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堂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还提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1]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小时候的习惯养成将影响他的一生。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着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关注文学,养成阅读的习惯,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文化的家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在小学生文学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我通过研究论述,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作用,探究如何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发挥其美育功能,并指导教育实践,使理论与教育相结合,更好地以理论指导实践,发挥课外阅读在学生人格培养,美感培养中的作用这一问题。
一、文学是提高人、进化人、塑造人的语言艺术。
(一)文学是美的语言艺术
文学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又新鲜的命题。《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国先秦时期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为‘语言艺术’。”[2]《文学概论》是这样定义的:“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样式,是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包含着人的个体体验,它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话,即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3]不管如何界定“文学”的涵义,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具有语言、情意与审美三要素。
但是,文学最主要的要素应该是审美。它讲究文质的真、善、美,传递给人们的是它语言的美,思想的真与善,能给人以持久的审美的浸润、感染与回味。纵观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诗经》到《离骚》,从诗词歌赋到小说戏剧,中国从有文明开始,便产生了无数的文学经典,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语言精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体现了古典美学的意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至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以及《窦娥冤》等古典戏剧都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而历数国外的名著,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这些作品能享誉世界,读者遍及每个时代,也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
因此,概括而言,文学是美的语言艺术,因其自身蕴含的审美价值,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代代传承,风光无限。
(二)文学是心灵鸡汤
从《辞海》一类的工具书或教科书上查阅到的有关文学的定义,或许能够让人准确地记住它的概念,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让人真正地领悟其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其实文学乃是人生的构成部分。它始终与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生产等人生的主要内容,与人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学本身就是人的心灵形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现”,它“伴随着人的诞生而诞生,人的发展而发展”,[4]所以刘熙载指出:“文,心也。”高尔基把文学称为“人学”。作为美的语言艺术,文学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文学能够给人愉悦。凡是文学作品都能够通过语言的描绘、人物的刻画等给人以,让人沉浸其中而不自觉。当人们处于这种审美状态的时候,他的身与心沉浸在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艺术美之中,超脱了尘世间浮华与喧嚣,挣脱了一切功利主义的束缚,就真正获得了自然而然的发自心灵深处的赤子般纯净无华的愉悦。“这种快乐,是精神自由的遨游,是想象力无羁的腾飞,是心灵的旅游,是超越时光的思索。只有文字构筑的世界――书籍,才能创造这种快乐”。[5]
其次,文学使人心灵自由。席勒曾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6]这里的“游戏”是指与强迫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一种脱离功利的审美游戏。当整个人沉浸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时,他便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犹如一个在游戏当中的孩子,一心关注的只是“游戏”。此时,他的精神是自由的,心情是放松的。即便他一贫如洗,他还是满足的,自由的。
当然,文学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文学作品,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总是灌注着作家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生动感人的文字描绘,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读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实践上找到榜样,在认识上得到提高,潜移默化地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萌芽期。在这个阶段,成人的引导、榜样的作用在他们的人格形成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将美与丑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了学生一个鲜明的标准,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又一个榜样,也指出了一条条光辉的人生之路。在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中,有很多流光溢彩的典型形象,把握这些人物形象,体味人物的苦辣酸甜,是对青少年情感发展的一种有益熏陶。比如,在中国文学历史的长廊中,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是那些伟大的爱国者形象,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古代诗人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至死不忘北定中原的诗人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生的荣华和死的惨烈间选择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在这些光辉的形象上,我们看到了人的心灵中最神圣、最珍贵、最不可动摇、最无法遏止的东西,那就是爱国的信念。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在美好理想的指引下,会不断地反思衡量自己,不断地朝着优秀人物的思想境界而努力,久而久之,他们知道了人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内化为一种气质,一种人格。因此,引导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二、文学教育的缺失,特别是低质量的课外阅读,造成了童年生态危机。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的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蓬勃开展着。培养全面发展又不失个性的人,使学生能和谐健康地成长,是当今素质教育坚持不懈的追求。
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育界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波及整个教育界,让每一位教师都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张扬,良好人格的养成,如何健康快乐地成长。语文课程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需要情趣、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人文性主要表现在:(1)学语文与学做人并重;(2)重视文学在情感熏陶方面的作用;(3)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涉及很多因素,如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但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文学教育。当今世界上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在加强文学教育,这是个大趋势。
但是,在普通教师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文学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落实。例如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能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在具体实践中,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而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且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阅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不随便否定一个学生,不扼杀学生的每一个想法,等等,让学生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但在实践中,许多老师不是这样做的,迫于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轻视课文中情感、精神、思想等蕴涵着真、善、美的事物的审美体验。目前,也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以文学知识的获得取代文学阅读,不注重强调语感、感受意象感情之美。结果是将经典作品平庸化,把文学感受知识化,以为汲取了大量的文学常识就是在进行文学阅读。其实不然,这种读书方式并未挖掘出文学作品内含的美、感染人的地方。教育界普遍认识到,通过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形成审美个性,塑造完善人格。随着人们对人格塑造的重视和心灵培育的强调,文学教育将获得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振村.班级读书会:通向阅读世界的窗口――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访谈录.小学语文教师,2008,(2),(总245):5.
