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1980年开始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研究专家。《中国家庭教育》杂志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兼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学术委员等职。我国第一位家庭教育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近年来,不少年轻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这本来是个好现象,然而,由于家长们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那么,究竟该怎样看待早期教育、又怎样进行早期教育?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请教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家教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赵教授的解答也许能为一些家长指点迷津。
专家访谈: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近些年来,有人把早期教育吹得神乎其神,个别城市甚至有人挂出了“神童教育”的牌子,再加上有些媒体的炒作,于是,给不少家长造成误导,使他们也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作为家庭教育专家,您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又怎样评价早期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赵忠心答(以下简称答)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有利的。确切地说,科学的、适时的早期教育是有益的;不科学的、任意超前的早期教育不仅无益,而且还是有害的。比如:有人说,“早期教育没做好,孩子这辈子就完了。”这种观点太绝对化。人的成长和成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成长和成功就是这些不同的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说哪一阶段是最重要的,哪一阶段是不重要的。应该因人而异,有的人早期教育很成功,但也不见得今后就一定能成功;有的人早期教育不够成功,但是也未必就影响这个人以后的成功。北大的副校长陈章良7岁以前一个字都不认识,可他29岁就成了博士生导师。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片面夸大所谓早期教育的作用,是不科学的。
至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比如,长跑时,如果起跑慢了那么一两步、两三步都是没有关系的,关键是中途要有实力,有冲劲,最后那一两百米能够很好地冲刺。正如跑马拉松,开始慢一点不要紧,在漫长的跑道上还有很多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是这样,把人的成长过程看成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正是“早期教育决定论”的错误所在。
问:目前,有不少家长都把早期教育理解为“超前教育”,请您谈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超前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教育大大提前:主张让孩子在3岁以前,掌握3-6岁的知识,3-6岁学小学的课程,小学时学中学的课程,中学时学大学的课程。这种教育对个别儿童有可能适应,而对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却不一定适应。
当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确实存在“越超前越好”的倾向。有的省市《家庭教育大纲》甚至把“超前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提出来。一些商家也迎合某种不正常的心态推波助澜,鼓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于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就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超前教育”,“超早期”进行一些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比如,在孩子能力还很差的时候就进行某些“高难”动作的训练,刚出生几十天就教孩子练“迈步走路”;刚刚学会说话,就教孩子背唐诗、学英语;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的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3岁,做到“0岁识字,3岁扫盲”等等。我认为,儿童从0岁到6岁之间,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但要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的。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在两者之中,他是更看重于“成熟”。
早期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不能跟学校教育即正规教育相比。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也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能把教育过早地正规化。幼儿园教育,孩子从小班到中班,再从中班到大班,是无需考试的。孩子到了某一个年龄,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相应的班,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进程,我们不能违背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问:除了一些家长急功近利,将早期教育变成了“超前教育”,您认为目前在早期教育方面还存在哪些误区?
答:概括起来说,主要以下两大误区:
严重的过度教育。目前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龄前儿童除了上幼儿园之外,还要上各种学习班和特长班。可以说,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包袱。其实,这样做不好,最好的早期教育是让孩子过得愉快,获得快乐。因此,一定要让孩子有剩余的精力,让他们充分展示爱玩的天性。不能把学龄前儿童的时间安排得和上学的孩子一样。教育过度,肯定会适得其反。孩子在这个阶段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背上学习、生活的十字架。我们要让孩子充分地享受他们的快乐童年。
复杂的知识教育。有人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早识字,多识字,早学算术,早学外语等等,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我觉得,不论是识字,还是算术,都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而且这个基础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强调某一个方面,这样做,必定是以牺牲其它方面为代价的。另外,早期教育还存在重智轻德;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视特长发展,忽视全面发展;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视营养保健,忽视体育锻炼等误区。
问:既然早期教育不提倡大量地、机械地灌输抽象知识,那么它的主要教育任务是什么呢?
