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矿山服务行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中国;加拿大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服务外包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趋势。中国和加拿大近年来贸易往来日益紧密,在两国经贸关系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把握全球产业转移之契机,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特别是发展两国的服务外包业务,必将给双方的经贸合作带来发展新机遇。
一、中加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加经贸关系的稳定快速发展。中加经贸合作已从单一商品贸易发展到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据明报报道,1997年,中国是加拿大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总贸易额为87亿元,2006年达到421亿加元,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同时,加拿大全国在2007年前8个月与中国贸易额达到355亿多加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了近二成。中加两国虽然在服务业水平和服务贸易体系存在这差异,贸易壁垒以及两国文化、价值观甚至语言上差异对双边服务贸易顺利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双方已在不少服务贸易领域已开始了良好的合作,各自在服务贸易领域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必将推动中加服务贸易的新发展。
(一)中加服务外包的发展特点
1、中加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由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传统服务业可贸易程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对中国的服务出口不断上升。2007年1~9月,中加双边贸易额323.6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1%,其中中国出口260.19亿美元,进口63.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39.6%。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加国是中国第十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东盟作为整体)。随着中国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双边政府共同推动,未来几年中加两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中加服务贸易逆差为主。中国对加拿大出口仍以传统的运输、旅游为主;加对中出口最多的是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技术含量和增值率较高的商业服务类。从加方统计数字看,自1997年至2002年加中服务贸易(不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下同)一直呈不断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3.9%,且2000年以后增速明显加快,但2003年有所下滑;加方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一直大于进口,长期保持顺差状态,只在2002年出现过小额逆差。2003年,加中服务贸易总额为13.31亿加元,仅占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按中国统计数字)的1.3%(参见表1)。
(二)中加服务外包的多领域发展趋势
1、商业服务、运输、物流业及仓储等传统领域的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正致力于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速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中国对加拿大商业服务、物流业方面的需求较大,加国在商业分销以及售后服务所具有的优势,其服务业水平及科技水平远高于中国。同时,2005年9月9日中加两国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关于铁路合作事宜的谅解备忘录》,将大力促进两国在运输和物流业方面的合作。
2、旅游及航空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中国和加拿大都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旅游业及其航空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加拿大在旅游、航天、航空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弥补中国的不足。2005年1月中国批准加拿大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为加国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市场。2005年4月,加中两国宣布签署了一项新的航空运输协定,多家航空公司进入中加航空市场,6月开通了北京至多伦多新的直飞航线,所经营的客、货航班数量增加3倍。近年来中国已逐步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国之一,如果加拿大向中国开放旅游市场,并与中国早日签订ADS(Approved Destination Status)协议,将促使中加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并带动航空服务及其航空航线的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
3、建筑业、工程承包及其他专业服务的发展趋势。建筑业、工程承包及其他专业服务研究和开发增长是中加服务贸易发展最快速的领域。由于加拿大最大的出口市场在美国,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很多加拿大厂商都首选中国来设厂,转而出口美国;同时,加拿大一些企业对中国中西部的电力、西气东输以及交通等工程项目十分感兴趣,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中西部投资。加方在中国设厂投资的一些举措将有利于中国建筑业及工程承包业的发展,特别加政府于2005年10月对外宣布的“太平洋门户战略”将有助于解决加方劳务输入限制的问题,促进中国企业进入加承包工程市场。
4、金融和保险与电信服务的发展趋势。中加两国金融和保险、电信等服务业互补性强,随着中国这些行业的逐步放开,合作空间比较大。加拿大在金融和保险、电信服务行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和人才资源优势,先进管理经验;中国为加方未来市场发展争取更了更广阔的空间。加方已有一些实力强大的金融、保险等行业的企业,如宏利、永明、蒙特利乐银行、北电等成功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同中国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中方在这些领域劳动力要素具有一定优势,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不断增强。对中国而言,引进竞争因素能够打破垄断,促进国内业界行业的互相竞争从而提高服务水平。
