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中的焦点,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由发达国家起步,众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赋予大学新的社会责任,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将这种学习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通过持久且多样的学习,适应经济一体化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大学教育定终身的旧观念将被终身化教育理念取代。第二,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接受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高等学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知识输入与输出的仓库,更是一个人才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地,要求高度关注学生知识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高校的学生们应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养成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并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第三,改变以学生共性培养为学生个性培养。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树立,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理念也带来了新的碰撞,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再是千人一面、整齐划一,而应当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树立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的观念。弗里德曼提出了国际化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一是要提高学习能力;二是要提高网络应用技术;三是要培养激情和好奇心;四是要学会与人合作;五是要提高核心竞争力。②在实现以上能力提高的前提下,培养自身的国际化视野和理念,掌握本领域的国际化知识,增强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并成功地与人沟通合作。

二、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我国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总的来说有两种,即专才培养模式和通才培养模式。这两种模式贯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通才的培养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全球化,各高校开始纷纷探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多年的实践探索,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条件,逐渐形成了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美国社会教育学家马丁•特罗的观点,以毛入学率为划分标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50%之间为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2002年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2011年达到26.9%,这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与精英教育不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必然要求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包含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与实力较为雄厚的研究型重点大学相比,由于历史与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原因,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难题,如在整体实力、知名度、资源等方面的劣势,都是影响其参与竞争的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一种全球性趋势,而且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实践,这无疑加剧了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从另一方面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为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构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有了更多发展的机遇。新建本科院校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也是提升综合实力的需要。就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来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明确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尽可能地将国际理念与国际元素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中,可以实现国际教育资源对新建本科院校的互补,培育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优秀的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在办学上联合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特点。这将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提高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度,是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关键之一,是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竞争力的有益途径之一,是实现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的手段之一。

(一)确立外向型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站在“面向世界”的高度,这对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了解世界、具有国际意识并适应国际交往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能力和知识要求,以开放性、创造性、自主性的人才标准,培养“开放型”、“国际型”、“外向型”的人才。③美国高等教育21世纪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眼光”的人,以造就符合美国全球化发展战略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日本文部省的中央教育审议会在1965年提出“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日本人”,1987年再次明确建议努力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2010年与北京城市学院签署合作协议的日本吉备大学,于1990年4月建立,正是培养“国际型”人才和“活跃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直接举措。其他国家的大学培养目标中也普遍有塑造外向型人才的要求。④因此,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根本的关键点在于应当确立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国际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开放型、外向型的国际化人才。

(二)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终身化教育、以人为本和个性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1、设置综合化、国际化和民族性的课程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应当加大通识性教育,为学生搭建更加广阔且多样的选修课平台:设置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等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增设关于世界文明、世界史、国别史、地区文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法等国际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反映国际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历史等状况的国际化教育;增大外语教育力度,包括英语以及其他语种,以掌握开展各种国际活动的工具;在传统的科目中加入全球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国际观点及知识等;同时,应加大对学生有关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等民族教育。2、提倡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小班辅导、老师定期办公答疑、课外学业指导等时数,更多地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或者“一对几”而不是“一对几十”的交流,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学习的辅助,提供更加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教学形式。通过主题式讲座开展课程教授,并可以通过改建讨论式教室来激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建立弹性化的学习制度。3、丰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内容应不仅限于某本教材,而是由教师推荐的一系列相关书籍、学术期刊和网站构成,包括不同国家的出版物以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并覆盖当前热点问题,反映最新学术观点,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同一学术问题和知识点,激发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发展成为主动获取型学习。⑤4、加大实践教学。拓展与企业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暑期实习或者学期、学年顶岗实习,比如学生可以在大三选择到企业实习一年,包括到国外的企业去实习、工作一段时间等,从而能有效地促进高质量国际化人才的培养。5、活跃第二课堂,创设国际化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仅体现在专业设置的课程结构中,还应当将对人才的培养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创设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创建与国际行业接轨的专业协会、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性的学科竞赛、创新学生活动的形式(比如国际文化节)、开展国际赛事等志愿服务等等。