答:我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要学好母语;三是丰富感性知识,掌握生活常识。到入小学之后,孩子再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在学龄前阶段,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掌握生活常识,这是直接经验。上学之后读书,书中讲的就是间接经验。所以用认识论的观点来看,要想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首先应该掌握大量的直接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间接经验。生活常识就是感性知识,只有感性知识越丰富,将来学书本上的理性知识时,才能有更好的理解力。书上的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靠理解来记忆。所以过早地让孩子读书或识字,甚至大量灌输一些抽象的知识,而不是先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这实际上是违背认识论的。最终也是行不通的。
爱涂鸦的女儿
我的女儿刚两岁,她乖巧懂事,而且对图画挺感兴趣。一有空,我就领着她满家属院“疯玩”,玩累了,就给她讲讲故事,看着她满地涂鸦。可是我父母非常反对我的做法,多次要我提前教孩子认字、识数、背古诗。我该如何做呢?
湖南益阳读者田野
你父母的要求并不正确,科学地说,受儿童的年龄和各方面发展水平的制约,早期教育不能任意地超前,超前一定要慎重。正确的做法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给孩子相应的能够接受的知识。而人为地强化,不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学来的知识,是不扎实的,也会有许多漏洞。
美国儿童学家格塞尔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双生子爬梯”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一对双生子中的一个从出生后48周起,每天做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孩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时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但到两周以后,这个孩子不用旁人帮助,也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效果不见得更好,不见得有那个必要。不仅没有必要,还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赵忠心
这样的教育对吗
我们社区附近的两所小学都是全市一流小学,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入学后在学习上能显山露水,往往在孩子入学前就开始灌输大量的小学知识。我们这样的教育科学吗?
河南南阳读者夏后秋
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将来进入小学以后,学习起点比别人高,能在学习的竞争中占有优势。提前进行教育和训练,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有一些优势。但很可能只是一时优势,不见得能一直保持下去。
对此,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做过的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则从3个月开始,就提前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点。然而,并不能以此得出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结论。因为有些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逐渐地丧失了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上述实验告诉我们,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的人,自认为进行超前早期教育就一定会“早出人才”,出高水平的人才。这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一种推测而已。
赵忠心
自责的母亲
我和两位朋友都是同一年要的孩子。现在三个孩子都上幼儿园大班,他们两家都在教孩子小学知识,此外,一个在学电子琴、一个在学打乒乓球。由于我们夫妻俩都在工厂上班,不知道咋教孩子,只能靠幼儿园里教点东西。一想到孩子的未来,我非常后悔没抓住他前两年的学习时间,我该怎么办?
甘肃天水读者 覃琴
其实,你没有必要自责。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一个家庭一个背景,一个孩子一个特点,必须因人而宜,因材施教。适用于一切家庭、一切家长、一切孩子的“绝招”肯定是没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家长才能够把握好早期教育的方向和方法,走出早期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为孩子漫长的人生征程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过早地灌输书本知识,孩子往往都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这样一来,势必会扰乱今后正常的学习。你想想,全世界的小学都是6、7岁上学,最早也是5岁半上学,为什么都定在这个时间?说明人只有到了这个时期,才能学习间接经验,才能掌握理性知识,再早了就不行。也许个别人可以,但多数都是不行的。
实例一:
小班新生入园的第一天,当老师请家长陆续离开后,许多宝宝都产生了焦虑情绪,开始哭闹,而大多数宝宝哭喊着要的亲人不是“爸爸和妈妈”,而是“爷爷和奶奶”。放学时,小鹏的妈妈因为不放心孩子,特地请假来接小鹏,而小鹏看到妈妈不是开心地奔向她,而是躲避妈妈的拥抱,大声哭喊:“我不要你,我要奶奶。”
实例二:
小睿和小乐在一起搭积木,小乐的脸上被小睿不小心用积木划了一道红印。放学时,奶奶一看见小乐脸上的红印,就忙问孙子怎么回事,知道是小睿划的,立刻就找到小睿进行指责,小睿奶奶这时候也来了,看见自己的孙子被别人责问,立刻就上前理论。后来是两位奶奶吵起来,而两个孩子却在一边玩得开心,最后奶奶们被劝说后各自对孩子说:“以后别跟他玩了,”这让孩子们一头雾水。