5、能源行业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加拿大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丰富,开采技术先进,在研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方面,可替代能源有着较强的优势。近年来,加拿大在石油化工及矿产业已有多家企业来华投资并长期合作,比如,加方APEC公司与中方合作建立矿山,勘探石油;加方能源公司与中方勘探石油天然气,其大依凡荷石油公司与中方合作已长达30年。2005年,中加两国发表《21世纪能源合作声明》,决定推动合作以增强能源安全,并保护能源领域的环境,确认了石油天然气、核能、能效和清洁能源为双方合作的优先领域。中加两国还在新能源开发及技术服务、环保技术等服务展开合作,中加战略工作组正在加强能源技术、核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展秦山核电站合作计划。加国已经同意拨款资助传统能源、低碳排放量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铀材料等技术的研究,以期能够尽快展开合作。
6、现代新兴服务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国原来禁止或限制外资投入的第三产业开始向外资开放,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咨询服务业已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新热点,中外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试办。这些都为加国企业来华投资和发展服务业离岸外包业务提供了良好机遇。近几年,外资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技术研发服务、中介服务、咨询服务业的合作。随着加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在研发投资、咨询将得到较快发展,促进中加两国在研发和咨询方面展开合作。
二、促进中加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快发展中加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中加双方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互补性,寻找合适的行业突破点,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两国服务业的合作,为双边贸易的增长创造更为积极有利的环境。
(一)向加方开展服务外包业领域的招商引资
在中加两国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基础上,政府还要通过规划、政策咨询引导加拿大企业来中国开展服务业投资。引进加国大型跨国公司来中国设立服务外包基地、培训基地和研发中心。针对加国服务业发展走势和分工特点,分别制订不同的行业政策,积极承接商业服务、运输、旅游及航空、工程承包、金融、保险、电信、能源以及新兴服务部门等领域的跨国公司外包领域,推动两国企业多形式合作,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带动更多配套企业进入服务外包。
(二)大力培养和引进服务外包专业人才
根据UNTCAD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关于119个国家人力资本指数,2001年中国排在第87位,位于低级中靠前的位置,说明中国在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并不占优势。中国教育水平虽在不断提高,但专业技术优势还比较弱。在这方面,印度的经验值得借鉴,其庞大的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形成了从尖端的科技研发到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人才梯队,保证了印度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和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其次,积极培训高层次国际人才。可以通过中加两国教育和高等院校之间人才的交流,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大力培育未来从事外交、外贸和文化交流工作的人才。三是加强国际间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和培养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会展、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三)优化服务外包发展软环境
第一,优化政策环境。各地政府已经形成了不少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还必须梳理和发挥这些政策的集成效应,发挥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在银行信贷、信用保险、税收、研发资助、设备进口、高级人才出入境等方面“特殊待遇”。
第二,优化服务市场环境。积极借鉴加国发展服务业的经验,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水准,为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优化法制环境。主要是加大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完善保护商业秘密、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增强行业自律能力,加快形成全社会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四)为增进中国和加拿大服务业合作搭建平台
中国与加拿大服务业合作有赖于两国企业界的沟通和了解,要求外包双方有更多的资讯交流、更紧密的协调合作。首先,政府必须为国内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展示加国服务外包市场;同时,帮助外国企业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增强他们到中国投资的信心。可以发起和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外包业务洽谈会,为企业创造互相了解的平台。其次,鼓励中介组织积极向本地企业介绍加拿大的服务外包业发展机会,组织两国工商业企业代表到投资地参观考察和商务洽谈,为中加投资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国外融资等运用国外资金搭建了交流平台。
(五)对国内企业加强引导,树立企业新形象
企业是承接服务外包的主体,直接面向发包方,服务质量关系到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政府必须给予积极的引导:一是建立信息咨询平台,引导准确定位市场,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宣传推广,树立中国企业在服务外包领域的良好信誉。二是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经济与环境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和重视的背景下,有较强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越来越受发达国家的青睐。加拿大是一个环保意识较为敏感的国家,中国企业必须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获得加国的重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鼓励企业采取联盟形式,提高企业的信任度。中国服务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可通过鼓励并购或战略合并等方式,组成企业联盟,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吸引加方大型企业的投资与合作。四是引导企业熟悉国内外法律和国际惯例,并宣传和组织企业学习专利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研究与规范化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陈万灵,孙晓艳.中国与加拿大经贸合作的方向与前景展望[J].国际经贸探索,2008(1).
