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非遗文化

传统非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非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非遗文化

传统非遗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艺 培训 提升

南京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了2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进入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17项,其中包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9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人民的智慧结晶,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了2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很多项目已经濒危,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而逐渐远离现代生活,更是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很多的非遗项目,不抢救保护下一步就是消失。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抢救保护传统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对如何保护非遗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在经过上级领导的支持和专家论证后,筹建非遗馆展出市级的非遗项目,为市级非遗项目做档案建立基因库的思路清晰了起来。2012年6月9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成为首家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博馆,是收藏、展示宣传、保护与研究非遗的专门机构。

在筹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之前,我馆也一直在尝试探索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并取得了一些保护经验。如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绒花制作技艺》,我馆是其保护单位,为了抢救濒危的绒花制作技艺,馆方抢救性的找到并收藏了一批故去老艺人的绒花工艺品,把绒花制作技艺的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实行了建档保存,找到当时的绒花艺人赵树宪,建立工作室,购买原材料及给予生活补助,鼓励其进行绒花制作及创新。为了宣传推广绒花制作技艺,馆方开创了“展演”的模式,把绒花工作室设置在博物馆的展线上,在博物馆的展览平台上推广,鼓励赵树宪创作作品参加交流活动,其作品先后也获得了不少荣誉。

为了传承绒花制作技艺,我馆也想着尝试着开展了“馆员都是传承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和“非遗夏令营”等活动,传承活动的不断开展,使得年轻一代中很多人对绒花制作产生兴趣,在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方面传承效果显著,涌现出一批后继人才,其徒弟已能够独立制作绒花。

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够积累经验也能发现问题。非遗保护是为了非遗更好的发展,我馆在长期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延续的纽带,一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出现断代那么这个非遗项目便面临着灭绝。传承不止,非遗才能生生不息。但是馆内的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却面临着传承人收徒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传承人年龄大创新意识薄弱,生产的产品通常是款式陈旧无新意被现代审美所淘汰,职业前景不明朗。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非遗项目是纯手工制作,学徒时间长,生产所费工时长,并且市场狭窄无法作为一种职业赖以维生,无人愿意学徒。这类非遗项目传承下去所面临的困难是:从业难、收徒难、发展难。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它的传承必须经过传承人的口述,或身体示范,或表演,或利用等方式才能得到实现。为了保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仍在继续;传承人的技艺传承能够进行。我馆承担起传承人的培养培训与提升任务。针对非遗传承中存在的传承人问题,制定了专门的传承人培养计划,《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培养培训与提升》主要工作为:

一、非遗项目和非遗技艺的宣传推广

面对很多非遗项目现在已经远离人们生活的现状,我馆定期举办的非遗技艺主题性活动。

1、《非遗进校园》《非遗夏令营》《民俗节庆传承人展演》在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重阳、五一、国庆馆内开设专区供传承人现场展演非遗技艺。

2、利用我馆的网站、微博 ,微信公众账号平台,与用户拉近距离,更加方便,即时、有效地与用户交流互动,同时,非遗文化创新产品和研发结果,供用户鉴赏和交流,多角度推动非遗传承的保护工作和创新发展,促进文化衍生产品的销售。通过推广,扩大影响力。

二、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包装

产品研发创新 通过对非遗的进一步研发,洞悉现有的和未来的社会需求,改进原有产品、创新新品,提高产品的实用性、艺术性、本真性和独创性,推动非遗传承的保护和发展。

1、包装再创新

针对部分既有的产品和新产品,将设计取向与社会、市场取向有机结合,进行包装再设计、包装配套、包装再利用等再创新研发工作。

通过产品包装再创新,更加清晰地传达文化信息,提高产品艺术价值,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表现产品品质、独特出众,表现市场定位和刺激受众者感官,促进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

2、产学研合作比赛

传统非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扬

中图分类号:J82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3550(2015)04-0090-03

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把我国的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在此之后,我国又有多种民间艺术形体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务院公布的2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占有很大的比例,多达130多种[2],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戏剧的发展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甚至出现了部分剧种频临消亡的状态.如何继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形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大冲击的背景下能够茁壮成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戏剧现状及原因分析

