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儿童绘画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
绘画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是以大脑两半球分工和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的。
1.大脑偏侧化理论。神经生理学家Sperry 的裂脑实验证实, 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 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 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 具有空间鉴别能力。这说明音乐、绘画、情绪等心理机能都是由右半球所掌控的。心理学家Ley认为“ 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开右半球的锁”。因此,绘画疗法认为,右半球所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能影响、治疗情绪机能障碍。
2.投射理论。绘画治疗的基础是投射。在分析心理学中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投射的产物不仅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梦境、幻觉、妄想等也都可以理解为心理投射。艺术心理学认为绘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因此, 绘画可以作为心理投射的一种技术。把人内心的情感、情绪感受、潜意识、动机等通过绘画的形式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以直接的、形象的特点呈现出来,更加便于分析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探索自我。
二、绘画疗法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发展、性格形成的关键时刻,是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心理现状,使绘画疗法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突出。
1.小学生心理状态剖析。由于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比过去提前许多,相对生理的发育,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常常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心境体验等。生活中有的学生,家庭亲子关系不亲、与老师关系疏远;现代家庭居住的高楼环境,又缺少玩伴和朋友,当出现心理创伤或有异常情绪及行为表现时,或由于害羞,或由于自尊心太强,不愿意或不好意思向父母和心理老师倾诉。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绘画疗法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绘画对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借助色彩也可以有效释放调节疏导儿童的心理作用。一笔一画乃至颜色的选择,可以将孩子内心深处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焦虑、喜悦、愤怒、愿望等在绘画作品中投射出来,而隐藏或被压抑的心理情绪也就自然释放出来。绘画的语言丰富,内容清晰。由于图画所传递的信息远比语言丰富,表现力更强等优势,绘画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的旅程。绘画疗法的优势,也体现在它的日常性、灵活性、可操作性。拥有一只画笔,随心所欲,便能获得瞬间心灵的宁静,宣泄压抑的情感。
三、绘画疗法在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
绘画疗法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主要有三方面:
1.绘画疗法在处理儿童情绪障碍方面的作用。以语言为媒介实施现代心理治疗并不能解决一切心理问题,兰格认为“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有些地方靠语言的影响力是达不到的,那就是所谓的‘内在经验’的领域,即情感或情绪……艺术的基本功能是将情感客观化,以便思考和理解这些情感”。早在20世纪2 0年代弗洛伊德就提出,绘画可以治疗心灵创伤。绘画对于调整人的状态、释放人的情绪,如愤怒、畏惧、妒忌、紧张、忧郁、疯狂、散漫、疲惫、自卑等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绘画疗法在提高儿童自我概念方面的作用。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但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也难免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对于儿童绘画治疗的研究发现,绘画治疗能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概念,促进其和谐人格的构建。
小学生如果从小懂得关照自我的情绪意识,学会一些关照自我的方法,有利于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为此,我们特意安排了一节心理辅导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告诉学生――假如童年时“你”正常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许多自然的情感受到了压抑(特别是受伤或愤怒的感觉),虽然形体长大了,但“你”的内心其实还存留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注的童稚小孩,这就是“你”自己的“内在小孩”。“自己”就会带着这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一起长大。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小孩”呢?学会关照自己的“内在小孩”呢?我先请每个学生在放松幂想后“画”出自己的“内在小孩”。学生们边画边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
有的学生画了自己孤独的“内在小孩”,他说:我的“内在小孩”一个人在深深的树林中,自己一个人,很孤独;
有的学生画了自己愤怒的“内在小孩”,他说:我的“内在小孩”,因为受到了冤枉,很愤怒;
有的学生画了自己胆小害怕受委曲的“内在小孩”,他说:我的“内在小孩”常受其他人的批评,胆子非常小等等。
画出自己的“内在小孩”,帮助学生在画画中感悟和觉察到了自己的确是需要关照了,为学习关照自己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关照自己的方法:看着画,跟自己对话――和自己的“内在小孩”说说话,了解一下自己的“内在小孩”:
喜欢什么?喜欢什么?害怕什么?有什么感觉?需要什么?我怎么才能让你感到安全?我怎样才能让你开心?
