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本科;协同培养;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233-02
一、引言
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民航业的高速发展,不仅表现在大量飞机和机场的投产运营,还表现在更多大型操作系统的升级换代,这就需要大量能够娴熟驾驭新系统的一线高级技术操作人员,除此之外,还需要大批一线管理者等高质化知识技能性职业劳动力。作为民航地面运输服务岗位群的传统对口专业,民航运输专业高职教育目前仅限于专科层次,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民航业发展的需要,这就亟待民航高职院校进行制度创新,以多种方式开展高职本科教育。由于现有民航高职专科院校目前正处于内涵建设阶段,升格为本科的条件尚未成熟,若在短期内将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很有可能出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滑坡或高职教育体系上新的断层。此时,民航高职专科院校与本科院校协同培养人才成为民航高职专科院校开展高职本科教育的最优选择。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正在探索与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民航运输专业/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2+1.5+0.5)”协同培养工作,各项调研及理论研究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为了达到在原有教育层次基础上有效衔接并高质量培养民航运输高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需要两层次院校进行认真的探索论证。确立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高职专科与本科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现状
1.高职专科“民航运输”专业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现状。民航运输专业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培养目标是围绕民航客票销售、民航旅客地面服务、民航货物运输服务等民航地面运输服务岗位的核心工作内容,培养具备扎实职业能力,服务于机场、航空公司、旅行社、航空快递公司等民航相关企业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民航运输专业校企合作建成了计算机订座实训室、民航货运实训中心等5个校内模拟性生产实训室,还与南方航空公司、广州白云机场等22家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仪器与实训设备功能齐全,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90%以上。校企合作制定了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标准,建成了省级精品课程《民航计算机订座》1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提倡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目前学生实训课时达到60%以上。同时,学校还大力推动“双证书”制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外实习活动,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这种学校文化的影响下,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近三年就业率均达96%以上。
2.本科“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现状。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管理科学方法,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系统分析和解决民航运输企业现实问题实践能力等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毕业生主要对口在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企业从事战略规划、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等管理工作,或在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相关院校从事科研及教学等工作。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绝大多数是本科学科型课程,学术型倾向明显,与高职专科以工作过程为引导开发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显著不同。虽然“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也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也有一定量的实验、实训时间,但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基本仍属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该专业教师学历和职称普遍较高,但“双师型”教师比例严重不足,教师和学生在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上的理解还处于“浅层次”,相关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阶段培养方式有显著差别。
三、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式具有显著差异是影响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以上对高职专科与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可知,“民航运输”专业以“民航企业一线操作岗位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思路更加清晰,培养目标更加具有“职业性”,大量运用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更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多年来民航运输专业为民航地面运输服务一线业务岗位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这些毕业生大都兢兢业业地在基层岗位工作,有少数通过努力已经成为基层业务主管甚至中层管理人员。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高职专科过于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得绝大多数的高职专科毕业生,向管理层迁移的能力可能处于相对劣势。另一方面,由于“民航运输”专业带有典型的职业特征,其毕业生如果想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往往很难找到对口本科及研究生专业,从而无法实现其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梦想。“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虽然以“民航企业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但由于民航企业的管理岗位倾向于招聘211、985高校的毕业生,导致该专业学生近年来绝大多数流向民航地面运输服务一线业务操作岗位。因此,“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目前人才培养的实际规格和社会实际需求脱钩,其人才培养定位一直在“理论学术型”和“实用技术型”这两个类型中左右徘徊,处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性的夹缝之间。
2.缺乏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是影响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二。由于目前高职专科和本科协同培养的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错位、课程标准各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开设的课程内容部分重叠,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也存在重复和脱节现象,缺乏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本科专业部分课程在高职专科阶段已有涉及,只不过课程名称略有差异而已,相关的专业实践训练也有与专科阶段重复现象。例如,本科阶段的“订座系统上机实验”总共只有1周20课时,占1学分,专科阶段同类课程“计算机订座”共20周60课时,占2.5学分,全程都在订座实训室进行,高职专科的授课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订座业务技能。
四、如何破解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困局
1.高职与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实现统一。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方面,为了顺应民航业产业升级转型的大趋势,“民航运输”专业亟须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为民航企业培养大批地面运输一线岗位需要的管理者和能够实时驾驭新系统的高级技术操作人员。另一方面,随着民航企业近年来岗位招聘需求的变化,“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当从原来的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向“实用技术型”人才转变。联办专业高职与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逐步实现统一,具体来说,在高职专科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能力,达到相应工种初级技能等级标准,例如民航售票员(初级)、民航客运员(初级)和民航货运员(初级)。本科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并达到相应工种中级及高级等级技能标准。无论高职专科还是本科阶段,课程标准都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走技术学范式,开发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在技能成长过程中丰富知识和涵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高职专科与本科实现课程一体化设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
