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学前教育的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 键 词】 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教学
建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多年来一直是我一贯追求和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打造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质量,争当驻马店初中教育的旗舰”——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在这一目标下,乘着教育改革提质的东风,号召全体一线教师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开启了有效课堂的探索之路。2008年12月,驻马店市初中新课改教学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开始反思《体育与健康》教学管理粗放、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进行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的研究,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走走看看 想想 试试”的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得失,尝试体育教学新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我校学校体育工作已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国将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全面加强学校体育,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新形势、新任务给我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因为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课程的约束性降低、灵活性大大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赋予了体育教师很大的权力,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坚定了我探索高效课堂的积极性。通过理性思考,我认为《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教学的达成是这样描述的:师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量适合,课堂有魅力;学生运动心态健康,在魅力的课堂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感受到教学中的乐趣,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趣体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民主平等、交互合作;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出新的运动潜能等。
试着来上我理想中的高效课堂。一段时期以来,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效课堂教学的达成简单地概括为教学的速度、收效和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与行,我开始对每节课的评价标准进行有目的研究。
针对每节课学习目标的确定、教材重点难点的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体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兴趣的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运动实践是否有新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检测,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推进了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研究,逐步明确了建设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高效课堂的出发点和基础;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是建设高效课堂的保障。
积极实验、大胆探索、制约课堂教学的因素有很多,从显性的因素看,有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学环境的因素等,这些因素又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探索高效课堂的制约因素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根据我的能力,我把研究范围界定在课堂教学领域。深深感到高效课堂的达成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培养智慧驾驭课堂的能力,做学生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知识引领学生,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体验、思考、质疑、合作、讨论、实践、提高等。重视学力、绽放活力、富有魅力、内涵提质的全新课堂意识克服了我的职业倦怠,把教育科研活动变成自觉的职业行为。
高效课堂的基本含义:教学效率高,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真正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整体成绩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有较好的教学效益,能够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具体到《体育与健康课》每一节课的评价标准,总结我的教改经验,借鉴我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高效《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标准:
(一)教学目标
1. 多维目标明确,符合新课标、新教材要求,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运动能力的发展相适应;
2.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锻炼能力的培养;
3.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
(二)教学内容
1.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逻辑,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突破好难点;
2. 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有效拓展教学资源。
(三)教师行为
1. 教学思路清晰,运动量适宜,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
2. 课堂结构合理,知识的教学、运动技能的训练、运动技巧的把握,能力的培养处理得当,符合教材内容要求,重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终身运动的兴趣和乐趣;
3. 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得当,信息传递方式多元化,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
4. 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有效参与和有效收获;
5. 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对突况处理及时、恰当,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6. 为学生提供和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和运动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运动意识和运动能力。
(四)学生学法
1. 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学法,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解决难点方法,有效性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3. 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提供、利用合理的学习资源,并促成新的学习资源的生成和运动感悟能力;
4. 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绝大多数学生运动情绪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思维活跃,保持浓厚的学习与探究愿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运动;
5. 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运动体验建构,有探究式的学习愉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体验的能力,并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
(五)教学效果
1. 学生在学习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好学、乐学、会学,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能基本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会运动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
3. 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4. 时间分配合理,运动量适宜,运动强度适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六)教学特色
1. 正确把握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2.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3. 教学语言准确、体育语言少而精,有感染力,问题解决能力较强,设计合理;
4.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总之《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的达成是在总结提炼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地完善和升华的过程,从“教学有法”转变为“教无定法”再到“贵在得法”。通过自己的教学套路、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锻炼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1] 卜亚萍.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论文关键词]预科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新理念;新体系
大学预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反思当前预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预科教育理应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着手进行课程改革,为今后预科教育的发展壮大做好理论准备。
一、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教育现状
(一)预科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明晰
预科语文课程没有对其教学理念做过具体的表述,我们可以从教学大纲中归纳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打好从事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注意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简言之.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调语文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符合预科语文课程性质,但从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来看,却只突出了阅读能力而弱化了写作能力的培养如记叙文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有9篇文章,其中精讲4篇,一节写作知识,从阅读、写作两者昕占的篇幅及比例上看,明显倾向于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写作)课程.写作与阅读有着同等的地位和同量的学时。
预科语文课程与《新课标》都强调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但预科语文课程只侧重学生精神、人格中的共性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标》提出了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既强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强调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从实际教学来看.预科语文课程重视的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提高,定位点是“补”,补学生高中阶段较为薄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这一理念强调了预科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但却忽视了预科教育作为向大学教育过渡的重要特点。而这一特点在笔者看来,才是预科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二)预科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1.教材编写思路、体例过于陈旧