实例三:
当我们老师准备布置幼儿游戏区角“超市”时,请家长配合带一些饮料空瓶来的时候,就听到有的家长说:“这些老师没事干,整天弄这些东西,不如多教孩子认识一些字,多教孩子做些算术题。我们也好向他爸爸妈妈交代,每次回来一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了,孩子都说在玩游戏的,交这么多学费有什么用呀。”
思考:
我们幼儿园是一所农村乡镇幼儿园,我们招收的幼儿主要分三类:一小部分是本镇的幼儿,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一小部分是跟随父母来到此地打工的外来幼儿;占了很大比例的还是来自周围农村的幼儿。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部分幼儿就成了留守儿童,即使在本地工作的父母也大多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种种原因,使得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成了照顾孩子的主力军。那么由爷爷奶奶教育的孩子会出现什么问题呢?从以上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
1.隔代亲,造成亲子隔阂。
因为孩子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即使父母有时因为看不惯一些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们也总免不了在旁边插上一两句话,“孩子还小,不懂事。”“孙子乖,到爷爷这儿来,爷爷带你去买好吃的。”两代人的观点不一致时,孩子会退缩到维护他的祖辈身边,就容易出现孩子在实例一中隔代亲,亲子关系隔阂的情况。
2.溺爱造成孩子任性等不良行为。
现在的年轻父母是独生子的多,所以孩子往往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边跑,为让孩子和自己多亲近一些,祖辈们事事迁就孩子,舍不得对他们严厉一点点,生怕孩子说自己不好。再加上这些祖辈们在年轻的时候,有的因为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和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总会迁就孩子一点,就容易变成溺爱,而结果却是养成孩子任性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
3.教育观念陈旧影响孩子个性良性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祖辈的文化水平较低,教育理念就比较落后,对幼儿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限制孩子的探索活动,导致孩子缺乏探索开创精神。他们总认为孩子会写多少字,会做多少的题目就是学到了多少本领,对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学不能理解。
二、解决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既然家庭共育是重要的,而我们面临的又是这样一群以祖辈为主的家长,这就给我们的家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家长工作必须改革,要让我们的祖辈家长们来支持我们的工作,理解我们的工作,让孩子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根据祖辈们在教育中出现的溺爱孩子、护短以及不理解幼儿园游戏教学的现象,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改变让交流更畅通
交流是开展家长工作的最基本的途径,一般来说,我们开展家长工作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口头交流,包括:家访、家长会、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交谈等;(2)文字交流,包括:问卷调查、家园联系册、宣传栏、家校通等;(3)活动交流,包括:家长观摩活动、节日庆祝等。
但是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文字交流的方法不适合,比如:问卷调查,许多的老人不识字,你给他一张调查问卷,他还是得一条条来问老师怎么弄,还是来请老师帮忙写。再比如:家园联系册,老师花了许多心血将孩子们的言行或表现记录下来,可是家长看不懂,既不能给老师回应,又浪费了老师的许多精力,交流等于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
所以如今我们对祖辈们交流多采用口头交流和活动交流的方法。在文字交流方面也进行了改进,比如:家园联系册我们就改成了电子版,老师直接将孩子们的表现用照片图文形式记录,有条件的家长就发邮件给他们,没有条件的我们就在教室内定期放给他们看,让家长能一目了然而且有保存价值。再比如:开家长会,以前我们是用家长签字的方式签到,后来我们就改成了点名签到。这样既让老师能很快了解家长是否参加了,同时又省去了家长不会写字的问题。小小的改变就让以前出现的一些问题迎刃而解,交流变得畅通。
(二)理解让关爱更健康
人们常说老小孩,指的是老人也像小孩子一样,从上述实例三中,奶奶们争议的行为也就能说明这一点,但是他们的行为常常让孩子不知所措,对孩子合作交往是有弊而无利。因为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不仅需要自己去引发和维持,而且他从同伴那儿得到的反应远比从家人那里得到的反应要模糊和缺乏指导性,所以幼儿必须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使其信号和行为反应更富有表现性,以使得交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同伴交往系统远比亲子交往系统更能促进幼儿社交技能的提高。
如何处理老人们护短、溺爱等不当行为呢?首先,作为一个老师,我们要理解家长的心理,因为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所以我们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理解和信赖。
1.讲究说话的技巧。