1.1传统戏剧现状

戏剧是在人们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追求精神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一种时代的产物,这其中不仅能够体现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也反应了当时社会中文人郁郁不得志的现状,可以说戏剧是社会多种因素的集合产物,这对研究我国的文化、历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戏曲产生至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变,社会格局在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变,戏剧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想继续传承传扬下去,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如果任由其消亡,则民族特色、民族影响力也会随之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凝聚力的组成,衰弱的现状只能给国家民族带来巨大的损失[3].在现今社会下,多数的年轻人更喜欢潮流新鲜的事物,对戏曲的喜爱程度大大降低,戏曲的流传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是戏曲现今存在的状态.

1.2传统戏曲衰落的原因分析

1.2.1新时代下传统戏曲缺乏创新

在当前社会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戏曲继续保持从前的吸引力,不断的创新改革,使得戏曲能够被现代社会的人们接受认可,从而再传承发扬下去.对于戏曲的保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对戏曲表面的物质存在,即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剧种存在的形式,其二是戏曲所表现的思想精神和艺术个性.对于戏曲,其表现形式也许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但要想让戏曲传承下来,只有进行改革创新,对其内在的精神及表演方式进行创新改造,使得戏曲的精神文化长留.目前情况下,戏曲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及几十年前,多元娱乐元素的出现冲击了戏曲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我国市场,戏曲的传统表现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想让戏曲不断向前发展,只有进行改革创新,使得戏曲艺术与当前新社会元素相互联系,不仅要从剧本方面,其表现形式可能也要进行改革创新.

1.2.2传统戏曲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现象

各种戏曲表演的艺术水平也在日益下降,在戏曲表演的历史舞台上一度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中,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突破和成就,但值得注意的是理论家的文字是不能拯救戏曲文化的,这些传统艺术的流传发扬靠的是戏曲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改革,不断推陈出新.随着老艺术家的离去,戏曲中的精髓也随之而去.目前,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戏曲艺术,更别说把戏曲当做事业.然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国际和国家政府层面所重视和支持,可以说戏曲等非遗面临的理论环境比几十年前会更好一点.历史情境的改变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发扬流传影响很大,如今的社会环境对戏曲的保存发展意义重大,应当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大力改革发展,不断创新改造,使得戏曲艺术的魅力能够源远流长.挖掘更多的人才去学习戏曲艺术,国家应该支持并鼓励更多的人去了解,去认识戏曲艺术,使得戏曲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经久不息.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戏曲的保护对策

2.1积极争取全方位的支持

推进戏曲保护工作,不能仅局限于直接相关群体与个人的努力,同时也是政府行使仅供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政府部门之间应该积极的沟通、交流,争取从专项立法、配套机制、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统筹各方面力量,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推进保护工作.

2.2注重挖掘整理经典剧目

我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丰富.每个剧种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气质,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审美趣味和风土人情并融合了地方方言、民间艺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戏曲剧种的审美风格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戏曲剧目是一个剧种艺术风貌、唱腔特色、表演艺术特色等个性特征的具体载体,因此剧目是一个剧种宝贵的财富.不同时期的剧目都为曲剧艺术的发展做出过贡献.要高度重视经典传统保留剧目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不断总结、发扬各剧种独特的艺术个性.同时,可以把一些深受观众喜爱的传统剧目重新搬上戏曲舞台,这对于招回老的曲剧观众及培养新一代年轻的曲剧观众都有重要的意义.应当把各地老的戏曲艺人身上的戏尽可能地记录、保存下来,有一些老戏只有老艺人演过,他们可能只熟悉自己扮演的角色,要在抢救他们的表演艺术的同时,尽可能地通过他们的回忆,将这些戏恢复起来,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都是抢救和保护戏曲这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4].