[2]田本娜.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2):11.
[3]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41.
[4]黄健,王东莉.文学与人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关键词:课外辅导;小学生;大教育观
课外辅导遍及全球,目前更有一种产业化倾向。调查表明,世界各国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国家补习班收入超过百亿美元。对这一火热现象,近年来,已有研究不乏有深刻的洞见,但大多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与理念的呼吁,从学理层面探析的文章并不多见。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较系统的研究成果仍是不争的事实。
一、概念界定
正如杨启亮教授所言:“这是一个被教育学的学科边界拒绝研究的实际问题。”相关研究没有真正纳入到学科领域,因此,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课外补习”、“课外辅导”、“家教”等说法不一。对这一现象,最通俗的说法是“家教”,即请教师到学生家里教学,但目前在产业化的推动下,更多的是名目繁多的“小学校”或“小班级”。同时,这种所谓的“家教”也使一些忙于工作的家长忽视了真正的家庭教育;“课外补习”则侧重于学习困难学生,在学校没能很好掌握相关知识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性的学习,即“补差”。而现实情况是,不仅仅是学习困难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如此,即“培优”,如:奥赛班、特长班、实验班等;鉴于此,笔者采用“课外辅导”这一概念,即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之外,由家庭支付学习费用而参加的各种艺术类或文化课的一种学习形式。“课外辅导”涉及面广、内容庞杂、类型多样、接受群体参差有别,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小学生有其自身独特性,笔者着力对小学生大面积参加课外辅导现象进行探讨。
二、现象透析
(一)产生的原因
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二是盲目跟风。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谁又曾深思过,千奇万象的世界,何为优质教育资源?以追求单一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为目标,而牺牲人类文明的丰富性为代价,这种牺牲值得吗?丰富多彩的人生,何为起跑线?就算有同一起跑线,起点高终点就必赢无疑吗?难道人生仅仅只剩下起点和终点吗?
(二)产生的影响
1.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实质性浪费。参加课外辅导班,目的是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但现实是课外辅导基本上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一种复制,是一种次生品,并没有对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不足起到有效补充作用。就丰富无穷的人类教育资源而言,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它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笛卡尔说过:“智慧是自我同一的,是由全部的知识而不是局部的知识培养出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教育有关,我们发展人类教育的空间极其巨大,活的教育,教育的活,就在身边,处处留心皆学问。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有限的学习系统,仅有的学科单一狭窄,难免背离知识的完整性。而如今的课外辅导,则把孩子们从一个小圈子移到了另一个更小的圈子,课外辅导班为了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则主要针对学校考试而进行的一种强化训练。青山是什么,绿水是什么,大自然又为何物,在学校课堂与课外辅导班之间奔波的孩子们知道吗?本质上,真正的人类,是自然的一个有机部分。大自然在人类发展历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我们现在却想当然地使人类生存环境的丰富性趋于单一化,同质化。但恰恰是由于知识的互补性,才刺激促进人类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纵观古今中外,哪个大家拘泥于单一学科知识?又有哪个大师以专业对不对口的荒谬说法来为自己寻找托词?他们往往漠视边界,纵横驰骋于各个领域,一路走来极其洒脱自然,所得成就令人神往。
2.过早地把孩子推向了单一的发展轨道。在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接受新事物快的年龄阶段,面对多样神奇的世界,我们的家长、甚至孩子自己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单轨道。学校课业结束后,背着沉沉的书包,戴着厚厚的眼镜、步履匆匆地在学校与课外辅导间奔波。现今的食品添加剂,促使孩子的身体过早发育;各种所谓的益智班,让小小的孩子疲于奔波。人类生长的节奏被彻底打乱了。爱子心切的父母似乎忘记了,玩耍才是孩子的天性,而我们却一厢情愿地把孩子的人生做了编程,把他们过早地送入了一个单轨道。环境的复杂性要求生命系统要有与之相应的复杂性,越是那些早已定型和固化的生存方式,越难抵制变化,也就越难适应复杂的环境。这也许就是我们造就一个个动辄轻身、高分低能的根源之一吧?!
