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饮食安全事故案例

饮食安全事故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饮食安全事故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饮食安全事故案例

饮食安全事故案例范文第1篇

1骨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1不遵守护理制度,岗位责任心较差护理专职监管机构的不完善,护理人员不学习和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教育的薄弱,护理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都对护理安全构成威胁[2]。

1.2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欠缺骨科专科性强,如果不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就存在不安全隐患。如搬运椎体骨折的患者或翻身时,不保持头、颈、躯干呈同一轴线会加重损伤;颈椎损伤患者操作不当会发生呼吸骤停;石膏固定未干燥,搬动易引起变形;全髋置换术后易引起深静脉血栓;长骨骨折72小时内易引起脂肪栓塞综合症;小腿及前臂挤压伤易发生骨筋膜间室综合症。在骨科的护理中专科理论知识是病情观察能力的基础,预见性思维缺乏、重点观察不到位、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延误治疗时机,造成护理风险的发生。加之近年来骨科专科各类治疗仪种类的增加,个别护理人员没完全掌握操作方法、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巡回观察,从而导致理疗损伤。1.3病区环境及设施配备不全骨科患者行动不便和卧床者居多,常借助平车、轮椅、拐杖等移动,地面湿滑、床边无防护栏、走廊及洗手间无扶手、牵引患者和石膏固定患者自行活动时摔伤,而导致错位和变形,这些因素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4沟通欠缺,忽视健康教育,危险因素评估不足护理工作重复性高,连续性强,导致护患沟通没耐心,解释简单,语言冷漠。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病情的发展、并发症、措施、心理生理需求、生活能力等等的不安全因素缺乏正确的评估,而发生护理风险。不同层次的护士对疾病可能出现症状的预见性不同,观察能力和指导的能力有差异[3]。

2骨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

2.1建立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建立应急预案首先医院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由组织因素、背景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陪护因素等,确立三级指标构成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4]。从护理部主任到骨科护士长,到科室护理质控组长,再到质控小组成员,层层把关,使骨科每一位护士都参与安全管理;加强护理质量的监督、评估、落实,同时与各项护理制度相配合,做好护理的环节和细节。并建立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护理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制度与常规也应与时俱进。

2.2加强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更新护理观念强化法制观念,学会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防范风险能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5]。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对骨科常出现风险薄弱处提高警惕,骨科常见风险事件的原因、程序、结果、影响范围要认知;对骨科护理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正确认识;有意识的加强护理事件的预见性;分析原因、改进流程、加强措施。不断从主观和客观分析,扬长避短,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2.3鼓励继续教育,重视职称晋级,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水平,提高防御风险能力加强知识结构的学习,包括基础知识和骨科专科知识的不断学习,鼓励我科护理人员继续再教育,重视职称晋级;支持参加各类骨科护理学术活动,及操作技能比赛,对新知识、新业务积极接受并学习。对我科开展的疑难、复杂手术虚心请教,耐心护理,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防御护理风险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2.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加强与患者沟通,牢记服务理念,做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及时耐心的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疏导心理的不良反应,尽可能满足合理的需求,把护理服务从被动到主动,取得信任和理解,维护患者知情权,与患者共同建立防范风险能力,不断提高满意度。

2.5加强护理文书书写,完善签字制度护理记录是病案材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为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也是院方维权的有利证据。因此,书写护理文书必须客观、真实、全面、及时、准确、完整。落实签字制度,落实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并按规定部门进行病案完整保存。如患者入院时已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下肢皮温低,肿胀明显,末梢循环不良,但在护理文书中未详细记录,这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2.6加强病房环境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在骨科病房内设有洗手间,湿滑处放警示牌;床边安有护栏、床头放置呼叫系统,并保持通畅;走廊有扶手,尤其牵引和石膏固定患者,及术后无陪员患者,加强守护和巡回。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加大管理的执行力;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注意新老护士的搭配,对重点时段、重点病人、重点环节、重点操作在工作中倾斜。

饮食安全事故案例范文第2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工业事故频繁发展,人们在与各种事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各种不同的事故归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的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来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事故归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相应地生产了不同的事故归因理论。事故归因理论是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以及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了超自然归因理论、单一因素归因理论、人物合一归因理论和系统归因理论四个历史时期。