2.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就目前两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和师资状况来看,要完成课程一体化设计,短期内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在分段培养课程设置上,根据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各阶段具体定位,构建“知识体系+技能体系”的课程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科学设计“分层化”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根据高职和本科不同层级的能力标准,将原有高职、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有序调整课程内容,接口实践课程的配置,更加突出专业课程实践技能。在开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时,可遵循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三大步骤,逐层分析推进,确定高职课程与本科课程的区分点。为了顺应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开设管理学、经济学等公共选修课程和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引入“学分制”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实现高职与本科顺利衔接。这样可以使人才培养既满足了不同培养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又没有脱离职业教育的轨道,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2,(03):18-23.
[2]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职教论坛,2003,(1):19-23.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新课标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中小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和社会体育工作者系统工程的重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先后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除掌握基本运动技术外,还应具备教学、训练、组织、裁判等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出与“新课标”要求存在的差距,明确培养定位,探索改进优化方案,切实做到更新教育思想,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执行现状
(1)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制度。现行的体育教育教育专业招新主要通过:划定体考分数线,对体考上规定线的考生按高考文化成绩择优录取;划定高考文化分数线对上高考文化线的考生以体考成绩由高至低录取;以及体育特招形式录取。在对某省关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体育动机调查研究中显示只有7%的学生是真正喜爱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专业且专业水平较高,78%的学生是因为文化不好,欲求临时学体育低门槛入学且运动能力较弱。这一招生弊端,导致学校无法招收优质生源,而所谓的体育专业学生也因为身体条件限制无法跟上学校培养目标和计划,久而久之削弱了学习积极性,最终造成专业技能不强、教学能力弱、裁判水平不高、组织管理能力进步迟缓等恶性循环。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系统开展的好坏决定体育工作者的质量,而其课程设置的质量则直接影响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的优劣。毛丽江等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国内外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单一、课程设置片面各学科间相互独立、结构设置不合理表现在技术课时多但效果差,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衡,仅开的几门选修课成为“选修中的必修”。见习、实习课程安排过于紧促,限制了学生亲临课堂体验教学的机会,加上多数高校师资、场地条件有限等。以上诸多不足直接导致学生无法贯通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实际体育知识及实践能力较弱,跟不上时代市场的需求,毕业后难以真正满足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需求。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及执教方式现状。在各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基本能满足示范等教学要求,但是对于体育教学教法、课堂组织方法、临场应变能力水平则参差不齐,相关的体育心理学、体育运动营养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理论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课程开放知识技能,难以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技术教学。
(4)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科研能力现状。
①“教”与“学”方面:新课标指出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着固定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执行课堂任务,具体运用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忽略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而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明确目的、被动盲目;学习一味的强化专业,淡化了基础;忽视教学技巧、课堂组织方法等经验的积累。这样一来,老师成了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成了学习运动技能知识的“容器”,并未建立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性课堂。
②在科研能力方面:由于经费限制,很少高校有经费与技术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学生唯一接触到的科研实践只是毕业设计或是毕业论文,学生不能亲身参与体育科研调查而缺乏最客观的信息反馈,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科研的能力。
2 新课改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2.1 优化招生制度,引进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
从现行的体育专业招生制度来看,各省体考只是单纯片面得考固定科目,而学生为了考试也只是机械得应考。体考应从考生的综合能力来评价,避免只是应试得过单一科目,而其他体育常规项目几乎为零的现象,所以在招生方面,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招生制度,保证引进优秀体育人才是前提。优化体考制度不仅选好了才,也为学校教育打下了隐形基础。学生不需花大量时间攻克必修课,而是能根据自己爱好、社会需求拓展性得学习其他专业项目,从而真正做到“一专多能”满足中小学体育教育需求。
2.2 完善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改革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重视对中小学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这无疑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出新的挑战。(1)合科学安排课程,注重学生个性能力培养。(2)强化术科教育,突出教育课程。(3)立足社会发展,拓展技术教育课程。
2.3 立足高校师资教学,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整个基础体育教师角色转换与教学定位,由体育教学大纲的“监督者”或“操作者”转向体育课程的“构建者”与“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思考者,学生学习的牵引者和推动者,评价过程中的领路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否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具有较宽知识面且多种能力兼备的体育师资是个关键。(1)提高教师体育理论文化水平,启发学生多学科综合发展。(2)优化职称评价体系,重建“教”与“学”关系。(3)加强教师职业培训。
2.4 立足新课标,强化学生师范技能素养
(1)开展教学技能理念教学,强化师范意识;(2)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技能课;(3)严抓教育见习,规范教育实习。
2.5 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体系
