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艺术与方法

教学艺术与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艺术与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艺术与方法

教学艺术与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方法;语言艺术

大学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完善和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但大学课堂教学又有别于中小学课堂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比较特殊,是一些年龄在十八九岁已经成人,但心理还不太成熟,并且地域分布广泛,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呈现多元化,既要考虑知识目标,又要考虑能力目标,还要考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的内容是综合型的,知识前后衔接比较紧密,并涉及前序课程和后续课程,教学方式也主要以启发式、探究式为主,由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在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自己,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语言艺术实现高效教学。

一、热爱教学,为人师表,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干一行、爱一行是我们每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我们全身心的热爱并投入其中,势必会得到很好的结果。2004年大学毕业充满热情、青春激扬的我们进入到了人生身份的一个转换阶段,由学生变为了一名大学教师,慢慢适应了这种角色的变换之后,我们也对教师这一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热爱这个职业,并通过和学生在一起生活、成长、交流体会幸福和快乐。要以不平庸的态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热爱教学体现在热爱和教学相关的一切,尤其是热爱自己的学生。刚刚入学的新生,周围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课程。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住宿舍、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父母、第一次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一个人求学,给学生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对待,让学生体会到大学生活的美好。我们应时刻设身处地地去想,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会怎么做。

2.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也很重要。我们要努力钻研学术知识,做一个人格上让学生喜爱、教学能力让学生信服并能够充分驾驭课堂的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样学生才能以较高的学习兴趣愿意听我们的教诲,向我们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再到大学,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喜爱的老师记忆深刻,因为这些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述内容高潮迭起,让学生受益匪浅,印象深刻。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教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什么是兴趣?就是学生特别喜欢、特别偏爱的一种心理。当然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爱好不同,如何让学生对我们所讲授的内容感兴趣,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大学的学生虽然年龄上已经成人,但是心理上其实还不是很成熟,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像我们这类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自控能力不强,主动学习、会学习的学生不多,所以更需要教师去引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大一的学生,这些孩子就和高中生一样,所以作为教师要去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环节中投其所好,让学生对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愿意和我们一起互动、学习。

小学阶段主要是抄写知识。中学阶段主要是灌输知识。而到了大学,主要是老师引导着学生去思考知识,此时的学生再也不喜欢读死书和死读书的教学方法了,而是希望老师能以课本内容为参考,讲出自己对教材内容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理解,而不是课本教师、教案教师、课件教师。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上好第一节课尤为重要。学生会关心这门课由哪个老师讲、讲的是什么内容、这个老师的水平如何等,所以对第一节课会抱有比较大的期望,而老师就应该用渊博的知识、激情的讲授艺术和幽默的性格去吸引学生,收拢学生的心,并做到不仅要上好第一节课,还要上好每一节课。

三、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

在确定了教学的目标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否则实现教学目标就变成了一句空话。(1)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切忌主题不明确,层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教师讲授中讲的内容很多,但是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讲到哪就算哪,语言也不生动,结果学生听得是不知所云、没有边际,所以我们在平时备课中要首先抓住重点,才能突出重点,而且要把重点内容讲精、讲透。(2)教学中要讲清难点。我们就得考虑什么是难点?就是我们学习的时候感觉学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同时也应该是学生作业中或者课下问得比较多的知识点。(3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疑点内容,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对新知识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4)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安插兴趣点。兴趣点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和思考度,既是学生不清楚的内容,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案例教学法就是一个不错的有效促进教学的方法,我们给学生讲一个概念、知识点还不如讲一个好的案例,通过案例把概念和知识点介绍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印象深刻。同时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启发性、节奏性和形象性。

四、充分使用各种语言艺术

好的教师应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课堂上注意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关怀的温暖。讲授中要能言善道、学识渊博、谈古论今、庄重但不失幽默。可以使用夸张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并充分发挥能让学生喜爱的特质。会说话是一种资本,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说我们现在知识还不渊博,还不能谈古论今,那至少我们应该勤勉地去不断学习,先取一家之长,模仿为主,再取多家之长,兼收一身,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在我们的课堂上应充满激情,适当地引用艺术,用幽默诙谐的艺术形式来辅助教学。而且做到用表扬和赞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给学生以信心,如果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要单纯的说教,而要用比较委婉的语言批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所反省和领悟,所以语言是我们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一名教师把话说好、简单,把课讲好不易,我们的一句话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能够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是每一位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宽大的胸怀、良好的德行,才能为人师表,以己正人。工作中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学问,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各种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叔琼.大学课堂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6.

[2]罗启.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长江大学,2012.

[3]万春锋.浅谈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J].职业技术,2013.