(三)实行国内外联合培养机制

让学生在异国文化环境中生活学习一段时间,有利于培养21世纪需要的、知识复合型、会外语懂外交的世界人。⑥跨国教育一方面增进了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国际交流与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本国高校获得了它国的教育资源。应加大国外课程教学实践,包括使用原版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双语课程等。最重要的是应通过建立与国外优秀大学的合作,开展学分互认与学历教育,加快师生国际间流动。比如开展暑期海外学习,让学生在外语国家去学习外语,体验生活,近距离地感受异域文化和风土人情所带来的冲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形成“国际意识”。或者鼓励学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涯中,至少到国外学习1个学期或1个学年,通过这些活动扩大学生的跨文化视野,提高课程价值。还可以与国外合作院校共同建立“国际合作网络”项目,双方互派奖学金交换生,学生们在一起不仅学习专业知识,也学习彼此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功能,应建立与国外接轨的评价体制,并应根据实际需要,修订与调整。要考虑评价的全面性、多样性、发展性。应当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个人或团队完成的以论文为主的平时作业、演讲或演示、以论述题或简答题或案例分析题为主的期末考试等。相对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更加灵活的形式,尤其是在一些考核中不设立唯一的标准答案,有利于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将课内教学活动延续到课外,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⑦提倡考核人员的多样化。改变传统的由教师决定考核结果的单一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考核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评委、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形成一种动态评估。改革毕业综合训练,改变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在充分考虑专业特点的情况下,结合学生人格的多元化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通过多样化毕业综合训练,实现因材施教、因需培养,将毕业环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引导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并在毕业考核环节引入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

三、结语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僵化,政府对教育系统实行自上而下“大一统”管理,大揽大包,集“管理者、办学者、评价者”于一身,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垄断性主体,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由此带来如高校行政化、办学自缺失、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教育诉求的个性化在增强,高等教育质量受到社会公众问责。单纯依靠政府“统制”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教育形势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多元主体的公共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并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从“管理”走向“治理”不但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型,也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根本转变。

二、治理的应有之义

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较为权威: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其内涵主要有四:一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举办;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决策;三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监督;四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分享。也就是说,治理一方面要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要保证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惟其如此,利益相关者才可能共同分享成果,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各方参与治理的目的。因此,治理所尊崇的价值主要是平等、协商、责任和共享。这也正是治理的现代意义所在。

三、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

高等教育治理是一个新概念,是治理在高等教育部门的实践。传统上,政府对高等教育实行集权管理,对地方高等教育政策和高校办学施加直接影响和过分干预。将“治理”引入教育领域,就是要打破这种格局,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大学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因此,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主要有四:一是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投资办学体制,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群体与个人共同办学的格局,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筹措渠道,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机制,保证高等教育政策反映利益相关各方的诉求;三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教授治学和学生参与的机制,使高校内部利益相关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四是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高等教育的监督,放松管制,以形成社会化的高等教育问责体系。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治理的任务是复杂而多样的。

四、高等教育治理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被确定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的行动议题与中心目标。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论题,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一)治理理念尚未贯彻到教学管理中,大学管理缺乏活力

高等教育的治理主体,从宏观层面包括政府、社会、市场与大学,从微观层面包括党委及其成员、以校长为首的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因此,从大学管理角度来讲,应该建立起高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专业权力和社会参与共同治理的体系。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僵化、权力集中、行政为主导。治理理念尚未贯彻其中,教学管理缺乏创新和活力。

(二)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亟待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相对于国外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内高校的自我监控意识比较薄弱,信息化建设缺乏数据基础,有效运行机制缺失。近些年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逐步建立起教学状态数据库,但还远远不够,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质量监控体系亟待完善。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准确,与市场需求不能实现良好对接

高等教育治理将市场作为一个积极力量参与到大学办学中。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的转型升级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周期较长,更新缓慢,不能及时有效地切合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合理,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创新,与市场需求不能实现良好的对接。

(四)经费问题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高等教育治理强调多方主体参与办学、管学,而高校的教育经费仍然主要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经费有限与成本增加之间的矛盾突出。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大学的运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有限办学经费与不断增长的办学成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五、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思考