高校体育院系培养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均为中小学师资,高校体育教育培养方案很大一部分来自新课改下的体育教育需求,而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关键看师资水平。高校与中小学为互补的关系,应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小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基地,高校则定期派学生参与实际教学,在实际过程中总结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而中小学可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且有多年中小学教学经验的教师定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讲座、传达中小学体育教育最新指导思想等。
关键词:应用型;商务人才;商科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与经济发展的提高,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应用型高等学院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存在,其办学理念以及发展定位即不同于学术性的高等学院,又不同于技术性学院,而是将培养地方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专门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适应了这一变化,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一、商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商科是一个与理、工、农学科一样,社会一个通行程度非常高的一个学科门类,商科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其表述为Commercial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由此可以看出,商科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
由于我国的学科分类里面没有商科,因此商科在我国的定义和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大多数时候都将其和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相关的专业混淆。通过对商科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国家的商科相关的专业设置都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以及社会的情况,其专业设置的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其中较为常见的专业有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等。商科的学科性质是由它的应用性进行决定的,现代高等商科教育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主动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应,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的需要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下对接,满足现实性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
二、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商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我们可以对其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培养的目标,即立足于为地方培养应用型商务人才。其次是培养过程需要怎样进行培养,那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然后是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包括了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最后就是对课程的设置,为了让课程的设置合理化,专业课程应该将以下四类包含其中,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程,三是专业教育课程,四是实践实训课程。
该模式是以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和导向进行制定的,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大部分都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基本素养,二是职业能力。再对基本素养与职业能力进行细分又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能力,分别是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又包括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格魅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应用能力包含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时俱进,洞察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和认真勤奋,敢于创新的精神,最后职业能力包含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商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对商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把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一步进行设置,将其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教育模块以及学科基础模块与实践实训模块等。
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进行培养的是通识教育课程,它有利于将学生对社会历史以及社会现状的认识进行深化,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将基本国情进行深入的了解。榆次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进行提高,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职业道德的修养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通识教育课程是是一门提升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工具利用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在商科领域内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商科领域内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科基础模块里面设置的课程大多数包含了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以及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而专业教育课程这一模块发挥的则是对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进行加强和提升的作用,这一系列的知识包括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等。该模块主要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运用,同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升。这一教学模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所涉及的课程大部分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提升拓展课程。由此可见,它将该专业以及该领域内所有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
实践实训课程,顾名思义,我们很容易明白它的作用,即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实践实训这一模块的设置是建立于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以及学科基础知识模块和专业教育课程这三个模块之上的,所以它是将这三个模块中所包含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工具的运用进行整合,让学生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因此,为了让实践实训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其进行了五个层次的划分,这五个层次分别是:社会仿真模拟实训、单项实验和课程实验、职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等。这五个层次的时间占用比例以实践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安排。为了更好的对商务型人才进行培养,我们应该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合理的结合。
四、结语
我国的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导向和依据进行的,然后再对不同的领域以及不同的岗位的人才的能力进行了分析,二者进行结合,确定出了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有效途径。这一培养模式在近几年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杜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商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30-134.