让每位学生和身边的的伙伴分享一下这种感觉,两人一组,相互交流。
通过“看看、说说、感悟、觉察……”使学生学习了关照自己“内在小孩”的方法。可见,利用绘画技术,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自我,关注自身成长方面确实有独到的作用。
3.绘画疗法在促进儿童社交技能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学前美术;教育;儿童
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
第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儿童的美术素质,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情趣。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师应更多地从儿童的兴趣出发,针对儿童自身的心理、性格特点针对性地选择艺术门类,让儿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愉快轻松中发挥创造力和天性,注重学习的过程。所以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首先,引导儿童初步学习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感知周围环境,培养儿童对美的灵敏性。其次,引导儿童积极投入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美术活动中,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表达能力和感受,促进儿童人格的完善。再有,引导儿童初步掌握多种材料和工具的操作,以及运用图形、造型、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审美表现。
第二,儿童美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阶段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合各层次儿童年龄特点的方式。同样,在学前教育这个人生的起跑线上,清晰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制定合理、合适的目标更是影响儿童一生的重要教育环节。教材和美术活动内容应贴近儿童生活,教学方法应丰富,且应该重视儿童美术基础知识的培养。
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及特点
第一,学前儿童美术本质是儿童认知的过程,随着思想认识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这一阶段儿童是通过绘画途径来表达感受。儿童美术的本质是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兴趣是儿童美术的原动力。儿童美术的本质是儿童的一种自我表现和游戏活动,儿童把美术作为自己游戏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启迪儿童的心智和情感,是研究儿童独特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当儿童有了表现自身生活的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美术。儿童美术伴随儿童成长是一个特殊阶段。儿童美术思维活动是儿童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儿童美术无拘无束,个性特征鲜明,形成了儿童画独有的意味。这些特点直接体现了儿童的内心世界与思维。所以,在观赏儿童的美术作品时,能强烈地感受到儿童在美术中所体现的那种独特的拙稚美及童趣,儿童美术促进了儿童心智的成长,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儿童美术对儿童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促进作用。
第二,学前儿童美术是儿童了解世界的一种独特形式,儿童美术包括“想象、直觉、幻想、灵感”等形式,应不断地引导儿童观察周围的事物,充实知识面。儿童了解世界的形式是感性的,思维的方法是非逻辑的,儿童在绘画时表现出的各种特点和所采用的表现方法与成人是不一样的。因为儿童对形体、结构、空间、色彩等很多的客观造型因素是直接和感性的。对儿童来说,美术活动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活动。在绘画过程中,儿童会感受美术带来的快乐。通过儿童美术让儿童在感受、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自然地发展,保持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
第一,儿童美术教育内容指的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美术活动,是引导儿童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各种事物,丰富儿童的审美情感和感性经验,激发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反映了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情感体验。
第二,欣赏活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人文环境和自然景物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儿童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趣、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一种提升儿童素质的美术教育活动。
第三,绘画活动:让学前儿童了解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及性质,并能灵活地掌握美术材料和工具;为儿童创设展示自己绘画作品的条件,引导儿童互相交流、欣赏,共同提高。
第四,手工制作活动:指导儿童利用纸、树叶或废旧材料制作手工折纸、树叶粘贴画、玩具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促进儿童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培养儿童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任务
第一,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在幼儿园的活动中,美术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提升素质教育活动,同时也是儿童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活动。儿童是否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对美术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美术活动时,我们应该从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入手,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为主;创设一个美的活动环境,经常提供作品给儿童欣赏,将儿童的作品陈列在展台里,让儿童互相学习,在评价中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动机,并学习相互介绍自己作品的内容,促进共同发展。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可操作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引导鼓励儿童收集美术活动的各种资料,如各种树叶、卡纸、花布、各种图片等,这些工具和材料可随时取用,让儿童在自由玩耍中引起对颜色、造型的兴趣;充分肯定每个儿童取得的微小成功,肯定儿童的独特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进取精神。
第二,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通过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引导儿童认识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欣赏具有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儿童美术作品,进一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欣赏中,儿童对作品的讨论是自由联想的、随意的,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儿童最初的艺术感受并加以引导提升,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独特的理解等方面。美术欣赏的目的是通过美术作品的赏析加深审美感受和释放审美想象,开阔儿童的生活视野。儿童的审美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美术综合教育活动作用于儿童,就能促使儿童的多种功能协调发展,使儿童的审美经验向整体的、综合的方向聚合、转化,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激发儿童绘画,如表现力非常强的米罗、毕加索的作品。在欣赏评价美术作品时,应鼓励儿童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认识。儿童通常喜欢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拟人化,再现童话的王国,把自己喜欢的加以美化,讨厌的东西丑化夸张处理,使自己的画充满生活情趣和满稚气。儿童根据这一年龄特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极富童趣的作品。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强加于儿童。
第三,教给儿童初步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儿童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基础,当儿童运用掌握的浅显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想的东西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各种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渴求和欲望,以促进学前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四,发展儿童的智力。通过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儿童的智力,儿童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儿童的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的各种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智力得到发展。
总之,通过剖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认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及特点,深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提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莉.学前美术教育浅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9.