(一)办学应定位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与企业、行业建立协同培养机制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有市场的积极参与才会充满活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市场需求对接。为此,必须加强高校与区域、行业和企业合作,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规律,建立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如参照行业标准,与行业企业合作,制订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质量标准并共同组织实施;组建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和协同育人中心,积极探索吸纳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通过“校内、校地、校企、国际协同”,合作共建实践训练平台,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等。

(二)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吸引多元投资主体,提高自主融资能力

高校要减少对政府拨款的依赖,积极拓宽办学经费筹措渠道,吸引多元主体(如社会力量、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参与投资办学,吸引慈善资源和其他形式(如校友会)的支持,提高自主融资能力。

(三)完善以质量保证和绩效问责为关键词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内部治理能力

以大学章程建设为契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内部治理能力。一方面,制定和遵守大学章程,放权二级学院,激发改革活力,教学管理力求做到多元主体参与、分权制约、共同协商、信息公开,改变以往的集权管理、拍脑袋决策等,加强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和二级单位教学状态评估,把关年度质量报告,扎实做好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评教,逐步完善以质量保证和绩效问责为关键词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四)结合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专业应用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日臻成熟,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种类日益增多、金融业务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强、金融交易渠道愈加活跃。金融业态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同时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多样化。

(1)金融机构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与此相伴的是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非银行的金融部门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冲击了传统的大一统银行体制,并逐步成为和银行业作用相当甚至更为重要的金融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人机构数量近年来 变化不大,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则呈现出一个显著上升的趋势。五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数量也不断上升。(2)金融产品的种类日趋多样化。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外部条件已经较为成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竞争白热化、金融脱媒化、利率市场化、需求多样化、城乡一体化、资金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的增加以及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意味着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据智联招聘统计,2013年新增职位中来自银行、保险以及证券机构的金融业职位需求增长最快,比2012年增加了91%。前程无忧201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500家雇主所在的16个行业中,金融/证券/投资成为亮点,金融投资人才在2013年炙手可热。在四季度金融/证券/投资行业增加社会招聘的雇主高达88.8%,而2012年四季度的调查结果为51.6%。

2.市场化。

2014年我国金融改革路线图已逐步清晰,即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层次多元的金融体系。伴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发展与深化,我国金融发展的总趋势逐步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进程,这在为金融系统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必然带来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管理难度的增大。除了因利率、汇率市场化等引起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易便捷度的提高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间的风险相互传导,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具备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财务金融知识和拥有较强数理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能力的人才将成为金融市场最为缺乏的人才类型。

3.网络化。

至2013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余额宝、淘宝基金店、微信支付、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以“短、平、快”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被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从技术、政策、需求角度而言,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在未来的金融企业中,“电子虚拟网点”将大幅替代现有的“物理网点”,“信息流”将最大限度地替代“物流”和“现金流”。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加大了对金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截至2013年10月,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55%。在这一新背景下,市场对既拥有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又掌握一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

4.国际化。

伴随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正逐渐融入到世界金融市场中。截至2013年12月,已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40家子行、190多家的分行。保险业方面,目前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了55家外商独资、合资保险公司,占我国保险公司总数的31%。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后,中国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将进一步提高,包括国际化的眼光、全球化的资本运作意识、全球化金融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下的运作能力等。

5.复杂化。

伴随金融创新的需要,金融产品由于衍生品的产生而变得越加复杂化。自1992年我国金融衍生品首次在沪深股市交易以来,以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为基本形态而衍生出的各类杠杆性的信用交易产品应运而生,至今我国已涌现了大量以商品期货、外汇掉期与人民币利率互换为主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随之,金融市场对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02年至2011年,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金融从业人员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金融行业中高学历人才占比位于所有行业的第三位,前两位分别为科学研究和教育业。

二、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需求的悖逆和矛盾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这一核心任务,围绕这一核心,高校的目标即是为各行业输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基于以上对行业变迁和人才需求新趋势的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金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不足。

目前,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出现劳动力供给结构性过剩。由于金融业逐渐向多样化、混业经营方向发展,越来越需要通晓金融游戏规则和能够运作全球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用人单位对金融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从业人员提高分析市场行情、从事金融产品定价的数理能力,又要求他们拥有防范金融风险的管理能力,还要求他们增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然而,从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看,高校对学生数理基础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直接导致毕业生素质难以达到金融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另外,学生的主干课程中缺少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课程,使金融学科未能很好地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也使得学生的能力难以驾驭未来金融市场中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