2.3紧跟时代进行戏曲创新

我国戏曲的特性要求各个剧种的唱腔、表演艺术要在不断吸收民间歌舞与其他剧种的营养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新剧目创新发展,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要在继承前辈艺人创下的程式、行当及流派,更要在新的形势下创造新的表演程式,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和欣赏习惯.要通过现代戏创作反映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塑造与时代相适应的英雄人物,并用准确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如电影声、光、色及数字特技的新手段,给经典戏曲剧目插上“翅膀”,使之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吸引更多的观众.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保护戏曲、守卫戏曲的精神家园及民族文化,教育是一道重要的法宝.加强高等艺术院校的戏曲艺术教学,使得戏曲的精神能够传扬流传下去.在戏曲的教学中要重视戏曲的表演性,很多高校开设的戏曲课程往往是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其中教授的内容多是戏曲的历史、发展过程、作家生平、戏曲思想精神等方面,毋庸置疑这对戏曲的发展认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无论学生对这些基本的文学知识素养理解的多么深刻,缺乏表演的戏曲是不够透彻的[5].戏曲是以舞台为中心的艺术表现形式,表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的传扬不能缺少文学的支持,但更不能少了表演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用视频突出表现戏曲的独特魅力,让学生通过视频切实感受到戏曲表现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思想.戏曲艺术的精髓是艺术表现形式,对这一方面加强认识,而且对一些专业的学生重点培养,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去学习了解,只有这样,戏曲艺术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2.5扩大戏曲的传播范围

除了加强改进戏曲教学中的不足,引导当代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关注濒危的民族传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外,对戏曲的保护还应该扩大传播的范围,可以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扬进行宣传.目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多倾向于现代娱乐产品,大都喜爱新时期下的电影、电视等作品,很少人来关注戏曲,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对戏曲的推广扩散,让人们能够了解戏曲[6].开发戏曲类节目,创新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人们能够再热衷于传统文化.

3结语

对于传统戏曲而言,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保护和传承.当下应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戏曲人才的培养力度,从现行教材和师资入手,拓宽教学思路,扩大教学范围,提升教学能力,从一般职业教育向特殊专业教育转化转型.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戏曲从业人员的保障力度,给予专项经费,保障其基本工资待遇,通过提高演出场次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其演出经济收入,让其能够安心进行艺术创作,使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下不仅能够保存并能够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傅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戏剧发展[J].四川戏剧,2010(4):17-21.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EB/OL].(2015-07-17)[2015-09-20].

[3]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EB/OL].(2005-12-22)[2015-09-08].

[4]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J].广西民族研究,2008(2):185-190.

[5]石玲.徐州地区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整合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84-87.

传统非遗文化范文第3篇

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传承民族文化是其应有的责任与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产生于民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内涵。其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创新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2013年,《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就提出,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在此方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对于“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可以提供经验借鉴。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开设蓝印花布艺术课程,主要介绍蓝印花布的制作原理、技艺方法、历史渊源等。通过课堂上的教与学,学生对蓝印花布的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这是由传统技艺制作而成的手工印花布,了解到了制作方法是由一块普通的白布经过印染程序后,变成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的蓝印花布,也认识到了这是一种始于中国民间的印染技艺,有大约1300多年的历史。

在技艺传承方面,校方、国家非遗传承人、教师、学生多方联动,共同参与“蓝布印花技艺”的传承。首先,校方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担任兼职教授,共同组建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其次,非遗传承人将近万种珍贵的蓝印花布面料及图案提供给学校,建成蓝印花布图案数据库。再次,学校教师对“南通蓝印花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着力开发蓝印花布图像检索原型系统,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蓝布印花技艺传授给学生。最后,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蓝印花布技艺基础上,设计完成“世博吉祥物系列”、“南通十景”等多种蓝印布板样,制作成蓝印花布作品。

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引入了蓝印花布传承馆。馆内保存了近万种蓝印花布的刻版,存有千余种历史久远的蓝印花布藏品。蓝印花布传承馆主要展示了蜡缬、夹缬、绞缬和灰缬四种蓝印布制作工艺,并以灰缬即漏版刮浆法直接在馆内量产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传承馆里,学生和来访的参观者可亲手体验刻版、刮浆、揭版、浆布、染色、显色、刮白的制作流程,从事该项技艺达 30 余年的师傅还会展示夹缬、绞缬技艺。

