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课教学设计

艺术课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课教学设计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学;课程教学;设计依据

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不应该盲目追求“高大上”,应该立足实际,在以人为本、学以致用上多花心思。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科的特点,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备、资料案例、评价体系等因素,分析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并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方法和步骤设计来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具有一般教学设计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做好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些依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依据教学需要与学生情况;二是要依据必要的学科理论;三是要依据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

1依据教学需要与学生情况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的实际需要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依据,教学设计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细化,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教学因素、教学方法和评价进行综合考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根本上讲,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是教学设计的全部意义,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种需要提供最优的行动方案。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体现在相关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中,体现在相关课程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划分,艺术设计学是设计学类专业之首,另外七个专业分别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不难看出,艺术设计学之所以排在设计学类专业之首,是因为艺术设计学蕴含另外七个专业的某些共性,但艺术设计学作为一个专业又必然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特点。该专业偏重理论,但对于应用型本科而言,艺术设计学专业应该兼具理论和应用双重性质。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一系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艺术设计理论,也要掌握必要的艺术设计技能技法。因此,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的课程安排本身就需要精心设计,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是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今后能有更好的发展,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因此,相关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来系统地设计教学,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有机会获得激发和发展。这对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师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也是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还要有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系统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其获得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

2根据必要的学科理论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课程教学设计不能天马行空,必须先在系统研究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找出基本的规律和原理,而这些规律和原理就是对本学科具有指导和应用意义的学科理论。只有根据这些学科理论来科学、合理、高效地设计学科知识点,才能避免相关课程各自为政,从而使整个专业课程教学设计达到层次性、独立性和系统性的要求。艺术设计学相关学科理论是一种层次化的存在,从系统论看,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课程设计必须依据的学科理论主要有“基础原理”“创造性理论”“技法性理论”等形态。“基础原理”是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都需要遵循的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意义的艺术理论。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关于造物设计的“坚而后论工拙”“体舒神怡”“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和现当代流行的“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等理论都对艺术设计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有极高的引导价值,都可以成为“基础原理”。“创造性理论”对于艺术设计学专业而言就是指怎样创造艺术设计作品的理性结论。“技法性理论”是指艺术设计学专业所涉及的应用技术原理,如透视学、色彩学、构成学和视觉传媒技术等应用技术理论。艺术设计学是道器一体的学科,既需要一定的技能技法,更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文化支撑。

3依据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课程教学设计应该根据艺术设计相关行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文情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及旺盛的设计创造能力与独到的审美品鉴能力。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应该贯穿艺术设计学专业所有课程教学的设计当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研究型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强度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换言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更明确、更具体,强度也更大。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来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和内容,应该是衡量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只有将艺术设计理论、艺术设计实践和艺术设计文化三者紧密结合,艺术与技术并重,文化与创意并举,传统与现代互动,充分利用和发挥地方文化特色,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以及宽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很好地把握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兼具丰富的艺术设计理论和较为扎实的艺术设计技能,能在艺术设计行业或文化创意行业从事策划、设计和管理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非凡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4结语

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和创新艺术设计学课程教学体系,树立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艺术设计学教学理念。艺术设计学专业相关课程教师要互相交流、互相配合,共同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教学情境中陶冶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1]…布朗科赞尼克(美).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马壮寰,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19-223.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同课异构;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2013年11月26日,重庆市“七校联盟”在笔者学校组织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必修4》“正、余弦函数的图象”这节,这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教学盛会,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开阔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反思数学教学,改进教学技能等方面作用显著。

案例1:此案例的设计大致分成如下四个环节:

1.1 创设情境

1.1.1 导入:观察与发现:简谐运动图象

1.1.2 情景――选择数学模型(正余弦曲线)

1.1.3 分析―探究数学模型

以教材中的物理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用操作性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识环境,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使教学目标与实验的意图相一致。

1.2 探究新知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弦曲线的形成分了三个层次:

引导学生画出点

问题一:你是如何得到 的呢?如何精确描出这个点呢?