2.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一方面,金融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更是智力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金融企业规模、资金实力的不断壮大,当务之急是挖掘具备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从而促进这些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竞争优势地位的形成。然而,目前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金融学教学方式以授课为主,一味灌输,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不足。另一方面,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工作力度,对原有金融实践教学方法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改革效果不够显著,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高校的实践教学理念还没能突破传统金融教学模式的框架。金融实践教学理念、内容、形式、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金融实践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陈旧,师资条件有限,学生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3.“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往往偏重一方,未能发挥整合优势。

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下,主要有两种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部分综合类院校及财经院校更侧重于从宏观经济学视角,进行银行体系、货币政策以及信用等方面的研究,更多地遵循“经济学院模式”。而具有理工科背景的院校则偏重于“商学院模式”,这些院校直接借鉴国外商学院的发展模式,从微观角度出发,以管理学为主,侧重以资本市场和公司财务为研究对象。现代金融的微观化趋势使得传统的以宏观金融为主的教学内容显得很不全面,说服力也就此减弱。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往往只偏重一方,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产、学、研”优势互补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加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在就业方面赋予人才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校企共赢。

4.金融教学视野不够开阔,没有清晰的国际化教学理念与目标。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在各个层面都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这对我国金融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虽然部分高校已逐步认识到金融教学与国际并轨的重要性,但其实施过程和条件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国际化程度不高,许多理论和内容较为落后。另外,师资力量与国际化教学目标的要求不相匹配。金融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没能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对西方国家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不够重视,引用率不高。对国际化教学的整体路线规划不清,在兼采众长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方法。

三、金融业人才培养联动模式的创新机制

由于业态发展、劳动力需求及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联动的关系,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应该始终适应这一联动模式的要求。以上探讨了我国行业变迁的基本态势以及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给出如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的建议:

1.搭建多学科渗透教学平台,立足培养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较多。例如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英国剑桥大学的综合教育以及日本大学中盛行的交叉学科教育等都为我国金融学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思路。国内高水平大学也开始进行金融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武汉大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教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大连理工大学推出的“数学+金融学”教学模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南开大学从2001年开始进行跨专业经济、管理和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在这些先行者的引领下,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可以在金融专业的基础上设置“2+2”课程,即学科交叉实验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金融学+X”课程,例如“金融学+数学”,“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学+计算机”等。目前,这类“2+2”课程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内已有开设,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这种模式的推广度和普及度并未达到预期高度,因此促进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将成为今后金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增加通识教育、平台大课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中应包括社会学、中西文化概论等课程。平台大课是指学生可以在平台中选择管理类、文学类、法学类、理学类等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从而建立涉及经济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金融专业特色,又拥有全面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国外高等教育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辛辛那提大学“工学交替”模式、百森商学院“创业实践”模式、加州大学“个人专业”模式、哈佛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培养”模式。与国外具有创造力的培养模式相比,国内高校目前也有了一定的实践,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已建成的金融实验室可实时接收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和上海证交所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供学生实盘演练。然而总体来看,国内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还限于比较僵化的模式。鉴于此,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和富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是高校金融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纯粹的理工科不同,既需要拥有很强的数理功底,又需要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和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本文建议在培养金融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采取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IP(IInnovation-Practice-Interaction)模式,即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互动模式,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校企合作和实践模拟为主要方式,强化基础课、专业课、国际交流和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为培养具备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奠定基础。目前,大连理工大学正努力推进IPI模式的实践,不断实现多元交互式教学方法,搭建学生实践平台,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促进“商学院”与“经济学院”培养模式的融合。

孤立地发展任意一种模式在如今金融业大发展、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都是行不通的,两种模式均不能有效解决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走两者融合的道路,实现学术型培养模式与职业型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商学院”模式起源于美国,并逐步成为世界公认的优秀培养模式。“经济学院”模式以培养博士研究生为目标,更为注重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训练。目前来看,我国在金融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经验,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将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全部囊括在学生的培养计划内,既要注重宏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又要强调以实践为导向的微观金融教学。

