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引发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项目、R&D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在短期内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与交融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能力结构合理;独立批判力;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特点。下面以社会或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界定的杰出人才特指创新人才。
(一)高校正加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并初见成效
1.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高校的创新活动,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各高校都在强化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5年中,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占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5%左右,数量从2000年的87个增加到2006年的120个 (资料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网:chinalab.gov.cn/labsite/Site/index.aspx)。截至2005年底,科技部共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其中分布在高校的有34个,占23.0% (资料来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网:cnerc.gov.cn/bulletin_01.aspx)。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达117个,占总数的33.2%,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总数的26.3%(资料来源:edu.cn/xin_wen_gong_gao_1114/20070328/t20070328_225246.shtml)。
通过承担高水平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共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分别占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28.1%和12.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2人,占全国总数(1500人)的34.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1人,占全国总数(1248人)的30.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7人,占全国总数(829人)的23.8%。2005年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站的博士后、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人数分别是2002年的1.40倍、2.14倍和2.02倍 (资料来源:chinalab.gov.cn/labsite/Site/index.aspx,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2005年度报告。)。
2.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方兴未艾。团队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也是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看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容乐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团队并不多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随着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政府创新支持项目的实施,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2004-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对94所高校的244个科技团队实施了为期2年的资助计划。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以北京大学为例,至2005年北京大学有10个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至2007年有14个科技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例如,2004-2007年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2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117人,占49.2%,45-54岁的有112人,占47.1%; 2000-2006年进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1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72人,占52.2%,45-54岁的有54人,占39.1%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相关公示信息统计。)。总体看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二)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30万人,占全国研发人数的1/3。“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并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863”各类项目占总项目数近40%。以2002年为例,高校承担各类课题12.1万项,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论文总数的70%,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在2006年度的国家三大技术奖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了50%。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高校获奖15项,占51.7%,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高校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高校获奖106项,占57.6%,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1项(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2006》统计整理。)。
高校教师是顶尖创新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1952-2005年产生的“两院院士”中,有1033名院士曾就读于国内113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4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36人)。其中26所高校为国家培育10名以上两院院士,共计796人,占总数的77.1%。全国共有141所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当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总人数合计为872人。其中“985工程”高校有36所共646人,“211工程”高校有44所共142人,合计占总数的90.37%(资料来源:中国校友会·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2005/12)。)。2003年,1332位“两院院士”中,在高校任教的共514人,约占院士总数的40%,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总数712人的39.3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总数620人的37.74%)。先后有2002位高校教师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有711位教师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13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到总数855人的60%(资料来源:引自张亚群,“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现代高教信息》,2006年第9期。。由此可见,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依托众多科研项目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二、资源性投入不合理及教育理念滞后制约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一)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
高校教育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大致与招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相当(见图1),但生均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已经连续几年悄然削减。此外,近年来大量的教育经费用于高校基础建设,实际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不容乐观。