[2]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Abstract: With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special major, the ideas and measures of reform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is put forward,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is summarized, which offer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reform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special major.
关键词: 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基础教育
Key words: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special major;curriculum system;basic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01-01
1 现状分析
特色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院数学与应用专业属于师范类专业,建于1978年,经过30年的建设,该专业从数学教育专科专业发展到本科专业,在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特色。2008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高等代数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代数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数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扶持学科。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进行多次修改,取得了一定效果。
2 改革思路
2.1 指导思想 适应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满足基础教育对现代数学教师的人才需求,实现从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的转型,贯彻“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创新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2.2 确定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培养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新趋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学教育专业特长,面向基层,适应能力强的一线优秀中学教师,同时,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各个学科领域,培养懂数学、会应用的综合型人才。
2.3 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师范特色 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应是为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基础数学及应用的知识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教给学生的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而学生能随时按自己的需求、兴趣、职业选择较容易地充实、扩展、应用这个框架。因此,对师范专业在框架中应体现师范性特点,加大师范类课程、教师教育研究型课程,以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需要。
2.4 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基础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专业知识和素质培养的关系,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3 改革举措探究
3.1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全面贯彻“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扩展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毕业生既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又可以胜任教师职业和其它工作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实践技能教育”的三段梯度发展的“2+1+1”模式。
3.2 加强实践性、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设“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软件”、“基础教育新课标研究”等课程,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和各种综合性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展示一种有别于传统数学课的推理和思维方式,同时引导学生积极研究新课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3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的作用 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类课程,使学生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设计性赢得教学软件。
3.4 以教育、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原则,加强学生技能培训 根据师范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的要求,除加大教育实习环节外,还应增加社会实践、就业实践等环节,同时开设教师技能实践课程(三笔字、演讲、说课、微格教学等),加强技能训练。此外,成立各种兴趣研究小组,如数学史研究小组、数学建模研究小组、中学数学基础教改研究小组,使学生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更好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5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组织落实导师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生做学士报告,加强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总之,不断改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如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俊龙等.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大学数学,2008.4:23-25.
[2]2009年高等学校贯彻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工作指导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进入新时代以来,水利工作解决的不再是传统水灾害问题,而是需要统筹兼顾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与水污染修复等多个方面[1]。面对新生的复杂性水问题,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水利行业转型升级,水利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水利信息化全面开展,“数字水利”与“智慧水利”逐渐渗透,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水利人才缺口不断扩大。《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水规计〔2016 〕205 号)明确指出,人才建设要根据水利信息化需要制定人才政策,建立水利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形成与水利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水利信息化进程改变了人才环境,对高校人才培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2],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利信息化人才是水利院校育人工作的关键。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水利行业需要,在“一流学科”与“新工科”建设推动下,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不断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本文以此为例,从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角度入手,分析总结本科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成果,以期为地方高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3]。桂林理工大学水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经过20 余年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和素质拓展与创新6 个部分,学生的培养工作主要通过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验与实习、第二课堂活动等环节完成。但是针对于信息化水利人才的培养,目前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1 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