2、冯雅静.中加经贸合作现状和趋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今天是第个世界环境日,从1972年至年,人类环境保护的步伐走过了整整个春秋。年的沧桑巨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全世界,还是中国,环境保护都从一项鲜为人知的工作发展成一项波澜状阔的伟大事业。年来,国际环境保护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环境意识空前提高,全球性的环境保护浪潮日益高涨。下面,我就全县的环保工作以及今后的发展措施讲三点意见。
一、成绩可喜,问题严峻
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多年来,县委、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一直把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县环保事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取得了长足进步。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4.7%,城区空气质量处于良好水平,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了较大进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显著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较好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的环境现状和我们的工作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县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是:
一是全县资源利用和开发水平还很低,粗放型、资源输出型经济增长方式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历史形成的水泥、林业加工、蔗糖、矿产开采与选冶的一些企业技术水平起点低,污染治理不到位,存在一定污染事故隐患;二是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以公路建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水电开发为主的能源基地建设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矿产开发、林产工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局部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会不同程度的发生;三是城镇及城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区功能设置不尽合理,各功能区相互交叉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环保设施已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污水、垃圾直排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四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及垃圾污染将成为新的环境问题,原来分散的、不明显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产业规模开发将日渐显现,局部生态破坏仍将不同程度地延续甚至扩大,城乡垃圾、矿山尾矿、工业污染等对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和耕作土壤造成污染;五是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参差不齐,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环境法制观念淡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六是环保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执法能力还有待加强。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七是出境河流存在环境安全问题。我县威远江汇入澜沧江后进入湄公河,下游国家和地区及一些国际组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呼声将进一步加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环境问题高度敏感,我们面临的环境压力将会持续上升。
景谷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发育程序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发展经济,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任务十分繁重。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景谷社会进步的主题,经济发展居于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这是消除贫困,走向富裕,迈上小康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全面、协调的基础上,如果走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资源、能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我们必须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决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发展,把今天的业绩变成后代的包袱。
二、明确目标,落实措施
“十一五”时期,是全县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生态立县、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时期。到年,力争全县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主要河流地表水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城镇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量减少1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4.7%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控制在35%以上。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重要区域和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遏制,村镇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要实现以上目标任务,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促进经济优化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一是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力。二是推进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三是推行清洁生产。重点抓好造纸等关键行业清洁生产,并逐步将清洁生产理念和措施推广到农业、林产业、建筑业、矿产资源开发及服务行业等社会各个领域。
二要以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把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作为水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严格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划定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界定并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和植被恢复。对饮用水源有污染威胁的企业要关闭、停厂或改造,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地。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积极推进江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强沿河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源污染防治,确保出境水质达到考核标准,防范国际河流污染纠纷。
三要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切实加强以城市为重点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重点防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噪声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减少大气环境污染,建立和完善噪声功能区分类管理。按照集中布局的原则,把工业污染源控制在有限范围内,防止遍地开花,遍地污染,对中心城区工业产业用地进行整合调整,全面解决城市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和运输扬尘污染。