[4]李德林.教学个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套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TXYJY1

教学艺术与方法范文第2篇

一、 运用兴趣法将学习变成愉快的创作体验过程

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可以明显发现不少学生对艺术的追求自我要求低,缺乏较高审美鉴赏力,中等教育过程一些带有明显功利性的速成教育方式使当前生源的艺术素质较差,这些现实原因造成不少学生本身对设计艺术不了解,兴趣不够,除传授专业知识外对学习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特点是图片多,形象资料占有绝对数量,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教学媒体创设形象、直观的课堂情景,实现理论知识与形象范例展示相结合,教学内容形象感染力强。如笔者在家具设计课中将学生的作业与设计比赛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对创作高起点严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并获得2005中国实验家具展优秀奖,学生建立了兴趣和自信,课后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愉快地爱上了创作”。

二、营造主动思考的学习氛围

目前受高考升学压力影响下的中等教育带有明显急功近利的模式化教育倾向,学生养成应试教育下被动学习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高等教育方式一时无法理解和适应,误认为高校要求不严,学不到知识,将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在师生对话活动中能够明显感觉出他们的迷茫和困惑。不能从旧的思维定势——中等教育阶段被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型中解放出来,是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因此,要明确教师于高等教育中是“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的定位,帮助学生转型过渡到高等教育主动式学习方式;明确高校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设定目标,指出方向,而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怎样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从单纯接受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学习;教师工作重点从单纯讲授知识型转变为主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以及优化设计教学过程上。

三、 运用讨论法使课堂变成教学互动学术气氛浓烈的研究场所

讨论法是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交锋。重视对设计创作过程和方法的研究分析,教授学生如何灵活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当然学生的初级想法不够成熟,但教师要善于抓住那些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去积极引导、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实设计理念,许多问题往往在讨论过程中当堂得到圆满解决。讨论法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教学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创新思维的空间。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相互借鉴启发,欣喜地看到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思维被打开,开始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一个创作理念演变成多个创作系列,完成作业课题成为顺其自然的事,在设计成果与设计研究能力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事实证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鼓励他们。

四、教学相长,重视历届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总结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职业本身就督促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重视往届学生作品积累,特别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对比总结研究,可以有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供教师深入教学研究使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这方面出版了一系列教研丛书,如《美院教学创意从书》等,重视学生原创过程,是很好的教研书籍。笔者的重点课程《照明与灯具设计》教学课件2005版就是在2004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动,每年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的要求,新世纪要求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转贴于

五、建立师生交流平台,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

艺术设计专业的前沿性、社会性要求学生不能只是停留在课堂学习上,淡化“学校”“课堂”概念,设立另一个开放、社会化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接触课堂外的前沿知识。如照明与灯具设计课,对照明技术的学习是在市场调查中完成,在体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成为创作突破口,参展、真题真做等等都是在为学生寻找多方面学习空间。招生人数的增多和城郊新校区的建立客观上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近距离交流机会变得稀少,教师无法及时地进行答疑解惑。腾讯网是当前青少年中最活跃的交流平台之一。当代大多数学生拥有QQ号相互联系,使用他们熟知的交流方式,更容易与他们进行沟通。笔者专门开设了QQ号,建立了与学生无障碍交流平台,发挥网络“校外课堂”答疑解惑,这是弥补师生距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六、 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灵魂

严谨的治学态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己严格要求,教学态度严谨;二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制定较高的创作目标。建立现代高校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以教师人格的完满坚强,与人平等相处的亲和力,来焕发学生创作的生命活力。教师从教之日,便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操作技能技巧,更要求教师具备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不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

以上是笔者近几年教学方法研究的部分总结,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总是能够带给教师许多新的启迪与感悟。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态度进取,尽管存在着年轻的迷茫,作为教师有责任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引导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对他们一生将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具有专业特殊性,对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成为教师们刻不容缓的责任。面对知识更新加速,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教学艺术与方法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幼教的声乐小课中,教学工作大有学问。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奋斗,用教师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教与学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过程。学习是学生头脑中发生的内部事件,教学是教师为了能够影响学生头脑里进行的活动而提供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和。因此,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应该促使外部的教和内部的学发生密切的关系,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怎样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具有的教学艺术。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职教经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点、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织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计划过程。

1.2 上好第一节课

课堂中新课的引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好导入方式,使学生从学习新课的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比如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采用情景导入、本专业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导入、悬念导入、直观教具演示导入、名人故事导入等,都具有很强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1.3 上好每一节课

