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花艺小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职业学校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凡事当遵循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教育更是如此。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职业学校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内涵建设,主要是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每一项建设都是相互关联的。职业学校办学必须是开放办学,必须走校企合作模式。当前,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仍是薄弱环节,在校企联动发展中,校企间的文化融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企业文化进校园、就业文化进班级是职教文化建设的大方向、新的成长点,也是更好地促进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重要途径。
一、校企文化的内涵
首先,从表现上来看,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研究文化,相比企业文化而言更含蓄和内敛,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文化,也就是说再好的理念,也要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战略而存在,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竞争和客户导向。
其次,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更类似于一种事业单位文化,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资历、资格、人际,但是在企业里面往往更关注业绩,业绩是一个人收入、晋升的重要依据。
最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也就是讲求计划、按部就班,企业也讲计划,但是市场的变化很快,企业更强调速度,更强调灵活,这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一个本质不同。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作为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中职学校,把企业文化融入自身的校园文化体系,对于学生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虽然很多学校都提出了“零距离”就业的目标,但就业后的毕业生缺乏职场适应能力问题一直存在。因此,仅仅依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无法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只有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亲近感,减少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使之很快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和校企无缝对接。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教育以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特点和优势,这是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要求,除了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有相应文化的陶冶。因此,校园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实现融合与对接,才能有效缩短校企衔接过程,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获得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
3.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所学校要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校园文化是构成学校最基本、最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是为学校提供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只有不断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文化,构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文化品牌,才能在众多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式和个性化发展。
三、中职学校校企文化相融合的途径
1.“园中校”模式。建“园中校”,把班级直接办到工业园区去,体现了职业教育更积极主动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学校积极推进国家示范校建设,大力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理念,实现教育教学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一大创新举措,有助于深入探究“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多学期分段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满足工业园区企业的用人需求。例如,我校与溧阳市南渡新材料工业园合作共建技能型人才培训培养基地。以“多赢”的机制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有德行、有责任、有能力的高素质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既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又增强职业教育为地方工业经济服务的能力,这为溧阳市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区三园”经济发展框架提供了人力支撑的科学依据。
2.企业“冠名班”。企业“冠名班”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彰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特点。从2007年始,我校就开始连续四年与江苏华朋集团签约冠名办班,探索出了一条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先后在电工电子、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由点到面地推开,先后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江苏开利地毯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组建了上上电缆班,开设了平面设计班,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溧阳科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力乐集团和江苏国强镀锌实业有限公司、溧阳市平安驾驶员培训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想与我校共同组建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学生学习模式、成长模式、生活模式的许多新变化和新情况。
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总则中,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易制爆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方针,易制爆化学品使用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并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由于国家对易制爆化学品的生产和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任何使用单位在购买该类化学品前都必须向当地公安部门进行统一备案,使用单位必须确定主要负责人,全面部署和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我国一些高校内,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负责人直接由分管副校长或相关领导担任,国资部门或保卫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各项工作的部署开展。在此基础上,负责人与各基层实验室签订安全责任书,管理和安全责任由领用人具体承担,做到了化学品与责任人的一一对应。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的根本目的。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对易制爆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能够从制度规范上有效指导和约束相关工作的合理性、合法性,从而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校园内外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校园环境。