四要以科学规划和管理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县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优势资源。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既是我县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也是扩大环境容量、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分区管理,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优化开发、禁止开发,依法实施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任何开发活动。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建设,优化自然保护区结构体系。
五要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问题应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继续推进生态示范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加强乡镇企业工业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展土地污染防治,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防治农膜对耕地的污染,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逐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保持地域民族风格,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节能改灶等清洁能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六要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重点,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把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各重点企业,任何单位不得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对现有污染物总量超标企业实施削减计划,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面监控管理,对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重点查处;依法推动规划环评的实施,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优化选址,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继续推行工商、环保联动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超量排污或无证排污。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一)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环保工作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一是要认真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继续与重点排污企业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环保局及重点排污企业的领导同志要及时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在重大决策、区域开发、项目建设、评先树优等方面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二是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严格实施环保规划。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有关规划、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要求、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三是要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听取和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同时,要认真核实、严肃处理新闻媒体报道的环保事件,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二)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保任务日益繁重,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尽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的环保投融资格局,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环保投入。要尽快建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加快建立“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的利益导向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以各种形式参与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全面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加快推行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市场化和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的步伐,依法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提高排污费的收缴率。加大利用国债资金、开发性贷款以及国际组织、外国政府贷款的力度,不断扩大融资渠道,增加外来资金对环保的投入。切实加强对环保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不断提高使用效益。
(三)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抓紧制定、修改和完善适用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强化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主体的地位和责任,提高环境执法的执行力和权威性,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环境监察制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规范环境执法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为及环境安全大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四)继续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基本保障。要逐步建立环境监测和污染监督、监测网络,形成科学的网络运行机制和信息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事故应急监测和环境预警体系,努力提高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环保部门和重点企业要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努力建设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到年县环境监察机构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环保部门要通过加强培训和开展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制度建设,努力把环保部门建设成为法制机关、责任机关、服务机关和人民满意的机关。
(五)努力形成各方密切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
从行业看成长
273家中小上市公司分别属于22个大的行业。其中,机械设备业43家,占比15.75%;化工行业42家,占比1 5 38%;电子元器件行业24家,占比8.79%;医药生物、轻工制造、建筑建材行业各19家,均占比6.96%;纺织服装业17家,占比6.23%;信息服务业16家,占比5.86%;信息设备和有色金属行业各11家,分别占比4.03%;农林牧渔业10家,占比3.66%:家用电器和交运设备行业各9家,分别占比3.30%,其他行业共24家,占比8.79%。
在高成长性的50家企业中,化工行业的企业占了7家,居所有行业之首(见图1)。而低成长性的50家企业中,排名第1的仍然是化工行业,有9家公司呈现低成长性(见图2)。
化工行业:两级分化
化工行业是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两级分化最突出的行业,有7家公司入选了高成长性公司,是拥有高成长性企业最多的行业,占高成长性公司总数的14%;同时也是低成长性企业最多的行业,有9家企业陷入了低成长性泥潭,占低成长性企业的18%。
对化工行业而言,2008年是冰火交加的一年。上半年,国内化工行业面临原材料大幅飙升,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行业发展已经隐现忧患。下半年,原油价格跳水和美国金融危机加深,加速了化工产品价格全线下调,化工企业不仅要处理巨大的存货问题,还要面临内需不足,外需萎缩的窘境,行业景气度急剧下挫。
面对所处严峻的形势,很多企业依然保持了高成长。其中,传化股份在加大应收款风险管控力度的同时,积极占领市场,努力保持公司主营业务的稳定发展,成长性排名也由2007年的99位上升至2008年的18位。
