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典型病例
1.1病史
患者陆某,男,15岁,学生,因腹痛待查于2010年3月31日收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腹部及脐周疼痛,呈阵发性,不向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腹泻,门诊考虑“急性胃肠炎”,治疗后效果不佳。今日腹痛加剧,呈持续性,急来院就诊。
1.2体格检查
神志清楚,口唇无紫绀,体温38.9℃,脉搏10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00/60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坦,未触及包块。腹部检查:中下腹及脐周肌紧张,中下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麦氏点轻压痛、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1.3辅助检查
1.3.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91%。
1.3.2.腹部B超。
未发现明显异常。
1.3.3.腹部平片。
见膈下游离气体。
1.4医学诊断
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局限性腹膜炎。
1.5住院经过
入院后急完善相关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生化淀粉酶,出、凝血时间,输血前全套,腹部B超),抗感染支持(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于2010年4月1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暂禁食、置鼻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感染(头孢替唑)、止血(氨甲环酸)等对症治疗。病理检查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4月8日切口拆线,愈合好,无红肿无渗出,治愈出院。
2.护理
2.1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2.1.1恐惧/焦虑。
与身体不适、病情严重、担心预后有关。
2.1.2腹痛、腹胀。
与腹膜炎症刺激、毒素吸收有关。
2.1.3体温过高。
与腹腔感染、毒素吸收有关。
2.1.4体液不足。
与腹膜腔内大量渗出、高热、体液丢失有关。
2.1.5潜在并发症。
腹腔脓肿、脓毒症等。
2.2护理目标
2.2.1恐惧/焦虑程度减轻,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2.2.2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减轻或缓解。
2.2.3病人体温得以控制并逐渐降至正常范围。
2.2.4病人水、电解质得以维持平衡,未发生酸碱失衡。
2.2.5能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2.3护理措施
2.3.1手术前护理。
2.3.1.1心理护理。由于发病突然、病情重,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应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好解释工作,稳定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并介绍有关腹膜炎的知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1.2“卧”。卧位,病人可取半卧位,减少渗出液吸收和减轻中毒症状;膈肌下降,腹肌放松,有利于呼吸和循环;鼓励病人活动下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3.1.3“禁”。禁食,可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减轻胃肠内积气,有利于控制感染的扩散。必须待肠蠕动恢复后,才可开始进食。
2.3.1.4“减”。胃肠减压,可减少胃肠道内积气、积液,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漏出,流入腹腔,有利于减轻腹胀,使炎症局限和吸收,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2.3.1.5“补”。营养支持,病人在炎症、应激状态下,分解代谢旺盛,应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满足机体的需要。
2.3.1.6“抗”。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2.3.1.7“观”。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定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2.3.1.8做好腹部手术前常规准备,如皮肤的准备、留置尿管等。
2.3.2手术后护理
2.3.2.1卧位。病人回病房后,给予平卧6小时后取半卧位,并鼓励病人床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注意保护腹腔引流管。
2.3.2.2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营养支持。术后继续禁食、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及蛋白质等,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待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后,逐渐恢复经口饮食。
2.3.2.3控制感染。继续应用有效抗生素,进一步控制腹腔内感染。
2.3.2.4病情观察。术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并观察有无脱水、休克和代谢紊乱情况,了解有无膈下或盆腔脓肿的表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
2.3.2.5切口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整洁,若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切口感染征象;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口处敷料,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当引流液减少、病人体温及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可遵医嘱拔管。
2.4效果评价
2.4.1病人焦虑/恐惧情绪解除,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4.2术后腹痛、腹胀即缓解。
2.4.3病人术后第三天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内,腹腔炎症得到控制。
2.4.4病人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及休克表现。
2.4.5无腹腔脓肿、脓毒症等并发症发生。
2.5健康教育
2.5.1提供疾病治疗、护理知识,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禁食、胃肠减压及半卧位的重要性,教会病人观察腹部体征变化的方法。
2.5.2给予饮食指导。讲解术后恢复饮食知识,指导病人流食―半流―软食―普食,并少量多餐、循序渐进,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及高维生素食物,以促进创伤的修复和切口的愈合。
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防止术后肠粘连。
3.体会
3.1以“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将实验实训教学方法多元化[1],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案例分析放在床边教学,经过对医疗、护理、辅助检查整体深入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整体分析和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3.2案例教学与实训指导相结合,对增强学生学习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尤其是临床护理课程的教学兴趣有较大帮助,可以使学生对复杂的临床过程与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联系起来,提高教学质量。
3.3改革案例教学的传统分块问题讨论的方法,继续采用整体护理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用临床典型的真实性案例,较强的综合性临床学习因素,更突出过程动态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教―学―做―用的岗位学习不脱节,提高未来的真实岗位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芳.外科护理技术案例教学与实训指导[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108-01
1 引言
1.1什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课堂和车间为一体,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要求进行专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2国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德国职业教育采用“FH”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他的培养目标:指教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而是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加拿大CBE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学习目标的可操作性,重视行业的意见,主张学习的个性化。
