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第1篇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语言功能恢复;疗效

X卒中是脑部血管突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疾病,患病后存活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导致其生活难以自理,不仅自身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还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在患病后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可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症状,提升生命质量。为了研究对脑卒中后失语病人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的方法和对其语言功能恢复的疗效,本文特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失语病人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失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最小52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61.13±3.1)岁;对照组30例,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最小50岁,最大78岁,平均(64.02±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完全可以进行有效对比。

1.2入选标准

(1)临床表现符合脑血管学术会对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志,且已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患者;(2)对两种康复疗法有一定的了解,自愿选择康复方法,且对所选方法配合度高的患者;(3)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畅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的患者;(4)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参与其中,并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5)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

1.3康复疗法

在实施相同的用药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具体如下:

(1)建立认知康复工作站,根据患者的MMSE评分,通过计算机对患者展开针对性训练,内容包括注意障碍训练、记忆障碍训练,思维障碍训练、失算症训练、知觉障碍训练,5次/周,30min/次。

(2)语言训练通过Schuen失语症刺激法、交流效果促进法和功能际治疗等方法训练患者语言功能,5次/周,30min/次。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精神状态评价标准(MMSE):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进行评价,满分30分,分为6个方面30个项目,分数越高,患者精神状态越好;(2)认知评价(LOTCA):通过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进行评价,满分115分,分为6个方面26个项目,分数越高,患者精神状态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MMSE评分及LOTCA评分上的比较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无显著差别,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注:表现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脑卒中因为起病急且症状持续在24h以上,常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及语言功能障碍。随着院前急救的开展,该疾病在发病后能快速得到有效救治,死亡率虽得到有效控制,但致残率仍较高,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意义重大。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脑梗塞;偏瘫;康复护理

大部分脑梗塞患者都会遗留认知、交流、运动、感觉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进而出现失认、失用、失语、瘫痪、吞咽困难、感觉缺失等多方面的异常,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残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日回归社会[1]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10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00例,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58-80岁。100例患者经头颅MRL/CT检查证实其诊断标准符合我国现行脑血管诊断标准。其中肢体偏瘫78例,肌力为0-3级,失语2例;发音不清25例,偏瘫伴语言功能障碍16例。2 瘫肢锻炼

脑梗塞患者神经障碍症和生命体症平稳24-36h后即可开始对瘫肢进行功能康复护理。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越好[2]

2.1 床上主动训练 发病且病情稳定后1-2周内进行,其目的:预防可能发生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防止废用综合征,为主动性训练创造条件。包括①保持肢体功能位。②正常关节活动度范围的被动活动及被动按摩,防止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③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④练习翻身、坐起、抬臀等运动,鼓励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协作患肢活动。为以后下床站立行走创伤条件。

2.2 坐位与站位转位训练 瞩患者翻身到侧卧位用健侧前臂支撑自己的身体,同时双腿移至床沿,下呈半侧卧位,护士协作用一只手压患侧的骨盆,另一手向上推患者肩部,使患者坐起。坐稳后在开始训练站立。开始由他人搀扶或借助适当的支撑物,如拐杖、墙壁、扶手等,练习站直、站稳、站久,然后撇开支撑物移动身体。

2.3 迈步 当病人能站稳10-15min而无疲劳时,即可开始步态锻炼。迈步时如瘫肢抬举不便,可协助其抬脚起步,切不可强拉硬拽,造成“误用综合征”,为将来功能恢复带来困难。行走时注意患者是否耐受,避免疲劳,防止跌到。以后逐渐过渡到进行独立的步行训练和上下台阶的实用步行训练。

2.4 上肢功能训练 从大关节运输逐步到小关节活动,主要练习抬握拳、抓、拿、拾物等微细功能的锻炼。

2.5 进行日常生活训练 内容有起床、穿衣、洗漱、饮食、大小便自理等。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是康复的主要目的。3 语言功能训练

脑梗塞所致语言障碍占存活患者的20%-40%,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功能恢复可达到50%-60%。语言康复训练也是越早越好[3]。

3.1 刺激患者唇舌、软腭、喉部发音 训练患者舌、口腔及其他肌肉协调运输,如反复练习舌卷及舌的左右运动、嚼口香糖、针灸、理疗等,促使肌肉收缩,使偏斜的口角复位。

3.2 护理人员给患者示范唇舌动作、发音的口型,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口型,及时矫正错误发音。

