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科技知识培训

农业科技知识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科技知识培训

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 现代烟草农业 现代职业烟农 教育培训

现代职业烟农是指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在适度规模种植农户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以烟叶种植、生产服务或经营管理为职业,以劳动收入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守诚信的新型烟叶生产经营主体。

随着传统烟草农业小农生产加快向现代烟草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烟农不仅是烟叶生产的主力军,而且也是现代烟草农业科学技术、物质装备的使用者。因此,现代烟草农业需要现代科学知识的现代职业烟农。培育现代职业烟农的教育培训工作者,如何利用现代教育培训方式,使烟农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满足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的需求,是当前培育现代职业烟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烟农集中培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烟叶产区对烟农的培训多采用集中课堂培训,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很难满足培育现代职业烟农的需求。笔者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观察和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在传统烟农课堂培训中,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培训效果。

1.烟农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围绕一个专题,一般讲授2~3个小时,其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加之烟农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理解记忆能力较差,烟农课堂纪律涣散,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2.集中培训学习容易受农忙的影响

烟农以烟叶为生,经常忙碌于烟叶生产,听课时还想着大棚、大田、烘烤工场、农场里还有哪些农活没干完或没干好,培训效果不理想。

3.烟农不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问题出现的关联性

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全面系统讲解,而烟农则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当前烟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听起来乏味。

4.居住地域分散,集中授课困难

烟农居住地域分散,特别是居住在山区偏僻村庄的烟农,交通不便,不利于集中参加培训。

二、现代职业烟农培训引入微课教学的优势

从事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烟农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培训教学方式。烟农培训引入微课教学,是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方式的一种创新,对有效解决传统烟农培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1.有利于烟农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烟农培训引入微课使培训方式适应烟农,而烟农不再被动地适应传统培训方式,烟农既可以根据农闲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学习。

2.有利于增强烟农学习的针对-[生

烟农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是烟农教育培训的难题,在传统培训教学模式下,很难实现分层级教学,满足个性化需求。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引入微课教学,烟农可以根据自己在烟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学习内容,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既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又实现了分层级培训的目的。

3.有利于现代职业烟农的培育

培育现代职业烟农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有效解决了传统烟农培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较好地处理了培训教学与烟农学习的各种矛盾,充分调动了烟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烟农培训学习的效果作用。

三、烟农微课设计的基本思路

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因此微视频的制作尤为重要。为烟农设计制作微课,不仅要考虑微课的类型,还要科学设计微课的内容、表现形式、微视频拍摄、文字脚本用语和配音解说等内容。

1.微课类型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按照教学方法划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和探究学习类,共11大类型微课。其中,讲授型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以讲授法为主,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演示与实验型是针对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以真人操作影像为主,把实物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知识。结合烟农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烟农微课应以讲授、演示与实验型优点相融合的案例式类型。

2.微课设计要求

微课内容设计以微视频作为表现形式,以操作演示为主,并通过融合配音、字幕和注释文字的方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促进其消化吸收,便于其学习记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烟农微课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针对性强。教学内容是当前和今后烟叶生产中烟农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以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点为单位,内容精炼,主题明确,目标单一,易于被烟农接受和理解,能解决实际问题。

(2)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短的时间达到教学效果。

(3)生动有趣。微课设计应具有灵活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不枯燥乏味,吸引力强。一个微课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烟农学习花费时间和精力不多,不会感觉倦怠。

(4)多途径观看学习。微课文件格式要有通用性,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利用电脑在线或下载观看学习,利用智能手机微信和QQ平台观看学习。

3.微视频拍摄场地

为增强微课的现场感和生动感,根微课授课的内容不同,演示场景应设置在育苗大棚、烟田、分级工场、烘烤工场等实际劳作的环境下进行微视频拍摄,使烟农产生熟悉感,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

4.微课配音与解说

微课配音脚本语言要自然朴实,有时可以使用一些俗语,增强烟农的亲切感,促进理解记忆。视频字幕用词简洁,语义通俗易懂,减少或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降低学习和理解的难度。