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相对薄弱。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R&D经费支出2450亿元,其中高等学校支出242.3亿元,仅占总量的9.89%;政府投入高校133.1亿元,仅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20.65%,而投入科研机构的比重则达65.91%。相比之下,2003年美国高校R&D支出占政府R&D总投入的16.8%,英国则达21.4%。如果考虑R&D经费总量,则这一差距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41%。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这一比例为2.6%,韩国为2.64%,日本则达到3.15%。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一流的师资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师资总量方面,2000-2006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从46.28万人增加到107.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5.3%。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青年教师,2001年我国高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89%,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46.44%,并逐年增加。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月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教师有博士学位者为20%左右。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英国大学为70%,德国接近100%。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增强,但高学历者大多年轻缺乏教育经验,而教育经验丰富者普遍未经历博士教育训练,二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乃至在一些研究型大学,具有高学历、富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反映出我国成熟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尚未完全形成。
本文主要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素质和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设计问卷调查,搜集评价数据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模型,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以对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希望对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
四个指标下设二级指标。专业设置下设:专业结构比较合理、专业方向多样化,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与社会接轨、实用性强;课程设置下设:课程教材选取质量情况、理论课太多、实践课太少、课程太难,不易接受、选修课开设形式和内容单调、实验课开设太少且效果不好;教师素质下设: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生课程、博士主讲本科生课程、教师与学生沟通情况、教师上课认真负责、教师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管理下设:考试考核方式、教学环境和条件、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二)问卷设计与数据搜集
本调查问卷是在参考相关文献和一些访谈的基础上建立上述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这一指标体系编制而成,同时进行预调查后加以修正编制而成的。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配额抽样问卷调查法,以天津市四所高校的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调查对象,在这四所高校内近20个学院中采用无记名随机抽样发放问卷的方式搜集数据资料。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95份,回收481份,回收率为97.17%。根据问卷打分情况(打分标准:最高为100分,最低为0分)剔除异常的问卷11份,有效问卷470份,有效率达97.71%。显然,这样的回收率和有效性可以保证此问卷调查所得原始数据是可靠的,可以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
二、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实证分析
对上述衡量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16个因素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成分),然后对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建立用于分析的数据文件,最后利用这些主成分因素建立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总和评价回归模型。表1给出了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其中KMO越接近于1表示越适合做因子分析,从该表可以得到KMO的值为0.831,表示十分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结果显示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表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再次验证十分适合做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前2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前2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80.140%,因此,提取这2个因子作为主因子。由旋转成分矩阵显示主成分1相关度最高的是X5,X6,X7,X8等4项指标,将主成分1规定为“课程设置因素”,主成分2相关度最高的是X9,X10,X12、X13等4项指标,将主成分2规定为“教师素质因素”。
三、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一)结论
从学生对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看,首先,高校课程设置因素和教师素质因素是影响学生对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高校开设的课程和高校引进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开的满意度。在这两个主要成分因素中,学生的满意度中大约有47.049%是由高校开设的课程决定的,占据学生满意度的半壁江山。通过实证分析结果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学校开设的课程理论课太多,实践课太少,课程太难,不易接受等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比较大。其次,学生认为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会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特别是当今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科研教学,轻视本科教学,众多教授(博导)们只带研究生的课,很少甚至不再带本科生的课。如果学校那些教授、博导或具有博士高学历的老师多给本科生上课(尤其是专业课),学生们的满意度就会高,否则就会很低。
(二)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民办 高校 计算机 人才培养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入学前基础相对薄弱
与传统公办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学生是通过低于全国统招本科的分数线招生入校的。在学习能力方面他们相对于普通本科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2、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明确
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参与学习的唯一动力是顺利毕业,因此对公共课以及专业课都不够重视,仅以科目及格并拿到学分为目的。
3、大多数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技术学科,推陈出新速度飞快。部分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过时,设备陈旧,教学方法手段落伍。因此学生毕业后,知识结构存在缺陷,难以胜任相关工作。
二、民办高校的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校园以及基础设施以及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易于打破普通公办学校的模式。就师资而言,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占比较大,因此他们在课堂教学及学生管理中更容易创新,与时俱进。民办高校在招聘专任教师同时,部分教师来自母校,在改善校园办学成本效益上发挥极大作用。就管理制度而言,民办高校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管理模式以及制度,适应社会及学校发展情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完善教学管理。
三、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
与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兼顾理论与实践学习,在计算机专业领域内培养同时具备初步的理论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学校应该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及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注重与社会就业需求相衔接,充分发现学校特色,凸显专业特色。
四、培养建议
1、明确专业定位
不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历程、形成的学科特色、具备的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不同,应该结合自己的校园特色以及优势来定位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具有语言特色的院校,计算机专业可以进行双向培养模式,具有计算机专业以及外语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如果每个院校都照搬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培养工程研究人员、科学家等学术精英为目标,这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在优势与特色上下功夫。不管是市场运作模式还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元化的。