3.3 重视口语训练 从数字、单词、短语进行复述,练习看图说话,阅读小短文、逐渐扩大用词范围,每日进行训练[4]让患者反复听,跟着读,进行听读训练。4 结 果

经过康复训练护理,48例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18借助器械(轮椅、拐杖)或他人协助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10例发音清楚,7例能发简单的短语,5例合并老年痴呆因不能配合康复训练,效果不明显,2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本组有7例肢体偏瘫患者,由于惧怕疼痛,功能锻炼不到位,致使关节黏连,肢体僵硬,3例发音不清的患者,害怕他人嘲笑,拒绝与他人交流,失去了康复的最佳时期。5 小 结

脑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是一项漫长、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锻炼方法,还需要患者有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早期、正确的功能康复护理训练,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残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费用。因此,护理人员在指导协助患者功能锻炼时,要经常检查训练效果,记载每个患者功能锻炼情况,掌握功能恢复情况,发现患者的每一个进步,不断鼓励患者,增强其自信心,针对患者个性和共性特点,制定适合于自身状况的训练方法,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花兰,戚艳丽.54例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效果评价.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145-146.

[2] 梁光霞,张向辉,史红梅.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8(19):68-69.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第3篇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康复训练

脑卒中致残病人出现失语症的比率高达20%~30%[1]。失语症病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听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因此,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流。自2004年以来,笔者对经头颅CT、核磁扫描证实为脑卒中后致言语障碍的病人,进行了语言训练,病人语言功能康复明显。现将训练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住院病人72例,男50例,女22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1岁,平均68岁。其中脑出血26例,脑梗死46例,均经CT或MRI确诊。病前均智力正常,言语流利,阅读、书写能力正常。按失语症分类诊断为运动性失语38例,感觉性失语23例,完全性失语11例。失语程度采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检查。言语障碍的评估标准:0度,不能用言语进行实际的思想交流或言语不能使人理解;Ⅰ度,能说极少量词汇及短语;Ⅱ度,能说单词或短句,对日常用语可理解,表达中存在语法上错误;Ⅲ度,对日常熟悉的事物或经历能较快地领悟或表达,对不熟悉的事物或经历则表达困难;Ⅳ度,多数情况下无言语障碍,但有时有理解障碍,言语欠流畅;Ⅴ度,言语障碍极轻,不易被他人察觉,仅病人自己有所体会[2]。根据评估标准,其中0度的有11例,Ⅰ度的有28例,Ⅱ度的有21例,Ⅲ度的有12例。笔者把经康复护理后评估标准提高2度者定为明显好转(如由Ⅰ度提高到Ⅲ度),评估标准提高Ⅰ度者为好转。

1.2方法

1.2.1运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运动性失语以语音训练为主。先做好心理行为干预,运动性失语病人最初多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等,此时护士应给予耐心开导,并与家属一起制定训练计划。(1)发音训练:先要进行舌肌、面肌、软腭和声带运动的训练,以使语言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复。(2)词、句单音训练:发音训练1周后逐步训练病人说出单词-词组-短句。从简单的单词开始,逐渐加大难度。0~Ⅰ度病人以单词训练为主,Ⅱ~Ⅲ度的病人以词组、短句为主。(3)阅读训练:将适合病人发音的生活用语录制成磁带,让病人跟读,反复进行语言刺激。

1.2.2感觉性失语的康复训练感觉性失语以提高理解能力训练为主。(1)听觉训练:护士与病人采取一对一的形式,通过病人以往所熟悉的声音,如平常最喜欢的音乐等,刺激病人的听觉,强化应答能力,刺激思维,增加语言的理解力。(2)手势训练:通过病人较熟悉的手势激发其理解能力。如梳头,护士做梳头动作,让病人模仿、重复。(3)实物刺激:让病人说出所看到的实物的名字,护士可适当提醒,反复练习。(4)图片刺激:护士用图片边读边示意,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病人思考后回答,以锻炼病人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1.2.3完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完全性失语康复训练时不应该过于着急,一般选用适当的难度,使病人基本能完成为宜。因部分病人的情绪常不稳定,连续生硬的语言可使病人失去信心而不能配合治疗。可请病人尽可能多地进行自我介绍,家庭成员介绍和自己的病史述说等,训练病人的表达能力,同时指导病人家属配合训练,可以互相促进效果。康复训练应因人而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结果