2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

2.1 超自然归因理论

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处于表面阶段,经常把事故的发生理解为上天对人类的惩罚或不可违抗的命运,因此用祈求神灵的方式来保佑自己及家人的安全。超自然归因理论是对事故原因的不可知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各类技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类与技术安全事故斗争的实战中不断总结各种经验,探索事故特征与发生的规律,相继提出了十几种关于事故发生原因、事故发生过程、以及预防事故发生的事故致因理论。

2.2 单一因素归因理论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已经初具规模,蒸汽动力和电力驱动的机械取代了手工作坊中的手工工具。这些机械在设计时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操作的安全与方便,几乎没有什么安全防护装置。工人没有受过培训,加上长时间超负荷劳动,伤亡事故频繁发生。早在1911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慈对许多工厂伤亡事故发生次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通过泊松分布、偏倚分布和非均等分布的检验,结果发现,工人中的某些人较其他人较容易发生事故。随后,在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确定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是指个别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稳定个人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认为工厂中存在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者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化、生产工艺的复杂化和操作过程的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取代了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具有监控功能的安全系统的广泛应用,取代了人对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管任务,使安全保护更准确、更迅速、更完备,人对生产过程的主观干预程度降低。因而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在减少,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增加,人的不安全行为更多地凝结在物的不安全状态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为有些人较另一些人容易发生事故是与他们从事的作业有较高的危险性有关,不能把事故的责任简单地归结成工人的不注意,应该强调机械的、物质的危险性质在事故归因中的重要地位。明兹和布卢姆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论取代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遭遇倾向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有关。尽管事故频发倾向论把工业事故的原因归因于少数事故频发倾向者的观点是错误的,然而从职业适合性的角度来看,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的认识也有一定可取之处。

根据海因里希的研究,大多数安全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安全伤害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因为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论一样,把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从这一认识出发,海因里希进一步追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源于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

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一颗骨牌被碰到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到。如果移去中间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以上理论都摒弃了不可知论的错误,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这些理论从个别人、人的本质以及管理人员(非直接生产人员)角度逐渐深化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认识。然而这些理论又都不同程度上忽视或轻视了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工作环境所固有的危险性对事故的影响。迄今有无数的研究者对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讨,本人认为不能片面评价事故频发倾向论和事故遭遇倾向论以及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谁对谁错以及谁好谁差,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来认识事故所得出的不同结论,虽然它们都是具有片面性:事故频发倾向论主要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角度来认识事故而把事故归因于人;事故遭遇倾向论主要从物的不安全状态角度来认识事故而把事故归因于物;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主要从变化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故演化的过程并分析事故的原因。但三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事故发生发展的不同本质特征,应当同时综合三种理论来看待事故。

2.3 人物合一归因理论

人物合一理论反应了人们对事故归因在时(连锁过程)空(人、机、环境)上的较为全面的、完整的认识。这个理论及其派生的事故归因理论目前在事故分析时仍处于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产品给安全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面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危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一个根本原因,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事故的责任应该注重机械的物质的危险性质。约翰逊指出的,判断到底是不安全行为还是不安全状态,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取决于他对问题认识的深刻程度。斯奇巴认为,生产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两种因素都对事故的发生有影响,并且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对事故的发生作用更大些。实践证明,消除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情况下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又互为因果。实际的事故并非简单地按照上述人、物两条轨迹进行,而是呈现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归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空点,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同一时空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轻微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时,将发生事故。

近代工业的发展起源于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1961年,吉布森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的能量以外释放论。他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1966年,哈登完善了能量以外释放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从能量在系统中流动的角度,应该控制能量按照人们规定的能量流通渠道流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了对能量的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释放或逸出,是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

调查安全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起的。并且,这种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使得能量或危险物质失去了控制,是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导火线。美国矿山局的札别塔基斯依据能量转移理论建立了新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他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及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基本原因是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政策及决策、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二战后人们逐渐地认识了管理因素作为背后原因在事故归因中的重要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时工业是固定直接原因,必须加以追究。但是,它们只不过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的征兆和管理缺陷的反映。美国前国际损失控制研究所所长弗兰克?博德提出了基于管理控制不足的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认为管理者的失误造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根本原因。