在注意上好第一节课的同时,需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心手拢到课堂上来,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用知识的力量去征服学生的心。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利用真人示范、影像资料、挂图、多媒体课件直观性教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使每节课有新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2 采用适当教学方法

2.1 突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抓住重点,才能突出重点。对于重点问题,关键是讲清、讲透。精讲不等于少讲,要质量上求精,在深度上求透。对于能举一反三的内容,其中“举一”是教师的事,要多讲,讲深讲透,直到学生能“反三”为止;而“反三”是学生的事,是学生利用已知求未知的过程,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代替。比如,声乐作品,教师只讲解演唱技巧和作品介绍,而如何去唱出自己的音乐,如何去艺术处理作品也就是如何进行二度创作是学生利用已知求未知的过程,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应该多启发、引导。

2.2 讲清难点

如何确定难点呢?首先可根据教师自己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感到最困难的地方;其次应根据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提问最多的地方。确定难点后关键是讲清,讲清的最好方法是解扣法。扣在什么地方,就解什么地方,可收到迎刃而解的效果。比如学生在演唱作品难句时高音上不去的问题,是因为气息支撑力量不够还是因为腔体声音位置打开不够,找到学生的技巧瓶颈后讲清气息与腔体的统一协调关系,帮助学生越过技巧上的瓶颈,自然就会解决高音演唱问题。

2.3 设置疑点

设置疑点应讲究“问的艺术”。问得好,犹如一粒石子投入水中,可激起学生朵朵思绪的浪花。比如在声乐课中提出“这首歌怎么唱声音会很好听?”或者“怎么唱能既舒服又感人?”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很想知道这个中原由。设置疑点可以采用许多方式,通常有自问自答,师问生答,只问不答等,究竟用什么方式,应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握。

3 注意课堂语言艺术性

3.1 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描述复杂的事物。比如对于演唱来说找“三点”,一点气息支撑“松劲不松气”,二点腔体打开“放劲开不能使劲开”三点找位置“低音高唱高音低唱”,把难懂的理论技巧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直接点出来。

3.2 幽默诙谐,雅而不俗

幽默是一个人的学识、才华、智慧、灵感在语言表达中的闪现,是一种善于捕捉笑料和诙谐想象的能力。在课堂上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活跃气氛,启迪灵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课堂讨论时,称赞学生问题回答得好:膝盖上挂暖壶,水平比较(脚)高。对学生回答问题跑题:“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在使用幽默诙谐语言时,不要用不雅语言、讥讽缺陷的语言、有辱人格的语言。 转贴于

4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4.1 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曾经在一段时间有这样的说法:“绘图取消图板,上课取消黑板。”但在实际教学效果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并不喜欢单一的课件教学,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采用课件加黑板粉笔;真人示范加影像资料加教具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教学更具有互动性、情境性、交互性,极大地优化了课堂结构,提升了教学效果。

4.2 课件内容要详略得当

制作课件,要避免长篇大论,教材搬家。最好是文、图、画、音并茂,详略疏密有度。做到教师要有讲头,学生要有听头。在专业课的课件制作时,应将一些学生感到不易理解、想象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用课件形式进行表达,让学生一目了然。

5 热爱教学,为人师表

5.1 首先过好“二关”,具有“二气”

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首先应过好理论关,即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教学的灵气。同时应过好实践关,即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大多数设备能动手使用,实际操作不发怵,具有教学的底气。

5.2 兼收并蓄,认真备课

通过听老、中、青教师的课,取长补短;从专业杂志、业务书籍等收集相关资料;向有实践经验的教授、讲师请教;通过亲身演唱、演出、示范来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备课内容。做到取一家之长,模仿为主,取多家之长,兼收一身;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3 严于律己,教书育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节课提前到教室做好教学准备,耐心进行课后的解难答疑,及时对课堂、检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订正。这些有形无声的身教胜于有声无形的言教。作为一名教师,处处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对学生最生动最有效的思想教育。同时,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表扬有根有据,批评以理服人。教师自己有错就改,敢于自我曝光,自我批评。

参考文献

教学艺术与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导论;素质教育;教学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大学生的艺术和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在高校课程中曾设艺术选修课,组建大学生文艺社团。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应该尽快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能力。