孩子是家长的宝,在她们心中,自己家孩子是最棒的,所以我们在孩子出现问题后与家长沟通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可以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提出不足的地方,家长就很容易接受。另外,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是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谈孩子在园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孩子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在向家长反映情况时要客观,不能掺杂主观色彩,注意态度要平和,语气要委婉,这样便于家长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家长是十分在意老师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当我们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会积极配合。
2.体验中学会正确教育方法。
当家长理解信赖我们后,我们再向他们灌输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就能很容易接受,不仅如此,我们在每次家长活动中还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体验,通过体验她们会对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有更深刻的体会。如在亲子活动“我是奶奶,你是娃娃”中,我们将祖孙的角色对换,让孩子们帮祖辈穿衣、穿鞋,让孩子们喂祖辈们吃东西。活动中,许多老人都热泪盈眶,从来在家里都是老人们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伺候着,从来没想到孩子们会做这么多的事情,孩子们会这么孝顺。比如在年级组亲子运动会中,通过参与,大家才深刻体会到合作带来的益处。在一次次的体验中,老人们逐渐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三)体验让游戏活动更精彩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但是祖辈家长对游戏认识不够,在他们的眼中,幼儿进行游戏是不务正业,老师还不如多教孩子做几题算术题,多认几个字来得要好些呢!因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很好地开展各种游戏,取得这些祖辈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家园观念的一致,形成一种合力,教育才能收到成效,因此我们希望能带动家长一起参与到我们的游戏活动中来,让他们认识了解到游戏活动的重要,从而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益的教育。
1.利用各种手段让家长了解游戏的真正意义。
为了让祖辈们了解游戏并不是不务正业,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我们采用了多种手段让他们来认识了解游戏的真正意义。
(1)耳听为实、眼见为实
我们利用讲座、家长会、节目表演等各种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宣传游戏的目的、重要性,让家长在感性上对游戏有个初步的认识。分批请家长到幼儿园来观摩幼儿在园的各种活动,让家长们亲眼目睹教师是如何利用游戏来进行教学的,孩子们是如何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知识的。让他们亲眼目睹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是如何开展游戏,在游戏中他们的状态是如何放松,能力是如何展现的,从而认识到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愉快的活动。
(2)体验是真
在我们开展的每次家长活动中,我们都会设计几则亲子游戏,在孩子与祖辈们的互动中,不仅让祖辈们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亲情的可贵,同时在游戏结束时让祖辈们反思,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如在一次游戏“夹球比赛”中,我们游戏的规则是祖辈们和孩子配合用身体夹住篮球往目的地前进,先到者为胜。在游戏结束我们请祖辈们反思,这则游戏中体会到了什么?有的祖辈们从中体会到:只有当大人蹲下身体,和孩子平等面对,站在同一高度时,才能将球平稳地往前移动。那么在平时,做祖辈们的也应该将身体蹲下来,倾听孩子的需要,要站在和孩子同等的高度,才能明白他们的需要。有的祖辈们体会到:孩子在游戏中才是最放松的,在游戏中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了,在游戏中他们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了。
2.让家长的参与从被动变主动。
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是“绿色幼儿园”,绿色环保一直是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因此我们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提供给幼儿的各种材料中,首选的是废旧物品,各种在旁人眼中没有用的废旧物品在我们的眼中都成了宝贝。废旧鞋盒子变成了娃娃家的煤气灶、废旧的饮料瓶成了理发师的吹风机、废旧的水彩笔成了会飞的小飞机……但是仅仅靠我们老师的力量收集各种废旧物品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我们丰富资源的来源就是各个家庭。但是祖辈们的不理解就让材料的收集变得困难,当祖辈们还没有认识到幼儿游戏的意义时,请他们带材料都要听到不少闲言碎语:“你们老师就是没有事干,成了收废品的啦!”“你们老师要这些干什么?你听错了。”“老师问你就说家里没有,爷爷还要留着卖钱呢。”……
随着祖辈们对游戏的了解认识逐步增加后,我们再请他们带一些废旧物品时,他们很快就能为我们收集许多,有的还主动询问我们需要什么。有的奶奶发现我们“小吃店”里的“包子、饺子”经常会损坏,就主动从家里用废旧的零布和棉花手工为我们制作了精真的“点心”。有的爷爷发现我们的柜台有点松散,不太安全,就主动带来工具帮我们加牢加固,让幼儿在游戏时能更投入,更逼真,也更安全了。这就说明他们对游戏的认识已经得到更进一步地提高。
不信?
