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对外开放技术创新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速度而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按不变价格计算,全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000万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039646.886万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7.2%。2006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5000亿美元大关,到2007年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7372601.73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外贸出口121777575.6007万美元,外贸进口95595026.1325万美元。实现贸易顺差26182549.46682万美元。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速度而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现实生活的热门话题。并在探讨这一话题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代表性的学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起来大体分为三种: 贸易促进论、贸易阻碍论、贸易折衷论。

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声音,本文主要把FDI作为一个主要的变量来研究净出口总额和FDI共同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的。

2、实证分析-基于(1987-2007)金融危机前数据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三驾马车即投资、出口和内需,那么一直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出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1变量的选择和样本数据的说明

本文采用的数据取自1987-2007年的年度数据(亿美元),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用出口来反映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状况,用FDI来表示中国投资环境,用GDP来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为了消除出口总额、FDI和国内生产总值序列中的异方差,将去对数后的出口总额、FDI和国内生产总值即为LNEX、LNFDI和LNGDP。

2.2回归模型分析

设计量模型为:lnGDP=a0+a1ln(FDI)+a2ln(EXPORT)+ut ,运用Eviews 回归结果如下: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取5%的显著性水平,变量都能够通过检验。判决系数达到98.8%,说明我们用GDP。同时我们可以得出:当对外贸易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GDP贡献0.1186个百分点;当吸引FDI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1.6601个百分点,这是因为投资会通过乘数效应,加快对一国经济的发展。

单位根检验:分析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单位根,检验的最优滞后步长根据信息准则确定。并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均为一阶单整序列,说明我国的对外出口对国民经济具有长期的可能性,这也就说明我过为什么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3、金融危机下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2007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对全球国际的经济都带来了重大的打击,特别是以外贸出口为导向的国家。中国作为全球出口大国,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外贸出口2008年14306.93066亿美元,增速为14.9%,低于平均增长速度。到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出现负增长。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种种弊端。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由于国外需求的锐减,造成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度下降;然而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的结果。所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的急剧下滑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周期性和结构性变化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长期以来单纯追求GDP高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实现总量扩张的同时,造成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恶性循环。而且,随着经济规模的越来越大,其负面效益愈加明显。特别在有些地方为了追求GDP却造成了环境污染、效率低下、能源供应不足、人民实际生活质量下降等等一系列问题。

第二,我国人民币汇率被低估,长期以来我们都用政府的手段来调节国内汇率,使得我国的汇率不能够按照市场规律来主动的调节。这使发达国家不断迫使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高于外国商品,从而降低我国外贸出口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

第三,我国经济的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严重依赖,据测算,2001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3%和19.2%;2003年到2009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由一千亿美元增加到二千亿美元,足足翻了一番。而且我国外贸出口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已经不可持续。这种不可持续的增长在金融危机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不仅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需求萎缩,从而使我国外贸出口大幅下降。其结果,一方面拖累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严重危机了数千万就业人员。

第四,我国多年来实行了不就均衡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看到一二三产业之间、外需和内需之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不均衡已经越来越突出。在这次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内需消费不足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发动机,如何的刺激和扩大内需将成为我们的主旋律。

第五,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度透支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我国创造的GDP占世界的6%,而能源消费总量却占世界的15%以上,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欧盟的5倍之多,美国的3.5倍,日本的9倍,有限的自然资源供给和石油、铁矿石、煤炭等资源价格的攀升将阻止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脚步[1]。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环保力度不够,使经济增长的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世界银行、中科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测算,我顾每年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约占GDP总量的10%[2]。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2010年2月3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了专题讲话,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和“十二五”规划的出台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长期以来成为我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是由于我国过度的依赖于出口,加上出口的产品属于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尚缺乏可持续竞争力。所以,我们要对以往外贸出口进行深刻的反思,找出今后发展的道路。如何才能够加快转变,加速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强大任务。

第一,我们要积极的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深化改革开放。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火炉中锻炼自己,真正的成为市场的主题,能够抵御各种市场风险。进一步的完善外贸商品结构的出口,提高外贸商品出口的质量和效益,改变我国低劳动、高资源消耗型出口的格局;企业要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创新,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效益、提升竞争力。

