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多动症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邹泽宇小朋友是今年上半年转到我园来的一名新生。孩子刚来报名时,是被他的妈妈“拽”着进来的,才进办公室还没坐下就自己拿杯子倒了一杯水,我还没来得及喊水很烫,水已经撒了一地,接着就跑出去了,任由他妈妈在身后叫唤,都跟没听见似的跑开了。我赶紧叫上一个老师尾随在孩子后面,生怕一不小心孩子又会闹出什么事情来。接下来邹泽宇的妈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孩子的情况,孩子今年四岁,年纪不大,却先后换了三所幼儿园了,不是因为孩子接二连三的摔伤,就是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太难管制,幼儿园都不敢收他了。孩子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难教就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而且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们收下了这个特殊的孩子。
由于孩子比较特别,所以我经常到班上去观察孩子的举动。我发现孩子有许多异于同龄孩子的行为:孩子不爱与人交谈,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最明显的特征是极其好动,走路不稳,狂奔乱跑,一刻不停,易摔跤。在活动时,从来不按照正常的要求时间坐到小椅子上,经常站起来随意走动。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最多注意两分钟就被身边的事物吸引。只是孩子对美术活动还有一点点兴趣,但兴趣也不持久,作画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只构图从不涂色,绘画随意性较大,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在做课间操时,不会固定站在自己的圆点上,有时手舞足蹈,但却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来做,有时干脆跑到一边,要么捉蜻蜓要么看蚂蚁。还有一点就是孩子性格很倔强,不愿意受人约束,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喜欢大叫,不讲道理。遇到令他着急的事情,说话还会有点口吃。时常伴有攻击,孩子们都不敢和他玩,因为不知何时又会被他突然袭击。
发现孩子行为异常后,我觉得孩子的某些行为和多动症的特征极其相似。事后,我查阅了各种相关资料,了解到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的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和学习困难的一种综合症,又称“轻度脑功能失调”。一般来说,孩子喜爱活动是生理上的特点,他们进行的活动总是有动机、有目的,因而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多动症的动往往是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出现的,很难自我控制,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畴,这就成为一种病态了。由于诊断不一,各国对多动症发病率的统计结果也差异较大,美国报道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20%,而我国的统计结果10%,其中男孩子大大多于女孩子,两者的比例为9:1。如果不及时对孩子进行治疗,将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学业。据有关资料显示80%的少年犯曾患有多动症,对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必须及时防治。
经过对孩子案例的分析及对多动症的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都与多动症相吻合。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第一次接触到这么特殊的孩子,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撼。我想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孩子难以管教而不教,只要我们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为了让孩子能尽快克服不良行为,我先从调查孩子多动症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孩子多动的原因:
(1)家庭原因。
邹泽宇的父母都是个体户,一家人由外地迁入长沙两年有余,父亲经常外出跑业务,母亲照看门面。平时无暇照顾孩子,有些放任自流,根据家长口述,邹泽宇从小就好动,不太爱与人交流,做事不专心,家长也不知道怎么教育,而是一味责骂,讲不听时就打孩子。
(2)教师原因。
由于孩子比较难管制,老师的话总是当耳边风,而且现在幼儿园的教师一般都比较年轻,缺乏管教经验,加之班上孩子比较多,往往很难照顾到所有孩子,虽然能意识到孩子"问题"的存在,但发现解决问题很是棘手,最后只得放弃这个艰巨的任务,久而久之,孩子更加放肆,问题日趋严重。
矫正策略:
一、用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田
1.教师的爱
患多动症的幼儿往往都有心理障碍存在,尤其需要更多的爱。虽然孩子难以管教,但是我们并没有给孩子贴上另类的“标签”,而是更加地关心、爱护他。切记不能歧视和厌烦孩子,对孩子不能自控的行为以及学习时的小动作需加以理解,经常与孩子聊聊天,彼此之间建立感情。和他交谈多了,孩子慢慢地也能跟我接近,至少没有排斥我,偶尔还能与我说上一两句话,虽然有时讲话还有些口吃,但我都能认真倾听并积极回应孩子。
2.同伴的爱
在班上,我总是让能力较强,善于与同伴交往的孩子同他坐在一起,当他需要帮助时能够和其他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比如:手工课学捏水果,孩子很感兴趣,但由于手的精细动作发展不够完善,孩子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捏出精美的作品,正准备发出怪叫声音时,我马上请班上能干的孩子一起帮他完成手工作品,让孩子体验同伴的关怀和成功的乐趣。
3.家长的爱
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家长不管生意多忙,都不能忽视对孩子的管教,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等,并能及时与教师取得联系,多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