问题二:请大家回忆一下三角函数线,看看你是否能有所启发?什么是正弦线?如何作出点 (教师展示幻灯片)

“以已知探求未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正弦线的复习,来发现几何作图与描点作图之间的本质区别。

问题三:能否借用点 的方法,作出y=sinx,x∈[0,2π]的图像呢?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正弦函数图象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问题四:如何得到y=sinx,x∈R的图象?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想到正弦函数y=sinx是周期函数,且最小正周期是2π

问题五:这个方法作图象,虽然比较精确,但不太实用,如何快捷地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呢?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边口答在y=sinx,x∈[0,2π]的图象上,起关键作用的点有几个?

1.3 例题分析

目的有二:(1)巩固新知;(2)从层次上逐层深化、拾级而上,为往后学习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打下一定的基础。

1.4 反思总结与当堂检测

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体会其应用。

案例2:

2.1 复习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复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今天我们要研究怎样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作三角函数图象的方法一般有两种:(1)描点法;(2)几何法(利用三角函数线).但描点法的各点的纵坐标都是查三角函数表得到的数值,不易描出对应点的精确位置,因此作出的图象不够准确.几何法则比较准确.

2.2 讲解新课、获取新知

2.2.1 正弦线、余弦线(幻灯片展示)

教师让学生重新复习正弦线、余弦线知识,怀着对几何法作图的无比期待。

2.2.2 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余弦线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几何法)

教师为了作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自变量要用弧度制来度量,使自变量与函数值都为实数.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坐标轴上所取的单位长度应该相同,否则所作曲线的形状各不相同,从而影响初学者对曲线形状的正确认识.(几何画板演示)

教师:以上我们作出了y=sinx,x∈[0,2π]和y=cosx,x∈[0,2π]的图象,现在把上述图象沿着x轴向右和向左连续地平行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为2π,就得到y=sinx,x∈R和y=cosx,x∈R的图象,分别叫做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

2.2.3 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描点法)

以下案例2的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基本相同。

2.案例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学会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画出正余弦函数的图象,通过对正弦线的复习,来发现几何作图与描点作图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培养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案例1体现了数学总是要在游戏中学习的,本课开场白通过简易的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并采用计算机绘图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用操作性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

案例2与案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让学生从熟悉的旧知,探索新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使学生听有所思,思有所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3.以旧引新,反思数学教学引入的多元化

在这两个案例中,两位老师均采用了以旧引新的处理思想,一位教师用学生学过的物理实验“简谐运动现象”,让学生在温故物理实验的同时对“正余弦曲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另一位老师则是通过对本章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复习,对后面用“几何法”来作图象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同样起到了以旧引新的目的

4.回归课本,反思数学教学中教材的充分使用

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教材中的例题太简单,没有讲解的必要,然而课本中的例题及练习题通常都是精要的基础题,即是透过知识解题的示范,也是思维训练的经典,正是这些典范的作用,学生才初步学会了怎样进行数学思维,怎样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缜密的思考、解题,如何表述自己的解题过程。

5.同课异构,反思数学教学促进教师发展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们的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师们创造性的智慧,在教学中显水平,在反思中见成长。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 设计思维 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创造力的培养,也可以视为全新的思想模式的建立。 早在20世纪初俄国巴甫洛夫和美国华生建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就错误地影响了我国教育思想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被刺激的记忆过程和机械反应过程。在这种满堂灌的陈旧教学体制中学生失去了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也被抑制了。我国主流教育方式偏向有意识和分析的思考模式,强调纪律、惯例、公式和理论知识,但忽略了解决日常问题的灵活性。单靠理论知识和信息,并不足以保证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新世代生存下来。就在这种背景下,“创造力”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

一、设计思维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必要性

(一)设计思维课程的意义及国内教学现状

大部分学生思维的初始状态是常规、直接、简单的,而设计思维的培养目的是达到创新、系统、全面的状态。设计思维课程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开发和有效训练的课程设计与体系。它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式,改变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合,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特点创造出的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职业设计师的思维习惯,也应当成为设计教育者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这些模式被没有答案的问题所激励,被价值与关系的重新定义所启发。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真正意义上重视创意的教育应该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原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引领下逐渐开展起来的。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对于创意需求的加强,目前国内许多艺术院校相继采用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纷纷将设计思维课程作为设计教育的启蒙与思维的转变加入到设计教学中。设计思维课程中,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纵向思维能力与横向思维能力的交叉,相对于技巧性的知识积累更注重思维形式与方法的启发。