相反,面对困境,很多化工企业并不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当前不利的境况,如澳洋科技盲目以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来谋求发展,营业收入和利润严重下滑,成长性排名由2007年的12位下降至2008年的256位。
机械设备行业:保持增长
虽然金融危机令国内外的机械需求放缓,但是“保增长”的宏观政策以及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又给机械行业带来一定机遇。我国机械出口增速从2008年10月份开始迅速下降,但同比仍有增长。同时,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直接带动了国内机械设备采购。
而且,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已经从高位迅速回落。钢铁,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已经告一段落。由于对未来世界经济增长形势的担忧加剧,能源原材料的价格重新上涨在短期内缺乏动力,将保持一定时间内的小幅度波动。整体上,未来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成本条件将会有所减轻,有利于行业保持一定的利润增长。
在2008年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排名中,机械设备行业共有6家企业入选高成长性企业,位居所有行业的次席,另外也有5家企业跌入了低成长性企业之流。其中,天奇股份成长性上升很快,成长性排名由2007年的100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9位。这是因为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对其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医药生物行业:长期稳健
医药生物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生物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生物行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08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
2008年,尽管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但是医药生物行业并未受很大的影响,持续了去年的高速增长趋势。2008年,全行业获得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保持高速增长。三项费用率的降低和毛利率的提升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加强。二级市场上医药板块表现优异,但也出现了较高的估值溢价率,医药板块的估值水平短期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但长期来看仍在合理区间。中国医药购销之所以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来自于人们对药品的刚性需求,也由于中国正处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上升通道,国家财政给医药市场扩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企业纷纷转型,医药生物行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世荣兆业对原医疗器械业务及相关资产、债权债务逐步进行剥离和处置,成功转型为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以医疗器械经营为辅的企业,在房地产行业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公司仍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公司成长性排名也大幅上升,高居273家中小企业的榜首。与之相反,去年的榜首鑫富药业没有主动求变,及时调整市场策略。第四季度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销售量出现明显减少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出口的依赖性,导致公司年度经营业绩大幅下降,成长性排名也下降至265位,降幅巨大。
电子信息行业:身受重创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深化的特点。产能过剩、外需下降,成本下降,内需不振是主要趋势。
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导致了全球性通货膨胀,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都达到了近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最高水平。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以及中国经济自身的些因素,导致中国上半年的PPl指数呈现快速、持续的上涨态势,并在8月份创十年新高。PPI新高的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成本压力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品的价格基本呈下降趋势,成本上升与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对企业盈利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联想,中兴通讯、京东方等IT企业的净利润同比下降比较明显。
下半年宏观环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凸显在出口压力上。上半年,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小幅波动,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增速下降,但是,进入下半年,出口增速下滑趋势明显。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欧美经济逐步走向衰退导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外需在不断恶化。
相比较而言,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还有些专业配套企业,如产品做专做精的元器件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比较小。此外,软件企业在金融危机下依然保持了高增长,今年我国软件业的增长超过了50%,这是因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增长比较快。
行业受到的影响也在此次的成长性排行榜上有所体现。2007年整个电子信息行业只有5家进入低成长企业的行列,而到了2008年,共有8家公司陷入了低成长性
的泥潭。其中电子元器件行业有6家公司跌入低成长之列,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行业分别各有2家,1家。
其中,实益达作为以批量订单生产为显著特点的制造型企业,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对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严重冲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直接导致公司全年经营业绩明显滑坡,成长性排名也由2007年的52名下降至2008年的258名。
纺织服装:多事之秋下的“冬眠”
2008年是纺织服装行业整体急速回落的年,人民币加速升值,劳动力,原料成本上涨,金融危机引发外部需求萎缩。多种不利因素“夹击”致使行业多年来形成的低端经营模式基本被摧毁,企业盈利一路下滑,整个行业几乎进入了“冬眠”的状态。
2008年年报显示,行业内经营亏损和业绩下降的公司明显增加,其中收入和盈利大幅下降的公司大多为纺织制造和出口为主的公司,而以内销为主的服装类公司相对抗风险能力更强些。其中,行业加权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7.51%,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却同比分别下降了28.68%和30.75%,在收入保持小幅增长的情况下,盈利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期间费用比率上升明显。全年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毛利率同比略有上升,但由于期间费用比率的大幅上升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原因,税前利润率和税后利润率同比有所下降。同时行业偿债能力和资产运营能力也有所下降。
对重点公司的年报和季报回顾显示,2008年四季度普遍是企业经营最困难的时期,不少公司出现了收入快速下降,毛利率创单季新低的情况,金融危机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巨大。其中,江苏三友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少,负面因素增多,而公司没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经营策略,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不能得控制,公司2008年度的经营业绩与2007年同期相比有较大的下降,连续两年居于低成长企业之列。
建筑建材:寒冬下的自救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原料价格上涨、国际经济形势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个建材行业一度走入寒冬,产量下降。库存升高成为萎缩标志。建筑建材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也未能幸免。