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丫丫一家是怎样“玩扑克”的――
[玩法一]:金钩钓鱼
将纸牌平分成两份,妈妈和丫丫手里一人一份,然后妈妈和丫丫依次将手中的纸牌一张连着一张首尾相接进行排列,如果妈妈或丫丫摆放的牌与上面所排的牌数字或符号相同了,则就可以“收网”了――将这两张纸牌中间的所有纸牌都收到自己的手中,当然也包括那两张相同的纸牌了。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但是,这个游戏主要是靠运气来取胜,爸爸妈妈们在带孩子玩这个游戏时,一定要避免让孩子形成胜利就是靠运气获得的观念,以免给孩子将来的成长带来不利。
[玩法二]:小小折扇自己做
每当看到爸爸妈妈面对面地将手中的纸牌排成一只“折扇”,然后又一点一点地拆掉折扇,丫丫就会纳闷:爸爸到底是怎么啦,好不容易做好的折扇干吗又要拆掉呢?看着丫丫苦苦思考的样子,爸爸实在不忍心了,赶紧来教丫丫用纸牌做折扇。分别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捏住一小叠纸牌,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轻轻将纸牌捻开,哇,一只折扇就做好了!摇两下手中的扇子,丫丫已经陶醉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三岁以上的孩子最爱玩这个游戏了,再小的宝宝可能会因手部肌肉尚不发达,无法抓住手中的牌。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和手部的肌肉,还可以让孩子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自信心大增。要知道,大人们会做的事,他们也会了!
[玩法三]:猜猜看,像什么
将纸牌按照自己想像好的图案进行排列,可以整齐地排成长长的一列,可以排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排成长方形,可以排成三角形,还可以排成丫丫喜欢的卡通图案。然后,让她猜你所摆的图案像什么。是大蛇!是桌子!是长凳子……看着丫丫还能说出什么奇妙的答案来,你的心里一定美得不得了。等到孩子猜得差不多了,你可别忘了告诉她哪一个是直线、哪一个是长方形、哪个是正方形哦。
那么普通的纸牌竟然能够摆出那么多的图案,这个游戏不但丰富了孩子的想像力,而且还教孩子认识了几种基本图形的名称,同时还激发了他(她)创造的欲望呢。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图案的名称,以免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玩法四]:列兵出列
爸爸告诉丫丫,每张纸牌都代表着一个列兵。在丫丫的眼里,纸牌立刻就有了生命。这时,爸爸可以将纸牌从A排到10,A代表l号列兵,2代表2号列兵,依次类推。先教丫丫学着从l数到10,然后请丫丫代表列兵,爸爸当军官。爸爸开始任意命令某一号列兵出列,让丫丫将这张牌取出来。如果丫丫取错了,爸爸可以罚这个列兵连说3遍自己所代表的数字,罚完后,可以接着玩,如果丫丫又取错了,那还是要罚的哦。
刚开始玩的时候,孩子们因为老是记不清“列兵”们所在的位置、不认识列兵们的样子而老是被罚,可玩过几次之后,“军官”就再也难不倒他们了。要知道,孩子的记忆力可是一级棒哦。用这个方法教孩子学数数和认数字是不是很有创意?但是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爸爸妈妈可是千万不能急的,孩子还小,一下子还认识不了那么多“列兵”的,得慢慢来。
[玩法五]:看谁赢得多
将有数字的纸牌从整副纸牌中分拣出来,然后分成两份,数量最好一份适当多一些,一份适当少一些,然后让丫丫选出一份。不用说,剩下的那份少一些的就是妈妈的了。游戏现在开始。妈妈和丫丫各出一张牌,然后妈妈可以要求丫丫将两张牌的数字相加,也可以要求她将大的数减去小的数,然后大家一起进行计算,看谁先算出答案,先算出答案的就赢了这两张牌,然后再出牌、再算,直到让一方手中的牌全部输光。不用猜就知道,一定是妈妈手中的牌全部被聪明的丫丫赢走了。
幼儿园中班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玩这个游戏了,因为他们已经会认1至10的数字了。玩这个游戏时,孩子肯定会很着急,他(或她)一方面想赢,一方面又算不出得数,这不,他(或她)已经开始扳手指了。没关系,爸爸妈妈有的是耐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胜利并且成为算术高手呢?!玩这个游戏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到深,切不可一下子增加难度。
[玩法六]:请纸牌归队
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纸牌,可以按“l、2、3……”的规律、可以按“1、3、5……”的规律、可以按“1、4、7……”的规律,也可以按任意一种规律。在让丫丫看过摆放的牌后,妈妈将牌收起来,再重新按原来的规律进行摆放,但是此时摆放的牌中,已经有一张或几张被妈妈拿开了。这时,丫丫的任务就是将妈妈拿开的牌补上。刚开始,丫丫觉得有点难。但爸爸妈妈一边为她加油,还一边帮助她补牌、讲解原因。玩过几次后,丫丫开始主动要求玩这个游戏了。
家长们肯定都还记得那一场有趣的官司: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结果是,家长打赢了官司,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
然而,一种怪现象正在孩子们当中蔓延开来,使我们原本聪明无比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想象力。那就是“懒脑”现象。
