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学前教育的评价

对学前教育的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学前教育的评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学前教育的评价

对学前教育的评价范文第1篇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

所谓“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从目的与功能的角度来界定的,是相对于“鉴别性”评价而言的。随着心理测验思想与技术的引入,教育评价逐渐向客观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但其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仍然被视为最为主要也最为重要的功能。在教育评价的鉴别性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课程为应试而设的局面自然难以改变。这种情况一直影响到幼儿教育。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人们受教育机会的增加,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性质及内容、方法等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由“鉴别性”转向“发展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关于评价的观点,对这一转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一)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目的即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结果用来做什么。与传统评价目的不同的是,加德纳的理论强调智力多元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不是等级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独特的智力组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只要能发现和识别每个儿童的智力潜力和特点,就可以用适合其风格和特点的方式来促进其学习与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就从根本上颠覆了鉴别性评价的根基,成为发展性教育评价最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发展性教育评价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发展服务,支持发展,促进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包括儿童,也包括教师和课程。因为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能够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的课程。因此,发展性教育评价应该同时把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促进课程的完善作为重要的目的。

(二)评价的功能

1.展示

“展示”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重要评价思想。针对传统智力测验强调“标准化”而带来的“不公正”问题,加德纳创建了“光谱教室”,让儿童在与有趣、丰富而具有多种挑战性的材料的复杂互动中,充分“展示他们各自特别拥有的智慧”。

2.激励

“展示”本身已经具有了一种内在的自我激励作用――增强被评价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教师)的自信和成就动机,而评价者恰当的、积极的反馈,将使发展性评价的激励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发展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日常化和成长记录,这不仅有利于确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被评价者的思想,也能让被评价者亲身“体验成长的快乐”。

3.调节

评价的结果只有能够反映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并以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为其接受,才能发挥其促进发展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评价的自然性、真实性,强调评价与教学的一体化。发展性评价力主评价必须在实际或类似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以使评价结果更具真实性,更能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发展性评价同时倡导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评价活动,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就在其中了。

4.导向

发展性教育评价本身是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所体现的评价观,折射着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这些新理念必然会对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转变、课程设计模式的变革、幼儿园管理和教师教育思想与方式的变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建构出促进学生、教师、课程、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模式。

二、当前幼儿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教育活动所涉及的多是精神产品,教育评价大多数时候要将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转化为可观察事物的一种替代物,然后才能进行评价。由于指标和我们真正要评价的属性并非必然一致,因此就必然存在评价的效度问题,往往是评价并没有得到真正想评价的东西,而我们得到的并非我们想要评价的。目前,教育评价既存在着由于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而导致的评价的信度、效度不高这一现象,同时也存在有些评价内容由于人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直接测量这种信息量的科学方法,从而使人们回避对这些因素的测评,加之评价指标过于抽象、操作性差,造成评价结论的主观性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有的幼儿园从各方面的资料得到了量化的评价体系,但其中有许多不适合本幼儿园的标准,而教师又不知如何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对其进行具体的修订,保证评价工作在幼儿园得以开展。有的幼儿园虽然建立了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但评价指标较粗,内容简单,如:有的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简单分为职业道德、教育能力、教育质量三个方面,比较笼统。

科学的教育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是人的活动,评价对象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教育评价的困难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评价结果的整理不重视,评价结果的作用令人质疑

幼儿发展评价结果具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便于教师细致全面的了解每一名幼儿;二是便于教师根据定性分析来积累素材,关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据此来分析课程的适宜性、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措施和策略;三是幼儿发展评价结果可以作为鉴定、论证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有力依据。评价作为幼儿园资料,应充分体现其价值,让其真正成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很多幼儿园虽然进行了评价,但评价完后就将评价的资料放置一边,对其整理分析的意识还较弱,这就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有的园虽然对评价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但不能很好地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价值不大,诊断、分析等评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些教师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全班每个孩子都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大量的评价数据,但由于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结果,因此反映评价的实际效用并不大。这是当前幼儿园儿童发展评价中存在的较普遍的现象。