目前,大学预科语文课程使用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材《阅读与写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该教材按文体分类编排,全书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古诗词等5个部分。从教材体例来看,沿袭的是20世纪80年代语文课程的编排体例。而新的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阅读鉴赏”分为如下4个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现当人记事散文和中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写作)部分分为: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4个单元。普通高中新教材打破了文体的界限,按文章的类型、写作思维特点,以专题的形式来编排,这更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特点和写作规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选文内容陈旧,范围狭窄,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从文学性较强的记叙文来看,预科教材所选文章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活跃于现时文坛的作家作品很少入选。从文章思想内容来看,如杨朔、刘白羽等创作的歌颂祖国、人民的文章占了多数,贴近现代青年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章极少。
3.选文缺少新诗
新诗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类型,但教材没有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三)预科语文教学方式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程理念的不清晰和教材体类的陈旧,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传统化和陈旧化。预科语文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以教师为主讲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读写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预科语文教育存在着许多与社会需求、时展、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新理念等不相适应甚至落后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问题。改革预科语文教育课程、真正发挥预科教育作为高中与大学阶段的过渡衔接作用,已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事情。
二、重视预科教育的正确定位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计划》,明确提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
从预科教育实际来看,预科教育与大学本专科教育具有更多的亲缘性。首先,预科一般属于大学中的一个二级学院(系、部),如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大学预科部。预科采用的是大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施教。其次,共享大学丰富的资源。预科教师一般来自大学,学历较高,受大学教学观念、方法影响明显;预科学生与本专科学生有同等地位,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文体活动,与专、本科学生一样,能平等地享用大学丰富的学术、图书等资源。第三,预科学生的身份、角色意识已发生转变,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并已开始亲历大学学习生活,感受着大学的学习、思维方式。
只有认清预科教育的性质、特点,在施教时,才能找准教育的核心点,培养学生应对今后大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真正为高校选拔和输送合格人才。
三、重建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新理念
预科学制只有一年,在短短的一年里要扎实地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充分利用好一年的学习时间,预科语文教育不能按常态教育方法施教,必须抓住语文教育的核心,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方法,才能让学生取得长足进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由三个同心圆组成:语文学科的外层知识面包含字、词、句、篇、逻辑、修辞等知识要素;中间层是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层包含学习动机、兴趣、方法和习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等能力的培养。
目前,初、高中基础教育已经十分重视学习能力的教育培养,《新课标》把能力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来加以贯彻落实。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来说,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意识。
因此,预科语文课程也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及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也直成为预科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在编选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时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
四、构建开放有序的预科课程新体系
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方向做好引导工作。目前,高中语文教育已注意到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语文课程设计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选修课程设计了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已比较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注重设计并开展应用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高校里,早已采取了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学分制)。作为高中与大学之问的衔接,预科语文课程更应采取这样的课程结构,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预科教育特点和实际状况的需要。
首先,预科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后,要基本适应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改变预科教师以往只教基础课程,而难以教专业课程、学术科研能力较弱的状况。采取新的课程结构,表面上看好像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实际上,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让其他教师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脱身出来,为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诸多方面的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解决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不足。
第三,预科的课程、学习任务、压力比起高中来说轻松了不少,学生觉得学习太轻闲,有时还感到无聊如果改变课程结构后,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问,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修相关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同时,可以结合大学专业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或讲座,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设置情况,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
五、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隐性课程 大学阶段 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大学物理课堂的教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不仅在课堂主体上有了转换,同时对于教学方式、教育理念有了全新的要求。进而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相关要求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及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进行,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学方式、教学编排以及教学任务等都有了一系列的改变。在新课改背景下,笔者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大学物理教学的相关要求展开探讨。物理课堂的教学追求的是理性的思维,是对物质世界的探讨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相关的教学要求,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乐于接受,这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
一、新课改模式下学生与教师关系的分析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对知识的传输,而知识的接受者就是教学的核心——学生,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教育工作的研究,学生是知识接受的主体,也是认知和学习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我要学”“我会学”“我怎么学”
等问题展开。由此可见,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这样一来也就明确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同时也明确了教师的定位,即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辅导者参与其中。
在明确了教育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之后,我们就要将这种关系在实际的物理课程教学中落实。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进行教学关系的处理上作出相应的改变,进而进行相关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例如:力学、光学、量子力学等,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相关的问题设计来共同分析探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的简单层面上。双方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此基础上真正建立起来,从而创设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二、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实验教学探究的思想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还是不太注重通过物理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展开相关的教学工作。对于物理的教学改革来说,实验探究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锻炼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知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之下,我们一定要树立起实验探究教学的思想意识,通过有效的实验课堂组织,进而全面地展开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面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一定要转变自身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对于一些物理课程来说,不只是单纯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而是要根据新的相关理念来开展。所以,在课改的初级阶段,要大力加强探究式教学。 转贴于