本组病人采用BDAE检查法评价效果。在总共38例运动性失语的病人中,Ⅱ度以上病人或经过3~4周时间训练,掌握一般的词组、短句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有31例由Ⅰ度恢复到Ⅲ度,属明显好转,另有7例语言能力提高1度,总有效率达到100%。经康复锻炼后,感觉性失语的23例病人经6周训练有6例病人的恢复不稳定,只提高了1度,而其他17例病人效果较为明显,由Ⅰ度恢复到了Ⅲ度,不但对常用的语句能够理解,对日常熟悉的事物也能较快地表达,对于感觉性失语,康复疗效也满意,总有效率达到100%。但完全性失语的病人,经过语言康复治疗7周后,效果均没有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恢复得好,有7例由0度恢复到Ⅲ度,仍有4例经康复后并无明显改善。见表1。

表1脑卒中康复锻炼效果(略)

3讨论

病人一旦确诊为失语,应立即进行语言训练,可加快代偿活动,帮助病人尽早恢复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科学地评估失语的类型和程度,根据其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充分调动病人语言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语言训练,大多数病人是可以恢复语言功能的。为取得好的训练效果,在训练过程中要教会家属语言训练的方法,使家属能够主动协助医护人员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实践证明,家属的支持帮助是病人语言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心理准备是语言康复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运动性失语病人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不能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常表现烦躁、易怒、情绪抑郁。而语言康复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因此,帮助病人建立和巩固语言康复的信心和决心非常重要。完全性失语症较难治愈,对于此类病人来说进行系统的、频繁的语言康复治疗才能得出最好的疗效。而对于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病人来说进行系统的、频繁的语言康复训练是肯定有效的,通过词汇的反复再现和再积累使病人重新能够与他人交流,使之回归社会、回归家庭、降低致残率。病人家属的积极配合可使病人达到语言恢复最好程度的必要条件。要根据病人不同时期的进步和表现改变训练计划,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并根据病人的职业和兴趣爱好,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使病人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语言训练,以改善交流能力,充分发挥残存功能,才能使失语症病人语言能力的康复达到最佳水平。

【参考文献】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第4篇

关键词:脑中风;早期康复锻炼;中医护理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中风又名脑卒中,临床上有中经络及中脏腑之分,在现代医学中归属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等范畴[1]。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中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中医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①观察组(n=52):2009年8月~2010年8月52例中风偏瘫患者,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38~75(57.6±4.6);②对照组(n=52):2008年7月~2009年7月52例中风偏瘫患者,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7~78(58.2±5.0);两组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方法:护理人员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中风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急躁的情绪。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清淡素食,避免摄入过多动物脂肪、肉类等,严禁烟酒。康复训练以说教式为主,病情稳定后通过主动及被动训练来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

1.2.3 中医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与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病情、日常生活行动能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康复锻炼计划,训练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修改治疗计划。急性期卧床休息,中经络者可于发病3天左右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及语言功能训练,中脏腑昏迷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密切留意患者七情,做好精神疏导。重视饮食疗法,康复期应加强滋养肝肾、调和阴阳。

1.3 疗效观察: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康复情况;评价患者康复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的生活功能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x2检验、t检验,P

2 结果

2.1 ADL量表:观察组锻炼后,ADL量表各项目的独立完成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2.2 生活功能程度 康复锻炼前,两组的生活功能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护理3个月后,对照组不能自理22例、部分自理16例、完全自理14例,观察组不能自理2例、部分自理15例、完全自理35例,观察组完全自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脑中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除了注重疾病的治疗,还关注疾病的康复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康复锻炼宜与发病同步开始[2]。相关报道显示,中风后通过早期康复锻炼、积极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复[3~4]。

中医护理强调以人为本,急性期中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中经络者可于发病3天左右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及语言功能训练,中脏腑昏迷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锻炼,初期各关节活动3~4次/d,注意保护肩胛骨,患者独立完成床上翻身、上下肢控制训练,练习直到坐位I级平衡改为站起训练,患侧腿部循序进行负重、体重平衡分配训练,待站立稳定后开始日常生活锻炼。密切留意患者七情,中风患者常因七情刺激而引起病情变换,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喜怒哀乐做好精神疏导,嘱患者保持情绪平稳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重视饮食疗法,康复期应加强滋养肝肾、固本养元、调和阴阳,适当配合药疗,选用山楂、莲子、木耳、大枣、甲鱼、桂圆、核桃、冬瓜等食物,可起到滋补、降脂、降压的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医护理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晓敏. 中风康复期的中医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19):334-335

[2] 魏国荣,程广胜. 偏瘫患者的集体康复训练初探[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3):160-162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风; 恢复期; 中医;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01-02