2、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
为培养适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应该做好多元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首先应该培养教师队伍,根据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实验研究,紧抓校内实验设施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把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以及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等社会三大职能列入计算机教学大纲。
采取双模师资队伍模式,聘请企业经理、高工作为院校的客座教授;以兼课、报告会及讲座模式形成师资组。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面临较大的挑战,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原来的学术型、研究型转向市场和大众的需求,同时兼顾想要从事研究的人才进行培养,双向兼顾,多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凤.浅谈独立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J].科教文汇.2010,(3)
[2]吴绪玲.关于独立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江科技.2012,(6)
[3]杨继.独立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1,(2)
[4]苏晋荣.独立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考研、就业动向调研与总结[J].计算机教育.2011,(11)
Abstra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attracts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However, it also faces challenges from many aspects, for instance, the less-than-perfect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and polices; the lower research investment and weaker independent research level in enterprises;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s still low,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协同创新;创新能力;对策和建议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novation capability;strategy and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251-02
0 引言
当前,我国多学科交叉融合程度日益密切,单兵团作战、浅层合作的科研模式已难以实现重大科技成果的创新和突破。在政府的引导、监督和支持下,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体,围绕同一目标,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深层次、多样化的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所以,通过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以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互动局面,对于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的对策和建议。1 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不健全
政府部门缺乏对协同创新体之间的协调和引导,协同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相对分散封闭。由于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独立运行在管理方式、利益导向和体制归属方面各不相同,从而阻碍了人才的流通和设备设施的共享,导致协同创新各主体间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和管理,国家整体创新凝聚力不强[1]。目前,我国在协同创新方面的立法尚属初级阶段,各方面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备,协作过程中常会遇到无法依法行事或按章解决的现象。另外,现行的文件多为纲领性、原则性的文件,其操作性不强。所以,科技法规、规章制度及其实施细则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2 企业科研投入低,自主研发水平弱
企業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研发资金侧重于现有技术、产品的完善,不太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企业经营上短视,对于已购买的专利和技术想尽快投产获利,不愿投入资金开展后续研发和试验;加之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单位未能及时向企业提供后续的技术支撑及人员补充,致使技术推广应用、产业化进程缓慢以及后续技术创新的中断等[2]。
1.3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高校科研侧重成果的学术价值和项目任务等指标,往往忽视成果的市场需要。项目一旦有了新颖性、独创性成果,仅通过发表了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论文,便可以顺利结题。其实,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由于没有立足于企业和用户的需求而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现象时常有之。加之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过程耗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带来的回报不够及时、收益不够明显所以常常容易被忽略。由于科技与经济的脱节,造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资源的大量浪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功能和使命。高校培养和输入社会的人才是新知识、新技术传播的重要途径,是连接社会的纽带和桥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目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尚没有协同发展。大部分高校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项目的获批、论文的发表和奖励成果的申报,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导致人才培养投入过低,学生科研训练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没有凸显出来[3]。
2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顾佩华(2008)[1]认为,高校人才培养要以工程设计为主要导向,坚持以培养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工程教育理念。张丽立(1998)[2]提出了“企业与高校全面合作”的概念模式、运行过程图示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谢开勇(2002)[3]对产学研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产学研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产学研运行机制,包括完善高校科技园、建立产学研产业公司、强化产学研合作链等。胡春蕾(2013)[4]认为,通过对高校所处生态环境的再审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生态位的再界定和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再选择,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中准确找到自身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选择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总体来说,在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中,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个性问题研究多,系统化研究少。本文将探索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因素,建立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内部运行机制,并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建议。
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与之发生联系。例如,高校的发展要受到政府机构的指导,高校的运行离不开政府和有关组织、个人的资金投入;高校为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人才,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会受到企事业人力资源需求种类和数量变化的直接影响。1.政府。政府作为高校办学的主体,对高校发展起着宏观指导和监督作用,政府对高校教育拨款的多少也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2.企业(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是高校人才最终的输送地,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化,企事业在不同时期对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内部因素