三、处理好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和谐的氛围和学习环境是大学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学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教学,所以它不是冰冷的,而是充满了激情和关怀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的教学要有亲和力,不能因为盲目地追求教学成绩而对学生实施重压。因为这样就会破坏师生之间和谐的情谊,也使得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和学生成为一个整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在新的课程改革之下,学生与老师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以学生为主体和辅导教学,所以教师应该和每一个学生组成整体,成为他们学习上的导师和生活中的朋友,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和互动,在沟通中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生活中的困扰。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同时也收获了真切的师生情谊,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促进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注重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创设相对和谐的教学环境。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以应用。例如:在多媒体技术方面,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其画面、音乐、图片的交互演示功能开展教学,这样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得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相对枯燥的物理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教学过程中度过。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同时也有着不同的才能和长处,我们进行和谐教学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给予学生自主发挥和展示的空间,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例如,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的时候,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展开分析和辩论,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只有这样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才会活起来,从而富于朝气和浓烈的求知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一、新时期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教育部和高教司的领导下,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列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理解素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内涵,在教育实践中妥善处理好其辩证关系。
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为期两年的大学基础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专业课程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英语教学有着明确的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英语听、说、写、译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语言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信息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是,作为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开展的语言类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仍然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技能的教化和培训,无法真正体现新时期基础课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大学英语课程长期以各种英语等级考试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考核方法都受限于应试型教学理念,英语的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学过程只重视语言的认知和考核,而忽略了语言的重要载体――人文知识和文化教育,语言素质教育更无从谈起,导致学生普遍语言素质低下,难以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探讨大学英语全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以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渠道,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完善手段,成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以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渠道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理念,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通才而不是工具人。
新的教育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从单一的工具型语言技能培训转变为英语综合人才的培养。有意识地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能使其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在英语语言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又要有意识地使其能够在全面、开放、宽容、民主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和鉴赏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实现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参与国际交流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以培养高素质通识人才为目标,重新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就要求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文化知识的长久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陶冶高雅的语言文化情趣,构建合理的英语知识能力结构,提高语言文化综合素质。
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识教育的实施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继续长期以“大学英语”为公共基础课程;适当合理地设置外语选修课、语言类通选课等;开办旨在扩展外语学习兴趣的语言素质课堂,如英语专题讲座、课外阅读和竞赛等;开展英语社会实践活动,如外企参观访问、跨文化交流调查等;课程作业的设计要体现“通识”特点,如英文电影观后感、跨文化交流体会、英文访谈记录、社会实践论文等。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多样化的通识课程能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和特点的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要求,使语言教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掌握基础知识、语言理论和技能的运用,而重点在于能否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体验和感受语言的运用,能否培养学生较高的语言学术品质和思维方法,能否在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讲授型大学英语课程中严格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局限性,在通识课程中实现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体验与感受,领会人类文明的精髓。
三、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完善手段
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来看,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均可作为传统、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的有效改革途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教育理念和实践手段。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理念主要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统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在特文化素质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在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通过个性化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开展,将优秀的文化教育成果转化为被教育个体的内在品质,使其在情感、理念、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均得到发展,促进其身心发展与文化素质的内化,并通过教育实践外化为人际交流中的个性化表现。
文化素质教育能有效地完善单一的大学英语评估方式。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估体系主要依赖于终结性评估方式,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定学习和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英语考试等。文化素质教育落实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地将其评估手段的重点转向形成性评估,使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既能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的力度,又能体现终结性评价的重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意识、跨文化交际技巧、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课堂活动参与的主动性、能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均可作为考察和评定的范围,英语教学的主体、形式、内容、标准等方面都成为评估内容。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不仅学生的学习过程受到了全方位的督促和调动,教师也能及时更新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加强教和学双方面效率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推行英语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不仅能充实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素质教育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在交际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英语文化节;校际间英语交流夏令营;各种主题式英语晚会;英文歌曲、演讲、朗读、写作比赛;组织学生定期收听英语广播、英语节目;开设英语原版电影赏析课程。全方位、多渠道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更加丰富了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活动,极大地改善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单一乏味、效率低下的弊病,双方面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对比研究和实践,将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实施手段,既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又能全面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化素质和应用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其长期作为教学改革的课题,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M].高等教育研究,19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