3.强化了人的工具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蜕化为一种训练人应试的技术,现代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人成为一个工具性的存在,而课外辅导又加重了这一程度,忽视了人最核心的思想、情感、精神、思维等等。我们的孩子笑得不再那么纯真,没有了诗样的美。面对着千奇万象的世界,却没有极端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极其敏感的感知感觉。因为他们几乎从没亲近过自然,而这一切都是长期与自然相处的结果。教育的本意绝不是教育的器用,是人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在拼命追求升学率时或多或少地偏离了它的轨道,课外辅导又在推波助澜,在这双重夹击下,真担心我们今天的教育会失去发展人性本身美的东西。
(三)理性看待
1.拓宽阅读视野,积极融入生活。大道无形,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既要重视学校学科知识,又要不断地扩展生存空间,扩大活动领域,丰富内心世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卡西尔说,人总是在认识外部世界的同时来认识人自身的。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的教育观:走进自然,融入生活,尊重鲜活的生命和自然事实,而不要在小小的年纪背着沉沉的书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逗留。譬如读书,它的至高境界应是养心、益智、修德,而宛如龙卷风般的课外辅导,借助媒体的炒作,一方面使得学生把读书等价于谋生,失去了书之神韵的魅力;另一方面,大部分课外辅导班是在重复学校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而真正汇集人类智慧的经典书籍却无暇顾及。双重烘烤下的所谓的“尖子”、“状元”也许除了应试也只剩下应试了。但事实上正如张诗亚教授所言:“倘若你会骑马,就应该信马由缰,领略一路的山山水水,体悟那洒脱不羁的乐趣。”而不是自我设限!因为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自我毁灭!
2.尊重生命本真,发挥个人潜力。教育的核心即发展人自身。人的主动发展才是真正的驱动力。向上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求;智慧的成长,只能靠智慧来启迪。学术上的最高境界应是臻于化境。如何化?这需要悟性更需要时间的积累。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从一个大班走向一个小班,首先,他没时间去思考、去琢磨、去探索;其二,他也不需要独立思考,上课有老师,下课有辅导老师,整个一条龙服务。每天都吃得撑撑的,回到家里,望子成龙的父母又不辞辛劳精心备好了夜宵。如此现实,我们应当琢磨,面对巨大潜能的生命个体,应当如何催化而不是一味的推、一个劲的拉、一厢情愿的喂!人类的进化,一定要以自然的根本法则为导向,要与自然相一致,这是一个终极价值。例如,大地上的野生植物,在其自然生长的环境里,生命力旺盛,而一旦移植、盆栽或过分精心照料,反而会枯萎凋谢。人的发展亦如此,我们应当尊重生命本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当然,如何使求知成为其自觉行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谨慎作为,不作为也是一种培养。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无需指责任何一位含辛茹苦的父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父母在外拼搏,无暇顾及年幼的孩子,上辅导班也是一个选择。但必须意识到,善良的动机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尤其是教育,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而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倘若我们用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模式来要求那些性情各异的孩子,这本身就是生命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尤其是小学生,更不能过早地框定其发展轨迹。通常所说,上帝关上了门却打开了窗,但是,一个通道的打开也意味着其他通道的关闭。因此,对教育来说,在拿捏不准时,谨慎地摸索显得非常必要。有时候,我们不作为也恰恰是大作为。
三、结 语
伴随着竞争的激烈化,课外辅导也越演越火热,甚至有人说学校教育已成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当然,这其中不乏炒作之嫌。面对如此火爆现象,我们无须盲目控诉谁,因为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课外辅导,不过是教育的形式而已。真正的教育的核心即促进人的发展,那么该如何定位人的发展?教育究竟促进人的什么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倪胜利.教育文化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009年,北京市房山区学生参加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PISA中国独立研究,以此为契机,房山区教育委员会成立“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对PISA概念、理论及思想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本区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思考和诊断,以推动本区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提升语文教学品质。经过数年的尝试与摸索,PISA语文阅读教学在房山区发展态势良好。