英国NVQ(职业资格证书)训练模式理论-实践教学。
由此可见,专业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2 “理实一体化”教学创新
对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很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并且根据我们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PLC应用技术》这门课程为例,从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两方面入手,探索出几种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2.1精讲多练、理实一体
“教学做评”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典型任务为载体,教师理论精讲,思路点拨,操作示范,巡回指导,有效激励。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涉及到的知识难点进行精讲,对学生合理分组,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制定完成的计划,在一体化教室进行任务实施(硬件接线),小组和教师对完成任务进行检查,最后师生共评。
2.2类比法
利用直观、形象、具体的类比方法来类比比较抽象的控制模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2.3案例教学法
运用典型案例,对学生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讲解相关理论,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印象。
2.4启发引导
这种教学方法的步骤如下: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学团队还经常进行讨论研究,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价值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传统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框架,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3.1高职院校教学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紧缺生产、服务和技术领域的一线技术人才,并且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更多既懂理论并且有过硬实际操作水平的专业人才。所以要求高职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培养目标上应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要不断加强课程改革,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3.2“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
采取“教、学、做、考”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越性:
(1)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模式,解决了分段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在知识上不连贯、不衔接等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2)既充分地利用了教学场地,又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保证了学生能在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
(2)能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能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去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此来满足教学所需,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建高.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5):91-92.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概念分析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熟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实践能力。此种教学形式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知识不会再依赖教师,而是通过实践重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也能顺利实现。此外,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知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寻,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是从学生技能学习的客观规律出发,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践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PLC中的应用
1.结合实践改革教材
目前,多数中职院校使用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教材中,基本操作、原理以及电路的应用等是分开的,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编写,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PLC教学应当将专业知识与基本操作相结合,学校应当摒弃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教材,按照学生的特点与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与生产实践等,将知识点进行总结,有计划地展开技能训练。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可选择学校的专业教师开发一些校内教材,教师寻找一些行业的典型案例,按照教学目标将案例分解为实训项目。例如在讲解机床电路控制的过程中,机床电路有主轴电动机与进给电动机,进给电动机通常是在主轴电动机起动后才能正常运行,这个大课题包含的知识点较多,较为琐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一种控制路线为主题,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结构或者控制功能进行授课,如此就能使学生理清思路,还能突出课程的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小组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场地以及教学条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考虑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基础等要素的基础上,按照学生日常表现将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里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选择的实践项目应当是学生能看到的,且能够操作的项目,保证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经验。例如教师以某小区晚上有小偷为背景,当小偷准备进入大门时,大门事先安装的报警器发出了声音,保护了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随后教师要求学生用PLC基本指令设计报警灯,并提出以下要求:第一,当报警灯的开关连接完毕时,报警灯应当即刻投入使用;第二,报警灯亮2秒钟,灭3秒钟。教师分配任务后,每个小组的组长就召集成员,按照教师提供的题目设计报警灯,并分配各自的任务,设计完成后,组长应当向教师汇报设计结果,最终由教师评价设计结果,对设计结果最好的进行奖励。
3.开展校企合作
为了提高效率,使学生都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中职院校应与企业合作,组建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水平,引进企业的生产模式,加强合作,就能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应当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还可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将企业作为提高师生实践能力的课堂,帮助师生共同进步。企业可将学校作为培养优秀员工的基地,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如此便可缓解企业用人紧张的问题,还能节省培训经费,一举多得。学生通过实践,就能了解到所学专业的用途,在今后的学习中充分地运用PLC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企业需求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中职 数控 理实身心一体化