四、培训指导烟农观看微课的方法

目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给烟农学习实用技术、拓展烟农视野提供了平台,烟农可以通过固定或移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微信和QQ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信息交流工具,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微课的传输和观看学习提供了平台。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将微课传输在微信或QQ平台上,具有灵活、快捷、方便、不受时空制约的特点。从事烟农教育培训工作者要深入烟区农村,指导烟农安装微信或QQ,建立微课群组,指导他们通过微信或QQ平台观看视频学习的操作使用方法。

五、小结

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范文第2篇

从整个传播过程看,传播者对传播效果起着决定作用,传播者的素质、水平、能力及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传播的技巧、方式都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效果。从农业科技传播实际需要看,农业科技传播者应该都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农业科技知识及专业知识,也要具备基本的传播学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的人文知识。目前,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专职从事农业科技知识传播推广的人员十分缺乏,武汉市全市不足2000人,根据在武汉新洲、黄陂和江夏区的调查,农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59.1%,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农技推广人才更少,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人员数量与质量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极不符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相关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传播、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待遇偏低由于该行业机构编制被严重压缩,一些没有编制的人员工资待遇更低,一些地方的决策者为甩掉财政包袱,逐年扣减事业经费,限期“断奶”,甚至把所属农技推广机构当作自己的创收单位,不仅不给事业费,还规定上交任务,致使农技推广机构业务转向、技术骨干改行,造成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严重滑坡。

1.2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及生活条件艰苦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往往要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高温、严寒、干旱、水灾等灾害发生时更需要他们到一线普及相关知识,但对他们的劳动保护、必要的补贴往往难以到位。

1.3重研发、轻推广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评价和职务职称晋升主要是单纯地看论文,看有没有主持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有些地方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甚至没有设立农业技术推广这一岗位,这不仅导致从事农业科研的人员对农业技术的推广缺乏积极性,也让基层一线专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看不到希望。

1.4调动高校、科研单位投入农业科技传播推广的政策力度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传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科研单位从事农业科研或手持成果的技术人员由于业务精、能力强,开展技术推广比单纯从事技术推广的人员往往效果更好。但由于缺乏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往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受传者与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关系

受传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完成环节,农业科技的传播最终能否被身为受传者的农民和农业企业经营者所接受、所认同是整个传播过程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这就决定了传播者要不断地研究受传者、适应受传者,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真正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受传者制约着传播者,也对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起决定作用。

2.1受传者主动接受传播并且能够接受传播

受传者主动接受传播是指对传播者传播的内容表示认可,也就是农民认为农业科技对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帮助,自己主观上愿意接受传播者对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推广。能够接受传播是指受传者具备一定文化知识,能够理解、消化、吸收、运用传播者所传播的知识,这种传播就是有效传播。通过在武汉市江夏乌龙泉乡、山坡乡等地调查,有86.9%的农民认为科技对增加收入有帮助,表示愿意参加农业科技培训,有9.5%的农民不知道农业科技是否有帮助,有3.6%的农户认为科技对生产无帮助。调查表明,大部分农民表示愿意接受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和推广。

2.2受传者愿主动接受传播但不能够接受传播

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传播者所使用的媒介让农民无法接受,所传播的农业科技知识专业性强,晦涩难懂;二是农民知识水平所限,无法消化、吸收传播者所传播的农业科技知识。

2.3受传者拒绝接受传播

受传者拒绝接受传播是指他们不认同传播所包含的价值,通俗地说,他们不相信科技,这些人虽然是少数,但在因循守旧、年龄较大的农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导致受传者拒绝接受传播的另一原因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科技推广之名销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和其他假冒伪劣农资,损害了农民利益,败坏了农业科技传播推广作为公益性活动的声誉,让农民产生了误解。

3提升农业科技传播能力对策

3.1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增长机制

农业科技传播推广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特点决定了政府在该项工作中具有主导地位,当前要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保证财政预算内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按规定幅度逐年增长,逐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各种基地建设资金、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以工补农资金和农业发展基金等,都要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业科技推广。鼓励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给予补助。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推动全社会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持续稳定增长。

3.2加强农业科技传播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范文第3篇

该县的王贵臣、徐振文等一批土专家就经常活跃在乡村田间,他们为农民传播农业新技术,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有时候他们在一家的活儿还没有完,另外一家就已经等着了。在忙的时候,常常有好几家同时找到他们,几乎让他们处于分身无术的地步。