一、PISA阅读素养内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创造性地以“素养”为核心,测试学生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它突破以前学界对“素养”内涵的界定,将其界定为:“阅读素养是对文本的理解、使用及反思,其目的在于达成个人目标,发展其知识与潜能以及参与社会。”可见,其对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素养”是PISA中国独立研究中最具变革性的理念,其将个人“素养”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PISA所测评的“素养”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课堂中的表现,而且要让焦点离开学校,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运用都建立在社会性背景中,而非传统语文试卷中的那些单薄的字符及文本。因此,教师必须面对那些与他们具有直接或潜在关联的地点或情境,发现字符与文本在情境和目的中的特殊意义,进而掌握参与未来社会的能力。
所以,素养不再是一种孤立的认知方式和技能形式,更是一种基于不同情境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参与能力。而PISA注重在功能性、社会性、高阶性和文化性等多个维度中,测试和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与文本阅读中的阅读素养,能运用已有知识背景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强调阅读本身是文本与主体发生互动交互的概念,因此,阅读主体必须反思,通过反思激起个体对自身主体性存在的认识,发现学生具体、现实的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房山区语文阅读教学状况分析
北京市房山区历来就比较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然而由于学生的阅读素养较为欠缺,与PISA所要求的能力相差甚远,这和房山区之前的阅读教学状况存在密切
关系。
首先,语文阅读教学所用文本较为陈旧,多依赖于传统课本与配套阅读教材,阅读内容往往与现实社会脱节。且语文阅读考查方式题型化明显,应试模式较为突出,相比PISA的阅读文本,房山区阅读教材文本的社会参与度明显不够,不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发展趋势,导致学校课程开设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其次,经典阅读严重匮乏。无论是对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经典阅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课外经典阅读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课业压力,学生可用于经典阅读的时间有限,一些学生甚至连课标要求的经典著作都无法完成。而且,因为城乡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课外阅读资源极为欠缺,学校图书馆资源严重不足,不仅图书数量较少,且大多陈旧,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不多,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的阅读需求。
再次,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房山区地处北京远郊区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家庭文化背景与经济水平也相对较低。一方面,家庭无阅读气氛,大部分学生的家中藏书较少,家长文化水平和经济能力较低,不知或没有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有些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无法对其阅读进行积极引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学生缺乏阅读意识,因为没有给予有效引导和管理,加之年龄较小,很难抵御电视、电脑和通俗读物的冲击,渐渐地对文本阅读丧失兴趣。久而久之,导致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缺乏。
最后,学生缺乏明确的阅读目的与读书方法。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消遣娱乐。对所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没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很难具体表述出文章内容及阅读感受。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这些学生既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对要精读或略读的书籍也没有什么概念,更不会做读书笔记。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严重制约学生的阅读质量。
因此,针对房山区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匮乏、阅读教学内容亟须改善的状况,本区教育人士以PISA教育素养为导向,进行大胆探索,以期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观念、理论和实践引领的多管齐下
根据房山区阅读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具体问题,本区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教师和学生提升阅读素养,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