(三)家长参与学前教育评价工作流于形式,深入程度不够

很多幼儿园已开始吸收家长参与对幼儿园教育管理、教师和幼儿的评价,但参与还处在表层,深入程度不够。如:幼儿园真正去研究、分析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工作的较少;有的幼儿园因为家长本身参与教育工作的机会较少,参与的形式较单一,这就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了解甚少,因此,就不能很好地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做出恰当的评价,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三、学前教育发展性教育评价模式的建构

在我国,幼教领域如何建构起一个以发展为定向的教育评价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评价目的是教育评价的最根本问题。十多年教育评价发展的道路,表明幼教理论对实践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评价的真实情境性、智能展示的评价方式、教学与评价界限的模糊化及其相互推动的理念和实践,为探索评价的“发展功能”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提供了借鉴和支持。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关于评价问题的基本观点和评价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十多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尤其是评价改革)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建构发展性教育评价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

要关注被评价者(儿童和教师)的需要,以“平等”“欣赏”“乐观”和“发展”的态度对待被评价者,营造一个民主、增进理解的评价环境,激发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主动性,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要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对其发展独特性给予认可和积极评价。

(二)评价内容与方法多元化

受多元智能理论关于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非等级性观点的影响,发展性评价强调注重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多元性,以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评价对象的特点、优势。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三)在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情境中进行

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一般可以激发被评价者的活动积极性;同伴的支持或者“提供的支架”不仅能使被评价者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而且能够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学前教育的评价范文第2篇

以上弊端与教学评价观念都有直接的联系。笔者通过认真反思后认为必须顺应新课程评价观的要求,对初中教学评价进行大胆改革,才有利于初中教学的和谐发展。致此笔者总结出几点评价措施与对策。

一、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学校发挥评价的引领作用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关系到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课改的方方面面。对于贯彻国家育方针,把握办学方向,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办学能力提高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社会评价和政府评价学校是学校教学的外在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主动充当社会评价和政府评价的代表。正确、客观的全面评价学校,引领学校朝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下一代的方向发展。对学校教学评价时,评价体系的制定要体现课改精神,课程标准的执行,学生成长的达成水平,都应有相应的法规体系界定。这种体系不仅仅让学校了解,更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好评价的原则,选择好评价的方法,进行全面评价。促使学校实在的抓素质、认认真真练能力。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对校长的任免,评价应起到引领和主导作用。评价考核结果应提出考评的指导性意见,帮助学校找出不足、纠正偏执,提高培养学生能力的自觉性。评价指标的量化可以作为学校晋级的重要依据。从而摒弃当前以中考成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弊病。使评价具有宏观的导向功能。

二、考试导向及录取方式的改革

伴随新课程进入全面的实践阶段。教育部发出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初中升学考试招生中,要综合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差异,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的做法,高中录取除考试成绩以外,可试行参照学生的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综合实践记录等其他资料,综合评价进行录取。据此,我们来展望素质教育实施的考试。考试形式应从封闭走向开放性,从关注分数到关注真实的人发展。对于非选拔性的考试,尽可能分层出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使较后进的学生能有兴趣读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心理健康的成长。考试方式和结果处理可以从单一走向多样性,从目前只注重笔试形式到多样测试方式。如:一次考试多次机会,或多次考试多次机会。让某些学科有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考试过程从独立考试走向合作考试,使几个学生共同完成的考题应运而生。通过这样的考试评价,让学生“乐学”“善学”。让家长认识到考试只是对孩子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测试。

三、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

新课程需要新的学生评价方式。素质培养要有适中的评价制度。对于初中学生评价要坚持内容全面性,评价多样性,注重过程与主体参与的原则,评价体系应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在评价的措施和方法上,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开放式发展评价,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能,以及发展需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和学年末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办法可以概括为“百分制+等级+特长+评语”。(1)百分制是以对语、数、英等原有科目的评定仍施行百分制。应试教育的偏差不是考试记分的本身,而是考试的目的。所以可以让教师明确,考试只是一种测检学生近期学习的手段,分数仅仅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评定等级是把德、智、体诸多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五项素质。对每项分别给予优、良、中三个等级。其中,第一项为思想道德素质;第二项为科学文化素质,第三项为心理素质。第四项为身体素质。第五项劳动素质。评定操作对照五项素质的具体内容,评出优、良、中。(3)对个人特长的认定,学校要有计划的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设计许多展示才华的舞台。奖励面达70%左右,活动结果记入成长档案。(4)评语:教师和班主任每学年要对学生进行评语,抓住闪光点,用充满激励的语言肯定优点提出改进的不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总之,通过评价使学生感受到随着年级的升高,自己也在不断发展。认识到学习是长期积累和进步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自己能力的。