2储存条件和领用程序
在理工类高校,易制爆化学品一般由学校安全管理机构或化学药品仓库统一进行采购、储存和发放,对于仓库的储存条件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规划适当区域专门设置化学药品仓库,并委托具备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其进行安全评价。仓库应当专门划出区域单独存放易制爆化学品,根据储存的种类和危险特性,设置相应的通讯报警、通风调温、防火防爆、防腐防雷、防盗等安全措施,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仓库管理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具备化学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对于入库的易制爆化学品,必须有两人以上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台帐应当保留采购化学品时的原始审批单据并保持两年以上备查。易制爆化学品的领用人,必须是本校在编教职员工,在领用时,需签订易制爆化学品使用承诺,承诺领用的药品只用于本单位教学和科研,绝不用于制造危险品或其他非法行为,在从化学品领出开始直至使用完后空瓶处理期间,承担其管理责任。而领用人所在的教研室和院系,则承担化学品管理的监督责任。因此,易制爆化学品的领用审批,需由领用者本人提出申请,经教研室负责人、院系分管领导及药品仓库代表签字批准后,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并汇总报送公安部门备案,方可登记领用。此外,易制爆化学品中同属于爆炸品的药品,如高氯酸铵、二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15%]等,应逐步纳入学校爆炸品管理体系,遵照公安部门对爆炸品管理规定执行。
3使用和回收处理过程
易制爆化学品在使用阶段的管理,存在多种复杂及不确定性因素。首先,使用者多为学生,对于易制爆化学品的使用并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做好实验前安全教育的同时,药品负责人需要全面负责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并做好指导和监督。其次,根据公安部门要求,易制爆化学品在实验室内必须储存于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药品柜内,上锁并由专人管理。由于规定出台不久,需要逐步落实药品的储存管理条件,学校在为各实验室配置专用药品柜的同时,应当在管理规定中明确符合标准的储存条件。对于如硝酸等具有金属腐蚀性的化学品,应专门配置防腐通风设备;对于高氯酸盐、硝基类化合物等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化学品,应单独配置隔离防爆措施;对于镁粉、铝粉等大量使用的袋装化学品,必要时应设置专用储藏间,并配备防火、防爆措施。由于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化学品种类多,管理分散,还应当对易制爆化学品单独建立使用登记制度。该登记制度包含了领用审批、储存台帐、使用记录和空瓶回收等一系列登记手续,一方面,建立了实验室内易制爆化学品的进出台帐,另一方面,也对使用过程起到监控作用,便于药品负责人日常管理。为了避免易制爆化学品在社会上的无序流动,管理制度还应禁止本单位化学品对外进行借用、转让。对于从化学药品仓库以外任何单位领取或借用的易制爆化学品,在进入校园后,也应当同时纳入本校易制爆化学品的管理,对储存、使用等行为进行登记。为了防止易制爆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遗失、丢弃,防止同一化学品在单个实验室内的存量过大,高校在统一进行化学品空瓶处理时,应当对易制爆化学品空瓶单独进行登记。化学药品仓库根据各单位提出的化学品使用计划,确定各药品责任人领取易制爆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将空瓶的登记应与领用登记相对应,定期回收易制爆化学品空瓶,能够有效约束药品责任人做好化学品的管理工作。此外,由于易制爆化学品的残液和废液同样具有危险性,实验室内应做好分类回收工作,确保化学品不流入公共污水系统,高校在统一处理该类废液时也应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事故或污染。
4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由于易制爆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等多种危险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如有不慎,极易发生化学灼伤、中毒、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为了快速、有序、高效的做好教学、科研及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要制定专门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事故的应急指挥小组和应急救援专业组由易制爆化学品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承担危险性分析及事故分析预测、应急救援响应、预防与预警、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等职责。对于易制爆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针对存放点开展安全检查,能够不断优化“人防、物防、技防”;对于大量使用易制爆化学品的实验,应贯彻落实安全性评审制度,在实验前开展安全性评审;定期组织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能够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认真做好总结和善后工作,能够对现有管理制度提出客观评定,并给予修改和完善。
5小结
关键词:艺术设计;通识化;专业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18-02
艺术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设计是教育部于1997年确定的本科招生学科名称,英文翻译为Art and Design。通常说艺术设计包含有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等专业。
受经济高速发展对设计人才需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在美术院校,而且在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等普通高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0年,在全国2358所普通高校中,经教育部确定的开办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达到819所,包括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31所和开设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其他高校788所,年招生人数近30万,在校生近120万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设计教育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特别突出。一方面,艺术设计类高等院校的扩招为普及设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的艺术设计水准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另一方面来看,艺术设计类高校的盲目扩招更多更快地曝露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不足之处,如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与市场的脱节,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落后,学生实践经验少,综合设计能力不足以及艺考扩招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及学习兴趣不高等等。