在此基础之上,学校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着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工作。一是配合蓝印花布博物馆、传承馆,定期开展蓝印花布的展览展示活动;二是举办蓝印花布的图案设计大赛、扎染技艺大赛、摄影大赛;三是在文艺晚会、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学生文艺活动中进行蓝印花布的服装表演;四是邀请蓝印花布代表传承人到校园进行传承讲座;五是参与蓝印花布的文化采风工作,收集民间蓝印花布图案;六是带领学生赴江西婺源等地进行写真;七是支教时将蓝印花布技艺传播到当地学校。

传统非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传统体育 游艺 杂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从2006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公布了4 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收录十类非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是其中第六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研究、保护工作的开展,对全面促进非遗保护和体育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矛盾与解决。

1原真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矛盾与解决

原真性保护是指在非遗的保护利用中应保持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而不应被过度的开发、过分雅化,应保持其原始的风俗及文化内涵。这也是保护“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首要原则。

当前“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地方开始想通过商业旅游开发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使此类非遗被更为广泛的认识,使其得以延续和存在。商业旅游开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保护了此类非遗的存在。但这种商业模式是否适合全部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也是值得商榷的,泛滥的商业化只会使其文化内涵及自身特质淹没在浓重的商业气息里,肆意开发而不注重原真性保护会丢失很多非物质层面的东西,这样就背离了我们保护传承的初衷。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商业开发中成功的例子,如:吴桥杂技,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抓住非遗保护的机遇进行商业性开发。近些年,吴桥杂技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培训体系,并一直在努力地提升吴桥杂技的品牌影响力。

所以,原真性保护与商业开发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行科学合理的商业开发是调和这一矛盾的关键,结合当地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在保护其原真性的前提下,适当的商业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这一类非遗的传承保护。

2传统保护与项目创新的矛盾与解决

传统保护就是在对某一具体事项进行保护时,必须连同与它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制度风俗、艺术内容一起加以保护。让非遗尽可能多地保存传统的东西,这是多数人所能理解支持的,传统一直被看做是非遗的生命之源。

在调和传统保护与项目创新的矛盾过程中,可以引入“最少干预原则”,即:“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 但同时也必须区别于原作, 以使修复不致歪曲其原有的艺术特征和历史价值。”强调:“不许进行任何添加,除非它们不至于贬低该建筑物的有关部分、传统布局以及它的构图平衡和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应以保持原址原貌为首要的原则,在传统项目失去传承活力或者无法继续传承的情况下,必须做一定的项目创新,这样才能保持延续的生命力。项目创新改良的部分一定要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且与原有的传统做出区别,而不是简单地混为一体,适当的创新是为了传承,而不应背离原有的传统本质。

现实中既实现了传统的保护传承,又通过项目的创新增强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活力的例子还是有的:如,抖空竹传统动作有: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根据空竹的传统组合,还可以举一反三创编简单的组合和花样,这样的创新让原来的套路动作更加丰富。这种创新是不是对几近消亡的体育类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当然怎样对传统体育项目创新,原则是保留其最本质的文化传统、精神内涵,不可以只为了保护传承,而肆意更改,这只会使其外强中干,失去了可持续传承的活力,对于体育类非遗来说,传统是根,创新是枝叶。没有了传统的根,非遗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缺少了枝叶的非物质文化也是没有生机的,如何适度地把握传统保护和项目创新之间的矛盾,是落实到“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保护中的工作重点。

3“抢救第一”与“尊重风俗习惯”方针的矛盾与解决

2005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中国非遗代表名录,确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抢救第一”的方针,同时也要以“尊重风俗习惯”为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濒临消亡和灭绝的境地,是应“尊重风俗习惯”恪守传承祖训还是应“抢救第一”只为传承?“抢救第一”与“尊重风俗习惯”已然成为一对亟待调和的矛盾。