4.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文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高校教育国际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金融学教育的发展必然要符合这一主流趋势,特别是那些准备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重点大学,更需要尽快地采取积极的措施。首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金融学英语强化班。目前已有高校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在2009年成立了金融学(英语强化)班,该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金融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英语特色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批判性阅读与写作、欧美社会与文化、演讲与辩论等。另外,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该摒弃一些呆板教条化的内容,开设金融专业的双语课程,鼓励学生阅读外国原版教材和读物。其次,建立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海外高校交流学习项目,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商务环境,用全球视角看待、理解和解决跨文化的问题。融合中西文化的精华之处,摒弃循规蹈矩的固有模式,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吸取外国经验的基础上,金融人才的培养仍然要立足本土,因为金融人才最终要服务于本土市场。

四、结论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的逐步推进,需要质量和数量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队伍来实现企业转型与发展,但目前生产一线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23万人,但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满足首都的发展定位需求,技能人才的促进培育体系也有待提升和完善。北京市未来两年需补充技能人才60万人,其中急需补充的技师和高级技师13万人。因此,探索多样化的职工教育途径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是当前学校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概况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为满足企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而设计。它以企业生产一线职工为培养对象,以贴近企业需求、贴近岗位需求、贴近职工自身需求为原则,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宗旨,利用产教结合机制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全面推行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学校主动服务企业,企业发展依靠教育”的先进理念。截至2012年,试点企业已扩展到石油化工、汽车、燃气、建筑、服务等行业,开设化工工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十几个专业,参加学习的一线职工达千余人,已输送毕业生近600名。

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主要内容及特色

(一)坚持“为企业服务”的方向,努力办出企业满意的教育

项目坚持以企业在职职工为教育对象,以提高职工岗位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非脱产、业余学习为办学形式,坚持“以企业需求、岗位需求、职工需求为宗旨”的办学方向。从企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规划出发,提供满足职工学习要求的教育服务,努力成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反映企业需求)、企业手中的教育(反映企业参与)、企业心中的教育(反映企业满意)。

(二)坚持“三个共同”,实现企业源头参与、深度参与和全程参与

项目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二元运行机制下,坚持“三个共同”,即: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共同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共同完成对学员的知识与技能考核。保证企业能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努力做到源头参与、深度参与和全程参与,从而实现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三)坚持“五个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项目按照企业岗位需求优化调整教学过程的各要素:坚持人才培养方式与用人标准相结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结合;服务企业、拓展学校发展空间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五个结合”将教育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相连,在企业里为教育事业搭建服务平台,也在学校里为企业建立起职工教育平台,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四)坚持培养“企业想培养的人”,招录模式与企业激励有机结合

项目将企业推荐选拔作为职工报名的首要条件,试点企业对报名考生的表现进行评议、公示和筛选,优先推荐政治表现好、对企业贡献大的生产一线骨干参加学习。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确定“企业推荐+全国统一成人高考成绩+职业技能综合测试成绩”的综合素质考核录取模式,与企业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实现了招生制度的突破。

(五)坚持按照成人学习特点,建立弹性灵活的学习制度

项目实行弹性学制,在2.5-5年内,累积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解决在职职工的工学矛盾;办学模式开放,学习地点设在企业,让学员“上课不离厂,学习不离岗”,为职工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实行学分互认与转换,实现学历教育之间、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相互认证和衔接,以2011年学分转换数据为例,申请转换1009.5学分,审核通过811学分,转换率达80.3%,有效避免重复学习、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远程教育“严格审核两端、科学筹划教学、远程时时监控、倡导学生参与、授课学习互动”的教学制度,使学员的分散学习、班组学习有切实的质量保障。这些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弹性灵活学习制度,在学员中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

三、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主要成果

(一)项目受到职工广泛欢迎,赢得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2011年调查显示:92.85%的学员认为项目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希望能够持续发展;企业管理层认为项目切实服务于公司人才培养规划,专业设置贴近公司发展实际,注重实践课程设置针对性,是企业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有效通道,更是惠及职工的重要举措。