“懒脑”现象: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迈克尔・施尔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最近研究结果表明,现在的孩子与30年前的同年龄孩子(1976年)相比,3~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已大幅度提高;而1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非但没有像人们想象的大幅度升高,相反要落后1~3年。原因是:学校密集的考试;经常看电视(只能鼓励孩子们的被动性);很多时间玩电脑,使他们不愿做对开发智力大有裨益的动手能力的手工活。
让宝宝从小拒绝“懒脑”,摆脱“懒脑”,放飞想象力的翅膀,你可以这样做:
1 大量观察。人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头脑里的形象是通过广泛接触事物而形成的,丰富、开阔而深刻。反之,孤陋寡闻,头脑中形象单调且稀少,想象自然狭窄、肤浅。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地多让孩子感知客观事物,并引导孩子全面、仔细而且深刻地观察,以便孩子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真实的事物形象。
2 让孩子多听故事。多听故事,就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使孩子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经常听广播中的评书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相声等节目,还要抽空多给孩子讲故事。同时,还要启发孩子自己多讲故事。开始可以复述故事,渐渐自编故事,这对发展孩子。
3 大量阅读。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看书,这对她想象能力的发展就有利了。因为靠听别人讲故事,总归有局限,如果自己通过视觉来阅读,就可以经常主动地进行再造想象。所以,只要孩子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要及早指导孩子阅读,而且还要多给孩子买些书,为孩子大量阅读提供条件。
4 绘画和写话。从小教孩子画画,有助于发展她的观察力,也有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画什么,总是先想象而后才画出来的,即使三四岁的孩子,有时画个东西什么也不像,但这培养了她的想象能力。至于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让孩子把想说的写下来,也是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好办法。因为要通过文字写清楚一件事,没有反复认真的想象是不可能的。
5 多实践。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经常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支持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游戏,让孩子适当看看电视和电影或者是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这都有助于孩子积累经验,发挥想象能力。
6 丰富语言。尽管孩子的头脑里有丰富的形象,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形成丰富的想象。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对提高想象力十分关键。
7 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 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 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 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 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链接世界:
身在美国,两个孩子都在美国读书的妈妈陈晚告诉你,美国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
1 美国小学里艺术类功课的设置,要比中国丰富得多。算术语文固然重要,但艺术熏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我家二宝的绘画课上,有一次美国老师就是这样告诉学生的:来,你们都画一个外星人吧。这堂绘画课的结果是,美国老师收到了几十个外星人的图片。无所谓标准答案,更谈不上模仿得是否逼真,只要是用心设计外星人的孩子们,最后都得了高分。
除了绘画课,美国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非常值得称道。美国小学生到了三年级,人人都要选修一门乐器。随后,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这门乐器会跟着孩子们一起升学。