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差错或疏忽、企业领导者决策错误或没有做出决策等失误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安全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该理论把考察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用以指导企业的安全工作。实际上,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个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等诸多社会因素,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有着重要的影响。

2.4 系统归因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设备、工艺及产品越来越复杂。人们在研制、开发、使用及维护这些大规模复杂系统的过程中,逐渐萌发了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于是,系统安全理论应运而生。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第一,在事故归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归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第二,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但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第三,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也在不停地变化着。针对客观世界的变化,对于事故的原因分析也要随之改进,以适应变化的情况。

约翰逊发展了吉布森等人提倡的能量意外释放论,他把事故定义为一起不希望的或意外的能量释放,其发生是由于管理者的计划错误或操作者的行为失误,没有适应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破坏了对能量的屏蔽或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损伤。陈宝智教授具体地列举了可作为事故潜在因素的9种变化,包括企业外和企业内、宏观和微观、计划内和计划外、实际和潜在的可能、时间、技术、人员、劳动组织、操作规程,认为事故发生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化――失误连锁。

本尼尔认为,事故过程包含着一组相继发生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可能由于行为者不能适应的“系统外界影响的变化”(扰动),使系统动态平衡过程受到破坏,而造成事故。本尼尔的这种对事故的解释被称为扰动理论,也叫P理论。事件是指生产活动中某种发生了的事物,一次瞬间的或重大的情况变化,一次已经避免了或已经导致了另一事件发生的偶然事件。

战略武器研制、宇宙开发及核电站建设等使得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标志的大规模复杂系统相继问世。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非线性的作用关系。系统的非线性作用使系统的行为状态具有多样性和动态复杂性。如何遇见系统的未来状态,如何进行合理的事故归因并采取有效地安全措施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是安全领域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

饮食安全事故案例范文第3篇

1临床资料

本组入选的100例患者,均为2008年2月-2010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女41例,男59例,年龄23~69岁,平均41.2岁。腰椎骨折17例,双胫腓骨骨折21例,上肢骨折29例,骨盆骨折8例,下肢骨折25例。69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31例实施保守治疗。

2目前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

2.1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较少

绝大多数骨科患者下床活动不方便,卧床休息期间,且多为高龄患者,因而极易发生意外伤、肺部感染及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为此在并发症增加、功能恢复慢、活动长期受限及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加上患者对病情了解较少,极易对护理工作人员产生抵触或不信任情绪,导致医患纠纷等不良后果。

2.2病历管理中出现的护理问题

患者的护理病历是医生制定抢救方案的前提[3-4]。然而在骨科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对病历的填写往往忽略,导致出现对病历记录不及时,治疗与护理实际不符,记录了但是并没妥善保管等现象。2.3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到位由于部分年轻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极易出现判断失误。如在对切口负压引流管的操作中,因手术剥离较深,渗血也较多,术后必须放置引流管,实施负压吸引。这时如果护理人员忽视负压的大小,对引流液性质及量未作出正确评估,势必加重创腔内引流不畅或出血。

2.4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

出现此现象一是由于护理人员人数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在医院聘用护理人员时,很多年轻而专业知识有所欠缺的护士被招进来,录用后又不太重视对新员工的培训,往往是护理人员还没有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就上岗,出现医患纠纷。

2.5部分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因经济等各方面原因,多数医院对护理工作都不愿投入过多人员,导致骨科护理工作人员的长期超负荷工作,所得报酬却没有提高[5]。久而久之护理人员不但身心过度劳累,更易出现抵触情绪,此是实际工作中出现护理差错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2.6医院护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制定相关完善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对护理方案是否落实到位也没有针对性的监督。此外,加上部分骨科护士根本就没有受到正规的职业教育,因而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变化等缺乏一定的预见性。