四、教师评价改革

我认为学校要建立和谐的管理体制,对校内工作进行督导。和谐管理的重点是学校领导的团结、大公无私。以领导牵头成立公正的考评组。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出各年级教师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各年级的工作进行评价量化。对教师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引导,对德、能、勤、绩的教师进行肯定。内部要建立起规章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学校只能在宏观上提出意见,注重的是教育方向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对学前教育的评价范文第3篇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比原先的《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听话"和"说话"的提法更先进了一步。我认为由"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突破性进展。口语交际不是简单的"听"和"说"的相加,而是一个以听、说为核心的交际双方互动的过程。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听说的功能,又扩大了内涵, 口语交际与以往听说训练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后者突出听和说的单向技能发展,而前者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情意态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这一目标的提出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对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挑战。

在语文教学中,随着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在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方面有几点认识,现提出与同仁商榷,希望共同提高。

1 口语交际教学在提倡生活化、口语化和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是也要注意用语规范和语言修养

口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中介手段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口语较书面语具有灵活、随意、通俗、生动等特点。口语交际得以开展的基础是学生对交际有兴趣,较少出现畏难情绪。而当老师对其提出规范用语和语言修养要求,在引导其认识口语交际的本质和规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因为内容的变化而受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在呵护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时,是否需要提出用语规范合和语言修养的要求?

口语交际教学能否在实际运用中产生效果,首先来自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如果学生缺乏兴趣,以被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显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目标中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讨论";第三学段目标要求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是否有效,学生的能力是否发展,首先可以从学生是否兴趣盎然、情感投入来观测。

除了上述前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否发展,这也是检测口语交际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一堂口语交际课上下来,尽管教学氛围热烈,学生情绪高涨,但假如他们的语言始终停留在原有语言基础上(即还原其日常生活语言),他们的交际方式和态度依然维持在教学前的原生状态中,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不够高。口语毕竟是一种交际工具,不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或是言语表达罗嗦、语意模糊,交际态度不当等都会直接影响交际的的效果。由此可见,提出用语规范和语言修养的要求还是有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用语规范和语言修养的要求: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第一学段目标要求学生"学讲普通话","能较完整的讲述小故事";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简要转述"别人的话,"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抓住要点""简要转述"别人的话,"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重视学生用语规范和语言修养的养成。

因此,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既要考虑培养学生积极的兴趣,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用语规范和语言修养的要求。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益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2 创设情境要贴近生活真实,尽量减少童话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创设生动的情境,通过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起学生交际的兴趣。在众多情境中,创设童话情境是教师们驾轻就熟的。比如,围绕"有趣的动物"这一话题,教师会让学生当小动物介绍自己或别的小伙伴;围绕"小白兔运南瓜"这一内容,教师会和学生分别扮演小白兔和兔妈妈进行口语交际;有时教师还将童话故事中的主角如蓝猫、樱桃小丸子等引入课堂,让她(它)们成为学生的交际伙伴……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创设童话情境比较符合他们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中比较容易产生交际。

但是,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交际活动,这种活动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这里的"特定环境"指的是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而不是童话情境。口语交际应当"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注重教学的"真实、和谐、平等。"关于"真实",南京师范大学魏南江先生发表了以下见解:所谓"真实",是指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例如,围绕"学会祝贺"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春节拜年、互相祝贺新年的情境,并在教室讲台上贴上春节的对联,录音机里播放春节的鞭炮声,让学生尽快进入特定场合的特定角色。然而,童话情境有一定的狭隘性,比如情境虚拟,角色单一,交际场合局限、交际内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等,它很难替代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境。宥于这些因素,口语交际的基本类型和交际语体很难在童话情境中得到全面的实践。因此,过多依赖童话情境进行口语交际,学生的言语很难"断乳",并且容易出现言语"偏食"现象,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更好地培养。