尽管2008年11月国家为提振经济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实体经济下滑的颓势,但不可否认,第四季度仍是很多建材类公司的困难时期。在不利形势下,不少上市公司采取调整市场和加强内部治理等方式来提升业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不少主要市场集中在海外的建材类公司,在欧美市场受阻之后,加大在周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和市场开发力度,从而在2008年全球经济整体走低的形势下,依然保持了业务上的持续增长,如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材国际等公司。
其中,东方雨虹对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及时深入的分析研究,充分发挥公司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取得较为理想的经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71,231.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12.39万元,同比增长22.81%;基本每股收益1.0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8.70%。公司依靠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促进了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并提高了盈利水平。
有色金属:遭遇周期性低点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四季度彻底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由此带来的流动性枯竭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并引发金属价格在2008年四度出现崩盘。受到金属价格大幅下挫的影响,有色金属行业盈利在经历了2006年高速增长,2007年增速放缓后,在2008年终于出现盈利大幅下滑的局面。
统计显示,2008年行业营业利润增速为-70.33%,净利润增速下滑73.43%。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水平由2007年的23.06%大幅下跌至2008年的5.18%。分季度看,与金属价格在2008年四季度出现崩盘一致,全行业四季度出现大规模亏损,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水平由前三季度的10.21%演变成全年的5.18%,意味着四季度净资产收益率水平仅为-5.63%。
行业的运营能力,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则反映出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转弱。下游金属材料行业和上游基本金属中的铝经营形势较差,产品积压和销售出现困难。铜子行业则市场环境相对较好,企业运营能力受影响不大。相信在政府各项经济刺激计划和行业振兴规划下,有色金属行业将形成周期性低点。
有色金属行业在2008年度低成长性公司的行列中有5家公司。其中,罗平锌电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86474.98万元、利润总额-6285.0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争利润-5259.67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0.19%,159.01%、152.40%。原因在于,年初公司受到冰雪凌冻天气致使部份生产装置限电减产和矿山供电线路受损停产。而进入9月份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有色金属行业需求急剧萎缩、导致锌产品价格急速暴跌,整个锌行业陷入亏损状态。
房地产业:调整之年
2008年,于中国房地产行业而言,是重大转折的一年,在经历2007年的辉煌后,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由一路高歌猛进转为平稳运行。“拐点、观望、救市”等关键词的频繁出现,一度让2008年的中国楼市风雨飘摇,扑朔迷离,让很多人迷失了方向。
“调整”是200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主题,而价跌量缩则是“调整”的主旋律,其调整幅度也是自1998年我国启动房改以来最大的一次。在成交持续低迷的影响下,房地产开发投资直线下滑,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为了促使行业稳定发展,发挥其支柱产业的作用,政府政策调控已明确转向,偏暖的行业政策已开始实施。
房地产行业作为最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兴衰与宏观经济周期呈正相关关系。房地产行业的复苏离不开宏观经济的支持,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企稳需要一个稳定的房地产市场。这也是2008年十月份以来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态度转向,刺激居民购房需求的政策接二连三出台的原因。在政府实施以拉动房地产市场为主导的利好经济复苏方案奏效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将率先启动,并带动经济走出低谷。
在今年的成长性排行榜里,上市的4家房地产企业中有2家为低成长性公司,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位居高成长性之列。受金融危机和国家调控影响,整个市场出现萎靡,其中广宇集团成长性排名由2007年的43名下降至2008年的271名。降幅巨大。
从业绩看成长
作为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排名的前50名高成长性公司,代表着中国最具潜力、最有成长性的企业,它们的高成长性体现在公司业绩的增长、规模的扩大。他们大多数是行业的龙头,如果说市场表现、投资风险与成长性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背离,那么业绩可以说是剔除
了“投资行为”后中小上市公司真正的答卷,也是决定成长性排名靠前的主要因素。在2008年中小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前5名全部为高成长性公司,前15名中有8家属于高成长性公司,而在每股收益后15名则有9家企业属于低成长性公司。
而在每股净资产方面,由于中小上市公司有着股本扩张的强烈愿望,绝大部分公司都相继送股或是公积金转股,每股净资产也经常出现稀释,但净资产收益率这一衡量公司股东资产获得回报能力的指标还是能够说明。业绩是成长性的最主要因素。在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15家公司中,有高达11家属于高成长性公司,而后15名中则同样有9家属于低成长性公司。
主营业务收入在公司的营业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济利益,因此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也能够说明业绩是成长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在2008年主营业务增长率最高的15家公司中,全部是高成长性公司,而后15名也全部是低成长性公司。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能够反映了一家公司总体的效能,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业绩的反映,进而影响企业的成长性。在2008年存货周转率最高的15家公司中,有4家是高成长性公司,只有1家为低成长性,而后15名中则有8家是低成长性公司,同样只有1家高成长性公司。
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够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公司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也能够说明业绩是成长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2008年存货周转率最高的15家公司中,有4家是高成长性公司,没有低成长性公司,而后15名中则有4家是低成长性公司,2家为低成长性公司。
从市值管理看成长
上市公司市值的变化很重要,具体表现在高市值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提高公司的营销能力,降低公司的并购成本。就中小板公司而言。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并购重组将是未来发展中的重头戏,借助总市值的增长,以股份作为支付对价,无疑是比较理想的操作思路。因此,市值管理在中小板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小板上市公司一般股本规模较小。因此有着强烈的股本扩张愿望, 方面通过送股与定向增发方式扩大股本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中小板公司具有成长性溢价,从而造成中小板公司市值“爆炸”。截至2008年底,中小板的273家上市公司中,上市首日公司市值排名前十位公司中只有金风科技连续2年成长性排名处于前十位,露天煤业广电运通连续两年处于高成长前五十位,而辰州矿业荣盛发展则连续两年处于低成长行列。在2008年新上市企业中,九阳股份表现抢眼,夺得第6名,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还能保持这样发展势头难能可贵,其余三家新上市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表现较为般。 (见表1)