3防范策略

3.1加强并发症及患者心理的护理

绝大多数骨科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日常活动或多或少均有所受限。因此其出现意外损伤、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情绪也随之不稳,除了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还需制定强化措施加以防范[6-7]。如术前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并让其学会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术后如患者自身条件允许,应鼓励其尽早进行床上活动。护理人员或家属应悉心协助患者翻身,并帮助其叩背,科学指导功能锻炼等。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者,护理时除了协助其叩背、翻身外,还应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对下肢骨折患者,可利用吊环做引体向上活动,但运动强度不宜剧烈[8]。对于上肢骨折患者,指导其慢慢进行抬臀运动。在患者痰液粘稠、咳出困难时,应遵医嘱咐进行雾化吸入。此外对性格内向、极不愿说话的患者,可安排其住单间病房,想法引导其多和人交谈的同时,与家属商量尽可能安排其平时喜欢的人来陪护,禁止在其面前说比较敏感的话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在工作间隙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其病情进行分析,对有焦虑不安、情绪抑郁的患者可正确引导其宣泄,使其情绪尽快稳定下来。

3.2重视和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骨科护理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专业护理知识的学习及技术操作等,定期组织系统的护理知识考试,并将其与年终护理知识考核有机结合,奖惩分明[9-10]。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护士长应尽可能地满足大家的合理需求,并引导她们从个人目标向组织目标靠拢,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其工作热情、进取精神。对有上进心的护士,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成绩得到大家认可,即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通过各种研讨及传帮带形式,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3.3重视、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及管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是不可避免的[11]。为此应经常举行与安全教育相关的会议,对发生的每一项护理差错及缺陷应及时解决,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责权分明,使大家意识到提高护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3.4加强护理制度建设,提高骨科整体护理水平

饮食安全事故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顶板;事故;安全管理

0.前言

矿井顶板事故是建井、生产过程中多发性的事情。这类事故的后果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矿井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是对采矿工作面的顶底板情况及其活动规律了解不清;二是缺乏针对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顶板事故的发生基本上是有规律的,只要能用正确的理论和手段实现对顶底板的监测,掌握其活动规律,把顶板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顶板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深入总结和分析常见顶板事故原因和条件,加强顶板管理,杜绝或减少顶板事故,是做好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顶板事故的形成过程

以煤矿为例:煤炭在地下开采,直接受上覆岩层压力的影响。因开拓、掘井或采煤,破坏了原有地层的平衡状态,造成矿山压力分布不均匀。这种分布不均匀的压力作用在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及四周的煤、岩体上,一旦超过巷道或顶板的支撑力,轻则会出现顶板沉降、片帮、支架回缩,重则就会发生底鼓、冒顶、断梁折柱、巷道压垮等现象。顶板事故形成与地质构造、顶板性质、支架支撑情况、推进速度、操作程度和生产现场管理都有直接关系。

2.顶板事故的原因

在局部矿山压力(多为直接顶或伪顶)作用下,由于局部空帮、空顶或支护不当、不及时支护造成煤、岩局部垮落而造成局部冒顶;由于矿山压力过大,主要是直接顶或老顶来压时,由于支护密度不够,支护可缩量小,顶板沉降不均衡造成支架断裂、垮塌。使采、掘、维修工作面顶板大面积垮落而造成大冒顶。

采空区顶板垮落不好,悬顶面积大;回柱操作顺序不合理,如先回承压柱,引起周围破碎顶板的冒落,或大块岩石推倒支柱,使临近破碎顶板失去支托而造成局部冒顶;工作面支护质量不好,支架密度不够。木支架、棚腿、顶梁以及点柱的坑木尾径太小。初撑力不足;在遇到地质构造(如断层、褶曲、顶板松软、破碎等)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也易造成局部冒顶;开采深度、煤层倾角、水、开采方式、断面大小等都会影响顶板的稳定 护。性;防止放炮倒棚子。炮眼要布置合理,装药量适;时间的影响。围岩暴露时间长会因风化、变形及水的作用降低强度,而引起破坏、冒顶;管理上的原因, 违章作业,不坚持敲帮问顶、空顶作业等均会导致冒顶。

3.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3.1及时支护.不空顶作业

坚持使用超前探梁。锚喷巷道放炮之后,进行初喷砼或打锚杆,做为临时支护,减少空顶时间,联合支护要保证质量,锚杆要穿透岩层,垂直打入,使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对采煤工作面,空顶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移溜后支柱要及时架设。打好临时支柱、托棚或戗柱。工作面的上、下安全出口及上下顺槽的超前支护要及时,回临时柱要先支后回。发现支架有断梁坏柱要及时更换并运出。顶、帮要背严、背实,对漏顶、片帮地段更应加强支护。

