围拓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一定范围全面覆盖网络。实际工作中,要在较为宽敞地平地上设置基站,且要具备一定的固定性,由此就对导线结构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这就表明,只有在基站覆盖范围内方可接收到移动网络,一旦间距较远的话,移动网络接收就会受到影响。但5G通信技术研发过程中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认识了传统基站网络传输还存在一些限制性问题,以此为有效构建直接通信技术创造了平台。就算没有构建基站,也可实现有效传输并接受网络数据,一定程度上该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