1.重视阅读,观念引领
目前房山区的中学生整日忙于题海,应付各种各样的作业、考试,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去阅读。别说经典,不少学生连课本都没有进行深度阅读,甚至有些学生连浏览都没有做到。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也反对学生读“闲书”,认为这是耽误时间。面对这种现状,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成员一致认为:要让学校领导及师生重视阅读,必须让其转变观念,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及阅读能力提升对其他学科的正向相关影响。
从世界读书日的确立到语文新课标和《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对阅读的相关要求中,让本区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可以说阅读是人生最基本的技能,阅读能力提高了,其他学科凭着这种基本的阅读能力也能读懂绝大部分内容,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均以文字形式呈现。阅读能力越强,意味着记忆力和理解力越出色,学习力就越强,越利于终身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够有效地教书、育人;一个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求知、做人。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
房山区各校以阅读为突破口,积极开发阅读课程,鼓励各学科根据学科特色开展相应的阅读研究活动,形成大阅读的理念,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形成大教育观,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让学校成为真正的“书香圣园”。
2.开设阅读课程,理论引领
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教师通过认真研读相关资料,发现PISA阅读素养水平等级及要求与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要求有较高的吻合度。其明显的区别是,PISA阅读素养更加侧重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考查,突出体现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强调阅读在生活中的运用。
因此,房山区教委安排语文教师使用专门编订的材料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进行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阅读素养。2011年12月,房山区编写“阅读能力培养”专项课程材料,经多次修订,形成校本教材《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约16万字,于2012年5月始在4所试点学校开设“阅读能力培养”课程,进而在全区35所学校的八年级全面开设此课程,在学期末组织全区的统考统阅。接着,陆续在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开设阅读课程,每周不少于一节,进行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训练。
3.组织读书活动,创办刊物,实践引领
传统语文教学阅读大多停留在名著阅读、美文欣赏阶段,阅读面极为狭窄。此外,房山区地处远郊,农村学生阅读积累极为薄弱。因此,组织读书活动首先应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2012年10月,项目组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着手编订适合房山区中学生的“房山区中学生阅读指导书目”。编写团队由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等各学科教师组成,推荐书目包括经济、哲思、军事、宗教、地理、医学、心理学、伦理学、自然科普及社会观察等作品。在书籍之外,我们还推荐一些报纸杂志和影视作品,供学生选择。
2013年2月,房山区教委在全区范围内组织评选“房山区阅读推广实验校”。2014年3月19日,韩村河中学举办“房山区阅读推广实验校”授牌仪式,两所高中校、两所完中校及6所初中校,共10所学校接受授牌并组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活动主要包括:项目组安排区内阅读名师在实验校间进行巡回读书讲座;开设名家讲坛,邀请钱理群、苏立康、凸凹等知名作家学者来区开展讲座。2011年,我们固定在每学年的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组织“诵经典美文,润书香人生”诗文朗诵会,在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组织“阅读经典,感悟人生”的读书报告会,以及在非毕业年级举行读书征文活动。
2015年寒假过后,项目组创办的刊物《龙乡新芽》与房山区师生见面,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他们积极投稿,反响强烈。我区本土作家凸凹先生评价说:“刊物办得好,朴素的面貌,充实的内容,令人敬佩。”房山区将充分利用该刊物,引领学生与教师的阅读方向。
四、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通过数年的努力和发展,房山区通过教育理念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影响整个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变革。从2011年起,房山区开始组织的诗文朗诵会、读书报告会和读书征文活动已经固化形成常态,成为特色。在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的引领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长足进步,语文素养明显提升。自2013年开始,房山区中考语文成绩取得较大进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PISA 2012传来喜讯,区阅读成绩提升67个点,位居全球之首。