第二,国家要合理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全球经济深入挑战的重要时期,中国中央政府应该审时度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我国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改变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当前中国的有效需求还没有被释放出来。有关资料显示:与世界各类国家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率(总消费在GDP 中的比重)始终在一个较低的层面徘徊。2000 年为62.3%,2005 年为51.8%,2007 年为48.8%。世界平均为79.1%。我国比这些国家要低20~30 个百分点[3]。最终消费率偏低,就意味着国内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偏小。其次,增强创新能力,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技术保障。政府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三,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的条件下,如何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加快发展生产业,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展的过度依赖。为此,要加快对新型战略性产业的扶持和技术改造,改变原来落后的和不可持续的外贸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国名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确立企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题地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管的过多和市场化不够健,结果是市场效率下降。同时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使中国产业走向国际分工的高端,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国家要给创新企业一些优惠政策,这样可以以是企业有充足的科研投入,愿意突破和对现有技术、工艺改进以及对吸引的技术消化、吸收加以创新。

参考文献:

[1] Jordan Shan and Fiona Sun.On The Export led Growth Hypothesis:The Econometric Evidence from China [J].Applied Economics, 1998, (30).

[2]佟家栋.关于我国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J] .南开学报,1995,(3): 9-12.

[3]张亚斌,易红星,林金开.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23(120): 63-65.

[4]陈华.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5,(1):16-20.

[5]周慧君,韦苇.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4):60-65.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外经济 经济现状 推进策略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动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有力的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内外需求不平衡等问题。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水平的不断扩大,使得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也渐渐增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要想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实行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对外经济方式的推进。

一、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现状及推进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的GDP持续增长,已经超越了德、英、意、法、日等许多发展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大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得我国生产力水平也获得了空前提高,社会财富得到了快速积累,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二,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改善。第二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速度加快。最后,我国现阶段已经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人民币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即依照现在的发展趋势看来,我国的经济还能够持续增长多久。众所周知,在08年经济危机出现之后,我国的出口大幅度下降,面对当前对外经济出现衰退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的发展方式,进一步推进对外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外贸易格局存在高风险

尽管现阶段我国出口商已经在名义上逐渐完成了将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然而实质上我国依旧处在国际产业链价值的最低端。国家自主品牌的出口较少,主要还是以加工贸易作为国家出口的主要方式。此外,由于收益最高的品牌、技术以及设计依然是依靠于外商,因此,在国际出口当中,我们依然处在被动地位。

2.没有获取外国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我国曾一度希望能够通过技术转让的形式,来掌握外国企业的先进技术,或者是通过学习和模仿等方式来获取技术,进而促进国内生产水平的提高。但是,改革开发三十几年以来,我国在从外国的直接投资当中除了获得了一般性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但其核心技术我们并未获得。

3.国际金融水平较差

在对外国际金融方面,我国发展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了当前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是到目前为止,人民币依然不可以进行自由兑换,世界各国的央行以及国际金融机构所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为零。

三、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策略

1.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转变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的发展,首先必须要对国内各领域和行业的未来前景进行研究分析,在参照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努力实施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超比较优势指的是在两个国家的贸易当中,一国所能生产的某商品也许是另一个国家无法生产的。因此,从长远看来,政府必须要努力培育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主导性的产业,并增强这些产业的行业竞争力,使其可以在未来形成比较优势。此外,国家还需支持一些能够与发达国家同时起步的产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充分发挥超比较优势。

2.转变观念,对外国直接投资进行严格控制

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具有三十多年,依据过往经验,我国现阶段引进外资必须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将直接引进转变为以调整结构为主导的质量型引进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调整来促进我国引进投资的质量。这种引进投资的结构是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的。例如,在产业结构方面,我们必须要对制造业的投资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而在技术结构当中,则要对低技术部门的投资进行适当控制,对高技术部门则要进行鼓励和支持。

3.构建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对外金融发展

首先,可以在我国的普通贸易当中实施人民币结算和计价,先进行试点实验,在进行大区域扩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还可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其次,可以通过可控的方式,例如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和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推进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最后,政府可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以便于在人民币在岸金融市场隔离的情形下探索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

4.促进出口贸易平稳发展

要促进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首先必须稳定出口规模,在促进结构优化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全面促进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此外,还要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与服务贸易,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大高新技术的进口,不断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引进到技术创造,逐步改善我国贸易不平衡现状。

5.提升产业价值链

现阶段,国家必须要抓住全球产业体系调整的机会,大力发展生产线服务业,以提高我国产业价值链的提升。要鼓励企业“走出去”,不断加强技术引进,在充分整合世界科技和智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要塑造一批高水准的企业管理人才,增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塑造企业的核心能力,帮助企业实现跨国发展。

参考文献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3篇

湖北对外经济贸易贸易顺差

对外经济贸易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各方面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各种产品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其他各国也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对外经济贸易不仅能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其他各方面的交流。一个省份的对外经济贸易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