抢救濒危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既要尽可能不去打破原有的风俗习惯,又要全力保障延续濒危非遗项目的生命力。首先,在传承机制上,对于开放式传承机制的非遗项目可以通过鼓励招收学员的形式进行,而一些只能通过家族式传承或师徒传承的,要最大限度“尊重风俗习惯”,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其次,应该重视非遗保护部门机构的建设,在地方非遗保护部门的带领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制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总体规划、保护工作方案;督促保护单位(个人)的传承保护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工作;负责非遗保护宣传推广、档案建设、全面管理工作;最后,如何具体协调非遗传承人权利与义务关系,正确处理“尊重风俗习惯”与“抢救第一”方针的矛盾,既赋予非遗传承人合法的权利,对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进行扶持, 又规定传承人应履行的义务,同时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制度,加大对各级传承人的经费补助力度,能让其全身心的投入到非遗的传承工作中来,让我们的非遗传承事业后继有人。

总而言之,国家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枚瑰宝,我们坚信,只要从更广阔的视野不断回顾思考,加强此类非遗的保护的力度和措施,“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必定会世代地传承下去,成为世界了解、认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 陈华文.目标差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也谈我们的建议和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4).

[2] 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

[3] 王俊奇.民俗体育文化通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03-228.

[4] 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1):101-104.

传统非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溱潼会船节 开发 现状

200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一股非遗保护热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衍生了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技术风格、素质特点、民族品格的体育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使它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成为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近年来,当地政府本着以船会友,以节招商的基本思想,带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归纳,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1.会船节传承的来源和沿革

公元1131年,相传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金兵大败,义军伤亡惨重,当地百姓为了祭奠死亡将士,在清明节,自发组成篙子船争先祭扫。以后,每年的清明节第二天,来自四乡八镇的船只、船民来此聚会,会船成为习俗。

以溱潼会船节在组织模式上仍然采用生活风俗遗传,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溱潼会船节开发现状

2.1扩大影响,形成品牌

会船的主要场所——溱湖,建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7月开始进行创建5a风景区的准备。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11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风景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会船节为品牌的湿地人文景观。

每年会船节前夕,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召开新闻会,扩大会船节的影响。邀请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高密度、大容量的报道,到2010年,溱湖风景区已与长三角及周边省市15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一湖、一地、一镇、一园”特色鲜明。一湖,即溱湖,一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一园,江苏河横生态科技园,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花观光、循环经济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接受环保教育、体验农家风情的基地。

“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以“泰州华侨城、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为重点的旅游核心区,促进了旅游业由“开发型”向“品牌型”转变。

2.2溱潼会船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溱潼会船节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比现代体育项目的开发更为优势的地位。会船节拓展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空间, 成功培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溱潼镇依托悠久的历史资源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个千年古镇赢得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以溱潼会船节为品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利用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自家门前办起了农家乐,用自家美食招待五湖四海的宾朋。

2007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3溱潼会船节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溱潼会船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由于会船节的知名度在国内不断增强,会船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调查中发现仅篙船一项就达65条之多,参加会船人数达数千人。为了保证会船节的秩序及观赏性,大会不得不规定限制各乡镇参加比赛的船只数量。

近年来,会船节期间增加了群众体育节,溱潼镇因此获得了群众艺术之乡、体育强镇等殊荣。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评选为年度体育旅游精品。

2.4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2005年以后形成以“会船节”为文化支撑的,实行产业联动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在会船设计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2008年的时候有设计祥云、鸟巢等的会船,溱湖上出现天天有篙手,日日来会船的场面,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增加知名度,打造品牌,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在历届会船节的活动安排中,文化活动由2004年的群众文化表演,民间艺人表演,到2010年的茶文化节、古茶花观赏节、中国湿地论坛等多项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共展风华。

当地相关部门在拯救保护里下河这一水乡水上庙会,使其成为本地区特有风俗的活化石的同时,正极力拯救和保护一批与会船相关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传承。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富有民俗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热潮。

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鲜明娱乐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r] 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