3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教学的成功,不仅需要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应当特别重视交际氛围的创设。

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群体的价值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良好的课堂气氛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本身具有课堂效果的"助长"作用。笔者以为,教师的行为决定了课堂氛围,而这种氛围又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间信息交流和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积极行为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感受,乐于接纳学生的意见,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积极赞赏鼓励学生。

口语交际由于自身特点和教学要求,更不能忽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首先,口语交际的产生是"情动而辞发"。口语交际的原动力有赖于情感的催生,而情感的萌动需要良好的外部氛围作为土壤。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不必担心指责和奚落,交际的情感易于被诱发,交际的欲望易于被点燃。在这样的环境中,能言善道的孩子会变得更为侃侃而谈,沉默寡言的孩子也能抛开顾虑,产生倾诉的需求。反之,口语交际的话语权则会集中在个别优生处,形成优生唱"独角戏"的局面,大多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

对学前教育的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英语教学促进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如果没有评价活动的结果,整个教学活动将成为一个只有执行而无反馈的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学习评价缺乏全面的认识,有些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考试就是评价的唯一手段,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依据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出现了“高分低能”和“聋哑英语”等现象。虽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是因为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现行英语教学中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以功能为依据,学习评价一般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用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后者用来评定学生的最后学习效果。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主要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在现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唯一手段,则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保持其学习兴趣的持久性。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评价体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他们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的积极性。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一书明确指出了现行英语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3.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二、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1967年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Scriven)提出来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也就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问卷法、问答法、观察记录法、学生作品分析法及测验等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和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作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作出肯定。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三、在英语教学中实行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随着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新《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总要求。新课标认为,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反映学习过程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一次测验或考试成绩不能充分展示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策略等,但是如果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课堂表现则可以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中存在的缺陷和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当教师将批改过的作业发给学生并由学生对照正确答案自我检查时,学生就能了解这些缺陷和难点,并根据教师的批语进行改正。有时,当教师发现某个或某些题目被全班大多数或一部分学生答错时,可以立即组织班级复习,重新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当有些错误只存在于个别学生身上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适合其特点的纠正途径。

2.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在课堂上的即时评价能灵活、及时地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因而获得英语学习上的成功感。正面的肯定,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情感反应加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或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通过学生的认知反应加固了学生对正确答案(概念、法则、原理等)的认识,校正了含糊的理解和不清晰的记忆。另外,形成性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决定自己学习的权力,并使学生放开了对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学习的乐趣。

3.调整学习策略

在形成性评价的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评价,而是主动参与其中,并成为评价的主体。因此,形成性评价不仅使教师更了解学生,还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增强了自信心。同时教师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评价方案,让学生参与其中,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学会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给予教师反馈

形成性评价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触动和变化,对教师自身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游戏、复述、表演、竞赛等活动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出及时评价,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即时反馈。而课后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与评价,单元测试的评价与分析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的信息反馈。通过对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明确,讲授是否清晰,关键的概念、原理是否已讲清讲透,使用的教学手段是否恰当,等等。教师的这种自觉、主动地运用形成性评价反思教学并进行调控,不仅使今后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而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正确认识评价体系改革

形成性评价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评价的主体,强调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它能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上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对形成性评价予以充分重视。但是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味使用形成性评价工具,而忽视了终结性评价工具的诊断性作用。我们应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全面的、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测试与评估体系,使其更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整体监控和评估,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对现行外语教学评价体制的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6).

[2]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卢慕雅.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对学前教育的评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转变观念 具体实施 形成性评价 技能量规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50-02

21世纪正呼唤具有各种技能的人才!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21世纪技能的培养与评价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一、对学生进行21世纪技能的培养

(一)转变观念

为了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的培养,以仁爱版八年级英语Unit6 Topic3 Bicycles are popular.为例,在这个Topic培养的21世纪技能有:信息素养,沟通与合作,灵活性和适应性。

1、转变从重视结果的教学模式到重视过程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媒体,安排各学习小组课前预习,在互联网上搜集交通标志图,并用英语解释含义。

2、转变从重视竞争的学习过程到重视合作的学习过程。设计了分组调查上学所采用的交通方式,分组讨论骑自行车的优点,分组讨论如何避免骑自行车时出事故,然后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和综合探究活动。