一、湖北省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

湖北省的对外贸易近年来发展良好,特别是在全球经济错综复杂、全国进出口双双下降的背景下,湖北省外贸逆势上扬。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湖北省的进出口总额为2838.8亿元,同比增长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出口1817.1亿元,同比增长11%;进口1021.7亿元,同比增长1.4%。

(一)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近年来出口增速加快

1990年湖北的对外贸易总额是152188万美元,进口总额39185万美元,出口总额113003万美元;到2000年增加到320249万美元,其中出口192880万美元,进口127369万美元;2010年,进出口口总额增长到2593211万美元,其中出口1444180万美元,进口1149031万美元。特别是在近几年,出口增势更是明显(见图1)。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4622490万美元,出口额2957684万美元,进口额1664806万美元。

湖北省对外经济贸易近年来一直在快速发展。2000-2014年14年间湖北省的进出口增长了12.45倍,而全国总体进出口只增长了5.73倍。湖北省的增长速度是全国的两倍之多。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湖北的进出口增长率仍高达为39%,出口增长率为43%(见表1),比全国平均增长率分别高出31和36个百分点。在全国经济低迷的2015年,湖北的对外贸易实现了进一步的增长。这与多年来,我国积极主动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促使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而进口总额增长相对较低,使得湖北省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二)对外贸易结构更加优化

2014年,湖北省按贸易方式计算的进出口中,以一般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方式的进口和出口都达到其总额的70%左右;其次的贸易方式是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均占其总额的26%。按经济类型分的进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数额最多,达到682190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1.55%;民营企业的出口额占取了49.79%的比例,达到1326652万美元。与以往相比,民企、外企和国企出口比重发生较大变化,由以往的各占三分之一变为5:3:2,民营企业成为拉动湖北省出口增长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湖北2015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双增长,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则大幅下降,外贸经济效益提升。在进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1411.1亿元,增长14.8%,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9.7%。其中,出口865.1亿元,增长20.3%;进口546亿元,增长7.1%。此外,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进出口值846亿元,增长22.9%,其中,出口499.8亿元,增长29%;进口346.2亿元,增长15.1%。出口产品中传统优势产业产品如化肥、船舶等保持增长,消费电子、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产品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从具体商品类别来看,部分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如手机出口150.7亿元,增长3.9倍;平板电脑出口45.2亿元,增长65.6%;集成电路出口32.4亿元,增长57.3%;铁路设备出口14亿元,增长1倍。可见湖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外进一步打开了市场。

(三)贸易对象以亚洲为主

湖北省进出口商品的主要对象是亚洲范围内,中国周围的国家及地区,在亚洲进行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占到了总量的1/2,主要是从日本进口,出口则是集中于香港地区。其次是欧洲,从欧洲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18%,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0%,贸易对象主要是德国和法国。从非洲进口的比例最少,占进口总额的5%;出口给大洋洲的比例最少,仅为2%。在亚洲范围外,发生频繁经济贸易往来的多为发达国家,且多表现为贸易顺差。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巨大的贸易顺差

湖北省存在着大额的贸易顺差,近几年均表现为出口急剧增长,居民的进口需求不足,且趋势越来越明显。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缓解就业压力、消化部分过剩产品等,但贸易顺差同时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例如: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外汇储备激增、外贸依存度过高等。一味地追求出口额增长带来的经济发展,会导致对外贸易失衡,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二)出口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目前,全省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皮毛制品、化工、纸制品、钢铁、化工产品和玩具、家具、纺织、服装、制鞋以及电子元器件等劳动密集型且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粗加工产品上。这些产品多采取低价销售、数量扩张的方式来占据市场份额,出口获取的利润值低。尽管近几年这种情况已经在慢慢改善,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取很大出口份额。

三、对策及建议

(一)合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需求

政府应该重视巨大贸易顺差额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摒弃过分追求出口创汇和贸易顺差,从而适当的减少出口额度;合理减少对进口商品的征税,增大人们的进口需求,降低贸易顺差。这不但有利于湖北省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外国贸易保护者所引起的贸易摩擦。

调整出口结构,重视高端产品发展

在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应该逐渐减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同时注重企业的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出口商品要由以往的科技含量低、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的产品逐步向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大的产品调整。

(三)注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的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应把握势头帮助民营企业争取更大发展。政府应该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鼓励银行发放较低利率的贷款给这些企业,鼓励外商向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投资。同时,这些企业应该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把握住机会。另外,还要帮扶一些出口困难较大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加强对中小企业扩大进口的指导与服务。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全球经济贸易的现状