校本教材《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顺利编订,在全区推广,其所体现的语文素养观与中高考改革方向一致,房山区第一次走到北京市教育改革的前列。房山区的各个阅读实验校随之受益,南召中学、韩村河中学是房山区较为偏远的农村学校,经过三年的发展,其教学成绩已超过房山区的平均水平,获得骄人成绩。
“房山区中学生阅读指导书目”由一本小册子发展到一本厚厚的大书,不但为区中小学阅读和学校图书馆配书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区县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范本。房山区语文教师掀起阅读,打造出一只由初高中语文教师读书讲座的团队,力争让每部名著有人讲,一部名著多人讲,讲出特色,讲出品味,形成自己的品牌。
因此,我们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角色,重新定位课程理念,切实关心学生成长需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逐步提升对现代教育思想与改革方向的认识,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和培养健全人格的课程,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同时,进一步突破应试思想的制约,让阅读教材更纯粹,更富有思想性,彻底摆脱中高考模式化影响,开发出满足学生需要、顺应时展的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科技的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体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提升阅读素养。
一、“教言语形式”观点的提出及进步性
所谓“教言语形式”,即主张阅读教学要教选文的言语形式,即选文是“怎么说”的,反对阅读教学只教文本内容,即选文“说什么”。
这一观点,叶圣陶先生早已提出过,反对“阅读教学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地位”的做法[1]。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尚文先生进一步强调“其他学科重在‘说什么’,语文重在‘怎么说’。……而对语文来说,明白它‘说什么’固然必要,但是为了领略它‘怎么说’,即主要通过语文教材的言语形式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2]。这一段话是“教言语形式”的主要理论根据。及至新课改,语文教育界基于“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思考,再一次确认了“怎么写”的言语知识比“写了什么”的文本内容更适宜作为语文教学内容;并在2008年前后诞生了一批标志性的“教言语形式”的典型课例,如王春燕的《猴王出世》,该课被誉为是“具有探索意义、富有较大创新价值的好课,它是对长期以来以内容分析为核心的语文课堂的超越”[3]。至此,广大一线教师拥有了转变“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的“把手”,开始转向“教言语形式”的阅读课型。
首先要肯定的是,重视“教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理论发展的自觉:其一,发现文本内容解读“有问题”,能很大程度上扭转语文教学盲目跟着选文内容走的局面,有助于树立清晰的语文教学目标意识和语文教学内容选择意识。其二,能有效扭转新课改语文教学过分张扬人文的弊端,这是其备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实践基础。其三,这种观点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阅读教学“从语言中走个来回”的做法,并引入了言语运用的新视角,开辟了语文言语教学的新天地——突破了过去只讲“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的鉴赏性言语教学内容,开发了很多“好懂、管用”的言语运用规律。
二、“教言语形式”不宜视为阅读教学唯一的、高品位的课型
虽然“教言语形式”极大促进了“语文学科”的理论自觉,但是并不能把“教言语形式”等同于“阅读教学”,甚至把“教言语形式”当作唯一的、高品位的阅读教学形态。原因如下:
首先,要明确区分“阅读教学”和“教言语形式”的极大差异。虽然“教言语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教言语形式”绝不能代替“阅读教学”。一
个最朴素的推理是: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课上只理解文本内容而没有培养阅读能力固然不合适;但是阅读课只研读“怎么说”(或者“如何写”)的言语形式(且往往是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言语形式),似乎也未必就最恰当。因为“如何读”的阅读能力、策略、习惯,与“如何说”(或者“如何写”)的言语形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其次,所谓阅读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推测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文本内容的教学来展开。比如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会结合具体文本提问“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而不是“这段文字的写作有什么样的秘密”之类的问题。正因为此,虽然国内阅读教学热议“教言语形式”,但纵览国内外有关阅读素养的界定和各种阅读标准的规定,鲜有提及“语言运用、言语形式”者。再看国内外阅读测评试题也很少围绕“言语形式”来设计试题,反倒都离不开基于文本内容的试题设计。