(二)设计思维课程对当前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

设计思维教学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有更加广博的文化背景和跨越学科的综合知识能力,同时又不能固守成见;对于学生而言,要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习惯,让主动学习贯穿于直觉、认知、知觉、思维、理解、创新的整个过程。改变单向的视角为多向视角。从习惯于“唯一”到“怎么都行”。如果教与学都能够保持一种自由开放的状态,活跃的课堂就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场与思维碰撞的实验室,教师与学生都会受益匪浅,作为促进设计发展的深层的人文价值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设计思维课程教学的实践

(一)设计思维课程的主要构想

在设计思维课程大纲的制定与教学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了对学生训练分成两个并行的层面:智慧与方法。这是创意实践中缺一不可的因素。智慧的积累重点在于通过课程从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建筑作品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层面积累经验和智慧。智慧主要为一种以点带面的引导,方法主要为解决设计中面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如采用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工具,诸如同理心、体验产品、重新陈述问题、分类、脑力激荡和心智图等,都能够挑战既定观念。至于横向思维突破常规、类推思考和强制联系这些创意工具,能在源头上,即创造构思萌生的阶段,便消除既定观念。

我们一般采用常规方式处理生活上的事情,这些惯性程序有时被称为既定观念。这样思考比较方便(因为它们像计算机软件那样已安装妥当,并往往自动选取),而且看来能解决问题(因为当你唯一的工具是锤子,你的每个问题都看似一枚钉子),它们并不尊重每一个新问题的独立性,亦没有理会我们须因时间、潮流和生活方式做出改变。大部分专业人士都应该抵抗观念模式的安逸,而强迫自己至少从一种新角度去思考每个问题。这也是教学中始终要努力做到的。

(二)设计思维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方式

1. 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

从智慧层面上谈,课程中主要从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建筑作品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层面积累经验和智慧。在每个思维方法讲解的部分中插入创意工具的教授与练习。每部分都是用两次课的时间去解决,尽量减少了理论讲解的时间,加重课堂讨论、课堂小游戏及课堂练习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学习。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间玩具;轮廓;动势;纹样;形象

陈设艺术设计的素材应该是多方面的,它的题材包罗万象。从地方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浙江民间玩具作为其灵感源,使设计具有地方民间色彩,发挥本土的文化特色。基于此,我们将对浙江民间玩具进行展开阐述。浙江民间玩具的造型来自于它独特的审美特征,同时也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体现。浙江民间玩具世代相传,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跟随时代历史文化的变迁在不断地变化,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它不管是色彩上还是形态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它根植于民间,它的变化也是以民间文化为基础,民间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独特的创作手法、朴实的审美观念,依然会在玩具中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基于此,我们对其艺术特征的研究,总结出几个方面:

1外形柔顺有变化,造型提取为最简洁的形式,体现原始的美感

浙江的民俗等文化在玩具中得到了体现,如浙江民间玩具的形态上,主要以忽略细节、简洁为主,这种处理方式融入了当时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观与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上层文化。如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世界上第一个玩具小陶猪,长约7.3厘米,宽约4.8厘米,呈椭圆状,吻部前突,吻梁隆起,前躯小,后躯大,四肢短小,形象逼真。杭州半山的蚕猫是半山一带的蚕农放在蚕房里避鼠害用的,蚕猫整体造型似圆球,但双眼炯炯有神,耳朵竖起,威风凛凛,鼠见之,抱头逃窜……这些玩具的造型虽然不如现代玩具精致,但从另一角度看,更能体现民间人们传统、朴实无华的审美观。