针对我国大学校园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人的问题,笔者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近期的职业培训,提出通识化与专业化、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视角和探讨方向。
一、通识化是专业化的前期准备,是跨学科的基础教育
通识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教育思想,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识教育通常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其目的是要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普遍存在的单一学科倾向,已经严重制约了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当今的艺术设计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或“设计”本体范畴,逐步体现出跨学科、跨领域特质。在艺术设计学科中强调通识教育,目的在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文理互渗融通,拓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通识教育有助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解决多种知识需求之间潜在的矛盾,从而更加深刻理解设计艺术,更加准确把握设计对象。
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教育滞后问题。首先,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基本是由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大板块组成。这三大板块相对独立,缺乏必要的衔接与联系,各课程之间的交叉领域成了空白,承启顺应关系被相互割裂,导致了课程板块的机械性叠加,学生缺乏综合性设计思维与设计训练,始终游离于各种孤立的课程之中,很难在这种缺乏相互有机联系的知识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设计创新。其次,目前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忽视设计实践。毕业生实践技能普遍低下,在设计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实践技能的训练没有得到重视。实践是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缺乏设计实践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缺少最基本的实践操作常识,不熟悉材料与施工工艺,缺乏动手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与各学科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关系日益融会贯通、相互迁移,体现出复杂的跨学科特质。如果学生能通过通识教育,在充分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环境与生态、材料与工艺、市场与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将有助于他们解决多种知识需求之间潜在的矛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设计艺术,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对象。一些发达国家都把大学的普遍教育目标定位在“使学生在科学、科学方法、文化史、文化价值的判断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上,并且通过设置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化教育课程来加以实现。
二、加强专业教育整合,突出本土文化特色
为了改变一度存在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脱离专业教育,同时狭隘的专业教育又只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难以上升到智慧及精神品格、人格修养层面的状况,在教学改革中,应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整体提高、协调发展为目标,确立整体教学,着力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一是打破传统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课“三层楼”结构,按学科内在逻辑和学生成长规律,进行整体设计,实行模块教学,增强了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形成各门学科合理塑造新型人才的格局。二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行文理兼通、本硕贯通、扩大选修课比例等措施,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坚持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既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又有利于突出培养特色人才。
学生的创新能力弱与文化底蕴缺乏是当前普通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所出现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严重不适应社会对创新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适应现代设计教学发展的需求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之间缺乏关联,无法体现传统特色课程的自身价值。根据调查,在很多普通高校的艺术设计院系中,学生普遍表示对传统文化艺术课程的设置不予理解,大量学生认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与设计专业水平的提高并无多大联系。所以学生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以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面对未来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每个办学单位都必须针对目前设计教育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客观分析,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站在战略高度去制定长远的目标,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首先是解决大方向的问题,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清晰,有了目标才能够确定本土文化教学应向哪个方面,以及在哪个层面进行努力。每个院校的自身状况,学科基础与办学条件,乃至地域特色都有所不同,应在相应的办学层次上发展传统特色教育,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区域性特点以及人才需求状况确立特色教育的目标。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度的将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引入课堂以充实传统特色教学。
总之,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不可能借助或融身于西方教育模式而获得成功。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学科体系。而要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首先要弄清楚中西两种学科的内涵及其差异,然后在比较中吸取,在实践中融合。一方面应该吸取西方设计学科的长处,用逻辑方式构建其学科框架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专业、多学科的交义、融合,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通识知识和资源的整合,注重设计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特色。要想从根本上进行本土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教师的因素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加强传统艺术素质修养,鼓励教师进行传统特色教学实验改革,加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原.浅论艺术设计通识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9期.