老师与家长交谈孩子好动的原因,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对缺点要反复帮助改正,对优点要及时表扬巩固。
二、运用行为治疗法作为孩子治疗的突破口
行为疗法也叫行为矫正法,目的是修正不良的行为模式。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外显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易怒、不遵守纪律、做小动作、说谎等。主要的方法是控制外部行为模式,进而重建或恢复良好的行为模式。进行行为治疗需要进行系统的行为分析,对可取的行为,尽可能给予发扬;对不可取的行为,要尽可能地予以限制。
1.奖赏
当多动症孩子出现符合规定要求的良好行为时,立即给予奖赏,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这种良好的行为就可以增加并保持下去,以致养成良好的习惯。上课时,我要求老师让孩子坐在教室的前排或老师看得见的地方;孩子上课不爱坐到椅子上,我以奖励小五角星的方式鼓励孩子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当孩子能保持坐在座位上五分钟,我就加赏一颗星星,如坚持坐十分钟就奖励两颗星星,如果奖励了十颗星星则可以得到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小汽车。使孩子懂得奖赏的价值和如何去争取这些有价值的奖赏。同时还规定如果随意下座位则要归还奖励的小星星。此方法可以使孩子巩固和保持符合规定要求的良好行为,这是一种阳性的强化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各种不良行为,但要注意开始运用这种方法时对孩子要求不要过高,必须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从而不断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2.塑造
这是培养新的符合规定良好行为的一项技术。新行为的塑造需要一个过程,具体做法是:①要选定需要塑造的新行为(即靶行为);②将新行为分成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的实施,确信孩子能完成;③选择对幼儿具有吸引力的有效强化物,或物质、社会奖赏。当有良好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强化。孩子对美术活动比较感兴趣,我就从指导幼儿美术活动入手,对幼儿进行“塑造”。如:先让孩子欣赏同伴完整的绘画作品,感受完整的绘画作品的美,引起幼儿绘画的欲望。然后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完成作品,由能安静绘画十分钟不离开座位――不涂抹乱画――能理解教师的指导意图――安静绘画二十分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色――能保持绘画作品的完整性等,对于孩子每一个步骤的完成都要给予奖励。同样的办法――奖励小星星,当达到十颗星星就奖励给孩子一辆小汽车。注意一定要精心安排塑造程序,训练时间要适当,避免疲劳,当前一步骤已经完成后,方可做下一步的训练。
三、运用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游戏治疗法
1.利用游戏疏导幼儿多余精力
幼儿在游戏中身心愉悦,容易接受新事物。多动症的孩子之所以多动,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耐心又急躁。每次玩游戏时,我都尽量让他第一个尝试,他爱玩爱跑就让他当领队,带领大家运动,让他多余的精力得以释放。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制力
孩子喜欢游戏,每次游戏都显得很兴奋,但也常常伴有攻击性和破坏性,为培养他的自制力,我有意让孩子的游戏中担当“重任”。如户外游戏中让他当裁判,看看哪个小朋友最遵守游戏规则;角色游戏中让他担任“交警”“管理员”等。通过履行角色职责,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体育游戏中让他担任小动物的“爸爸”的角色,让他懂得要关心和爱护小动物,克服自己的冲动行为,渐渐的,孩子的自制力有了明显提高。
3.运用专业游戏疗法
我在一本书上曾经看到过一些专门针对“多动症”幼儿而设置的游戏疗法,如涂色游戏、球池游戏、拼图及下棋游戏等。经过多次尝试,孩子由开始不接纳到和我们一起玩游戏,由不涂色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满,由拼图散落到一地完整拼完一幅小图,会简单的对角棋等,孩子能愉快地投入到游戏中,做事的专注力和持久性有了明显提高。
四、家庭治疗与幼儿园治疗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生息的场所,家庭配合治疗对于消除和减轻孩子不良症状很重要。
首先,教师要向家长详细介绍孩子的进步之处,并了解孩子家庭治疗情况。
其次,建议家长不管多忙,也要经常与孩子交谈,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实质。如孩子抢玩具是因为不善于协商等,引导孩子正确判断是非,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孩子一点点向好的方向转化。当然,刚开始转换时,允许孩子暂时性犯一些小错误,尊重孩子的个性,实施说服教育。同时要求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注意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持之以恒,反复强化,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因此,我们都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耐心等待、积极引导,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注意巩固,不断强化,保持幼儿园与家长协同一致的教育。
五、转化效果及启示
经过近大半年的教育探索,邹泽宇小朋友的多动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变,和老师、小朋友之间建立了较深厚的感情,开始知道去习惯集体生活,上课能保证15~20分钟不离开座位,不打扰其他幼儿,动作协调性有了提高。近半年来,未发生摔伤、碰伤现象,攻击明显减少;对于喜欢的活动、游戏等能参与进来,绘画进步大;能完成简单的指令,规则意识明显增强,再也没有发生大叫现象。不足的是:孩子运动量还是较大,做事不够耐心,任务意识不够强等。孩子的这些进步,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由于多动症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和家长协同一致,持之以恒,针对孩子的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目标,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一定会茁壮成长!