1.学生。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对象,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结构、探索能力、创新意识等对人才培养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2.教育资源。高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师资力量、教育基础设施、教育经费等。3.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由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手段所决定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反映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要求,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4.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特点,采用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或做中学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5.管理体制。传统集中体制下的高校在办学思路、管理体制、教学理念上变化较少,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无法培养出适应新环境、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系统动力学是通过分析和研究系统、反馈系统,对问题加以认识和解决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是一种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学思维和方法,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建模的方法,主要应用于现实环境中客观系统问题的建模仿真[5]。
(一)系统边界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内部和外部变量的制约。建模的第一步需要初步划定系统的边界,确定系统的各种变量,包括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系统输入变量,并根据这些变量确定系统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是多边活动,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积极学习、学校的有效管理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人才需求导向等多个方面。
(二)因果分析
1.绘制因果关系图。因果分析是通过分析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使用图形的方式显示系统的一种方法。因果关系图通常应用于模型构建的分析阶段,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界限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绘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因果关系图(图1)。图中的因果链方向表明其影响作用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链条箭头指向的变量随箭头源变量同时增加、同时减少的为正反馈,反之则为负反馈。在因果关系图中,主要存在九种回路。回路R1:正反馈回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学生入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回路R2: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企业人才需求增加,学生学习能力减弱,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3: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学校规模扩大,高校管理效率降低,学科建设改进减少,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4: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学校规模扩大,高校管理效率降低,教师教学能力改善减少,教学方法改进减少,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5: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学校规模扩大,高校管理效率降低,教师教学能力改善减少,学科建设改进减少,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6: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教学资源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方法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回路R7: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教学资源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回路R8: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高校引进高素质教师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回路R9: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高校引进高素质教师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改进,学生学习能力增强。
2.因果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决策变量有两个,即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其余变量为辅助变量和控制变量。主要方程如下:学生学习能力(t)=f1(学习教学资源,学科建设,学生入学质量,教师主动性,企业人才需求)教师教学能力(t)=f2(高校管理效率,学校教学资源,高素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t)=f3(高校管理效率,教师教学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t)=f4(学科建设,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从因果分析链路和系统方程中可以看出,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管理体系两个变量的增长带来负反馈,共涉及R2、R3、R4、R5这四条回路。图2中,当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时,学校的声誉提升,会有更多的学生报考该校,学校通过择优录取学生,学生的入学质量提高,这会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提高,最终毕业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同时,图中也存在一个负反馈,即随着高校声誉的提升,更多的企业认可该校的培养水平,学生的就业水平提高,这也会使一些学生产生惰性,认为进了声誉好的学校,不需付出太多努力就会找到好工作,从而影响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在关注正反馈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正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负反馈对系统带来的负作用,负反馈的发展会抑制正反馈的发展。因此,需要制定新的决策来消除这一不利因素,这个新决策就是设计新举措,构建促进学生学习机制,如制定奖励学习的政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等。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减少学生的懒惰行为,从而确保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涉及高校管理效率的负链路如图3所示。图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会提升高校的声誉,声誉的提高又会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教育投入;高校利用教育投入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引进高素质人才,而规模扩大带来的是管理的复杂性,原有的管理有效性会随着规模的扩大逐步降低,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影响学科建设和教师管理,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从图3中可以看出,负链路的出现是规模扩大带来的,高校近些年的规模扩张确实影响了管理效率。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引入新的措施和手段来降低负影响。新的措施就是构建长期的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通过定期的监督和评价,确定学校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引入高校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可以及时发现规模扩大所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最终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决策措施
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点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当高校的声誉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就达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上限,此时高校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管理机制的优化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机制的实施方面,这些措施应当在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上限以前着手实施。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