(一)经济贸易的自由化成为主导

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下,经济贸易的自由发展与保护手段之间一直存有比较明显的矛盾,总的来说,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已经出现了自由化的趋势。同时当前全球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多个国家经济贸易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经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有多种多样的保护手段,这主要是因为全世界的各个国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国家的市场份额,能够使得自己国家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低位,所采取的手段,最近几年,我国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贸易壁垒,其主要的原因是在于一些国家在我国的产品输出上往往会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措施。

(二)经济贸易的结构变化逐步升级

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使得每个国家的工业农业等多个产业的结构在进一步得到优化和调整,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在对外贸易的结构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一方面贸易中有了更多的高科技含量的成分,这样就会使得初级产品在整个经济贸易中所占到的份额不断地下降,另一方面因为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样就会使得服务贸易在全球对外贸易中所占到的比重越来越高。

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分析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在逐步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这样对我国的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活力,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一直支持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在对外服务经济贸易中有比较长远的发展,另外也会使得我国的商品出口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贸易发展赢得更广的空间。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国所实施的是走出去的投资策略,这样能够使得我国保持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分工之中,对市场份额以及国际发展空间的拓展有很大的作用,另外我国还在不断地实施引进来的策略和措施,从国际市场上积极吸收和引进那些核心的技术以及稀有的资源,继而提升我国对外资的吸引能力和水平,这些都为我国更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多样性的条件,与此同时,我国的技术以及金融等多个行业的创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贸易提供了更优的条件,这些领域的改革为我国与国际的接轨和融合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使得我国能够更好地吸取优秀的经验,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促使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良好发展。

(二)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挑战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很多领域中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样也使得我国和多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和世界多个国家在贸易方面容易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摩擦,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全世界多个国家在贸易保护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不够完善,这样就会出现多种摩擦。

三、加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现实意义

自从我国实施对外经济贸易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状态。所以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发展的政策,能够使得我国的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良好的发挥。因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能够有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要是我国实施自由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话,这些产品就能够通过国际这个大市场进行销售,这样就会进一步避免我国出现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剩余的状况,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我国居民自身的收入状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实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能够借助国际贸易这个大的市场引进更多更好地技术设备以及原材料,要是这些比较缺乏的话,那些国家的相关产业就很难得到持续的发展,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第一,要对我国周边的地区以及国家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开发市场,要与这些地区以及国家建立起经济贸易区以及经济共同体,要进一步拓展和扩大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方面的来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国家以及地区市场的研究,要积极拓展我国在非洲地区以及中东地区还有拉美地区的进出口的市场份额,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和步伐进一步加快,另外,我国还应当抓住这样一种难得机遇,对我国的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不断的玩撒还能,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经济贸易的谈判中来,在经济谈判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建设性作用,对自身的利益进行积极的维护。

第二,要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我国应当积极建立并且逐步完善那些有利于我国生态质量的产品结构,要进一步加快着一些产品的调整以及完善和升级,同时对于那些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要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应当将重点放在绿色产品的开发上,要做到充分利用国际所允许的手段来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

第三,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要积极发展可持续额的循环经济,要对绿色产品做到进一步的开发,要降低环境的成本与代价。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当是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的发展之上的,应当积极确保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领域,应当将粗放型的贸易增长的方式转变成效益质量型的增长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提升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一方面,要实施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是主要是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这样的一种发展策略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出现粗放型的经济贸易的增长状态,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增长,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缺少相应的竞争力。

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对外经济贸易的大国,但是我国的经济结构还是不高,这样就要求我国应当及时实施平衡型的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我国在资本、资源以及技术等多个方面比较稀缺,这就要求我国在对国外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同时,还应当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就业以及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快产业的举起,增强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于一个国家以及地区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而言,产业的聚集以及规模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产业内部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同时传递相关的信息真正做到相互沟通,同时还能够使得产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局势。我国产业化的聚集程度不高,还没有规范化的完善的规模经济,这样就会使得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成本比较低,从而使得我国的一些企业没有或者是很缺少相应的市场竞争力。所以说,我国应当积极利用当前所遇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开发区的相关建设以及规划,采取联合、租赁等多种方式对产业进行整合,进一步打破产业和地区之间的分割状态,提升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状态。但是依旧存有相当的不足,这就要求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要调整和优化政策以及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东北地区在发展对外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对外投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的经济实力仍然有限,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难以在对外经贸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虽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经济区域化发展也在加速,但东北地区在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尚未与经贸伙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更不要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大展身手。东北地区与对外经贸伙伴的经贸合作,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自主自愿的渐进原则和不排斥区域外国家的开放性地区主义,而没有在制度化和机制建设方面努力。现在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和冲击。因而有必要加强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来保障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这其中便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