3、转变从片面评分到包括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在内的全面评价。使用课前小组交流合作量规,观察记录表等方法,进而推动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沟通与合作,灵活性和适应性等21世纪技能。

(二)具体实施

为了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的培养,以仁爱版八年级英语Unit8 Topic2 Uniforms have many uses in our lives.为例,我要在这个Topic促进学生培养的21世纪技能有:创造力和创新,沟通与合作,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主动性和自主性。为此,我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方式:

1、头脑风暴:设计校服应该考虑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头脑风暴,就设计校服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并记录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以此来促进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技能的培养,引导他们用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想象,利用观察身边事物更敏感和注意力更集中的特性,从而提高他们创造的效率和创造力。

2、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报告:我安排了分组讨论:在不同的场合怎样正确地着装?(以书面形式记录讨论结果并向大家汇报)提供句型:It’s + adj. + that … 和It’s + adj. + ( for sb. ) to do sth. 以此来促进学生沟通与合作技能的培养。在讨论过程中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定好目标,促进组员的沟通和合作,体会共同合作取得的成功。我也参与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和语言发展状态作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作出肯定,促进学习积极性。

3、作品展示:鼓励几个学生表演时装秀,让其他学生观察他们的服饰,然后分组讨论他们的着装艺术,相互提一些着装方面的建议,复习宾语从句。以此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习惯于批判性思维,反复地深入思考问题,思路就会开阔、灵活,见解就更深刻、新颖,善于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更强。

4、问卷调查:以“我最喜欢的衣服”为题展开调查,书面记录调查结果,然后给学生发放评价表,引导学生有效、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在开展问卷调查过程中,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思考,自己掌握知识,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变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快乐、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对学生进行21世纪技能的评价

(一) 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的培养

为了使评价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我在仁爱英语Unit6 Topic3这个单元按照以下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着重评价学生的21世纪技能,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具体评价做法是:

1、尽量多使用量规,因为量规是有用且灵活的评价工具。我在上课前公布课前小组交流合作量规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习动机,让学生评价和了解自己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强化学习。

2、使用“观察记录表”来观察、了解并调整教与学的进程。在分组调查上学所采用的交通方式,讨论骑自行车的优点,讨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用条件状语从句拟一些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标语或口号等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是否认真思考,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哪些方面有创新,哪些方面有待改进,然后进行记录。对评价得分高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帮助并指导评价得分低的同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纠正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调整学习策略。

3、多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在综合探究活动部分,把全班分为几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用条件状语从句拟一些交通安全活动的标语或口号,其他同学边听边记下每人发言的要点,发表支持或不同的见解。我在讨论中进行点拨和诱导,使全班所有人参与讨论和评价。

(二) 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我认识到评价不仅是检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根据Unit8 Topic2的学习目标:了解服装文化,能够运用含有疑问词的宾语从句。我使用学习过程技能量规作为评价量规。指标名称分为:自主主动、创新能力、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四个方面,评价等级分为:4,3,2,1。

1、一开始上课小组开展头脑风暴:就设计校服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并记录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之前就公布评价量规,以明确的方式向学生阐明问题,说明规则,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努力方向。

2、在上课过程的第四环节:就不同场合的着装常识进行问答后引导学生应用量规评价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及时反思。在第五环节:表演时装秀,小组讨论,判断着装方式是否得体。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应用量规评价自己的沟通合作能力。

3、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再进行师评,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这样,评价量规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我的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渐转为主动参与评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还可以反思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习的发展;我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引,实现评价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下面是我在仁爱版八年级英语Unit8 Topic2 Uniforms have many uses in our lives.对学生的进行21世纪技能评价的学习过程技能量规:

Unit8 Topic2 Uniforms have many uses in our lives.学习过程技能量规

简要说明:一开始上课就公布技能量规,以明确的方式向学生阐明问题,说明规则,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努力方向。在作品展示环节:表演时装秀,小组讨论,判断着装方式是否得体。引导学生应用技能量规评价自己,以此来展示理解状况,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的培养。

总的来说,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南,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各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为半径,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从而检查教与学的情况,实现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的21世纪技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