3.2合理装药、放炮

放炮地点附近的支架要加强支护。炮眼的布置方式深度、角度、位置合理,装药量适当。一次放炮数量和炮眼长度符合设计和作业规程要求,只有这样,放炮才不至于崩坏工作面设备和支架而引起冒顶事故。

3.3措施得力.严格执行

制订安全措施要抓住重点,切实可行,并能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及时修订、补充措施。特别是顶板管理,措施部分要行之有效,既要有经验理论数据,又要有科学依据,达到既经济又合理的目的。遇到工作面来压或地质变化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并迅速落实。

3.4 正规循环作业

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是预防冒顶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工作面推进(掘进)速度缓慢,顶板时间长,压力容易集中,支架受力大且不均匀,当顶板压力超过支架支撑力时,就会发生变形、下陷或压死,支撑作用迅速下降,造成片帮、冒顶事故。坚持正规循环作业,顶板时间短,顶板压力小,支架不易变形、损坏,可以有效地控制顶板事故发生。

3.5 落实规章制度

为实现安全生产,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犯制度人员认真组织分析,减少或杜绝顶板事故发生。具体制度如下:

3.5.1交接班制度

所有工种现场交接班,特别是本班遗留工程中注意事项及不安全因素一定要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3.5.2验收制度

每班由队长对当班工程质量、安全状况及落实安全措施情况进行验收、评估。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限期整改。

3.5.3敲帮问顶制度

工作前和工作中坚持敲帮问顶,对地质变化地点及压力集中区次数要增多,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处理。

3.5.4顶板情况分析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顶板情况分析会,总结推广管理好顶板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地方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3.5.5其它方面制度

如:岗位责任制度,梁柱检查制度,事故分析制度等等。

3.6 掌握顶板活动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

大力开展顶板观察工作,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做好顶板来压预报。从一些顶板事故经验中以及实际现场观察,绝大部分顶板事故发生之前是有明显预兆的。事实上,组织开展矿压监测管理工作,掌握片帮冒顶预兆的规律,进行顶板活动的预测预报,超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加强支护,以达到减少冒机事故和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并能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3.7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强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都应认真学习和掌握顶板压力形成机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等,提高整体队伍的技术素质。加强安全检查监督力度,及时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刚下井的人员要特别注意加强培训教育,坚持帮带制度,做好思想工作,提高警惕,逐步学会分析、判断和处理顶板事故能力,及时采取紧急应变措施,减少顶板事故带来的损失。

4.工作面日常安全管理的重点

日常顶板管理的重点是正确地确定支护密度、控顶方式,正确安排和组织采煤、控顶的定时关系,来压前加强支护质量管理,选用好必要的辅支护等,达到排除冒顶事故,保证效率的目的。

4.1支护密度和控顶方式的选择

根据工作面顶板岩性、采场周期性来压明显程度、来压强度以及来压前后顶板的变化情况等,来确定支护密度和控顶方式。

4.2生产过程中采煤与控顶之间的定时关系

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采场,强调支护、采煤,控顶平行作业,尽可能缩小采煤、回柱放顶操作间的距离,以加快工作面推进度;周期来压较明显的采场,在来压前后采取不同的时、控关系组织方案,来压前不宜采煤、放顶同时作业,来压后应当采用采煤、放顶保持最小错距平行作业。

4.3采场来压前,加强支护质量管理

保证支柱有足够的支撑力、防止支柱钻底、正确采用辅支护。采煤工作面顶板日常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现场管理、操作水平,支护要适应采场来压及顶底板变化情况,采取正确的辅支护措施,充分发挥控顶效果。

饮食安全事故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预警处理

在公路安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发挥公路建设的综合作用中,要更加注重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因此,要突出在公路建设中各种规范性工程建设的综合模式,尤其是在对公路建设中减少安全发生、提升安全防范功能方面,更好地将公路事业作为一种全面的工程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公路安全施工的规范化,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好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1 阐述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施工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