[2]邓东.通识教育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2009年07月27日.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职业学校;校园文化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但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过短,企业不愿接纳学生实习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警示我们,目前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要求。笔者认为,职业学校未能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不了解企业文化是重要原因。如何建设有职业特色的新型校园文化,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现职业学校大发展,是摆在职业学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所特有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的,反映人们特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校园精神的总和。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内涵,一种魅力,同时也是一定社会文化在学校这一特定时空环境中集中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在校园的折射和反映。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而独特的亚文化形态。
企业文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源于美国,根在日本。关于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经营哲学、价值理念、企业精神、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是就业预备教育,其目标定位是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搭建学生就业的平台,我们首先应对企业文化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进行分析和比较。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反映在: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分支下的组织文化,都以人为本,重视挖掘人的内在潜力,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二者都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目标都是塑造组织精神,增强组织凝聚力和竞争力,形成具有个性和特点的文化氛围。二者都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约束作用、激励作用、辐射作用及凝聚作用等。
然而,由于组织目标、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还有着本质的区别,如表1所示。
融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学校是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搭好这座桥,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地推行下去,笔者认为建设一种融合企业文化的新型校园文化是当务之急。
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与义务教育相比,除了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进行教育,还要教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和日后走向社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的企业文化。职业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片面教育。然而,目前有的职业学校还没形成完整的育人体系,教材缺乏,师资紧缺,对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职业学校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要狠抓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为此,职业学校应当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洗礼,让其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及行为规范等,培养出在学校就能够从思想上融入企业的学生。
融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文化的建设
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培养一个懂企业文化,有企业实践或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实际就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个重点工作。职业学校可聘请行业企业优秀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任课或指导生产实习实训,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下厂实习,并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
(二)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课程文化
现在很多学生反映,到了企业,在校学习的知识有一些用不上。要想让学生学的知识和企业有效接轨,就需要学校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根据企业的成长加入新的知识点,毕竟企业接触的大多是新产品、新技术。国内一些先进的职业学校通过以下方式与企业合作,共建课程文化。
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由学校负责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参加;制定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提出专业建设规划;每个重点专业均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共建重点专业和新专业高层决策机制,建立由企业主导的专业建设协调机制。
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编制教学计划、大纲,做好教材选用工作。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共同修订和评审。校企共同确定课程体系,企业主导课程开发。
学校邀请企业参与综合考核学校对学生进行毕业综合考核时,邀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或者由企业对毕业生进行评价。学校应建立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走访制度,主要了解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情况,跟踪调查每年应不少于1次。
“订单式”培养学校按照企业需求,根据自身办学资源,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企业组织招生和培训,校企合办企业“冠名班”。
(三)建设有企业特色的校园环境
校园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学习、娱乐、后勤服务等设施)、实训基地建设都应该渗透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如加强实习实训场地建设,尝试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融教室、实训、实验、技术服务为一体,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置身于职业环境中,从而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技能要求的理解,提高职业素质和创造能力。再如,校园内的楼、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都可以人名、企业名命名;校园内还可以设置企业宣传栏,集中宣传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校友、优秀合作企业家,同时及时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行业动态,让学生视线所及无不带有“职业”特色。
(四)建设校企互动型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可以使企业与校园文化形式相互渗透,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文化活动,邀企业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在相互参与中达到彼此借鉴,共同发展,使职业学校管理、建设各个方面工作都有明显改进。应注重学生社团活动的职业特色,例如,应开展就业辅导讲座、技能竞赛等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工作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思想,树立起对职业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五)开设企业文化课,改善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就业观念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班主任,笔者发现一些学生社会责任感弱、时间观念不强、组织纪律性差。这些不好的习惯会直接影响他们进入企业、融入企业的节奏。虽然,笔者在班会上反复给学生讲企业文化,但是效果不明显。那些平时懒散的学生,尽管最后有的也被优秀企业录用,但最终能在企业安心工作的却不多。询问他们为什么离开企业,他们给的答案基本都是“工作太累,管理太严格”。为了使毕业生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结合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而最行之有效、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恰恰就是在职业学校开设企业文化课。通过企业文化课,职业学校可培养学生的岗位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 转贴于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层级;公共政策;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容积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开发控制基本依据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和增强。城乡规划法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城市规划管理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依据,可以说,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就不能有开发建设行为。