(二)首批毕业生受到广泛关注,“双证”融通机制取得突破进展

项目首届毕业生于2010年毕业。北京电视台、工人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社会反响热烈,表现了对该项目所倡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社会认同。职工经过系统化学习,不仅获取专业理论知识,也提升了职业技能水平,部分专业“双证”融通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学历和职业技能等级“双证”毕业。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及以上、班组长及以上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2.1%,80.4%,20.7%,明显高于同期同类型职工群体的平均数据。同时,职工的毕业技术报告通过技改、创新等直接或间接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做出贡献,更有大批优秀职工在各种比赛、评优中获得荣誉。

(三)科研成果丰硕,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项目的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组专家的充分肯定,认为项目“对于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继续教育专题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对于在构建学习型社会进程中,成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高等教育机构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以及面向有实践经验普通劳动者主动提供教育服务,促进国有大型企业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职工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了一种新模式。” 北京市教委专家在评审中也指出:“项目探索了校企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弹性灵活的学习制度,对于开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参考价值……在形成学分银行、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均提出要“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这其中有多处吸纳和体现了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对成人学员学习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成人高等教育要通过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推进网络教学模式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4.2%。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面临着普通高校扩招、社会办学力量增强以及适龄人口下降等严峻形势的同时,成人高等教育也迎来知识经济社会、终身学习型社会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社会成员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日益扩张,成人学习者也成为现代社会学习队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向社会,立足行业,贴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分析成人学习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成人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成人高等教育继续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源所在。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教育活动,它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下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的一个过程。它是基于社会外部需求和自身教育资源配置而形成的教育过程,它体现着办学者的价值判断和自我选择,它是人才成长和培养的一个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质量,它的内涵和本质是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依据,是培养什么人的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满足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需要为总体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过程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过程包括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等。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注经济转型形势和国家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态势,适应社会需求,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适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它的科学制订和有效实施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培养制度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制度包括国家相关的规定、管理政策及学校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各类管理制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制度保障,应有利于学生发展和适合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管理既要保证基本内容和共性方面的规范化、科学化,又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4.培养质量

衡量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满足于受教育者学习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生通过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特别是提高社会适应性、职业应变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成人学习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者学习对象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在学习动机上,既有为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而学习的,也有学成之后谋求就业的,还有单纯为改善自身知识结构而学习的。成教学习者参与学习以为个人职业发展考虑最为普遍,包括提高学历,取得文凭,获得晋升加薪机会,以提高个人社会地位。成人学习者与非成人学习者相比,具有较为独立的自我概念和学习意识,具有更多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他们更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希望所学知识能很快并且很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

成人学习特点第一体现为学习的社会性。正如美国成人教育大师诺乐斯所说:“成人教育不是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实用为中心,问题为中心,生活为中心。”成人教育所依持的是社会目标取向。成人教育学员不但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业角色,而且也承担了需要为之负责的家庭角色。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才是维持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由此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决定了成人的学习行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有极为复杂的社会因素。

第二体现为成人学习的实用和功利性。成人学习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学习的实用和功利性。作为社会成员的成人学习者,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眼前急需,为用而学,希望所学知识实用,以专业技能为主,同时希望获得文凭,促使社会地位的提升。

第三体现为成人学习的经验性。成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经验、生活阅历和独立的社会意识基础上的再学习。这些特点也容易成为群体共享的资源。

第四体现为成人学习的自主性。成人的学习相对普通教育而言更具有学习自主性。成人在所学专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自主选择空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担任着一种引导者、解惑者、组织者的角色。因此,成人教育更具有学习自主性特点。

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成人教育在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和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教育存在较大不同,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成人高等教育普教化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的现象。不管是师资的聘任,还是培养方案的制订、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模式都具有浓厚的普通高等教育的色彩。成人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灌输,轻技能传授;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重单一的学历补偿,轻教育供给的适应性、职业的应变性。成人高等教育缺失成人教育的特质,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难以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要

成人高等教育要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今后我国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会繁衍出一些新职业、新岗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目前成人高等教育仍局限于专业、职业性补偿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综合学历教育,不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办学模式忽视成人教育对象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各种应用型专门人才,接受对象一般是具有一定职业经历和社会阅历的成年人,强调智能更新与素质提高,这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中一定要探索自身独特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但是多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一直难以突破传统教学论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培养规格整齐划一、课程体系注重完整、教学内容忽视职业导向、实践环节薄弱、教学方法单调、考试考核方式死板的特点,缺少成人教育办学特色。在教学方式上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主,使学习与实际应用、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成人教育对象特点,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认识到创新教育模式是成人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成人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成人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