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近年来,突泉县在各乡镇设立远程教育点,这让不少村民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科技知识。

“远程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课堂,助农增收的金钥匙,也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内蒙突泉镇东方红村是突泉县第一批安装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村子,说起现代远程教育的好处,该村党总支书记褚振发深有感触。

“由于远程教育网络上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还有农村实用科技知识,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深受群众欢迎。每逢播放日,不用村干部上门通知,群众们就会自发前来参加学习培训。”褚振发说。

内蒙突泉镇东方红村的冯作宝也是远程教育的受益者,他通过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和县内统一组织的赴外培训,掌握了一系列特色品种种植技术,承包了3个温室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喜获丰收。

为了帮助农户掌握一些新的农业科技知识,近年来,突泉县科协还常常下派科技特派员,开通科技服务专线,开展科普乌兰牧骑文艺演出、科普漫画展览以及开办《科技园地》、《绿野之声》等电视科普栏目,向农户普及农业科技知识,解答农业生产难题。

与此同时,突泉县科协加大了对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各乡镇科普活动室和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县80%以上的乡镇建有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设施,100%的村(社区)拥有专用或合用科普宣传栏。这对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科技信息。

近年来,突泉县还启动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职业技能提升和青年农民致富培训工程,这为该县输送了一大批设施农业和禽类养殖专业技术人才。

在这些人的带领下,突泉县的现代农业开始崛起。电子监控、热风炉、水帘等先进设备在禽产业上的运用,帮助养殖户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率。立体培育、育苗嫁接、冷棚移栽、成熟干预等先进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运用,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提高了生产质量。滴灌、微喷等节水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推广,降低了农田灌溉成本,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如今走进突泉县,不仅可以看到座座白羽肉鸡养殖基地,还可以看到片片设施农业园区,一条条平坦的机耕道,把农田分割成整齐的方块;一条条新修的沟渠,织成纵横相连的排灌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建设现代农业的壮丽画卷。

赛银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突泉县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园区位于突泉县太平乡西部,其总面积近3000亩,由于紧邻省际大通道,区位优势明显。该园区于今年4月开始施工,目前已经基本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走在该园区,可以看到沼气循环、微喷滴灌、生物微肥、无土栽培、新型机具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在这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赛银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经成为突泉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样板工程,该园区建成后成为突泉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设施最优、功能最全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而在其未来,该园区可带动全县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温室大棚3000座以上。对很多农户而言,他们将迎来新的致富机遇。

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方式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是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甘肃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抓手;是强化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升农民能力素质作为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六大突破”之一,省农牧厅把农业科技培训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全力推进。新时期下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应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紧密结合甘肃省委、省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行动、扶贫攻坚行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开展,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进行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采取多种形式把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抓紧抓实,抓出亮点,抓出成效。

1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培训氛围

做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一定要重视宣传工作。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宣传科技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优秀职业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通过广泛的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营造“各级重视,百姓参与”的良好培训氛围。

2明确培训重点,提高培训实效

农业科技培训要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对农民知识和技术的需求,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对广大农民特别是普通农户要继续做好普及培训;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以及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骨干人员要做好提高培训和重点指导;对农业重大项目培训学员要开展生产指导,引导他们学用结合。通过扩大培训覆盖面,引导更多的农民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实施相结合。把阶段性的培育工程与长期性的培训工作结合起来,以工程实施为平台,提升农业科技培训层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农业科技推广、沼气项目建设、动物疫病防控、农机购置补贴等一批重大农业农村工程项目的实施相结合。三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全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相结合。早部署、快行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培训工作,掀起阶段性农业科技培训的新热潮。四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相结合,突出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精准扶贫产业培育目标,统筹产业扶贫战略任务,扎实开展优势产业精准培训。五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地方党委政府年度工作部署以及推进“三农”的有关工作相结合。