对于公路建设工程来说,外部的环境对于施工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虽然环境具有复杂性,但是其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根据实践经验来看,最容易给公路施工安全带来隐患的是天气的突然变化和地质的突然变化。首先,公路建设是一项工期较长的项目,时间跨度较长,可能面临的天气状况更加复杂,比如夏季施工会出现暴雨、雷电和大风等天气,冬季施工容易出现冰雪、冰雹、气温骤降等天气,这些恶劣极端天气极容易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发生事故;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势复杂多样,很多公路建设项目是在地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进行的,再加上天气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比如持续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1.2 设备问题形成的安全失误

公路施工是一项大型的基础建设,对于机械设备的依赖性较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设备,施工人员和设备的接触程度较高,所以设备问题也是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契合程度不够,比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更不上设备的更新速度等,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其次是对于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不够重视,使得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故障,从而引发事故。

1.3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是一个关键因素

数据显示,在近几年发生的重大公路施工安全事故中,有近一半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这就说明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没有按规范进行操作,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在对于人员的管理上也没有明确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人员分配不合理,职责不明确,操作存在冲突,也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1.4 制度运行不到位造成的安全影响

在一些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中,虽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在人员培训、安全意识、技术创新、设备管理、操作流程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当前公路施工的安全运行过程中,对于制度的执行上还没有落到实处,在整个机制体制的创新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优势,因此,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公路施工安全制度的运用,没有做到精细化的管理,对于制度在惩处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都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在整个制度的执行上不能落到实处。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没有秉着自我需求的模式,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不能结合企业的综合发展需要,虽然提出了安全管理的概念,但是在制度适用、执行到位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精细化模式,因此,在突出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对于岗位作业管理、员工激励制度、精细化绩效考核等方面,都还没有形成健康有序的运行模式,尤其是在执行落实方面,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制度的综合运行效果,因此,在对于员工、管理者等责任落实、追究管理等方面都没有落到实处,对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制度落实等方面,在规范化、系统化、数据化的运行中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 探讨在施工中做好安全事故预警管理的有效方式

2.1 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预警制度

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形成综合预警与风险防范处理机制,通过建立相应的公路施工指导模式,尤其是在安全施工与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整个管理体系都将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规范化的预警处理流程,突出在监测、识别、诊断等方面的综合顺序形成安全隐患的整体排查与防控设计,可以有效的杜绝危险的发生。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督制度,对预警信息平台形成网络化的综合管理,在预警机构的设置中,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做好安全防范管理,在规范性、监督性、激励性等方面着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更好地指导安全建设。

2.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树立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

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出人的关键要素与作用,并在加强团队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人员规范化的管理,确保整个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质量。同时,在注重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全面加强人员的综合配置与全面管理,通过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让工作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融入到公路建设之中,并作为项目建设中的关键位置进行全面管理。因此,在施工队伍的综合管理中,要全面加强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品德过硬的施工队伍,尤其是注重在安全意识的形成上,构建多方面的管理措施。通过多种专业技能的综合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管理,通过对施工中各种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综合性能的掌握,形成安全意识的综合培养,在操作中自觉遵守,可以增强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形成专业态度以及负责人的精神,确保公路施工的安全运行。

2.3 规范运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控制工作

安全控制是减少各种风险的有效措施。在进行安全控制的过程中,既要确保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与进度,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上,形成规范化的控制。在细化每一个安全环节的过程中,对于公路施工中每一个安全平台构建良好的模式,根据各项安全需求与规范,事先做好宣传教育与培训,对于相关部分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要形成综合教育与责任细化,将详细的图纸与综合设计数据形成全面的分析,这样可以减少相应的安全事故发生。在进行施工前,要穿戴好安全防护设备,定期对安全设施的功能进行检查。对于高空施工,要做好防坠落保护工作,防护网和防护栏的安装要全面科学,避雷装置要可靠管用。在夜间施工时要做好照明,严禁在施工条件不良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3 结束语

因此,在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形成多元化的考虑,并结合相应的预警措施,通过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规范化的处理中,形成统筹兼顾的处理方式,能提升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程琦,刘秀菊,张冀新.高速公路建设灾害及管理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