其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修改、审批程序复杂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由原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提升为由人民政府审批,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改也提出了更为复杂的程序要求。
《城乡规划法》强化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政府调控资源的手段的刚性地位与作用,但是,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市场的不可预见性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弹性要求与传统的大而全、事无巨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着矛盾。近些年,深圳、广州、上海、武汉、南京等大城市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作了许多的探索,但是,中、小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旧按照2006年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的内容与深度编制,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在刚性控制与弹性市场要求之间谋求平衡,是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面临的思考。
1目前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问题
1.1分片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衔接
中、小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上是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进行,根据城市建设的进展,在城市建设集中的地区,分期、分片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单个编制项目的规模为数平方公里不等。这样分期、分片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就出现了规划衔接的问题。
首先是纵向的衔接,也就是指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它的上位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由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性与战略性,涉及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在城市发展中,政策层面的因素、市场的不可预见性以及区域交通环境的改变对城市总体规划具有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城市发展速度过快,突破总体规划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一般滞后于总体规划数年,这就使得这些城市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出现了不一致。另外,由于总体规划只有对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规模进行宏观的控制,却没有对城市建设总量的控制,而分片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于缺乏总体框架的限制,人口规模的总和可能远远超出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
其次是横向的衔接,也就是指不同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的衔接。中小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是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下分片、独立编制的,特别是编制单位的不同直接造成了各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系统性、统一性的缺乏,彼此之间难以统筹协调。分片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能在开发强度、人口密度、建筑退让、出入口限制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无法解释的差异,给规划管理带来了诸多困惑。
1.2大而全的控制内容与规划管理实践之间的矛盾
控制性详细规划究竟应该控制哪些内容,而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指导性要素,在具体管理实践中相应调整,这是我们规划师面临的思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涵盖了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建筑后退、建筑间距、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支路定位、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工程管线以及土地使用与规划管理规定等等。这种大而全的控制在规划管理实践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规定本身缺乏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是无法适应市场的弹性需求。比如对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划师普遍感觉到在城市一般地区控制建筑高度的意义不大,也缺乏依据。再则就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目前可。
2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考
2.1建立上承下延、分层级的编制体系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管理的法定文件,它的作用是落实总体规划的思想、深化总体规划的意图、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城市总体规划是宏观的、结构性的规划,而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又具体到地块的控制,两者之间的跨度比较大。笔者认为,应该在总体规划和地块控制之间增加一个控制层次,以分解总体规划的意图,构建一个整体控制的框架。建议中小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分两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第二个层级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
2.2确定重点突出的控制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应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控制内容:一是五线控制,控制好关系到城市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平的“红线(城市道路控制线)、蓝线(河流、水面控制线)、绿线(绿化控制线)、紫线(文物古迹控制线)、黄线(市政设施控制线)”;二是市级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控制,控制好市级的教育、医疗、文化、行政管理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三是各编制单元开发总量的控制,控制好各编制单元总的建筑面积,以保障合理的环境容量。并且,总则阶段还要以通则的形式制定建筑后退、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位等等的控制规定,以实现对整个总体规划区的总体控制和指导。
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的主要内容也有三个方面:一是深化和落实“五线”控制范围;二是市级以下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控制;三是在开发总量的框架内,确定各地块的开发强度指标。在控制方法上,改变传统一步到位的方法,采用实线控制、虚线控制、点位控制和指标控制。实线控制是指对控制对象的地块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均不得更改的规划控制。虚线控制是指对控制对象的地块位置、建设规模、设施要求不得更改,但地块边界形状可适当调整的规划控制。点位控制是指在确保设施规模的前提下,可结合相邻地块开发与其他项目进行联合建设。指标控制是指以指标形式确定的控制要求。不同的规划编制层级应采用相应的控制方法。
2.3制定有章可循的容积率控制指标
容积率控制指标是土地出让和规划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这个编制层级上,容积率的制定一定要避免传统规划中排脑袋的做法,制定同一标准的、有章可循的控制指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阶段,由于缺乏城市设计的研究成果,容积率忽高忽低的变化是没有依据的,总则阶段应该确定容积率的基准值和容积率的调整依据。以居住用地的容积率为例,通过规划人口规模、居住用地指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可以推算出一个居住用地的基准容积率。并且根据强度分区、交通区位等因素来确定容积率调整系数,这样可以使容积率指标有章可循,增加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和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