3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培训质量

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符合农民学习各方面需求的有效培训模式,在实际培训过程当中要注重收集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反馈,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提升培训工作质量。一是可采取就近就地实践培训的方法。组织农民走进当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基地,进行现场演示、实践实习或参观交流,使他们感受和体验现代农业的管理水平、新技术应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新观念。二是可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对应农时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分段安排课程,课程设置要减少理论增强实操,教材选用要先进实用通俗易懂。三是可采取“农学结合、送教下乡、开展学历教育”的培训模式,开展模块化、情景式、互动式教学,农闲时间集中理论学习,农忙时间深入田间具体指导,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四是可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和“以工代训”等培训模式,组织农民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和新技术应用,到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学用结合,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增强教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五是可采取多媒体在线培训的方法。利用网络辅导资源、教学课件、智能手机综合服务平台等开展网上辅导和在线教学,随时就地解决问题,扩展培训的时间和空间。还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开办农业科技知识专栏、讲座,或通过科技直通车下乡、发放技术明白纸、播放光盘、举办农民学科技读书月活动、设立农民培训咨询台等形式,逐步实现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和普及。

4统筹各类资源,健全培训机制

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范文第5篇

1长三角农业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体系不完善,专业技术不高

现阶段,虽然长三角地区在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依然是该地区的“弱势产业”,该地区的农民还处于弱势地位,平时很少开展农业方面的科技培训,且农业科技管理方面的费用也很难得到保障。长三角地区的农业科技培训趋于弱化和边缘化,很多农民不能从正面接触到农业科技培训,更不能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当中去[3]。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基层农业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带头作用致使长三角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出现了断层,没有将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充分发挥。目前,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以及工作待遇还不高,致使农业科技管理部门不能够留住人才,现有的员工年龄普遍偏大加上专业素质不高,使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很难得到满足[4]。

1.2资金匮乏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充裕的经费,但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甚至存在私自挪用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现象,这导致长三角地区基层的农业科技管理经费不能得到有效使用,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经费主要用在了行政事业的支出上,这种情况的存在制约了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农业科技的见效周期比较长,一些高新技术农业如果不能够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就很难继续发展,使人们很难看到农业科技方面的成效。

1.3宣传不到位

离开了农民的参与任何农业科技都只是摆设。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的土地种植方式还是一家一户模式,这种种植模式规模较小,很获得较高的收益;同时,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较低,对接受农业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另外,长三角地区的农业科技管理是以政府作为主导的,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农民很难接受农业科技知识,这就使得农业科技转化出现了困难。

1.4产业化、规模化不高

长三角地区的农民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采用的种植方式还是一家一户式(为主),这种土地种植方式不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制约了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在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提高,还制约了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发展规模。

1.5科技骨干缺失

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骨干人才,农业发展也不例外。长三角地区的很多农民也很希望利用农业科技来进行土地种植。但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缺少农业科技发展方面的骨干人才,农业的科技发展缺少带头人。虽然长三角地区存在一些上了规模的种植户和养殖户,但这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和养殖户数量并不多,且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生产的农产品也缺少科技含量,这主要是因为种植户的农业科技素质不高。

2建议对策

2.1实施产业布局,推进科技发展

长三角地区要想切实实施产业布局,推进科技发展就必须要考虑基层每个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农村发展蔬菜生产、养殖业或者是发展特色种植也,使各地的农业能够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以及资源优势,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突破。这就要求长三角地区基层政府要深入到一些农村进行调研,了解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和对农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布局的合理进行。

2.2积极引进科技成果

长三角地区只有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能够让广大农民普遍接受的经济效益才是最实在的,这就要求长三角地区的基层政府起到牵线人的作用,大胆引进农业方面的先进科技技术,通过一些比较有实力的龙头农业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建立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并将其转化成可见的经济效益,发挥龙头农业以及规模化种植农户的种植作用,切实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行。

2.3培养带头人

长三角地区要培养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带头人,这就要求长三角地区的各级基层政府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方面要实施科技带头人战略。要培养一些热爱农业,热爱农村并且热爱科学技术的年轻青年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带头人,对这些农村的有志青年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使他们成为具有专业技术以及农业科技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

2.4建立现代化信息平台

长三角地区应该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将社会中的各种农业科技以及信息收集起来,建立方便农民查询的信息资源库,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长三角地区的各级基层政府应该对信息平台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多媒体手段对这些农业科技信息进行传播和推广。

2.5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定长远科技发展战略

长三角地区应该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各级基层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长远的科技发展战略,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不断完善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大对农业方面的科技投入力度,促进该地区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