启示:
1.教师如遇这样的幼儿,应有一定的耐心、爱心、包容心,持之以恒,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育,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克服不良行为的。
——读《真爱是金》有感
题记:把你们的爱分送给更多的孩子吧!
——巴金
前不久,我有幸拜读了爱的教育研究会编的《真爱是金》时,我深深地被巴金先生的叮咛感动了。作为夏老“爱的教育”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是否已把足够的爱分送给更多的孩子呢,教育更多的孩子也懂得爱呢?
当我看到,陈肇君同学写的《老师说我多动症》这篇文章时,我感触颇深,甚至有些惭愧,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阵涟漪。是呀,我们身边的孩子,经常有被我们老师说是“多动症”的。我真有幸看到了这被老师说为“多动症”孩子的心声,他说的这几句话,我记忆犹新“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说我‘多动症’,其实我并不是这样,我自己能控制自己,做有兴趣的事时,我是不多动的。比如我拼拼图时,往往一坐就是一两小时,全身心地投入而忘记做小动作了……。”
此时,我热泪盈眶,我想到了我们班的小徐,每节课上他几乎都在做“全身运动”,自控能力极差。尽管我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劝导、教育。曾经还要求他妈妈带他看心理门诊,可都不见成效。为了找到教育他的最佳方案,多少个夜晚我辗转反侧。
那时,我终于明白了……于是,我耐心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几天,我终于发现了,小徐他特别爱做纸飞机,当他做纸飞机时,任凭别的小朋友怎么吵闹,怎么玩耍,他都“不放在眼里”,还是那么专心致志做他的纸飞机,此时他再没有上课时的“全身运动”。我非常欣喜,原来不少被老师认为“多动症”的孩子,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时,是不多动的。于是,在生活上,我对他关怀惫至;在学习上,对这位同学进行“重点保护”,要求班干部及其他小朋友也帮助他,给予集体的温暖;课堂上,我尽可能给他发言的机会,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对他取得的点滴进步,不时地鼓励、引导……终于,奇迹出现了,小徐真的课堂上比以前少动了,我也相信他一定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不是“多动症”的!
是啊,正如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
然而我们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每每此刻,我们心中也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
夜阑人静,耳边又传来那熟悉的歌声 :
任风/翻阅背影的日子/烛光将记忆/摇曳成孩子的身影/夕阳/便凝重了教师魂......