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整个世界实体经济均受到冲击,使得资本市场投资者大都处于观望态度,其中股票市场表现最为明显,结果是公司市值普遍缩水。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前十的排名中(见表2),只有金风科技、美邦服饰、宁波银行、九阳股份、广电运通五家公司是上市首日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但这五家公司市值均出现大幅缩水,其中金风科技市值缩水达62.5%,宁波银行市值缩水达69.3%,九阳股份市值缩水达3.3%,广电运通市值缩水达24.5%,需要注意的是美邦服饰市值出现小幅上升,令人眼前一亮。
五家公司除宁波银行落入低成长性行列外,其余四家成长性依然表现不错,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家企业虽然市值缩水较大,但仍然在榜,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公司股本规模较大,一定程度保证了市值;其次,公司始终致力于在产业链中寻找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增强竞争力,提升产品研发能力,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挖掘新产品的市场潜力,再次,确定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销售、控制成本,有效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冲击;最后,注重公司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发挥品牌效应,加大广告投入和宣传投入,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确保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
2008年底市值排名第一的苏宁电器对于市值管理,应当算是最早觉悟,最早付诸行动的家中小板公司。2008年9月16日,公司召开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08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根据决议,公司以2008年6月30日总股本1485504000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由1495504000股增加至2991008000股。这家公司上市三年多来,通过持续的高送转,使其股本规模随着业绩增长而迅速扩大,通过IPO及一次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投入,其在国内市场加快了“跑马圈地”速度。通过产业与资本的良性驱动,苏宁在经营上呈现出的强势变化,也带动了其股价的持续上扬,更进一步使公司的总市值扶摇直上。更为关键的是,这还使其迎来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的新机遇,虽然苏宁电器与国美电器在太中电器并购中未尝胜果,但高市值将为以后苏宁电器进行产业整合提供较低成本。
市值排行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九阳股份,作为一家2008年5月刚上市的企业,金融危机不但对其公司市值冲击不大,而且公司营业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该公司受益于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健康产业发展迅速,小家电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公司在豆浆机行业经过十几年的深耕细作,进入行业的快速增长期,因此其受宏观经济不利影响较小。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抓住行业快速增长的机遇,果断加大营销,品牌和研发投入,从而最大程度分享了行业快速增长的成果。公司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效益明显,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显露,并严重冲击对外出口,由于公司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加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销售,控制成本,有效应对了宏观经济下行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冲击。
逆境下的高送转
虽然金融危机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业绩冲击明显,但年报数据显示,2008年,中小板公司仍旧保持了积极回报投资者的优良传统,在经济逆境中推出了优厚的分配方案。
数据统计显示,在中小板273家公司中,自上市以来每年都持续分红的公司有65家,占所有中小板公司的23.80%。从历史分红数据看,2004年共有40家公司,持续三年分配的公司达15家,其中新和成成为2008年中小板业增幅之最,该公司自上市以来持续4年都给投资
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该公司2004年实施每10股分红3.0元,累计分红金额为3420.6。万元:2005年中期实施每10股转增5.0股,2005年末也实施每10股转增10股派1.5元,累计分红金额为2565.45万元;2006年实施每10股分红0.5元,累计分红金额为1710.30万元:2007年实施每1.0股分红1.0元,累计分红金额为3420.60万元;2008年实施每10股分红2.0元,累计分红金额为6841.2万元。
中小板公司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的高送转“奶牛”场。2008年,总共有211家公司(占比77.3%)推出了现金分红方案,合计拟分红77.67亿元,占当年净利润总和的31.4%,其中17家公司现金分红超过1亿元。而2007年度,上述273家公司中仅有191家公司(占比70%)进行了现金分红,合计分红53.67亿元,占当年净利润总和的22.85%,现金分红超过1亿元的公司仅有8家。
与此同时,2008年度还有97家中小板公司(占比35.5%)拟送红股或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股本增加额累计达到92.47亿股,比送转前股本增加15.6%。其中,每10股送转10股的公司有16家,送转比例在5股至10股之间的公司有37家,反映出这些公司对于未来的盈利前景仍然具有信心。
上市公司成长性排名前15名的公司中,除国脉科技和景兴科技外,其它13家公司2008年度均实施了极其丰厚的分红方案(见表3)。有6家公司实施了送转并派利分红方案,2家公司实施了派利现金分红方案。排名第 的世荣兆业和排名第十二的新和成都实施了10派2元的方案;排名第二的飞马国际实施了10转5派1;排名第六的九阳股份实施了10转9派8,一上市就成为高成长性企业;三花股份,黔源电力、天奇股份和天邦股份分别各自实施了10派6,10派1.5,10派0.2,10派1.5的方案,一跃都成为高成长性公司。
寻因低成长
根据中小板企业的2008年年报和业绩快报的统计,273家中小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81.62亿元,与2007年的2914.78亿元相比,增长了22.9%;实现净利润250.13亿元,同比仅增长7.8%。按273家公司计算,平均每家公司实现净利润9163.3万元,同比增长8.7%。无论怎样计算,中小板2008年业绩8%左右的增长率,和上一年42%的增长率相比,增速的确大大倒退了。而且,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相比,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这一切显示,2008年中小上市公司经营非常困难,特别是去年四季度,受金融危机冲击,很多公司业绩大降,从而拉低了全年的业绩增幅。
可以说,今年的中小板企业整体表现是一落千丈,金融危机让整个资本市场感到了寒意。虽然中小板队伍由去年的202家企业增加到273家,整体数目变大,但是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却没有如人所愿,甚至出现倒退现象。
在排名后50的低成长性公司中,有部分公司因为自身经营不善、外部环境压力而落入低成长性公司的行列,但其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而落入低成长行列的公司占了大部分。出人意料的是,本次成长性排名垫底的50家公司中,有8家是2008年成长性排名前50的企业,其中竟有鑫富药业,华峰氨纶这两家去年排名分列一、三名的企业,这种成长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公司的成长性降低?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翻不了身,让这些公司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发展桎梏: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企业发展之路如何选择,多元化还是专业化?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头等大事。企业产品结构的集中有利于公司发挥专业化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但利润来源过于集中使公司的经营业绩易受主营业务波动的影响。
在2008年的273家企业中,华峰氨纶是2007年属于我们高成长性排名第3的公司,而2008年其成长性排名261位,造成这样的个重要原因是产品结构单一,主营业务收入过分依赖于氨纶纤维销售。2008年,华峰氨纶经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困难环境,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市场需求萎缩,出口订单减少,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从而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下降29.26%,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87.08%,净利润比上年下降56.99%。由此看来,一味的选择单一化,专业化的公司在面临不可抗拒的因素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华峰氨纶由于产品的过分单一,当市场面临剧烈波动时,反而失去了以往的积淀优势,专业化优势成为羁绊自己的大石。