一、法律保障机制建构的重要性

(一)建构法律保障机制是东北地区适应经济

全球化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人才、资金、技术和商品的跨区域和跨国流动日益加快。到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上述趋势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亚欧会议的成功召开,东盟—中、日、韩首脑会晤的举行,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无不显示这种趋势的加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国政府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把东北地区作为21世纪上叶我国的又一个新的区域增长极。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时间短、起点低,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程度低、规模小,水平低,其形势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对外经济合作的滞后使东北地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只有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与挑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东北地区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但最为紧要的是加强对外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设,这样才能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二)建构法律保障机制是克服东北地区对外

经济合作障碍的需要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实行计划经济的时间比较长,经济市场化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经济合作进程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律保障机制的滞后与缺失是阻碍涉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东南沿海地区对外经济合作的进程与经验表明,只要找到有效的经济合作的法律保障机制,区域情况复杂的经济合作同样可以迅速向纵深发展。

(三)建构法律保障机制是东北地区发展对外

经济合作、加强整合的需要虽然东北地区对外经济合作的整体进程相对滞后,但该地区的双边合作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在能源、通讯、制造、边贸、矿产、食品等领域已进行了较好的合作。在此基础上,如何将现有的合作向多边方向加以引导,如何整合东北地区现有的各种资源,构建高效、务实的东北地区经济的法律保障机制则是最佳的选择。

二、对外开放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

在国际政治理论中,机制被定义为“特定国际关系领域的一整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以及决策程序,行为体的预期以之为核心汇聚在一起”。法律机制亦包含原则、规范以及决策程序,是静态的法律制度和动态的运行措施的有机结合。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可以降低经济合作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促成合作的达成。同时,法律保障机制的存在提高了危害他者利益的成本,改变了交易成本,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因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设十分重要。

(一)完善立法保障机制

1、结合东北地区实际,以立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背景下,必须确立以法制建设保证和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此,坚持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两手抓,加快法制建设的步伐,就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紧迫课题。首先,应将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律化,以法律确认和保护东北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振兴与发展东北经济的进程中,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目前需要将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使之纳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轨道。其次,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制定专门的东北地区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多数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比较注重法律手段的运用。这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为我们制定东北地区发展的有关法律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先例。最后,东北地区应加快地方立法,优化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东北地区落后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改革滞后形成了明显的体制与观念的落差,进而制约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要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固然有赖于国家在政策方面向东北地区倾斜,但东北地区自身也必须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东北地区应在法制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加强地方立法,要研究和制订与发展东北地区经济有关的法规,使之相互配套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2、外商投资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设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告诉人们,在投资软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法制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原因在于:其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都要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任何一项具体的外资政策和措施也要由一定的法律手段来实现。其二,投资法律环境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对外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给外商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真正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获得很大进展,但这种发展,集中表现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东北地区利用外资比例要远远低于东南沿海地区。因此,在加强法律保障机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善投资的法律环境,保障东北地区的外商投资工作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为此,应密切注意和研究国家有关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发展情况,加快制定东北地区各省、市、区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地方性涉外法规。要做到有法可依并具有充分的可操作性,就成为东北地区改善投资法制环境的重要任务。

(二)建立健全规范的行政执法机制

在东北地区发展策略的问题上,虽然立法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是在法制观念上,我们切不可顾此失彼,在重视立法的同时,应兼顾执法和监督,保证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首先,政府必须确立自觉守法的观念。政府作为社会关系的主体之一,应当自觉守法;作为行政权力的行使者,更应当自觉依法执法,努力做到这一点,对改善投资法制环境非常重要。我们以往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中法制环境不够好,不仅仅是“无法可依”,而更多的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的“有法不依”,从而造成了一些原本很好的政策法规效力失灵,使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得不到更快的发展。如果这些政策法规在执行环节上的扭曲变形长期得不到根治,不仅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效应将付之东流,而且中央给予东北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将面临着冲减和失效的尴尬局面。鉴于此,笔者认为,政府各级部门和各级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才是最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塑造良好的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形象。其次,必须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行政管理权,切实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防止和惩处越权行使职能、的现象。否则,干扰“三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歪风就很难彻底根治。同时,要密切注意和研究国家涉外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发展变化情况,为东北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法制环境的改善明确方向并奠定基础。再次,加强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立法和执法都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执法更是优化法制环境的关键所在。因而,在优化投资法制环境方面,要努力克服一些地方或部门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执法违法的不良风气,以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指导执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体制,惩治执法队伍中的腐败行为,为外商到东北地区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