因此,在对待阅读教学内容选择问题上,围绕教“文本内容”还是“言语形式”来思考,恐怕并没有抓住“阅读”的要害。那种以是否教“言语形式”来断定阅读教学内容选择正误的做法,是很草率的;而以“教言语形式”为高水平的阅读教学形态的说法,也是很武断的。
三、阅读教学的本体是培养阅读素养
上述关于“教言语形式”的片面认识,实质上反映了当前阅读教学本体的迷失。“如果说阅读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那么阅读教学教的就应该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技能或策略。但是,现实中的阅读教学并非如此,阅读的技能或策略的传授被忽略,反而是在借助文本进行识字、写字、听说、写作教学,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名存实亡。”[4]“我国阅读教学与文学、文章学、写作、语言、言语、内容、形式等,有着深度交织和缠绕。”[5]当阅读教学本体的认识不到位时,往往就会引入很多似是而非的阅读教学观点与实践;而且在缺乏阅读本体理论的语境下,关于阅读教学的话题讨论很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教言语形式”,再如认为阅读教学应该狠抓“文本细读”等。
鉴于此,很有必要勾勒阅读素养的研究视域,以确立阅读教学的本体。国际上关于阅读素养的研究文献很丰富,这里以基于国内阅读能力的研究成果,结合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9(PISA2012年没有阅读项目测评)、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2011、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项目NAEP2009、美国兰德公司(RAND)和美国2010年CCSS英语语言艺术国家核心标准,对“阅读素养”所作的界定为研究文献,并综合著名阅读教学专家Catherine Snow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勾勒出当前阅读素养的研究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重视基本阅读能力。
几乎所有的阅读素养定义都提到“理解文本、解释含义、推论、评价”等基本的阅读能力内涵。鉴于此类研究国内也很成熟,此处不再赘述。
2.细化阅读的功能类型。阅读能力不是阅读课堂上纯粹的基本技能,而是要服务于个人与社会、学习与工作等领域。而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类型文本、不同目的类型的阅读素养又有很大差异,所以阅读素养被分类区别对待成了当今阅读素养研究的主流:数学阅读教学、历史阅读教学等学科阅读教学成为国外阅读教学的显话题;针对大学和就业的专门阅读能力在课程标准中被作为重点项目独立设置;[6]为了个人兴趣和爱好而阅读(为了文学体验的阅读)、为了参与社会而阅读、为了学习而阅读(为了获取信息的阅读),成为国际大型测评的主要形态。[7]
3.深化阅读文本的研究。从文本类型的区分上看,可分为印刷文本与电子文本,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文字性文本与非文字性文本,单一文本与多元文本等。从文本质量的研究来看,不仅关注了文本的内容领域(文学文本、信息文本等),还涉及了文本复杂度(文本的质、量,读者任务因素等)的研究。
4.大量开发阅读策略。阅读策略和阅读教学的策略,在国外阅读研究文献、课程标准文件和阅读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策略也往往会因文本、阅读目的、阅读类型和阅读理论基础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分,比如精读、略读、速读之间的策略有很大的差异。
5.关注阅读主体的研究。主要包括:聚焦学生的阅读动机、习惯、行为、态度、兴趣的研究;重视阅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广泛开展关于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主张构建“阅读自我概念”(阅读能力、轻松阅读的观念、对待阅读的态度)。[8]
参照上述“阅读素养”的研究视域,能清晰看出当前我国阅读教学的重心偏移情况: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言语形式”“文本解读”“文本细读”等上面,而不太会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我们重视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而不太重视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我们重视课堂内的单篇精读阅读教学,而不太重视学习型阅读教学、研究性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我们重视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不太关注家庭和社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阅读的影响……诸如此类的种种偏移非常明显,消除其中任何一种偏移都需要经历长久而艰苦的转型。也许,这些才是阅读教学发展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序言2页.
[2]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161.
[3]张祖庆.中国语文岂能一张脸——由王春燕老师《猴王出世》一课说开去[J].人民教育,2009(02).
[4]张心科,郑国民.20世纪前期语文课程分合论——兼说“阅读教学”的含义[J].教育学报,2009(12).
[5]魏小娜.建国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流行语”的解读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2(9).