排名226位的宜科科技主要从事“牦牛”,“宝马”,“宾霸”黑炭衬,粘合衬系列产品和里布的生产与销售,产品结构十分丰富,避免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筐里带来的风险。2007年宜科科技就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譬如将服装衬布业务与法国霞日集团合资,开局汉麻纤维项目,里布项目逐步进入规模生产等,一系列产业调整使公司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情况下抵御了巨大的冲击。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1%;利润总额3e21.1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9.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57.9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2.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11.3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1.44%。
成本控制:永远的主题
费用吞噬利润导致公司效益下降是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获取利润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该问题在低成长性公司经营业绩中表现更加突出。通过对中小板低成长性公司的2008年报和季报分析发现,有些公司费用支出增幅较大,同时该公司的收入却没有同幅度的增长,这是导致公司的净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根源。
在今年的中小板低成长性公司中,成长性排名270位的$ST张铜,其2008年营业总收入为14.08亿,同比增长-54.97%,而三项费用合计达1.53亿,同比增长25%。据*ST张铜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本期较上期分别下降54.97%和53.54%,其主要原因为公司从2008年8月起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导致本期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较上期大幅下降:财务费用本期比上期上升33.34%,主要原因为2008年度人民币持续升值,公司汇兑损失增加。
同时,公司受原材料(电解铜)价格持续波动,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公司2008年度亏损,且公司参股企业佛山大冶张铜2008年度生产不正常,造成经营亏损等等导致费用开支激增。由此可见,*ST张铜2008年净利润为-51201.45万元,同比降幅达186.44%就不足为奇了。
除*ST张铜外,存在不同程度此类问题的企业还
有湘潭电化、ST钛白,京新药业,精工科技,安纳达,美欣达等。
金融危机:无法逃脱的漩涡
公司发展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是人为可以避免的,然而有些客观因素是无法避免的。鑫富药业在去年的成长性排名中名列第一,然而今年成长性排名265,与去年排名形成极大反差,且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减低,利润降幅更达86%以上。
据年报披露,造成公司净利润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是一家外向型企业,主导产品70%以上出口,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公司还是产生了较大影响。2008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同比下降37.24%,完成年度计划的59.39%,实现营业利润5559.67万元,同比下降84.13%:实现净利润4123.70万元,同比下降82.83%。
其他处于低成长排名的企业,诸如精工科技,莱宝高科,丽江旅游,澳洋科技等去年处于高成长性的企业均由于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企业生存环境变差,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回落,利润锐减,企业成长性一落千丈,原因汇总主要在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行业市场产品需求缩减,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销售能力减弱,同时有部分企业(如丽江旅游等)由于2008年上半年冰雪冻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市场受较大冲击。
鑫富药业:金融危机和诉讼的双重压力
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维生素B5生产供应商,国内唯一的维生素原B5生产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化工,医药保健食品、环保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主导产品70%以上销往欧美国家等世界各地。
鑫富药业还是世界第一大的D泛酸钙生产商 目前该公司D-泛酸钙年产量已达6000吨,在国际市场上拥有40%的份额,拥有“产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微生物及其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的专利权。
2007年,以鑫富药业为主导的D-泛酸钙均价为14,32美元每公斤同比2006年上涨了130.77%。由此,2007年,鑫富药业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119.76%;营业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2453.9%成为A股市场上业绩增长最凶猛的企业之一。
然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D-泛酸钙结束了两年的好光景,售价持续下跌。而鑫富药业总收入的87%及其利润的91%都来源于D-泛酸钙的销售。在2007年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排名中鑫富药业位居首位。但到了2008年,在所有上市的273家中小企业里成长性排名跌至265位,进入了低成长企业的行列,让人大跌眼镜。
金融危机影响巨大
据鑫富药业2008年财务快报显示,去年由于D-泛酸钙价格自高位回落,价格下降和销售量减少,导致该年度鑫富药业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比上一年同期下降37.21%、83.47%85.1 5%及81.55%。
究其原因,还是2008年下半年美国攻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加速蔓延导致社会消费需求急速缩减,许多企业陷入了困境。急剧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给鑫富药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鑫富药业是一家外向型企业,主导产品70%以上出口,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公司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公司主要产品D-泛酸钙2008年受金融危机和国内生产厂家无序竞争的双重影响,销售价格自高位回落至下半年下降幅度较大。第四季度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销售量出现明显减少导致公司年度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重大诉讼不得不防
2007年12月3日,鑫富药业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讼,要求追究山东新发药业有限公司和上海爱兮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
为对抗鑫富药业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新发公司于2007年12月25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产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微生物及其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已受理该申请,并干2008年7月22日进行了口审。2008年明山东新发药业第二次就同一专利提出了无效请求,公司已于10月16日再次确定并递交了陈述意见,目前尚未有第二次口审通知,专利复审委员会尚未作出复审结论。
目前,该重大诉讼尚在进行过程中,该专利侵权案的审理结果将直接影响鑫富药业主导产品D-泛酸钙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公司的良性发展极为不利。
在金融危机和诉讼案的双重影响下,2008年度,鑫富药业实现营业收入47992.26万元,同比下降37.24%,完成年度计划的59.39%,实现营业利润5559.67万元,同比下降84.13%实现净利润4123.70万元,同比下降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