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水利人才的服务对象逐渐从农业与水利工程建设拓展至水资源开发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高校水利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不但需要跨学科交叉,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由于本专业教师多为博士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行业动态把握不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受学科背景限制,尽管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今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应用[4],但教师们未能及时将这些新兴技术手段融入教学过程,造成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不能满足信息化水利人才培养需要。
1.2 信息化课程资源不足
采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化思维方式,锻炼工作中的履职能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目前建设有一批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包括课件、教案、图书、试题和网络课程,涉及图片、文档、动画、网页、软件与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已有数字资源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工作,但就整个课程体系来讲,信息化课程资源总量仍然不充分。例如,微课与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较为分散,仅作为线下教学补充在使用,未能形成独立的线上教学环节;水文大数据处理、水文信息互联、水文资源信息化管理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课程资源尚不成熟。
1.3 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
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也是课程体系持续改进的主要依据,对规范教学过程和实现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作用[5]。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督导和同行评价三个部分,现有课程评价体系侧重评价教师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结果,而对于学生自我学习过程和实践应用能力关注不够。截至目前,对于学生使用线上课程资源自我学习的效果以及学生应用新兴科技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系统的评价标准。
2 信息化水利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水利信息化人才应该是高度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强开放性,可以迅速接受新兴信息技术,并将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 版)要求也强调学生毕业时要具备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即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要结合本领域生产建设现状,锻炼学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立足广西,面向西南地区,致力于解决岩溶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其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定位是“能够使用信息化技术和工具在水利、环保、地矿、城建等领域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报、管理以及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就学生执业能力来说,主要包含:1 )掌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具备完整的工程知识体系,可以推演、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 )掌握计算机应用、互联网通讯、水文数据采集、水文数据分析、水文信息管理等软硬件技术;3 )熟悉水利行业信息化发展动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具备开拓创新精神,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
3 水利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
本专业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 版)标准,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支撑关系,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有优化调整,使其更能符合信息技术时代的水利人才培养需要。
3.1 设置水利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块
根据水利大类招生的特点,本专业建立了“通识、专业、综合、创新”4 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计算机知识方面课程有《计算机知识及应用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和《水利工程制图及CAD》,信息处理方面课程有《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水利信息化与智慧水利》,技术应用研究方面课程有《流域水模拟》、《水文遥感及其应用》、《复杂性科学与水文大数据》。为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化思维方式,本专业在专业课程中灵活采用“模块化”的方式,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教学。例如《水文统计》课程针对水文频率分析设置上机实验环节,锻炼学生对科学计算软件的使用能力;《水文预报》课程针对洪水预报设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流域暴雨洪水过程;《河流动力学》课程针对泥沙运动与河床变形进行可视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信息化课程模块的设置,可以在特定的学分要求内拓展教学内容,从知识理论、实践操作和创新训练等不同角度对毕业要求形成支撑,实现信息化水利人才的培养目标。
3.2 丰富水利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
面对信息化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本专业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鼓励教师创建在线课程,丰富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目前《水文学原理》已建设成广西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并向社会开放;《水力学》、《水文测验学》与《水土保持工程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积累了一批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正在建设的流域暴雨洪水过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也将极大丰富信息化课程资源。此外,本专业将继续扩大与校外水利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挖掘周边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校地、校企水利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远程教学优势,推动水利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3.3 建立信息化课程质量评价机制
本专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大数据处理与信息化技术平台的作用,依托桂林理工大学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线上课程资源、线上作业批改、线上交流互动,实时监控学生自我学习动态,并不定期地问卷调查学生使用线上课程资源学习的效果。针对实践教学环节,重点考察学生对于信息科技手段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教学过程,建立教学业务平台,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督导和同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细化评价指标,形成教学质量评价与信息反馈机制,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提升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化教育课程体系。以信息能力与信息化思维为核心的水利课程建设,要在传授计算机应用、水文数据采集与处理、水利信息资源管理等知识理论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扩大水利信息资源共享与教育服务,改进课程教学质量与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水利信息化教学。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积极应对现代水利行业发展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新形势下的水利类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地方高校复合型水利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清义.对新时代做好水利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9(12):7-8.
[2]李蔚妍,孙未,耿霞,等.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的研究[J].教育进展,2018(04):479-482.
[3]杨永年.基于信息化的中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发展研究,2020(01):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