[2] 王冰.美术的教育[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
关键词: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学前教育;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95-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创新时代的崛起,迫切要求教师加速创新人才培养,而儿童创造教育肩负着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奠基的时代使命。但仔细研究我国的教育现状,培养出的学生多是思维固化的,他们对同一事物有同样的想法,很少有创新性思维。因此,促进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现在学前教育的当务之急。学前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绘画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践,善用引导式提问方式,不断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锻炼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通过绘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绘画教学一直是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学前儿童的思维非常活跃,具有很大的创新能力,而且他们喜欢绘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绘画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学前教育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绘画教学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绘画,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学生画出的花朵都是五个花瓣,太阳都是黄色或者红色的,苹果都是红的,这种模式下产生的学生思维僵化,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发挥发散性思维。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绘画时可以给学生限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这个主题自由进行创作,尽量避免对学生思维的干预。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进行绘画教学时会给学生一个绘画主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绘画,在整个绘画过程中教师只站在一边观察,不影响学生。由于学前儿童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画出的小猫颜色、形态各异,有些甚至将小猫拟人化。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创造表示肯定,不断激励学生,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 带领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实践,通过实践的帮助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完成教学要求。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保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本质上的提升,而不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忘记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同r,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学生及时沟通,发现他们在时间过程中的不足,并适当指导他们。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学前儿童的创新意识,对他们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较好地释放他们的天性,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不会遏制他们思维的发展,这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点。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结合他们的能力范畴和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带着学生识字时要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创新意识。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这个字,接着教学生“二”,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讨论并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使用自己寻找出来的规律去将“三”这个词表现出来,进而将它们实践的效果最大化。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用动手实践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三、 家庭氛围的改善
仅仅通过学前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这需要家长的配合,在生活中营造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氛围,不要去遏制孩子天性的释放。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在生活中不断得到提升,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教师在其中需要扮演一个调剂者的角色,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并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慢慢地改善。教师也可以给家长出一些主意,让家长主动去构建良好的生活氛围,完成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和家长的交流过程中会向他们了解学生的爱好和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再和他们商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构建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还要让家长们明确培养自己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让家长更加积极地帮助孩子发展创造性思维,这可以从根本上帮助解决孩子创造性思维被扼杀的现状。
四、结束语
在当下学前儿童教育中,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加轻松,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符合当下教育改革的需求,能让学生更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晶波.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年发展状况分析[J].教育研究,2011(08).
[2]刘占兰.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J].教育研究,2009(05).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现状;有效评价方法
一、学前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现状
(一)重结果而轻过程
纵观当前学前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的现实情况来看,普遍存在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情况,也就是说,教师仅仅以美术作品成果来评价儿童创作,而忽视儿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进步,导致美术作品评价存在片面性。由于儿童成长存在一定差异,其美术水平也各有不同,教师在美术作品评价方面的有效性不足,势必会对儿童的美术创作造成影响,甚至会制约其美术创造力的发展。
(二)评价主体单一
在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听信一家之言的情况下极易导致评价的片面性,而导致学前儿童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的内在潜力得不到发掘,教师并不能够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并且个体审美不同,仅仅以教师喜爱来评价儿童美术作品是不合理的,学前儿童并未得到充分尊重。
(三)评价内容实证化
学前儿童美术作品评价中往往会出现评价内容实证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儿童美术作品中的趣味性,而是通过标准化的评价标准来实施评价,导致儿童美术创造性得不到激发,儿童个性被压抑,甚至令儿童美术创作走向单调化。
二、学前儿童美术作品有效评价方法
(一)双向沟通,以心善改的态度展开评价
学前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美术作品是其创意的外在表现,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双向沟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对儿童实施积极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师生之间距离。在明确美术作品创作主题的基础上,可引导学前儿童之间互相评价,在儿童看待他人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要引导儿童保持欣赏的态度,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自尊心。鼓励学前儿童用心去观察他人的美术作品,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特色,学习他人的优点,互相尊重并积极交流,对于他人对自己美术作品所作出的评价,要正确且客观的对待,要认真听取他人建议,并逐步改变自身不足。通过此种互相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优良的美术素养,改善其学习态度,为其健全人格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取多元评价方法,激发学生感官体验
在全面把握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在美术作品评价过程中,要保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通过听、说与写的有机结合,在关注学前儿童美术作品外在的同时,要善于从内在入手,对美术作品的本质进行探究,立足结果来分析过程,通过有效评价来激发学前儿童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优良体验,促进学生感官刺激的形成,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在美术作品评价过程中,听画就是要对学前儿童创作中的想法进行倾听,了解儿童内心感悟,并就此来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体会儿童的童真,令学前儿童在美术作品评价过程中感受到被认可,从而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未来美术教育活动中。说画的实现,需要转变并创新以往美术作品评价方式,不可局限于好、中、差,而是要尊重学前儿童的综合发展,准确定位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关注学前儿童的立意,更要关注其色彩搭配、整体构图等,而不是仅仅以好坏为标准,这就有助于发掘学前儿童的内在潜力,激发其美术创造力。所谓写画,就是将评价语言附着于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上,在展览之后,对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进行统一化整理,在阶段性总结的过程中,便于更好的把握学前儿童的成长足迹,清晰的看到学前儿童的进步,这就有助于激发学前儿童在美术学习中的自信心,并令学前儿童感知到美术学习的快乐,更为积极的参与到美术创作中。