磊磊是我们开展“医教结合”项目时认识的一名三年级小学生,调皮捣蛋在学校出了名。他整天动个不停,上课坐不住,经常插话,影响课堂纪律;家庭作业拖拉,需要家长陪伴督促到很晚才能做完;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倒数;喜欢怪罪别人,经常和同学打架,总是难以控制地乱发脾气,还会把学习用品从窗户扔出去。经诊断,磊磊患有多动症,我们让他坚持服药,并且对他父母和所在班级的老师进行了多动症相关知识的培训,教授基本的行为治疗方法。老师积极配合,对磊磊的在校表现进行反馈,让医生能够更好地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优化治疗。很快,磊磊有了明显进步:上课听讲认真了,作业速度加快了,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现在,磊磊已经是一名表现不错的预备班学生了。
金金是老师家长眼中聪明的笨孩子,人很机灵,一点就通,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考试粗心大意,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课堂作业经常做不完;家庭作业磨蹭,没有监督需要做到晚上10时以后。四年级时,金金成绩下降明显,就医后被诊断为多动症,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父母让金金吃了一个月药,吃药期间金金的各方面表现都有明显进步,但是父母担心药吃多了影响孩子身体,期末考试后就自行停药了。现在金金五年级了,成绩差,有厌学情绪,疲惫不堪的父母无计可施,只好又带他到医院求助。
我们俗称的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及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多动症损害重,但可有效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具有以下6个特点:
患病率高 据国内外报道,学龄儿童的患病率为3%~6%;
损害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会对患儿的学业、职业及社会、家庭功能等多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
疾病呈慢性终身性过程 7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终身;
继发或共患破坏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高;
成年期物质依赖、人格障碍和违法犯罪的风险增加;
可治疗性 大量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存在有效、可用的治疗方法,而且这些方法有循证医学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如果诊断合理,患儿可以花费相对较低的费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治疗多动症患儿,医教结合势在必行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范畴,需要整合医学、教育、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应对。
在国外,以社区医生和教师为主体的学校干预的开展,已经成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干预主要包括课堂行为干预、学习技能辅导、同伴互助以及学校家庭定期沟通等方面。在干预中,通过实施课堂奖惩干预、教师辅导、父母培训以及每日报告卡制度等, 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改善患儿的症状,引导患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并且改善同伴及师生、亲子关系。针对少数特殊患儿,学校开设特定班级进行个体化特殊教育,设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课堂环境和课堂时长,优化课堂管理方式等,体现“以孩子为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近几年,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试点学校,整合医生、教师及家长的力量,对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小学生进行医教结合的综合干预,提高了家长、老师对这一疾病的知晓度,提高了患儿用药的依从性,提高了药物治疗的缓解率。
大多患儿需要药物治疗
治疗多动症应采取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增加注意力的持久性,改善书写和运动的协调性,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情绪控制能力,提高同伴的接受度,改善互动,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冲动和过度兴奋,减少敌对和违抗,减少惩罚。药物治疗的益处是能够控制症状,使心理咨询和教育训练得以实施。
绝大多数患儿需要药物治疗,少数症状轻、功能损害小的儿童,是否需要服药,医生会非常慎重,需根据孩子的评估情况,和家长交流讨论,制定适合孩子状况的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综合干预不可少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引起多种问题的障碍,任何单一的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显著、持久的效果。针对具体缺陷情况,医生应为每位患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儿同时进行几种治疗并长期坚持,可以取得显著、持久的疗效。除药物治疗外,还有以下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心理行为治疗 主要针对多动症的心理缺陷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和行为矫正,改变患儿的不良行为,提高患儿解决问题、自我管理的能力。
父母培训 通过循序渐进的步骤教给父母管理儿童行为的原则和技巧,提高父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认识,使家长能够积极参与、配合患儿治疗。
学校干预 与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合作,在教室对患儿的行为进行管理,采用家校联系方式,把患儿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和老师。
技能训练 包括学校技能、社会(社交)技能和躯体技能训练等,旨在提高患儿学习技能、减少攻击行为、改善伙伴关系。
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做
作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家长和老师,首先要了解此病的本质,应理解孩子,因为此病是生物学问题,不是孩子的性格或人格问题。
地点:父母必读育儿网 儿童心理咨询室
专家:李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孩子坐不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会不会是多动症?如果真的患有多动症该怎么办?多动症和通常说的感觉统合失调是什么关系?这里,我们请专家来为您解答。
Q1: 什么是多动症?
A:多动症的专业术语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 t t e n t i o 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英文简称ADHD。ADHD 是儿童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同时伴有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情绪障碍及学习障碍。
多动症的症状在学龄期儿童中的表现最为突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交友和生活,常常需要治疗。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只有在症状突出的情况下,才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所以,目前绝大多数的诊断都是在学龄期做出的。学龄儿童患病率一般为3%~ 6%,约2/3 的患者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1/3 可能持续终生。
Q2: 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A: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是,与发育年龄不相称的注意缺陷、活动过多和行为冲动。相当一部分多动症患儿会伴有学习困难、焦虑、对立违抗和品行障碍等。
注意缺陷,是指主动注意保持的时间达不到这个年龄所应该达到的正常水平。多数患儿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容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转移到另一种。做功课时也不能全神贯注,边做边玩,不断改变作业内容,不断以喝水、吃东西等为由中断作业,因动作拖拉而使得写作业的时间明显延长。轻度注意缺陷时,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集中注意,比如看电视、听故事等;严重注意缺陷时,对任何活动都不能集中注意。
活动过多,是指在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比预期的明显增多,在需要自我约束或秩序井然的场合中显得更加突出。表现为过分不安宁,小动作多,跑来跑去。在教室内不能安静地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摇桌转椅,招惹别人,随便离开座位走动。话多、喧闹,故意闹出声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喜欢危险的游戏,爬高下低,爱搞恶作剧。
行为冲动,是指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做出快速、不精确的行为反应。表现为幼稚,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容易激惹冲动,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挫折感强。行为唐突、冒失。事前缺乏缜密的考虑,行为不顾后果;出现危险的举动或破坏行为后,不会吸取教训。
Q3: 多动症通常有哪些治疗方法?