课 题: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理实身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1508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的实训中,普遍采用的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理实一体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抽样调查,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即使是那些当年在校成绩较好的学生,当工作中碰到没学过的知识,也会束手无策,遇到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不知如何面对。上述问题表明:虽然中职学生经过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但是心智并未成长。
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在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理实身心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取得就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实身心一体化”的含义、优势及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案例
“理实身心一体化”的含义:“理实身心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基于“以人为本、德育当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职教目标,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知识、技能和心灵健康成长教育相互结合、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心灵共同成长,德技并举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理实身心一体化”的优势:“理实身心一体化”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和心理品质,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乃至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阐述“理实身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在数控课程《轴类零件加工》知识点教学中,按照“理实身心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通过加工国际象棋棋子,让学生掌握轴类零件加工的方法技巧,同时使学生体会爱与感恩教育以及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
首先,教师让学生观看国际象棋比赛视频,告知学生今天的任务是加工国际象棋棋子――国王。教师提议,将做好的零件国际象棋棋子――国王,作为学习成果和礼物,送给父母,激发学生兴趣和对父母的爱。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制作如此复杂的零件并保证精度?要将自己对父母的爱融入到制作中,还要有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再次,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加工。加工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然后,教师对学生制作的零件检验,评分,让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
最后,教师点评,工匠精神的实质就是对产品精益求精,并授予学生奖项,有质量奖、爱心奖等。对于不合格的零件,教师帮助分析问题,并鼓励学生再加工。
该节课,从一个任务入手,通过实训操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轴类零件加工的方法,而且使学生感悟爱与感恩,明白只有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才能做出合格的零件。最终达到了将爱和感恩教育、工匠精神内化于心,熟练技能外化于行的教学目的。
三、“理实身心一体化”实施效果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 理实一体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9-01
近年来,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职业院校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线,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让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社会,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主要的课程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传统教学通常采用三门课程独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法。近年来,我院通过校企合作,内培外训,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实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中职汽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维修企业的技术人才,汽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积极探索理实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内容提炼出来。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各学校应设计真正满足理实一体化的教室,采用边教学,边实践,以典型案例和任务工作页为指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工作和学习。[1]也要适当增加学生信息化检索的能力,通过网络资源库,移动终端,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提前发送给学生,以微课或者慕课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来看,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等方面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整合课程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将每一知识体系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紧密结合。第二,通过微课等信息化手段,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等学习活动。第三,实施一体化教学,必要条件是实训、教学设施的齐备。应该扩充汽车维修等教学和实训场地,也可以采用学校自制的办法,除了台架和器材订购以外,其他的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自行设计方案,安装设备,做成多功能汽车实训台架。[2]既省资金,又符合实际,学生得到了锻炼,教师也提高了专业能力。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践
面对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要改变 “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技能。结合汽车专业特点,联系学院内外实际,各年级具体情况,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整合方案,做到“三基础、五进阶、七方向”。以发动机、底盘、电气课程为基础,以汽车二级维护为引领,以典型品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为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学为主、以信息化作为辅助平台,使学生很快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整合课程,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在课程编排方面,对文化基础课进行调整,改变以往完全理论课和完全实习课轮换的模式,根据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课程模式。利用实物、网络资源和信息化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良性循环。
3.贴近实际,编写校本教材
要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贴近各学校实际情况,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和相应的维修工作页,以典型教学案例为任务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所以只有充分地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汽修专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得以实现,“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就不再是一句空话。[3]
参考文献:
[1] 韩梅.理实一体化在汽修教学中的探索[J].才智.2010(30)