音乐和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作曲家是根据什么创造出美妙的音乐的?一定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失聪后的贝多芬,他晚期的创作被认为是“超越了以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领域翱翔”。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贝多芬的晚期成就。
2 美国中小学几乎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外出远足(field trip)。
美国学校外出远足教学的距离有远有近,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比如我家二宝去年上音乐课时,全年级同学跑到纽约的百老汇观看音乐剧去了。最近二宝的学校又去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艺术馆看画展。我觉得无论是课堂还是外出教学,美国学校对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方面非常用心。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学校借鉴。
美国中小学每年至少会举办一次科学节(science fair)。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科学节的比赛。这种比赛选题非常随意,没有标准命题,孩子们对什么拿手,对什么感兴趣,就拿什么课题去报名来试试身手。记得我去年参观一个科学节时,看到一位美国孩子的研究课题非常有趣,他研究的是可口可乐瓶子的变迁史。还有孩子研究当地出产的岩石。
3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才会做得最好。
头号健康杀手
如今幼儿园孩子的游戏已经不局限在弹球、跳房子上了,而是以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为主。别看孩子年龄小,玩起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来比爸妈还在行,而电子游戏对孩子更具有吸引力。但是,把电子产品当玩具,对孩子的健康有重大危害,其中,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更是被专家们称为幼儿健康的“头号杀手”。
涛涛今年只有4岁,却已能把妈妈的手机玩得非常熟练,而且常常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最近,妈妈发现涛涛总是揉眼睛,还经常嚷嚷眼睛不舒服,就带他去医院求诊。医生确诊,涛涛患有假性近视,暂时不用戴眼镜,但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建议不要再玩手机、游戏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少看电视,这样视力才有望恢复正常。
芳芳今年只有3岁半,被确诊为干眼症,原因也是常用平板电脑玩游戏。芳芳妈反省,自己工作忙,下班忙着做家务,没时间陪芳芳,如果芳芳闹,她就把iPad塞到芳芳手里,让芳芳自己玩。结果,芳芳不缠妈妈了,却被iPad中的游戏缠上了。芳芳妈后悔不已。
5岁的东东是个小电视迷,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机,连吃饭都要开着电视。因为心里惦记着看动画片,老师布置的画画、串珠作业完全是敷衍了事,经常被老师批评。
专家指出,电子产品对幼儿健康的伤害首先表现在视力上。孩子从出生到6岁,视力会由远视发育为正常视力,也就是说,6岁以下孩子的视觉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还没有摆脱出生时带来的散光、远视等,是最应该保护和恢复正常视力的时期。这时,任何增加用眼负担的行为和不良刺激都会影响视力发育。平板电脑之所以被称为少儿视力的头号杀手,是因其色彩明亮鲜艳,视觉刺激比较强烈。近距离、长时间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发育不利。孩子眼球长时间不断地注视、追随、快速调整,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肌性视疲劳,导致近视。有时还会出现刺激性症状,如长时间盯屏幕对孩子眼睛泪膜不利,导致干眼症。
幼儿迷恋电子产品,受伤害的不仅是视力。孩童的骨骼、肌肉每天都在生长,长时间坐着不活动,不注意坐姿,且保持低头姿势,极易对孩子骨骼和肌肉造成不良影响。帮助孩子发育的最好方式是运动,而沉迷于电子产品可能影响骨髓生长,不利于脊椎发育。
幼儿过早专注电子产品,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将代替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创造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很难得到锻炼。过度迷恋电子产品,对儿童的认知和感情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