A:如果确诊为多动症,并且患儿的生活、学习受到了显著影响,需要药物治疗。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中枢兴奋剂――哌甲酯,和非中枢兴奋剂类的新药――托莫西汀等,这些药物对大部分患儿有效。服药的同时给予行为干预,效果会更好。对症状轻的患儿,单纯的行为干预也可能会有效果。
Q4: 多动症能治愈吗?
A:目前,ADHD 的药物治疗只是在治疗期间改善症状,不能治愈。患儿多动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减轻甚至消失,但注意缺陷的症状在相当一部分患儿中会持续到成年。
Q5: 多动症存在性别差异吗?
A:相对于男孩来说,女孩多动的症状比较少,常常容易漏诊,而被老师和家长认为仅仅是学习困难。实际上,在成人中,AD H D 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因此,注意缺陷症状在女孩中可能并不少见。所以,无论有没有多动的症状,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孩子,都应该排查有无注意缺陷障碍。
Q6:10 个月的宝宝好动、精力旺盛,是多动症吗?
A:孩子的个性是不同的,10 个月大的婴儿也一样,有些可能很文静,有些可能特好动,但好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你可以注意观察,他对陌生人、陌生的环境、玩具等有没有较长时间的注意和兴趣。如果他能较长时间地观察或者玩耍,不一定是有问题的。另外,对10 个月大的婴儿做出多动症的诊断,目前还很困难。
Q7: 看动画片时能坐住,是多动症吗?
我的孩子上课时坐不住,不停地做小动作,但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就能坐得住,请问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吗?
A:孩子在特别感兴趣的活动中能集中注意,不能排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多动症的孩子对不太感兴趣的活动,比如上不喜欢的课程、写作业的时候,常常很难集中注意。
Q8: 多动症和抽动症有什么区别?
A:抽动症常常表现为刻板的肌肉的抽动,如眨眼、频繁地挤眼、甩头、耸肩、做鬼脸、清嗓发声等,与多动症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多动症的患儿,可能伴有抽动症。在用中枢兴奋剂治疗多动症的时候,可能会使抽动症状加重,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Q9: 多动症用感觉统合训练有效吗?
A:感觉统合障碍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在临床上很难界定。现代的研究已经证明,依靠感觉统合训练来治疗多动症,通常是没有效果的。
Q10: 孩子被诊断为ADHD 混合型,怎么办?
我儿子是剖宫产的,现在8 岁了。上学前特别爱动,不过当时年龄小,以为只是小男孩淘气罢了。上学后却是另一个样子,上课不乱说乱动, 老师提问也很难让他张口,下课后也不出去玩。老师说他的理解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差。我们带他去做了注意力测试(I V A - C P T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结果为:支持ADHD 混合型。由于离医院远,不方便做注意力训练,只是服了半个月的中药,但效果不明显。请问我该怎么办?
A: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呢?不能光靠注意力测验来诊断或排除ADHD,智力商数的测验也很重要。建议你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另外,目前的研究还没有证明剖宫产与多动症之间有因果关系,因此不必将二者联系起来。
Q11: 读书丢字、看反字母、晕车等是感觉统合问题吗?
我女儿11岁,学习成绩中等,体育成绩不错,做手工、画画都很好,但是读书时常会丢字,看字母有时会把b和d、p 和q 看反,而且容易晕车。她是剖宫产,会不会有感觉统合方面的问题呢?