2整体线条流畅,动势突出,神形兼备

这在另一方面来说,受到了材料、生产工艺的影响,但这些并不能阻断劳动人民的创作,相反,却更加能够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作品的整体线条流畅,动势突出,简洁概括,一气呵成,手法流畅写意,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比如杭州半山的泥猫,在造型上显得古朴而雅拙,又不失原始的美感,艺人主要对泥猫的神情与动势进行了详细地刻画,正像清朝诗人翟以权诗中所描述的那样:足以“虚威吓鼠辈”了。又如浙江民间布玩具中的十二生肖动物,其造型简洁,细节大胆取舍,高度概括,很受人们喜爱。其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标志人的生辰属相,与人的年龄相关,远古时期曾经用来纪录年龄。生肖造型上的纹样多具有寓意,寄托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布玩具的材料比较柔软,色彩艳丽,做工细致,细节处理不粗糙,深受孩子的欢迎。可以枕着入睡,可以抱于怀中,揉揉这边,揪揪那里。不管怎么玩,对孩子绝无伤害。生肖玩具可以作为生日礼物赠送于人,希望对方获得好运,充满了人情味。

3作品的神情以及整体装饰都要通过纹样的巧妙绘制来表达,纹样在作品中的地位显著

浙江民间崇拜吉祥纹样,在民间玩具的装饰上也不外乎,只是在装饰的同时根据不同的需要适当进行了修改,是之更加写意与概括。例如日常花花草草可以作为玩具的装饰纹样,蔬菜瓜果、玉米谷子等等都可以在玩具中进行体现,同时配以传统花边纹样等进行描绘,随心所欲,尽情发挥,这些题材来自于生活,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事物细致的观察,体现了手工艺人熟练地绘制技巧,巧妙的创作构思。图案寓意深刻,如永康方岩的泥哨玩具,又如泥牛、泥虎、布虎玩具上的装饰图案,这些纹样多为民间传统吉祥纹样,都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同时祝福生活幸福美满。表达了劳动人民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想象理想中的生活模样。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这些纹样的绘制有二维的,也有三维的,还有二维与三维想结合,手法写意概括。

4对于人物及动物的造型塑造比较机械

民间玩具中的人物及动物的造型主要体现以传神为主,忽略细节,如端午香包中的老虎造型不是以真老虎的形态进行“复制”,而是抓住了老虎的外形和意象特征进行强调,比如老虎的刚劲的长须、凶猛的大眼、眉眼之上的“王”字,以及它身上的独特的斑纹等这些特征进行夸张表达,而老虎的整体造型是虎非虎,在象与不象之间,民间艺人无意识中进行了艺术的处理,巧妙地把艺术与真实生活进行了比较,把生活中的物象进行了处理,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情趣,更加具有亲切感。又如浙江嵊州泥塑小泥人民间玩具,造型简洁洗练,写意多于写实,幽默多于叙事。这些泥人造型雅致,设色精当,艳而不俗。泥人的制作方法不一,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怎么看就怎么捏,也可以根据流传的方法去捏,总之,没有规定的流程或者是相关要求,形态会随着作者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民间玩具的材质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随处可见,随手可得,不用经过特殊的处理,谈不上含有什么化学成分,无毒无害,适合孩子玩乐,符合当代的环保理念。同时也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的玩具,推测出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人们的生活习性,娱乐的形式。除此以外,浙江民间玩具的玩法多样,在玩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孩子不断地进行思考与创造,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锻炼了大脑。浙江民间玩具很多都是家庭成员自制的,其中蕴含了真真切切的母子情、父子情,体现了长辈与晚辈的关爱,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内涵。浙江民间玩具的诸多特性是现代玩具无法替代的,他们来自于祖祖辈辈民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陈设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浙江民间玩具作为灵感源,不仅借鉴了浙江民间玩具的造型,色彩等民间玩具的外在特征,同时强调其包含各种寓意在内的文化内涵,指出传统和现代共生的陈设艺术设计模式的可行性,促进其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连海.中国民间玩具发展简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03).

[2]倪宝诚.民间玩具概说[J].寻根,2002(06).