一、在普通高校开设《艺术导论》课的意义及课程定位

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其课程设置需要形成完善的体系结构,既要涵盖不同的艺术门类,从而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框架,包括:艺术欣赏、艺术表演和实践,以及艺术史论和艺术批评。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笔者认为需要具有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总论课程,即将各个艺术门类整合在一起,从宏观的美学、文化学、艺术学的角度,介绍有关艺术创作、发展、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就是《艺术导论》,它把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艺术各方面的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概括性,属于艺术学范畴。这门课的内容类似于专业艺术院校开设的《艺术概论》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目的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哲学和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将该课程的体系框架、内容深度、以及授课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它应该可以成为一门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开设《艺术导论》课,能够带领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建立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为以后深入了解不同的艺术门类、培养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认识论的指导。它既是一门踏入艺术世界、开启艺术之路的入门课,又是一门集鉴赏和理论为一体的艺术通识课。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艺术导论》的课程定位在于:通过接触大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步入缤纷多彩、内涵多元的艺术世界;在提高理论认知、拓宽艺术视野的基础上树立起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起对于艺术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学会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观点和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鉴赏艺术作品,培养在艺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将《艺术导论》作为公选课开设所面临的课题

作为一门阐述艺术基础原理的课程,如何将艺术理论讲得既有趣味性、生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一直以来是让很多专业院校的理论课教师都很头疼的问题。现在,如果将这门课作为公选课来开设,将专业的艺术理论讲授给普通大学生听,一些教学课题是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的。

首先,需要考虑内容体系、目标定位的问题。该课程的范围和外延非常宽泛,论题涉及整个艺术世界。要让普通大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内对于艺术有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并且培养起一定的欣赏眼光,在内容选取和观察的角度上是需要进行不少的调整和筛选。如果将一些艺术学领域的专业理论问题拿来说给普通大学生听,授课效果肯定不好。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课程的目的不在于灌输多少理论知识,而是在于如何激发起学生们了解和接触艺术的兴趣。因此,如何将艺术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删减,将理论思辨同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结合起来,从而适应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开设这门课的首要课题。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和信息量,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另一方面,在有趣生动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不是将艺术作品鉴赏、艺术现象分析进行拼盘式的组合,而是得以条理化和体系化地呈现,艺术学理论是贯穿于艺术鉴赏的内在主线。

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理论课程,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在兴趣和爱好的驱动下,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才能将教育的意义得以内化。艺术理论是隐藏在各种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以及纷繁艺术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和人文思考。对于这些艺术理论的理解不但依赖于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艺术教育,他们在大众传媒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同学选择来上这门课,就是渴望真正了解艺术、走进艺术。一方面他们希望这门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这样的课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学习从而提升艺术品位,扩展文化视野。因此,作为公共课开设的《艺术导论》,需针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对象,将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对于《艺术导论》课的教学探索

1.调整课程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层次,从而满足为普通大学生开展艺术通识教育的需要

《艺术导论》作为一门艺术公选课,如果只是关注将艺术学的理论体系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授课效果肯定无法令人满意。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要了解多少关于艺术的理论,而是渴望能找到一把能够启迪他们了解艺术世界的钥匙。因此,应该将“艺术的门类”作为重点章节来介绍,而对于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作用与功能、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鉴赏与批评等偏重理论性的内容应该进行压缩或删减。课程的结构处理首先是艺术总论,介绍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然后就进入到艺术门类的环节。通过介绍艺术门类的划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语言以及主要的发展脉络,结合大量中外艺术优秀作品的实例,从而让学生了解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和优秀艺术作品,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开拓了人文视野。有了审美体验和认知基础,再进入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接受与传播等章节。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会较为容易,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了。

在内容层次上,一方面需要整合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解读与鉴赏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就是文化的重要体现,艺术同各种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多学科相互综合,姊妹艺术之间相互关照,可以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鉴赏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材料的引用,应该主要聚焦于迄今为止公认的经典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理论。而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作品或理论还是尽量避免。因为艺术发展到今天品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在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上,是对经典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反叛,如果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都知之甚少,那就无从谈起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理性解读了。

2.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普通大学生讲授艺术理论,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认知规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家知道,形象性是艺术作品的首要呈现方式,也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普通观众讲授艺术理论,首先要从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入手,以艺术特有的呈现方式调动起他们的审美注意,唤起他们的审美情感。通过帮助他们正确、深刻地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去领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独特规律。比如:当我讲授艺术创作的结构布局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会讲起雕塑家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故事,通过欣赏《巴尔扎克像》这幅雕塑作品,去了解这幅传世佳作的独特创作历程,感受大师罗丹不断超越自我、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并且进一步理解艺术家是怎样对各个形式要素进行剪裁和布局的。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艺术理论的学习融入到意趣盎然的艺术鉴赏过程中去。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因为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能够结合不同艺术种类的欣赏方式,让学生们全面、立体、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不同的形式美。我们需要平日里注意收集不同种类的音像资料和素材,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将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地制作和编辑,这样会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实并且意趣盎然。