A:一般来说,七八岁的孩子不应该经常地混淆b 和d、p 和q,如果你的孩子仅仅是偶然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不是大问题。结合孩子经常读书丢字,可能是因为粗心的缘故。如果经常表现出粗心,也要注意有没有缺陷多动的问题。
在线小结:
关键词:多动症儿童;心理特点;诊断治疗
1 多动症的原发症状
1.1 注意困难
注意困难是儿童多动症最关键的症状,因为有的患儿并无明显的多动不安的症状,而主要表现为注意上的困难,与同龄儿童相比,这类儿童的注意显著涣散,很难集中,无论多么令他感兴趣的事物,都无法长久吸引他的注意,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因而做事常常有头无尾,半途而废,上学后这一症状更为明显,在课堂上,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集中注意听课的时间非常短暂,常对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听不清楚;做作业的时候拖拖拉拉,粗心大意,不能顺利完成作业。
1.2 活动过多
活动过多是儿童多动症最显著的特点,也是许多儿童来就医的原因,表现为活动明显的增多,这样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表现为不安宁,手脚不停的乱动,好哭闹,母亲只能抱着他在地上走来走去。幼儿时在家到处乱翻乱动,上桌上窗,打翻东西,而且常常以跑代步。上学后更是坐立不安,摇晃桌椅,骚乱别人,小动作不断,课间在教室中乱跑,喜欢玩危险的游戏。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调皮好动不同,因为其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晚上睡觉前在床上还要闹腾一番,入睡后也不能安静下来,经常是乱踢乱滚,爱磨牙,说梦话,甚至尿床,夜游。这种孩子身上好象装上个发动机一样,总是忙碌不停。
1.3 行为冲动,情绪不稳
多动症的孩子比较冲动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上课时,他们会突然无故得喊叫或随便插话,做游戏时不守游戏规则不能耐心地等待,过多频繁的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难以引导,控制调节其活动。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变化无常。有的孩子表现出感情脆弱,喜欢和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儿,这实际上是情感脆弱的一种表现。另外,这些儿童做事之前不假思索,不考虑行为的后果,行为多先于思维,行动具有突然性,所以往往惹事生非。
2 多动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2.1轻微脑组织损害
脑组织损伤与儿童多动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额叶损伤的病人,可出现注意障碍,行为冲动等异常表现。有临床资料显示,对多动症患儿的母亲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发现有78.21%的儿童曾经有轻重不一的脑组织损伤,轻微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等。
2.2 遗传因素
遗传是多动症的重要因素,我国专家在1990年曾对800例多动症患儿进行研究,发现14.2%的病例有本病家族史,有11对双胎同时患病,充分证明了遗传因素与多动症有关。
2.3 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美国精神健康研究院的专家小组采用大脑显像技术--阳电子发射层面摄影术,测量了两组成年人的糖代谢率,结果显示,多动症患者的大脑糖代谢低于正常组8.1%,具有明显差异。降低最大的是在运动皮层区和前上额皮层区,这两个区域是大脑皮层注意力和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域,这些区域糖代谢降低,会导致注意障碍和行为失控。
2.4 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
儿童多动症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如食物中缺乏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锌、铁等,食品中的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调味剂等过多都可能引起及加重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3 多动症患者的治疗
3.1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解释、鼓励、安慰、保证和暗示等,向家长解释多动症的性质,鼓励积极配合治疗;引导多动症儿童树立信心,改善自己的行为,心理治疗对儿童的情绪障碍、自尊心不足及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效果较好。
3.2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主要由教师、家长根据行为矫正原理有意识的采取各种强化措施,来改变多动症儿童存在的注意力难集中、多动及情绪问题。具体可通过阳性强化法、阴性强化疗法(消退法)、矫枉过正法、感觉统合训练等改善注意力,减少儿童的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
4 多动症患者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4.1 要切合实际
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不宜太严格,起初按照逐步矫正原则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太过分的范围内即可,逐渐提高。
4.2 把过多的精力引导出来
对于活动过多的儿童要进行下面的引导,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发挥出来。如课堂中间歇地给予动手动口的机会,课后组织他们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有条件时,应安排他们做一些室外活动,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释放出来。
4.3 加强注意力的培养
对于这类儿童应逐步培养其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以从看图书、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可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如果儿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以利于强化。
4.4 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儿童应从小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按时饮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与儿童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作业过量导致疲劳,不应迁就儿童而让他们看电影、电视至深夜,以致影响睡眠。
4.5 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儿童,要耐心地反复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们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父母应和医生经常保持联系,帮助医生了解教育孩子的情况,征求医生关于治疗上的指导性意见,有条件时,应争取医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教育。
4.6 教育方法要循序渐进
要根据患儿年龄与药物治疗情况,逐渐加强与提高,应注意避免脑力和体力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