(三)落实自我评价,促进儿童评价维度与标准准则建立
在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要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出发,通过自我评价的落实,来激发儿童的感知力与创造力,为其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在此种情况下,要充分发挥美术作品自我评价的载体作用,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密切观察儿童行为表现,发挥其评价主体作用,待美术作品完成后,请儿童进行自我评价,这就有助于促进儿童自我认知水平的提升,令学前儿童学会客观认识自我,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学前儿童美术作品有效评价的实现,要用心去体会感受,要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与规律,要善于透过现象去发现本质,要通过科学评价来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激发学前儿童的创造力。美术作品创作是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一种途径,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要满足学前儿童的创作需求,要用心感受其美术作品中所潜藏的纯真与童趣,令学前儿童始终保持天赋视觉本能,为其创意的激发提供支持,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孙立超.学前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现状及有效评价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1):108.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复苏阶段
1966—1976年,我国的“”使国民经济几乎瘫痪,国家遭受严重灾难,人民受到巨大创伤,教育领域也成为“重灾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几近瘫痪,学前教育毁坏严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十年间,学前教育方针被歪曲,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被批判。音乐、美术、文学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造反歌舞、样板戏成为幼儿园的全部教学内容。孩子们得不到完善的教育,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政治倾向和成人化倾向严重,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整个幼教管理体制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全面被叫停,致使大量师资流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接近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挖掘整理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使儿童艺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恢复,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党的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唤醒了儿童艺术教育事业。有少数专家学者开始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理论研究,并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摸索建构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上,大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有益,同时能带动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将美术与音乐教育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宽泛,有唱歌、游戏、舞蹈律动、欣赏、及演奏打击乐器等,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原因,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实际教学中,艺术教育只是为智育作陪衬,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与美术课程二者独立教学,其他科目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更是毫无联系,教学组织形式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过渡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济迅速恢复带动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素质教育的概念适时被提出并在全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高度推崇,忽视了对儿童的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当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此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教育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对儿童权利以及儿童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一系列文件纲要的出台都充分保证了儿童的权力,肯定了“以儿童为本”理念的正确性。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还是显露出了一些变革的迹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可喜变化,为其顺利过渡积蓄了力量,打好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面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这种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扩展到整个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过程中。众多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从多角度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借鉴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来,日益走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自此,美育真正摆脱了从属于智育的附属地位。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1.开阔视野,启发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
学前儿童利用感觉器官感受客体的存在,从而引起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产生审美心理的反映,被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虽然他们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但是一般感知更加直观,实用,而审美感知则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真实感受。譬如当儿童看到一棵盛开桃花的树时,一般的感知会告诉儿童它是一棵桃树,并盛开着花朵,而审美感知则会触动更深的情感,可以在怒放的桃花的姣好姿态中感觉到幸福,希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认知,把握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才是关键所在。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限制,所以在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视觉与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儿童的视野就会被打开,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
2.调动想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联想
学前儿童在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时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想象被称为再造性想象,譬如在观赏桂林山水或泰山“十八盘”时,能从中联想到各种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一切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要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作为基础,孩子们通过客体刺激感官,从而激发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体验,继而协调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使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审美想象的过程也一并完成,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触动心灵,丰富学前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可以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在创作中又是灵感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它具有特殊的地位,连接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使他们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譬如: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可以掺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从而引导学前儿童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4.深化感受,提高学前儿童审美理解力
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区分开来,并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完全理解是审美理解旨归所在。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审美活动完整进行,审美活动不能缺少审美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单纯、未经世事,右脑功能占优势,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想象、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因此,为了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引导方法必须要恰当。
5.协调沟通,塑造完满型人格
艺术审美是情感的的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是学前儿童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艺术与德智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结合,获得审美教育的自动调节,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