其次,要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们就某一议题或艺术品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从而提炼理论成果。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品读往往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艺术的理论阐释也往往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一种交流的、富有创见性的气氛中,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少思想上的火花。比如:看到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同学们认为她美吗?为什么人们也会把她称作维纳斯呢?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去雕刻这样的塑像呢?在这种开放式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会自己运用各种理论观点来分析艺术现象、品读艺术作品。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从而形成理论成果。

再次,在授课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语言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对于艺术的解读光靠学术的眼光和理论化的阐释,肯定激发不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之所以感人、打动人,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她既是人类情感的集中表达,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我们应该将艺术放置于一定的情感氛围和文化时空中,将艺术同社会和人生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文的视角去解读艺术,以情感化的语言去感悟艺术,将艺术的真与情同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拉近艺术和受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发挥艺术作品感动人、教育人的作用,使艺术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总之,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方式应当以艺术形象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多媒体课件、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将艺术理论以一种有趣、精彩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

综上所述,艺术导论课是一门集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为一体的综合性总论课程。它为同学们提供了怎样看待艺术、怎样欣赏和鉴别艺术的途径和观点,并且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体验文化精神、培养人文品格。我们需要树立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研究教学课题,创新教学方法,以优秀的艺术感染人、教育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苏畅、陈松洁.艺术概论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7(3).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教学艺术与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素养;职业教育;内涵;创造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提高,而更随之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变得更为突出,有一定文化内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而追求更高的艺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理念。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职业教育方式的改革外,还应注意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内涵、社会综合能力等等,而良好的艺术素养亦是不可或缺,下面我们就将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现状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理论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力、创造力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是文化素养的一部分。艺术素养也可概括为三种能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思维能力。

二、职业教育学生艺术素养之现状

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就目前情况来讲还未能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学生审美意识不强,甚至对美与不美没有具体概念只凭个人喜好进行判断;

② 艺术基础知识和常识知之甚少,不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

③ 艺术兴趣不高,只接触少量通俗的艺术门类,对其他艺术形式不闻不问;

④ 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思维方式比较具象守旧。

那么,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 职业教育学生的生源多数来自中小城市或县乡一级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存在一个普遍特点,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较落后,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音乐会、画展等等)普及性低。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大学之前较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艺术门类及作品,艺术兴趣低,艺术素养相对不高。

第二,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与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据调查,大多数艺术家都出生于艺术世家,如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等等,都出身于著名的音乐世家,并且从小就开始进行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的训练,在年幼时就已经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又例如中国古代著名的“二王”、“三苏”都说明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可见,父母艺术素养不高的情况下,也很难为孩子营造出后的家庭艺术氛围。

第三,小城镇艺术教育和艺术特长培训机构较薄弱,乡镇一级的地区除民间艺人外甚至没有艺术门类的职业从业者,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参加艺术培训和接受正规艺术课程的教育,导致艺术理论基础差,艺术思维无法发展,创造力也得不到激发。

三、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学生自身素质来说,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力和感受力,从而更好的认识艺术、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帮助学生在精神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能力来看,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提升,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生动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创造力将成为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尤其是从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只掌握专业知识,个人素质修养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职业教育正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将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这一阶层的艺术素养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也有着推动型的意义,是我们职业教育从业人员不能轻视的问题。

四、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的提高对职业教育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又应该如何实施开展这项重要的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艺术常识及艺术基本理论的了解

开设艺术门类的选修课和兴趣社团,以各种形式在学生中普及艺术理论教育,使艺术常识及各艺术门类不再“神秘”和“遥不可及”。

2、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学校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比如组织观看艺术影片、戏剧,参观画展、艺术展、艺术节,听音乐会演奏会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艺术氛围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和感受艺术。

3、校园内开展学生艺术节、学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

学校可经常开展艺术节、艺术展等活动,加强同学的参与性,使同学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得以发展的空间,从欣赏者向创作者的方向转变,培养学生创作艺术的主动性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4、艺术学科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艺术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

如设计类专业除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的训练、构成训练、艺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还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结合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创新实践,帮助同学构件完整的艺术知识体系和应用技巧,从而更好的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5、 注重实践,鼓励创新

校方可为学生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同时开设创新奖学金等方式,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奖励。

五、小结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否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完全取决于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决心和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专业角度出发,使学生拥有过硬技能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艺术素养,就能打造出我们职业教育的品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知凡等编著:《教师艺术素养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1.

[2] 张海鹏:《大学生艺术素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9.

[3] 王一川:《谈谈国民艺术素养及其意义》,人民政协网 .cn,2011-9.

[4] 汪青松:《加强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光明日报,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