脑中风具有高达86.5%的致残率,严重影响着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同时也对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危害[1]。中风恢复期主要是指患者发病两周后或者是一个月到半年以内的时间,其是向后遗症期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治疗和护理对整个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院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2例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1年10之间本院共收治到中风恢复期患者32例,将其全部作为本组实验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为41-75岁,平均年龄为58.3±7.8岁;病程1个月以内的患者为18例,1-3个月的患者为9例,3-6个月的患者为5例;本组所有病例均排除血管性痴呆、乙醇中毒史、药物依赖症等;住院时间为30.3±10.7d。

1.2 护理方法:对本组32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均采用情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语言恢复护理等中医康复护理方法,具体见下面。

1.3 结果:经过精心的中医康复护理,在病程一个月以内的18患者中,痊愈的为12例,显效的为3例,有效的为2例,无效的为1例;病程1-3个月的9例患者中,痊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病程3-6个月的患者中,有效为3例,无效为2例。本组患者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7.5%。

2 中医康复护理

2.1 情志护理:脑中风的发生、治疗、护理和康复与患者的情志的变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中风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首先要以调解患者的情志变化为主要点。一般患者中风后会落下肝肾虚的病根,如果此时患者的心理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那么势必更加影响患者的病情,甚至造成病情的恶化,因此心理辅导对脑中风患者显得十分的重要,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友善的护患关系,并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病人同情和理解。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因人制宜的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讲解必要的生理知识,增强患者对病情康复的信心。

2.2 生活护理:对脑中风患者的生活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病房环境的护理,应该尽量保持病房的安静与清洁,同时保证空气的流通,保证室内适宜的湿度,避免噪音或者其他不良的因素影响患者的住院生活。其次,应该注意保持病房内温度的适宜,注意给患者进行保暖,并根据天气变化的不同情况随时给患者添减衣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该定时的更换被单,并定时的对其进行口腔和皮肤的护理,保持患者皮肤的干净与整洁,有效的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另外,对于眼睑不能闭合的患者,应该用氯化钠溶液浸渍的纱布对其眼睛进行覆盖,并进行定时更换,以防止患者角膜的干燥。定时的为患者进行擦浴和更衣,并及时的清洗患者的粪便,保证患者的清洁。

2.3 饮食护理: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应该让其主要进食新鲜、卫生的蔬菜,尽量避免大量脂肪的摄入,严禁具有一定刺激性的浓茶、咖啡等;对患者进行喂食时,应该让其处于半坐的姿势,然后将食物送入患者的口中,使得食物容易下咽。

2.4 功能训练与康复护理:对患者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降低半身不遂患者的致残率,从而保证患者的基本正常生活。活动瘫痪肢的主要训练体方法是由患者的健侧转变到患侧,从而防止有效的肌肉关节挛缩,不能使肢体关节发生扭转和弯曲,功能恢复的运动幅度应该由小慢慢加大,并使患者的瘫肢进行一定的肌肉收缩,从而以促进患者瘫肢神经功能的恢复。并鼓励患者想象自己的瘫肢能够活动,从而要求患者先练习起坐以及翻身等简单的动作,然后慢慢过渡到站立、行走等复杂的动作和活动;要求患者慢慢的学会刷牙、洗脸、进食、穿衣、如厕等常规的生活活动,从而让患者恢复对其瘫肢的认知和感觉;要求患者尽量使用患肢,指导患者健全的肢体进行活动;鼓励患者定时的练习翻身和移动身体,训练时以健侧手抓住床边、床栏或家人协助练习起坐;练习腰背肌和腹肌,要求患者下肢自由伸屈,立膝移动骨盆,下肢抬起离开床面,逐渐延长时间;作好坐起训练、站立训练、徒手训练。患者训练或与之交谈时,应站在患者的患侧,这样不但可有效地帮助患者,还可以增加对患肢的感觉,有助于刺激患者使用患肢的作用[2]。

2.5 语言康复护理:失语是脑中风患者常见的症状,失语的中风患者往往因为缺乏和家人、朋友的沟通而产生抑郁、孤独的情怀,从而进一步影响其语言功能的有效恢复。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积极的对其进行语言功能的恢复训练,并且将其作为正常人一样看待。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缓慢的语速和清晰的口齿,从而教会患者通过声音以及口型的支配,控制其舌唇的运动,不断的练习发音,并且由简到繁,逐渐加强患者的大脑皮层,建立新型的兴奋灶。在进行语言功能的恢复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口型,当患者能够发出一定的语言时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从而激发其恢复语言功能的积极性。

3 讨论与体会

对脑中风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对其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脑中风患者进行中药康复锻炼和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轻患者的关节挛缩,从而改善其肌肉张力,减少中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有效的减少了中风致残率,进而减轻患者因中风导致的身心创伤,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