更可怕的是,长期面对冰冷的电子产品进行人机对话,阻碍了亲子之间、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幼儿容易形成单向思维模式,使孩子的交际能力落后,性格的成熟进程延缓。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什么比互动和交流更能帮助他们完善世界观,形成良好性格的了。幼儿应该多和同龄人在一起玩,多参与户外活动。这些交流让幼儿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幼儿心理的成长离不开对真实世界的正确认知。只有将孩子置于现实世界中,他们才能在成长中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而长期接触电子产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利。有的家长甚至用电子产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换取一时的清净。长期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孩子,心理也会与现实脱节。而一旦错过心理成熟最好的时机,后期将很难弥补。
封堵不如疏导
尽管电子产品对幼儿的健康有严重危害,但现在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不让孩子看电视,不让孩子玩手机、电脑似乎做不到。对此,家长应该冷静思考,摆正心态,制订合理的整改方案。指导思想应该是疏导,而不是封堵。我认为,只要家长做到以下9点,就能不动声色地帮助孩子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1.幼儿2岁前,不要让他接触任何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
2.如果孩子已经接触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而且比较着迷,那么每天接触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最好分为两次,上午下午各15分钟。
3.尽量减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或很好地将它们隐藏起来,比如下班手机关机或处于静音状态。
4.家长不当着孩子的面使用电子产品,因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5.不把玩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比如“好好吃饭就给你玩iPad”之类。
6.找一个比电子产品更好的东西推荐给孩子,比如玩具、手工、体育活动等。
7.陪伴和引导孩子玩电子产品,增强亲情,也能控制时间,比如每周看两次动画片,等等。鼓励孩子跟小朋友一起玩,以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
8.多抽时间陪孩子聊天、运动,带孩子去户外走走,慢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9.给孩子买电子产品必须经过筛选。建议家长多使用音频设备,而少使用视频设备,最好不要让年幼的孩子提前接触到游戏类的电子产品。
对于已经对电子游戏上瘾的幼儿,家长简单粗暴的“阻断”不可取,因为家长这样做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应采取以上措施,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使其发现电子游戏以外的精彩之处,慢慢转移注意力。
多多陪伴孩子
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幼儿亲近电子产品是时展的必然结果,电子产品及其游戏软件对帮助孩子识字、算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有正面的作用。对此,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周越持反对意见。他说:“从来没听说从小玩电子游戏,长大了就能做设计游戏软件工作的。我们常听到的是因为迷恋游戏而耽误学习的事例,靠玩游戏开发智力非常不靠谱。如果想教孩子认字,传统的纸质书是最好的。”
幼儿之所以迷恋电子产品,而且成了一种风尚,除了电子科技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无孔不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孩子迷恋电子产品,说明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众所周知,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如果家长沉迷电子产品,孩子当然有样学样。另外,许多家长把电子产品当成“电子保姆”,为了自己清静,不顾孩子的健康,无疑是不负责任的。
家长应该做的,首先是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庭环境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良好的家庭环境,如家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热爱运动和学习,经常交流思想,娱乐有道,休闲有法,对孩子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反之,如果家长迷恋电子游戏,或经常在外应酬,很少陪伴孩子,孩子肯定会感觉孤单,他旺盛的精力无处宣泄,只好投放在电子游戏上。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会出现异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