[6]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Literacy in History/Social Studies,Science,and Technical Subjects.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教学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71-02
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与
高职数学教学的关系
2004年,在“长春―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著名教育技术专家巴巴拉・西尔斯(Barbara Seels)在题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及在线课程的设计》的报告中,首次介绍了AECT的“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关于教育技术的新界定。新界定表述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则是指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以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重视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对教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已成为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渗透,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现代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和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即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等),并由教师负责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任务,利用多种学习环境要素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高职数学教学
(一)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曾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即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这也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递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概念和外延的“建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这种通过对知识主动建构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就基于个体的差异显示出其创新性和独特性。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理论也强调教师不应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创设一个探究的环境,让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参与、获得知识。教师要及时意识到学生探究的独特性并加以肯定,要有意识地反对书本知识的权威性,鼓励创新性的看法。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理论的支持下,新型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为教师创设适合学生建构的学习环境提供实践指导。教师应明确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在协作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常见的教学工具,能够将枯燥、抽象的动态过程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具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方便教学等特点。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取和运用合适的教学媒体,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加工,以多媒体信息为媒介,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有机整合的有效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同时结合传统的板书方式,以防教学速度过快,学生消化不了。例如,在讲解定积分的概念时,可以用动态的画面对曲边梯形进行分割,激发学生的思维。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发现有限的分割不能解决面积问题。同时结合板书,详细展现曲边梯形的面积与定积分的关系。这样的互补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建立共享教学网站,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建立教学性网站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现网络共享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教学网站这个教学平台展示高职数学的相关课件、课外习题、典型教案等,供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展示数学历史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展示教学心得、学习体会等供师生交流。学生在共享资源情况下,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学会自主探究,同时可分小组进行合理分工,以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空间向量时,可采取自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网站上对应给出平面向量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注明本章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当然,教学网站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能通过链接向外延伸,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与学的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能充分展现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共享的优势。各高校可以借此进行交流、学习,促进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四)开展数学实验活动,营造实践教学环境
数学实验是将数学思想和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强调以学生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明确指出了在高校开设数学实验课程的必要性。考虑到实际教学中高职数学课时数少的特点,我们将教材中的应用模块以数学实验活动的形式展开。
现代建构意义下的数学实验,是学生在一定的数学目标(学习、研究、发现)的指导下,对具有一定数学意义的实物、模型、事物以及数字、图形、数字符号、式子、题目等,进行观察、变换、制作、演示、求解,以获取感性认识和数学信息的活动。
在数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多种应用软件,如Matlab软件、Mathematica软件、Lingo软件等,对问题进行求解、演算、总结。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亲自参与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获得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获得的亲身感受,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促使他们更好地应用数学和热爱数学。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双向信息交流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即综合运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课堂评价、网络动态数据评价等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方式主要强调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学生个人、学生之间、任课教师等共同参与网络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查询评价结果。
引入个人评价,尊重学生的自我反馈 个人评价是指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应充分发挥个人评价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个人评价是以鼓励学生为出发点的,促使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反馈和自我反思。
注重小组评价,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小组评价指小组成员根据在学习过程中的各自表现,给予对方中肯的评价。在共享资源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小组分工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沟通交流、讨论,从中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小组成员的评价能弥补教师评价的主观性,能深刻反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优化教师评价,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教师评价指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性,综合运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以往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单元测验、期末考试为主,学生误以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获得相应学分,而忽视了数学是培养自身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评价可通过具体的知识能力测验、课堂问答、小组合作等形式全面展开,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由于传统的期末评价是根据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过于表面化,难以真正体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应该在量化评价的同时,对学习态度、创新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等因素进行定性评价,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的数学学习水平。
实施网络动态数据评价,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 网络动态数据评价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反映学生的学习心得。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可为学生学习评价提供有利的依据。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方便学生自测,支持学生自我反馈,亦可作为教师的评价手段,优化评价方式。
在实施多元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水平,亦可根据学生的评价对教学方法作适当调整;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能力状况,进行学习反思,优化学习方法和习惯。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于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一)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充分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教师作为应用教育技术的执行者,应从自身做起,主动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外出考察交流、购买相关书籍、开发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营造培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中,要注重联系教学实践。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可以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应用先进的教学软件,进而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二)加强信息化教育的力度,充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教育包含信息意识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教育指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信息对未来时代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指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获得和处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能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亲自尝试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亲自参与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从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充分营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
为了深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高职院校需配置充足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需要。适用于数学实践教学的资源主要是独立的数学实验机房、教学网络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在推进数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必须着手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学院应给予数学教学资源建设以资金资助,高度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建设。教师则要自主开发相关多媒体课件,填补教学资源的空缺。
参考文献:
[1]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含义》译文[J].现代教育技术,2005,(3):70-78.
[2]罗明东.现代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王伟,徐娟.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193-194.
[4]隋鸣,许敏慧.数学实验活动与数学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4,(5):93-94.
[5]潘文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J].嘉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3-65.
[6]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陈亚萍.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6):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