[3]陈华文.民间世界:理论与存在[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1).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作品;课堂教学;欣赏者;标准化;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101-2

我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侧重主体的“经验课程”类型教学的主观语言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训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作为当代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课件,在平时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其直观性、生动性、可体验性在教学中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电子课件是有其自身的专业独特性的,是注重主观的感受的直观性、生动性、灵活性和体验性的,区别与其他理工类课程所注重的程序性、客观性和评价性等。在设计制作艺术设计教学课件时,教师的主观因素是课件在具体教学中,最终实现的效果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区别于理工类课件的一个重要特征。理工科课件更注重课件的本身的标准性、系统性等因素,对教师本身主观特点体现较少,更注重逻辑性。作为主观因素较多的艺术设计类型课件其自身的结构除了体现教师的主观倾向之外,其逻辑性是依然纯在的,只是体现方式略有些不同和体现的不是很清晰。对艺术设计类的教学电子课件进行一定分析和总结,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课件制作应该会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得设计艺术在教学过程不仅体现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师个人主观特点外,还能体现出或清晰或含蓄的逻辑性,让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一、欣赏《蒙娜丽莎》需要标准么

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世人皆知的,她那“神秘”的微笑更是令世人惊叹达芬奇的神来之笔。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往往关心的不是绘画本身的技巧、构图、色彩、美感等因素,而更关心的是能够满足欣赏者好奇心的这幅画的一些逸事传闻。蒙娜丽莎的微笑看起来也确实是能给人一种或喜或忧的变换之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作者达芬奇的绘画功力不必多说,已经是世人供认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是否达到作者的目的,也不必追问。我们如今看到的作品已经诠释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看来,难道蒙娜丽莎的微笑真的完全是作者的神来之笔所赐,观赏者就没有任何的作用。

艺术作品存在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它值多少钱,而是在于这个艺术作品本身所属艺术形式所参与的艺术活动中的必要性。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必须要与欣赏者共同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才真正的起到艺术品的作用,这件作品才算是真正完成。那么在达芬奇刚刚画完《蒙娜丽莎》还没有给欣赏者观看欣赏之前,这件作品只能是个半成品。正因为我们的参与才真正的完成了《蒙娜丽莎》这件作品。现在可以看得出来欣赏者是艺术作品完成的一个关键。那么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产生因素中除了作者的神来之笔外,有没有我们这些欣赏者自身的因素呢?当大家看到这里时答案已经知晓了,一定有欣赏者自身的因素的。任何欣赏者都是会根据自己感受去欣赏理解艺术作品的,所以一件艺术作品在不同的欣赏者那里完全会呈现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状态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产生的一个原因是和欣赏者自己的视力因素、心里因素、世界观倾向都是有很大关系的,其中的科学道理不用多说。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对于欣赏者来说是无欣赏标准可言的。

艺术作品是需要欣赏者参与才能完成的,艺术设计作品也同样是需要欣赏者、使用者参与才能完成的,设计艺术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中的作品就应该是学生了。如果根据艺术作品最终的完成不能只靠作者完成,那么学生作为教育的作品,最终的完成也不能只靠教育来完成。课堂上的学生所能接受的信息也不能只靠课堂来完成。尤其作为艺术设计的教学课堂上传递的信息。因为艺术设计课堂上所采用的的信息无不与“蒙娜丽莎的微笑”有相似之处。学生所接受的信息,在学生学习内化时一定会因人而异的。不能轻易地规定哪个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才是标准的方式。在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上,教师在组织课堂信息时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本课程理解和认知进行教学信息的组织的,形成有个性特点的课堂教学。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教师那里会学习、体会到完全不同角度的信息,让学生的信息接收领域更加宽泛,接收到更多的信息知识。

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是不需要一个天下大同标准的。教学中所要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是会有些不同的,其中教学用的电子课件的表现出不同之处是最为突出的。不同的电子课件内容清晰的标明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特点。学生在上课听课时,是可以体会到变化丰富的课件给学生带来的新鲜感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着一定的作用的。在艺术设计课堂上的电子课件是不需要制定一个天下大同的标准化课件的,根据教师个人的经验、体会就可以设计制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特点的课件的。这样在全国各个院校的各门艺术设计课的课件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才能对艺术设计课件的内涵和外延有所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