1.合理定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遵循“发展需要驱动的原则”,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要针对成人的特点,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和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要体现职业性和社会适应性,要朝着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为主的方向发展,不但使其具有特定职业的知识和能力,而且也具有职业应变和转换知识的能力,要以职业性较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设置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

教学是受制于课程的,如果不能根据社会需求及成人学员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或调整,仅仅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革是很难从教学效果上获得根本性提高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问题是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起动态的、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遵循成人特点,按照实用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原则,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成人学习者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重视技能学习而非仅仅获得文凭。成人教育课程往往必须更直接、更动态地反映社会、生活、工作、岗位等的某种变化和实际需要。因此成教课程的设置要紧密联系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对成人的学习需求作系统分析,多设置具有开放性、探究性、针对性的课程,同时要把握好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便于学员自学。

(2)成教课程体系结构应重视以应用性的知识为导向,而不是按照学科理论知识的整体系统来安排。通过设置更多的专题课、实验课、综合设计课等来完成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融为一体,冲破传统课程体系框架,建立一种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新的学科体系。

(3)成教课程设置要突出开放性原则。成人高等教育是面向社会在职工作人员的教育,是针对成人各个时期需要的岗位教育以及适应终身学习社会的知识充电教育。这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相应的课程体系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课程的设置应从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转变到强调创新能力和革新精神,既有反映专业主干知识的必修课,也有灵活、动态的选修课。要将科技与生产中的前沿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将本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反映到课程设置中去,使人才充分适应多样化世界的需要。

(4)注重开设综合课程。课程体系要做到整体优化,要摈弃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主的教育内容设置。以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的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原则来设置所需课程,强调科学思维方式、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的学习。基础课程应选择适应面广、概括性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力争相近学科课程交叉融合;专业课程中体现职业性课程与非职业性课程并举、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如某些课程及其课程设计的开设,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目的。

3.积极探索学分制教学管理,设置弹性学习年限

所谓学分制,主要是指以选课制为基础,将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将取得必要的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模式。与学年制相比,这是一种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学分制的突出特征是学生自由选课和弹性学制。实施学分制让学习者不再受固定学年的限制,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申请毕业。这样可以解决成人学习者学习与工作时间冲突的问题,学习者可根据工作、家庭、生活实际情况,自主统筹安排学习时间,以较大的灵活性选择何时学习以及学习何项内容。对于基础一般的学员可以少选学分,推迟毕业时间;同样,学有余力的学员也可以多选一些学分,从而提前毕业,真正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员不但可以在大学中攻读必修课程,也可以选一些和学位学习无直接联系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只要是学分课,所得的学分仍可计算在内。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形式的开展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形式,另一方面也为终身学习社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以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对成人高等教育而言,这不仅仅是技术和手段的变革,也必将促进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教育信息化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让人们平等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短地域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知识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函授模式进行改造,是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利用学校网络化教学环境,建设成人教育课程网站,实施在线网络教学。将教学、学习、互动、作业、批阅、测试、评价及成绩、学生管理等主要教学环节纳入教学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的强大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也相应从教学转为“导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设计教学为主。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集中面授、群体学习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为主。学生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可自行选择学习的课程并调节教学进度,自行下载讲课笔记、上交作业和进行小组讨论,能够更好地安排学习、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在时空上的强大功能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为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为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机会。

此外,各类网上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对成教学学生的学习也起到助推作用。高校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展示着各个学校的实力和特色。网易视频公开课频道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国内外名校课程视频。这些公共优质资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体系的促进剂。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领略名校风采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全面、和谐发展。

五、结语

成人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我国的成人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现行成人高校教育教学思想与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提出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成人教育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成人教育现状的深入分析与思考,加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自身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研究,从成人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当前生源自身的学习与需求特点,提出改革创新的思想和方法,推动成人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坤.成人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8-9.

[2]安翔,崔安平,惠西荣.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悉[J].继续教育研究,2008,(2):37-38.

[3]张亿钧.21世纪走进每一个人的教育:当代成人教育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